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车主app二维码:论社会文化力量的聚合效应——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精品项目的有效途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6:57:14

论社会文化力量的聚合效应——

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精品项目的有效途径

 

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  高惠军、逯悌、龙鑫

 

内容摘要:大型民族交响越剧《红楼梦》的演出,作为近年来天津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出现的一次较有影响的活动之一,凝聚了天津市委、市政府市、区文化局、群艺馆等各级领导的关爱、支持和帮助,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聚社会文化力量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精品项目”,也应当成为我国新时期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和群文业务活动拓展的一条新的途径。总结经验,大约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聚合”效应的认识。二是群文工作者在“聚合”活动中的实际地位与作用。三是在社会文化力量聚合活动中的基本工作原则和方法。四是群文工作者在“聚合”过程中的风险规避方略。

 

关键词:民族交响越剧《红楼梦》  社会文化力量  聚合  艺术精品

    群文活动  群文事业

 

 

探索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直是摆在群文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于是自娱自乐、有偿服务、市场运作、文化产业等群文工作的理念与实践,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历史进程也在不断地调整和转移。但是就打造群众文化“艺术精品项目”的理念,一直作为群众文化艺术事业的最高境界,成为群文工作者努力追求和实践的最终目标。于是各种大型节庆活动的积极参与、省市级的各种群众文化赛事活动、四年一度的国家“群星奖”大赛等,成为检阅群众文化活动水平和层次的最有效标准。

但是,作为群众文化“活动”而言,其“精品项目”的概念似乎就不仅仅是一个“奖项”所能涵盖的了,因为“活动”本身往往蕴含着更多的,对新的理念和未知实践领域,未知工作内容的不断开发和探索,它应当成为“艺术精品项目”和“群众广泛参与”的有效统一。正像我们在被誉为“以津门社会文化力量联合打造艺术精品项目” 的,大型民族交响越剧《红楼梦》演出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遇到和体悟到的“结果”一样,“聚社会文化力量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精品项目”,也应当成为我国新时期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和群文业务活动拓展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1、         一次有益的尝试

从2006年春节前后到2007年7月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由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民乐团、社区女子联合合唱团、天津市小百花(业余)越剧团、天津大学北洋越剧艺术研究会、北洋民乐团、天津警备区八一礼堂,共计200余名群众业余文艺爱好者和组织参与者,联合打造了一部大型民族交响越剧《红楼梦》。先后在天津、北京、宁波、绍兴等地演出了9场,运作民间资金和政府资助资金30多万元。主办并参加了“天津市纪念越剧百年华诞大型民族交响越剧《红楼梦》首场公演”、 “北京纪念越剧艺术百年华诞——京津两地越剧票友交流演出”、“天津宁波经济促进会年会”、“天津市第三届老年文化艺术节开幕式”、 “天津市第二届银河广场演出季”、“天津《红》剧赴浙江嵊州、宁波、绍兴群众文化交流演出”等大型活动。所到之处,该演出受到观众和主办单位的一致好评和热烈欢迎。

与此同时,各地新闻媒体也先后给与该活动高度评价,例如:《中国文化报》、《天津日报》、《今晚报》、《老年时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宁波越剧》等分别以:《津门社会文化合作创新出精品——美哉,民族交响越剧〈红楼梦〉》、《海河通甬江相聚在越乡——记本市越友赴嵊州宁波绍兴三市巡演交流》、《交响越剧〈红楼梦〉征服甬城观众》、《交响越剧〈红楼梦〉绍兴传佳音  越剧之乡闻津韵》、《护士演起林妹妹  会计扮起贾宝玉——民族交响越剧〈红楼梦〉今晚唱响甬城》、《新鲜!交响越剧——今晚上演的越剧〈红楼梦〉有点特别》等为题进行了集中报道。中央电视台1套、9套、11套,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天津卫视、河西有线电视台等分别以新闻、专访、专题等形式给予该活动宣传报道,使其产生了良好、广泛的社会影响。

