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炳造型学校:儿童哲学”校本课程——上海市六一小学的实践及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6:52:22

“儿童哲学”校本课程

――上海市六一小学的实践及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郅庭瑾

  “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最初由美国学者李普曼(Lipgnan,M.)和他的同事设计制定。1969年,李普曼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儿童哲理小说《哈里的发现》。这本令人耳目一新的儿童哲理小说标志儿童哲学的诞生。目前儿童哲学已经发展到为包括幼儿园直到大学的学生在内的不同群体提供哲学探究课程,而且正在世界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如我国上海市实验学校,昆明市铁路南站小学的尝试。1999年,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的帮助下,上海市六一小学也开始正式确立并启动“儿童哲学”校本课程。

一、理解“儿童哲学”:李普曼如是说

  “为什么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创造力和对世界的兴趣,而且总是不停地追问‘为什么’,而到了十八岁却变得消极、缺乏反叛精神甚至厌学呢?”李普曼认为,儿童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学校,而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却在学校生活中逐渐消退殆尽,这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的结果。儿童哲学与传统教育的根本不同在于它充分利用孩子身上的潜质,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李普曼认为,推理和思维能力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就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儿童哲学作为专门训练学生思维的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效果。
  李普曼把儿童哲学定义为“一种运用到教育中、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水平的、熟练的推理和判断能力的学生的哲学。”儿童哲学是一种应用哲学,它的目的是使儿童“哲学化”,使儿童学会象哲学家那样思考;使儿童从日常思维转向反思性思维、从不假思索转向深思熟虑、从常规思维转向批判性思维。
  根据李普曼的设计,每个哲学小说有一个关于人类心灵活动的主题,小说的唯一目的是要引起智力争论。李普曼认为,过去学生们读的故事大多不含哲学问题,也没有给学生提供探究性思维的模式。因此,很多学生单是文学素养得到了提高,而智力并未能够发展。学生们认为读书只是明白书中字词的含义,而不去思考这些词语在故事中具体意味着什么,要向他们传递一种什么样的信息。李普曼的“哲学小说”中到处充满着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激起疑问和哲学讨论。这种讨论主要在学生们之间展开,而且充满了推理性和思想性。李普曼的“哲学小说”的目的就是要读者能够就作品本身提出问题开展讨论。
  儿童哲学课究竟应该怎样上呢?按照李普曼的建议,每周上两次,每次一个小时。每一堂儿童哲学课包括几个环节:阅读一段李普曼的哲学小说,由学生们提出问题,选出一个主题进行集体讨论。教师还可以根据讨论计划提出问题以便拓展讨论的范围,或者通过准备性的练习发现特定的主题进行哲学讨论。在典型的儿童哲学课上,学生围坐成一个圆圈,教师也是这个群体的一分子。选好的哲学小说轮流由每一个人朗读一个部分。读完以后大家提出认为感兴趣、有疑问或者值得讨论的问题。教师记下每一个人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当足够数量的问题被提出来以后,教师要求学生选出一个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然后,这个问题的提出者对问题做一个简短的说明,以明确从哪个角度开展讨论。接下来的活动包括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形成概念、得出有创意的结论等。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形成了一个特殊意义上的集体,就是李普曼所说的“探究的集体”。
  看来儿童哲学的教学主要以讨论的方式展开。儿童哲学提供了这样一条途径:通过一个故事作为刺激物,发展推理的多种能力。美国和其它许多国家的一些试验研究已经证明,由受过良好培训的教师对儿童进行哲学思维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推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提高。因为这种讨论的形式非常灵活,各种各样的观点都可以在讨论中自由的发表。而一个称得上有效的儿童哲学讨论,需要使推理、反思和道德责任感都能够得到训练,真正像有些孩子所感受的那样:儿童哲学使人善于思考,使人更为完善。
  由于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的差异,我国一些中小学校在探索儿童哲学的教学进程中做了一些调整,比如上海市六一小学的教师并没有完全按照李普曼编制的“哲学小说”来引入讨论,更多的是由教师自己寻找那些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哲学故事”。以此为突破口,六一小学围绕儿童哲学进行了大量的富有特色的探索。

