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店的系统是正版吗:在和谐中走向卓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50:37

在和谐中走向卓越

——山东师大附中的一流品质

 

  ■陶继新 于树增/文

编者按:

  平时要采访于树增校长很难,并不是他高高在上难以接近,而是他为人谦逊低调,不喜张扬。一位从教三十多年,做校长十五年之久,取得了如此辉煌成就的老教育工作者,却经常以“小草”和“小学生”自居。这就是大家风范。不管自己在这一领域中获得了多大的成功,却始终对这一事业抱着“敬畏”的姿态,探索得越深,越觉得自己懂得的太少;得到的越多,越感到盛名之下的压力。

  于校长是中学教育界的“老前辈”,也是中学校长这个岗位上做得时间最长的全国几大名校长之一。因此他在中学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这个领域中,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很高的理论水平,既有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又有管理岗位的亲身体会和真知灼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他形成了一整套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他的这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山东师大附中从一个普通高中,走进了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行列。他是这些教育理念的探索者、开拓者、思想者,更是这些教育理论的实践者。

  聆听于校长谈中学教育是一种享受,像品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觉得意味深长;又像是掬一捧清泉,有一种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对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成功与困惑,他都给予了深刻的探析和阐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的实践,给予了睿智的解答,让人受益匪浅。

  这次经老朋友陶继新先生的一再约请,于树增校长才欣然答应了访谈的要求。把他毕生实践总结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经验和理论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他再三强调,由于自己的知识、阅历和认识水平所限,观点有失偏颇之处,请同行们、专家们给予批评指正。

  简介:

  于树增,1954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特级教师,1978年—1996年,山东师大附中教师;1992年受国家教育部派遣,在美国纽约州教育部做访问学者一年;1996年至今任山东师大附中校长。

  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校长工作研究会山东分会会长,山东省高中协会副会长,中国中学体育协会篮球分会副主席,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副理事长,山东省中学正高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人民政府督学。

  先后荣膺山东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国家级骨干校长、“十佳”校长、山东省劳动模范、2010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标兵等荣誉。

  近年来,主持并参与六项国家级和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主编并出版专著八部。

  自担任校长以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学校、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百强中学、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青少年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回顾:三年一变,五次飞跃

  【于树增】陶老师,从2003年您专访我已经过去8年了,那时我当校长7年整,到目前为止,我在附中校长的位置上已经干了整整15年了。回忆一下,这15年来我走过了五个过程,一是学校管理上的人治阶段;二是法治阶段;三是思想治校阶段;四是文化治校阶段;五是无为而治阶段。大约3年一个阶段吧。但这五个阶段又互相渗透,各有重点,是阶梯形的。总之,这15年我在抓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办学目标:就是把山东师大附中办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学校。二是实践了我们的办学理念: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三是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把附中办成一个环境优雅、氛围和谐的校园。四是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优质教师队伍。五是把附中的学生培养成为人人基础厚实、素质全面的合格人才。六是努力使附中名师荟萃,英才辈出,即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事业的乐园。

  【陶继新】前天专访您的时候,感觉相比起2003年,您更加从容与自信,也更有文化底蕴。没有这些年的磨砺,没有对山师大附中管理上的深层研究与持之以恒的追索,是不可能有这个变化的。我认为,如果当了若干年校长,只在同一个平面上滑移,非但没有大的进步,甚至是悲哀的。而您这15年,3年一次飞跃,化为您生命中的五个节点,也成为山东师大附中品位提升的五个亮点。究其原因,是在这15年里,您有明确的目标,崇高的追求,紧紧抓住这六个方面的工作不动摇,不放松。不过,同是六个方面,每一个时段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内涵却是大不相同的,正像您本人一样,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而更加受益的是你们学校的教师,他们也经历了成长,实现了生命意义上的升华;当然,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也因您与教师的精神提升而有了优质的生命状态与美好的前景。

