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朋网 首页:中国历代成语故事正解(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1:43:37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中国历代成语故事正解
目录
序言
【三皇五帝及更早期】
反求诸己
一毫千里
十全十美
心不在焉
桑林祷雨
太公钓魚
平易近人
功亏一篑
風雨飘搖
愚公移山
耳提面命
【春秋战国时期】
一鸣惊人
大公无私
心腹之患
三思而行
不恥下问
文质彬彬
老马识途
守株待兔
杞人忧天
刻舟求剑
破釜沉舟
众志成城
管鲍之交
临渴掘井
防患未然
退避三舍
掩耳盗铃
一暴十寒
亡羊补牢
三人成虎
毛遂自荐
半途而废
匹夫之勇
安步当车
百发百中
狐假虎威
门庭若市
栉风沐雨
擢发难数
大义灭亲
南辕北辙
舍本逐末
排难解纷
【秦汉時代】
孺子可教
捷足先登
门可罗雀
一诺千金
一叶知秋
老当益壮
死灰复燃
塞翁失馬 安知非福
自相矛盾
有志竟成
合浦珠还
车水马龙
饮鸩止渴
【三国时代】
三顾茅庐
手不释卷
刮目相待
【晋朝】
入木三分
木人石心
世外桃源
妙手回春
杯弓蛇影
【南北朝】
五光十色
扑朔迷离
【隋唐】
瓜田李下
焚膏继晷
磨杵成针
黄粱一梦
梦笔生花
【五代】
推心置腹
安贫乐道
【宋朝】
才高八斗
水落石出
开卷有益
【明朝】
两袖清风
《成语故事》序
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沟通观念,是约定俗成的,随着时空的变迁而推移,蕴含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经验积累。而一个民族的文化深度和厚度,在语少意深的成语中展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寥寥数语,包含丰富深刻的意象,常能适切而且精确的传达我们的感受,它们的价值历久弥新。
成语有固定通用的型式,一般人不可随意更动。它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习惯用语,有的是俗谚,有的有出处,多半出自经典古籍或精采文章中的名言佳句,亦或是历史典范事迹。每个成语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如果能深入了解它的寓意,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语汇,强化语言运用能力,更能浸润在中国悠远博大的文化传统中,培养宽广悲悯的胸襟。
【三皇五帝及更早期】
1、反求诸己
【原文】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礼记·射义》)
【故事阐述】
作为射手,讲求仁之道。射箭时,要求射手本人身心端正,身心端正后才把箭射出。射不中,不怨别人比自己优胜,反而应自我反思。孔子说:“君子间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争的话,必定是比试射术。比试前,互相谦恭有礼;比试完毕,也是如此,大家相互敬酒,即使比试也符合君子相处之礼。”
这是关于射箭的礼仪:射箭的时候,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姿势,一切姿势预备好之后才发射。如果没有打中目标,也不可以埋怨技术胜于自己的人,应该反过来检讨自己,再加强改進。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要先要求自己,找出自已本身的缺点,努力加以改正,只有抱持这种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而能够这么做的人,我们就说他能“反求诸己”。
【讨论】
(1)射箭为什么和“仁”有关呢?“仁”又是什么呢?
(2)一般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容易先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我们要如
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造句练习】
例: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先反求诸己,不要只是一味地责怪别人。
【相似成语】
反躬自省;一日三省;严以律己
2、一毫千里
【出处】
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氂,缪以千里’。”
【注释】
毫,十分之一厘,比喻极其微小。氂,通厘。
【释义】
卢辩注:“据《易说》言也。”谓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旁通】
1、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易经·系辞下传》 第十一章)
2、《易经》第六卦,“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3、(《习惯说》清·刘蓉故事),“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4、俗语,不可以道里计。
【辨析】
1、君子不器。
孔子讲,“君子不器”。在《论语》为政篇这个背景之下,可以理解为:能很好为政的君子,他的才能是不局限在任何一个方面的。通俗的讲,这样的君子不只是一方面的专家,比如孔子最杰出的七十二弟子,都是能熟练运用六艺的通才。
而在《系辞》中,又有“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的说法,“不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近乎道的表现。那么当时孔子的弟子之中,能真正近乎道的有几人呢?也许颜回算一个。可见求道之难。而用道来治国会是什么样子呢?老子是这样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2、君子慎始。
而按照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说法,“君子慎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是达到了君子标准的人,他自然就是“慎始”的,也就是说,“慎始”是他在逐步达到君子这个境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再有呢,是否可以理解为,要立志于成为一个君子,从起步开始的每一过程都要严谨慎重(当然不是谨小慎微),因为这是一条“求道”的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想要“超凡入圣”,能不严肃么?每一境界的标准都很严格,每一境界的提高都必须达到标准,差一点都不行。而两个不同的境界,即使是用“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来形容,有时还不一定准确呢。
3、“缪”与“谬”。
在成语“未雨绸缪”中,绸缪取意纺织物紧密缠缚,意思是说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而在《说文》中,缪(音谋)的本意也是一种麻制品;谬,则是狂者之妄言,两者并无联系。那为什么现在成语中多用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呢?在古汉语中,有通假字的说法,缪通谬,也算是一种解释。
【例证】
1、一毫千里,今多用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或“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2、《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3、十全十美
【原文】
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1)以共(2)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3)者造(4)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5)其医事,以制其食(6)。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周礼·天官冢宰下·医师》)
【注解】
(1)毒药:指含有毒素,但可用来治病的药物。
(2)共:音工,通“供”。供给。
(3)疕疡:疕,音比,头疮。头上及身上长的疮。
(4)造:至、到达。
(5)稽:考查、考核。
(6)制其食:食,音时。订定他的俸禄。
【故事阐述】
这句成语中的“十全”最早被用于《周礼》。相传《周礼》一书为周公所写,是记录周朝官制的典籍。内容记载了“医师”是众医官之长,总管医药行政,平日负责搜集药物供给医疗用。凡国内有伤患病人来看病时,医师就分配给各医官進行治疗。每年年终时,就会有稽核人员依照“医师”治病疗效的优劣来订出他应得的俸禄。而治病的绩效是按等级分,就是治疗十个人,十个人都痊愈了,这是第一等级的绩效;十个人中,一个或两个人无法治好,是第二等级;有三个人无法治好,是第三等级;如果有四个人治不好,这是最差等级的绩效了。
“十全十美”的全、美都具有圆满之意,而“十”又是数目之足,所以“十全十美”就被用来比喻圆满美好、毫无缺陷的境界。后来“十全十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被引申出来了。
【讨论】
(1)想想看,有没有曾经要求自己或别人必须“十全十美”的达成某项目标,而这样做带给你的经验是什么呢?
【造句练习】
例: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例:工作上的任何事情,他都要求十全十美,所以给自己和部属很大的压力。
【相似成语】
尽善尽美;无懈可击;精美绝伦;白璧无瑕
【课后时间】
写出有关数字一到十的成语。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全十美
参考答案:
一(一日千里、一了百了、一刀两段、一刀两断、一十一五、一心一意、一手遮天、一日三秋)
二(二八年华、二八佳人、二分明月、二三其德)
三(三言两语、三申五令、三人成虎、三姑六婆、三长两短、三思而行、 三缄其口、三从四德)
四(四海为家、四通八达、四面楚歌、四分五裂)
五(五花八门、五光十色、五体投地、五彩缤纷、五花大绑、五湖四海、五颜六色)
六(六神无主、六月飞霜、六根清净、六畜不安、六马仰秣、六亲不认)
七(七上八下、七手八脚、七零八落、七嘴八舌、七窍生烟、七老八十)
八(八拜之交、八面玲珑、八九不离十、八仙过海、八面威风、八面玲珑)
九(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霄云外、九五之尊、九转金丹)
4、心不在焉
【原文】
所谓修身(1)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2)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3)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4)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5)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6),视(7)而不见,听而不闻(8),食(9)而不知其味(10)。此谓修身在正其心。(《礼记·大学》)
【批注】
(1)修身:涵养德性,来修正自己的行为。
(2)忿懥:怨恨愤怒。忿(音份),怨恨;懥(音志),忿怒。
(3)恐惧:害怕。
(4)好乐:嗜好喜乐。
(5)忧患:忧愁患难。
(6)焉:此,这里。
(7)视:看。
(8)闻:听到。
(9)食:吃。
(10)味:滋味。
【故事阐述】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自身有所怨恨愤怒、害怕恐惧、嗜好喜乐、忧愁患难时,内心就不能端正。心思不在这里,那就会看也象没看见,听也象没听到,连吃东西也不知道滋味。这就说明了修养自身,就在于要端正自己的心。
《礼记》一书中有多篇关于“礼”的单篇文章,内容谈哲理、论政治制度、记礼乐器物,或描述生活仪节,是儒家礼学的重要典籍。上面这段在说明正心修身的道理。而“心不在焉”后来就演变为成语,被用来比喻心思不集中。
【讨论】
(1)为什么心生怨恨愤怒、害怕恐惧、嗜好喜乐、忧愁患难,内心就不能端正?说说你自己的看法并请和大家一起分享。
(2)为什么会看也象没看见,听也象没听到,连吃东西也不知道滋味?
