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萃广场舞红梅:红土地之恋 第一章 第二节 红色土地 魂牵梦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48:40

              红土地之恋

                          第一章 上山下乡 远征垦荒

                         第二节 红色土地 魂牵梦萦

     云南是国家重点开发的垦区之一。1955年,由4000余名复员转业官兵开辟了9个军垦农场,于1957年归省农垦局统一领导。1960年,云南省的国营农场达90个,职工总数为7.8万人,总人口14万人。1963年全省农垦农场合并缩减为40个,职工减少为6.5万人。

     1969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组织云南生产建设兵团。1970年3月1日,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建制归昆明军区,行使军级权限,由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和云南省军区领导。成立大会的会场设在思茅0284部队的营房,以后这里成为兵团三大机关(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的驻地。从是月到1974年底兵团撤消,实行三渠道的财务管理,即中央拨基建投资,省军区拨国防军费,省财政拨流动资金。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原农垦分局、总场、农场、生产队的基础上,组成4个师,32个团,116个营,1038个连队,4个直屋企事业单位。1969年10月在西双版纳地区建立的5个水利工程团,划归云南兵团领导。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设在思茅,一师所属团场集中在西双版纳州内,二师各团场分布在临沧地区内,三师大部分团场设在德宏州内,少数团场设在保山地区,四师的团场分布在红河等地区。到1972年年底,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干部、战士、职工共计18.7万余人,总人口达29.6万人(包括原农场9万余人)。累计接收北京(8385人),上海(万人,包括上海郊区青年农民2万余人),成都(16700多人),重庆(24400多人),昆明(7038人)的知识青年10.4万人,除以后病退、困退、升学及各种形式走后门陆续离开兵团或农场外。到了1977年底,整个云南垦区的知青还有万人,为原知青总人数的70%,其中上海知青37000人,四川(包括成都和重庆)知青32000人,北京知青2900人,昆明知青3600人。

  

    在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下,多数兵团把营作为常规建制,一个营相当于过去一个农场或分场。每个营辖下若干连队外,还设机务队、基建队、卫生队、武装排,连队是兵团最基层的组织,连队下设排、班:

    连部:连长  副连长        指导员  副指导员

    军医  卫生员        司务长 炊事班       文书  通讯员  保管(统计)员

    排:排长  副排长  班:班长  副班长

    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员构成基本由现役军人、地方干部、复员转业军人、原农场职工、知识青年等几部人组成。

    现役军人干部是兵团的主要领导阶层,其中级别最低的也为副连级,大多数现役军人在调到兵团时,作为一种鼓励,职务提升了一级。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现役军人任职的干部为2700人,兵团机关干部80%以上,师机关干部70%,团机关干部50%,均为现役军人,现役军人与知青的比例为1:35。

     地方干部大多是原来农场的管理干部,现地位低于现役干部,虽参与领导,但始终处于协助地位。

1955年10月到达云南垦区的第一支昆明市青年志愿垦荒队是由刘小三(时任昆明市一个铁厂的工会主席)、梁正富、王延彬等人在《云南日报》上发出倡议,几天内得到6000多青年响应,最后经批准了389人;开赴距中缅边界仅100多公里的滇西潞江河谷,在龙陵县组建潞江坝青年农场。

         

      随后,1956年2月,昆明市有500多名青年集体到西双版纳垦荒,还有1400多名青年到达德宏,在怒江河谷和高黎贡山余脉建立了5个集体农庄和垦殖场。在两年内,云南省一共组织了21支青年志愿者垦荒队,人数达到了3775人,建立了13个青年农场。他们应该是第一批来云南垦区的城镇知识青年,第一批到潞江坝的知识青年的劳动和生活,被作家黄天明写成小说《边疆晓歌》,于1963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当时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直到70年代初,当正在组建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到上海、成都、重庆去招收应届毕业生时,还曾用这部小说进行宣传动员,很多知青都是深受这部小说的感召坚定了去云南扎根边疆干革命。

         

