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梭t41真假图片辨别:贵州传统小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54:47

贵州传统小吃

2011-12-23 00:08

 

       1、丝娃娃

 


       丝娃娃是初到贵阳的外地人闻所未闻的小吃,,因面皮包好菜丝时的形状酷似襁褓中的婴儿,从其出现在街头小巷的摊点上开始,贵阳人就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丝娃娃”。  
       丝娃娃的吃法非常有趣,用一张手工烙制的巴掌大面皮,将豆芽、海带、芹菜等等切成丝状的时令蔬菜一股脑全部包起来,加几粒炸得金黄的豆子,浇上两小勺贵州特有的糊辣椒蘸水,赶紧塞进嘴里大嚼特嚼,那满口的香辣酥脆——爽!
       谁也说不清“丝娃娃”有多大了,上点年纪的“老贵阳”们说,他们儿时得的几个零花钱,除了偶尔换几小块甜甜的“叮叮糖”之外,多半都交给了这种盘盘碟碟装满菜丝的小摊子。一位贵阳笑星曾在“夸小吃”的方言小品中说:“年轻人只要往那点一坐,一吃就是一大堆。”近几年旧城改造,许多小街小巷变宽敞了,一大批“丝娃娃”摊点也跟着寿终正寝。怀念这种街边小吃的筑城人,只能去黔灵公园门口或者大西门、狮子桥头等处为数不多的小巷子过过瘾了,否则就是到几个大的蔬菜集贸市场,批发些面皮回家,自己加工来解馋。值得庆幸的是,贵州饭店等几家星级酒店,数年前已将“丝娃娃”作为黔味传统小吃保留在菜谱中,向各方宾客推介。不过,在大雅之堂品尝土生土长的街头巷尾小吃,难免会损失些原汁原味。
        2000年初,就在“丝娃娃”日渐淡出街头时,一家精明的小吃店把它请进了自己的排档,并且将传统吃法的糊辣椒冷蘸水改换为用10多种香料熬制成的热汤蘸水,并为它取了个更具贵州特色的雅号——“怪噜春卷”,当然,贵阳人还是更喜欢称它为“丝娃娃”,只不过在前面加上了“热汤”二字。蘸水换成热的,即便是在冬季,吃起来照样踏实可口,肚肠畏寒的老年人也纷纷来怀旧了。

 

       2、恋爱豆腐果

 

       恋爱豆腐果是将切成长方形小块的白豆腐,经适量碱水发酵后,放在有眼铁片上烤制的。因其名称浪漫,口感咸香,颇受欢迎。
       白豆腐切成长方形块,暗火烘烤,烤豆腐果时,应不断翻动,以免烤糊,而翻动中须加小心,以不损坏豆腐果外表为佳。生意人都带有小铲,他们用小铲翻动豆腐果,并不时在铁制的烤床上抹一点油,既为防止豆腐果粘连,又能使其表面光滑,色泽黄亮。每当顾客光临时,生意人就用一块极薄的竹片或用小刀将烤得嗞嗞作响的豆腐果当腰剖开,填进辣椒、生姜、香葱、蒜泥、折耳根、麻油、酱油和醋配制成的佐料,这时趁热吃下去,咸辣爽滑,满口喷香,不失为一种享受。
       在战争年代,这小小的豆腐果还是人们果腹的“救命草”。1939年2月,被日机空袭后的贵阳地区警报频繁,市郊东山、黔灵山、彭家桥一带成了人们躲避战火的藏身之地。警报解除后,成千上万的避难者从树林、山洞里出来,苦于没有吃的。当时彭家桥有位名叫张华峰的老汉,同老伴摆摊为生,他们把自己的住屋辟成店铺,用糠壳烧火,烤豆腐果卖,他们烤制的豆腐果外焦内嫩、风味特殊、价格低廉,且便于携带。在兵荒马乱的年月,许多人来吃豆腐果仅仅是为了解馋或充饥,往往是吃了便走。唯有那些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似乎忘记了炸弹的威力,他们买一盘豆腐果,蘸着辣椒水,细嚼慢品,谈笑风生,一坐就是半天,倒把老俩口的鸡毛小店变成了谈情说爱的场所。
        一些人见了,便在背后开玩笑说这些年轻人在吃恋爱豆腐果。老俩口顺风吹火,索性把自己的产品定名为恋爱豆腐果。一传十,十传百,贵阳全城都晓得彭家桥有一种名叫恋爱豆腐果的小吃。延续到今天,贵阳卖豆腐果的摊子遍布大街小巷,少说也有三两百家。

 

       3、姊妹饭

 

