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成功英文:试论李时珍对艾叶的认识和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25:25
    试论李时珍对艾叶的认识和应用 ,悬灸临床常见排病反应 ,《内经》中灸法运用规律,灸法试验对身体的作用,话说“冬病冬治” 

    艾叶为临床常用药,性味苦、辛、温,功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对艾叶的认识和应用有独特之处,他十分重视艾叶的道地产地,尤其推崇家乡道地药材蕲艾,对于前人在艾叶性味、毒性及功效等方面论述的偏误及不足之处,敢于纠正和补充,广泛收集艾叶在多种疾病上应用的经验方。从而纠正了人们对艾叶的错误认识,推动了艾叶在古代中医临床和民间的广泛应用。对启发我们今天深入开展艾叶临床应用研究及艾叶产品开发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就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叶的认识和应用论述如下。
    1、极力推崇道地艾 蕲艾美名从此扬
    艾叶用于治病的历史颇早,成书不晚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即载有艾叶治病的二个处方,在我国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中仅提到为数不多的几味药物,艾叶就是其中之一,而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则以“白蒿”之名收载当时已极为常用的艾叶[1]。其后的历代本草医籍对艾叶多有记载,但一直未强调艾叶的产地,直至宋代才对艾叶的产地有了选择,据《图经本草》记载:“(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病尤胜”[2],并附有明州艾叶图,可见当时是以复道(河南汤阴)和明州(浙江宁波)艾为道地,而且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明代。到了明代,优质艾叶的产地有了变化,蕲州艾叶以其质优效佳而在医药界崭露头角,并且得到李时珍的极力推崇。
    世居蕲州的李时珍对家乡的道地药材尤其是蕲州艾叶十分重视。相传曾经常上麒麟山(今蕲州镇郊)采集艾叶标本,并在家园里亲自种植,并首次将蕲州艾叶命名为蕲艾。据《本草纲目》载:“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3]从此,蕲艾之名,风靡全国。正是由于李时珍对蕲州艾叶的肯定,从而为蕲艾成为艾叶道地药材的地位奠定了基础。继李时珍之后的明清医家及本草医籍皆遵从时珍之说,十分重视和极为推崇蕲艾,明《本草乘雅半偈》记载:“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厚约一分许,岂唯力胜,堪称美艾。”[4]清代的《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易读》、《得配本草》等皆明载:以蕲州者(蕲艾)为胜[5]。现代的一些医药专著均强调蕲艾的优质性和道地性,如1953年时逸人著《中国药物学》就注明:艾产于我国各地,以湖北蕲春县最佳。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现代中药的大型志书《中药志》以及台湾出版的《本草药性大辞典》等也多有类似记载。
    可以肯定,蕲艾自明代闻名以来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五百年来蕲艾一直被视为道地药材,盛誉不衰,这与李时珍对蕲艾的重视和推崇是分不开的。
    现代研究已证实蕲艾作为道地药材在挥发油、微量元素及醇溶性浸出含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地产艾叶[6、7]。作为制作艾条原料的艾叶,其质量与其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8]:蕲艾的燃烧放热值比其他地产艾叶高10%左右,这一点也印证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蕲艾的论述:“……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现代研究充分证实李时珍对蕲艾的论述及推崇是十分科学合理的。
    2、性寒有毒非艾性 尊古不泥敢纠正
    古代本草对艾叶的性味功效的论述多有一些局限和偏误,这或多或少地限制了艾叶在临床上的应用,李时珍对于这些局限和偏误敢于提出补充和纠正。
    艾叶性味苦、辛、温,无毒,这在今天已是中医药界众所周知的,然而在古代却有人提出艾叶性寒、有毒的观点。《名医别录》载:“艾,生寒熟热”[9],唐·苏恭在编写《唐本草》时亦延续其说。宋·苏颂则认为艾叶有毒,在他所撰的《本草图经》中就有:“近世亦有单服艾者,或用蒸木瓜丸之,或作汤空腹饮之,甚补虚羸。然亦有毒,其毒发,则热气冲上,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疮出血者,诚不可妄服也”的记载。李时珍依据自己丰富的医药理论知识和多年应用艾叶的实践经验对此提出纠正,他指出:“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大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苏恭言其生寒,苏颂言其有毒。一侧见其能止诸血,一侧见其热气上冲,遂谓其性寒有毒,误矣。盖不知血随气而行,气行则血散,热因久服致火上冲之故尔。夫药以治病,中病则止。若素有虚寒痼冷,妇人湿郁带漏之人,以艾和归、附诸药治其病,夫何不可?而乃妄意求嗣,服艾不辍,助以辛热,药性久偏,致使火躁,是谁之咎与,于艾何尤?”[3]李时珍不仅对这些偏误进行了纠正,而且对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进行了具体而详实的分析,的确令人信服。
 