【造句练习】
例:他上课总是心不在焉,所以成绩就不好。
例:由于心不在焉,妈妈在切菜时,不小心切到手了。
【相似成语】
漫不经心、心神不属、无所用心、魂不守舍、心有旁鹜
【课后时间】
举几个例子,跟大家分享自己因为心不在焉而发生的事。
5、桑林祷雨
【原文】
商史纪:成汤(1)时岁久大旱(2)。太史占之,曰:“当以人祷。”汤曰:“吾所以请雨者,人也。若必以人,吾请自当。”遂斋戒、剪发、断爪,素车白马(3),身婴白茅(4),以为牺牲,祷于桑林之野。以六事自责曰:“政不节欤(5)?民失职欤(6)?宫室崇欤(7)?女谒盛欤(8)?包苴行欤(19)?谗夫昌欤(10)?”言未已,大雨方数千里。(《淮南子·主术训》)
【注释】
(1)成汤: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乃舜臣契之第十四代后裔。初居于毫地(今
河南省商丘县)为夏代之诸侯。夏桀无道,汤兴兵伐之,放桀于南巢,遂
有天下,国号商,在位三十年(西元前1783~前1754)崩。
(2)岁久大旱:年久没下雨,大干旱。
(3)素车白马:素车:没有华丽装饰的车子。
(4)身婴白茅:身上缠绕着白茅。婴:围绕;缠绕。
(5)政不节欤:政事杂乱无节制法度?节:约束。欤(音于)语末助词,表示
疑问。
(6)民失职欤:人臣失职,百姓失所?
(7)宫室崇欤:宫室修得太高太美?
(8)女谒盛欤:听信女人弄权乱政?
(9)包苴行欤:官吏受贿贪污的风气盛行?苴(音拘)
(10)谗夫昌欤:谗媚小人太猖獗?谗,颠倒是非,毁善害能的话。
【语译参考】
殷商史书上记载:成汤在位时,年久无雨大旱。太史占卜之后说:“应当杀一个人来向神祈雨。”成汤说:“我所要做的事正是为了救人才求雨。要是一定要用杀人的方式向神求雨,请允许由我自己来充当那个人。”于是成汤沐浴斋戒,修剪头发、指甲,乘着白马,拉着没有华丽装饰的车子,身上缠绕着白茅,作为向神祈雨的牺牲品,在桑林旷野中向神祷告,在六件事上進行自我责备,说:“是因为我的政令有所不当还是由于我的管理不善,使得人臣失职,百姓失所;或是我的宫室修得太高,过于豪华,或是因为我听信嫔妃弄权乱政;或者是我法令不严,致使贪污受贿公行;或是由于我用人不淑,使得谗媚小人得势!”成汤的话还没有说完,方圆数千里便下起了大雨。
【研析】
汤建国不久,起于夏桀时的大旱却一直不去,整整延续了七年。在后五年,旱情很严重,烈日曝晒,河干井枯,草木枯焦,禾苗不生,庄稼无收,人民困苦异常。因此自从旱灾开始,商汤就在郊外设祭坛,祈求天帝解除旱灾早日降雨。到第七年汤见郊祀也不起作用,就命史官选了一个叫桑林的地方,在那里设祭坛,他亲自率领大臣举行祭祀求雨,但祭了仍未下雨,商汤就命史官占卜,史官占卜后说:“应以人为祭品。”成汤说:“我是为民请雨,如果必须用人祭祀的话,就请用我之躯来祭天吧!”他并向上天祷告说:“罪在我一人,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也都在我一人。不要因我一人没有才能,使天帝鬼神伤害百姓的性命。”并以六事自责,向老天反省,汤的这种勇于牺牲的精神,受到人民的敬佩和颂扬。
翻开中国历史,每当遇到重大灾害时,有仁德的帝王都认为是上天发出的警讯,是对自己统治不满意的警告,要反省“修德”,甚至还要下“罪己诏”,把导致灾祸的原因归咎于己,让天下宽恕自己的“失政”于民。此乃古时的帝王治国理念,“以德配天”。 所以当一个帝王真心为民祈祷时,他的德行就会感动天地,流芳百世。而商朝的开国之君-成汤,就是这样一位有仁德的君王,他以身为民求雨的事迹在《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篇》、《墨子》、《荀子》、《国语》、《说苑》等书中均有记载。
【延伸思考】
(1)在这个故事中,成汤认为岁久大旱的原因是什么?他是怎样做的?如何理
解成汤的一念至诚 ──善念?
(2)他自责的六件事在当今社会有什么指导作用?你认为励精图治、兴国安邦
的根本是什么?
(3)在当今社会天灾人祸不断,如何正确理解这些事情的发生?
参考资料:
夏商史话 孟世凯著 台北市 贯雅文化 民79[1990]
6、太公钓魚
【原文】
当日姜尚(1)西走至岐州南四十里地,虢县南十里,有渭水河岸有磻溪(2)之水。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3)者,上钓来。”(《武王伐纣平话》)
【批注】
(1)姜尚:字子牙,号飞熊。周初贤臣,因其先祖封于吕,从其封姓,所以又
称为吕尚。后周文王封为太公,后世称姜太公、吕望。
(2)磻溪:指姜子牙垂钓处。磻,音盘。
(3)负命:指不想活命的鱼儿。
【故事阐述】
商朝末代皇帝纣王,因宠信妲己,不听忠臣谏言,残暴不仁,滥杀百姓,荒废国政。姜子牙因精通兵法、阴阳数术,受纣王赏识并封为司户参军一职,后来姜子牙知道纣王的所作所为,便决定弃官离开这个暴君,凭着机智他逃过了纣兵一路的追杀。
姜子牙一路向西而行,沿途听到许多百姓都说西伯侯(即后来的周文王)有仁德、爱护百姓,并且广纳贤士。于是,他决定到西伯侯管辖的渭河一带隐居起来,并在渭水之滨当钓翁,等待机会寻觅明君。
为了等待时机,以辅佐贤君,姜子牙静心忍性,天天在磻溪旁垂钓。他用直钩钓鱼,钩上不挂香饵,更不把钩沉入水里,而是离开水面三尺高。姜子牙还自言自语的说︰“不想活命的鱼儿,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转眼过了数年,姜子牙依然在磻溪岸边,他手拿钓竿叹息道︰“如今我已经是八十岁的老人了,还遇不到明君辅佐他安邦定国。我在此目地不是钓鱼,只想钓得贤明君主啊!”有一天,姜子牙在溪边遇见一樵夫武吉,他算出武吉有难,就使用阴阳数术教他避难,不仅骗了西伯侯还逃过死劫。后来,西伯侯得知是姜子牙教武吉诈死躲过劫难,而西伯侯一向自认阴阳卜算之术,当今无人可及,但如今却被一个渔翁给巧妙瞒过,心知此人必是奇人。于是,西伯侯借着出巡打猎,派武吉带他亲自寻访姜子牙。
姜子牙想试探西伯侯是否真是求才若渴的贤君,所以对虚心来访的西伯侯,一直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而西伯侯为了表明自己求才之心坚定,来访时一次比一次更加恭敬,甚至吃三天素并清净身体,离姜子牙住处一公里远便下车步行,充分显示他的诚意。
直到第三次,姜子牙终于被西伯侯恳切的态度感动,便和他见面并交换治国理念。两人交谈非常契合,姜子牙了解西伯侯是个明君,决心为他效力,辅佐他兴邦立国,而西伯侯也知道姜子牙确有才能,就尊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辅佐文王和武王,灭了商纣,建立中国历史上国运最长的周朝。“太公钓鱼”这句成语便是源于此,也作“姜太公钓鱼”。比喻有意愿的人,自己就会上门。
【讨论】
(1)姜子牙遇到周文王时已经多大岁数了?他钓鱼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2)姜子牙为什么要在磻溪畔当钓翁?他为什么到第三次才愿意见周文王?