       苗语叫"能敢良",意思是"欢心的饭",是在特定的曰子中,由未婚女青年准备的、用来款待未婚男青年的。有红、黄、白、蓝、黑等色混合而成的"五彩糯米饭"。有的称这一特定的曰子为"姊妹饭"节。

 

       4、肠旺面

 

 

       肠旺面是贵州极负盛名的一种风味小吃。肠旺面是用猪大肠、猪血旺等为主料制作的一种鸡蛋面条,迄今为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肠旺面的配料有20多种,待面条煮熟后捞入大碗里,拌上肥肠、血旺、绿豆芽,再撒上一种名为“脆哨”的油炸猪糟头肉丁,浇上辣油。汤色鲜红、红而不辣浓香可口。

 

       5、花溪牛肉粉

 

 


       花溪是贵阳的一个地名,当地人喜欢吃辣椒,更喜欢吃这带着辣味、香味、麻味的牛肉粉。牛肉本是普通的食材,只是煨煮的时侯十分的讲究:将牛肉洗净切成大块入锅煮至半生捞起,用净锅加水、糖色、香料烧开放入一半牛肉煮至熟透,捞出、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薄片;另一半牛肉切成见方小丁用小火炖。最后,再将用酸汤泡好的酸莲白切成长块状,新鲜的香菜切成节备用。



        6、花江狗肉

 

       花江狗肉源产于关岭县花江镇,花江狗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狗肉不仅脂肪低,还有降血压的功效,年迈体弱者及夜尿多的小孩,吃了有强身补气、止夜尿的作用。
       花江狗肉的吃法十分讲究,将炖好的狗肉切成片或块,用碗装好,将滚烫的原狗肉汤冲进碗内,加入姜、葱花、胡椒粉、香菜等。再沾着一盘佐料丰富的辣椒水,边蘸边吃,又烫又辣、又香又麻,清爽可口,味道鲜美。      
       现在的人们,多将炖好的狗肉切片,像煮火锅一样,边煮边吃,狗肉吃完了,再加些时令蔬菜,最后喝一碗狗肉汤,真是享受至极。

 

       7、大炖羊肉

 


       大炖羊肉既能吃肉又能喝汤,煮过肉的汤,营养程度非常高,是滋补身体的佳品。而且,羊肉经过炖制以后,更加熟烂、鲜嫩,易于消化。如果在炖的时候再加上合适的中药或营养上能起到互补作用的食品,滋补作用会更大。
       如当归羊肉汤、枸杞羊肉汤、黄芪羊肉汤、羊肉萝卜汤、羊肉豆腐汤、猪蹄羊肉汤都属于此类。冬天,很多人喜欢吃锅仔羊肉,这也是炖羊肉的一种。但吃时不要过于心急,一定要保证将肉炖烂、炖熟,否则生羊肉中的酪酸和梭状芽孢杆菌不易被胃肠消化吸收,食后会导致四肢乏力。

 

       8、遵义豆花面

 


       选用薄而透明的"宽刀面",以豆浆为汤,熟后盖上煮熟的豆花,细嫩软绵;所用的"蘸碟"尤为讲究,有十数种佐料 如肉末、鸡丁、油炸花生米等。食用时用筷子将面条和豆花挑进"蘸碟"内,边蘸佐料边吃。一定要趁热吃,鲜香嫩滑,食欲顿开。特点:麻辣味浓,配料酥香,豆花白嫩,面条滑爽。

 

       9、羊肉粉

 


        遵义人特别爱吃羊肉粉。羊肉粉的制作十分讲究。羊要黔东北思南一带的矮脚山羊,当天宰杀后入锅,下锅后用大火煮开改用文火煨,取出肉切成薄片;粉煮好后将肉片用开水烫热,加上鲜骨汤;然后在羊肉粉上浇下鲜红的辣椒油,撒上胡辣椒粉、花椒粉、蒜苗、芜荽等才算完。此时羊肉熟而不烂,米粉雪白,汤汁鲜淳红亮,辣香味浓,香味扑鼻。

 

       10、鸡蛋糕

 


       遵义鸡蛋糕起源于清代同治年间,已有百年多历史。外形小巧玲珑,形如扁鼓。酥软有弹性,指压起窝,指放复平;其味绵甜香润,不腥不腻;外形棕红而内金黄,饱满油润,香气扑鼻,望而垂涎。


 

       11、折耳根

 

 

       折耳根学名鱼腥草,可入药,气味特异,是贵州一大野菜,妇幼老弱特别爱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拌折耳根即把这种野菜根,连同嫩芽掐成约长一寸的段,洗干净后用盐腌一下。把盐用清水淘洗,然后用胡辣椒撒在折耳根上,再加上酱油、醋、蒜、白糖、葱节、芜荽等调匀即可食用。拌好的折耳根爽口味鲜、脆嫩、富有特殊的芳香。

