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 2018校园招聘:秦始皇是暴君,还是明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8:05:32

【中华史林】秦始皇是暴君,还是明君?

  • 发表于:2012-01-01 10:04:47
  • 作者:人民尚武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
级别:都司积分:25411中高考复习,家长疯抢必考点安溪铁观音-秋茶优惠中中国人就来支持国产战机!

    如果我说秦始皇不是暴君,是个明君,是个仁君,肯定会有不少人骂我,说我这是故意标新立异来显示自己的高明。不错,在读程步的《真秦始皇》之前我也会这么骂持此观点的人,可惜现在我读了。我不想起个很吓人的标题,例如什么“每个中国人都要知道的历史真相”“是中国人就要转贴”…只要是真理,就禁的起各方的辩驳,因此我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下面均为程步先生书中的原文,空间有限,只展示部分给读者,略作修改,以求读之连贯,但观点绝无改动。孰是孰非,请有心人自己定夺。

 

    作者程步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受过良好的历史、法律和文学训练。自少年起酷爱《史记》,及近知天命之年,已将这部伟大著作披览数十载,烂熟于心。根据多年读书思考,悉心研究,他发现了《史记》在对秦始皇的记载上存在种种自相矛盾之处以及谬误,而这些,竟成为后人评判秦始皇的主要依据。

 

    2009年新年伊始,著名学者易中天教授作序热情推荐的读史力作《真秦始皇》出版。

 

    这本书以充分的证据揭示了一个事实——秦始皇在位37年没有诛杀过一位将军大臣;他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保护人犯权利的法律;荆轲行刺,他怒火万丈,占领燕国的秦军却没有屠城暴行。但是,只要历史事件对秦始皇有褒扬作用,司马迁立刻就会用一些小零碎将这种效果抵消。

 

    司马迁为什么要骗我们?本书全力解开尘封了2229年的谜团,作者以独特的读史方法对秦始皇统一中国战争的再认识,可供学者借鉴批判;其中丰富的历史知识,可为历史爱好者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

 

    一、引言

 

    说到秦始皇,人们习惯上把他认作暴君,其统治的秦帝国,也被众口一词的指责成暴政,从古至今,从小学课本到学者著作。的确,史书上记载着他的暴行:他用“浮尸百万,流血漂橹”的屠杀统一了中国;他用“严刑峻法”“焚书坑儒”的独裁统治着帝国,以至于“劓鼻盈蔂,断足盈车”;他用征发七十万受过宫刑和其他徒刑的罪犯为自己修宫殿造陵墓;他暴政不得人心,“失期法皆斩”,终于两个服徭役迟到的民工揭竿而起,一代王朝就此灭亡。然而,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二、关于统一战争

 

    我们先来看一组时间表:

 

    公元前247年,13岁的赵政登基为秦王;

 

    公元前230年灭韩。史书没有战斗记载。

 

    公元前228年灭赵。仅隔两年。

 

    公元前225年灭魏。史书没有战斗记载。

 

    公元前223年灭楚。两年后灭了最大的楚国。

 

    公元前222年灭燕。速战速决。

 

    公元前221年灭齐。齐国是被劝降的。

 

    秦始皇登基后用了17年的时间解决了国内问题,巩固政权后,发起了统一战争,用了不到9年就灭了六国,平均两年一个,后来更是一年一个,至于如此迅速的原因,大多数认为当时的秦国强大到视六国如郡县,依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大梁人尉缭在于秦始皇讨论国事的对话。关于秦国当时的实力,程步先生认为秦国远没有那么强大,而且几次面临亡国危险,空间有限,在此不做赘述。退一万步,即便秦国实力真的如此强大,就一定能推出其是通过屠杀来统一中国的吗?