【造句练习】
例:一些仿冒品总有一定的市场,原因就是部分消费者爱贪便宜,虽然质量没有保障,也只能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了。
【相似成语】
姜太公钓鱼
【课后时间】
写出四个有“鱼”的成语
参考答案︰
如鱼得水、缘木求鱼、鱼目混珠、池鱼之殃、漏网之鱼、沉鱼落雁
7、平易近人
【原文】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史记·鲁周公世家》)
【故事阐述】
周公死时,其子伯禽早在以前被封在鲁地,当了鲁公。鲁公伯禽当初受封在鲁地,三年后伯禽向周公汇报鲁地的状况。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迟才来汇报?” 伯禽答道:“改变那里的习俗,革新那里的礼法,三年后才能看到效果,所以来晚了。”
姜子牙被封在齐地。过了五个月,姜子牙就回来向周公报告齐地的情况。周公问他:“你怎么这样快就报告施政情况呀?”姜子牙回答说:“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节,一切按照当地风俗去做,所以快。”周公听了,叹气说:“唉,鲁国的后代将要当齐国的臣民了!政令不简单易行,百姓就不会对它亲近;政令平易近民,百姓必会归附。”
“平易近人”原作“平易近民”。“平易近人”现指态度和蔼可亲,使人愿意接受。亦用来形容诗文浅白易懂。
【讨论】
(1)周公之子伯禽采用了革新的政策来统治鲁国,其效果如何?
(2)姜子牙选择了入境随俗的方式来统治齐国,其效果如何?
(3)周公对于伯禽和姜子牙两人的政令推行方式有什么看法?
(4)在当今社会上,若有新的政令要施行,官员们的态度、做法会是如何呢?
【造句练习】
例:他平易近人的作风,不仅赢得部属的爱戴,还获得长官的信赖。
例:白居易所写的诗,不但风格清新婉丽,而且文字平易近人,老妪都明白。
【相似成语】
和蔼可亲
8、功亏一篑
【原文】
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厎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曰:“呜呼!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无替厥服。分宝玉于伯叔之国,时庸展亲。人不易物,惟德其物。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允迪兹,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尚书·旅獒》)
【故事阐述】
周武王灭了商朝,安定天下,声威显赫,四方蛮夷都来進贡。西方有个叫旅的国家,進贡了几只土产的獒犬。召公奭害怕武王玩物丧志,劝王继续修德慎行,重视贤能,不要珍惜异物,以尽安定国家和保护人民的责任。如果不注意小节,最后会连累大德,就象堆积一座土山,已堆到九仞,只差一篑土了,却不肯覆上去而放弃,功败垂成,这实在太可惜了。
古时,七尺为一仞(一说八尺为一仞),“篑”就是装土的筐子。要建成一座九仞高的山,连土带石,一筐一筐的往上堆积,堆到差不多九仞高了,只要再加一筐,就能大功告成。可惜,建山的人没能坚持到底,只差最后一筐没有加上去,因此,这座九仞高的山,就没有建成。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踏踏实实,坚持到底,否则,虽然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却会因未能坚持到底而前功尽弃。历代许多激励人们坚持不懈的格言警句都出自于这句话,如:“功勤一篑可成山,由少而多莫惮烦”等。
【讨论】
(1)周武王灭商定天下之后,对于国家和人民,他该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2)召公奭如何提醒身为一国之君的武王要从自身的修德慎行来治国?
(3)为什么堆土建山的人经过很多努力,只欠一篑的泥土,眼看大功就要告成
了,这项工程却忽然放弃,没能坚持到底?
【造句练习】
例:这件工作眼看就要完成了,咱们得加把劲,不能让它功亏一篑。
【相似成语】
半途而废;功败垂成;前功尽弃;未成一篑;废于一旦;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9、風雨飘搖
【原文】
鸱鸮(1)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2)子之闵(3)斯。迨(4)天之未阴雨,彻(5)彼桑土(6),绸缪(7)牖户(8)。今女下民(9),或敢侮予?予手拮据(10),予所捋(11)荼(12)。予所蓄租(13),予口卒瘏(14),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15),予尾翛翛(16),予室翘翘(17)。风雨所漂摇,予维(18)音哓哓(19)!(《诗经·豳风·鸱鸮》)
【批注】
(1)鸱鸮:音吃、萧,一种头大、嘴短而弯,和猫头鹰相似的鸟类。
(2)鬻:音育,养育。
(3)闵:音敏,怜悯。
(4)迨:音代,趁着。
(5)彻:通撤,剥取。
(6)桑土:桑树根。
(7)绸缪:音愁、谋,紧密的缠绕,这里指修补使其坚固。
(8)牖户:牖,音友,指窗户;户指门。这里指鸟巢。
(9)下民:指人类,因鸟巢在树上。
(10)拮据:音节、居,这里指因辛勤操持致脚爪受伤。
(11)捋:音肋,大把的摘取。
(12)荼:音图,指茅草、芦苇的白花。
(13)蓄租:积存干草。租,通苴,即草。
(14)卒瘏:因过度劳累而生病。瘏,音突。
(15)谯谯:音乔乔,指羽毛疏落貌。
(16)翛翛:音萧潇,指羽毛干枯无光泽貌。
(17)翘翘:音乔乔,危险。形容鸟巢摇摇欲坠。
(18)维:只有。
(19)哓哓:音萧萧,指因恐惧而惊叫。
【故事阐述】
商朝末年,纣王日益昏庸暴虐,荒废朝政。周武王见时机成熟,便在弟弟周公旦的帮助下,于牧野一战将商纣消灭,并建立了周朝。周武王逝世后,便由他的儿子诵继位,就是周成王。
由于当时成王年幼,而周朝又刚刚平定天下,周公怕诸侯不服叛乱,就辅佐周成王治理国事。这时成王的其它叔父,管叔和蔡叔等兄弟怀疑周公别有用心。于是,他们到处散播周公有野心想谋夺王位的不实消息,并乘机联合商纣之子武庚一起兴乱造反,背叛周朝。
后来周公奉成王的命令,领兵讨伐叛乱,前后共三年时间才彻底平息动乱,诛杀武庚和管叔,放逐蔡叔。周公代理成王处理国政七年后,见朝政日益巩固,而成王也长大,可以治理国家大事了,他就把政权归还给成王,自己回到臣子的职位上去了。
据《尚书·金滕篇》记载,周公平定管、蔡叔及武庚之乱后,便作了《鸱鸮》这首诗,赠送给成王。诗中周公以一只失去爱子仍努力筑巢的哀伤母鸟,来自喻自己鞠躬尽瘁忠心周王朝的苦心:“鸱鸮啊鸱鸮,你已经抓走我的孩子,不要再来破坏我的窝,辛苦勤劳把心尽,养育幼子我累病了。趁着老天还没下雨时,我剥取桑根的皮,把窝里空隙的地方缠补牢固。现在树下的人们,有谁还敢把我欺侮?为摘取茅草花垫巢,我的脚爪早已疲惫,为积聚储存干草,我的嘴角也磨破了,可是我的窝还没修筑好。我的羽毛凌乱稀疏,我的尾巴干枯无光泽,我的窝在危险的树梢上摇晃。它在风吹雨打中飘荡,我只能恐惧而无助的大声惊叫!”
后来就将“风雨所漂摇”,简化为“风雨飘摇”这句成语。原指树梢上的鸟巢在风吹雨打中飘荡,引申为比喻情况或局势动荡,极不稳定。
【讨论】
(1)周武王为什么要攻打商纣?在那里大败商纣?
(2)管叔和蔡叔等人为什么要背叛周朝?
(3)《鸱鸮》这首诗中还可以找出哪个成语?
