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咕网登录:【引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知识问答(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42:16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知识问答(一)  

 

 

植物营养与测土配方施肥

    1、为什么说土壤是植物的“养分库”?

    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必需营养元素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从空气中获得二氧化碳和从水分中获取氢和氧。二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各种矿质营养元素,输送到植物各个部位,以供所需。

    应该指出,由于豆科作物(如大豆、花生等)根上长有许多根瘤,根瘤中的根瘤菌有固定空气中氮素的特殊本领,它可以部分解决其自身所需氮素的来源。

    由此可见,土壤是作物吸取养分的重要来源,把土壤叫做植物的“养分库”是很形象的。但是这个“库”中的养分无论是数量上或是形态上都很难完全满足作物对营养的需要。所以,农业生产上需要通过合理施肥来解决作物需肥多与土壤供肥不足的矛盾。总之,合理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

    2、为什么农业生产上把氮磷钾称为“肥料三要素”?

    就作物而言,尽管90%以上的干物质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而土壤所供给的养分在数量上仅占5%,但除特殊情况(如遇旱、涝年份)外,大田作物不会因缺少碳、氢、氧而减产,相反,影响作物产量的往往是由土壤供给的那一小部分,特别是氮磷钾3种营养元素,作物对它们的需要量大,而大多数土壤中有效态的氮磷钾养分的数量却不丰富,在供需之间有明显差距。农业生产实践证明,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常需要通过施用化学肥料来调节土壤和作物间的养分供需予盾。实践证明,施用氮磷钾肥后,作物往往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所以,人们称氮磷钾为“肥料三要素”。这就是我国化肥工业一直十分重视氮磷钾肥生产的原因。

    3、大量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哪些?

    植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6种。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现简要地说明如下:

    (1)碳、氢、氧它们是植物体内各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有机酸等;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糖是由碳、氢、氧构成的,而糖是植物呼吸作用和体内一系列代谢作用的基础物质,同时也是代谢作用所需能量的原料;氢和氧在植物体内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氮 蛋白质和核酸中都含有氮素,而蛋白质又是构成原生质的基本物质。氮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叶绿素是高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氮也是植物体内许多酶的成分。酶是一种催化剂,如同发面时用的“起子”一样,能控制体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一些维生素和生物碱中也含有氮素。

    (3)磷 磷是细胞核和核酸的组成成分,核酸在植物生活和遗传过程中有特殊作用:磷脂中含有磷,而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腺三磷成分中有磷酸,而腺三磷是植物体内能量的中转站,积极参与能量代谢作用;磷是植物体内各项代谢过程的参与者,如参与碳水化合物的运输,蔗糖、淀粉及多糖类化合物的合成;磷有提高植物抗旱、抗寒等抗逆性和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能力。

    (4)钾 钾是光合作用中多种酶的活化剂,能提高酶的活性,因而能促进光合作用;钾能提高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钾具有控制气孔开、闭的功能,因此有利于植物经济用水;钾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并加速同化产物向贮藏器官中运输;钾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病等。

    作为肥料三要素的氮磷钾,是首先应该充分供应的养分。要发挥其它养分的作用,也需在氮磷钾充足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由此可见,施用氮磷钾肥的重要性。

[FS:PAGE]

    4、中量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哪些?

    植物必需的中量营养元素包括钙、镁、硫3种。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现简要说明如下:

    (1)钙 钙是质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有防止细胞液外渗和早衰的作用;钙是构成细胞壁不可缺少的物质。缺钙时,影响细胞的分裂和新细胞的形成;钙是某些酶的活化剂,例如淀粉酶;钙有中和酸和解毒的作用,如草酸钙的形成,对细胞的渗透调节十分重要。

    (2)镁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时植物合成叶绿素受阻;镁是糖代谢过程中许多酶的活化剂;镁能促进磷酸盐在体内的运转;它参与脂肪的代谢和促进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合成。

    (3)硫 有3种氨基酸中含有硫,因此它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缺硫时蛋白质形成受阻;在一些酶中也含有硫,如脂肪酶、脲酶都是含硫的酶;硫能提高豆科作物的固氮效率;硫参与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硫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作物单产的不断提高,植物对中量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日益增多。由于施用高浓度单质磷肥和复混肥料的数量增加,在一些地区及某些作物上陆续出现缺乏中量营养元素的症状。因此,施用含钙、镁、硫的肥料,对提高作物产量十分必要。

    5、微量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哪些?