 

    纵观26年的统一战争,有杀伤记录的只有两处:

 

    一是“二年,某(一个鹿,下面四个点,输入法没这个字)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这是在秦始皇年幼,不能主持国政时。

 

    二是“十三年,桓齿奇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这个斩首十万的将军桓齿奇以后又有战功“十月,桓齿奇攻赵。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齿奇定平阳,武城”。

 

    有趣的是,其后桓齿奇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拔,这迥异于秦昭王时代的白起。与之相反,秦王开始重用以巧取胜的王翦,王贲等将领(程步先生认为,王翦灭六国的战略是历史上最早的闪电战,此处不赘述)这一点固然有将军们的智慧,但也一定离不开君王对生命的珍惜。

 

    也许有人会说,是秦王怕后人看到自己嗜杀,毁灭了杀伤记录。但我想提醒:第一,秦王怎么知道自己的帝国14年后就会灭亡,所以及时毁灭证据?第二,历代秦国的将军是赖战功提拔的,杀敌记录多不更是为自己添彩,岂会没有记录?第三,若真的有大规模的屠城和残杀,幸存者对于当时的描述一定会被记在痛恨秦始皇的各种史书上,但很可惜翻遍史书都没找到,找到的只是文人诗歌中无法查明出处的形容词。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六国与秦始皇或多或少都有新仇旧恨:赵国有8年被追杀的恐怖经历;魏国有大败蒙骜,导致秦庄王35岁早逝的杀父之仇;楚国有李信战败,后向王翦承认错误,在众臣面前的君威扫地;燕国更有卑鄙的派遣刺客差一点要了自己性命的愤怒,然而破燕后秦始皇也只是要了燕太子丹的脑袋,并没有血腥屠城。至于如何对待六国后人,本文将在下面陈述。总之,如此宏大的战争,胜利者没有对战败国民众泄愤和屠杀,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信手捏来的就有项羽屠襄阳,烧杀咸阳城;刘秀屠成都;黄巢血洗长安;成吉思汗灭绝西夏;满清入关的一路烧杀就更不必说了。

 

    贾谊的所谓“浮尸百万,流血漂橹”读起来的确琅琅上口,所以世人不重证据的一代传一代,但这不过是文人不负责任的妙笔生花而已。贾谊为汉代人,汉通过造反灭了秦,只有让世人觉得秦无道,才能让世人相信汉的合法性。

 

    三、关于如何对待六国后人

 

    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战争击败敌国之后,通常的做法是将战败国的王室将相用屠杀的方法予以摧毁,但《史记》中同样没载秦统一中国后对六国王室屠杀灭族,也没有对六国的大臣、将军、地方士绅进行屠杀,只是“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相反,还能从《史记》中找到对待六国人如同对待自己人一样的一视同仁的事例。

 

    其一,楚国人刘邦可以做官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是沛县的一个亭长,其后来的岳丈吕公是单父县人,为了避仇,又因和沛县县令关系好,来沛县居住。沛县官吏都来祝贺。萧何当时是沛县的一个管收贺礼的小官,他对宾客说:“送礼不满千金的,坐到堂下。”刘邦平素就看不起这些官吏,就谎称贺钱一万,得以进见。吕公喜欢相面,见到刘邦后大为吃惊,亲自迎为上座。刘邦趁机戏弄宾客。宴席结束,吕公把刘邦留了下来,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了刘邦,就是吕后。

 

    上述这个故事透露的信息有:第一,沛县(今江苏)离秦国故土很远,没有史料记载秦国向沛县移民,秦国也没有必要千里迢迢派自己国人只去沛县做个县令,因此可以推断,战败国县令一级的官员,由战败国自己人担任。第二,刘邦是楚国人,萧何也是楚国人,都在秦国当了官,说明秦始皇没有将六国吏民置于低人一等的奴隶地位。第三,刘邦平时戏弄同僚,显然没有语言障碍,因此,其同僚也都是楚国人。

 

    其二,楚国人萧何工作努力,几次被朝廷提拔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是楚国沛县人,通晓法律,秦齐国的御史几次来检查工作,萧何予以协助,因为其把工作做得总是井井有条,又在业绩考核中名列第一,御史回到朝廷后要提拔萧何去中央工作,萧何不愿离开故土,反复请求,这才作罢。上述故事也透露了:第一,萧何有权利在秦帝国的政府里为官并且得到提拔。第二,秦帝国的高级官员没有因为萧何是楚国人而歧视,并打算提拔其到中央。第三,萧何不听征调,并没有引发御史的不满和惩罚。

 

    其三,楚将后人项羽,行动自由未被监禁

 