参考答案:未雨绸缪
【造句练习】
例:当国家处于风雨飘摇,动乱不安时,人民更要团结一致为国效命。
例:已经成熟的果实,如果不采收,最容易在风雨飘摇中被打落。
【相似成语】
摇摇欲坠;摇摇欲倒
【课后时间】
除了“风雨飘摇”外,试着找出另外两个和周公有关的成语。
参考答案:
“梦周公”、“握发吐哺”。
10、愚公移山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汤问篇》)
【故事阐述】
在冀州的南部,黄河的北岸,有两座高山叫做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山占地方圆七百哩,高有数万尺,北山住着一位叫做愚公的老翁,他年纪已经将近九十岁了,他就住在这两座高山的正对面。由于这两座高山阻挡了往北的通道,无论進出都要绕很远的路,愚公对这个情况非常的头痛。
有一天他召集全家人一起商量,他说:“我想和大家一起尽力来铲平这两座山,使这条路一直畅通无阻直到豫州南部,汉水南岸,大家觉得如何?”家人纷纷表示赞同,但是愚公的妻子有点不以为然地泼冷水,说:“我看以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小小的山您都动不了了,你又能够奈何得了太行和王屋这两座高山吗?况且,我们要把那么多土石堆到哪里去呀?”于是家人讨论了一番,决定要将土石堆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去。
愚公就挑了三个比较能够挑负重担的子孙,跟着他一起去凿石头、挖泥土,然后他们把挖下来的土石,用畚箕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孩,也蹦蹦跳跳的加入他们的行列,通常一个寒暑才能回家一趟呢。
河曲智叟看到愚公他们这么辛苦,就讥笑他说:“你呀也太没有自知之明,太自不量力了吧,你看你这么大把年纪,又这么一点点力气,我看你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毁不了啊,你怎能奈何得了那么多土石呢?”
愚公长叹一声回答他说:“唉,你的思想太顽固了,我看你连寡妇和弱小的孩子都还不如,我就是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孙子,这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但是这两座山又不会长高,又不会长大,我有什么好担心挖不平他们的呢!”河曲智叟听愚公这么一说,哑口无言。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情,他真的很担心愚公要领着子孙这样世世代代的挖下去,所以,他把这件事情报告了天帝。天帝知道以后,被愚公的坚毅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儿子各背负一座山,一座放到朔方的东边(山西省的东部),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以九十岁的高龄都还有向不可能挑战的雄心和毅力,现在人们在鼓励人家要勇于面对困难的挑战,要有恒心、有毅力的时候,都会说,要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
【讨论】
(1)愚公为何要移山?
(2)愚公为何坚信一定能把大山搬走?
(3)愚公真的是“愚”、而智叟真的就是“智”吗?
(4)愚公移山这个做法,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吗?为什么?
【造句练习】
例:老师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能遇到挫折就想放弃。
【相似成语】
坚定不移;精卫填海;铁杵磨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1、耳提面命
【原文】
于呼(1)小子!未知臧(2)否(3)。匪(4)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经 大雅.抑》
【注解】
(1)于呼:也作「呜呼」,叹词。于,音屋。
(2)臧:音脏,善。
(3)否:音匹,恶。
(4)匪:非但、不仅。
【故事阐述】
唉!这些年轻人,不懂辨别善恶得失。我不仅要牵着他们的手,以免他们迷失方向。还要当面告诫他们,并拉起他们的耳朵,仔细的叮咛,期望他们能永远记住我的嘱咐。
自从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就封康叔于卫,建立了卫国。后来,康叔的八世孙姬和因消灭西戎立了大功,被周平王封赠爵位,就是卫武公。而〈抑〉一诗出自《诗经.大雅》,相传就是卫武公所作,除用来惕励自己,也表达了他对后世子孙的殷切的叮咛告诫。
“耳提面命”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首诗中“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演变而来,即在耳边提醒,当面告诫;用来比喻殷切热心的教诲。
【讨论】
(1)你觉的卫武王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下这些对后代子孙的叮嘱?
(2)你的父母曾说了哪句话让你最受用?为什么?
【造句练习】
例:对于父母长辈的耳提面命、谆谆教诲,我们都要心存感谢。
例:他就要进场比赛了,而教练仍耳提面命的再三叮咛他。
【相似成语】
谆谆教诲;千叮万嘱;面命耳提;耳提面训
【课后时间】
试举五个关于身体器官的成语。
参考答案:
心平气和、眉来眼去、有口皆碑、七嘴八舌、手忙脚乱、三头六臂、耳目一新、. 铁石心肠、有板有眼、哑口无言、唾面自乾、心灰意冷、血口喷人、耳熟能详、心如刀割、问心无愧
【春秋战国时期】
12、一鸣惊人
【原文】
楚庄王莅(1)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2)御座,而与王隐(3)曰:“有鸟止(4)南方之阜(5),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6)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7)。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8),不谷(9)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10)六,而邦大治。(《韩非子·喻老》)
【注解】
(1)莅:即位。
(2)右司马:掌理军事之官。
(3)隐:隐语,此处指打比方。
(4)止:栖息。
(5)阜:小山丘。
(6)嘿然:寂静无声的样子。嘿,音“默”。
(7)观民则:观察臣民是否守职守分。则,法也。
(8)子释之:指你放心。释,放开。
(9)不谷:古代君侯自称不善的谦词。此处是楚庄王的自称。
(10)处士:有才学而隐居不做官的人。
【故事阐述】
春秋时,楚庄王虽然已经即位三年,但是却看不到他积极处理国事,因此大臣们都非常担忧。有一天右司马打了个比方对庄王说:“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南面的山丘上,三年之中,不但没有拍动翅膀,甚至不飞也不叫,静得连一点声音都没有,这是什么鸟啊?”楚庄王说:“三年了都不展翅飞翔,是为了生长它的翅膀;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臣民是否守职守分;那只鸟不是不飞,而是它还不想飞,但它只要一飞,就一定会冲上高空;目前虽然它没有鸣叫,然而一旦鸣叫,就一定是震惊天下。你放心,是我不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过了半年,楚庄王亲自处理政事,对于不合理的事项加以废除,另外又制定出法令规章,同时诛杀了五个大臣,提拔六个处士,把楚国治理得非常强盛,而楚庄王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一鸣惊人”,用来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有惊人的表现。
【讨论】
(1)楚庄王为什么即位后,长达三年的时间没有好好的处理国家大事?
(2)为什么楚庄王的大臣不直接劝告,而要以说故事的方式来劝他积极治国?
(3)楚庄王在听完大臣劝喻之后,在政事上做出哪些“一鸣惊人”的举动?
(4)如果你是楚庄王,听到大臣把你比喻成一只“三年不翅,不飞不鸣”的鸟,
你会做何感想?
【造句练习】
例:自上次得奖一鸣惊人后,这位年轻演奏家从此成为乐坛的耀眼新星。
例:他平常的成绩并不出色,没想到竟然考上了第一志愿的大学,真是一鸣惊人。
【相似成语】
一飞冲天;刮目相看
【课后时间】
请你动动脑,完成以下的成语数字游戏:
□鸣惊人;不□法门;入木□分;□平八稳;□内如焚;
□亲不认;七擒□纵;半斤□两;□牛一毛;十全□美。
13、大公无私
【原文】
风,漂(1)物者也。风之所漂,不避贵贱美恶。雨,濡(2)物者也。雨之所堕(3),不避小大强弱。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4),人虽遇漂濡,而莫之怨也。故曰:“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管子.形势解》)
【批注】
(1)漂:吹动。
(2)濡:音“如”,浸湿、沾湿。
(3)堕:落、掉。
(4)乡:音、义通“向”,方位、方向。
【故事阐述】
“大公无私”原为“至公无私”。
管子,又为管仲,春秋齐国人,也是法家的始祖。《管子·形势解》中提到,风是空气随风向而动,并不会因富贵贫贱美丑的好恶而躲开。雨是会沾湿物体的,它所落下之处并不会有大小强弱的分别。风、雨是至公无私的。人虽然遇到了风雨吹袭,也不会有所埋怨。所以说:“风雨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特定的喜好,”
后来“大公无私”就被用来指秉公处理,毫无偏私。
【讨论】
(1)公与私之间的界线常常被模糊,如何才能做到大公无私?