 

       12、荞凉粉

 


       荞凉粉是凉拌类食品,选用当地高原特产甜荞加工而成,食用时可切片,也可刮成条状。调制的佐料很特殊,除一般的酱、醋、葱、蒜外,还要撒上油炸黄豆、花生米、辣椒油以及安顺有名的豆腐乳,爽滑可口。

 

       13、油炸粑

 

       游览镇远古镇,不能不提路边小巷的油炸粑,这种一元钱能买3~5个的油炸粑,是用米浆和烧青椒或油辣椒,在特制的用具里下热油锅中炸制而成,外脆里嫩,香辣鲜爽,回味悠长。

 

       14、泡椒牛肉肥肠火锅

 


       泡椒牛肉肥肠火锅,与其它火锅不同,锅内的汤汁非常少,食材却非常实在。主料即牛肉和肥肠,配以当地爽口的泡椒及新鲜蔬菜,回味悠长。除了牛肉肥肠火锅,当地的酸笋炖鸡、酸汤鱼,酸汤鸡,酸汤排骨等都非常美味。

 

       15、酸汤鱼

 

 

  贵州苗族人爱吃酸,素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串串”之言,干完农活回到家,舀一勺酸汤喝下肚,既解疲又开胃。当然,做菜也不例外,酸汤鱼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酸汤鱼是用酸菜汁和鲜鲤鱼或草鱼煮制而成。苗族人民喜欢将酸菜汁用来煮鱼,故称酸汤鱼。苗族地区每逢过节或款待亲友,均用此菜。
  将鲜活鱼洗干净。然后在炒锅内放上用酸菜汁、和当地独有的樱桃西红柿制成的酸汤。烧沸后,放整条鱼和辣椒块,加花椒、盐,煮至鱼肉成熟,端锅离火,晾凉后,取出鱼肉和汤,加辣椒面调和即成味道鲜美的酸汤鱼了。成菜鱼肉细嫩,酸香味鲜,非常适口。

 

       16、烤鸡皮

 

 


       在贵阳街头吃烤鸡皮,长条型的火炉燃得很旺,还没走拢,烧烤的香味和烟味就闻到了,临街已等满了想吃烤鸡皮的人。这是用鸡的皮子切成条状,串在铁丝上,反复烧烤而成。烤一串鸡皮要十多道工序。火炉旁边放了装青油、作料的碗碟。边烤边翻,边醮碗碟中的佐料,边用刷子刷上油。时有油烟扑鼻,香味四溢、烤出之油滴在炭火上,冒起阵阵明火,丝丝作响,蔚为状观,特点:香而化渣,酥而不绵,口感极好。

 

       17、鸡丝香菇洋芋粑

 

 


       洋芋蒸熟去皮,用刀或滚筒压成茸泥,加入适量的盐、味精,胡椒粉揉匀成皮料。鸡肉和香菇都切成丝,加油炒香,用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味,勾水芡粉起锅倒入盘中作馅料待用。将洋芋团根据所需大小下剂,并包入适量的馅心搓圆后压扁,放入烧有少量油的锅中煎至两面结皮成金黄色即可。风味特色:色泽金黄,皮酥馅香。

 

       18、荷叶糍粑

 

 


       1933年贵阳北门桥(喷水池)一带有食品店叫"镜泉斋",以上等糯料、白糖、凉糖、玫瑰芝麻、洗沙、花生米、核桃仁等原料制作。制作方法:先将糯米打成糍粑,分成小碗,再放入烙锅以猪油烙成薄片,加入糖心,再折成一半复烙,粑粑黄脆,糖心融化即可。后"镜泉斋"荷叶糍粑流传全市,被贵阳市认可为名小吃。特色:香酥甜美,既酥且糯,可口宜人。

 

       19、苗乡酸汤水饺

 

 

       风味特色:汤色鲜红,酸香可口,质地爽滑,馅心鲜嫩,为黔东南地区名小吃,获全国第四届烹饪大赛银奖。

 


       20、糕粑藕粉

 

 

 


       糕粑洁白,藕粉透明,口味甜香、细滑爽口。原名为糕粑稀饭,为贵阳传统名小吃。用大米经淘洗、浸泡、滤水,用石磨子磨成粉,用箩筛去掉粗颗粒,将细米粉洒入少许冷水拌匀,成湿润、松散的米糕,用厚2厘米、直径7厘米的木质腰鼓形小蒸甑放入专制的烧有沸水的铝锅中,直置于壶口蒸2--3分钟熟后即制成糕粑。取一大碗放入干藕粉,用少许冷水调湿,再烧沸水边冲边熬至半透明的糊状,放入白糖、玫瑰糖调好甜香味,放一块糕粑,再撒上熟芝麻和切碎的枯饼,瓜片、桃仁、果脯即成。