    再来看《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项羽是下相县人,叔父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项氏世代为楚国大将,项羽先后学过识字,剑术,兵法。项梁因罪案被牵连,被栎阳县逮捕,他就请蕲县狱官曹咎写说情信给栎阳的狱官司马欣,事情得以了结。后来项梁杀人,和项羽一起逃到吴县。吴县的人才能都比不上项梁,每次县里的重大活动都由项梁主办。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在大泽乡起事,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都造反了,我不想落后而受制于人,我也打算起兵,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项梁说:“桓楚的下落只有项羽知道,待我把他叫进来”项梁看项羽进来后给他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项羽拔剑砍了郡守的头,之后挂上郡守的官印,郡守部下大为惊慌,被项羽一下杀了一百多号人…

 

    项羽的故事能透露出的信息有:第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于世代为楚大将的项氏,没有屠杀、下狱,尚可以学习剑术和兵法。第二,项梁因被牵连被栎县逮捕,他请托蕲县狱官写说情信。栎县在秦都城咸阳附近,项氏老家在下相县(江苏宿迁),相距一千公里,如果项梁在家乡犯事,根据属地管辖原则,首都附近的司法官不可能跑过来抓捕他们,可他们怎么又会跑到栎县去呢?唯一的解释是,秦始皇迁12万户至咸阳,项梁一家在此列。并且,项梁一家是在天子眼皮底下学习剑术和兵法。第三,司马欣是秦国人,曹咎不是秦国人,原因同上,秦国没必要委派一个秦国人来到千里外只做个无关痛痒的小狱官,信件一到,事情就了结了,可见秦官吏对楚人没偏见。第四,项梁后来又杀人了,跑到吴县,并且大模大样的主办当地的各种活动,说明其行动自由,未被监视,秦始皇没有对这样的楚后人特别看管。第五,郡守殷通要项梁跟他一起造反,如果殷通是楚国人,说明郡守一级高级官员都可以由战败国人担任。如果殷通是秦国人,更说明秦国高级官吏对楚后人没有防范,任其在自己的办公室内走动,而且要造反这样的机密之事还找来项梁他们商议。

 

    四、关于如何对待在统一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将军和敢于煽动矛盾的大臣

 

    先说王翦灭赵。

 

    秦始皇十一年王翦统率大军北渡黄河进攻赵国,可一直到秦始皇十五年,几乎没任何进展,只攻克了邯郸周围的一些据点,只有一次斩首十万的记录,比起前辈白起,简直就是在磨洋工。直到秦始皇十八年,王翦才重新发起对赵的进攻,十九年平定,前后用了八年时间。八年什么概念?24岁的秦始皇到了32岁人到中年仍然看不到平赵的希望,秦始皇的父亲35岁的就死了,秦始皇会不会担心自己有生都看不到灭赵的胜利了?当时的背景是,王翦按兵不动于太原时,24岁的秦始皇刚削平吕不韦的独揽大权,平定嫪毐叛乱,这正是需要一个重大胜利来证明自己的时候。同时秦始皇痛恨赵国,童年在邯郸受到的追杀,以及自己和母亲受到的侮辱,使他恨不得立刻就去邯郸向仇人复仇。怀着这样急切的心情,举倾国之力支持王翦,可王翦怎么做的?按兵不动。

 

    我们设想下,刚亲政的秦始皇,全国上下没有铁板一块,会有嫉妒王翦得宠的;会有衷心于君王担心王翦图谋不轨的;会有年轻气盛立军令状自告奋勇的;会有借机会弹压别人抬高自己的。会不会有人借机诬告王翦手握重兵,试图利用黄河天险在河东自立为王的?肯定有。八年的时间,会有多少谏言纷扰着秦始皇,令人惊讶的是,他真的不为所动,苦熬八年,并且源源不断的送去补给。上述五千年,下述三千年,哪一位君王可以做到?没有,绝对没有。

 

    秦始皇的信任、耐心、坚持终于等来了平赵的胜利。

 

    再说王翦灭楚

 