(2)你周遭的人是否有人可以大公无私的处事?请试着说说看他的例子。
【造句练习】
例:公务人员在执行公权力时,应采取同一标准,大公无私的对待每一个人。
例:包拯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包青天,是因为他办案一向都是不畏强权、“大公无
私”。
【相似成语】
铁面无私;大公至正
【课后时间】
请找出五个谈到“公”或“私”的成语。
参考答案︰
秉公无私、公报私仇、假公济私、公而忘私、公私两便
14、心腹之患
【原文】
吴(1)将伐齐,越子率其众以朝(2)焉,王及列士皆有馈赂(3)。吴人皆喜,唯子胥惧,曰:“是豢(4)吴也夫!”谏曰:“越(5)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6)于我。夫其柔服,求济其欲也,不如早从事焉。得志于齐,犹获石田(7)也,无所用之。越不为沼(8),吴其泯(9)矣!”《左传·哀公十一年》
【批注】
(1) 吴:春秋时吴国。在今江苏省。
(2) 朝:多用于卑见尊、下见上。如臣下觐见君王、晚辈问候长辈。诸侯相拜见
亦称为“朝”。
(3) 馈赂:音“溃路”,赠送财物。
(4) 豢:音“幻”,用利益引诱、收买他人。
(5) 越:春秋时越国。曾占有今江苏、浙江及山东的一部分。
(6) 欲:期望。
(7) 石田:不能耕种的田。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8) 为沼:变成池沼,指亡国。
(9) 泯:音“敏”,灭亡。
【故事阐述】
春秋时,吴王夫差要去攻打齐国,越王勾践率领部属去朝见吴王,并赠送财物给吴王及大臣们,吴国大臣们都很高兴,只有伍子胥觉得不妙。他想:“这是越王勾践在收买吴国,让吴国安逸松懈,失去警戒心,将来好灭吴国!”于是便向吴王進谏说:“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之患’!越王表面上服从吴国,但实际上却图谋吞并吴国,您不及早灭了越国,以除后患,大王去攻齐实在一点意义也没有,齐国只不过是一块没有用处的'石田’,真是不智!”吴王夫差不听劝告,还命伍子胥自杀。后来,吴国果然被越王句践所灭。
后来“心腹之患”这句成语用来形容隐藏在内部的祸害,如不妥善处理,将足以致命,危害生存。
【讨论】
(1)伍子胥为什么劝吴王攻打越国而不要攻打齐国?
(2)环境恶化(水污染、土地荒漠化、海水位上升、……)的确是人类生存的
“心腹之患”,我们应该如何改善面对?
【造句练习】
例: 他是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你把他安插在你身边,实是心腹之患。
例: 好逸恶劳会腐蚀掉原有的斗志,是成功的心腹之患。
【相似成语】
心腹之疾。
【课后时间】
成语接龙:
心□之患,患□之交,交□接耳,耳□目染。
参考答案:
心腹之患;
患难之交;
交头接耳;
耳濡目染。
15、三思而行
【原文】
季文子(1)三思(2)而后行。子(3)闻之,曰:“再(4),斯(5)可矣。”(《论语·公冶长第五》)
【批注】
(1)季文子:即季孙行父,春秋时代鲁国大夫。“文”是他的谥号。
(2)三思:经过多次的考虑。“三”有多次的意思。
(3)子: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4)再:两次、第二次。
(5)斯:就。
【故事阐述】
季文子遇事都要考虑多次才去做。孔子听到这件事情后,说︰“一件事情考虑两次就够了。”
季文子是鲁国大夫,他为官清廉,生活俭朴。据传他家中无人穿丝绸做的衣服,只穿布做的衣服;日常生活所需用品只重其实用性,并不讲究是否精致名贵。因此,众人都称赞他是一个廉直忠实的人。不过,季文子处事非常小心谨慎,往往一件事情要经过一再的考虑才能下决定。但孔子认为做事考虑太多,过于谨慎,反而会产生弊端。“三思而行”这句成语,就是从孔子说的这段话演变而来的,比喻做事小心谨慎,反复思考后再行动。
【讨论】
(1)孔子为什么不同意季文子这种三思而后行的做法呢?
(2)你曾因思虑太多而犹豫不决致错失机会吗?请把自己的经验和大家分享。
【造句练习】
例:他个性急躁、行事冲动,遇事都无法三思而行再去做。
例:这么重大的事情,你务必要三思而行。
【相似成语】
深谋远虑;行成于思;深思熟虑
【课后时间】
请在下面空隔填上适当的字︰
举()()三
三()()庐
三()()意
三()()虎
参考答案:
举(一)(反)三
三(顾)(茅)庐
三(心)(二)意
三(人)(成)虎
16、不恥下问
【原文】
子贡(1)问曰:“孔文子(2)何以谓之(3)文也?”子曰:“敏而好学(4),不耻(5)下问(6),是以(7)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第五》)
【注解】
(1)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生于西元前520年,可能卒于西元前
456年,春秋时卫国人。善于经商,有口才,列于孔门四科中的“言语
科”,是“孔门十哲”之一。
(2)孔文子:孔圉(圉,音“雨”),谥文,生卒年不详,春秋卫国大夫。
(3)谓之:被称为。
(4)敏而好学:聪明勤学。敏,聪慧。
(5)耻:羞耻。
(6)下问:向年纪、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7)是以:所以。
【故事阐述】
春秋时,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谦虚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生前的为人配得上那样的谥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非常聪明,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而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明白了。
后来“不耻下问”就用来比喻不以向身分较低微、或是学问较自己浅陋的人求教为羞耻,也可形容人谦虚好学。
【讨论】
(1)一开始,子贡为什么认为孔圉配不上“文公”这样的谥号?
(2)孔子认为孔圉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卫国国君赐给孔圉“文公”这个谥号?
(3)平时学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你会求教于别人吗?你是如何克服羞于开口
的心理障碍的?
【造句练习】
例:不明白的就要不耻下问,才不会弄巧成拙。
例:谦虚好学,不耻下问,所以他才练就一笔好字!
【相似成语】
虚怀若谷、询于刍荛
【课后时间】
你能分辨“不耻”和“不齿”的差别吗?和同学讨论一下,并填填看。
◎不屑与之为伍,有瞧不起、轻视之意的是( )。
◎不觉得可耻、不认为羞耻之意的是( )。
17、老马识途
【原文】
管仲(1)、隰朋(2)从(3)桓公(4)伐(5)孤竹(6)。春往冬反(7),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8)得道。(《韩非子·说林上》)
【批注】
(1)管仲:即管夷吾,春秋时齐国人。
(2)隰朋:隰,音息。春秋时齐国大夫。
(3)从:跟随。
(4)桓公:春秋时齐国君王。
(5)伐:攻打。
(6)孤竹:春秋时国名。
(7)反:回来,通“返”。
(8)遂:于是。
【故事阐述】
春秋时代,有一年山戎国入侵燕国,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发兵援救燕国,并攻下了山戎国的都城。山戎国节节败退,就向孤竹国求助,不幸,又被齐军打败。于是,孤竹国王便设计派一个大元帅向齐军诈降,在取得齐桓公信任后,就趁机把齐军引到迷谷。果然,齐桓公中计并陷進迷谷中。迷谷里一整片都是沙漠,飞沙走石,且逢冬季,还吹着寒风,没有水和任何植物。好不容易度过一夜,不过已军心大乱,有不少士兵伤亡,再加上迷失方向,怎么也找不到出去的路,众人虽焦急却也无计可施。
这时管仲突然想起,老马离开原来的地方,再远都能记得循着原路回去。齐桓公知道后,认为这方法可行,于是挑选了几匹老马,任由牠们在前面行走带路。后来,军队跟着老马转来转去,果真走出了迷谷。
这个典故说明老马是能认路的,后人也就将其引申为“老马识途”或“识途老马”的成语,用来比喻经历丰富的人,容易把事情做好。
【讨论】
(1)在你遇到困难时,你的师长或长辈给过你什么建议吗?你认为他们的经验
对你有所帮助吗?请说明并跟大家分享。
(2)除了老马有认路的本能外,想想看,还有什么动物有特殊的本能?请举一
例跟大家分享。
【造句练习】
例:如果能找到一个老马识途的好导游,那么出国旅游一定可以玩得很尽兴。
例:搜购古董,要有老马识途的人带路,才不会买到假货。
【相似成语】
熟门熟路
【课后时间】
(1)你曾运用自己的某些经验,成功的完成一件工作或任务吗?请说明并跟大
家分享。
18、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1),兔走(2)触(3)株,折颈(4)而死。因(5)释(6)其耒(7)而守株,冀(8)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注解】
(1)株:树干。
(2)走:慌忙奔跑。
(3)触:撞到。
(4)折颈:折断颈骨。
(5)因:所以之意。
(6)释:放下。
(7)耒:音“累”,用手推来耕作的木制农具,形状似犁,耕具的一种。
(8)冀:音“寄”,希望。
【故事阐述】
战国时代的韩非子认为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时宜,不可一味地遵循古人的作法,要适合当前的社会所需,否则会徒劳无功。
他说了一个故事来警示君王:以前宋国有个农夫,在他耕作的田中央有棵树。有天他看见一只兔子跑过来,那只兔子在慌忙奔跑中,没注意前方,就撞上了那棵树,把自己撞死了。农夫便兴高采烈的得到那只兔子,大快朵颐了一番。
有了这次意外收获之后,他就不再像以前那么努力的耕作了!他田也不种了,草也不锄了,扔掉手中的耕具,天天守着大树等兔子自己送上门来。结果不但再也没得到任何一只兔子,他的田也因长期以来没人耕作,而逐渐荒芜,这件事情也成了全国的笑柄。
后来这个故事就引申成“守株待兔”这句成语,用来讽刺那些拘泥守成、不知变通的人,或是想不劳而获,等着目标自己送上门来的人。亦作“守株伺兔”。
【讨论】
(1)兔子为什么会折颈而死呢?
