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翩翩少年郎:辽代衣冠制---步步演变与汉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0:35:14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辽代衣冠制——一步步的演变与汉化
2007-09-06 22:59
辽代衣冠制(来自《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
一  男子服饰
辽太祖在北方称帝时,朝服只穿甲胄,以便于鞍马。在行瑟瑟礼、大射柳等重要场合,也都是擐甲戎装,尚无完整的衣冠服饰制度。
《辽史·仪卫志》云:
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
辽太宗入晋以后,由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开始建立衣冠服饰制度,分北班制(即辽制)和南班制(即汉制)。
所谓北班、南班,据《辽史·百官志》云:
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
官分两班,服制自然也分为两种;北官仍用契丹本族服饰。辽国习俗,以祭山为大礼,服饰非常隆重。凡举行大祀,皇帝戴金文金冠,穿白绫袍,红带,悬鱼,三山红垂,饰犀玉刀错,络缝乌靴。举行小祀,皇帝戴硬帽,红缂丝龟文袍;皇后戴红帕,穿络缝红袍,悬玉佩,双同心帕,络缝乌靴。臣僚、命妇的服饰,各从本部旗帜的颜色。
北面官的朝服,《辽史·仪卫志》云:
皇帝服实里薛衮冠,络缝红袍,垂饰犀玉带错,络缝靴,谓之国服衮冕。太宗更以锦袍金带。
臣僚戴毡帽,金花为饰,或加珠玉翠毛,额后垂金花,织成夹带,中贮发一总。或纱冠,制如乌纱帽,无檐,不  双耳,额前缀金花,上结紫带,末缀珠。服紫窄袍,系(革占)鞢带,以黄红色绦裹革为之,用金玉、水晶、靛石缀饰,谓之盘紫。太宗更以锦袍金带。
皇帝公服紫皂幅巾,紫窄袍,金束带,或衣红袄。臣僚则幅巾紫衣。
南官服饰,基本承袭唐、晋之制。
《辽史·仪卫志》云:
厥后唐以冕冠、青衣为祭服,通天、绛袍为朝服,平巾帻、袍襕为常服。大同元年正月朔,太宗皇帝入晋,备法驾,受文武百官贺于汴京崇元殿,自是日以为常。是年北归,唐、晋文物,辽则用之。
至景宗乾亨五年(公元983年)以后,辽国服制始有所改变,规定凡是参加大典礼,三品以上的北面官,允许用汉服。兴宗重熙以后,则允许所有北面官,不分品级,凡参加大礼,均可用汉服。只是朝服仍保留本族服饰。
《辽史·仪卫志》云:
乾亨五年,圣宗册承天太后,给三品以上法服……重熙五年尊号册礼,皇帝服龙衮,北南臣僚并朝服,盖辽制。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大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常朝仍遵会同之制。
以上辽代服饰的改革过程,说明契丹族已逐渐汉化了。
辽俗还有一种称为“贾哈”的,以锦貂制成,形状如箕,两端作尖锐状,围于肩背间。清代的披领当时沿袭其遗制,因辽、清均为北方民族。
辽代的巾帻制度,与前代有所不同,据记载,除皇帝、皇太子、亲王、诸臣僚等有一定级别的官员可以戴冠外,其他人一律不许私戴,连巾裹也受到限制。《辽史·仪卫志》:“道宗清宁元年诏,非勋戚之后及夷离堇副使并承应有职事人,不带巾。”低级官吏及平民百姓,只能光头露顶,即使是严冬,也不可随便在头上包裹巾幅。
辽代普通男子的服装,契丹族多长袍,男女一体,上下同制。长袍的式样,除图像资料有所反映外,也有实物出土,从中可以看到这时期服装的特点: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的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的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黄绿等几种,纹样比较朴素,与史志记载大体相合。但贵族阶级的长袍,大多比较精致。从形象资料看,契丹族男子的服饰,在长袍的里面,还衬有一件衫袄,露领子于外,颜色较外衣为浅,有白、黄、粉绿、米色等。下穿套裤,裤腿多塞在靴筒里,裤带系于腰际。贵族阶级动态还披貂裘,以紫黑色裘衣为贵,其次是青色。还有用银鼠皮制成,其色洁白。下层人民衣貂毛及羊、鼠、沙狐裘,他们的脚下,多穿络缝乌皮靴。
辽代男子的发式,按契丹族的习俗,多做髡发。早在一千多年前,髡发就是某些少数民族常用的发式。髡发的式样,从传世《卓歇图》《契丹人狩猎图》《胡笳十八拍图》等作品中可以看到。一般是将头顶部分头发全部剃光,只在两鬓或额前留少量余发作为装饰。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有的在耳边披散着鬓发,也有将左右两绺头发修建整理成各种形状,然后下垂至肩的。
二  妇女服饰
辽代妇女的发式比较简单,一般做高髻、双髻式螺髻,也有少数做披发的,额间以巾带扎裹,较多的是结一块帕巾。士族之家女子在家时皆髡发,到出嫁时才留发。
皇后在小祀时戴红帕,服络缝红袍,悬玉佩和双同心帕,足穿络缝乌靴。常服有紫金白凤衫、杏黄金缕裙,头戴百宝花髻,足穿红凤花靴。
臣僚命妇的服饰个从其本部旗帜的颜色。富人穿锦靴,戴貂额。
普通夫人之服,其上衣称为团衫,颜色用黑、紫、绀等,服式均做直领,左衽,前拂地,后长而曳地尺余,双垂红黄带。妇女也有穿裙的,但多穿在长袍之内,裙子形式做襜大式,躲在黑紫上绣以金枝花。
年老夫人以皂纱笼髻若巾状,其上散缀以玉钿,谓之“玉逍遥”。
辽代妇女有戴耳环的习俗。这种风俗是什么时候开始,创世于哪一个民族,历史上没有确切的记载。汉代以来的文献,有说是从南方少数民族传来的。《南史·林邑国传》云:
穿耳贯小环……自林邑、扶南以南诸国皆然也。
但是,中原地区各族的穿耳,是否受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还不能肯定。公元1964年,甘肃礼县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出土陶塑人像,两耳都有穿孔,可能就是装饰品的痕迹。明代田一蘅《留青日札》云:
女子穿耳,带以耳环,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庄子》曰:“天子之侍御不穿耳。”杜子美诗:“玉环穿耳谁家女。”后遂为女子普通耳饰矣!
看来,妇女穿耳的习俗,中原地区,古已有之。契丹族妇女的穿耳,究竟是受外族的影响,还是本民族故有的风尚,现在也还难以确定。辽宁建平曾发现辽代金耳环两副。一副出于张家营子,饰为凤彩,凤做展翅飞舞状。体空,系用两片合成;另一副出于碌料,饰为鱼形,鱼尾上卷,身上有鱼鳞和话也,制作与上一副同。这两副都是辽代早期的遗物。由此可知,契丹族穿耳的习俗由来是很久的。
考古发掘的历史遗物证明,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耳饰也是很复杂的。1972年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出土了十六副玉耳环,每副玉耳环玉片数量不等,有多大三十余片的。只是汉代滇池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耳饰。云年普宁石寨古墓第三次发掘,在一做墓葬中也发现了石耳环片十四片,七片相叠为一组,正好是一副耳饰。与此相印证的,还有该地所出土的铜器花纹,在一些骑马或划船的人物头部都有复杂的首饰,而圆形的耳环特大,显得尤其突出。由此可见,这一带少数民族不分男女都戴耳饰。
从敦煌壁画看,汉族装束的妇女戴耳环以五代和宋初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