 

       21、康家脆哨面

 

 

       汤、面分开,吃法独特。面条细脆味浓,哨子脆香回甜,汤鲜不浑。又称燃面。
       猪槽头肉或五花肉去皮,肥瘦分开,切成约0.5厘米见方的丁,肥肉丁先入锅加盐、料酒、甜酒汁,炒到金黄色时,倒入码盐的瘦肉丁,煸出油后加入红糖,待肉丁呈深红色后洒少许冷水将肉内余油追出,微脆时滗出油,起锅冷却制成脆哨。然后锅中烧猪油将姜沫炒香掺入清水烧开,放入漂过的紫菜、绿豆芽、放盐、味精、胡椒粉、香油调好味制成汤。最后锅中烧开水,放面条入锅,水再开约1分钟后,将面条捞起,滤干水分装入面碗中,面上放脆哨、煳辣椒面、葱花,食时配上半碗汤即可。

 

       22、太师面

 

 


       太师面色白丝细,贵阳人为老人祝寿时,多用此面。产品特点:条细如丝,色乳白,质绵软,味香甜滋润。

 

       23、毕节汤圆

 

 

       原为贵州西部毕节地区的一种著名小吃,后来由当地人叫熊严容的来贵阳开设毕节汤圆店,在同行业的竞争中,以其独特的风味取胜,成为贵阳汤圆店中的佼佼者。毕节汤圆的风味主要靠芯馅来体现。计有洗沙、蜜枣、冰片、苏麻、樱桃、冰糖、桔饼、玫瑰、火腿、芝麻、核桃等十多个品种,味道各异,有的糯软爽滑,有的甜润清凉,有的肉质干香,有的果味浓郁。有时同一碗汤圆,有几种不同芯馅,这是毕节汤圆成为全省风味小吃的主要原因。

 

       24、红袍油糕

 

 


       风味特色:色泽金红,外脆内软,馅心甜香、此品种为贵阳传统小吃。

 

       25、威宁炒荞饭

 

 


       先将荞面用水调和匀,拌搓成麦粒般大的细颗粒,上笼蒸熟待用,再将青红辣椒、熟火腿切成细粒。锅中烧猪油,下入青红辣椒稍煸炒后,再下荞粒、白米饭炒香。然后下入火腿粒,加入盐、胡椒粉、味精、葱花炒匀起锅装盘即成。
  风味特色:四色相映,味咸鲜香,风味独特,流行于毕节地区威宁一带。

 

       26、荞凉粉

 

 


       荞凉粉是安顺居民,尤其是少男少女最宠嗜的小食。以荞麦磨浆,熬制后冷却成固体,切成小块,浇以腐乳,红油、蒜水、姜水、葱花、炸黄豆、脆花生用竹叉搅拌食用。其味香辣浓列,极富刺激。红油(油制辣椒)和腐乳质量最为重要。或用铜制漏匙拉成细丝,改腐乳为香醋,称“醋丝丝”味较清淡。荞凉粉多作舞后小吃。

 

       27、片鸡粉

 

 

       米粉放入沸水锅中烫透,捞入面碗内,舀入烧开的三鲜汤,将切好的鸡肉片放在粉上,放入煳辣椒、胡椒粉、盐、葱花即可。特色:爽滑微韧,鲜香不腻,获首届“中华名小吃”称号。

 

       28、镇宁波波糖

 

 

       波波糖是用糯米加工的饴糖和去皮炒熟的芝麻粉末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加工制作而成。将饴糖加温至四十摄氏度时,加入芝麻末,这时饴糖就能层层起酥,在将起酥的糖皮卷成扁圆形状,一个个洁白的酥糖就像春风拂荡的层层波澜,故名为波波糖。波波糖以饴糖为原料,饴糖清甜易消化,经过麦芽酶的作用可变为葡萄糖,直接进入血液,极富营养,加上芝麻末,更加香甜酥脆,入口即化,是一种老友皆宜的食品。
当地苗族、布依族、汉族群众中还流传着以波波糖慰问太平天国起义军的传说。 
       一八六 四年,太平天国西征军黄金印部路过镇宁,为各族人民解除料苦难。扁担山区和镇宁县城附近各族人民为欢庆胜利和慰劳起义军,纷纷献上了“银糯米”、“金麦黄”,募役、六马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献上了山区特产“香芝麻”,他们推选了心灵手巧的各族代表,经过几天几夜辛勤劳动,制成了酥、脆、香、甜的波波糖共大家分享。波波糖制成的传说,反映了它的确是贵州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珍品。