      实际上,《边疆晓歌》对青年垦荒生活做了浪漫的描述,在西双版纳美丽丰饶的大自然中,他们捉孔雀,饱吃香蕉。白天开荒,晚上在土司的大坪场上围篝火跳舞,畅谈理想。小说描写了省、自治区,农业社对垦荒的多层领导,并将垦荒队分成先进、中间、落后三个群体。这种按照阶级成分编写的人物关系表,反映出知青们要建设理想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充满阶级斗争的高度集权的社会。人们评价它是一部充满了革命理想和革命浪漫主义激情的作品。与其说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这当然是后话了。

       

  

      1957年3月25日。云南农垦局正式成立,直接受国家农垦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从1958年起云南农垦由事业管理转为企业管理,对生产单位进行经济核算制,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1969年农垦局撤消,被生产建设兵团体制替代。

      这些转业官兵分批到个垦区,先后组建了东风、勐定、勐省、耿马等国营农场。这些国营农场到了70年代初成为接受安置大批知识青年的地方。如由13军526名转业军官在大勐龙组织的东风农场,以后成为接受知青最多的一个大农场,共安置了近2万名来自上海、重庆、北京、昆明的知青,其中上海知青近8000余人。

         

      1958年1月24日,中央军委发出《动员十万干部转业复员参加建设》的指示。是年中共云南省委昆明军区将军区所属部队一部分干部转业共计3000余人转业到国营农场参加生产建设。在这之后,1962年8月,昆明市又一批青年学生1130人到达思茅垦区农场。1965年12月,从四川的成都、重庆两市共动员1379名支边青年到达昆明,分批安排到德宏、临沧、红河、思茅四个垦区。根据统计1966年文革前在云南垦区的支边青年总数达到6300余人。

         

      也是在这一年,云南垦区橡胶林地的开垦形成十大工序:林地踏勘规划,斩巴、清巴、烧巴,修筑林间道路及防牛工程、垦地、选基线定林、筑梯田留表土、定株标控大穴、施基肥、回表土。

          

      1959年9月24日,中央书记处电告云南省委“云南地处边疆,地广人稀,为了发展云南省的橡胶及其热带经济作物,决定从湖南调往新疆自治区的60万劳动力中,抽调5万给云南省,在今冬明春先从湖南西部地区迁入云南1万人”。

         

      从1959年12月到1960年元月的两个月内,云南垦区共安排湖南支边青年10095人,随迁家属5212人。11月又接受第二批湖南移民11899人,家属9432人,分别分配到德宏和临沧地区的几个农场。1965年到1967年又陆续接受湖南18个县流入云南的农民劳动力12000余人,总计安置湖南迁移来的农民为35000余人,他们成为云南垦区的主力军,为各农场的基础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以后各农场的基层干部大多是这些湖南老职工。70年代初各地大批知识青年被安置到云南垦区的各农场。基本上以湖南老职工为骨干,与知青混合编队,组建营、连(生产建设兵团撤消后,又改为分场、队)。他们向知青们传授生产技术,在生活上帮助关心知青们,由于湖南老职工们大多文化低,见世面少,加上受狭隘的小农经济思想束缚,与知青们在心理、行为方式上很难融合。在长达10年的朝夕相处中,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在同一方水土,同一块蓝天下,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共患难的同时,也发生不少冲突,也演绎出许许多多恩恩怨怨,但归结一点,他们的汗水与泪水是往一处流的。

      

    根据云南省农恳局的统计,截止1962年底:全垦区有农场66个,职工59065人,土地总面积为548万亩,橡胶林12.8万亩。

    

     从1968年开始,为组织生产建设兵团,各地媒体在报道上山下乡热潮的同时,开始大量宣传生产建设兵团的活动,称其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而城市知识青年们对生产建设兵团和军垦事业的了解主要来自文革前的电影、话剧、小说和诗歌。如电影《老兵新传》《年轻的一代》《军垦战歌》(纪录片),小说《军队的女儿》《边疆晓歌》,诗歌《我坐在西去列车的窗口》。

   解放军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生产建设兵团是属于解放军序列的,当然就有了不同于农村的吸引力。

       

