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码堂心水高手论坛: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1:04:26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做过之后,为进一步探究而设计的。这节课主要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利用模拟实验创设情境(自然观察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引导学生进行协作、交流、探究活动(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语言智能),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数学逻辑智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

(2)了解凸透镜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中的应用。

(3)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讨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活动,能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单的问题的能力。

(2)能初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形段成证据,并针对探究的目标要求,得出简单的结论。

(3)通过探究活动,能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

(4)通过自主探究,学会从网络上有效获取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对科学的亲切感。

(2)主动关注周围世界,乐于思考与想象;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进一步讨论。

【教学难点】像的变大与放大,变小与缩小的区别。

【教学准备】光学主题学习网站、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控制系统、学生每人一台多媒体电脑(电子阅览室)。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问题导入1:(复习学生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同学们你们做过“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总结出什么规律?你能填写下表(第二、四、六行)吗?

活动1:填写实验结果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u

像物在凸透镜同侧、异侧

像的正倒

大小

像的虚实

像距v

u>2f

 

 

 

 

 

u=2f

 

 

 

 

 

f<u<2f

 

 

 

 

 

u=f

 

 

 

 

 

u<f

 

 

 

 

 

二、进一步探究成像的规律

问题导入2:当物体放面凸透镜前距透镜两倍焦距的位置时和距透镜1倍焦距的位置时的成像情况是怎样的?

活动2:利用教学积件探究u=2fu=f时的成像情况。(说明:因为这两个位置在实验时,不易找到,但利用教学积件就可很轻松地就可解决问题。)

结论:当物体在u=2f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当物体在u=f时,不成像。

导入问题3:物体在凸透镜前的哪个区域时能得到缩小的像?在哪个区域能得到放大的像?


活动3: 探究问题3,过程如下。

结论:要成缩小的像,物的位置u>2f(实像),像的位置:f<v<2f。   

要成放大的像,物的位置:f<u<2f (实像)或u<f(虚像),像的位置:v>2f(实像) 或v>u(虚像)。

导入问题4:当物体沿主轴从焦点的两侧分别靠近凸透镜的焦点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像距如何变化?

活动4:利用教学积件模拟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过程:拖动课件中的物体,从焦点以外(焦点以内)向靠近焦点,观察像的变化情况,就可得出结论。

结论:当物体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像总是变大的,像距也总是变大的。

导入问题5:研究凸透镜成像时,如何区别像的“放大”与“变大”或“缩小”与“变小”?

    探究问题5-1:若物体放在凸透镜1.5倍焦距的地方,当它沿透镜主轴向2倍焦距的地方移动时,像如何变化?像与物比较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利用课件进行探究,结论:像虽然变小,但像仍比物大。即是放大的

探究问题5-2:若物体放在凸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当它沿透镜主轴向2倍焦距的地方移动时像又是如何变化的?像与物比较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利用课件进行探究,结论:像虽然是变大的,但像仍比物小。即是缩小的。

说明:由于该课件在模拟实验时,可跟踪给出物距、物高、像距、像高大小,因而探究活动很容易进行。更重要的是,课件制作利用了光路图来确定像的位置,探究时,在模拟实验的同时,由可看出光路图的变化,效果很好,加深了学生对像的理解。

问题导入6:凸透镜成像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活动6:由同学们一一举出。然后,老师才重点介绍以下三个应用。

三、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拍摄景物时,使景物到镜头的距离远大于二倍焦距。

投影仪: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用强光照射幻灯片时,就可以在屏幕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了使得到的像成为“正立”的,要把投影片上下颠倒放置。

放大镜: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能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四、反馈练习(互动练习)

【教学反思】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拟实验进行探究活动,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模拟实验弥补了实验无法做到缺憾。如:物体在1倍焦距位置时,无像。利用课件提供的光路图和实验现象,很容易得出结论。另外,实验时,2倍焦距点也是不易观察到效果的,利用课件提供的物距、像距大小,物高和像高大小,得出结论也是轻而一举的。如果要研究,物体和像沿主轴运动的快慢变化,利用课件很容易实现,但实验就无法实现了。

利用信息化平台,合作意识得到加强,实现了适时反馈评价。

模拟实验只能用于实验的补充,不能取代实验,因为它毕竟不是真实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