 

       29、乌米倒提粽

 

 


       黑糯米淘洗干净,滤干水。粽粑叶、稻草芯洗净用开水烫软。取两张粽粑叶卷成一头尖的筒状,用草芯1棵在一头打个结穿过尖角部,草结部留在筒中,舀入糯米25克并用筷子舂紧,将粽粑叶折拢封口成三形,用草芯1棵把封口处捆牢,剪去草芯多余部分,把穿过粽子的草芯提起来10个捆在一起,用冷水浸泡2小时后入锅煮1小时至熟,吃时去掉粽粑叶用糖蘸食即可。
风味特色:软糯清香,外形美观。为时令小吃。 



        30、太师饼

 

 


       传说远在商代,武王伐纣,纣王派闻仲太师随军出征。太师为了缩短进兵时间,制作了一种糖烧饼,备为行军干粮。此后,烧饼制作传到民间,经过工艺上的不断改进,形成了酥皮果料糖馅的甜食饼。后人为纪念闻太师,命名为“太师饼”。
  特点:外表完整,呈扁鼓型状,两面呈黄色或浅黄色,圆周呈白色或浅黄色;饼而酥松,酥层清晰,无漏底或裂口;不脱壳,不空心。内馅果料粗细适当,营养丰富;入口香甜酥松。
   30、太师饼 


       传说远在商代,武王伐纣,纣王派闻仲太师随军出征。太师为了缩短进兵时间,制作了一种糖烧饼,备为行军干粮。此后,烧饼制作传到民间,经过工艺上的不断改进,形成了酥皮果料糖馅的甜食饼。后人为纪念闻太师,命名为“太师饼”。
  特点:外表完整,呈扁鼓型状,两面呈黄色或浅黄色,圆周呈白色或浅黄色;饼而酥松,酥层清晰,无漏底或裂口;不脱壳,不空心。内馅果料粗细适当,营养丰富;入口香甜酥松。

 

       31、包谷粑

 


       包谷米磨成茸泥,加入白糖拌匀,捏成10个三角形状包谷粑,每个约重50克,用新鲜的包谷叶包上蒸熟即可。风味特色:糯软香甜,色泽淡黄,营养丰富。


       32、米豆腐

 


       米豆腐是贵阳传统的夏令清凉小吃,是用当年的新米经水浸泡后打磨成浆,在文火上加热煮沸用卤水点制而成。食用时切成2--3寸的长条,放上葱花、姜末、蒜泥水、黄豆、云南黑大头菜、酱油、食醋,最后淋上红油香辣,一碗消暑解馋的食品令你欲罢不能。

 

       33、酸菜饵块粑

 


       酸菜切成细节,饵块粑切成0.5厘米宽、5厘米长的条,锅内烧沸水,将酸菜放入水中煮2--3分钟,加入猪油、盐、味精、姜沫,然后放入饵块粑煮熟,加入熟火腿搅匀稍煮,撒上葱花即成。特色:汤酸味鲜,清香绵软。

 

       34、兴义鸡肉汤圆

 

       把鸡肉剁成末加入食盐、味精调匀成馅。 糯米粉用热水和匀揉成光滑的面团,揉条、下剂,包入馅心,用开水煮熟后捞入碗内,加入鸡汤、熟 花生粉、芝麻粉即成。特色:汤圆软糯,馅心鲜香,汤汁营养,为兴义地 区名小吃。

 

       35、酸汤龙骨面

 


       面粉加鸡蛋、水和匀,揉至光滑成蛋面团,用湿布盖上,饧10分钟,然后擀成1厘米厚的片,用刀切条后改成小丁,撒上面粉防粘。再将面丁在梳子上压出一面有花纹的面片,入开水锅中煮至7分熟,再用漏勺捞出,放入烧开的酸汤中煮熟,连同酸汤一起舀入碗中,撒上葱花、滴几滴木姜油即成。风味特色:面片爽滑,汤色鲜红,酸鲜可口。

 


       36、软哨面

 


       用五花肉去皮、洗净,切成小方丁,用 盐、料酒、甜酒酿汁腌渍入味后,下入炒锅中用油炸成软哨;然后用白铁豆腐切成1.5厘米见方 的丁,用盐水浸泡一下,滤干水分后入油锅中炸至结壳泡起即成泡哨。锅中将清水烧开,下入面 条用中火煮开约1分钟,立即捞入面碗中,加入骨头汤,放适量软哨、泡哨和葱花,最后放红油、 盐、酱油、醋、味精、香油即成。风味特色:哨子软绵干香,汤色鲜红,系贵阳风味小吃。