(2)农夫有了一次什么经验,导致他终日苦等在树旁,农田却荒芜了?
(3)你认为农夫犯了最大的错误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
袪除掉这种贪念,避免自己也犯了和农夫一样的错误呢?
【造句练习】
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守株待兔是行不通的。
例:凡事不想认真做,只想守株待兔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相似成语】
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课后时间】
请想想看中国成语中,和动物有关的成语有哪些?和同学分享一下你的发现吧!
【解答】
虎──虎视眈眈、如虎添翼
蛇──画蛇添足、打草惊蛇
兔──兔死狗烹、狡兔三窟
19、杞人忧天
【原文】
杞国(1)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2)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3)之所忧者,因往晓(4)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5)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6),奈何(7)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8)积气,日月星宿(9)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10)坠亦不能有所中(11)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12),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13),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14)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列子·天瑞》)
【注解】
(1) 杞国:春秋时周朝所分封的诸侯国。故城在今河南省杞县。杞,音“起”。
(2) 亡:音“无”,无之意。
(3) 彼:指这名“忧天地崩坠”者。
(4) 晓:开导。
(5) 若:你。
(6) 行止:举动。
(7) 奈何:如何。
(8) 果:真的。
(9) 星宿:天上的列星。宿,音“秀”。
(10) 只使:即使。
(11) 中:音“众”,击中。
(12) 四虚:指四方、天地之意。
(13) 躇步跐蹈:踏步、踩踏。躇,音“除”。跐,音“此”。
(14) 舍然:释怀之意。
【故事阐述】
在《列子》中有一则寓言故事:从前在杞国有个人,成天担忧着天会下塌,地会崩裂,到那时他就无所寄托了,于是每天睡不着,也吃不下。
后来有人告诉他:“天只是由大气充积而成,而气体原本就是无所不在的,你哪需要担心它崩塌呢?”杞人听了以后,心稍稍放宽了些。但一会儿就又担心起以大气充积成的天,会不会因为没办法支撑日月星辰的重量,因此而坠落?
那个人只好又向他解释:“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这些气体中发亮的部分,就算坠落,于我们也无损啊!”
杞人点点头,松了一口气,却又想到地会不会塌陷啊?那个人想了一下说:“地是向四方延伸的,每一寸土地都塞得密密实实的,你不整天在上面行走踩踏吗?怎么会塌陷呢?”杞人听了这番话后,悬在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寓言故事,引申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主要在告诉人们不要作不切实际的忧虑,以免自寻烦恼。
【讨论】
(1)这个杞国人担忧天地崩坠,每天吃不下、睡不着。如果他真有这份忧虑的
话,想想看,有什么更积极有效的处理这种情绪的方法呢?
(2)天地之浑然天成,让人感叹造物者的神奇。我们都是生活在其中的人,试
想一下,造物者让我们生存在这个神造的天地里,有什么目的呢?
【造句练习】
例:他那杞人忧天的个性,常担心不知何时会发生大灾难,造成自己的困扰。
例:虽然防患未然很重要,但是像你这样没事穷紧张,就是“杞人忧天”了。
【相似成语】
鳃鳃过虑、杞国忧天、杞人之忧、庸人自扰
【课后时间】
“杞人忧天”和“心思缜密”同样都是形容人的思虑程度,请问何者是贬义词?何者是褒义词?和同学分享一下这两个成语的不同之处吧!
参考解答︰
杞人忧天 -- 贬义词 -- 指人自寻烦恼
心思缜密 -- 褒义词 -- 指人思虑周延
20、刻舟求剑
【原文】
楚人有涉江(1)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2)契(3)其舟,曰:“是(4)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5)乎?以此故法(6)为(7)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注解】
(1)涉江:渡江。涉,乘船渡水。
(2)遽:立刻。
(3)契:刻,动词,用刀子雕刻。
(4)是:此处。
(5)惑:困惑;迷惑。
(6)故法:旧法。
(7)为:治理。
【故事阐述】
有一个楚国人坐船渡江,途中不小心把宝剑掉到水里。当时这个人并没有立刻跳下水去找那把剑,只是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个记号,还说:“这里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停了之后,他就从记号处跳下水去寻找剑。可是船已经走动了,而剑落在水里是不会动的,用这种方法找剑,不是很奇怪吗?如果用旧法治理国家,而不考虑时空的发展变化,就会象这个求剑者的行为一样令人困惑不解。
这是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一书中,阐述国君治理国政的道理。他认为国君治国应要符合时宜,明白世事在变,若一味沿袭旧法不知改革,那么就无法治国。后来这个典故就被浓缩成“刻舟求剑”这一句成语,用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讨论】
(1)这位楚国人刻舟求剑的目地是什么?
(2)为什么这位楚国人找不到他的剑?
(3)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什么启示?
【造句练习】
例:遇到问题时,如果只想用老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就会象刻舟求剑般无法达到
目地。
例:钱掉了你就应该循原路去找钱,只在屋子里刻舟求剑般地乱找,根本不可能
找到。
【相似成语】
守株待兔;胶柱鼓瑟;食古不化;一成不变
【课后时间】
四个字成语接龙:
刻舟求剑 → 剑()()心 → 心()()得 → 得()()形
参考答案:
刻舟求剑 → 剑(胆)(琴)心 → 心(安)(理)得 → 得(意)(忘)形
21、破釜沉舟
【原文】
项羽(1)乃悉(2)引兵渡河,皆(3)沉船(4),破釜甑(5),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6)心。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注解】
(1)项羽:本名项籍,字羽,秦代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西县西边)人。项家世代为
楚国将军,立汗马战功,受位子爵,受封项国(今河南省项城县), 后代即以
“项”为姓。曾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一争天下,屡战屡胜,但垓下一战,
楚军溃散,项籍于乌江自刎。
(2)悉:全部。
(3)皆:全都。
(4)沉船:把渡船凿沉。
(5)釜甑:古代的烹饪器具。釜,音“斧”,铁锅。甑,音“赠”,煮东西所用的
瓦器。
(6)还:音“环”,返回。
【故事阐述】
秦朝末年,群雄纷起,战国时代各国皇族后裔,也都打着旧有的国号,招兵抗秦。秦国大将章邯率兵反击,不仅大胜当时势力较强的楚军,还乘胜追击攻赵,兵围赵国的重镇巨鹿城。
赵王便向各国求救,可是大家畏于形势,认为连楚军都被打败了,自己又怎么可能扺挡得住秦军呢?于是各国都不敢出兵援助。
眼看秦国日益强大,而各路的反抗军却畏缩不前,楚国的大将项羽便决定再度发动攻击。他为了激励军队的士气,就想出了一个方法。项羽在带领楚军渡过黄河之后,便下令将渡河的船凿沉,表示决不回头;又打破煮饭的锅子,烧掉驻扎的营帐,并发给每人三天的干粮,以示必胜之决心,不做任何撤退的打算。
项羽的这番举动,使得士兵个个都抱着“只许前進、不准后退”的决心,因此楚军无不奋勇杀敌。经过九次大战,终于击退了秦军,解除了巨鹿城的危机。后人便用“破釜沉舟”这句成语来形容下定决心、义无反顾的精神。
【讨论】
(1)秦国大将章邯大胜楚军后,还乘胜追击兵围何处?
(2)在各路反抗军畏缩不前时,谁又决定再度发动攻击?他用了什么方法激励
士兵?
(3)你曾经遇到难题,后来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终究克服它的经验吗?
和同学分享一下这段历程吧!
