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余下岗:朱亚文局长在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0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5:11:16
来源:   阅读次数:331
发布时间:2010-09-27 字体:【大  中  小】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贯彻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普通高中校长暑期学习研讨会精神,交流和总结上一学年我市高中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分析当前我市高中教育所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下一学年高中的重点工作,推进我市高中教育教学在现实与理想相结合的轨道上健康、持续的发展。刚才,陆长苏副市长就高中教育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入领会,抓好落实。这次会议,我们有幸请到陆岳新院长、马斌处长、彭钢所长、鞠文灿主任,他们将为我们作专题学术报告,相信大家一定会专心听讲,一定会很有收获。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上一学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回顾
一学年来,我市高中系统的同志们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严格规范办学行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新的成绩。在各项工作创先争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同时,今年高考再创佳绩。全市41369人参加高考,二本以上录取11565人,二本以上录取率为27.96%,列苏北第一,比去年增加1335人,增长率为13%,体艺类本科录取3792人,居全省第一。市委、市政府特发通报和贺信,刘永忠书记亲自批示:“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值得总结,尤其是突出创新精神十分可贵。”回顾一学年的工作,我们重点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1、在学习中统一思想,进一步提升了政策水平。一是严格执行“五严”规定。去年6月,省教育厅等四厅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我市结合“千名校长进社区、万名教师进家庭”活动,广泛宣传、学习、落实《意见》精神。市、县(区)分级修订了《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办法》。高中各校“自查自纠”,对社会实行了 “公开承诺”。开展了“中小学规范办学百校行”,不定期、不定校、不定项的随机抽查,明察暗访了几乎所有高中校。经过一学年来的努力,我市高中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具体表现为:学生在校时间明显减少,考试次数明显减少,媒体炒作明显减少,违规招生明显减少。二是合理把握政策分寸。为了防止一种倾向衍生另一种倾向,我们组织高中系统的同志们进行了多次研讨。大家认识到:不下高考指标,不等于不要高考目标;不加重学生负担,不等于不要教育质量;不公布考试名次,不等于不要考核评估。在新形势下,我们全市上下,认识到位,行动有力,坚持咬定质量不放松,坚持科学应考出智慧,干出了信心,干出了成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三是党政领导密切关注高中。一学年来,市、县(区)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多次视察高中,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高中,出台了加快发展高中的有关政策。两级的人大、政协分别到高中调研,为高中发展建言献策。各县(区)党委、政府在人财物上大力支持高中,给教育系统的同志以极大的鼓舞。清河区在我市率先步入“教育现代化”,清河中学、淮海中学正紧锣密鼓地为创建四星级作准备。洪泽中学大打翻身仗,三年三快步,逐步赢得了全县人民的信任和赞誉。
2、在管理中创新机制,进一步发挥了组织功能。为了缩小与苏南、苏中的差距,保持在苏北的优势地位,我市各级教育行政、各高中校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一是市教育行政加强了对全市高中工作的领导。市教育局建立了班子成员联系县、校制度,定期组织县(区)分管局长和重点高中校长进行工作交流和外出学习。今年高考之后及时召开了县(区)分管局长会议,继后组织了部分高中校长去湖南长沙一中和湖南师大附中考察。二是各县(区)教育行政强化了对本地高中工作的调控。县(区)教育局都建立了班子成员蹲点到校制度,及时了解一线情况。三是两级业务部门加强了对高中教学的指导。市高中教研员本学年平均听课58节。两级教研室通过上课、教案、课件、论文等评比活动,把高中教师的精力进一步吸引到了教学和研究上。为了尝试“研训一体”,洪泽将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等部门合并为“研修中心”。本学年市教研室组织了苏北四市高三复习研讨会,组织了两次苏北四市高中教学质量调研。市、县(区)招考部门在组织招生和考试安全方面谨慎工作,也获得广泛好评。四是各校强化了管理体制改革。清浦中学、清河中学等加入淮中集团的学校,不仅学习了淮中老师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还学习了淮中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淮安中学试行“校内分部”体制,把教干和师生“一分为二”,形成实力平均、相对独立的“两个分部”,力求在竞争的氛围中各显其能。
