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纤维枕头:不同时代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7:17:59

 一个小雨过后的清晨,我去台北的温州街上去看殷海光的故居。 浅绿色门上的黄色邮筒仍在,仿佛他每日仍出来收信。
这日式的木板房屋,已改成一 个小小的博物馆,黑白照片、书籍、手稿、他戴过的手表,都陈列其中。只我一个游人,在签名本上,我是这一周来的第一个。还有多少人记得他,这个倔强的思考 者。我看他那些笑容灿烂的照片,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不停在院子里做苦工,堆积出一土山,种上了茶树。
他一直是个抗争者,他用逻辑来抗争普遍的思维混乱,用极端个人主义来抗争国民党的强权,也用大笑来抗争死亡的阴影。我喜欢他看他给学生的信件,直奔主题地谈论一本书、一个思想感悟,偶尔小小地抱怨生活的困境。我也记得他在晚年时喜欢说的那句话,“我不认同这个时代”。
这个下午,从一个莫名其妙的会议上逃出来,我想起这个片段。他们在谈论谁年轻、又多金,谁继承了财产、堪当富二代的楷模,或谁是时髦的企业家。我真是老 而顽固了吗?我想象不出创办了一家网上商城有什么了不起,在手机制造些随时被淘汰的游戏又怎样,他能周旋在政府与资本之间的能力又有什么值得赞叹。相比而 言,我喜欢那个为民工子弟开设音乐学校的朋友,那个在小镇上开了一家图书馆的青年,放弃了工作成为一个职业流浪者的人,或是一个人在人到中年却突然准备学 习俄语,只因他想读屠格涅夫的原文小说,或是一名电视台的主持人,要去拍抗日战争的纪录片。不是他们的选择多么浪漫,而是因为他们为我们拓展了生活的维 度,意识到另一种可能,提供了另一种价值选择。我猜我坐不住,是因为我喜欢的价值观,在他们的口中和头脑里一钱不值。难道在图书馆里发一个下午呆,不比谈 成了一笔生意更有价值吗?那些生活里的留白、遐想,不比这些忙碌更重要吗?
我们的时代的心灵,已经被塞满了庸庸碌碌的功利思维和杂七杂八的信 息,人们在这金钱与信息的垃圾堆里狂欢、然后又不停地抱怨。人们抱怨自己的生活毫无安全感,所以需要金钱、需要体制的帮助,他们还假装对社会不公充满愤 怒。但真是如此吗?一个不过内心生活的人,能改造好世界吗? 一个直迷恋眼前利益的群体,能构造一个值得生活的社会吗?任由政权的交替、体制的变迁又如何?多年前,胡适之说,一群奴隶是不能建造一个自由社会的。现 在,我的这些朋友们。他们是编辑,却轻视思想与文字的价值,号称要推动社会进步,却又沉溺在对金钱的膜拜里,感慨怀才不遇,却又没有足够的智力上的自尊。
在谈起一类嘲讽主义者时,王尔德说他们知道所有事物的价格,却不知道任何一件事的价值。我们的时代,充满了这些只知道价格的人,人们还把这类人当成时代 的英雄,因为他们拥有的价格更高。但一个好社会真正依赖的却是提供价值的人。即使你不能提供足够的价值,也至少可以选择不认同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