【造句练习】
例:他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上考场了,相信一切都会有所不同的。
例:那个人做了这个破釜沉舟的决定,就代表他愿意放手一搏了。
【相似成语】
背水一战、焚舟破釜、济河焚舟
【课后时间】
请和同学讨论一下,下列成语中的相关人物。
破釜沉舟-- 项羽
四面楚歌--( )
卧薪尝胆--( )
指鹿为马--( )
生花妙笔--( )
【参考解答】
四面楚歌-- 项羽
卧薪尝胆-- 勾践
指鹿为马-- 赵高
生花妙笔-- 李白
22、众志成城
【原文】
二十四年,钟成,伶人(1)告和(2)。王谓伶州鸠曰:“钟果和矣。”对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对曰:“上作器,民备乐(3)之,则为和。今财亡民罢(4),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5)好,鲜(6)其不济也。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7)。’三年之中,而害金(8)再兴焉,惧一之废也。”王曰:“尔老耄(9)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锺不和。(《国语·周语下》)
【注解】
(1)伶人:乐官。
(2)和:和谐。
(3)乐:赞成。
(4)财亡民罢:浪费金钱,又使民众劳苦不堪。罢,通“疲”,劳累。
(5)曹:群众。
(6)鲜:音“显”,很少的意思。
(7)众口铄金:众口所毁,虽金石犹可销。铄,音“硕”,熔化。
(8)害金:害民之金,此处指所铸之钟。
(9)老耄:耄,音“冒”,指年纪很大。
(10)崩:古称天子之死。
【故事阐述】
“众志成城”原作“众心成城”。
春秋末年,周景王打算要铸造一口极大的钟。单穆公和乐师州鸠知道了这件事,便劝阻景王打消铸钟的念头。他们认为:那么大的钟虽然少见,但是声音不一定和谐好听,若因此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痛苦,更是没有必要。
然而景王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仍然执意铸钟。隔年,大钟铸成了,平日惯于献媚的乐工们,纷纷向景王赞美大钟的声音非常和谐、好听。景王十分高兴,就找来当初反对铸钟的乐师州鸠,对他夸耀说:“看吧!钟声果然很好听,你的顾虑是多余的。”州鸠对于景王的无知和自夸十分不以为然,就回答说:“大王铸造大钟,如果人民都十分赞成,那才叫和谐。如今劳民伤财,人民都对大王十分怨恨,这种情形怎么能叫做和谐呢?而且人民所赞同的,很少有不成功的;人民所厌恶的,很少有不失败的。这就是俗话所说:'众心成城,众口铄金’的道理啊!”但是,景王不接纳州鸠的劝谏,反而怒斥他已经老了,懂个什么啊?隔年,周景王驾崩,之后再也没有人说大钟的声音好听了。
后来“众志成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出现“众志成城”的书证,如五代十国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卷七·陪臣谏》:“四海归仁,众志成城,天下治理。”
【讨论】
(1)周景王为什么不接受劝谏,坚持要铸造一口极大的钟?他的用意是什么呢?
(2)乐师州鸠为什么要反对、劝阻周景王铸大钟?
(3)为什么在周景王死后,大钟就不被赞美说是好听了?
【造句练习】
例: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必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
例:此次的大队接力赛跑,只要大家通力合作,众志成城,就有机会赢得胜利。
【相似成语】
万众一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众擎易举
【课后时间】
请你动动脑,找出和“志”相关的成语。
【参考解答】
志同道合、鸿鹄之志、澹泊明志、踌躇满志、洗心革志
23、管鲍之交
【原文】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1),分财利多自与(2),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3)鲍叔谋事(4)而更穷困(5),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6)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7)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8),知我不遭时(9)也。吾尝三战三走(10),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11)败,召忽(12)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 )
【注解】
(1)贾:音“鼓”,做生意。
(2)与:给。
(3)为:音“位”,替。
(4)谋事:谋划事情。
(5)穷困:困顿不堪。
(6)时:时运。
(7)见:被。
(8)不肖:没有才能。
(9)遭时:遇到好时机。
(10)三战三走:三次打仗,三次逃跑。
(11)公子纠:管仲侍奉的君主。
(12)召忽:与管仲一同侍奉公子纠的友人。
【故事阐述】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的霸主。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他们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当时的君王是齐襄公,起初,管仲侍奉襄公的儿子公子纠,鲍叔牙侍奉公子纠的弟弟小白。当时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都在国外,襄公死后,群臣决定迎接公子纠回国当国君,而公子小白也想返国就位,管仲怕小白先回国,就追上公子小白,射了他一箭。公子小白假装中箭,骗过管仲,然后与鲍叔牙快马加鞭先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立刻请来鲍叔牙,让他做宰相。但是鲍叔牙却向齐桓公推荐还囚在牢中的管仲。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请管仲来做宰相。后来管仲在齐国执政,使齐桓公称霸。
管仲后来回忆道:“我贫穷时,与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总是多拿,鲍叔从不以为我贪,他知道我是因为贫穷的缘故。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有时不顺。我曾经三次作官三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好,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临终前,齐桓公问管仲,鲍叔牙可以不可以接替他的相位,管仲说不行,认为鲍叔牙善恶分明,不能包容坏的一面。如果把政权交给他,既害了你齐桓公,又害了他自己。鲍叔牙知道这件事后,不但没有因为管仲不推荐自己接替相位而不满,反而高兴,只有管仲最了解他。
“管鲍之交”就是用来形容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来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讨论】
(1)“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请你说说看,管仲是以什么心情说出这句话
的?
(2)鲍叔为人处事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3)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如何做到处处为别人着想?请举出几个
例子。
【造句练习】
例:我与你的友谊如同管鲍之交,深挚不移。
例:如果能得到一段管鲍之交般的友情,那就太幸运了!
【相似成语】
陈雷之契、羊左之谊
【课后时间】
在中国文学中,关于描述友情的成语你认得多少呢?测试一下吧!
(   ) 之交:年龄一老一少而结为朋友。
(   ) 之交:朋友的交情,比黄金还坚,兰花还美。
(   ) 之交:心意相投,彼此无疑忌的朋友。
(   ) 之交:曾经共历困苦的朋友。
(   ) 之交:贫贱时交的朋友。
(   ) 之交:结拜兄弟或姐妹。
24、临渴掘井
【原文】
晏子(1)对曰:“不然(2)。夫愚者多悔,不肖(3)者自贤。溺(4)者不问队(5),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队,迷而后问路,譬之犹(6)临难而遽(7)铸兵,临噎(8)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9)已。”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批注】
(1)晏子:即晏婴,春秋时代齐人,晏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
(2)然:如此。
(3)不肖:不贤。肖,音孝。
(4)溺:音逆,掉在水里。
(5)队:同隧,通路、要道。
(6)犹:音由,如同。
(7)遽:急忙。
(8)噎:音耶,喉咙被食物塞住,透不过气来。
(9)无及:来不及。
【故事阐述】
春秋时代,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逃往齐国。齐景公问他:“你还这么年轻,就把国家丢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昭公回答说:“我年纪轻,有许多人爱护我,但我没有礼遇亲近他们;有许多人给我谏言,我也没有听从采用;所以演变成对内无人辅助,对外也无人支持,现在已经没有人真心帮助和扶持我了,讨好和奉承我的人倒是不少。这就如同秋天的蓬草,根部已经干枯,但枝叶仍然美丽,可是一旦吹起秋风,就会连根都被拔起了。”
齐景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告诉晏子,并说:“如果帮助昭公回到鲁国,他会成为贤明爱民的君王吗?”晏子回答说:“不会如此。愚昧的人常自满,不贤的人自以为贤能。掉進水里和迷路的人,原本就不曾去注意路径方向,直到溺水了才知道探水路,迷路了才会向人问路。这就如同国家面临危难时,才急忙去制造兵器,被食物塞住喉咙了,才急着挖井取水来喝,虽然快速行动了,但还是来不及了。”
后来,人们就把晏子后面说的这段话,引申为“临渴掘井”这句成语。比喻事到临头才急忙准备应付,但已经来不及了。
【讨论】
(1)鲁昭王认为是什么原因让他失去国家?
(2)晏子为什么不认为鲁昭王可以成为一个贤君?