3、在研究中谋求对策,进一步改进了教学方式。一是重视了教师“教的方式”的改革。各校注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郑梁梅高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听得懂、联得上、用得活、记得住、说得出”。师院附中、楚州中学、洪泽二中为艺体等小科生单独编制“导学案”,马坝中学还定期开展了小科“导学案”的评比。盱眙中学提出了在课堂上“三让学生”的要求,即“书本让学生读,答案让学生说,规律让学生找”。淮阴中学提出了破除“学不会练会,练不会考会”的思维怪论,强调每个学生都要备有错题集、好题集。各校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协作。清江中学将高三上一届各学科教师的所有资料都留存给下一届教师。洪泽中学要求教师集体备课时做到“三公开”,即资料公开、信息公开和优题公开。淮海中学实行了高中各年级教师的相互“送课”。各校还加强了课堂督导。涟水中学、淮州中学规定除后勤处室之外的所有中层以上干部都要按计划走进课堂、会诊课堂。二是重视了学生“学的方式”的改变。高中各校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帮助学生成立了“自主合作小组”。寒暑假中,小组成员在同学家里一起学习,老师巡回家访,答疑解难。金湖中学结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了“家访竞赛月”活动。三是重视了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淮阴中学今年初再次邀请“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来校演讲,为高三学生鼓劲加油;盱眙中学组织学生唱“班歌”、“级歌”,淮海中学组织学生在晚自习时“同唱一首歌”,这些活动都起到了很好的励志作用。
4、在普及中争取效益,进一步增强了综合实力。一是不断提高普及程度。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左右,到2007年,我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实现了基本普及的目标。目前,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       %,居全省平均以上水平。现有普通高中在校生为11万人,校均2800人,实现了规模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二是逐步扩大优质资源。我市高中的布局调整稳步推进。为了尽快提高优质高中的比例,各县对一批薄弱高中进行了改造和撤并。全市普通高中已精减到40所。同时,普通高中学校从农村向城区集中的趋势日渐明显,目前我市普通高中在校生中,有85%的学生在城区高中就读。三是重点工程进展迅速。我市普通高中的校园改造和异地新建进展迅速,一批重点工程成为精品工程。我市创建晋级工作积极而有序。随着都梁中学和车桥中学晋升为三星,我市目前三星级高中已增至22所,占全市普通高中总数的56.4%;四星级高中10所,占全市普通高中总数的25.6%。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县(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中教育工作者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向在座的各位局长、校长、老师,并通过你们向长期工作在全市高中教育战线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下一阶段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看到在高中教育发展进程中还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第一,质量意识还有待强化。首先是少数同志的质量观念有所淡漠。在规范办学行为文件出台之初,有的同志对文件的执行力度心怀疑虑。可是一旦政府强势推进“五严”规定,曝光了不规范的行为,采取了“动真格”的措施,有的同志又产生了“高考成绩不排名,应对高考可以松松劲”的思想。其次是少数学校对质量的理解不够全面。有些学校领导缺乏“十个指头弹钢琴”的本领,存在“除了抓高考,还是抓高考”的情况,对高考不考的课程重视不够。第二,教学改革步伐还有待加快。首先是不能尽快适应改革形势。有少数同志在新的形势下表现得不知所措,应对变化不够及时、不够到位。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一些教师过去长期靠“延长授课时间”和增加作业量这“两个法宝”。现在一旦丢掉了这两样,便不知教学质量从何抓起。不少学生还没有从被动接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其次是少数课堂改革出现形式主义倾向。一些老师没有真正吃透新课改的精神实质。搞一些形式上的师生问答、小组合作和探究,但实质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没有真正调动起来。第三,教师队伍素质还有待优化。目前我市部分高中包括少数四星级高中,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学科不配套,骨干不充足;教师观念落后,方法单调,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第四,高考应对策略还有待改善。反思淮安2010年高考,虽然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遗憾。首先是部分学校对于高考中“3+2”关系理得不清,找不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其次是部分学校对本科边缘生的把握不准,且在转化措施上落实得不够到位。再次是部分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打得不牢,造成了“基础题分数拿不全,难题分数又拿不到”的现象。再其次是部分学校高一、高二教师配备不够合理,管理工作粗放,使高三工作陷入被动。
实践证明,一所学校,特别是高中学校,离开了教育教学质量去谈其他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高中的校长、教师、教研人员都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到淮安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1、抓教育管理,力求运作再创新。一是强化校干队伍的管理。温总理说:“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要建立一支想干事业、会干事业、干成事业的校长队伍。校长要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处理轻重缓急,从琐碎的事务圈中跳出来,从无谓的应酬中“逃出来”。多看书读报,做学习型校长;多听课评课,做专家型校长;多思考治校方略,做科研型校长。市、县(区)教育局要为高中校长出国培训、对口交流、高级研修提供机会。在今年“全市中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的评定中,计划推出5名高中校长。要建设一支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校长要当好班长,带领一班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一心一意干事业、同心同德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教研队伍的管理。要建设一支业务精、善指导、老师服的教研队伍。