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dia破解游戏源:转载石映照:从三句话看小说 (2011-08-26 19:34:2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2:20:43
转载原文
标签: 转载
空了再看。存着。原文地址:石映照:从三句话看小说作者:鲁十四
从三句话看小说
(榕树下讲座原稿)
石映照

各位朋友,大家好,在这样一个以不读书为乐的时代的一个闷热的下午,感谢大家看在小说的面子上来到现场。坐我旁边的是阿坚,很高兴他能来参加我们今天的话聊,而且是没有喝酒就来了。为什么我要邀请阿坚一起来?有一次,他给六岁的儿子打电话,说:儿子啊,写完一句话要打句号啊。我一听这句话就知道,阿坚是懂小说的人。
考虑到谈论小说很可笑,我一周前就把熏黑了好多年的牙齿洗得干干净净。当然,自从三十岁后不太读小说了,我就已经把大牙拔了。
三十岁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年龄,我从读契诃夫的小说中知道了怎么计算年龄,这俄国老大哥说:大学能培养人的一切才能,也包括愚蠢。因为我自己也读过大学,所以,我就沿着这句话继续往下说:大学能培养人的一切才能,也包括愚蠢。但在我看来,主要是愚蠢。而且,这是针对极其优秀的大学生来说的,四年时间,学到了足够的愚蠢,然后就被推向了社会,开始拯救人类,拯救个差不多一年半载,头破血流,发现最该拯救的是自己。这是一个伟大的自我发现,同时,聪明或优秀的学生还学会了抱怨,这就是愤青的开始了。这个过程大概要持续三到五年,然后认识到了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极其优秀的那部分学生还发现了不但没有正面的东西,还有一部分负面的东西需要清除。于是,再经过三五年,从旧有的学校教育里脱胎换骨出来,把自己重新归零,这时,人差不多就是30岁了。也就是说,如果读了大学,也许30岁就变成了一个认知上的零蛋。这时,极其优秀的学生就开始了真正的重新学习,从零开始的学习,学个三五年,开始学会了辨别真伪,有初步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再学几年,兴许还能找到核心价值观,人生的意义等等,自信、自尊也起来了。这时,差不多就是40岁了。所以,中国的男人大体上成熟的年龄是在40岁,而这仅仅指的是极其优秀的男人。换句话说,像个人的、像个男人的、到40岁能成熟的男人一定是凤毛麟角的。
如果我这种计算方法对所谓的大学构成了冒犯,那么我表示道歉。如果他们中有哪一所大学还不是我所冒犯过的,我也表示道歉。
我今天要谈论的小说也就是个例证,为什么这么多学过文学的人还在门外徘徊?连小说的基本的东西都不懂?而当他们真懂了点什么,那仅仅是因为自己读懂了一点东西而跟别人没有关系?大家可以想见这么多的中文系到底是在干嘛?这么多的文学院又真正讲出了几句有点真文学的东西?我觉得再也没有比现在的文学教育浪费更大的了。仅仅是浪费,不是贪污,因为贪污是要建立在有的基础上。不是说哪个文学教授真的掌握了文学而不讲,而是,他们讲的那些东西我多半都怀疑。这就像讲论语的,除了没有论语,其他的都有;所有的文化也是这样,除了没有文化,其他的什么都有。
但是,这个泥沙俱下的时代,这个权谋诡诈、利欲熏心的时代,这个大学教授混饭的时代,就要彻底地大白于天下了。我说这个的依据很简单,我们今天可笑地谈论可笑的小说,但其实已离真正的小说十万八千里了。我们每天要出版那么多的书,那么多的小说,可是值得看的几乎没有几本。
出版终于要垮了。这是媚俗与没有灵魂时代的伟大胜利。我很高兴地看到自己投身其中的出版终于要垮了,因为这会大大地减轻我的耻辱感。
出版垮了当然很好,因为可以重建。因为反正要重建。
先看三句话
几天前我跟阿坚通电话,然后我向另一个朋友转述了通话的内容,其中大概有如下几句:
阿坚说吃完午饭就过来。我们晚上要去喝酒。其实喝醋也挺好玩。