  学校:环境优雅,心灵和谐

  【于树增】管理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要用“心”。我体会到,在管理上,只要用心就会出智慧,有了智慧遇到一切矛盾都可以很好地化解。15年来,在工作上也是坎坎坷坷,跌跌撞撞。但是最后结局都是很精彩的。比如,这15年也是我们国家发展最快的15年,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从来没有这么高,对教育的指责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我们的成果也从来没有这么突出,我们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就拿山东师大附中来说,我刚当校长的时候,附中只有1600多名学生,现在已经发展到5600多名学生。这一点就满足了人们对读优质高中的追求,一个校园变成了两个校园。原来我们1600多名学生都集中在一个50多亩地的狭小校园里,现在我们有接近4000多名学生在占地250多亩,宽敞美丽的校园里。学校由小到大,没有举债,没有用国家投入一分钱,是用心把它发展起来的,用心达到成功的。

  其实校长就是经营一个学校,要把一个学校建成什么样的,实际上就是要有学校文化,这个文化可以引领这个学校不断持续地发展。这些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把附中办成一个环境优雅、氛围和谐的校园。环境优雅是让老师和学生置身于这个校园感到宁静而高雅,宁静才能致远。所以学校应该是一片静土,要远离社会上的浮躁、功利。同时要建成一个场,这个场就是和谐。环境优雅就是踏进附中的校园,让人感觉到,整齐的校舍、美丽的校园、明亮的教室、舒适的办公条件、便捷的信息传递,让学生感觉到是学习的乐园,让每位教职工感觉到是精神的家园。到处都干净整洁,优美高雅。以上这些都是外显的,我们叫它显性文化校园。

  【陶继新】环境优雅不但给人以美感,还彰显出一定的文化味,身处其中,就自觉不自觉地被其“化”了。你们学校为什么到处一尘不染?除了正常的打扫卫生之外,就是群体的卫生自觉意识非常强,环境之美已经成了全体师生的共同意愿。所以,几乎见不到有人随地乱扔垃圾,即使偶尔有了垃圾,也会很快被人捡起。你们的学生是活泼的,可是,在很多应当安静的场所,几乎听不到任何声响。让人感到,那是一个现代文明的场所,是一个远离浮躁的教育圣地。它不但可以使人安心地工作与学习,还给人一种无声的暗示,让人有了宁静而致远的高雅。可以说,这种显性的学校文化,也可以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于树增】附中现在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是用“心”管理的结果,同样管理也就是管“心”。把工作都做到老师们的心里去、学生的心里去,让老师、学生和校长一条心,知行合一。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附中还能不发展吗?

  当然,还要有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之心、爱心。我提出我们学校的校训“爱校、爱学、爱教”就是对学校、学生、教学有责任心、爱心。

  【陶继新】心是智慧之源,当然,这个心必须要是正心,是有良知的心,不然,非但不会出智慧,还会出问题。因为善与恶都是心的能量,烦恼和智慧都是一体。就看心是正心还是私心。

  天地之间有一个规则,那就是有心就有行,有行就有果。当然,这个因果链有的时候并不是当下显现的,有的时候有了正心好心,可是,当下却受到诟病;不过,它最终会呈现出来,正心好心也终于被人们接受。山师大附中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除了国家形势好之外,就是您在用心爱教师,教师也在用心爱学生。爱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更在行动上,即要知行合一。而且,不但有爱的言行,还要有爱的智慧。如果被爱者感受不到爱,即使施爱者再爱也是不起作用的。这正像有的家长爱孩子一样,如果不得要领,孩子往往并不领情。而且,这爱又是有回应的,即教师也会爱校长,学生也会爱教师。这就有了心的交融,就有了内在的和谐。当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心和谐起来的时候,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就会变得易如反掌。因为心往一处想,劲也就必然往一处使。这样,学校的快速发展也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势。