      1968年——1971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大、中城市征召知识青年,这一工作,大体上是按照国家的安排进行的,并得到北京、上海、昆明、成都、重庆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办公室的大力协助。对于准备上山下乡的中学毕业生来说,去兵团肯定比到农村插队强多少倍,大多数青年受毛泽东诗词“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影响,都对穿黄军装,背枪放哨的军营生活充满向往。知青的家长们把孩子交给兵团好象更放心一些。因此兵团在城市招收知识青年的工作是很顺利的,况且还派出征招的干部在动员地区还做了不少“拔高”的宣传和“现身说法”的教育,其中最突出的是1971年春派往成都、重庆招收知青的现役军人干部是这样宣传云南的美丽、富饶的“头顶香蕉,脚踩菠萝,不小心摔了一跤,一手碰到了甘蔗,另一只手抓满地花生。”

      兵团招收知青工作大致经过下列程序:

      1) 组织落实:兵团招兵人员与各动员城市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等机构商讨招收知青的方案,确定人数,指定招兵学校。

      2) 动员:由兵团招兵人员和各学校革命委员会,工宣队、军宣队共同组织宣传活动。召开动员大会,宣传前往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意义,并讲明加入生产建设兵团的条件。

      

 

      3)报名:各毕业班以班为单位,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报名填写志愿表。

      4) 体检:安排报名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毕业生进行体检,兵团一般规定参加兵团的知青需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身体条件不符合参加生产劳动或有严重慢性病、传染病者不予录取。

      5) 政审:对报名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毕业生进行政治审查。政审的标准为“本人作风正派,家庭和本人历史清楚,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有下列情况的毕业生兵团不予接收:○1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的子女,本人表现不好者。○2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及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子女;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的子女;直系亲属被镇压者,有海外关系或社会关系复杂而不清楚者。○3本人道德品质败坏或思想反动者。

      6) 录取:宣布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毕业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并告知起程时间,发给乘车证与购物证等。

    

  7) 准备物品:被录取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凭证去购买当时计划供应的棉被、蚊帐、肥皂等物品,并把箱子等大件行李按时送到指定地点一同发运。

    

   8) 启程:安排列车将录取者陆续送往云南垦区,动身那一天在学校或车站举行大规模的欢送活动。

   

       

      大多数毕业生是带着“屯垦戍边”的热情和军营生活的梦幻自觉加入生产建设兵团的,有的人甚至放弃了留城招工的机会。如上海66届高中毕业生大多安排到工厂企业,但1968年12月首批赴滇的上海知青中有不少是66届高中毕业生。有的人因政审不合格而多次找兵团招兵的领导恳求,甚至写血书表示决心;有的人还隐瞒了病情。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一些父母正在“挨整”的干部子弟,选择兵团作为“栖身”之地,一旦有机会,再各显神通脱离兵团,北京知青不乏此类。因为他们都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关系,因此头脑里从一开始就没有“扎根边疆干一辈子革命”的想法。还有不少家庭困难的人选择去兵团是因为那里实行工资制,生活有人管,过集体生活,吃饭有食堂,比去农村插队挣工分不知要强了多少倍。

       

      被兵团招收的知青,主要是1966年至1971年的高、初中毕业生。上海第一批去云南兵团的知青共计1000余人,都是本人报名,经过招兵人员的严格审查挑选出来的。他们出发动身的那一天恰恰是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到那里去是大有可为的”的号召前一天。时任上海市红代会常委的金训华护送他们去云南(金训华返沪后,又去黑龙江逊克县插队,1970年8月为在洪水中抢救两根电线杆牺牲)。

 

 

      1973年下半年和1974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采纳了总参谋部和农林部改变部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管理体制的建议。把一些兵团从大军区的建制中划出来,归省、自治区直接领导,并撤消了一些兵团的建制。由于在1973年7——8月召开的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上,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暴露出的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管理出现的诸多如现役军人捆绑吊打知青,奸污女知青的问题非常严重,受到许多中央负责同志的批评,并由中央派出调查组查处,所以该兵团列入第一批被撤消兵团建制。

                   