    秦始皇准备攻楚时,征求各位将领的意见。李信说二十万足矣,老将王翦说非六十万不行。秦始皇信了李信,夸奖其勇猛,还嘲笑王翦老了。于是李信为统帅,蒙骜的孙子蒙恬同行,二十万军队杀入楚国。开始时,捷报频传,后来楚国凭借其广大的空间迂回合围了李信的大军,李信和蒙恬狼狈突围,损兵折将。此时王翦在干什么呢?因为计划没被采纳,正在频阳老家装病在床呢。此时的秦始皇有四种选择:第一,杀李信以谢天下,这是历代君王最常用的办法。第二,不杀李信,给他60万军队总结经验,戴罪立功。第三,分为阳招和阴招。阳招是:给王翦20万人去打楚国,打不赢砍你脑袋,打赢了是我英明,看你还敢跟君王叫板;阴招是:给王翦58万人去打楚国,我就不给你60万,这样能保住君王脸面。不过这就是承认打仗,我秦始皇离不开你王翦。第四,是下策了,去向王翦承认错误,求他统兵。可是你还别说,传说中的暴君秦始皇,36岁血气方刚的秦始皇还真就那么做了。

 

    《史记》中用了“自驰如频阳”,亲自驱车去了频阳,没有派个代表把王翦宣上殿来。进了门就对王翦说“今闻荆兵日进向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按理说君王都诚恳这样了,王翦应该受宠若惊,可他没有“老臣我体弱多病,脑子不清思维混乱,大王另择良将吧”秦始皇再次认错“老将军就别再说这样的话了”王翦接着叫板“那就非60万人不可。”你听这话多气人,非60万不可,干吗非60万?给君王一个面子,55万行不行?少5万就失败了,你就计算的那么精确?可我们看秦始皇怎么说的,“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出山了,秦始皇还亲自送到灞上。

 

    王翦这样一个人,秦始皇该杀吗?太该了,理由太多了:功高盖主,谋深畏君,跟君王叫板,杀一儆百。但王翦没有被杀,而是终老天年。不仅如此,王翦之子王贲,孙子王离,都得到奖赏。我们能想到的,越王勾践杀功臣文种,刘邦杀韩信和有功诸王,李世民杀张亮,朱元璋杀尽开国功臣,崇祯处死袁崇焕,这些都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事例。

 

    再看丞相王绾和淳于越

 

    在秦帝国统一中国后召开的第一次国务会议上,王绾提出:“诸侯刚刚被消灭,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不给他们设立诸侯王就难以镇抚,请封各位皇子为王,希望您批准。”这一决议得到大多数赞同。什么人是分封的获利者?是秦始皇的王氏宗亲,以及将相功臣。如果秦始皇反对,会将自己处于孤立的地位,以后该如何统驭群臣?如果秦始皇同意,此例一开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向秦始皇要求封赏,给谁?不给谁?一旦处理不好,后果严重。况且秦始皇主张郡县制,可以说王绾将秦始皇逼到了众功臣的对立面。历代君王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杀。杀一儆百,看你们以后还敢提分封?可是秦始皇怎么做的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下其议於群臣”,交给大家讨论。李斯站出来力挺秦始皇。最后秦始皇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天下苦斗不休,以有侯王”,于是开始推行新政,郡县制和三公六卿。

 

    秦始皇三十四年的48岁寿辰上,在咸阳宫设宴款待群臣,从古至今这样的宴会都是唱赞歌为主,这里不存在拍马屁,因为普通百姓家的老爷子过生日,儿女们说的也是寿比南山,长命百岁。如果一个二百五上来说,你活一天少一天了,不挨大嘴巴才怪。然而淳于越却在这么一个场合说:“我听说殷商统治天下一千年是因为分封子弟功臣,如果您不分封,一旦出现乱臣贼子,谁来救援呢?凡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没听说过…”最厉害的是最后一句话,不效法古人的而能长久的,没听说过。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可以说,在秦帝国内部,赞成封王的是多数,只有少数有远见的才赞成郡县制。这次分封第二次被提出,可见其背后赞成分封的势力一定是积蓄已久,再次发难。如果正常的做法是什么?第一,杀淳于越,以儆效尤。第二,追查幕后势力,彻底产灭。第三,加强郡县制的改革。历代的大多君王也都是这么做的。可秦始皇又没有,甚至没有给淳于越任何处罚。他没有大骂:烦不烦,说过多少次了,当我的话是放屁,推出去斩了。而又是“始皇下其议”

 

    实际上,秦始皇执政的37年间,除了诛杀了发动叛乱的假太监嫪毐,没有杀过一位将军、大臣和博士,这在中国历上是根本没有的。为什么呢?值得后人深思。

 

    五、关于孟姜女哭倒长城

 