先来看这几句话的人物关系,第一句出现的是阿坚,第二句出现了我们,第三句人物隐去了。
阿坚在第一句中开头,“阿坚说……”,说给谁?这就有一个潜在的对象。就是又多出了一个人,或是一群人。晚上的活动显然人很多,是“我们”。这个“我们”已经出现在了第一句阿坚说的对象里。两句话的意思很接气,但两句话之间的人物关系却还引人猜想:阿坚,一个中间人(姑且这么叫那个潜在的对象),还要加上一个“场”,因为阿坚要过来嘛,肯定有个具体的场域。这个场中当然有阿坚和中间人以及中间人又叫来的人或阿坚还要带来的人。这就是通过一个场域联接起来的一个人物群,大概是一群要去喝酒的人。这是“我们”里所暗示出来的。第三句的人物,则是对过去的叙述,也许是阿坚曾参加的一次“喝醋”,也许是除了阿坚之外的要碰到一起的“我们”曾喝过醋,也许是还有一个隐秘的叙述主角曾有的喝醋经历。
从人物关系入手,会读小说的,就这三句话就已经可以读出一个味道,读出一个“群”的场域来了。思维就已在好几个对位或是互相指涉和暗示的人物关系之中了。
这样就把人物关系说清楚了吗?当然没有。阿坚是第三人称,“我们”是第一人称,第三句中隐藏的人称可以随便往哪个人称漂浮。也就是说,这人称也已复杂起来了。看着没什么,可怎么会有这么复杂呢?这问题就立即进入了叙述人称的关系了。也就是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之间的复杂关系和运用。如果阿坚说他吃完午饭就过来是给“我”说的,那么,这个隐藏起来的“我”就是讲这个故事的人了,就是叙述者,这是真正的第一人称,但也不一定啊,因为“我”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在全文中都没有痕迹(而这个潜在的“我”,常常跟文中真正出现的“我”还不是同一个人,这个也得区分,而且,这两个“我”还必须和作家本人区分。)如果是导向一个第二人称来叙述——就是全都使用“你”来重新叙述呢?那简直就是个极其危险的游戏了,一般的作家根本就玩不过来。所以,还是退回到第一人称,即使是这个此处隐藏的“我”在后边某个地方跳了出来,构成了叙述者,但叙述的角度就一定是“我”了吗?当然不一定,因为第一句上来就是阿坚自己在叙述,这个小说完全可以就让阿坚这么叙述下去。如果是这样,那么第二句的“我们”就是一个假性的第一人称,因为这个“我们”何尝不可以仍然在阿坚的叙述里边呢?就是说,阿坚继续在说,这个“我们”也是他口里的话。加上第三句,其实喝醋也挺好玩,也可以继续是阿坚说的,但也可以立即变成是除了我之外的另一个潜在的叙述者说的,因为还没加上第四句嘛,一加就又把这四句之间的关系搞得成几何倍数的复杂了。
这么简单几句话,当它是小说时,你在读它,就得猜测,而且要猜得大致不差,当然,猜错了也没关系,因为高明的作者发现你猜错了时,他一定会在某个地方重新暗示一下,以保证他的叙述游戏没把你落下太远。你随时要记住的是,你进入了一个游戏,一个极其高明的游戏。你有很多对手,一个是作者,一个是作者虚拟出来的这个叙述者或几个叙述者,每个叙述者都准备要讲自己的事,复杂着哩,然后呢,你肯定要上当,说不清楚在什么地方,上当了,因为你把这关系都没闹清楚。然而,死死地闹清楚也没什么用,因为玩游戏的作者完全可以在既定的假装的框架里另外设置了游戏规则,这时,要考验的就不是你一眼把什么看准了,或者是把人认准了的功夫,而是,你必须立即就要放下——你像个盯梢的,好不容易才跟踪到了一个特务,可现在又要教你放下了。你说这不是对一般人的巨大考验么?这时考验的是什么呢?那就太多了,你的惊醒,你的心境,你的见识,你的瞬间判断,你的灵感——说白了,这时,你变成了自己的最大障碍,因为你不肯放弃,你没有能力另起炉灶。
这个人称是很多作家搞了一辈子都没有闹清楚的东西,人称都没有闹懂,也就是说,和你生活在一家的是些什么人都不知道,写什么小说?但是,人称又这么关键,没有一点这种见识和准备,你说,你读帕慕克,读福克纳,能读出个什么东西来?人家那么多叙述者,那么多的叙述角度,那么多个混杂一起的声音,你怎么分辨得过来呢?
