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购物狂电影百度云:马克思思想历经150年仍不绝于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27:20
 英国《金融时报》驻布鲁塞尔分社首席记者托尼·巴伯就《共产主义的兴衰》、《衣冠楚楚的共产主义者:弗雷德里希·恩格斯的革命生涯》和《马克思》三部著作撰写的书评说:马克思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它历经150年仍不绝于耳,而且在中国更具吸引力。该报16日以《红色警报》为题,刊发了这篇书评。

    2008年10月17日,一名行人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卡尔·马克思书店”橱窗外浏览新书。当天,马克思著作《资本论》第一部在法兰克福的“卡尔·马克思书店”已告售罄。近日,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马克思著作《资本论》在德国重新畅销。 新华社记者罗欢欢摄  

    在冷战期间,当西方的自由价值观频频受到抨击时,可以对马克思这个敌人发起反击。

    今天的情况又如何呢?资本主义正处在自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境地之中。难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将被证明是正确的吗?匆匆得出这样的结论是草率的。尽管如此,笔者在此评论的这三本书将提醒人们:柏林墙倒塌和苏联共产主义(尽管不是中国不同寻常的共产主义)的崩溃已经快过去20年了,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抨击19世纪中叶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某些批评言论在150年之后似乎仍然不绝于耳。

    共产主义在中国等更具吸引力

    阿奇·布朗撰写的《共产主义的兴衰》一书包罗万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将从过去40年英国最著名的一位共产主义问题专家的著作中获益匪浅。此书较透彻地解释了关系到共产主义崛起、长期执政的能力和衰落的各种因素。

    布朗指出,与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相比,共产主义往往在像中国和越南这样的农业国家中更具吸引力。正如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一种情况,当美国一名共产党鼓动家在纽约发表演讲时以一句不朽名言"布鲁克林的工人和农民们"作为其开场白时,革命是如何一直在美国争取获胜的。

    当布尔什维克于1917年夺取政权时,俄罗斯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家---这一状况只是在约瑟夫·斯大林在上世纪30年代实施工业化应急计划之后才得到改变。数以百万计的农民被消灭或死于饥荒,数以百万计各阶层的公民被送往劳改营或流亡国外。然而,又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从中受益,他们利用了这种机会,在城市社会阶梯中一级一级往上爬。

    尽管布朗在其新著中也写到了有关中国、东南亚和古巴的共产主义经历,但他最擅长和最令人信服的描述莫过于他对1945年至1989年期间苏联和东欧国家状况的分析。他指出,不管苏联和东欧国家政权在经济上的效率是如何低下,在政治上是如何不受欢迎,但它们需要来自内部的改革家---首先是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来采取促使这种制度崩溃的行动。

    布朗写道:"如果一个国家动用一切资源来确保其统治者继续当政的话,那么经济失败与政权垮台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朝鲜的金正日以及他的父亲金日成对政权的牢固控制足以证明,布朗的这一观点是站得住脚的。

    就连波兰的团结工会这个如果还算得上是大规模反共运动的组织在1981年12月波兰共产党和武装部队实施戒严令后也没有成功的机会。与此同时,布朗关于布拉格之春的章节说明了对于苏联来说,镇压主要源自执政党本身的改革运动是多么容易。

    只有西方国家的干预也许会让局面发生改变,但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在1956年匈牙利起义期间就表示,美国---尽管它经常大谈自由---不会为了"击退"东欧的共产主义运动而去冒险挑起世界大战。

    在布朗看来,有一个问题应该获得比实际更多的关注,那就是像波兰的哥穆尔卡、捷克斯洛伐克的胡萨克和匈牙利的卡达尔这些人的领导风格。他们都在1945年后受到折磨;他们都是先被投入监狱,之后才在各自的国家重新掌权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见证了苏联使用武装部队或通过恐吓手段实施政治压力来阻止自由化的举措。    苏联的恐吓手段和他们本人遭同道迫害的经历对他们理解如何治理一党制国家产生了何种影响?卡达尔缓和了国内令人窒息的政治环境,哥穆尔卡也作出了这样的努力,不过力度要小一些,但是胡萨克坚决没有这样做。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他们都没有丧失共产主义的信仰。      恩格斯是政治哲学家作家

    对于斯大林、齐奥塞斯库和霍查,不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会如何看待他们。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特里斯特拉姆·亨特在关于恩格斯的自传---《衣冠楚楚的共产主义者:弗雷德里希·恩格斯的革命生涯》一书中明确指出的,恩格斯和他们的不同再大不过了:"喜欢生活中的一切好东西:龙虾沙拉、玛歌堡红酒和奢侈的女人。"

    亨特正确地将恩格斯描绘为不仅是马克思的得力助手,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政治哲学家、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环境所作的一针见血的分析至今听来依然令人耳目一新。亨特写道:"在宗教正统学说和自由市场极端主义的双重牵绊下,我们在1989年以后看到的由自由贸易和西方民主组成的自由主义乌托邦步履蹒跚,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评论历经这么多年依然具有感染力。政府与资本的同流合污;公司对廉价劳动力和低级技能的追逐;家庭生活围绕市场倾向所作的调整;传统的东西在面对现代事物时不可避免的退却,以及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必不可少的'裂缝';军队成为大工业中心的组成部分;甚至我们城市的布局也是由资本的要求所决定。"

    然而,正如亨特所看到的,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与他本人生活环境之间的反差极其强烈。恩格斯一生中大部分时候都是曼彻斯特的一名富裕的纺织品制造商,从受压迫的工人阶级身上榨取剩余劳动价值的典型资本家。恩格斯去世时,家中还收藏着成千上万瓶上等香槟和红酒。

    为他辩解的一种说法是,他定期将大笔的钱转到身在伦敦的马克思的名下。正在大英博物馆苦读的马克思当时拖家带口,而且家人完全是中产阶级的品味,他需要恩格斯的帮助,因为如果非要比较的话,他理财的能力甚至还不如预测未来的能力。

    马克思思想是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人一等的地方在于撰写政治辩论文章。恩格斯1844年25岁时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书,控诉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资本主义制度。4年后,他和马克思共同出版了甚至更鼓舞人心的《共产党宣言》,开篇就令人难忘:"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正在欧洲上空盘旋。"

    当然,如果《共产党宣言》的英译本使用的是第一版当中的诡异译法:"可怕的妖魔正在欧洲昂首阔步。"那么100多年来,它所产生的影响也许会与现在不完全相同。

    正如文森特·巴尼特在对马克思思想作出的简明可信的介绍中所说的,我们要了解马克思就需要明白他的观点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通过经验证明的一套关于经济学、社会体系和历史的前后连贯的规则。马克思在一生中多次修改并调整自己的观点。1877年,他甚至写道,沙俄有可能绕开发展过程中的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样的说法从表面上看,与他先前关于经济决定历史进程的理论完全相左。

    巴尼特的书分为一些两两组合的章节,每对章节的第一章都是关于马克思的生活和实际工作,第二章则是关于他的政治思想。这样的架构对于向读者传达马克思思想的不断发展变化是很有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全盛时期有多危险?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应该为共产主义思想在实践中的表现承担责任?亨特和巴尼特都认为,不能将苏联和中国令人震惊的尝试归咎于这两位出生于德国、在100多年前撰写著作的学者身上。

    19世纪时沙俄的无政府主义者巴库宁比同时代的其他人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马克思对他不屑一顾。巴库宁指责马克思发表的关于无产阶级执政的观点是"谎言,背后潜藏的是少数人执政的专制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