  【于树增】隐性的校园文化就是氛围和谐。其实学校当中就是有四种人,一是干部,二是教师,三是学生,四是职员。这四种人要处于一个和谐状态。以干部为例,要与教师和谐、与学生和谐、与职员和谐、干部之间和谐。每一种人都有以上四种和谐。这四种和谐的源头来自于校长,校长要做和谐的模范,和谐就是要给他人尊重、关心、宽容、奉献,在人格上要讲平等,所以这15年来,我没有和老师们吵过一次架,发过一次脾气,没批评过任何一个人,不害人、不整人、不治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首先要有一个博爱的精神,要以诚待人,事事处处把自己当成一个弱者的身份出现,所以我的工作也一直很顺利,有时候顺利到自己都难以置信。所以有了这种和谐氛围,附中一直是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

  【陶继新】学校和谐氛围的营造,关键在于校长。校长的人格与胸怀,则是群体和谐之本。您没有将自己凌驾于师生之上,成为“人上人”,而是作为一个“人中人”,平淡地处在师生之中。其实,校长如果高高在上,不把师生放在眼里,师生也就不会把校长放在眼里。如果校长一心想整人治人,师生也会想着法子整治校长。校长与师生之间的这种心理抵触,不但不会构建和谐的氛围,还有可能出现“祸起萧墙”之乱。您对师生的尊重、关心,不害人、不整人,换来的必然是他们对您的尊重与关心,他们非但不会整治您,还会更加尊重您,信任您。所以,这些年见您的时候,总是感到您特别的轻松与从容,管理近乎达到了“不令而行”、“无为而治”的境界。其实,有的时候,有的人也会不讲理,也会让您生气。可是,您却从来不批评他们,您的宽容化解了不必要的矛盾,也化解了他们的心中之结。于是,就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心灵相通,就有了内在的和谐。这些,不但会让人的生命质量不断地优化,还会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因为心灵的愉悦,才是高效工作和学习之关键。

  引领:高远目标,奔向一流

  【于树增】我认为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可能走弯路,大家也就没有奔头,所以我当校长4年以后,也就是2000年踏入新世纪,附中建校50年,我在想,附中要办成什么样的附中,附中不能只限于济南市一流,山东省一流,应该加入全国一流的行列。一流也不只限于一个方面,应该是全方位的。所以我们着力于,校舍要一流,开始建新校。条件要一流,学校最早建了校园网,每个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每个老师都有一台电脑。教学成果也应该是一流的,学科竞赛跻身全国行列。各学科国家奥林匹克参赛队都有附中的学生,有一大批学生高中毕业时都能升入国内名校、世界名校。教师也应该是一流的,他们中的代表能参加国内一流的教育教学研讨会,或站在全国优质课的讲台上,成为这个学科的领军人物。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教育已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当中,我们学校要和世界沟通,要有资格与世界名校对话,所以我们也要办成世界知名的学校。今天,这些目标都实现了,我们问心无愧,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国内一流,世界知名。

  【陶继新】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是一个很高的目标。这需要大志向、大胸怀,也需要大智慧、大发展。如果不是一个追求高远目标的卓越校长,是不敢如此去想的,更不会如此去做的。因为这需要必要的条件,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个条件不仅需要硬件,更需要软件。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名校,不是靠高楼大厦支撑起来的,而是靠的名校长与名师。而且,老师们要有一种“士不可以不弘毅”的精神,不但紧紧盯着这个高远的目标,而且还要内化成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同时,还要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学生,既要名师荟萃,也要名生满园。当年孔子就是一位名校长,只不过他那个学校经常是流动的罢了。他不但在教育实践中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很多学生也成了当时有名的名校长与名师,有些还有了千古流传的教育思想。我觉得,您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名校长,你们学校里就有一大批名师与名生。所以,您的这个目标,已经实现,您真是可以问心无愧了。

