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约克维修电话:桂北婚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51:10
灵川婚礼习俗

解放前,婚姻礼俗,源远长流。未婚男子(包括丧偶男子)示婚时,先托媒人带礼糖两斤向女方试探说情,若女方将礼糖留下,即表示同意结亲。媒人暗探女子“八字”带给男方,如双方“八字”相合,男方即请族老与媒人带酒肉到女方家,称“开礼担”,宴请女方族老,双方表态,正式同意结亲。然后男方选择吉日,将议定聘金、礼物带到女家,女家请来族内亲人、亲友、学友等到家,设宴款待(订婚宴席)。有时还对唱歌,以歌代言,融洽感情。宴席终,女家用红纸写女子“八字”,烧香祭祖,举行隆重交送“八字”仪式。男方取回“八字”后,选择结婚吉日(多在秋冬季时节),请媒人或一族老到女家报告,称“报担”,使女方及时办嫁妆。吉日前两天,男方将猪肉、米、酒、布等送到女家,通常各为50公斤,布10匹,有时是以物折钱。女家日前办宴席,宴请亲友,而亲友则赠物赠钱,庆贺“于归”之喜。男方在吉日前夕和吉日办喜酒,宾客送“贺仪”,结队而来的有贺幛、镜屏,进门要燃放鞭炮。办“嫁女酒”和“喜酒”,晚上总要有男女青年通宵达旦对四句歌,观者终夜不散,直至兴尽方休。迎亲队伍通常10多人,到达女家大门关着,由迎亲人放鞭炮,递送红封包数个(包内钱不等),请开门。新娘上轿前,请父母双全的女伴在房内点灯,帮梳妆打扮,用红绸盖头遮脸,兄弟辈一人搀扶出房门,跪拜祖宗、父母、族老和舅父母,新娘子便唱哭嫁歌。花轿上路,新娘子将一把白米向后撒,祝福娘家如意吉祥,诸事顺意,兴旺发达。
哭嫁歌
结婚对每个人来说是走向幸福的象征,是一件大喜事,可是在旧社会农村流行着新娘唱“哭嫁歌”的古老传统。新娘在丈夫家派人来娶过去的那天,出门的时候要恸哭一场,边哭边唱,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唱“哭嫁歌”。“哭嫁歌”是相当感人的。歌词是这样的:
妈妈呀!我的好妈妈!是你的乳汁把我哺育成人,是你的汗水把我养大。今天我却要离开您,不能把您的恩情来报答,这怎么叫我不难过?这怎么叫我不伤心?今后请您多保重吧,我终生不忘的好妈妈…。是因为女儿对父母亲情感很深。出于与父母亲离别的伤感,为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孝心而唱的。哭嫁这一现象,有他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漫长的历史。具体的说,他是原始社会“抢婚”和封建社会买卖婚姻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一个部落到另一个部落抢婚,女人被抢出去的那阵子,哭声是很凄惨的,但那时还没有产生“哭嫁歌”。到了封建社会,实行买卖婚姻,对于女人来说也是极为痛苦和悲伤的,于是就产生了“哭嫁歌”。当时新娘出嫁唱的“哭嫁歌“,其内容比现在更多,除了因与父母和兄弟、姐妹们的离别伤感而唱以外,还有怨自身“苦命”,骂媒婆、骂不称心的丈夫等。如今还流传着旧社会一位新娘唱妈媒婆的“哭嫁歌”。她这样唱:
手拿葵扇窜村寨,媒婆是个大无赖;我娘不请你自来,丧心病狂把我卖。得了银子买棺材,迈的棺材有无盖,买得棺材无人抬,就让乌鸦叮尸骸。
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新娘,她长得很漂亮。但在封建社会,结婚前还未让她见到对象。临出嫁前几天她才了解到,未婚夫是个大麻子。她心全凉了,根本不想嫁过去,但封建买卖婚姻的枷锁束缚着她,不嫁已经不行,出嫁那天,她就这样哭唱:
怨我出生命运差,如今嫁给个“大麻”。人间公道在哪里哟,一堆牛屎插朵花。往后日子怎么过,叫我怎么见人家?天上待人不公平哟,逼得孔雀配乌鸦。
在大圩一带流传的“哭嫁歌”。
哭嫁的内容丰富多彩,喻之以理,晓之以义,动之以情。新娘和伴娘的姑娘所唱的大多数是追忆父母养育鸿恩,诉说与亲人依依难舍之情,表达出嫁后不能服侍父母的愧疚等。兄嫂、母亲及其他亲人哭唱,则大多是亲切的勉慰、真挚的赠言、良好的祝愿。
如嫁女哭唱:哭嫁哭了一时辰,抬头望天阴沉沉;只恨青天不长眼,为何分散我一人。
兄嫂劝唱到:
妹妹出嫁莫悲伤,姑娘在家坐不长;娘家只是滩头水,婆家才是养鱼塘。
嫁女哭唱:
石榴开花叶子青,爹娘育我操尽心,一尺三寸娘盘起,几多苦情诉不清。放在地上怕儿冷,关在家中不放心;背在背上忙活路,睡到半夜起五更。受磨受难为儿女,一心只望女成人,我长成人她家去,没报半点养育恩!