    可以想象,如果李时珍是妄自尊古,人云亦云地照抄前人观点,则艾叶将会继续沿袭“有毒”的错误,这对于艾叶在临床上的应用是极为不利的。正是由于李时珍坚持实事求是,尊古而不泥古,敢于纠正前人错误的科学精神,才使强加在艾叶身上的不实之词被推倒,这对于推动艾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李时珍不仅纠正前人在艾叶认识上的错误,而且对其功效也进行了补充。明以前本草艾叶只载有止血、止痢等作用,时珍通过总结前人对艾叶的应用以及自己多年应用艾叶的经验,首先提出了艾叶的“温中、逐冷、除湿”功效。后世将艾叶应用于寒湿痹痛多有良效,如时广敬等[10]以艾叶为主药配伍他药组成洗剂,水煎后热浴敷治疗冻结肩;陈军[11]用艾菊护膝(陈艾叶、野菊花、制乳没、川牛膝等)治疗膝关节炎等均有较好疗效,这些皆是受到李时珍关于艾叶“温中逐冷除湿”功效的启发。笔者亦在李时珍的启发下研制出了以艾叶为主(占25%)的复方中药保健腰带,临床应用于治疗风寒、风湿、寒湿型腰痛200例,总有效率达93.5%,效果显著,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2]。可见李时珍给艾叶增加“温中逐冷除湿”功效是十分合理的,艾叶确有其效。
    3、临床应用范围广 开发研究当加强
    《本草纲目》收载艾叶附方50条,是收载附方较多的药物,比常用药甘草(37条)、黄芪(14)、黄芩(17条)、当归(27条)、柴胡(6条)、白芷(35条)、芍药(16条)等皆多,可见艾叶在古代是一味极为常用的药物,同时也说明李时珍对艾叶的应用是十分重视的。
    《本草纲目》艾叶附方按其应用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妇科疾病:妊娠下血方、妊娠胎动方、胎动迫心方、妇人崩中方、产后泻血方、产后腹痛方。
    出血性疾病:粪后下血方、忽然吐血方、鼻血不止方。
    消化系统疾病:心腹恶气方、脾胃冷痛方、蛔虫心痛方、口吐清水方、霍乱洞下方、老小白痢方、诸痢久下方、暴泻不止方。
    中风、癫痫类疾病:中风口(口呙)方、中风口噤方、中风掣痛方、舌缩口噤方、鬼击中恶方、癫痫诸风方、头风久痛方。
    伤寒、感冒类疾病:伤寒时气方、妊娠伤寒方、妊娠风寒方、盗汗不止方。
    皮外科疾病:野鸡痔病方、面上筎黑曾方、头风面疮方、妇人面疮方、身面疣目方、鹅掌风病方、疥疮熏法方、小儿疳疮方、小儿烂疮方、臁疮口冷方、白癞风疮方、疔疮肿毒方、发背初起方、痈疽不合方、诸虫蛇伤方。
    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方、火眼肿痛方、咽喉骨哽方、风虫牙痛方。
    由此可见,在《本草纲目》中艾叶的应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到了今天,艾叶在中医临床的应用不仅没有进展,反而其应用范围明显缩小。笔者曾调查了三所不同级别的医院(包括三甲、二甲中医院及乡镇医院各一间)的艾叶处方,发现三甲和二甲中医院的艾叶处方85%以上用于妇科疾病的,而乡镇医院的艾叶处方也有70%以上是用于妇科疾病的,表明艾叶在中医临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妇科疾病,而艾叶在其他方面的功效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艾叶不仅仅是在《本草纲目》中有广泛的应用,而其在民间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在李时珍故乡的湖北蕲春县就广为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据《蕲州药志》载“(艾叶)在今日蕲春有家家栽种,户户收藏的习惯”[13],其应用艾叶治病的范围相当广泛。现代研究亦表明艾叶有广泛的药理作用[14],包括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止血与抗凝血、抗过敏、镇静、免疫、护肝利胆、促进消化、补体激活以及抗氧化作用等,进一步从科学上验证了艾叶的广泛用途。因此,今天我们在学习研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艾叶的应用经验的同时,有必要深入加强艾叶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尤其应重视艾叶在中风及风湿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外科疾病及风寒感冒等病症的应用;也应加强对艾叶的开发研究,开展艾叶系列保健食品(助消化、抗肿瘤、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病)、艾叶保健用品(用于风湿类腰腿痛、关节炎、肩周炎等)、艾叶浴剂(防治感冒、感染及防治皮外科疾病、润肤止痒等)和艾叶牙膏(脱敏止血)[5]等方面的开发研究,其前景是十分广阔的。相信艾叶的临床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艾叶将会为人民健康发挥更大作用。
    悬灸临床常见排病反应
    1.与排风寒有关的反应