各县(区)要充实教研室的力量,配齐配好学科教研员,教研员队伍要拉得出、打得响。借鉴市内外教研机构改革的做法,探寻一个高效、务实、灵活的运行模式,促使教研员按照“研训一体化”的工作要求,让学科教研和教师培训得到有机的结合。市、县(区)两级教研室要增强研究的应用性、实效性、实战性,高中教研员要把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研究高考上来,坚持为基层学校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三是强化学生的管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请成功人士来校讲奋斗经历,请往届优生回母校介绍经验,让学生具有昂扬的士气;举行迎考誓师大会,开展挑战应战活动,让学生保持适度的紧张。其次,要缓解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指导学生把文化学习与艺体活动兼顾起来,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各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要在高三学生心理调适上多做工作。再次,挖掘各类潜力。对名校生、保优生、临界生、小科生的文化基础进行准确定位,根据学生复习应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需求,实施分层教学和分层辅导。对临界生要采取“三补三多”,即补态度、补方法、补知识;多提问,多辅导,多面批。对小科生要注意“三个并重”,即专业训练与文化提高并重,打好基础与名师指点并重,针对统招的训练与针对单招的训练并重。
2、抓教师培养,力求德能再提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学校的根本大事,是一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重视教师德能的提高,在“建大厦”的同时还要“育大师”。分层确立教师成长目标,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同时帮助每位教师制定“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以激活教师内在上进的动力。一是要促进新教师的尽快成长。高中学校每年都要进一批新教师,各校要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要落实好“青蓝计划”,还要引导新教师自加压力,要求他们多听课、多上公开课、多参加赛课。各县(区)要进一步抓好新教师的“考学”工作,以考促学,以考促研,要逐步规范“考学”程序,提高对“考学”的要求。对高中新教师的“考学”要增加高考试卷的内容。努力让新教师通过三五年的时间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市、县(区)教师管理部门对高中新教师的继续教育要拿出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是各校教师培训普遍采用的方法。请什么样的专家应慎重选择。高校教授需要请,但更多地还要请中小学名师。这些“实践出真知”的专家能把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市、县(区)教研室要建立中小学名师联系网络。二是要为骨干教师营造“宜居”环境。骨干教师特别是高中的语数外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中流砥柱,也是各校争抢的人力资源。学校管理者要重视他们的福利待遇和情感需求。一方面要通过“专题讲座”、“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激励骨干教师的再提高。要求骨干教师领衔课题、撰写论文。在“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科研优势”,形成自己的“学术品牌”。市教育局今年已经选拔了119名“市级高中学科带头人”,计划明年再选拔一定数量的“市级高中骨干教师后备人才”。各校在兼顾高一、高二的前提下,要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一支精干的高三教师团队。三是要促进城乡师资的均衡。继续实施“三百工程”和“千校万师支教计划”,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农村高中任教。同时要探索教师的流动机制。我市已经开始在4所市直小学实行语数外教师的交流,以后逐步由小学延伸到中学,由语数外延伸至所有学科,由城区之内延伸至城乡之间。四是要重视高中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在新聘研究生学历教师的同时,各校应鼓励教师在职或脱产攻读教育硕士、博士学位,计划用三年时间,让我市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5%。要充分发挥高中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的学术引领作用,鼓励他们著书立说,走进“教育家”的行列。还要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做好高中特级教师和教授级高级教师后备队伍的培养。五是要重视师德建设。今年是全市教育系统的“师德建设年”,各县(区)应认真制定实施计划,各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活动,推动这项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在规范办学行为之后,要严防“有偿家教”的反弹,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当事人。各校要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考核和评价,建立健全教师师德档案和业务档案,促进教师工作态度的端正和工作水平的提升。配合今年启动的“感动江苏教育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要在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中发现并树立“平常却伟大,平凡却感人”的先进典型。