人称为什么重要?“我你他”的转换为什么在小说史上经历过那么多的曲折、变化,有时甚至是革命性的变革?写小说的人如果想要突破,应该试验过这样的法子,就是把一个第一人称的“我”全换做了“你”来叙述,或者是把“他”又换回了“我”。这么一换,其实就是起了本质的变化。我多年一直关注这么个简单然而却也是极其复杂的转化。有趣的是,上周马原到我家来玩,临走给我拷了一篇他近年来反复思考修改过的文章:《以常识做三问》,就是问那永恒的三个老问题。其中有一段儿话就论述到这个人称:我是从哪里来的?靠“我”自己能产生这个问题吗?不可能。那要靠谁呢?就是“你”,“你”是怎么产生的呢?镜子里产生出来的。你照镜子,看到了另一个“我”,面对面的,当然就转换成了“你”,站在“你”的角度再反问回来,“我”就真成了一个问题。怎么去继续思考追问这个问题呢?只有去看真正的别人,也就是“他”,从“他”那里感同身受到“我”,但这肯定是个假我,但产生对这个假我的追问已经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个角度了,因为其间一定还经历过“你”从当中的挑唆与诘难。和“你”的搏斗其实也就是与一个假我的直面。假我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能真正战胜的,以为战胜了,忽略过去,时间一到你一定受其疯狂的折磨。因为这个假我很多啊,像毫毛那么多,真我只有一个,处在它的包围之中。所以,真正能达到最终追问“我是谁”的人一定是极少数。因为一般人根本迈不过那么多假我。仅仅是因为这个关系,弗洛伊德的三个我——本我、自我、超我——就是不完善的。那么,在东方的学问里,在佛家,在西游记里,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因为只有佛祖能看出真假美猴王来——也许就是让两个猴子打一架都是他策划的,表演给大家的,所以,其实到了如来这个层面就无所谓真假了,总之,一个美猴王把另一个美猴王打死了,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把两个心变成了一个心,就是说,悟空从此以后一心一意要去取经了。然而,到底是真美猴王打死了假的,还是假的打死了真的,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只有一个猴子活了下来,就是只留下了一个“我”。
所以,小说的人称绝不是那么简单,我只能简单说这个关系,就是,我要找到“我”,只有先找“你”,再找“他”,是这么一个三角转换关系。这么重要的关系,落实到小说上,能不被敏感的小说家关注并反复试验吗?
顺着这个人称往下来,我们来看几种读法,先从阿坚这个人物开始,就是说假定这三句话都是阿坚说的。阿坚说他吃完午饭就过来。听起来这是个什么人?很耿直的人,麻利,好像一听有酒就兴奋。接着,果然,第二句就说到了晚上去喝酒。要是这句是阿坚说出来的,那么他的性格继续凸显,爱酒,豪放。然后,调皮的东西出来了:其实喝醋也挺好玩。于是,阿坚的性格就通过他说的这三句话确定了:一个幽默的家伙,好玩的家伙,爱开玩笑的家伙,到处跟人都好的家伙,用他的话说就是所有病人、没病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都是朋友。
问题是如果阿坚说给的那个对象占据了这个小说的中心叙述者的角色呢?那么,阿坚就不是主体了。阿坚在这三句话中就立刻很被动了,他说吃完午饭就过来,是别人请他的,他很被动地要赶过来。这个更强势的叙述者就在电话里说了,晚上有酒。那么,主体都是跟着叙述者走的。这个第三句呢?可以是叙述者“我”,也可以是第三者,一个插话者,也可以隔了一句在此处又变回了阿坚。如果是“我”,那么,“我”说“其实喝醋也挺好玩”,就是要进入另外的叙述织体了,要宕开话题了。也就是说,可能需要另外的叙述角度,另外的叙述空间,另外的时间,甚至另外的叙述者。就说这个另外的叙述时间,又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角度,可以倒回到过去,也可以跑到未来。所以,从第三句话开始,这个文本就已显露出各种可能性、生长性了,其结果也就可以复杂到不可想象。