二、重构“儿童哲学”:六一小学的探索

  “儿童哲学”课在六一小学的不同年级是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的。针对不同年龄学生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特点,一年级的儿童哲学课主要是让学生“听故事提问题”,二年级和三年级分别采用了“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的形式,四年级是“时事论坛”,让学生们就当时发生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五年级采用的形式是“辩论演讲”,更注重学生自己的参与,也体现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更高要求。
  除了“儿童哲学”作为一门基本课程的形式之外,各年级、各学科同时强调“儿童哲学”课的思想、内容、方法在本门课程中的渗透。比如语文课和数学课,要求教师们一方面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渗透的哲学内容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能够把“儿童哲学”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的理念带到本门课程的教学之中。包括思想品德课、自然课等,都必须体现“儿童哲学”的学科渗透。
  此外,六一小学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哲学”的拓展课。开设课外拓展的对象主要是四、五年级的学生,目的在于以“儿童哲学”为中介,让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得以延伸,让学生在“做”中学到知识,在参与中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探究的意识和精神得以养成。
  也就是说,儿童哲学课程在六一小学是以三种形式呈现的:儿童哲学活动课、儿童哲学渗透课、儿童哲学拓展课。其中,儿童哲学活动课是最基本的。渗透课和拓展课的展开以活动课为基础,不但借鉴活动课的经验,而且利用在活动课上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
  笔者曾在六一小学听过这样一堂三年级学生的儿童哲学活动课,课堂的基本材料是一则题为“嗟来之食”,内容约200字左右的成语故事。在学生阅读了教师事先发下的故事材料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问题。全班50个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提出了一个自己与众不同的问题。其中,不乏有一些精彩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会发生饥荒”?“为什么饿汉那么穷,财主却有钱有食物”?“饿汉为什么情愿饿死也不吃财主给他的食物”?等等。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主题,大部分同学都选了“为什么饿汉情愿饿死也不吃财主给他的食物”这一问题。在全部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为这个问题寻找回答和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升出了一个与这个问题有关,但又富含哲学意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生命和尊严哪个更重要”。在激烈的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生命比尊严更重要,“因为没有生命就什么都没有了”。有的学生觉得:尊严比生命更重要,“因为没有尊严人家会看不起你”。还有的学生语出惊人,说生命和尊严同样重要,“因为没有生命就没有尊严,没有尊严生命就没有意义。生命和尊严的关系就象一个人的手心和手背。”
  在这种问题一讨论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明显被激活了。整个一堂课听下来,最深刻的感受是,学生思维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氛围和条件,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够得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兴致高涨,思维活跃,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相反,教师讲的反而少了,只是在关键的时候起到指引的作用。

三、感悟“儿童哲学”:六一小学的变化

  “儿童哲学”课程实验给六一小学带来了变化。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而且严谨,教师的反思意识明显增强。
  1.教育理念的更新。经过对“儿童哲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探索,六一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明显的更新。第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为该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第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该校教师的共识。一个三年级的学生许冰清在日记中这样写到:“以前无论上什么课,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现在我们自己能讲,同学能讲,大家都讲,不用害怕会有标准答案,不用害怕讲错,这太好了!”
  2.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儿童哲学”课上过以后,反应最直接、最强烈,变化最明显的是学生。这是家长和教师共同的一个感受。学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思维潜力激活了。第二,语言表达完善了。第三,研究型学习的习惯养成了。在“儿童哲学”拓展课上,六一小学为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一个名为“小学生与大作文”的活动。学生按照兴趣分成3人~10人的协作小组,针对感兴趣的话题,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研究、调查,通过收集资料,最后写成有专题的小论文。学生小组分好之后,各组便像模像样地制定计划、开始行动了。学生们选取的话题有:“减负利与弊”、“国产电器好还是家用电器好”、“少先队干部是否应该争着当”、“老人进敬老院好不好”、“有钱就有幸福吗”、“动物园里老虎咬死人谁之过”、“最新军事武器知多少”等等。为了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学生有调查、有采访,还有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在学生的采访对象当中,有复旦大学的教授,有第二军医大学的退休教师,有从事不同职业的学生家长,还有本校的教师、普通的市民,以及课题所涉及到的相关职业的人群。学生查阅资料的来源,有《辞海》、《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科学》等书籍,有报刊,有碟片;为了得到数量足够的、准确翔实的资料,学生们的足迹遍及书店、图书馆、以及与课题有关的商店、超市、敬老院、动物园、植物园、街道、认识或不认识的居民家中等等。在充分的调查、论证和小组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同学们郑重其事地写出了一篇篇小论文。有的论文读起来真给人一种不得不对学生们刮目相看的感觉。
  3.教师的反思意识增强了。“儿童哲学”课程的开设给教师带来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教师开始思考了。很多的教师,教学只是凭着一种经验和直觉,至于为什么那样做,并没有进行深思。据有的教师说,以往上课,很少会产生深刻的感触和心灵的震撼。日复一日,有的只是枯燥、平淡和厌倦。而“儿童哲学”课则不同,在这个课上,学生们强烈的反应和超出教师想象的表现使教师不得不常常反思自己过去的理论和做法。每一节课之后,教师都会自然地反省自己的设计是否是成功的,哪一句话是关键的,哪一点还不太理想,需要继续改进。通过反思,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发现和纠正,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应该说,六一小学的“儿童哲学”课程实验成功地实现了李普曼的理论在我国的移植和应用,并做出了有创见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但毕竟只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实验实施的时间不长,还处在探索性的阶段,所以,难免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之一是需要尽快完善“儿童哲学”课程在不同年级的培养目标,使每一堂课都能够有明确的方向,不至于教师随心所欲,课堂热热闹闹,而事实上却流于形式。问题之二是缺乏一套经过科学论证的教材。“儿童哲学”课程所使用的素材,都是教师临时找来的,虽然不乏有“磋来之食”之类的精彩的内容,但教师信手拈来的现象也还存在。有的课堂,就是由于教学内容不适合的缘故,不但不能够很好地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反而会有误导,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儿童哲学”课程要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教材。问题之三是教师的素质必须提高。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老问题,但在“儿童哲学”课上,教师的素质对于课堂的成功显得尤为关键。

  注释:
  ①Lipman, M(1982)Philosophy for children,Thinking: the Journal for Philosophy for Children,Vol.3,P.37.
  ②Lipman, M(1991) Thinking in Educ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12.
  ③根据六一小学的“儿童哲学”研究材料整理。

(上海教育科研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