3、抓教学过程,力求效率再提高。一是要重视抓好高效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问题出现在课堂,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也要聚焦课堂,新形势要求我们对课堂效益分秒必争。各校要把备课抓细抓实,把群体结晶的统一性与个人创造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要引导高中教师胸怀大局、精诚合作、拧成一股力量。课堂上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该讲的要讲,该细讲的还要细讲;在建立师生平等关系的同时,还要树立教师的管理权威。该批评的要批评,该纠正的还要纠正。高三的课堂要把精力用在典型试题的分析上,题不在多,而在精。要跟学生讲清解题思路,讲清解题方法。各校要加强课堂督查,实践证明,既要查教案,更要查课堂;既要重视“公开课”,更要重视“平常课”。要坚持校领导“推门听课”制度,力求让每一节课都能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市、县(区)教研员要沉到一线去,及时把脉课堂、引领课堂。二是要重视抓好高效作业和测试。在作业的“精选、精练、精批、精评”等四个方面中,“精选”是基础。只有精选作业,才能控制作业量,杜绝题海战术。要发扬“教师多花一小时选题,学生节省一刻钟做题”的精神,坚持“教师手头的教辅资料可以多,学生不可以多”的原则。对学生的作业要“天天查、日日清”。要组织好每一次调研测试,包括全市的统测。抓好测试的每一个环节,重视“质量分析”这一环节。市一级分析到县(区)和重点高中,县(区)分析到各校,学校分析到班级,班级分析到个人,以寻找差距,及时整改。在严谨而规范的测试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以减少高考中无谓的失分。三是抓学生的自主学习。过去一个很长时期内,我们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得不够,学生在校的一整天时间包括自习课,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帮助安排学习流程。现在新的形势要求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多了,如何抓好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新课题。学生由“依赖教师”向“自主学习”转换,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要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规划好课余时间,主动自觉地进行课外学习。要进一步完善“家访制度”,引导家长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力避免出现“假日教育真空”现象。高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当前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两个轮子,这两个轮子要一起转。
4、抓高考应对,力求策略再优化。一是要认真研究高考试卷。对我省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一比较,从中找异同、找新意、找走势。大家普遍认为今年的高考试卷是“立足基础,变不离本”。这8个字只是讲了总的特点,落实到不同的学科还应有不同的具体特点。高考试题把新课改的理论实践化,把新高考的原则具体化,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引领了方向,我们要很好地研究它。参加高考阅卷的同志回来后谈了他们对今年试卷的看法,谈了学生答卷时常犯的错误以及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真经”。市教研室已将这些内容形成《教研信息》下发,各校要组织高三教师认真学习。二是要认真学习新考纲。组织高三教师深入学习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深入学习省颁布的各学科修改版《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结合2010年高考的得失,把握2011届高三教学和复习应“强化什么,淡化什么”,明确明年高考较之以往在内容增删、“考点”的提法、试卷的题型和分值等方面的具体变化,少做、不做无用功。三是要认真落实学科教学计划。市教研室已经下发了2011届高三各学科教学进度和活动计划。各校要据此认真修订、完善、落实自己的学科计划,把全市的原则性与各校的创造性结合起来。对于一些重点学校的学科计划,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要逐一检查、具体指导。要了解2011年高三的学情,摸清“家底”,具体分析,采取实切措施保优、提优。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分配课程时,要考虑语数外学科和选修学科的平衡。高三的整个复习过程都要重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而且基础知识要在复习中不断的巩固强化。参加高考阅卷的同志有一个共同建议,那就是把“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应对高考的最基本策略。四是重视信息搜集和质量监测。要进一步增进与省考试院和师范院校的交往,要加强与省内知名高中的交流,要密切与苏北同行之间的交往,研究新形势下的合作方式。在减少市级统测次数的情况下,如何对高中教学质量进行及时地检测和诊断,还需要我们很好的思考,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抓高三复习的同时,还要做好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的准备。学业水平测试是一种“过关”性质的“小高考”,要把复习聚焦在课本之内,控制好难度。
三、高中工作的整体构想
高中工作是基础教育的“出口”,高中教育的改革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要把高中工作纳入基础教育的大局中通盘考虑。
1、塑造全面人才,建设素质高中。一是要开齐开好非高考的课程。高考不考的课程有没有开,开得如何,这是当前高中是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状况的标志之一。如果说小学、初中的音乐和美术开设不足,制约了高中的艺术高考成绩,那么高中课程开设不足、开得不好,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各校要重视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选修课的设置为高中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校本选修课是对国家选修课的一个必要补充。校本选修课的开发为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对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实施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各校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力争多出精品。