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玥唱的红梅赞歌曲:南宋时人们吃面食有哪些趣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0:07:17

南宋时人们吃面食有哪些趣闻

(2012-01-02 06:17:46) 转载标签:

面食

文化

趣闻

赵炎

临安

南宋

历史

分类: 南宋

南宋时人们吃面食有哪些趣闻

文/赵炎


    如今麦面做的食品,种类可谓琳琅满目,包子、馒头、面条、大饼、烧饼等等,每一种里面还能细分出许多种,也没有了南北之分,你随便到祖国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吃到你想吃的任何面食。但是,若将时间上溯个几百年,随赵炎到南宋走一遭,情况就有所不同,也许这些面食都已经出现,可称呼却不一定如此,个中也各有奇趣。

    烧饼就不详细说了,因为武大郎就是做这个营生的,地球人都知道它叫“火烧”,这是宋代面食中唯一一个跟绯闻沾过边的品种。所以,到了南宋,烧饼依然是江南百姓比较喜爱的食品之一。他们不一定知道有个名叫潘金莲的女人,却未必不知道状元词人张孝祥,他的大舅妈就是当时有名的“烧饼西施”。据说,张孝祥去临安赶考,荷包里就装了不少烧饼当干粮。

    馒头,在南宋时不叫馒头,叫笼饼,也是有来历的,别小看了这两字。馒头最初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反正那时候不叫馒头。北宋时先叫蒸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可宋仁宗刚登基不久,他的名字叫赵祯,如果老百姓每天喊着吃蒸饼,那不是吃皇帝嘛,也太犯忌了,于是乎就改称为炊饼。

    逮至南宋,爱国民众时刻不忘恢复大宋“龙兴之地”,加上小朝廷在军事上也实在不怎么给力,有人灵机一动,就想出了笼饼这个名字,来代替炊饼,一为寄托北归之思,二为讥讽当局如同笼屉里的饼一样,只知道窝里横(膨胀)。其实,当时开封人高承已经在临安撰写《事物纪原》一书,并正式给炊饼起了馒头之名,但老百姓买不起昂贵的印刷品,还是口口相传说炊饼。

    面条,这种面食的历史很悠久了,可能最早出现在西汉某个时期,不过一直到北宋,它还不叫面条,只是称为饼的一种,如“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汤饼大概就是它最常见的名字。北宋人马永卿在《懒真子》中说:“必食汤饼者,则世欲所谓‘长寿’面也。”从诗中看,面条可能已经开始从汤饼(面片汤)向索面,即面条的演变。

    真正开始称呼汤饼为面条的,依然是南宋。有一种说法是,汉武帝时,人们认为寿命长短与人中长短有关,人中长短取决于面孔长短,而面条正暗合“面长”,长寿面由此而来。这是没有依据的。南宋初期,汤饼还是叫汤饼,尚无面条一说。直到绍兴19年,退隐在家的韩世忠过六十大寿,吃汤饼时想起夫人梁红玉,夫妻鏖战长江之畔的黄天荡,一时感慨,以“面条”之长喻长江之长、夫妻情长,方有面条一说。

    包子,在宋代以前,和馒头的起源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没馅,一个有馅。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就直呼包子:“更外卖软羊诸色包子。”可见当时包子一名已经在民间流布甚广。蔡京的儿子蔡绦在《铁围山丛谈》卷四里说:“祖宗故事,诞育皇子、公主,每侈其庆,则有浴儿包子,并賫巨臣戚里。包子者,皆金银大小钱,金粟、涂金果、犀玉钱、犀玉方胜之属。”这是取包子之名,图个吉祥如意的好彩头。反正北宋皇帝个个富得流油,花这些小钱,也算不了什么。