    孟姜女的传说来自《左传》齐国将军杞梁战死。公元前550年,齐庄公偷袭晋国,将军杞梁为先锋,晋国早有防备,无功而返。不甘的齐王回军途中想在莒国捞点便宜,不想战事不利,杞梁阵亡。回国后遇到来郊外迎接丈夫的杞梁妻,齐王不想宣扬败军之事,想就地祭奠,杞梁妻不同意,说:如果杞梁有罪,不必祭奠;如果无罪,不能在郊外祭奠。于是齐王到其家祭奠。200年后的《礼记.檀弓》也有记载,并增加了在路边哀哭的情节。

 

    到了西汉后期,在文学家刘向的《说苑.立节篇》中又增加了情节,说杞梁妻不但哭了十天,还哭倒了城墙。故事到这,还是跟秦始皇沾不上边。

 

    又过了大约800年,到了唐代末年,诗僧贯休题为《杞梁妻》的一首诗,原文是“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墙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您瞧,这么一首打油诗,把将军变成了民工,哭倒的齐国城墙变成了秦国的万里长城,后来这故事又经过演绎,女的改名叫了孟姜女。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学课本都有孟姜女哭长城。老师生动的讲孟姜女阿姨没了丈夫,自己带着小宝宝,孤苦伶仃,多么多么可怜,秦始皇这个大坏蛋那么怕死,抓了阿姨的丈夫去修长城,不给饭吃,还用鞭子打,结果就累死了。孩子们一遍遍的这么理解。可是这些孩子长大后大多不会去研究历史的真伪,他们也就带着对秦始皇的憎恶这样一代代再讲给自己的孩子。

 

    六、关于秦法繁苛细密,百姓动辄触法和陈涉起义

 

    我们主要来探讨两个问题,第一,法律是越细密越好,还是越粗放越好;第二,秦帝国的法律是否真的残酷。

 

    学过法律的人都知道,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法律越来越细密,这是立法水平高的体现,也是保护人权,限制公权力的必要性。我这么说可能读者还是不太明白,那就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如果法律规定,乱扔废物罚款100元,会怎么样?很多人犯法,因为废物是什么没有解释,可能我扔掉的任何东西都被解释为废物。

 

    如果法律规定,往道路上乱扔废物罚款100元,那会怎么样?犯法者大大减少,我只要不把废物扔在道路上,我扔草坪上,你就管不着我。

 

    如果法律规定,往道路上乱扔废纸罚款10元;扔果皮罚款50元;扔灰土,罚款100元。犯法的人会进一步减少。扔废纸、果皮、灰土犯法,那我扔个破电脑你不能说我犯法吧?而且我要是扔废纸,你不能罚款100元,只能罚10元。

 

    可见法律规定的越细密,执法的难度就越大,公民犯法的可能性反而较小。

 

    再看看刘邦同志的“约法三章”带来的效果

 

    刘邦进咸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千年来的认识就是刘邦给老百姓干了件好事,可惜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第一,犯了约法三章之外的犯罪如何处罚?韩信就算是真的谋反,可不能判死刑啊?因为我只要不杀人,你没说谋反也处死啊?结果是韩信在没任何举动时被斩首并灭三族。如果张三烧李四的房子怎么办?这在今天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啊,如果发现及时没造成人员伤亡,该怎么处罚呢?第二,光分析杀人者死这一条。所有杀人的人都该死?正当防卫致犯罪者死亡,防卫者也该死?后世学者想当然的说法律细密的坏处,是对法律的无知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们再看秦律的处罚是否严酷。由于空间有限,我只列举几条典型的被后人称为酷刑的律法。

 

    “失期法皆斩”的无中生有。《史记.陈涉世家》有段文字,大意是:“秦二世元年,征调在里巷的人去防守渔阳,一共900人。陈涉,吴广都编入此列。此时天降大雨,超过了到达的规定期限,按照法律该斩。陈涉和吴广还商量“今逃走是死,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不好?”陈涉还说:“天下受秦的暴政太久了,我听说二世不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本该是公子扶苏,他没什么罪就被皇帝杀了。老百姓知道他贤德不知道他已死…我们用扶苏和项燕的名义起事肯定会受到很多人支持。”吴广认为对。

 