既然显出了很多的可能性,这其实就已经到了结构问题了。就是从内部的构造关系,甚至是外部的装饰或是暗示,你到底要往哪个方向走,囫囵一团,还是不断分岔,用的是树形,还是混沌方式,是使用故事来完成,还是就通过这种叙述关系来提示,这就太复杂了。因为复杂,所以你还必须要有明确的结构,没有结构就统一不起来,那么就构不成一组富有智力的形式。形式就是你的房子,没有房子,你写的东西就没地方搁了。所以,再高明的作家也要有个大致的想法,是用串联的、还是双拱的,还是嵌入式的,还是层递的,环形的,交错的,或是分岔的,或者就简简单单地凭感觉去环环相扣。总之,这是一个大问题,对结构没什么感觉就不要写小说,这是你区别于其他人的关键的东西。没有的话,写出来跟其他人也没什么区别。
阿坚说他吃饭午饭就过来,这是过去的事,以此为参照,我们晚上去喝酒,还没有发生,喝醋说的又是过去的事。这是简单的面上的几个时态。即使这么几个简单的时态,也包含了你完全可以大加利用的过去——未来——过去的循环结构。而且是一个很有启示录气质的结构。也就是说,如果真是这么想的,那么,你开头三句话就把一部小说的结构暗示在这里了,看你这样用不用,不用也可以。看到这里,我至少可以想象,这帮人是不需要什么未来的。这是这个时间循环圈暗示我的,还因为,酒是一个很即时的象征物,也在加强这个意味。当我这样去想的时候,其实,就是说,小说有小说的读法,你不知道他要写什么时,最笨也是最简单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把它当密码来读,当启示录来读。但又不能太认真,认真就会认死理,常常要走死胡同。最好的方式就是敏感、参加一个好玩的游戏的心态,到处都要打个招呼,但到处都先别忙着套磁。
继续往下看,如果我理解了这开头一句就有一个潜在的叙述者,时态就全变了,隐藏的叙述者“我”,在叙述过去的某一天的事,阿坚就变成了真正的叙述主体“我”的一个傀儡,那么“我”在这几句话中表现出来的时间游戏就是这样的:此在的“我”,在现在,叙述着某一天从阿坚开始的过去故事,而在这个过去的故事中,又呈现出了未来时态和过去。
这就是这几句简单叙述中的时态,时态,完全也可以构成结构的一部分。
再来看这三句话的叙述流,阿坚说他吃完午饭就过来,是从某地到此地来;我们晚上去喝酒,是从此地到另一地去。第三句回到了过去。那么,你读的时候,就要对这种潜在的方向有感知,阿坚过来,有走的方向,走的过程,我们去,也是一样。我们一起回到过去的调皮时光。有意思的是,阿坚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要喝醋。这完全就可以与古希腊那三个永恒的问题连在一起: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只不过,这部小说的开始是用一三两个问题夹带出中间的问题。
还可以做许许多多这种分析,就这么三句话,甚至可以把小说的主要的东西都装进来。那么大家再读一遍这三句话,看看是否发生了些奇妙的感觉,读慢一点,边读边思考,或者是假装在思考:
阿坚说他吃完午饭就过来。我们晚上去喝酒。其实喝醋也挺好玩。
我的职业是编辑,常常有人给我发小说稿,因为还没签合同,就只发一部分,还怕发多了。我就说,你给我发三句话我看一下就行。我很少多看,因为完全不需要。
三句话不离本行。对小说来说,三句话就可以构成本行了。你只要反复的念叨,念着念着,奇迹就会发生了。比如,你在什么地方看到有人引用鲁迅的《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有人就会在“我”的后边加一个“家”字,有的把“还有一株”变成了“另外一株”,有的把所有“株”字都换成了“棵”。其实,我们要能进入到鲁迅的文本,进入他的内心,进入他的个性,就会立即可以辨别,这是一个字都不能改的。小说大师的情况也是如此,一个字也不能改,更不用说哪句话还能动一下了。一句话,一个字不能改,我发现早年的翻译家翻的东西连标点都不能改,动一个标点画面就跑了,意思就不一样了。不要说只是因为他们是大师,所以就不能改,而是因为,需要改的地方,他们常常都改过了好几十次。学大师就要学这个本事。如果我们写一篇小说,这里也可以删,那里也可以增一句,甚至前后都可以调换,那就是千疮百孔、漏洞百出,哪里还叫什么小说啊!小说的语言,一句一句,跟一爻一爻的差不多,一改,就可能阴变了阳,或阳变了阴,前后左右就都变了,卦象也全不一样了。
我原来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喜欢三,后来狠狠地学了老子,深深地懂得了三生万物的道理。就是三句话,把一篇小说都生出来了。再后来,又学了易经,然后又知道了卦爻。易经的本卦,都只有三爻,也就是三画,或者阴爻,或者阳爻,就这么玩其中的组合。上边说的这三句话我完全可以从卦爻来推,可以推出许许多多的东西,角度对不对,语气顺不顺,阴阳搭配如何,走势怎样,甚至这篇小说成不成功,如果要调整,最好是调哪一句,调哪一个音节,都可以通过卦爻来拆解。三句话对应的三爻的本卦,如果是再加一句,就是四连卦,这里边就有了两个本卦;加两爻就有三个本卦,又继续生出万物;如果是六句话,就是一个六爻卦了。六爻卦就可以求变卦了,当然还有对卦,还有错综复杂,也就是错卦、综卦、复卦、杂卦,这里边的变化就更多了。