  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于树增】我当校长之初,心中就有一面旗帜,即教育要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必须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就是要转变那些不适应现代教育的旧的教育观念,树立起现代的教育观,现代教育哲学思想。我们的教育不能只面对极少数有升学希望的学生,应该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全体负责,就是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潜质,不同的差异实施教育,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时间,搭建成功的舞台,所以我们确定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同时,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还要着重“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注重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德,是育人第一位的,一个人的德行不好,对社会来讲,将是一个危险品,一个人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德行,所以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我们的德育要紧密结合现实,把爱国家、爱集体放在首位,从爱校做起,所以校训首先是爱校,学校提出了六心教育的德育目标即: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智育,我们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不仅有知识,还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能敲开成功之门。体育,即培养学生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美育就是要教给学生分辨美与丑的能力,成为美的欣赏者和美的创造者。劳即劳动,让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参加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从而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就是我们学校这些年来实践的教育哲学思想即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陶继新】有些没有可能考上大学的学生被某些高中学校边缘化了,这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同时,也是一些校长和教师缺失良知结下的恶果。学生只有一个高中时代,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在就读的学校里,都应当受到尊重,得到一定的发展。所以您提出来对每一位学生负责,是有良知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提升学生的思想人格,首先校长应当是有人格者,教师应当是有品德者。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校长与教师的人格力量,在话语中,更在行动中。学生正是从这些言行中,才“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您将德育放在首位,是很有道理的。品德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变成坏人,学的知识越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越大。您提出的“六心教育”,就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有道德品格的人。其中的“信心留给自己”,不只是心理层面,还有人格的原因。因为只有拥有了人格,才能成为立足于社会的人,才能有一个好的前程,才是有了正向的信心力量。

  这些年高中的体育也被忽视了,可是,如果身体坏了,就成了废人。所以,当年毛主席在谈到三好学生的时候,将身体好放在了第一位。毛主席上学时代就是一位特别喜欢锻炼身体者。正是在锻炼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魄健壮了,意志坚强了,精力旺盛了。美育之于学生同样重要,它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并形成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样,生命就会特别美丽。让学生参加劳动的意义,重在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对劳动的感情,从而成为热爱劳动的一代新人。

  看来,只有五育并举了,学生才能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落到实处,才算真正履行了一位优秀校长的义务与责任。

  教师:品德高尚,教艺精湛

  【于树增】一所学校现在人们都说有两个主体,即学生主体、教师主体。我认为,就学习而论,学生是主体,就学校而论教师是主体,因为学校中心工作就是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实施主要的就是教师,因此,学校的一切发展离不开教师。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获得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我这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发展。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教师,如果一个学校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就不是一所好学校。学校可以没有大楼,不能没有大师。我在附中工作了33年,其中当英语教师接近20年,从而使我知道了老师责任的重大,所以,我从当校长起,就着力打造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他们个个都应该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

  师德,我认为,主要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当老师就是要人品好,人品好就应该做到,求真、向善、爱美,叶圣陶先生教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向善,就是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人要有人性,要懂得善待他人,成人之美,把学生成才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爱美,就是要爱憎分明,事事要站在社会的正面,不要沾染社会上不良风气。教师要崇尚真理科学,追求卓越完美。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为人师表。

  教艺就是教育教学是讲艺术的,要做到用心、用时、用法。用心就是心里装着教育教学,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它更符合于规律性、科学性。用时就是要多用时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下功夫将一事无成。用法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要对不同的学生根据他的个性特点、不同的潜质、不同的基础,采取一种合适的方法,因为适应学生的方法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当然,这都要讲究艺术,我理解的艺术,就是让学生自愿地、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真正地实现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使学生由苦变成了乐,也就不存在负担重的问题了。

  【陶继新】一个人格与学识不佳的教师,即使让学生考了高分,也不值得称道。因为这样的高分,定然是有不正当的成分的。要么通过大量的作业加重学生的负担,要么加班加点拖延上课时间。而且,这样的高分是伪高分,它只记录学生当下的成绩,而对其一生的成长并无多少益处。相反,德才兼备的教师教的学生即使一时考不了高分,学生的潜质也一定会在未来显现出来。况且,一般而言,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大都是可以取得优异成绩的。