 

       37、开水面

 


       锅中将水烧开,下面条煮至滚开约1分 钟后掺一点冷水,水再次开后捞入放有猪油、豌豆苗(烫过)、清汤的面碗中,用竹筷理成梳子 背,加入盐、味精、胡椒粉、煳辣椒面、葱花、脆哨即成。风味特色:面条爽脆,辣香可口,汤汁清澈,为贵阳传统面食。

 


       38、四彩甜酒粑

 


       黑糯米粉和1/3的白糯米粉分别加温 水和匀揉透,再将剩余的白糯米粉分成两半,分别加入胡萝卜汁、青菜汁和温水揉成红色和绿色 的面团。四种面团分别搓成直径2厘米的圆柱形,揪成1厘米厚的面剂,用手心搓圆,投入开水锅 中,煮至七八成熟时加入甜酒酿、蜂蜜、白糖至熟起锅,连汤舀入小碗内即成。风味特色:四色分明,糍糯可口,营养丰富。为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小吃,流行于遵义地区。

 


       39、苗乡酸汤鱼饺

 

       面粉加少许食盐、清水和匀揉光滑成为 子面团,放面案板上用湿布上饧10分钟。角角鱼宰杀后,取净鱼肉捶成鱼茸,加入姜末、葱 花、鸡蛋清、苦蒜(切碎)、盐、味精、胡椒粉、芡粉搅拌均匀入冰柜冷冻备用。然后将子面团搓 条切成小剂子,擀成圆饺皮,包入角角鱼馅心,成饺子生坯。锅烧酸汤,打去浮沫和渣汁,用盐等调正味后滴几滴木姜子油,倒入碗内。锅另烧开 水,下入饺子煮熟舀入大碗内,倒入酸汤,放少许芫荽即可。风味特色:汤色鲜红,酸香可口,质地爽滑,馅心鲜嫩, 为黔东南地区名小吃,获全国第四届烹饪大赛银奖。

 

       40、沓哨馄饨

 

       用面粉加清水和鸡蛋擀制成馄饨皮;肥 瘦肉末中加盐、味精、胡椒粉、姜葱汁和少许冷水,顺一个方向搅打匀制成馅心。馄饨皮内包入 肉馅,然后下入沸水锅中煮熟。煮的同时将二大碗中放入一小砣肉馅,烧开汤淋入,同时用小勺 背将肉馅沓散作为哨子,再将煮好的馄饨捞入碗中,掺入鲜汤,放猪油、盐、胡椒粉、香油,撒 上葱花即成。风味特色:皮薄韧脆,馅心鲜嫩,汤香不腻,为贵阳传统小吃。

 


       41、牛打滚

 


       先将芝麻、花生米炒熟,压碎加白糖拌 成馅,黄豆炒熟磨成干粉待用。糯米粉加温水揉匀搓成条,下成10个大小均匀的剂子,搓圆后将 中间捏窝包入馅心,又搓成汤圆形,放入开水锅中煮熟,捞出放在装有黄豆面的盘中滚一遍,粘满豆面装入盘中即可。风味特色:色泽金黄,软糯香甜。

 

       42、五彩珍珠汤

 


       将白、黑两种糯米粉分别用清水和匀揉 成白、黑两种面团,搓成与花生米大小的小圆颗粒,菠萝也改刀成花生米大小的粒,银耳折成小 朵上笼蒸透。锅中掺水烧开先下糯米圆子,煮浮起来后,再下白糖、菠萝,连汤舀入装有银耳的 汤碗中,再放红、绿樱桃即成。风味特色:色彩艳丽,甜香软糯,形如珍珠。

 

       43、酸菜孜耳面

 


       面粉加清水揉成子面团放案板上饧10分钟。 搓成小细条,用刀切成小丁,每个小丁在专用小木梳平面上用大拇指压搓一下,即成一面有纹路 并卷起的薄面片。酸菜切成短节。锅中烧开水下入酸菜,面片加盐、猪油、味精、胡椒粉、香油、 葱花等调好味,放少许切成小菱形片的西红柿皮、青黄瓜皮配色,煮好后连汤舀入碗中即成。风味特色:面细腻滑爽,汤咸鲜酸香。

 

       44、豆腐脑

 


       用滑嫩的水豆花,用勺打成薄片,入 锅中烧开后晾冷连豆浆舀入碗中,放入适量的酥黄豆、切碎的大头菜和水盐菜、葱花等,加入红 油、盐、味精、香油、酱油、醋拌匀即成。风味特色:豆腐滑嫩,味咸香辣,风味独特。

 

       45、碗耳糕

 