以“三”为方法
因为八卦都只有三画,上边也只讲了三句话,所以我就准备只把这个“三”的游戏再玩玩,也就是用“三”作为方法,来看看能悟出一堆什么东西来。
一件事情发生了,我们叫本事;这个本事是不可能还原的,有一亿台摄像机也记录不下来,因为事情过去了,时间怎么还原,时空怎么倒流,反正我是不知道的,所以,我们只有勉为其难地把这事叙述一遍,讲出来,这就叫故事;因为你讲的只有一台或半部摄像机那么点内容,所以,就冒出来一些有野心的人,说自己能把这件事叙述得完整而深刻。一个人这样说,另一个人不服气,于是,这就产生了把这个故事讲得好的比赛,这就产生了小说。
本事——故事——小说
这就是我所说的一个“三”为方法。这样的“三”有无数个,由于时间关系,我就随手罗列,也没有整理,更不会阐述,但会看的人就会从中看出太多的秘密和机关了。
故事——技术——类上帝
记忆——失忆——空白
虚构——技术迷局——元叙述
游戏——冒犯——荒诞(各类新小说)
技术——反技术——现代主义
主题——分岔——循环
代号(局外人)——所有人——没有人了
哲学命题——终极悖论——无解的罪性
角色——失去身份(或被取代)——人类命运
虚无——异化——毁灭
故事——非故事——后现代
本相——想象——大象
时间——回忆或创造的时间——虚无
空间——创造或自然外生长的空间——混沌
历史——历时或共时——人类大历史
语言——文本——不可言说
知识——智慧——般若
实事——看不见的——神会之处
表象——意志——超人
现实——超现实——新小说
自然主义——魔幻或象征——来自科技和哲学的新感知
感觉——知觉——得意忘形
事件——非逻辑或非理性——无意义之意义
现身——隐藏——象征体的龙
新小说——立体组合——综合艺术,或中心离散
单一叙事——复调——后现代
本文——互文性——多元
复制——解释——创造
记忆——选择或打捞的回忆——人类命运
平凡生活——膨胀或变形——人类深层厄运
人——异化(物化)——未来的毁灭
传统满分小说——二次方或平方根小说——归一或无限
真实——变形——本质
意象——叙事主体——梦
物——联想——灵魂的纯粹感觉
对抗生存——存在——虚无
意识流——生命消解——死亡的存在
爱——爱的消失或枯竭——永劫循环
逻辑——混沌——死亡
宗教(神话)——文明或神话模式——拯救
完整的话——省略——所有的意思
语言——省略——模糊
灵感——通神——忘我
偶然——本质——虚幻
混乱——晕眩——灵魂出窍
母语——外语——小说语言
格物——致知——远离小说
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意识——除掉执着——般若
文学——无所住而生其心——佛
迷人的道理——真理——空
真空——妙有——究竟
眼见——心看——本性见
放下——本来面目——成佛
法身——报身——化身
这些随手写来的三段词里边包含了很多的东西,大家可以一个一个关系组地看,呆呆地看,看着发呆,也许呆不了多久,就能打通点什么了。
我写这些词汇的时候,其实心里想的是那些可怜的要想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作家——每年据说都有很多的中国作家挤破了脑袋要去活动,送钱什么的,说句很认真的话,这些人完全可以给我送点钱来(我会立即把这些钱又送往拯救流浪猫狗的朋友手中),我至少可以教他们先把连着的三句话写好——看不出什么明显的毛病。至于第四句话也要写好,那我就没法保证了。
当然,即使不用这些三段词的判别方式,就是三句话,大家也已经可以明白,眼目所及的,所谓的小说,其实,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是小说,这话当然包含了绝大多数所谓的当代小说大师。
我现在研究点古典文学,眼下重读的是《西游记》,我发现我原来读懂了的只有百分之一的内容。不懂易经、易经中的数理、八卦、阴阳、五行;不懂古诗词;不深刻地领会儒家、道教和佛教,谁要说读懂了,那完全是在骗别人,也在骗自己。
我这个“用三”其实就是从西游记中突然学到的,西游里边还有用一、用二、用五、用六、用七、用九,比我前边所讲三句话要复杂多了。大概西方的交响曲的对位,或是什么赋格,都没有这么严格而繁复。我感到无比的汗颜,因为之前我觉得红楼比西游好,但现在,它们又倒了个个儿。也许未来还要来几次颠倒颠。
什么是文化?