    植物所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共有7种,即铁、硼、锰、铜、锌、钼和氯。它们的生理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某些酶的成分 大多数微量营养元素都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如铁是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成分;锰是某些脱氢酶、羧化酶、激酶、氧化酶的成分;铜是多种氧化酶的成分;锌是碳酸酐酶的成分;钼是硝酸还原酶的成分。

    (2)参与体内碳氮代谢 微量营养元素积极参与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作用。如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并能促进籽粒的受精作用;锰能促进氨基酸合成肽,有利于蛋白质合成,也能促进肽水解生成氨基酸,并运往新生的组织和器官;锌与碳水化合物的转化有关,也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铜对氨基酸活化及蛋白质合成有促进作用;以及钼能促进豆科作物固氮。

    (3)与叶绿素合成及稳定性有关 铁是合成叶绿素时所必需的。植物缺铁会导致叶绿体结构破坏;锰直接参与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叶绿体中含有较多的铜,它不仅与叶绿素合成有关,而且能提高叶绿素稳定性,避免叶绿素过早地被破坏。

    (4)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铁与有机化合物结合后,能提高其氧化还原能力,以调节体内氧化还原状况;铜是植物体内很多氧化酶的成分,它以酶的方式积极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锰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影响硝酸还原作用。

    (5)促进生物固氮 钼能促进豆科作物固氮。豆科作物缺钼表现为根瘤发育不良,根瘤少且小,降低固氮能力。铜对共生固氮作用也有影响。当植物缺铜时,根瘤内的末端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使固氮能力下降。

    (6)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硼对作物生殖器官的发育有特殊的作用。它能刺激植物花粉的发育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受精。甘蓝型油菜的“花而不实”,棉花的“蕾而不花”,小麦的“穗而不实”,花生的“有壳无仁”以及果树的坐果率低、果实畸形都是缺硼的表现。

    总之,尽管作物对微量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它们所起的生理作用却很重要。目前全国缺乏微量元素的农田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FS:PAGE]微肥的合理施用尚未引起广大农民足够的重视。从养分平衡和平衡施肥的角度来看,合理施用微肥将是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6、为什么各种营养元素对作物是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的?

    植物所需的16种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的作用。充分理解这个道理,对于合理施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尽管植物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差异很大,有的相差可达十倍、百倍、千倍,有的相差还要大,但它们各自担负的营养生理作用却是独特的、相互之间是不可代替的。因此,对作物来讲,各种营养元素是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的。例如,不能认为植物体内含量多的氮磷钾就重要,而含量少的微量营养元素就不重要;也不能用多施氮肥来代替磷、钾肥。同样的道理,也不能因为施用了氮磷钾肥料,就不需要施用微肥了。应该认识到,这是指导合理施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综合目标的一个基本原则。

    7、什么叫营养元素的相互作用?它与施肥有什么关系?

    作物通过根系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养分,要受土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影响。这些养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对根系吸收养分的影响极其复杂,主要有养分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

    (1)拮抗作用  所谓养分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是指在土壤溶液中某种养分离子的存在,能抑制植物对另一种或多种养分离子的吸收。这对作物吸收养分是不利的。

    生产上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在酸性土壤上氮肥施用量不宜过多,否则铵离子浓度高时,作物吸收钙离子就困难。在缺钾的砂性土上,氮肥与钾肥应配合施用,但钾肥用一次不能过多,因为钾离子对钙、镁和铵的吸收也会产生拮抗作用。钾施多了,会引起植物缺钙、缺镁。此外,硝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之间的拮抗作用在生产上也是存在的。因此,施用硝态氮肥时,应重视增施磷肥。作物缺磷时,由于过量施用磷肥而诱发作物缺锌也是拮抗作用的典型例证。

    (2)协同作用  所谓养分离子的协同作用是指某种养分离子的存在,能促进根系对另一些养分离子的吸收。这对作物吸收养分是有利的。

    阴离子对阳离子的吸收一般都具有协同作用,如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即是一例。这是因为磷能促进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有利于氨基酸的合成,氨基酸进一步合成蛋白质。

    总之,了解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农业生产中加以应用;通过合理施肥的措施,充分利用离子的协同作用,避免出现拮抗作用,就能达到增产的目的。

    8、什么叫植物营养缺素症?它与合理施肥有什么关系?