  我发现,优秀的教师大都是求真、向善与爱美者。不做真人,仅靠伪装是不可能长久的;伪装时间一长,就会从不同的层面暴露出来,就会在学生中失去信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这样的教师终究会在学生中失去尊敬,也会由此降低教学的质量。

  善良则是立身之本。一个善良的教师,可以教出一批又一批的善良的学生;一个不善良的教师,也可能教出一批又一批的不善良的学生。从这个意义上,善与不善,当是辨识一个教师优劣的关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也不例外。可是,这里的美,除了外表的得体与符合礼义等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灵美。特别是教师要有一个阳光的心态,要在课堂内外,不断地传递出正向能量。这样,就会形成正能量场,就会形成高效课堂,因为任何高效都离不开高效情感。而在课下与学生交流的时候,也会让学生感到可亲可爱,从而增加学生的快乐指数。如果气急败坏,怒气冲天,就会影响教师的形象,特别是影响学生的心情,当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的真善美生成的教育教学能量,有些是显性的,很多则是隐性的。可是,它的穿透力却几乎是“无孔不入”的,会不断地在学生身上心上显现出来,从而也让他们拥有真善美。真善美出于本然,有“天然去雕饰”之美。同时,有的时候,也需要您所说的“艺术”。有了教学艺术,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从容而快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学会到会学,是一个提升;从会学到乐学,又是一个提升,而且是更大的提升。有了这种状态的学生,学习就不再是痛苦的事情,而就变成了快乐的生命旅行。

  学生:基础厚实,素质全面

  【于树增】我记得有人说过,“学校”就是学习和校正的地方,同时,学校更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就是栽培与养成。那么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是尤为重要的。作为学校来讲,我认为学校主要是要做沃土,让学生在这片沃土里都能长成参天大树。我还认为,由大树到成才还有一段距离,那就是离开高中以后学生在大学期间或高校毕业以后的事情,我有一点认识,不知对否,钱老之问,中国出不了拔尖人才,是不是培养人才的土壤出了问题?说到底,高中教育还有基础教育,是人生的基础阶段,所以根据人生的成长,我提出了高中阶段培养的学生要基础厚实,让学生在你这片土壤里,扎好根,吸收成长需要的各种养分,以实现素质全面,真正地为他们的人生奠基。基于这种认识,山东师大附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应是基础厚实、素质全面。

  【陶继新】您说得有道理,根深才能叶茂。大师的问世,都要经过一个培育与自我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扎实厚实的基础,就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所以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现在世面上很多速食品,可是,多是食而无味;现在也有很多名师,甚至名师还可以催生,少年作家也可以一夜成名。可是,究竟能“名”多久?这个“名”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却是值得研究的。如果来一阵“狂风暴雨”,如果时间一长,这些速成者就会灰飞烟灭。看来,没有沃土是扎不深根的,是经不起考验的。没有良田,就种不出好的庄稼来。而人才的培植,有似农民种地。有了沃土,再有适宜的水分,就有丰收的可能。为高中生提供富饶的土壤,让他们吸收必需的营养,才有可能在未来走向辉煌。

  【于树增】高中阶段,是人生最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因而我们在教育教学当中,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学习与祖国强大、与人类进步、与社会的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知道从做人的方面认识三点,一是人品,二是人格,三是人文。所谓的人品,就是懂真善美的人,人格就是具有自信、自立、自强品质,人文主要的是要懂得什么叫礼貌、礼仪、礼让。要有责任感、要有同情心,更要有奉献精神。凡是对社会贡献大的人,都是在这一方面做得好的人,而我们很多人恰恰不重视。基础厚实还要具备一个持久的学习能力,如果没有好的学习能力,即使考上大学,也没有多大作为,因为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步,新知识在不断产生,没有一个好的学习能力就不可能再前进。