为了将我的三段话分析法进行到底,我试图将我一年多来的一个思考总结一下,那就是: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讲这个?因为没有文化做基础,就没有小说。读懂一部西方的小说,至少得有很多的文化准备,所以,我们常常都读不懂,还以为真读懂了。当然,大部分人都是假装我们很有文化的,假装我们都读懂了。这个以为真读懂了的比假装读懂了的其实更可恶,因为假装读懂了的还有上升空间啊,而像文学教授们,以为都真读懂了,一辈子就那么讲,这多害人啊!
文学一定要自己学,自己不写小说的教授讲小说,这算哪门子事啊?文学,一旦错成了文学知识,文学就死了,就像西方人在死尸上去解剖经络一样。
谁都知道文化是个最根本的问题,但大家都在开玩笑,你才是文化人,你们全家都是文化人。嘿嘿,你开了文化的玩笑,文化就要开你的玩笑。
我假装严肃点,一定要谈谈我理解的文化,而且,今年我还想把这个题目写成一本书。
先认字儿:文,什么是“文”?甲骨文此字就像正立的人形。最上端是头,向左右伸展的是两臂,下部是两腿,胸前刻有美丽的花纹,这描摹的是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本义指的是花纹、纹理。这个本意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可以细想,乱想,最上边一点,一定是太阳,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开始于把头抬起来,看到了太阳。一横当然就是个地平线了,下边的一个叉,就是爻的本意。连起来就是太阳在地上投影所形成的斑纹。“文”这个字就是这样跟易经连在一起的。
然后讲“化”,甲骨文字形,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但这个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换一种思维来拆字,化,左边是人,右边是“七”,很多人把这个偏旁认成了匕首的匕,我听梁冬主持的一档节目里有个嘉宾萧启宏把这个解成了“七”,我恍然大悟:它一定是七。
为什么是个“七”呢?因为七天一个变化是一个普遍规律,中国的农历,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一星期七天,都是在“用七”。你不用七也没办法,虫子要化蛹,冬眠够了,蛹又要化飞蛾,或是飞蛾又要产卵,卵又要变虫,大多也是“七”的周期。中医的七天一个开方,也是基于同样的规律。这是东方的规律,西方也一样,上帝创造世界,六天完成了,多一天休息,也是个“七”。乔达多在菩提树下修习禅定,七天七夜,冥思苦想宇宙之诸般真相:苦是什么,如何消除它;真我与假我;生命的正道……怎样才能得解脱之道……时间一到,一颗流星一划而过,于是,乔达多开悟了,成了佛陀。中国下过类似功夫的是王阳明,他格竹子,想把竹子彻底搞清楚,七天七夜,但是,竹子快把他搞疯了也没格出个什么结论来,还大病了一场。
总之,就是个七,构成了化的核心。
连起来,太阳映射在大地上的斑斑轨迹,产生了跟人类时间有关的周期性变化。这就是文化。
更通俗一点讲,文化的核心,就是包孕天地人于一体。换句话说,只要谈到文化,我们都可以从中去寻找最本源的天地人这三个部分。当然,核心词是“化”。这个“化”里包含了太多的中国文化精髓,分化、腐化、教化、感化,甚至是死亡,也是一种化,佛家叫坐化,道家叫羽化,我们普通人的当然叫“死”了,但是这个“死”字,也是一种化,是歹与七,也就是不好的一个七天周期,咽气了,但灵魂还在,还需要七天才游走,所以就还要做七,从一七一直做到百七。
风俗里重化,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化,那就是水、冰、气,互相转化,而且是反着热胀冷缩地变化,要是没有这个规律,那地球上立即就没法住了——假如,天气冷了,冰就比水更缩了,那么冬天就再也没有可以直接饮用的水了,很多人,当然包括所有动物,就都喝不上水了。
为了更好地寻找,我分别用了三个“化”来说明。
第一个词是造化,造化当然是来自于天,我们说,这人或是这部作品简直是上天的造化,就是说,这东西跟地上的人,跟这个作者是没有多少关系的,是上天的赋予。