像我市几所课改样本校那样,摆出数十种校本课程的“超市”,给学生多样选择的余地。要重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先是保证开足课时,然后再逐步提高质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立是新课改结构性的突破,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难点。各校要逐步配备这门课的专任教师。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课外活动有没有开展,是否丰富,这是当前高中是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状况的标志之二。要通过各种节庆、展示、比赛、体验活动对学生进行多种有益的教育。要引导学生成立各种社团,拓展他们的知识空间,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要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好大课间的“跑操”活动,学军纪,排方队,呼口号,让跑操不仅成为一项体育项目,而且成为师生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成为学校规范管理的一个窗口。三是要进一步依法“减负”。身心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的基础,而依法“减负”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制度保证。一学年来,我们在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今后,教育行政、学校还要与家庭、社会一起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学校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健康快乐的成长。要进一步加大问责力度,及时惩处违规行为,建立依法“减负”的常效机制。
2、面向未来社会,建设现代高中。我市计划到2014年实现教育现代化,高中教育理应走在前列,而不应拖现代化的后腿。一是调整布局。要通过联合办学、组建集团的方式进一步发挥优质高中的辐射作用,放大优质高中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要通过布局调整或资源重组的方式,撤并发展前景受到严重制约的高中。未来三年内,如不能创建三星级的学校,就应考虑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今年全市计划撤销调整三到四所办学效益低的高中,主要任务落在淮阴和盱眙。高中要处理好提高质量与办学规模的关系,控制班级数、班生数,逐步走“小班化”办学之路。二是增强硬件。要关注重点项目的实施。今年我市有一些关系高中跨越发展的项目,如淮阴中学分校兴建工程、洪泽中学易地重建工程等,一定要抓紧建好,以这些项目为带动,加强全市高中的基本建设。要加强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立,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丰富高中教育教学网上优质资源。三是晋升星级。清河中学、淮海中学要进一步做好创建四星的准备工作。市一中要积极做好创建三星的筹备工作。按照省教育现代化指标要求,辖区内所有高中都要达到三星以上标准。目前我市三星以上高中只占56.4%,淮阴、涟水、盱眙在此项工作上压力较大。
3、彰显异质个性,建设特色高中。一是在内涵发展上寻求特色。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高中学校必须找准新的突破点,学校文化建设能够担当这个“突破”的重任。各地各校要切实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精心规划、组织实施。学校文化并不排斥共性,但更强调个性,强调一所学校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独有个性。上个月高中校长在湖南考察,看到两所名校的文化个性非常鲜明。长沙一中以“天下责任感的大胸怀”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和蕴含着刚柔相济、阴阳互补哲理的环境文化,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湖南师大附中把学科奥赛获奖的学生辅导教师的姓名刻在石碑上,也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各校要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凸显本校的文化特点。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我市有基础、有积累、有项目,现在关键是要提升品位、要扩大影响。本学年我市将评选一批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二是在国际合作上寻求特色。苏南的国际化办学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全市三星级以上高中都要成立“国际部”或“国际交流中心”,要有专门科室、有专人负责。全市四星级以上普通高中,原则上都要选择一所同类型的高水平的境外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在办好淮阴中学国际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扩大国际合作办学,加强境内外师生交流。每个三星级以上高中都要聘请一些高水平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同时要继续选派高中教干、教师赴外深造,还要通过举办“友好周”活动,积极开展中外学生假期互访活动。今年11月份,市教育局将承办“江苏省中小学校长国际论坛”,高中各校要在这次活动中虚心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治校方略,博采众长,显我特色。“十二五”期间,我市计划建设高中特色项目30个。
同志们,做好下一学年的高中工作,对实施“十二五”高中教育规划具有奠基和开启的意义。让我们以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为指针,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开拓进取,凝心聚力,立足现实,追求理想,努力开创淮安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崭新面貌,把淮安高中教育推向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