    高等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吸收16种必需营养元素。由于各种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生理作用,因此,当土壤中某种养分供应不足时,往往会导致一系列物质代谢和运转发生障碍,从而在植物形态上表现出某些专一性的特殊症状,这就叫植物营养缺素症。但是,不同作物对缺乏同一元素所表现的症状并不完全相同。

    植物营养缺素症是由于营养不良而引起的一种“病害”,而不是由病原菌侵染引发的病害。由于起因不同,防治的措施当然就不一样。人们把因缺乏养分引起的缺素症称为生理病害,它可以通过合理施肥来解决,而对于病原性病害,则应用喷洒农药来防治。

    应当指出,营养缺素症是植物体内营养失调的外部表现。因此,对作物进行形态诊断是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生产上如能及时施用所缺元素的肥料,一般症状可以消失,产量损失也可大大减轻。

    9、作物叶片黄化有哪几种可能性?应采取什么措施?

    多种原因都会导致作物叶片黄化,千万不要一见叶片发黄就简单地认为是作物缺氮,此时采取追施氮肥的办法不一定毅然有效。一般来说,作物叶片黄化有以下两类情况:

    (1)养分因素 是由于缺乏某种养分引起的生理病害。属于这种情况的叶片虽都是发黄,但又有不同的表现。一种是植物缺氮,使得叶片发黄,其特征首先是植株下部的老叶褪绿,如玉米缺氮是沿着叶片的中脉向两侧变黄,并有由叶尖向叶基部扩展的趋势,严重时整个叶片枯黄,同时植株矮小,叶片很薄。小麦缺氮表现为麦苗矮小,叶片短窄,下部老叶首先发黄。如能及时追施氮肥,缺氮症状能够减轻。另一种是植物缺铁,桃树缺铁的特征是上部新叶发黄,逐渐呈黄白色,而老叶仍保持绿色。花生也常出现缺铁症状,上部新叶叶脉间变为黄色,而叶脉仍保持绿色。遇到这种症状,应及时喷施0.5%硫酸亚铁溶液或液体微肥,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

    (2)环境因素  是由于环境条件恶劣造成的叶片黄化。属于这种情况的有几种可能:①由于严重干旱,作物根系无法从土壤中得到足够的水分,当然也不可能获得足够的养分。②由于局部地势涝洼积水,导致植株根系缺氧,吸收养分困难。③病虫危害造成的。因此,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灌溉、排涝和喷洒农药等措施才能奏效。

    10、麦苗生长缓慢,茎基部叶鞘呈紫红色是怎么回事?

通常,春季到来后小麦开始返青,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可是有的麦田里,麦苗生长缓慢,仔细观察,发现茎基部叶鞘呈紫红色,尤其是叶片的背面更为明显。事实上,这是小麦缺磷的典型症状。

    这种现象有时是由于早春气温偏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致使土壤暂时性供磷不足造成的,尤其是土壤质地粘重时最容易发生。

    防治措施:①土壤条施过磷酸钙。②叶面喷施1%的过磷酸钙清液。③进行中耕松土,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土壤有效磷的释放。

    11、作物叶片边缘枯焦是什么原因?

    作物缺钾症状与缺氮症状有明显的差异。如玉米生长中期缺氮的表现是老叶沿中脉向两侧褪绿,呈现黄色,而缺钾的症状则通常是从老叶的叶尖和边缘开始褪绿,逐渐变为褐色。随着缺钾程度的加重,叶尖和叶缘褪绿区逐渐坏死,叶片干桔,呈烧焦状,农民称它为“焦边”。缺钾的大豆和棉花叶片,不仅有明显的枯边现象,而且叶片上有褐色斑点,严重缺钾时,时片因组织坏死而破损。水稻拔节期缺钾的表现是叶尖枯焦,叶缘桔黄,叶片上有斑点。

    缺钾除了直接影晌作物产量外,还易感染病害,如水稻的胡麻叶斑病;缺钾水累的果实小,着色不好,不耐贮存;纤维作物的纤维变短,烟草的燃烧性差,作物品质严重下降,为此。人们称钾为抗逆元素和品质元素。

    通过形态诊断确认作物缺钾时,应及时追施钾肥,如硫酸钾或氯化钾,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对于棉花、甜菜、薯类、麻类和果树等喜钾作物,应特别注意对钾的补充,即使无缺钾症状,也应适当施用钾肥,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和改善产品的品质。

    12、甘蓝型油菜出现“花而不实”症是怎么回事?