    据临床观察,大多数患者都有风寒外排的反应,多以打喷嚏,流鼻涕,浑身肌肉骨节酸痛等反应形式出现,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凉气,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发冷,盖两床厚被都无济于事,量体温还正常,反应持续时间多为一两天或三五个月不等。
    2.与排郁气有关的反应
    郁气的外排以烦躁易怒,看谁都不顺眼,悲伤或委屈易哭等情绪变化为主,多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等反应。特别是性格内向而又心胸狭窄的女性病人多此类反应,反应持续时间一般数小时至1-3天,少数患者可达数月之久。
    3.与排痰湿有关的反应
    排痰湿多以咳吐,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胶凉样粘稠大便。头面、四肢浮肿,半侧身体浮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灸感可由最初的迟钝型转变成了敏感型。
    4.排火热邪毒有关的反应
    排火热邪毒多以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形式外排。
    5.与排淤血有关的反应
    淤阻在体表经络之中的淤血,以瘀斑方式排出瘀阻在胃肠则多以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瘀阻于心肺则多以痰中带血丝血块为主外排,瘀阻于胞宫的多随经血外排,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
    6.与睡眠有关的反应
    绝大多数人灸疗后睡眠状况都会发生变化,有的重灸后先是浑身无力,嗜睡,之后连续失眠数天,一般失眠时也没有疲乏无力,头脑昏沉,不思饮食的感觉。有的先失眠十来天之后转入一天到晚都想睡。最后的结果都是睡眠恢复正常。
    7.发热反应
    发烧反应属于全身综合性的剧烈反应之一。多在自身康复机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是机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般发高烧反应,体温在39-40度,反应持续时间一周左右,少数低烧患者,体温在37.5度至38度之间时,反应持续十几天甚至一至两个月。
    8.其他反应
    可以说,曾经患过的疾病都可能会复发多次,虽说是复发,但感受一般不会比以前犯病时强烈。曾患有痔疮的也会发作,而且会有内痔变为外痔,大约十天半个月即可自愈。
    处理方法
    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反应,需认真鉴别。首先要弄清楚这些反应是何因引起的,如果没有外界诱因诱发,纯属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反应,则可以认定此反应属于排病反应。医患双方都应该知道,在治疗期间每出现一种排病反应,体内就会减少一种病邪,因此对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排病反应,应采取忍耐和任其自然的态度。最好不用药物控制,以免降低治疗效果或出现不良反应,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消炎止痛药或激素类药物。这个尺度由医生来把握。如有的病人实在痛苦难忍,或发高烧持续三天以上还不退,可用刺血,拔罐,刮痧,做温灸盒等方式来缓解。这些方法都是在给病邪以出路,是因势利导之法。而乱用清热消炎药,激素药等会使病邪内敛,十分难得的排病机会会失之交臂。当然,如果出现剧烈腹泻,高热大汗时则应多喝糖盐水。若喝不进去可以输液。如出现委屈易哭得情绪反应时,最好是随时随地大哭一场,如觉得不好意思可找一旷野无人的地方放声痛哭,大声喊叫,尽量将这种情绪发泄出去,直到心情舒畅为止。如病人出现失眠反应,连续多日每夜只能睡3-4小时,只要第二天体力精力都无多大变化,就不必有意强迫自己非睡不可,更不能吃安眠药强迫自己入睡,应采取忍耐的态度。当渡过反应期之后,睡眠会自然恢复正常,神经系统功能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总之,对于排病反应,应持平静态度和乐观的心情,顺其自然,以迎接疾病去根之日的来临。
    《内经》中灸法运用规律
    一、辨证施灸,补虚泻实
    《内经》中充满着辨证论治的思想。《灵枢通天》指出:“占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这里所说的“五态”,是指五种人的不同体质,禀赋。由于人的体质禀赋不同,其阴阳、气血、脏腑的生理病理状态也各有特点。对此,在治疗上也应根据这些特点以及疾病的性质,部位,采取不同的治法。《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这些论述,强调了对疾病的治疗应该辨证。即辨证施灸,或用补法,或用泻法。
    病有虚实,治有补泻。《灵枢·背俞》指出:“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这不但指出了虚实用灸法的治疗原则,并且详述了灸法补泻的具体操作方法。这种方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针灸临床工作者所沿用。可见,灸法与针法一样,也有补泻之功。临床应用时应辨证施灸。
    二、调理经气,灸法宜之