    南宋的时候,民间老百姓把馒头称为“笼饼”,反而把包子称为馒头,比如岳飞之后岳珂曾作《馒头》诗说:“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杖白莲肤。”这分明就是带馅的包子。实际上,南宋学者吴自梦在《梦梁录》中已经区分的很清楚:“且如蒸作面行卖四色馒头,细馅大包子。”赵炎以为,南宋老百姓这样做,实有故意之嫌。

    顺便说一下,某清史专家认为包子乃是从满人语言中的“饽饽”、“饽子”演化而来,恐怕纯属主观臆测,是很扯淡的说法。

    肉饼,在北宋汴梁,出现了许多知名品种,以曹婆婆肉饼最为有名。北宋灭亡,曹婆婆肉饼的传人也随即南迁临安,达官显贵都喜欢吃曹家肉饼,以至于饼价暴涨,老百姓买不起也吃不到。有精明的商家发现了商机,就冒用曹婆婆名字,纷纷开出肉饼店,以低价促销,一时难辨真伪。

    这若是换做今天,非得打品牌官司不可。但正宗曹婆婆肉饼的主人没有请官府帮忙,而是挂出一招牌,上写:此婆婆乃真婆婆,彼婆婆非婆婆也。若令狐冲看到这个招牌,估计要笑翻。陆游到临安参加科举,因久仰曹婆婆肉饼之名,就想去尝个鲜,找了好几家都不对,等看到这个“婆婆招牌”,方莞尔一笑,真是踏破铁鞋无处觅,得来全靠一招牌呀!

    锅贴和饺子,这两样纯属南宋人自己的发明,他们在制作各种面食积累的丰富经验基础上,又经过种种尝试,将包子面皮擀薄,内装水果或肉类及各种佐料,然后化蒸为烤,就是锅贴,化蒸为煮,就是饺子。

    某日,宋理宗携阎妃游西湖,阎妃是个嘴巴馋、嗅觉很好的女子,老远就闻到有烤食品的香味,就派人迎着味道来处寻找,买了一碟回来。夫妻两一品尝,滋味果然爽呆了,连叫再去买再去买,等侍卫太监再去的时候,那个摆摊子早知道顾客是昏君,就收摊不卖了,还作顺口溜说笑:锅贴美,垂涎滴,楞叫赵倌儿馋虫立。

    猫仔粥,在如今的闽南地区,这不是面食,但在南宋末,它就是一面糊糊,里面啥都有,是面条、面片的大杂烩。南宋末年,小皇帝和左右丞相陆秀夫、陈宜中等人南逃至闽南沿海地区。一天,他们随身带的粮食殆尽,君臣饥肠辘辘,就到渔村一大户人家乞食。主人见几个满面尘土的乞丐,就把饭后准备喂猫的残羹剩饭做成粥施舍给他们。君臣几人饥不择食,当即便风卷残云般地将粥一喝而尽。后来,他们逃到广东崖山安顿下来,便想起那顿美味的粥,可身边的御厨却不会做。

    后来这个御厨灵机一动,驾舟返回当初皇帝乞食的渔村,知道是喂猫的面糊糊,不禁哑然失笑。不久,崖山被元军攻陷,君臣死的死,逃的逃,那位御厨也潜回了老家闽南,他把这种面糊糊进行了改良,增加了许多食品种类和调味品,取名猫仔粥,独家经营,从此,猫仔粥作为闽南风味,便流传开来。

    南宋的面食品种极为繁杂,在沿袭北宋的基础上,南宋面点师又推陈出新,制作出许许多多的新品种,如梅花包子、笋蕨馄饨、灌浆馒头、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肉油饼、糖肉馒头、太学馒头等等,甚至推出了以糯米为原料的各种糕点,如栗粽、糍糕、豆团、麻团、汤团、水团、糖糕、蜜糕、栗糕、乳糕等,连米线也出现了,当时称为米缆,南宋谢枋得描写“米线”说:“翕张化瑶线,弦直又可弯。汤镬海沸腾”,“有味胜汤饼”,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面食文化。(赵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