    甘蓝型油菜出现“花而不实”症是土壤缺硼引起的生理病害,因为它对硼十分敏感。缺硼会使它的花药萎缩,花粉粒育发不正常,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受阻,从而影响受精,致使荚果不膨大或畸形,荚内胚珠萎缩,不能发育成正常籽粒。因此甘蓝型油菜缺硼时就会出现“花而不实”症状,角果少且不结籽,对产量影响极大严重时绝收。

    由于硼对作物生殖器官[FS:PAGE]的发育有明显影响,因此缺硼不仅油菜有极明显危害,对其它作物也会引起类似的生理病害。如缺棚会引起棉花的“蕾而无花”,花生的“有壳无仁”和春小麦的“不稔症”。此外,甜菜对硼也很敏感,缺硼时,其根部易患心腐病。

    防治措施:①土壤施硼。每亩用硼砂0.5公斤左右为宜,也可与有机肥料或氮磷钾化肥混匀条施。②叶面喷硼。浓度为0.2%硼砂溶液,在幼苗生长后期和抽薹期各喷一次。

    13、作物缺锌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作物缺锌一般表现为新叶脉间褪绿,出现褐斑;某些果树和蔬菜出现“小叶病”都是典型的缺锌症状。例如,桃树缺锌的特征是,新梢极度缩短,腋芽萌生,形成大量细瘦小枝,枝顶轮生小型黄化畸形叶,密生成簇,又叫簇叶病;苹果树缺锌往往新梢缩短、节密,叶片显著变小,呈丛生状,因此称为小叶病。枣树除病毒病外,缺锌也会形成丛生小叶。

    玉米幼苗发生“白苗”病也是缺锌的症状。不同时期的表现不完全相同。玉米苗期缺锌,新叶中下部黄白化形成白苗,又称花白苗;拔节后缺锌,叶片下半部出现黄白条斑,呈半透明,似白绸或塑膜状,风吹易撕裂,称为花叶条纹病或白条干枯病。水稻、蚕豆缺锌也常出现白苗,长成后叶片变黄、变小。番茄、青椒缺锌,植株呈小叶丛生状,新叶上有黄斑。

    防治措施:①喷施锌肥。一般果树喷施浓度为0.5%~1.0%硫酸锌溶液,蔬菜喷施浓度可低一点,采用0.1%~0.2%硫酸锌溶液即可,也可以喷施液体微肥。②排除积水。

    14、作物缺氯时会出现什么症状?

    氯是高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氯的生理作用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参与光合作用  在光合作用中,氯作为锰的辅助因子参与水的光解反应。水光解反应是光合作用最初的一个光化学反应。

    (2)调节叶片气孔运动  氯对叶片气孔的开张和关闭有调节作用,从而能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此外,氯具有束缚水的能力,有助于作物从土壤中吸取更多的水分。

    (3)抑制病害发生  施用含氯化肥能抑制多种病害的发生。据报道,目前至少有10种作物,通过增施含氯肥料,使其病害程度明显减轻。例如春小麦的条锈病,大麦的根腐病,玉米的茎枯病等。

   (4)促进养分吸收 氯的活性很强,非常容易进入植物体,并能促进植物对铵离子和钾离子的吸收。
缺氯的一般症状为植株萎缩,叶片失绿,叶形变小。不同作物缺氯的症状不完全相同,例如春小麦缺氯表现为植株叶片发黄,并有许多斑点;莴苣、甘蓝和苜蓿缺氯表现为叶片萎蔫,但根粗短呈棒状,幼叶叶缘上卷呈杯状;棉花缺氯时,叶片凋萎,叶色暗绿,严重时,叶缘干枯,卷曲。

    由于氯的来源广泛,仅大气、雨水中所带的氯,就远超过作物每年的需要量,因此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极少发生缺氯症。一旦发生缺氯症,施用含氯化肥,如氯化铵、氯化钾均可使症状消除。

    15、为什么氯会使某些作物减少产量和降低品质?

