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郎歌曲:主体性的翅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0:18:50
主体性的翅膀2011-06-27 17:47

每个人的才能智慧或许各有不同,但每个人都有他的主体性。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圣灵,每个人都有“良知”。每个人精神的肩膀上都生有独一无二的翅膀。条件成熟的话,主体性的觉醒会带动各种感官的觉醒,将至今为止被相互分离隔绝开的能力凝聚在一起,产生难以置信的力量。注意那些所谓的天才们,他们必然都具备着强烈的主体性。只是并非所有拥有主体性的人都是天才。

主体性也有危险的一面。贪婪、傲躁、急于求成、自制力的欠乏、思考的片面、视野的狭隘等等精神上的缺陷容易给主体性强的人带来沉痛的失败。为了保护自己,人往往选择抛弃主体性。这就好象一架飞机,无论它的翅膀如何漂亮,如果没有强力的发动机推动它前进、如果没有坚硬的机身稳定双翼、如果没有灵活的机尾改变方向、如果没有精密的操作系统维持其安定的状态,即便飞上了蓝天,它很快也会坠落。与其这样还不如放弃天空,老老实实地爬在地上。

主体性是人的翅膀,但要飞翔,则还需要很多别的能力。几乎每个人进入青春期后都会迎来主体性的觉醒,开始学会自己思考,并且热烈地渴望自己思考。翅膀已经展开了,只是年轻的灵魂还无法驾驭自己的翅膀,每个人在这段时间里都会遭遇失败,无论他是否意识到这点,但这都是一个必然。挫折后,人会因怕疼又或为了保护自己而学会抑制主体性。由于飞不起来,所以就暂时收起翅膀。待羽翼丰满,再搏击长空;待风雨稍缓,再腾往苍穹。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更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在这个过程中会忘记了自己的主体性。人们老老实实地学习、工作、成家、抚养孩子,偶尔犯些错误,但基本履行义务,大家说什么是对的,什么就是对的,大家说什么是错的,什么就是错的。这样很轻松,也没有风险。些许物欲、些许名誉、些许不满、些许嫉妒、些许自由、些许束缚、些许不安、些许勇敢,些许努力和些许收获,就好象化学药剂一样调制在一起,放着五颜六色的光,带着甜甜蜜蜜地毒。自己的意见、自己的感受,又有什么重要的呢?那是非常碍事的东西,只能给人带来痛苦和烦恼而已。如此人在地上爬得久了,就会忘记天空。如此,主体性便停留在了桎梏之中,自我沉睡在知识与善恶标准的催眠之下,精神在肉体衰老之前就开始死去。如此,人忘记了作为上帝之子的自我,苟且地安居于一颗螺丝钉的存在。这是对灵魂,对圣灵的亵渎。可是对于社会来说,自我总是多余的、让人头痛的事情。没有灵魂的人更便于操纵,他们不会造成大的问题。合格的工人、合格的警察、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清洁工,都不需要主体性。甚至于合格的思想家,如今也都只要查些资料做个统计就可以了。所以许多所谓的智者,许多当代哲学家们的精神高度还过不了二十岁。

年轻的魅力在于对蓝天的憧憬,他们还没有学会成人们的昏昏欲睡。这个特征似乎来自生理,因为它不分时代地域乃至文化背景。东方的孔子特别喜欢青年,西方的苏格拉底也对青年情有独钟。孔子的理想状态是中庸,这是主体性在质与量、深度与广度的双方产生腾飞后所达到的成熟状态。而在中庸不可得的时候,在主体性尚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孔子的选择是狂狷,这正是主体性的危险,精神在觉醒之初必然出现的不协调,年轻人的精神特征。中庸与成人的圆滑是完全相反的东西。西方的苏格拉底喜欢青年,不仅仅是因为古希腊哲学家同性恋好色的老头子喜欢年轻人。更重要的是年轻人尚不知堕落和逃避,拥有一双纯粹明亮的眼睛。

天才或所谓的圣人们与常人的不同就在于他们一直保持了年轻,他们失败后没有像常人那样放弃或逃避,而是通过漫长的、默默的对自我的不断雕刻,通过忍耐、并坚持了孤独的努力才最终让灵魂驾着主体性的翅膀闪耀在了人类精神的天空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