    经气者,真气也。在生理状态下,经气循行于机体的各个部分,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环周,从而保证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正常进行。而一旦经气紊乱,气血失调,则百病丛生。正如《素问·厥论》所论述的:“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这里所说的“厥”,即逆乱之意。由于经脉之气逆乱而致各种病症产生。治疗上则应当调理经气,使其平顺。《灵枢经水篇》指出了艾灸有调理经气的功能:“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而调理经气的具体方法,则是在一定穴位上施以针或灸。正如《灵枢·四时气》所说的:“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即施灸之处,必为俞穴之所。”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灵枢·官能》)。临床上,对各经脉之气逆乱之症,则可根据疾病所在之经,施明灸法以调之,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温经散寒,灸之所长
    《内经》中,对寒证使用灸法的论述较多。灸法治疗的寒证,包括内寒和外寒。由于灸法具有温阳益气,散寒的作用,所以,可以用于寒邪侵袭之外寒和阳虚阴盛之内寒。《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这里所说的“脏寒”是由于寒凝于内,伤及中土之阳致胀满发生。《灵枢·禁服》又指出:“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这是指的阳气不足,不能振奋脉气而陷下,由于阳虚内寒,则血凝涩不畅,著血不行,而结于脉中。其治以灸为宜。因为血得温则行速,得寒则行迟,甚则涩而不行,故当令其温而行之,则病可除。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论述的那样:“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颈与背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这些都说明了由于寒凝于经脉,血气涩而不行,治当以灸之,令其经脉得温,则血气可行。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强调的那样:“治寒以热”,“寒者热之”。可见,用灸法治疗寒证是“寒者热之”这一治疗原则的具体化。
    四、诸虚之证,多用灸法
    虚证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所致。它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对于虚证的治疗方法,《内经》中的论述颇多,灸法就是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如《灵枢·官能》指出:“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又说:“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通评虚实论》更具体地指出:“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这里所说的“阴阳”是指的表里,表为阳,里为阴。经络的走行分布,各有处所,经行于里而络布于表;由于经络邪正的盛衰不同,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张介宾注曰:“此正以络主阳,经主阴,灸所以补,刺所以泻也。”所有这些论述,都指出对虚损之证,当用灸法。这是因为灸法能温阳益气、补虚。后世医家也多学此法,而常用灸法治疗诸虚之证。
    五、病在于脉,施之以灸
    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若各种致病因素造成血脉瘀阻,则可引起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运行不畅,则不能发挥其濡润脏腑,肢体的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疾病丛生。《灵枢·九针论》指出:“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张景岳曰:“心主血脉,深思过虑则脉病矣。脉病者.当治经络,故当随其宜而灸刺之。”这说明,脉之病,可以用灸刺法进行治疗。其机理是通过灸能调理气血,温通经气来实现的。《素问·调经论》:“病在脉,调之血。”《灵枢·刺节真邪》曰:“火气已通,血脉乃行。”可见,灸法能温通气血,气血通畅,则脉之病可除。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指出的:“厥在于足,学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此外,《内经》中还列举了一个病在干脉用灸法治疗的具体实例。即《灵枢·痈疽八十一》中所说的:“痈发四五日,逞焫之。”痈是病在于脉的一种疾病,该篇经文在谈到痈的病因病机时指出:“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这是由于寒邪侵入经络,导致血行凝滞不通,影响营卫的正常运行,卫气结聚于局部,而致痈肿。其治疗可用灸法,使血气通行,痈毒得以消散。后世医家根据这一理论,常将灸法用于多种痈疽的治疗。
    六、五脏之病,灸其五俞