  【陶继新】在高中阶段,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为未来发展奠基,首先就要在做人上下功夫。目前一些高中生人格的下降,人文精神的缺失,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如果在这方面出了问题,就不可能成就大的事业。正所谓“大成在德,小成在技”也。有德之人不只是“必有邻”,还会因有担当意识而具有一种持久的学习动力。因此,我提出一个观点,叫“道德高效”。即有了良好的品质之后,可以抵达高效学习的境界。孔子之所以成为孔子,不是因为他多么聪明博学,而是因为他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争精神,是因为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有大担当者才有大志向,有大志向者才有“学而不厌”的意志品质,而这一品质,恰恰是造就人才的本质力量。

  【于树增】所谓的素质全面,学校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养分,开齐开足国家课程,除此之外,开好校本课程,我也很反对高中阶段过早地文理分班教学,这很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成立学生社团,让学生去选择,去参与、去体验,让他们去享受课外活动的喜悦。人的成长在于活动,仔细分析一下,现在一些有作为的人,多是素质全面的人,都是当年中学时期课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很多能力都是在课外获得的。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建立起了主体、活动、发展的育人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途径,以发展为目标。现在附中的各项学生活动都是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参与,以实现自管理、自我教育。

  【陶继新】课外活动比诸课堂学习,更受学生欢迎。这与他们的年龄特征有关,也与你们活动的选择性与学生的自主性有关。被选择与我选择的结果,是被动与主动的关系。前者会泯灭人的激情,后者会激发人的才思;前者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后者让学生情趣盎然。当有了情趣与才思之后,内蕴于学生之中的能量就会喷薄而出。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能,要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们在各项活动中让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参与,就给了他们更大的信任与支持。在这方面,学生的能力有的时候会让教师自愧不如。而在自我组织的活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他们变得越来越坚强;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中,他们变得越来越自信。这些,都是走向精彩人生必备的品质。

  成果:名师荟萃,英才辈出

  【于树增】在实施以上五个方面的追求中,我们学校呈现给社会的是:山东师大附中是一个名师荟萃、英才辈出,社会声誉很高的学校。现在,山东师大附中不仅有相当数量的特级教师(19名),而且有一大批教师被评为齐鲁名师、济南名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国家级骨干教师、山东省骨干教师。更为可喜的是,我们有一批三十岁刚出头的教师,已经活跃在山东省、济南市教育教学的前沿。我们的老师基本都能做到,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校长放心。前几天,我收到了高一某个班级全体同学签名的一封信,因为工作的需要,他们的物理老师李成金老师,下学期不再担任这个班级的课,学生们要求李老师要继续留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李老师的喜爱、崇拜。像这样的老师还不算名师吗?这几年我们高一入学分班,学生家长通过关系找到我,都要求给自己的孩子分一个好班,找一个好老师。我都给他们承诺一定会给他们挑一个好班,但实际上,我们的师资力量是平均分配,不可能给某一个学生选班选老师的,可当他们进入班级学习以后,家长和学生都很满意,都夸奖于校长给我们挑了个好班。

  这几年,我们每年都有一千五百多名学生从附中走出去,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每年都有一批优秀学生到世界知名大学学习,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每年都有四到五人。2008年,还有一位学生,被香港大学录取,并获得了五十万人民币的奖学金。2008、2009年,我校韦东奕同学在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两次都是第一名,并都以满分的成绩获得金牌,高一年级就已经被北京大学预录取,现已在北京大学学习。2010年,北京大学把我们学校列入山东省首批校长实名推荐学校。在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近十年,我们已有二十九名同学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免试保送进入北大、清华等名校学习。今天中午还有家长打来电话,我校的一名学生因为获得全国电脑制作比赛二等奖,分别参加了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保送生考试,现已收到这三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像这样的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并不是最优秀的,正是因为综合素质全面,都受到高校的青睐,许多高校招生老师对我说,附中的学生发展后劲十足。