一些社会知名人士也给予该活动高度评价,例如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在北京海淀剧院观看完演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看过各种形式的《红楼梦》,民族交响越剧《红楼梦》还是第一次看到,还是蛮新颖的。从艺术的角度讲应该说是一个创新。尤其是,她全部由群众业余演员来完成,这使我感到非常佩服,……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天津市文化局社会文化处刘晓梅处长,在第一次看完排练以后,高兴地说:“你们这次活动是一个创举,这样精心的创作与排练,这样多的群众参与,别说是天津市,就是在全国,恐怕也不多见,文化馆的同志们一定要精心组织,认真配合,把这一活动办好,争取打造一个群众文化创作的精品项目”。

群艺馆李治邦馆长,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站在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角度对记者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群众文化活动也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红楼梦》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这么多人参与,起点很高,这就使‘红楼’走出了一个低的层次圈。说明他们是有精品意识的……。

“一次有益的尝试”。总结其经验有如下几点:1、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规模定位准确、明晰,即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创新艺术形式、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精品项目、提升群众艺术活动层次、提高最广大的群众艺术表演和欣赏水平为目的。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此活动中来——即 “要搞就搞大的,要干就干成最好的”。2、创作、排练、演出时机把握得好——《红》剧的创作演出,恰值我国越剧艺术百年华诞,使该活动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历史性的特殊意义。3、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群众业余文艺创作和演出活动。对此活动市、区文化管理机构和领导采取了支持而不干预、引导而不强加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使其保留了“民间行为”的基本特色。4、以项目自身的精品形式,感召最广大的群众自愿参与、无私奉献(该活动从始至终,全体演职人员一律为无偿参与)。5、最大限度地聚合社会文化力量共同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精品项目,这中间包括组织力量、创作力量、表演力量、经济力量、媒体宣传力量和政府文化机构的支持力量等等。

其中,“社会文化力量的聚合”可以说是此次活动获得成功,并最具“活动创新”意味的经验之一。

 

2、关于社会文化力量聚合效应的解读

在“社会文化力量聚合”(以下简称“聚合”)的实践过程中,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工作对象”其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一般为某艺术项目的爱好者,参与活动的目的多为获得娱乐的满足等等,这乃是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基础。在“聚合”过程中他仍然是我们依靠的重要对象,因为它将作为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的主体而来实现“聚合”的最终目的。

而“聚合”的实质性意义则在于:社会文化和非文化的精英力量参与、介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的现象。在这里“文化精英”的概念好理解,它一般是指在某文化艺术领域做出突出成绩与贡献的文学家与艺术家。“非文化精英”,我们在这里赋予它的含义是:在社会其它领域,如科学、教育、金融、经济、经营、制造、管理等各自领域做出突出成绩与贡献,并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号召力的成功人士。但这里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非文化精英们必须热爱或热衷于某种文化艺术形式,并甘愿为其投入和牺牲。应当说这种现象在我国的体育界和职业艺术界已有先例,但在群众文化界则并不多见。

大型民族交响越剧《红楼梦》,作为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之所以获得成功,除在创作、演员队伍组织,以及组织理念与活动目标定位准确等方面的因素外,最主要的经验之一,就是社会非文化精英力量的参与。例如,作为这一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者之一,天津大学教授、中国能源研究所名誉理事、国际地热协会会员、美国地热资源委员会会员、天津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副会长、国际著名热力学学者,蔡义汉教授,就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教授作为我国和国际著名热力学专家,除在本行业有值得骄傲的建树外,更是一个“越剧迷”,他在繁忙的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等工作之余,还兼任着天津小百花(业余)越剧团顾问、天津大学北洋越剧艺术研究会会长,并创办了《北洋越剧》报。

蔡义汉教授与河西区文化馆群文干部的正式结缘,当是他第一次观看完《红》剧的排练以后。由文化馆文艺部组织的60多人的大型民乐队、60多人的大型女子合唱队,与小百花(业余)越剧团主唱演员们的通力合作,群文专业干部强大的组织能力和敬业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等,都深深地感染了教授。于是,在其后《红》剧排练演出活动过程中,教授以其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加之文化馆专业业务干部的全力配合,不仅完成了《红》剧的赴京演出和赴宁波、绍兴的交流演出,并做出了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梅花奖”得主的众多越剧名媛与天津越剧票友,在天津同台演出交响越剧《红楼梦》设想。