第二个词是风化,这个风字的正体字里边是个虫,风动虫生嘛,所以,是借着风的流行输布来进行的繁衍,风为媒,植物就靠了它来花粉传播,至于动物,虫显然指的是精虫了。
第三个词是气化,就是物质变精神的过程。就是地上的气要往天上去,所谓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形成了交感。或者,也可以理解为道家讲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这三个词,造化说的是天,是从天往下来的,什么都造好了,就是那最初的种子,下来了,然后靠着天地之间的风来布化,来繁衍,这风化是走的平面,最后的气化是从地上升的,上中下就都有了。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概念和范畴,就是包含了这么三个部分,仍然是三个词。
我们把它摊开点来讲,以便看得更仔细些:
造化
风化
气化
分布区域
上帝(天)
自然(地)

创造方式
上帝造成
自然传播
个体成就
流布
独一性
风情万种
混沌
与人类对应
语言
物质
精神
三商
智商
情商
灵商
个体与全部
上天
社会
个人
特质
权威
教育
个体成就
层次
宗教
世俗
文学
有了这几个分级的义项,我们就可以用它来分析一切的文化,烟文化、酒文化,厕所文化都可以分析,更不用说什么科技、物理、化学、生物学、经济、政治、商业。比如说吧,哲学,没有天这个范畴的立即就不是哲学了,而即使是可以称为哲学了,但因为又少了最后一个能气化的功能,所以,哲学只能使人发疯;心理学,不承认天,不承认造化这个概念,也不承认最后的气化这一环,那么,来历不明不说,最后根本就没有解决之道,所以,你看不到心理学有什么前景,不可能解决真正的心理问题。关于详细的解析,我会在专门的书中全部展开来,这里只是用这个范式来看几首诗,体会一下它的分析威力。
床前        明月     光
人居自然    天     神说要有的,天地两相收拢之处
疑是      地上     霜
心里       大地    日月运行于大地的印迹,天的法则
举头       望        明月
心有所愿  心里向往    渴望与永恒对话,清辉,无言
低头       思          故乡
服膺自然   无可奈何     回返——人性在天地之间的制约,无可皈依,但在永恒地寻找
由故乡回到床,绕了一个大圈,永远的清冷与悲情。
春      种       一粒      粟
季候  人之行   上帝造物    种子
秋           收          万颗      子
季候继续运行人跟上变化  风化硕果   食物
四海    无     闲田
广远    思达    感慨,忧思
农夫             犹        饿     死
身份的焦虑    人间规律    “我”饿    人这种种子死了
永恒的土地,在同样广大无边的季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命的繁衍,却是以大量的死亡,来承载无尽的白忙与恐慌,无解的喂养方式,让一些人的种子在春天的死亡……
这就是我找出的三个代表或是固化文化本质核心的词汇的分析功能。关键词就是天地人,一个自足而丰富的系统,人在天地之中,人最多烦恼。布莱斯·帕斯卡说:自然中的人是什么?是相对于无限的虚无,是相对于虚无的全部,是空无与全部的中间。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命运。
发现命运的本质并不需要借助于文学或是哲学,其实,经历的事多了,慢慢就会发现,文学,甚至哲学,其实都是烦人的东西,是没法究竟的东西。只有基督的神性,只有三位一体的神,才能安抚我们的灵魂;只有佛教,才能让我们了解人生实相,进而解决烦恼痛苦,获得解脱自在。
我之所以找出这个天地人地体系,并且以它的双向结构来演示,其实就是告诉大家,就是因为我们忘记了造化,我们自己把神赶跑了,于是,地上的人就多了,世俗的学问就多了。文学就是其中比较炫目的一个。萧伯纳说:人类文化,一半为半受教育和饱受教育者毁坏,一半为文盲毁坏。
所以,一个没有文学,但是必有宗教的世界,那才是最幸福的人类乐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