    这段话很可笑,陈涉和吴广不过是一群去防守渔阳的民工,没有史官在身边记录,也不会有新闻记者采访报道,两人密谋造反的对话竟然你来我往栩栩如生,不可笑吗?不仅如此,“失期法皆斩”迟到了要砍头,没有法律依据。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徭律》记载:“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迟到五天,训诫,迟到六天不足十天,罚款一盾,迟到十天以上,罚款一甲。没有“失期法皆斩”。更何况,该秦简中还规定“雨水,除兴”如果遇到下雨,徭役取消。我们该相信谁?出土秦简的主人还是司马迁?出土秦简的主人不会想到2000年后有人挖开自己陵墓看到这些,司马迁的文字却是给后人看的,显然该相信出土秦简的。

 

    “不告奸者腰斩”的可笑至极。举例说明。在秦国发生一起盗窃案,哥哥盗窃了600钱后回家,被弟弟知道,弟弟劝哥哥自首。怎奈天色已晚,兄弟俩于是约定明早再说。哪知天刚破晓,捕快破门而入,人赃俱获。于是押到县衙后有趣的一幕出现了。根据秦律,盗窃600钱是脸上刺字服徭役,这时弟弟突然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请大人明鉴啊,我也偷了,我也偷了。”主审官说:“胡说,本大人依法办事。”弟弟继续叩头并说:“我真的偷了,请大人治罪啊。”然后弟弟赶忙又对哥哥说:“看在我们一个娘的份上,你快告诉大人我也偷了吧,拜托你就诬陷我一次吧。”主审官大怒:“你想陷本官与昏庸无能,掌嘴,失主指认盗窃者就一人,现人赃俱获,你有何话说?”弟弟闻听此言,抱着主审官大腿说:“我求求您了就判我一个盗窃罪吧,我们全家对你感恩戴德…”

 

    这大概是全世界都不曾见过的荒唐审判了,为什么呀?根据秦律,盗了600钱不过是脸上刺字,要是知情不举,就要被腰斩,所以上述弟弟分明没有犯罪偏要让主审官治罪,在保命和刺字面前肯定选前者啊。如果是这样,那就太低估秦律的制定者的智商了,这不是鼓励和逼迫老百姓自己去犯罪吗?

 

    另外要说的是,秦帝国的某些刑罚在今天看来确实过于残酷,但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环境。秦帝国统一中国后的刑罚古已有之,其后的各个朝代也都在使用,有的甚至是变本加厉。汉代有凌迟酷刑,南北朝有变态的骑木驴,唐代有拶刑,明代惩治贪官更有剥皮填草的恐怖刑罚,我们不能仅看到秦帝国的刑罚就说其残酷,而对其它朝代的刑罚残酷只字不提。

 

    七、关于焚书和坑儒

 

    “焚书坑儒”最早见于《古文尚书》的序,是东晋人假冒汉代学者孔安国伪作的,序文这样写:“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由于“焚书坑儒”四个字好记好说,就传了下来。我们先来讨论焚书。

 

    焚书事件的起因是上述提及的淳于越在秦始皇的生日寿宴上重提分封制,于是李斯予以反驳,并提出焚书的主张,并获得了秦始皇的批准。但是后人往往将视线过多的集中在焚书这一举措上,而忽略了以下的五点细节:第一,焚书的重点是非秦国的史书。“非秦记皆烧之”这一举措在当时是必要的,这么做是因为诸国列国的遗族们仍然念念不忘复国,烧了书来断绝思想上的追念。并且请注意,在杀人和焚书的两种选择上,秦始皇选择了焚书,而不是杀光六国遗臣,他的仁慈没有得到六国后人的感恩,并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又一次天下大乱,百姓涂炭。第二,收藏者处罚较轻,公开宣传要严惩。如果你有禁书不交,处罚是收缴焚毁,对收藏者并没有处罚。如果超过30日被发现,判处脸上刺字并服劳役。后世对待藏禁书者,一旦发现,大多直接斩首夷族。第三,作者无罪。纵观中西方的古代,有悖于统治者的书作者,都是严惩不贷,布鲁诺因为撰写《论无限宇宙和情世界》被当众烧死。秦始皇虽然下令焚毁,却不追究作者责任。第四,博士仍然可以收藏和使用这些禁书。禁书,各级官府可以使用和收藏,博士个人也可以。而且还可以招收门徒一起研读,讲授。比如汉代的大儒叔孙通,在秦帝国担任博士,当时就有一百多弟子研读“诗、书、百家语”,秦二世曾经召见30多为儒生询问对付陈涉造反的办法。第五,焚书的举措主要局限于咸阳,这在出土文物和汉代留存的书目可以因为旁证。