与此同时,教授还先后邀请了著名的老一辈越剧表演艺术家“南花北移”的代表性人物筱少卿、上海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周派老旦创始人周宝奎、《今晚报》副主编陈礼章、天津市关工委副主任陆丽琴、天津艺研所研究员甄光骏,以及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副会长蔡义江,曹雪芹纪念馆馆长李鸣心,大观园管理委员会主任马骏潼,国务院参事石定环,乃至天津市副市长黄兴国、和市文化局等各方领导和专业人士来观看《红》剧的排练和演出,并求得政府文化部门各级领导和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的道义上和经济上的支持。直至自筹资金,完成《红》剧组172人的庞大队伍,代表天津市文化局,从天津赴嵊州、宁波、绍兴等地,进行群众文化交流演出活动的任务。与此同时,他还广泛动员各新闻媒体参与这一活动的宣传和报道,并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实事求是地讲,就这一活动本身对社会所产生的 “文化行为”的冲击,特别是在民间资金的筹集与运作的信誉度方面,无论是群众文化机构,还是群文活动的组织工作者,绝非“己力”所能实现的,而蔡义汉教授凭借着他的社会影响与威望轻易地做到了。这里决不是我们失于自信,而是一个应有的正确的评估态度。也正是因为如此,从该活动一开始我们就已经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即在此类群众文化活动中,最广泛地依靠社会文化精英的力量,并与之精诚合作,是实现群众文化活动上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正是在活动过程中,经过彼此的认识和了解,我们达成了一种共识叫做“一个都不能少”(指参与活动的各方力量)。这就是“文化精英或非文化精英”在与群文工作者结缘,并在群文事业活动中的巨大作用,这就是社会文化力量的聚合效应。

 

3、群文工作者在社会文化力量聚合中的实际地位与作用

   运用社会文化力量的聚合效应,打造群众文化艺术精品项目,说到底本质上仍然属于“群众文化活动的范畴”。因此,群文工作者,或曰群文干部在这一活动中必然地居于主导性地位,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群文工作者在“聚合”过程中的实际地位而言,无外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群众文化事业是一个超大型的艺术创造平台,在这里各种、各类文化艺术形式和群众的艺术才华,艺术创造力都可以得到充分展示。特别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随着我国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随着专业艺术院团老艺术家的转业、退休和涉足群文活动领域,就群众文化艺术创作作品和表演作品的内在质量而言,大有紧追职业艺术院团后尘之势。但是,能够有效地搭建起这个平台,或者说担负着搭建这个平台任务的,就是“群众文化工作者”。“聚合”的实际社会意义、社会效果和最终目的,仍然是使群众文化这个大平台更加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其次,无论文化或非文化精英们的“艺术梦想”多么美妙、壮丽,必得艺术家们(职业与非职业)的创造、制作(排练)、展示(演出)才能够实现,才能够“美梦成真”。而这里所有的工作内容恰恰是群文工作者的“分内之事”,是我们的本职、本业。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属于个人行为的艺术创作,还是属于工作范畴的组织协调,乃至使社会文化“帮办”力量“聚合”的努力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繁荣群众文化艺术事业。

再次,群众文化艺术创造活动经济成本低廉,这一方面得益于群文工作者自身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强大的号召业余文艺活动爱好者与志愿者参预支持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群众文化事业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的行业定位,也决定了其低成本核算的基本模式。因此它可以成为各类“精英”“美梦成真”的实验场所。这似乎与市场经济体制背道而驰。但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可以广泛筹集资金,并用于开发和发展公益性事业的国家文化政策,又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得那些有着“艺术梦想”,甚至是终身梦想的“精英们”,享受到“大梦醒来方知真”的美感,并将这种感受最广泛地传达给广大的受众,就成为群文工作者的又一项可以达到 “三赢”的工作内容(精英赢、群文工作者赢、群文事业赢)。