    《灵枢·背腧》曰:“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焦之间,心俞在五焦之间,膈俞在七焦之间,脾俞在十一焦之间,肾俞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这里所说的五脏之俞,是指五脏在背部的五个俞穴(左右两侧共十个)。俞穴是脏腑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它们和内脏有较为直接的联系。在生理上,五脏之精气由此输注于背部;在病理上,五脏的疾病可由此而反映到体表;在治疗上,五脏之病变可通过灸这些俞穴而达到治疗脏腑疾病的目的。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病治阳。”因为五脏属阴,背部属阳,五脏之病取之背俞,故为阴病治阳。后世医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对五脏病症的治疗,亦用背俞穴。如《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懊忄农,微痛烦逆,灸心俞百壮”就是一个例子。
    七、外感风邪,以灸除之风为六淫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对风邪的治疗,《内经》中谈到了用灸法以疏散风邪,调和营卫。《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之;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烫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可见,不但在风邪侵犯肌表时可用灸法祛风,就是风邪入里主肾时,仍“可灸。”甚至在出现“瘛”时,仍“可灸”。此外,《内经》还记载了用灸法治疗外感风邪病症的实例。如《素问·骨空论》:“大风汗出,灸譩譆。”又曰:“失枕,在肩上横骨间,折使榆臂齐肘正,灸脊中。”这两个病,都是因外感风邪而致,故用灸法治之以疏散风邪。《内经》中,灸法常用于祛风邪。
    八、诸痛之证,以灸止之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
    痛证的形成,有因实而致痛的,如感受外邪,或气滞血瘀,或痰浊凝滞,或虫积食积等,其病机是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也有因虚致痛的,如气血不足,或阴精于损,脏腑经脉失养等。其病机是由于气血不足,运行滞涩,脏腑经脉失养而致疼痛。然痛证不论虚实,其病机总归于一,即“不通则痛”。对于痛证的治疗原则,则是使之“通”。“通则不痛”。
    《内经》中用灸法治疗痛证的机理就是温之使其“通”。这是因为灸法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散瘀,祛风散寒、补益气血的作用,用之可使瘀滞去而经脉通,气血得补,经脉通畅则能濡养肌腠,疼痛自除。
    《灵枢·禁服》曰:“寸口……紧则痛痹,代则乍甚乍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这里说的是痛痹用针与灸治疗。《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又指出:“……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可见这是由于气血凝涩不通,不通则痛。在治疗上可用灸法温之,使其气血通畅,通则不痛。《灵枢·官能》又曰:“寒入于中,推而行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可见,对痛证,灸法是常用的疗法。
    灸法试验对身体的作用
    现代医学实验和研究表明,灸法对机体免疫、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生殖、神经、内分泌等系统都有一定的促进和调整作用。同时,艾灸还具有镇痛和抗炎等作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1)灸法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
    据吉林医大用锥兰及P32标记鸽红血球在血流中的消失速度作为反映网状内皮系统机能的指标进行的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等穴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中医杂志记述测定了艾灸和正常小白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肝、脾和腹腔)的吞噬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直接艾灸中脘穴后,可使小白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机能明显增强,艾灸后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高,其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较相应对照组明显提高。
    (2)艾灸有调整、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实博士等实验研究证明施灸部位组织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有抗癌作用。先灸小鼠背部20处,每次各1粒,灸后3小时再在小鼠一定部位接种100万个癌细胞,接种后每周记录肿瘤生长情况,在第5周求抑制率达60%,而对照组未见抑制,说明施灸动物皮下产生了对移植癌的抵抗性。
   (3)灸对血液循环系统可产生较大影响
    医学家研究表明:对家兔施灸后2分钟内,白细胞常见增多,最多时约为平时的2倍,并以中性为明显。
    新中医记载在对小鼠“命门”穴进行艾炷直接灸的观察中发现,艾炷组小鼠的白细胞数,灸后比灸前有明显提高。