当娘的强忍老泪,哭唱道:
乖乖我的心肝女,你做媳妇要小心。公婆骂你莫顶嘴,叔老骂你勿应声,丈夫骂你开笑脸,伸手不打笑脸人。冷言冷语你要受,冷饭冷菜你要吞;女子生是菜子命,落在岩上也生根。
贺郎歌
贺郎歌曲调非常优美欢快,充满喜庆色彩。内容以恭贺新郎新娘喜结良缘为主,教育他们婚后和睦相处,共同担当家庭义务。晚宴开始时,主婚人将新郎、新娘引入正堂上座。歌手就立即唱起:
早晨起来大门开,一对鸳鸯飞进来,
飞到左边出贵子,飞到右边发大财。
一对蜡烛红彤彤,点起蜡烛接新娘,
接起新娘房间坐,夫妻恩爱配成双。
接新郎来接新娘,接起新郎和新娘,
接气新郎堂前做,接气新娘配成双。
此曲一停,另一位歌手又唱:
堂前头上一柱香,先拜祖宗再拜娘,
先拜祖宗声贵子,后拜爷娘配成双。
歌声未落,主婚人早已带着新郎新娘到父母面前行跪拜大礼,感谢父母把自己养大成人。
有了父母并不能姻缘自成,全靠媒人牵线搭桥。于是,接着下来感谢媒人:
挂念亲来挂念人,耗费至亲介绍人。
天上无云不成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道长路远亏你走,泥滑路烂亏你行。
唱歌人代表众亲向媒人敬酒,酒刚饮罢,有人唱起“九贺新郎”。
一贺新郎堂前坐,二贺新娘配成双。
三贺新郎成双对,四贺新娘成鸳鸯。
五贺新郎读书子,六贺新娘会文章。
七贺新郎长的俊,八贺新娘美贤良。
九贺百客堂前坐,慢慢陪郎到天光。
唱完歌后说明向每位来宾打完招呼,男女老幼都参加闹洞房的对歌正式开始,宾客分坐上下两个堂屋,对歌也就自然分成两组,边吃边唱。
新娘吉祥词
龙烛辉煌,光照华堂,新人到此,大吉大昌。
成家以后,多多商量,敬爱公婆,孝顺爹娘。
和睦邻居,热爱四坊,互敬互爱,鸳鸯一双。
尊老爱幼,理所应当,五好家庭,争作榜样。
脱贫致富,当家有方,有福有禄,百岁健康。
美满姻缘,幸福无疆,天长地久,地久天长。
吹鼓手班奏乐
家乡每逢红白喜事,总少不了请吹鼓手班热闹一场。请吹鼓手班的仪式是极讲究的,婚娶的红喜事,总由新郎的父亲或至亲长辈出面去请鼓手的,先写大红请贴,亲手交给班主。鼓手班一到办喜事的人家,先点燃一挂鞭炮,鞭炮一响,主家须以炮竹相迎,待领乐班喝了那杯称作“汤哨子”的热酒,便起鼓、依哩哇啦!咚咚锵锵地吹起来。
就演奏的曲牌而言,在红喜事接新娘路上吹奏的曲牌有《兰花彩》、《步步娇》,其旋律悠扬甜美、豪迈奔放,象征着爱情美好与年轻人的虎虎生气;在新娘子离开闺房启程时,演奏的曲牌有《娘送女》等。《娘送女》的旋律深沉凄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当这个曲牌奏响时,新娘与母亲便不由自主的进入抱头痛苦的境地,那难分难舍的场面令旁观者都为之动容。还有过山时吹奏的曲牌《草鞋襟》,意在山路跋涉艰辛险峻,须锁紧鞋带安全前行。在开宴演奏“上席”时,第一个曲牌《羊头烂》,意思就是羊头炖烂了,佳肴已准备好,嘉宾就位准备畅饮。
吹奏是极讲究的,喜事进行到什么程序,发展到什么火候,便吹奏什么曲调。如主人见客人到来,都要吹奏那古装戏中大人物登台的《大过场》。大唢呐一吹,锣鼓齐鸣,似乎便有一班身份不凡的人驾到,不禁令人肃严。
结婚曲是小唢呐吹奏,欢快者居多,如《玉芙蓉》、《桂子山》、《园林好》、《一盘棋》、《五更礼》。唱的则是《樊梨花招亲》、《大闹严府》、《打金枝》之类,多为宫廷曲调,或欢快热烈,或悠扬柔慢,意在赞美新娘的容貌娇美,心灵手巧,祝愿新娘美满幸福。
生日做寿则唱:《王母娘上寿》、《太君上寿》、《上寿打枝》。(廖明志)
                 网上留言  |  友情链接      E-mail:gbms@gxfolkmuseum.com
备案号:桂ICP备10200743号      桂北民俗博物馆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亿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