    最后,不难发现社会文化力量聚合的实践过程和成果,对推动群文事业发展,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艺术创造品位,扩大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范围,提高群众文化事业的社会地位,塑造群众文化机构和干部的新的社会形象等方面,均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这也就是群众文化工作者在类似活动中所应发挥作用的决定性地位。

群众文化工作者在“聚合”活动中的地位确定以后,如何具体的开展工作?并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总结《红》剧从策划到赴浙江交流演出的实践过程,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和经验:

31、项目论证

    运用“聚合”效应,打造群文活动精品项目,关键是“项目”的选择与论证。简单回顾《红》剧成功的立项与操作过程,既有偶然因素又有必然因素。其间文化馆文艺部音乐干部龙鑫,与《红》剧的音乐主创于桐华先生,在越剧票房的结识和酝酿《红》剧音乐的创作,可以说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当他们拿着谱写出的总谱、分谱来到文化馆文艺部征求文艺部主任逯悌,以及其它专业干部和有关领导的意见,并得到认可和支持就是一种必然的了。特别是将该活动与“纪念越剧艺术百年华诞”的历史契机相结合后,就进一步证明该选项的正确。而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我们对创作作品艺术质量的先期感性预测,又有对未来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段,及其社会价值的理性思考与判断。

32、规模定位

项目确立以后,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规模定位”,是否敢想敢干,是否敢想能干,也就是以什么样的艺术样式和规模来设计和打造这一活动,就成为项目成功与否的焦点。必须说明《红》剧的“交响”形式及其艺术构思,已经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实施的过程就是察看我们是否具有能够有效占领和运用这一空间的创造性能力。

经过简单论证,我们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合唱队300人,民乐队120人,“干就干大的”。这一设想决不是空穴来风和虚张声势,天津市河西区区委、区政府打造“文化大区”的理念早已深入群文工作者的思想之中,河西区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与团队经多年的培养锻炼基础雄厚,加之群文干部自身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绝对能够组织起这样的规模。

但在进一步论证中,考虑到排练、演出、场地、经费等具体问题和困难后,较为理性地确定了一个合唱队80人,乐队70人,主唱与演员13人的理想规模,实践证明这一规模定位是较为科学的,它既充分体现了群众的广泛参与性,又相对保证了作品的艺术质量,既满足了舞台空间画面营造宏大气势的需要,又实现了便于管理与运作的组织领导目标。

33、组织与实施

项目和活动规模确定以后,具体的组织与实施就成为关键环节。文艺部动员了部内全体力量投入到该项目之中。随着活动的发展和需要以及不断变化的情况,最终形成3人领导核心小组全面、负责这一活动的正常运作,特别是在艺术创作和队伍的组织管理方面。在近一年半的时间内,从演员队伍的不断调整、更新,到统筹、组织、排练、演出;从“聚合”力量的有效调整,到内外矛盾的不断化解;从剧目的不断修改、调整,到演员动作、调度设计;从舞台美术的设计、制作,到服装添置、乐器设备协调、筹借;从演出场地、灯光音响的联络,到演出装台准备,群文工作者充分发挥了“一专多能”的专业业务能力和强大的组织实施等工作能力。最终达到了演出质量“一场比一场好”的理想效果。

特别是172人的庞大队伍,战高龄、战高温、战遥远、战疲劳……,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远赴浙江嵊州、宁波、绍兴等地的群众文化交流演出活动,高高兴兴地去,平平安安地回……。可以无愧地说,作为社会文化工作者的“群文干部”发挥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34、桥梁作用

当“聚合”势态基本形成以后,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和首要任务当属“纵横联合”,也即我们说的“桥梁作用”。毫无疑问,“聚合”这一新的社会文化活动形式,使得群文工作者的工作内涵和重点工作对象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业务干部的“纵横沟通”能力和工作水平成为“聚合项目”成功与失败的基本要素。