       先将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透心(中途换水泡),然后将水带米舀入石磨中磨 成米浆,将少部分制成熟芡,其余的米浆滤干水后,用布口袋装起让其自然发酵 。将融化的白糖与一半熟芡掺入部分米浆,表面上撒少许果脯 ;融化的红糖与另一半熟芡和匀后掺入剩下的米浆中呈金黄色,然后两种米浆分 别舀入专制的凹碗形模屉内,将屉放入沸水蒸笼中用大火蒸,开花至熟后取出即成。风味特色:色泽雪白或金黄、膨松柔软、富有弹性、甘甜清香、系贵州的传统风味小吃。


       46、黑糯米八宝饭

 


       百合、苡仁米、莲子分别用热水浸泡,枣 子去核,果脯、核桃仁切成小粒待用。糯米淘洗干净浸泡蒸熟,放入猪油、糖拌匀,再用小碗把 洗沙、果脯、核桃仁、百合、苡仁米、莲子摆于碗底舀入糯米饭,再入笼蒸透,锅中放水烧沸,大 碗中放藕粉、糖,加少许水稀释,倒入开水冲熟至羹状,将蒸好的糯米八宝饭翻扣入大碗内,撒 上炒熟的芝麻即可。也可不用糖水,直接用油煎。风味特色:软糯香甜,滋补佳品。

 


       47、玉米窝窝头

 


       玉米面、糯米粉用热水加白糖和匀揉成面团,下剂后用手捏成窝窝形状,上笼蒸熟即成。风味特色:玉米香味浓郁,甜香软糯。

 


       48、包谷粑

 


       包谷米磨成茸泥,加入白糖拌匀,捏成 10个三角形状包谷粑,每个约重50克,用新鲜的包谷叶包上蒸熟即可。风味特色:糯软香甜,色泽淡黄,营养丰富。

 

       49、铜仁社饭

 


       腊肉切成小丁,苦蒜去根须切成短节, 蒿菜洗净(只用嫩叶),切成短节,揉出苦水挤干水分。入锅用茶油炒至蒿菜转黄去除苦水待 用。糯米、大米淘洗干净,糯米用水浸泡;大米先放入沸水锅中稍煮片刻捞出,滤去米汤; 糯米滤去水分后与煮过的大米混合一起,放入腊肉丁、苦蒜、蒿菜、盐、味精拌匀,放入甑 内,用大火蒸熟即成。风味特色:青蒿野葱味馨香,腊肉香味浓郁,米饭油而不腻,流行于铜仁地区。

 


       50、白丰糕

 

 

       大米淘洗干净,加水磨成米浆,加入鸡蛋清、白糖,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用力搅,搅至白糖溶化时再加蜂蜜调匀。白纸用油浸透垫在蒸笼 底,放上木方格子把搅好的米浆分别倒入木方格内,在表面撒上炒熟的芝麻、桃仁、花生仁,用 旺火蒸18分钟至熟后取出,用刀切成菱形块状,装盘即成。风味特色:洁白如霜,松泡甜香,富有弹性。系安龙、紫云一带的民间甜品小吃。

 


       51、三香包子

 


       精面粉加面肥、温水揉匀,发酵后加碱 揉匀待用。小豆淘洗干净煮烂揉压成茸泥加糖、油炒成洗沙馅,猪肉剁成肉末加盐、味精、胡椒粉、葱花、香油拌匀成肉馅。将揉好的面团搓成粗条下剂子12个,每个约重20克。压扁包入肉 馅、豆沙馅、白糖,捏成十八折皱纹,并在收头处用筷子点4点食红水,上笼蒸熟即可。风味特色:造型美观,甜咸相间,鲜香爽口。

 


       52、安顺破酥包

 


       将夹心肉剁成肉末,加调料拌匀,将骨 头汤慢慢加入。用劲搅至起粘性成为鲜肉馅;将酵面用温水化开,加入面粉揉成稍软的面团,发 酵好后加碱揉匀。然后将发酵面团擀开成面皮,刷上猪油,撒少许熟粉,卷成长条状,扯成85克 重的剂子,逐个用手心压成中间厚、周边薄的圆皮,包入35克的馅心,边包边捏褶皱、收口成包 子生坯,入笼用旺火蒸约10分钟即成。风味特色:包子暄软,馅心细嫩,味咸鲜香,因内有层 次,故称为破酥,为安顺地区名小吃。

 

       53、付油小包

 


       先将肥膘肉煮熟,切成小丁,花生用油 炸酥后,用滚筒压碎,芝麻炒香。三种馅料加入白糖拌匀成馅。面粉中加入老面及温水,和成发 酵面团,待发好后加碱,揉匀揉光滑,搓成5厘米粗细的长条,揪成50克一个的面剂,按扁揉成 中间稍厚、边缘稍薄的锅底状圆皮,放入馅心,边包边捏褶皱收紧剂口成鸟笼状,最后拣入刷油的屉笼内。用旺火蒸约15分钟至熟即成。风味特色:洁白膨松,油润香甜。