     1973年12月6日,云南省委、昆明军区党委向国务院、中央军委递交了《关于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移交省委领导的请示》。请示报告指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是1970年初,以我省农垦系统和华侨部门的20多个农场9万余人为基础组建起来的。先后派去2300多现役干部,安置了10万名知识青年。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兵团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很大的成绩。橡胶定植面积1969年是40万亩,现在是68万亩,干胶片1969年生产980吨,今年产6300吨,增长了6倍多。当然这几年兵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是很严重的,但主要是我们省委和军区党委管得不够紧。

                 

      根据当前发展形势的需要,为了把兵团的工作搞得更好,将兵团改由地方党委领导是必要的。兵团领导关系改变后,为了适应地方体制和经济管理工作的特点。我们的意见,撤消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和师、独立团的建制,省成立林垦总局,作为省委、省革委或林垦团。总局到各团,都要建立政治工作部门,以加强对干部、工人和知识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各团还要建立武装部,有的配现役干部,加强民兵工作。

  

     对兵团的现役干部,原则上分批分期地撤回部队,少数确需留下来,按中央(1972)32号文件精神办理。”

     1973年兵团的两份统计数据报表,可称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撤消的注脚:10月份知识青年情况统计:

     总数为95123人,其中男52406人,女42722人。

    上海的35052人,四川的41712人,昆明的(  ?)人,北京的5035人。

    送上大学的264人,参军的695人,调走的1194人,病退的1596人,因公死亡的31人,因公致残的53人,病故的52人,事故死亡的62人,自杀的25人,自返的647人,劳教的69人,判徒刑的52人,判死刑的1人。

     担任营职干部的1人,连职的529人,排职的1567人。当会计的147人,文书的1213人,卫生员1597人,打字员44人,放映员68人,机关工作人员110人,小学教师的1132人,中学教师的228人,驾驶员205人,拖拉机手1035人,胶工10348人,技工1257人,广播员101人,总机员151人。

 

       

      在父母兄妹、师长、亲朋好友与他们挥手告别之际,他们不曾想到:随着列车出发的汽笛声,他们懵懂出走的大上海,在数年后成为他们梦寐以求回归的殿堂。在这稚嫩急促的步伐迈出之后,他们的人生道路竟会如此艰难,漫长。

 

 

欢送我们去云南的热烈场面,至今历历在目。在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离别日记中写道:

      “上山下乡,

        一夜之际席卷了中华大地。

        哭喊,笑语,默言,叮咛……

        欲哭无泪,一路无奈

        千百万孩子的迁徙

        撕痛着一民族的心灵

        青春岁月的蹉跎

        饽结了一个历史的擅瘿。”

 

    我与女同学篮篮认识是在上小学的时候。篮篮的父亲冀科是工厂的一名工程师、母亲王萍是我们的班主任,并担任语文老师。由于一个是资本家出身,一个是地主出身。

    篮篮,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1973年高中毕业时, “老三届”的哥哥秉忠为了脱离这个家庭。已先几年下乡到了兵团,并表示与家庭决裂,秉实忠于毛主席,扎根农村干一 子革命。

   因篮篮小时候体弱多病,根据当时国家允许一个家庭留一个子女在城里的政策,母亲原本有意她留下,而让她小几岁的妹妹毕业后下乡。她几番权衡,最终说服母亲,把留城的机会留给了年少的妹妹。实话说,从她家的出身和现状看,留在城里,除了做做临时工,也看不到出路。在毕业后等待的几个月里,他已尝到了那种无所事事、无所依附、百无聊奈的“待业”滋味。因此,她选择了下乡去闯一条自己的路,尽管这条“必由之路”遥遥,不知道前途在哪里?

 

    当我们坐了三天两夜火车,我们就下了火车了,乘卡车开进。天黑得很快,车龙缓缓向峡谷中行驶,漫山谷笼罩着浓浓的迷雾,车行如爬。大山连绵起浮,就好象没有边。汽车三天三夜不停的开还是在群山里,那汽油味,现在想起来就呕吐,终于来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思茅。

  

   
我是美丽签名档我会努力的!
投诉与举报专区>> 崇拜楼主 | 分享 | 引用 | 回复 | 发表时间:2010-10-20程东方
  • 积分:1132
  • 体力:200
  • 头衔:3级 草芽
  • 加为好友
  • 向他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