 

    焚书必然造成文化缺失,这是必然,但问题是,到底有多大?英国的崔瑞德和鲁唯一编写的《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焚书所引起的实际损失远没有想象那么严重,它远不如公元前206年造成的损害,当时造反者焚毁了咸阳城的宫殿。这里的造反者是指项羽和刘邦。毁灭书籍和文化的第一元凶应该是战争。其次,统治者的好恶也是之一。汉代存在秘府的书目共677种,其中的524种不复存在,凭空消失。从某种意义上讲,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思想和书籍的毁灭远甚于秦始皇焚毁六国遗族手里的图书。

 

    再来看坑儒。《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么记载的:侯生、卢生是两个方士,为秦始皇研制长生不老药,一直没结果,怎么办?就找借口。先说是因为匈奴人,秦始皇就派蒙恬领兵30万“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又说是因为凡人能看到秦始皇,于是秦始皇派人将270座宫观都用天桥和甬道相互连接,并安置帷帐,让别人不知到他在什么位置。当然研制还是没进展,于是这俩方士就逃跑了,并且科研经费被他们挥霍一空,还用来牟利。秦始皇就派御史去查办,将和二人有关的参与骗取巨资,非法牟利的460名术士全部坑杀。

 

    这里有几点要说明:第一,坑杀根据当时的语义和相关资料参考,其实不是活埋的意思,而是杀死坑埋。关于这一点,书中有详细的论述,在此不赘述。第二,杀的是术士,并不是读书人。司马迁的《史记.儒林列传》中的文字明确写着“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只是后来被汉代的文人改成了“坑儒”。第三,当时的秦始皇尊崇法家,但不贬低儒家。陆贾、郦食其、张苍、伏生和叔孙通都在秦帝国高层任职,这一点书中也有详细论述。

 

    因此,焚书坑术士才是客观的结论,更何况杀的都是骗取公款、非法牟利的术士。

 

    八、我们的大圣大仁的孔老夫子做过什么

 

    在我们的心中,孔子可是圣人,又是仁者,可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圣贤仁者都做过什么吧。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着这样两件事:

 

    第一件

 

    鲁定国十年,鲁定公和齐景公在齐国的峡谷会晤,孔子作为鲁国的文化名人,随行。会见开始,齐国执掌礼仪的官员按照预先准备的程序,请求演奏四方之乐助兴,两个国君都同意了,没想到乐队不合孔子口味,孔子便出来制止,认为四方之乐粗俗不堪,喝令停止。

 

    为了不影响两国关系,齐景公同意了。过了一会齐国官员又要演奏宫中之乐,齐景公大概是想这下你总不会觉得粗俗不堪了吧。乐队又开始演奏,鲁国国君也没说什么。这时孔子又上前反对,说这些音乐低俗不堪,污染了君主的耳目,喝令将这些演员全部斩首。

 

    可怜演员们何罪之有,演奏是奉命行事,曲目是先前排定,主管官员审核同意,低速还是高雅完全是个人爱好。两个国君都没觉得什么,你孔子在这瞎搞什么,可怜那众多艺术家。

 

    第二件

 

    孔子56岁的时候当了鲁国的大司寇,代理宰相职位。他的学生看见他面有得意之色,就问他:“君子不是应该祸而不惧,福而不喜吗?”孔子答:“还一句话叫‘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

 

    可是孔子根本没这么做,立刻逮捕了鲁国学者少正卯,在没有任何罪名的情况下杀了此人。他的学生觉得少正卯冤,问他:“少是鲁国著名人士,老师你第一个杀他,是不是不对呀?”