    氯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之一。它在植物体内有多种生理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是少部分氯参与生化反应,而大部分氯以离子状态维持各种生理平衡。当缺氯时,会影响植物生长,但常年施用含氯化肥,土壤中氯离子过多时,对植物也有毒害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氯害虽未达到出现可见症状程度,但轻则抑制植物生长,重则减产。这正是滨海盐土上常常发生盐害的原因之一。

由于各种作物对氯的敏感程度不同,糖用甜菜、水稻、小麦、玉米、菠菜和番茄属于对氯不敏感的作物,而烟草、菜豆、马铃薯、柑桔、葡萄、西瓜、莴苣和一些豆科作物则属于对氯敏感的作物,所以易遭受氯的毒害。

    因此,对氯敏感的作物,施用氯化铵和氯化钾含氯化肥时,常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例如氯过多会降低烟草的燃烧性,气味不好;氯过多使薯类作物的淀粉含量下降,品质差;氯过多会降低果品的糖分,而酸度较高,使果品风味欠佳等。应当指出,含氯化肥却能堤高纤维作物如棉花、亚麻等的品质。

    16、为什么氮磷钾养分应以根部施肥为主?

    作物大多具有庞大的根系,通过根系特别是根尖上密布的根毛可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所以根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但是,作物也可以通过叶片吸收各种养分,叶面施肥也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一种方式。

就氮磷钾而言,它们是作物需要量比较多的3种大量营养元素。据测定,亩产500公斤的水稻,需要从土壤中吸取氮(N)8.5~12.5公斤;磷(P205)4.5~8.5公斤;钾(K20)10.5~16.5公斤;亩产305公斤的冬小麦需要从土壤中吸取氮(N)8.4公斤;磷(P205)2.7公斤;钾(K20)5.7公斤;亩产216公斤籽棉的棉花需要从土壤中吸取氮(N)10.3公斤:磷(P205)3.5公斤;钾(K20)16.4公斤。

    对如此大量的养分,全部用叶面喷施的方式来供给费工费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叶面喷施要受条件的限制,苗期叶片小,喷施效果差,植株高大封垅后,又不便于喷施;遇烈日和雨天也不适宜喷施。所以,植物需要量大的氮、磷、钾肥均应以根部施肥为主,而叶面喷施只是施肥的一种辅助方式。对于作物需要量少、土壤施肥不易均匀的微量营养元素应提倡叶面喷施。

    17、养分的奢侈吸收是怎么回事?它与施肥有什么关系?

    养分的奢侈吸收是指作物超出其最佳生长所需量而过多吸收养分的现象。奢侈吸收的养分只能增加作物体内的养分含量,而对产量形成没有任何贡献。在田间条件下,常会发生奢侈吸收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一次施入肥料量过多,致使土壤中该养分含量过高,尤其是水溶性的钾肥,易被作物大量吸收。例如,在国营大农场轮作施肥中,一次施入钾肥量过多,使得施入的钾被轮作中的第一茬作物奢侈吸收了;或是在种植牧草的情况下,第一茬牧草吸收大量的钾,在第一次收割时钾大量被带走了,造成奢侈吸收。结果,土壤中只留下少量的钾供后茬利用。养分的奢侈吸收无疑是一种浪费。因此,在施肥时应避免一次施肥量过大,注意养分的平衡供应,就可避免出现养分的奢侈吸收。

    18、作物吸收养分有阶段性吗?

    在作物一生中,由于各种作物的营养特性不同,吸收养分的具体数量有很大差异。但总的趋势是:生长初期由于体内干物质积累少,因而不但吸收养分的数量少而且养分吸收的强度也很小;到了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由于体内干物质积累数量增加很快,因而此时作物吸收养分的数量明显增多,往往出现养分吸收高峰,吸收强度也达最大值;接近成熟时,由于根系活力下降,吸收养分的速度逐渐减缓,有时甚至停止吸收某种养分。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这种吸收养分因生育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的特点称为作物营养的阶段性。

    作物施肥方案就是依据作物的营养阶段性制订出来的,其内容包括:基肥、种肥、追肥3种施肥方式的配合;生育期中进行的分期追肥;不同时期追肥的种类和数量的确定等等。基肥是为了给作物全生育期有充足的养分打好基础;种肥是专供幼苗吸收的养分,目的是获得苗壮;追肥是为了作物生长旺盛时期对养分的需求而采取的措施。应该提醒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施肥方案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应根据作物当时生长状况,天气变化作适当的调整[FS:PAGE]。

    19、什么叫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它与施肥有什么关系?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数量上并不多,但需要的程度却很迫切。此时如缺乏这种养分,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且由此所造成的损失,即使在以后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恢复或弥补。这一时期就叫作物的营养临界期。