所谓 “纵横”是指:“纵向”的文化与非文化精英力量及其社会关系网络与群众文化事业、业余文艺骨干,乃至各级行政管理机构与领导间的关系(包括文化职能部门和群众文化管理机构)。由于精英人士事业成功的业绩和对社会的贡献,其关系网络一般处于社会高层地位,且均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另外,精英人士与各级行政领导的良好关系,又极有可能转变为聚合项目的行政支持力量。群文工作者居于上下各层关系中间,作为协调工作的“中坚”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横向”关系基本上指向与“项目”——即艺术作品创作、排练、演出等具体工作有关的部门、单位、组织和个人(包括职业与非职业艺术创造力量)等等。当该项目定位为大型活动时,其横向联合、联络的网络将成正比增加与扩大。特别是当聚合力量对项目自身的艺术质量和艺术品位的期盼值越来越高的时候,作为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就极有可能向职业艺术标准看齐。此时,群文工作者的一项横向联合目标,必定是某些职业艺术院团的各门类的艺术家们。正像《红》剧在排练、演出过程中分别得到天津警备区八一礼堂、天津歌剧舞剧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等艺术院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而群文战线中的精英力量,业余文艺骨干中的佼佼者们,社区文娱活动中的志愿者们等,社会文化艺术活动爱好者的广泛参与,也同时昭示着群文工作者的“桥梁”作用。

实践表明,群文工作者个人的“桥梁”,铺垫得越宽阔,个人修养和基本素质越高,“纵横联合”的能力也就越强,其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然,这其间更不乏群文工作队伍中的领导和干部之间的“桥梁”作用,以及互助、互补、互相信任与支持的作用等等。

35、领导与协调作用

作为普通的群众文化工作干部,如何在“聚合”活动中有效发挥领导与协调作用,可以说是“桥梁作用”的升华。因为这中间不仅包括着普通工作关系的处理,更包含着从精英到平民,从官方到百姓,从民间到个人,从艺术创造到经济运作等,多层次、多环节的协调、管理与具体的决策、组织、实施。因此领导与协调作用就成为“聚合”过程中考验或考核群文工作者的标准之一。

一般地讲,在“聚合”活动中,群文工作者应注意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尺度:1、职能与职责定位。这是大型活动项目分工负责制的具体体现,主要是指组织领导机构和具体工作内容的定位,定位人员应当包括“聚合”活动中各方主要负责人和中坚力量,并视其在社会某领域中的特殊地位与能力而委以工作项目和具体内容。定位准确,就不会发生扯皮、内耗,就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2、精心策划,准备工作先行。由于是“聚合”行为,在活动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同的利益集团,出现多头主导,难以统一管理等现象,加之工作千头万绪,精心策划,想在前、预测在前、预案在前就成为必要的工作程序和内容。由于群文工作者在此类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就更加需要强化此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能力。3、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松散型组织结构,多头领导,上下左右各方人员间的关系,活动进展,时间安排等都相关着项目的成与败,而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或是以会议形式,或是以电话、短信方式加强联系,互通情况,查找问题,及时决策,防患于未然,就成为活动的有效保证。4、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着某一个项目而实现“聚合”的共同目标,就成为“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因此,只要一切言行围绕着目标的最终实现,任何矛盾都会化解。在这个过程中蔡义汉教授有句口头禅,叫做:“说真话”,我们又增加了一句叫做“干实事”,可以说这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座右铭。

    总之,群文工作者在社会文化力量聚合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质上具有将个人行为、民间行为与政府文化行为和群众文化事业有效统一起来的作用。因此围绕聚合目标的一切“有效作为”就成为群文工作者言行的基本出发点。

 

4、社会文化力量聚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由于“聚合”活动一般多为短期行为(至于项目的长期影响或发展成中、长期项目的可能性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所以极易出现诸多不和谐因素。因此,作为活动主导力量的群文工作者在“聚合”中须把握以下工作原则和方法,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共赢的原则:这是“聚合”活动各方必须明确树立的思想基础,是建立在成果共享、利益均沾的基本原则之上的。其中包括艺术成果、社会影响和经济收入与分配等“利益”方面。任何一方独享利益成果的思想和行为,都会成为该项目中途夭折和活动失败的危险因素。