 

    孔子道:“少正卯这人通达事理但心思险恶;行为做事不同常人又意志坚定;说话言不由衷可是很善辩;博闻强记;跟着干坏事能弄得冠冕堂皇。这五种品质,有其一就该杀,何况他五种都有。”

 

    请问孔子老师,谁规定具备这五种品质之一就该杀?你又凭什么标准断定他同时具备这五种品质?他没做任何坏事,也没触犯任何法律,仅凭你的主观臆断,说这人是坏人,品行不好,你看着不爽,不合你口味,于是就把他杀了?孔子的这个行为开了很坏的先例,开了一个以为人处事、行为个性为罪状而杀人的先例。当权者看你不爽,无需任何法律依据,就可以主观臆断,堂而皇之杀之。所以后来历朝历代的“诛心”和文字狱、政治犯,都可以在这件事上找到影子。

 

    九、司马迁的泣血苦心

 

    为什么司马迁的《史记》处处要把秦始皇描绘成一个暴君,而他选取的历史事件,却又给后人留下了反驳暴君说的证据?程步先生认为,司马迁的本意是要如实记录下秦始皇的伟大和仁慈,但是为了能让《史记》被汉朝的当权者所认可,并得以流传后世,不得已,只好在记载历史的同时巧妙的放入了很多小零碎,骗过了统治者的同时也造成了后世对秦始皇暴君的烙印。

 

    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是秦始皇的臣民,只有证明秦帝国的非法性,才能证明自己的合法性。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没有杀六国王公大臣,而刘邦灭秦后,与项羽一起杀秦王子婴,夷灭秦氏宗亲三族。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臣都高官厚禄,善始善终,刘邦却屠尽功臣。秦始皇从未对直言的大臣加以处罚,汉武帝因为司马迁替李陵仗义执言就对其处以宫刑…有上述种种禁忌,试想如果司马迁不加修饰的写进史记,汉武帝读到之后会是什么结果?臣子读到之后禀报上去会是什么结果?不仅司马迁有灭门之祸,其一生的心血《史记》也会化为灰烬。于是他用了文学手法,瞒过当权者。这,也许就是司马迁的泣血苦心吧。

 

    十、我们应该感念秦始皇,享受一个大国

 

    世界上,许多与中国一样伟大的文明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没有一个文明存续。埃及,古巴比伦,玛雅,原因何也?因为这些文明在遇到外敌入侵时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国,都是松散的城邦,无力抵抗侵略。试想,如果当时中国统一前,有一只强大的外敌进入中国,对诸侯各国采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并伴随着移民,中华文明将会是什么样子?很难预料。这不是耸人听闻的说法,因为就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一支强大的军队从欧洲向东进攻,灭了叙利亚,灭了埃及,灭了波斯,灭了印度大部,与中华文明擦肩而过,这就是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大军。所幸,其南线因为气候原因,停在了印度南部,其北线,停在了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如果设想,当时亚历山大的军队不是主攻南线,而是北线,他们克服了困难越过了帕米尔高原之后,一旦他们见到了辽阔的黄河平原,肥美的土地,宜人的气候,画地为牢的是几个诸侯国,那将是什么后果?真是天佑我中华啊,秦始皇在不久后就统一了中国,让一个强大的帝国屹立在东方。

 

    我们要感谢秦始皇,正是有了一个统一而庞大的国家,我们才有足够的力量,来抵御野蛮的入侵;我们才能在北方游牧民族一度统治中原的时候依然有文化和血脉的延续;我们才能在几千年弱肉强食的混乱世道中没有分裂;我们才能在十九世纪末的列强入侵和二十世纪中期的日本侵略中得以艰难的生存。我们的中华文明得以安泰千年。

 

    中国人是幸运的,生在大国,不用看别人脸色过日子。如同浩荡的江河,即使遭受严重的污染,也有足够的能力自我清涤。小国巴拿马,被几十号特种兵空降在总统卧室,便江山易主;小国南联盟,仅被不间断的轰炸,举国人民便无处藏身,举白旗投降;小国科威特,富甲一方,被中等国家一个外交照会,便被吞并,那个中等国家也被别人的科技优势,几乎兵不血刃,绞死总统。

 

    世界远没有到天下太平的时候,让我们庆幸生在大国。

 

    大国,北有草原,南有群山,东有浩海,西有大漠。一日之间,有盛夏的金色沙滩,有严冬的银色雪峰,有江南的小桥流水,有隔壁的旷野豪情,看不尽的江山如画,数不清的人间风流。

 

    让我们感念秦始皇,享受一个大国。


砸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