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吗:家住苏州古胥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31:24

有个远方的朋友问我家住在哪里,我告诉他说苏州胥门,朋友一愣,说听这个地名仿佛是比较小比较穷的地方,我笑了。在一般人眼里,似乎只有叫天安门、大前门之类的地方才算是真正广而大之有内涵的居所,殊不知胥门蕴含了多少姑苏的传说故事、历史文化呀!

  传说这个胥门与伍子胥有关,也有记载是因为遥对姑胥山而得名。前者是说当年吴王夫差信任奸臣,不听伍子胥的劝谏,逼伍子胥自尽,伍子胥死后的头颅被挂在城门上示众,于是这座城门就被叫做胥门。我从内心里一直排斥这种说法,觉得过于残忍太过血腥,而更愿意相信后一种解释。

  其实,在苏州老百姓的心里,苏州城就是伍子胥设计建造的。春秋时期,要造一座坚固的大城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了当时在长江流域数一数二的城池——阖闾大城,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古城。建城至今两千五百多年,城址未曾移易,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为了纪念这位神勇智慧的伟人,苏州人便把与他有着深刻关系的此座城门叫做胥门,并且把胥门的称谓从一座城门衍生为一个区域。

  看徐扬所绘长卷《盛世滋生图》,以胥门一带描绘最为详细,当年居住在胥门如今白发苍苍的老人一眼就能看出图中哪一段是万年桥、古胥门,因为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居住在胥门是幸福的。盛世滋生图中描绘的万年桥当时落成不久,雄跨运河两岸,桥上人影川流不息,河中舟楫来往穿梭,两岸一片喧嚣;胥门市招飘扬,店肆林立,货物满目,行人接踵,不由得让人感叹城市的繁荣与热闹。

  胥门城墙在万年桥的东侧,而昔日的胥门商业圈则在万年桥的西侧,那时的万年桥连接着城里城外,成为大多数苏州人进出城池的必经之地,人们经过胥门城门走过万年桥,便来到人头攒动的商业街。及至民国年间,民间仍有“银胥门”之说,足见胥门商市贸易之繁盛。

  胥门的大街上店家鳞次栉比,东西多得热热昏昏,三百六十行几乎都不缺,甚至还有救火会(类似现在的119)。 城里的人都要到这个地方来购物,人们觉得只要来到胥门,样样东西都可买到,无需再逛另外的地方了。而且当时一分价钱一分货,也没有短斤缺两的事情,可以定定心心地采购商品。

  店家的分布形成一个默认的规则,沿河多为水果店、吃食店,因为运送货物水路比较方便;而不在沿河的店家则是售卖相对比较干净货品的店,大多依靠陆路运输货物。店家之间也是互有依靠,互相映衬。比如有卖酒的店,就有做拷酒铜勺的作坊,作坊主把一块块铜打制成一个个小容器,一两、二两、半斤……各种分量的都有,而且徒手制成无丝毫差池;比如要谈个生意,可以就近在茶馆里坐下,一来二往的生意就那么谈妥了,主客喜气洋洋地打躬作揖;还有做油篓子的,今天这种东西估计已经看不到了,就是用竹片密密编成模样大小似背篓的器具,内里贴上好几层类似牛筋纸的东西,桐油涂了一遍又一遍,确保不漏不滴才出售,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原来呀,是装油的!因为做工精细,所以价钿也很贵。

  那时候,开大店家的多半是有头有脸的人,因为店大招风,是需要人“保护”的。而大多数小店的铺面都是以租用为主,所以有大房东、二房东之说。

  每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有郊外的农民挑担出来卖菜,大街上店门口地摊一个连着一个,店里归店里做生意,卖菜的归自己卖菜,有时买菜的顾客还会顺便去菜摊子后面的店里看看,所以开店的人也不会赶走门口摆摊的农民。近中午时分,菜场自动解散,大街又恢复原来状态。

  当时与胥门新马路平行的还有三条弄堂——大施家弄、小施家弄、新生弄,是居民住宅区,弄堂里还分布着浴室、理发店、裁缝店等服务行业,人们走街串巷,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颇有情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演变,胥门的商业渐趋衰退,街道日渐冷清而寥落,古胥门淹没在棚户区中,与之相依为命的万年桥摇摇欲坠。苏州市政府为保护古城历史文化,把胥门古城墙定为市级文保单位,采取保护、保存、更新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维修,一个以胥门古城墙为主体的沿河敞开式公园应运而生。如今的胥门城墙上绿树成荫,生机盎然。站在城墙上举目远眺,逝去的历史在这里被重新拾起……

  如今,新胥门的热闹更延伸为一种有文化的热闹,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旅游节的民间活动,中秋节的表演助兴,以及端午节举行公祭伍子胥的仪式,都洋溢着浓浓的吴地风情与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