互敬的原则:这是“聚合”活动各方的基本态度与行为原则。在“聚合”项目中由于各方精英力量的介入,特别是资金投入方的介入,都极易成为“左右”项目发展的实力派方面,而作为艺术活动的主导力量“群文工作者”似也有着“比拼”的实力等等。因此各方必须明确“聚合”项目和目标是一种集体行为,是一种“缺一不可”和“一个都不能少”的工作团队,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的团队。因此需要各方树立起共同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互敬”是根本,“信任”是基础,都是必需遵守的基本原则。

协商的原则:在以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协商原则是“聚合”活动的基本工作原则。平等对话,实话实说,互通情况,共同协商,甚至开展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杜绝一言堂、闹意气和不负责任的言行等,就成为项目成功的有力保障。经协商达成的共识和一致意见各方必须严格遵守,承诺必须兑现……。

分工的原则:分工精细、职责分明、计划周全,是“聚合”项目获得成功的保障。特别是在各重要工作环节和相关资金项目方面,分工也即预示着责任与权利。一般地讲,“聚合”项目中分工的基本原则就是“各尽所能”,既然是精英力量的合作,就应凸现出各路精英们的高尚品格,凸现出他们内在的社会力量与作用,凸现强大的组织工作能力和手段,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证。

互补的原则:互补原则也可以称为合作的原则。这里特指具体工作中的互补精神。特别是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不推诿、不回避,并主动承担责任,就成为一种良好素质与互补精神的具体体现。但需要注意的是事后的迅速沟通与责任划分,以防范责任风险。

公开的原则:在“聚合”项目中最为重要的公开内容即“经济账目公开”。即使是在公益性原则下,凡涉及到的经费项目,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依照预算、决算制度实施执行,并做好最终财产权的划分预案。

    总之,有关“聚合”活动中需要把握的基本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在很多方面与我们的日常工作实践具有本质上的相同性,只是此类活动的形式与性质需要我们做到头脑更加清醒,观念更加明确。

 

5、社会文化力量聚合过程中的风险规避

凡是对新生事物的探索都存在着风险,因为它没有经验可循。在社会文化力量聚合活动中,群文工作者面对的工作对象和主要工作内容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中主要对象方面,集中了文化和非文化精英力量群体和聚合项目各利益集团的代表性人物间的矛盾;在工作内容方面,聚合项目的所有参与者,对活动目标最佳艺术效果的理想预期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公益性原则的矛盾方面,以及其间表现出的参与者个性和行为特征、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矛盾纠纷、资金运作的非规范性等等,就都成为我们面临的风险因素。这中间特别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大约有如下四个方面:声誉风险、断层风险、失控风险、经济风险。

声誉风险:群文工作者的个人声誉是在本行业(或称圈子)中的立足之本,无论是面对同行,还是骨干,“一呼百应”,即标志着个人的专业业务的影响力,更显示着强大的活动组织能力等等。但在“聚合”项目活动中,除去面对熟悉的“骨干”力量和“项目”艺术质量方面的“准专业”要求外,更多的工作内容则演变为与“帮办力量”的协商、协调、筹划、沟通等行政性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艺术质量达不到精英们的心理预期目标、协商不通发生争执、协调不畅产生矛盾、筹划不周密酿成事故、沟通不及时造成失误……及其引发的一切矛盾(包括来自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焦点,均集中在群文工作者个人身上,加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社会上的成功的精英群体,因此,任何失误和不良表现都会造成群文工作者的严重的“个人社会声誉”损失。

风险规避方略:坚持把握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原则和特点,对精英人士尊重、了解、谅解,并学习他们的组织才能和成功经验;在艺术创造方面尽力而为,精益求精;在组织工作方面说实话、摆实理、办实事,以真诚感动人,以实干影响人。