    同一种作物,对不同种类的养分来说,其临界期也不完全相同。大多数作物,磷的临界期都在幼苗期。例如棉花一般在出苗后10~20天,玉米在三叶期。作物幼苗期正是由种子营养转向土壤营养的转折时期。此时作物种子中所贮藏的磷已近于用尽,而根系还很弱小,它既与土壤接触面很小,又表现为吸收能力差。从磷的作用和它在土壤中的变化特点来看,磷对促进根系发育有明显的作用,苗期需磷迫切是扎根的需要。由于土壤中有效磷一般含量不高,而且移动性差,所以苗期需磷十分迫切。在农业实践中,采用少量速效性磷肥作种肥,常能收到极其明显的增产效果。

    氮的临界期,一般比磷晚些,往往是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候。例如冲冬小麦是在分蘖和幼穗分化两个时期。生长后期补施氮,只能增加茎叶中氮素含量,对增加穗粒数或产量已不可能有明显作用。棉花氮的临界期是在现蕾初期。如此时缺氮,花蕾少且易脱落,对提高产量有不利的影响。有关钾的临界期问题,试验资料很少。有资料认为,水稻钾的临界期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

    生产上常用施种肥的方式来解决作物营养临界期对养分的需要,一般每亩施用10公斤磷酸二铵与种子同时施入,可以满足作物苗期营养的需要,特别是在贫瘠土壤上种肥的效果最明显。

    20、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与施肥有什么关系?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还有一个时期,作物需要的养分,其特点是吸收速度最快,绝对数量最多。这时肥料的作用最明显,增产效率也最高。这一时期就叫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往往是在作物生长的中期。此时作物生长旺盛,吸收养分能力最强,从外部形态看,生长迅速。但是,各种营养元素的最大效率期是不一致的,如甘薯生长初期,氮素营养效果较好,而块根膨大时,则磷、钾营养的效果较好。以氮素来讲,各种作物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例如玉米的氮肥最大效率期在大喇叭口到抽雄初期;冬小麦在拔节到抽穗期;棉花在开花结铃期。

    农业生产上,根据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的特点,常采取适时追肥的方式,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最大需要,促进增产。所以,在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追肥可获得最佳施肥效果。

21、作物发生病害与植物营养有关吗?

合理施肥可以使作物得到充足的营养,生长健壮,最终能够获得高产。但是过多的施用氮肥也会使作物的抗逆性降低,病虫危害严重,致使作物减产的例子并不少见。

    大量施用氮肥常使细胞增长过大,细胞壁变薄,汁液多,植株柔软,易受病虫侵袭。过量施用氮肥能诱发各种真菌病害。例如,大麦褐锈病,水稻褐斑病以及小麦赤霉病等。这些病害在磷钾用量低时更为严重。

    与氮相反,增施钾肥能提高作物的抗病性,特别是对真菌和细菌病害的抗性。这是因为钾既能使细胞壁增厚,阻止或减少病原菌的入侵;钾又能促进作物体内游离的氨基酸、单糖等低分子化合物转变为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等高分子的物质。由于可溶性养分减少,可抑制病菌滋生。许多资料表明,充足的钾营养可降低水稻的稻瘟病、赤枯病、纹枯病;玉米的茎枯病、黑粉病;麦类的赤霉病、白粉病;烟草花叶病的发病率和减轻危害。

&[FS:PAGE]nbsp;   综上所述,施肥与作物病害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对于蔬菜和果树来说,养分缺乏特别是养分不平衡同样也会降低其抗病性,加重病害程度,从而导致减产。因此,注重合理施肥,实行平衡施肥对增强作物抗病性和减轻病害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哪些土壤和作物容易缺铜?

    由于有机质对铜有强烈的吸附能力,并明显降低铜的有效性,所以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往往容易缺铜,如泥炭土、沼泽土和腐殖土常发生缺铜现象就是典型的例子。此外,土壤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及气候条件等,也是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

    各种作物对铜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如禾谷类作物大多对缺铜极为敏感;玉米、甜菜、花椰菜和结球甘蓝等属中等敏感;豆类作物大多不敏感。小麦缺铜的症状是分蘖增多,麦穗发育迟缓,包裹在叶鞘内,抽穗困难,结实也差,有的甚至不抽穗,产量极低。果树缺铜时发生顶枯,俗称顶枯病。

    防治措施:①叶面喷施。叶面喷施0.1%~0.4%硫酸铜溶液,可连续喷几次。②浸种。小麦浸种浓度为0.0l%~0.05%硫酸铜溶液。(3)拌种。玉米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0.5~1.0克硫酸铜,加少量水与种子拌和晾干后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