  【陶继新】你们学校的名师是有名又有实;即使现在还没有什么名师称号的教师,也有了名师之实。因为名师有名,关键在于学生的认可。在辨认是不是名师方面,学生有着一双“火眼金睛”。所以,如果没有名师的本事,在你们学校是很难立得住脚的。因为你们是名校,您又向家长做了承诺,经不起学生的考验,就难过家长这一关。事实上,你们的教师都是过关斩将之才,都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称誉。更加可贵的是,你们不是后继乏人,而是有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潜质,一批三十多岁的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让这所学校有了更强的发展张力。一所学校有几个名师就很了不起了,而你们个个教师都很精彩,就更是了不起。而山东师大附中这一名校的称号,正是因了这一批名师,才名播四方了。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大批名师必然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之所以优秀,还不单单表现在考上或被保送到国内外的名牌大学,更在于他们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因为山东师大附中这片沃土,为他们未来成长供给了必需而又全面的营养。当他们走到新的学校,有了适宜的土壤之后,就会破土而出,彰显出特有的力量。所以,他们在大学会更精彩,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更精彩,当然,他们的人生也更精彩。

  感悟:任重道远,甘做人梯

  【于树增】时间过得很快,与陶老师这种深度的交流,是一种心灵的碰撞,智慧的交融,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我在附中虽然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大部分时间做教师,后十五年做校长,感悟很深,中学教育是我深爱的事业。教育是一种事业,需要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应该永不停止地去探索。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我还感觉到是一个小学生,刚刚入门,刚刚开窍,感觉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好多事情要去做得更好,尤其是当校长,你面对的是在校五千多名学生,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来不得半点的失误,感觉责任重大。虽然五千多学生都各有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在山东师大附中成才,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就要甘做他们的养分、铺路石和人梯,为他们辉煌的人生奠基。

  【陶继新】您自称小学生,显见了您的谦虚品质;同时,也内含着一种学习品质。学习永无止境,每一个学习时段,都有它独特的风景。您这十五年,有无数道诱人的风景。它记载了您的思想,也记载了您的行动。它会在当下让人赞叹不已,也会成为永远的记忆。您对这所学校的贡献,您的办学思想与文化品质,是这所学校一笔精神资产,会给更多的人以生命滋养。同时,您与山东师大附中魂魄相系的感情之水,也会永远地流淌下去。因为您太爱这所学校了,而教师与学生也会回应这种爱。我想,您会珍藏它,大家也会珍藏它。在某种意义上说,美好的东西具有永恒的价值。 

           (教育思考园 转自 《中国教育报》2011年2月28日)
您可能也喜欢:“今天第二”的精神品质 2011.08.16 “今天第二”的精神品质中国爱生学校标准(试行) 2011.08.16 中国爱生学校标准(试行)办一方满意的教育 2011.08.16 办一方满意的教育“齐鲁名校长”的职业人格 2011.08.16 “齐鲁名校长”的职业人格拥抱高中教育多样化与特色化发展的春天 2011.08.16 拥抱高中教育多样化与特色化发展的春天为师生创造优质的成长环境 2011.08.16 为师生创造优质的成长环境引领创新----校长的智慧选择 2011.10.31 引领创新----校长的智慧选择人本教育是这样实现的—解读辽宁大连开发区八中 2011.08.16 人本教育是这样实现的—解读辽宁大连开发区八中做一名有准备的教育者--100个好习惯 2011.08.16 做一名有准备的教育者--100个好习惯减轻课业负担 推进素质教育 2011.08.16 减轻课业负担 推进素质教育推进以生为本的自主教育 创建个性鲜明的特色学校 2011.08.16 推进以生为本的自主教育 创建个性鲜明的特色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实施方案汇编 2011.08.16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实施方案汇编共铺成长之路,奠基幸福人生【原创】 2011.08.16 共铺成长之路,奠基幸福人生【原创】课程改革在欠发达地区突围 2011.08.16 课程改革在欠发达地区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