 

       54、五彩小花卷

 


       面粉倒在案板上加老面、温水和匀,揉 制成发酵面团。待发好后,加入适量的碱中和,再揉透揉光滑,用
湿布盖起饧15分钟,然后将面团 搓成直径3厘米粗细的长条,再擀开成1厘米的长形厚片,均匀地抹上化猪油,撒上糖粉和切碎 的彩色果脯,卷成长条用刀切成50克一个的剂子,再用筷子压翻拉成脑髓花形,逐个摆入 屉内,入笼用旺火蒸15~20分钟即熟。风味特色:成品暄软,色彩分明,膨松香甜。

 


       55、兴义刷把头(烧麦)

 


       竹笋洗净切碎,用水氽,去掉异味滤干水分。锅中放少许猪油加盐、味精把竹笋炒香。猪肉剁成肉末,加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味后,和 入炒过的竹笋做成馅心。锅中菜油烧至8成热,倒入装有煳辣椒面的碗中制成辣椒油待用。鸡蛋打 入面粉中加冷水、盐调匀揉成面团,搓成长条,下每个约重40克的剂子10个,搓圆压扁,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荷叶边状,包入馅心,提拢收口成 刷把头状,用旺火蒸熟。鸡汤放入小碗内,再加酱油、味精、胡椒粉、麻油、红油、辣椒面兑成 汁,食时浇入蒸好的刷把头中即可。风味特色:形似刷把头,皮薄馅多,鲜香爽口,质地软绵。为兴义名小吃。

 


       56、红油脆哨糯米饭

 


       先将五花肉洗净煮熟,切成小丁,入锅 加盐炒出油后,滗去油放入甜酒酿炒至肉丁呈棕红色时捞出,鸡蛋打入碗内调散摊成蛋皮切成丝 待用。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后入笼蒸熟,舀入大碗内,放上红油、盐、味精拌匀,撒上脆哨、蛋皮 丝、花生米、葱花即成。风味特色:软糯香辣,油而不腻。为贵阳风味小吃。

 


       57、豆沙窝

 


       糯米淘洗干净,浸泡蒸熟后舂至半茸备 作皮料,芸豆淘洗煮至烂擦压成茸泥后,加盐、味精、花椒粉、姜末、葱花搅匀成馅待用,将舂 好的皮料均匀地分为10个,摊平,包入馅心捏成圆窝形,放入油锅中炸至表面酥脆,色泽金黄即可。风味特色:色泽金黄,外酥内软,糯香爽口。曾获第二届中华名小吃称号。

 

       58、香煎黄糕粑

 


       将黄糕粑切成1厘米厚的片,放入平锅 中用油煎至两面脆,装盘即成。黄糕粑也称黄粑,是以上等大米、糯米各半和10%的黄豆加适量的 红糖制作而成。即大米磨成米粉,糯米蒸成米饭,黄豆磨成豆浆。三种原料加上红糖充分搅拌均 匀,打成面团,制成长方形粑块,用斑竹笋壳包裹用线捆扎后上甑蒸8小时以上,用微火保温一夜出甑即成。风味特色:色泽金红,软糯可口,滋润甜香。

 

       59、清明粑

 


       先将清明菜洗净、切细。将糯米粉、粘 米粉与清明菜拌好加100克开水和匀,再加适量的冷水揉成三生面米粉面团,搓条下剂成20 克一个的剂子,逐个压扁包入引子馅心,封口向下,压成直径7厘米、厚度1厘米的圆饼生坯。然 后将平锅烧热刷油,放入饼坯用中火慢慢烙至两面微黄,熟后铲出装盘即成。风味特色:皮糍糯,馅甜香,有浓郁的清明菜香味。为贵州农村时令小吃。

 

       60、凉拌米皮

 


       大米磨成米浆舀入刷过熟油的蒸盘内摊 匀蒸熟,待凉后改刀切成2厘米宽的长条放入盘中,用沸水烫一下,加入半勺凉开水和氽熟的绿 豆芽,再将大头菜、盐菜、酥黄豆、葱花放于米皮上,用红油辣椒、酱油、醋、味精、麻油、花 椒油、姜蒜水兑成汁浇淋在米皮上即成。风味特色:米皮洁白,香辣爽口,开胃生津,为素斋小 吃,因最初是寺庙中和尚所做,后流行于遵义地区,故又称和尚米皮,也称遵义米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