断层风险:这里特指群文工作者与有关行政管理层的断层风险。一般地讲,“聚合”项目大多具有偶然性,也即“计划外项目”,且合作初期可能多为个人或民间组合方式,其规模与成果的“前景预测”很难把握,加之尚有可能来自于精英方的“个人行为诉求”的合作要求;精英人士社会活动能力方面的全方位影响,及其个性特征与身份、地位、尊严等与群文活动规律性的矛盾;群文干部专业工作范围、艺术创造的积极性与行政领导管理审批程序的矛盾;直至专业干部以正常的业务活动启动,但其项目影响日益扩大所造成的管理层无从入手的被动局面等等,极易造成与本单位或本部门的行政管理层的断层和矛盾。

风险规避方略:坚定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理念不动摇,排除干扰,化解矛盾。强化请示报告的组织原则,积极寻求广泛支持与层级管理的统一领导渠道。充分重视行政领导的管理作用和功能。

失控风险:当“聚合项目”获得基本成功后,活动的组织主导权及其活动范围便具有无限扩大的倾向。而群文工作者由于自身工作性质、社会地位、工作经验等因素,极有可能处于有责而无权、有工作目标而无决定行使权、有演出质量保证之责而无经济支配职权等被动地位。加之面对艺术创造的全体演职人员等,此时极易出现各种风险,直至使该项目半途而废。

风险规避方略:最佳方略为项目论证阶段即将有关各方的职责、权利、利益、合作期限等有关问题以合同、合约的方式加以明确,并互相约束。如若最初为口头协议,或纯属“情缘”因素,逐渐促成的聚合项目,此时必须加强沟通频率,据理力争,陈明厉害,但必须保持头脑的冷静和“冷处理”的工作方法。

经济风险:由于群文工作者的个人事业心,以及一般性活动经验的惯性,加之聚合项目的诱惑力,他们往往凭借高涨的工作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而忽略了经济问题。特别是项目启动的初级阶段,或其尚处于个人或民间行为阶段时,群文工作者个人甚至也不惜投入大量启动资金,而较少考虑经济后果,加之聚合项目多方合作,多头支出的特点,这就存在着极大的经济风险。项目成功以后随之而来的社会资金、政府资助资金、商业演出所获资金……的经济支配权、使用权和分配权同样也面临着矛盾和风险。

当然,就聚合项目是否成功,能否成功,以及后期经济效益等问题,并非早期可以准确预测的,而群众文化艺术创造活动低成本的特色,又是聚合项目合作的基本条件之一,这种利弊掺杂的复杂情况很难原则的规范与划分,必须在认真分析研究实际情况的条件下理智、科学地做出决策。所以这里只能做一般性风险规避方略提示。

风险规避方略:首先群文工作者还是应当保持着那分为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充分发挥促成聚合项目的主导性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必须强化自身经济意识和经营管理意识。

在聚合项目活动中,由于目标追求的一致性,及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互相信任的良好合作关系和沟通机制,应当成为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的弱化。一般地就项目前期启动资金的投入而言,一是各方要有明晰的支出账目,二是适量控制数额,三是分别寻求经济支持渠道,并把握经济主渠道疏通所得的优先支配权和共享权利的合理分配方案。项目启动以后的资金注入和管理,一是合理支配,二是建立起严格的集体审计制度,三是账目公开。基于合作项目多头管理的特殊性,和临时性资金支出需要的紧迫性,各合作方的主要负责人可以作为经济代理人并承担经济责任。四是共同商榷并制定合理的经济管理机制和分配方案,这是聚合项目成果长期发展的有效保证。

 

综上所述,大型民族交响越剧《红楼梦》,作为群文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我们已经从中深刻地认识到:“聚社会文化力量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精品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特点;它不失为我国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和群文业务活动拓展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将社会资金有效地引入到群文活动中来,并与群文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有效地统一起来。至于群文工作者在社会文化力量聚合中的实际地位与作用;社会文化力量聚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聚合过程中的风险规避方略等,不过是我们的一点体会和经验。在实际的“聚合”活动中,由于聚合项目的对象、规模、预期水平、管理模式、资金投入、回报方式等等不可预计的情况可能随时发生,因此看准方向,克服困难,实事求是,努力坚持,就会成为 “社会文化力量聚合项目”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200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