    (4)灸对血压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采用艾灸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灸后大多数患者血压有下降趋势,连续施灸1周后,则血压下降更为显著。
    温灸石门穴后,血压偏高者可使之下降,偏低者可使其上升,有调节血压使之趋向正常之作用。
    (5)灸对呼吸、消化、生殖系统也有影响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的临床实验表明,白芥子敷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经敷灸肝愈、隔俞穴,一年后肺通气功能重度损害的病例有所减少,而正常或趋于正常者有所增加,说明敷灸有增强肺通气功能的作用。
    灸足三里穴可调节胃肠运动功能,临床艾灸实验中,胃肠活动可出现兴奋和抑制性改变。
    (6)灸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采用艾灸急性失血性休克对狗“百会”穴的动物实验中发现,狗在失血性血糖含量增高的情况下,施灸后更见上升、并提示施灸后血浆内游离肾上腺素含量有显著升高,灸有促进肾上腺活动的作用。
    (7)艾灸有镇痛作用
    艾灸大白鼠“身柱”穴及去掉肾上腺后进行艾灸对比,观察说明艾灸具有镇痛作用,可能是艾灸的作用同肾上腺功能有关。
    (8)艾灸能抑制炎症病灶血管通透性的升高,可运用于临床治疗关节炎
    吉林医科大学为了研究艾灸对炎症灶渗出过程的影响,曾以肉芽囊肿技术制备炎症动物模型,艾灸组于致炎后每天在“足三里”出施灸1次,每次3灶,连续6天;结果表明炎症灶渗出液量明显减少,从而可以得知,艾灸能抑制炎症灶血管通透性的升高
    (9)艾烟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可预防传染病
    中医学理论认为,灸法的适应范围广泛,疗效迅速,安全有效,易学易用,特别适合于家庭治疗和保健。灸法有温经通络、温阳起陷、行气活血、调和阴阳、补虚泻实、回阳固脱的作用。
    话说“冬病冬治”
    寒冷的冬季已经来临。那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发作、加重的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反复感冒、咳嗽、哮喘、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小儿肺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等,使人们倍受病痛的折磨。那么,如何在冬季做到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病甚防变呢?“冬病冬治”就是针对这些情况而提出来的防治口号。
    所谓“冬病冬治”,即指在冬季容易罹患、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冬季适时预防和治疗。常用的方法有: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呼吸系统的疾病,多为素体亏虚,冬日复感风寒,肺失宣降;脾虚不运,痰浊内阻;肾阴不足,肾不纳气等而引起,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艾灸,补气固表,增强体质,预防发作;或宣肺化痰、健脾益肾,以达治愈之目的。它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根据病人的体质因素、疾病特点进行调治,一人一方,对症治疗,所以效果较好。
    灸火补阳
    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最适宜用灸火助阳,扶正祛邪。艾灸疗法具有疏风散寒、温经通络、行气活血、强壮元阳等功效,正如《神灸经纶》所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根据现代研究,艾灸疗法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强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所以,灸法不仅可以用来治疗各种寒邪为患而引起的畏寒肢冷、反复感冒、咳嗽、气管炎等病症,而且还可以用来防病保健、益寿延年。由于灸法温暖煦体,舒适自然,患者乐于接受;如若配合拔罐治疗,则疗效相得益彰。 
  • 【引用】三伏灸的详细操作方法
  • 真灸——我对灸疗的认识
  • 灸法值论 悬灸调理神经性皮 , 灸法的补泄法 ,艾灸纠正胎位异常50例疗效观察 ,扁鹊灸法?
  • 9种实用的悬灸养生方法+艾灸+引用]慢性气管炎的悬灸方法+【悬灸常用穴位】
  • 重灸+重灸模式 + 立秋重灸关元+重灸”与“轻灸”对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对比
  • 引用 杏林润雨 的温灸养生等
  • 【养生堂】程凯博士: 手指告诉你不生气的秘密 刺血啦 放几滴!+泻血疗法 简介与用具+【灸法秘传之应灸七十症】+
  • 【引用】第十一章 保健针灸、按摩
  • 艾灸百问百答+艾灸为什么能治好这么多妇科病?+艾叶不是万能药,使用须谨慎
  • money30 的拔火罐的学问+刮痧的学问+ 灸法简介+慢性咽炎
  • 【引用】艾炙疗法汇总
  • 【引用】艾炙疗法汇总(1)
  • 真灸
  • 引用 艾炙疗法汇总+艾灸的家庭养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