(3)你自己或亲友曾做过的“临渴掘井”的事情吗?请说一说自己的心得和大
家分享。
【造句练习】
例:我们凡事都应该有备无患,千万不要临渴掘井,措手不及。
例:台风来临了才要治水防灾,这无异是临渴掘井、于事无补。
【相似成语】
渴而穿井;江心补漏;急时抱佛脚;临阵磨枪;临渴穿井;临噎掘井
【课后时间】
成语接龙:
临渴掘井→井( )( )理→理( )( )壮→壮( )( )云→
云( )( )轻→轻( )( )急→急( )( )火
参考答案:
临渴掘井→井(井)(有)理→理(直)(气)壮→壮(志)(凌)云→云(淡)(风)轻→轻(重)(缓)急→急(如)(星)火
25、防患未然
【原文】
〈象〉(1)曰:“水在火上。既济(2),君子以思患而豫防(3)之。”(《易经·既济卦》)
【批注】
(1) 象:易经十翼之一,解释爻象的文辞。或称为“象辞”、“象传”。
(2) 既济:渡水已成,比喻事已完成。既,已。
(3) 豫防:预先防患。豫,通“预”。
《易经》是史前人类遗留下来的,它说明了天地变化之理,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相传伏羲依龙马所负之图画八卦,文王作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既济”是《易经》的第六十三卦,指事情已完成的意思。卦形为〈离卦〉在下,〈离〉象征火,〈坎卦〉在上,〈坎〉象征水,火性向上,水性向下,取其水火上下相交,各得其用之义。〈象辞〉的解说为:“水在火之上,是既济的象征,事情既已完成,君子体察此现象,思考将来可能遇到的祸患,并加以预防。”也就是既济不忘未济之意。
“防患未然”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比喻在祸患还未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
【讨论】
(1)当祸患未发生之前,能事先防备,对我们生活有何帮助?
(2)你曾经对某些事情,因为能防患于未然,而免于发生灾祸或困扰吗?请举
例分享。
【造句练习】
例:印度尼西亚地震引发的大海啸,到达印度海岸和斯里兰卡大约1个多小时,
如果两国拥有良好的预警机制,是可以做到人员疏散,避免伤亡。因此预警
机制的先知先觉、防患未然是很重要。
例:暑期学生放假时间长,应加强水域游憩活动安全倡导维护、违规劝导与告发
工作,并竖立、检查各游憩据点相关告示牌,以维护学生生命安全,防患于
未然。
【相似成语】
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课后时间】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
1、未( )绸缪。
2、束手无( )。
3、( )霆万钧。
4、耳濡( )染。
5、十恶不( )。
参考答案:
1、雨。
2、策。
3、雷。
4、目。
5、赦。
26、退避三舍
【原文】
(重耳)及楚,楚子(1)飨(2)之,曰:“公子(3)若反(4)晋国,则何以报不谷(5)?”对曰:“子女玉帛(6)则君有之,羽毛齿革(7)则君地生焉。其波及(8)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9),遇于中原,其辟(10)君三舍(11)。若不获命(12),其左执鞭弭(13)、右属(14)櫜鞬(15),以与君周旋(16)。”(《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批注】
(1)楚子:春秋时代楚国国君,即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
(2)飨:音想,设丰盛酒宴款待。
(3)公子:春秋时代晋国国君,即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4)反:回到,通“返”。
(5)不谷:即不善,古代国君的自谦词。
(6)子女玉帛:指美女、财宝。
(7)羽毛齿革:珍贵稀有动物的鸟羽、兽毛、象牙、皮革等。
(8)波及:扩散到、流散到。
(9)治兵:打仗,即发起战争。
(10)辟:躲避。音必,通“避”。
(11)舍:古人计算行军里数的单位,三十里为一舍。
(12)获命:获得允许。
(13)弭:音米,无装饰而在末端以角、骨镶嵌的弓。
(14)属:音主,系、佩带。
(15)櫜鞬:音高尖,装武器的囊袋。
(16)周旋:这里指应战。
【故事阐述】
春秋时代,晋献公非常宠爱骊姬,而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太子,她用计害死原被立为太子的申生,又煽惑晋献公派兵去捉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夷吾,两人因此先后逃往国外。后来晋献公去世,奚齐被臣子们杀死,重耳的弟弟夷吾则回晋国继任王位,称为晋惠公。但惠公非常害怕重耳会回国夺取王位,就派人去行刺重耳。
逃亡国外的重耳,他曾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又逃往卫国、齐国、曹国、宋国等国,这其间,大部分国家的国君对他都不是很礼遇。后来到了楚国,楚庄王用接待诸侯的礼节设酒宴款待他,并说:“你如果回到晋国,你将如何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美女、财宝你都有了;珍贵的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又是楚国的特产。那些流散到晋国的,都是你多余的,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来报答你。”楚庄王说:“即使这样,还是可以说说报答我的方式。”重耳回答说:“如果托你的福气,能够返回晋国,一旦晋、楚发生战争,两国军队在中原相遇,我会让晋军向后撤退九十里。假使不能获得你退兵的命令,我也只能拿起弓箭和你应战了。”
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后,果真回到晋国,立为晋文公。后来,晋国为了援救宋国,便和楚国交战。当双方军队对峙时,重耳为了报答楚庄王及实现自己的诺言,就下令全军往后撤退九十里,一直退到城濮才停止。
从此人们就将“辟君三舍”引申为“退避三舍”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对人容忍让步,不和人相争。
【讨论】
(1)楚、晋两国打仗,重耳为什么要向后撤军九十里?
(2)你认为自己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吗?重耳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造句练习】
例:对于这种不讲理的人,谁都要退避三舍。
例:林太太的脾气非常好,每次和先生吵架,她总是先退避三舍。
【相似成语】
辟君三舍;远而避之;避君三舍
【课后时间】
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些字填進适当空格中。
(1)( )面( )方
(2)( )五至尊
(3)( )颜( )色
(4)( )( )佳人
(5)一( )一( )
参考答案:
(1)(四)面(八)方
(2)(九)五至尊
(3)(五)颜(六)色
(4)(二)(八)佳人
(5)一(五)一(十 )
27、掩耳盗铃
【原文】
范氏(1)之亡也,百姓有得锺(2)者,欲负(3)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4)毁之,锺况然(5)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6)揜(7)其耳。(《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
【批注】
(1)范氏:即范吉射,春秋时代晋卿,后被智伯所灭。
(2)锺:乐器名,同“钟”。古代一种中空的打击乐器,用铜或铁所制成。
(3)负:用肩背物。
(4)椎:音追,用来敲打物品的器具。
(5)况然:这里指敲钟所发出的声音。
(6)遽:音句,急忙、赶紧。
(7)揜:掩住、遮蔽。音眼,通“掩”。
【故事阐述】
春秋时代,晋国的智伯把范吉射消灭以后,有人在范家看到了一口钟,就想把它偷偷背走。但是那口钟实在太大了,根本就背不动。因此他就想把钟敲碎了,然后再一块一块的搬走。不料,一动手敲打钟,钟就发出了阵阵嘹亮的响声。他怕别人听到钟响也来跟他抢夺,于是急忙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认为这样自己听不见了,那么别人也一样的听不到。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引申为“掩耳盗铃”这句成语,比喻自作聪明的人,妄想欺骗别人,实际只是欺骗了自己。
【讨论】
(1)偷钟的人为什么要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这是什么行为?
(2)举一个你做过或看过的掩耳盗铃的事情,给你什么启示?请跟大家分享。
【造句练习】
例:做坏事的人总想找借口来为自己脱罪,这只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
例:他以为涂改成绩单,妈妈就不知道他不及格了,真是掩耳盗铃!
【相似成语】
盗铃掩耳;掩目捕雀;塞耳盗钟;自欺欺人;掩耳盗钟
【课后时间】
请将竽、弦、管、鼓、琴等乐器填在适当的空格中:
( )瑟和鸣
滥( )充数
( )外之音
对牛弹( )
一( )作气
双( )齐下
参考答案︰
(琴)瑟和鸣
滥(竽)充数
对牛弹(琴)
一(鼓)作气
(弦)外之音
双(管)齐下
28、一暴十寒
【原文】
虽有天下易生(1)之物也, 一日暴(2)之,十日寒(3)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篇》)
【注解】
(1)易生:容易生长。
(2)暴:暴,音“曝”,晒太阳。
(3)寒:冰冻。
【故事阐述】
孟子是战国时代一个有名的辩士,他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更习惯以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
有一回,孟子对齐王的昏庸,做事不能坚持原则、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底下即便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让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它个十天,它哪还活的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很短,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不在你身边,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没有主见的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
接着,他又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也同样无法学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盼望有大天鹅飞来,他好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同一个师父教的,一起学的,然而两人的成绩却差别很大。这并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
所以,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亦写为“一曝十寒”,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中途多荒废。
【讨论】
(1)孟子是战国时代有名的辩士,他劝诫别人有什么特色呢?
(2)孟子举了哪两个生动的例子来劝诫齐王?
(3)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功夫不可的。你
有什么成功的学习经验可以和同学一起分享的?说说看。
【造句练习】
例:为学要有耐心,不能一暴十寒。
例:学习时最怕一暴十寒,只有五分钟热度,那样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
【相似成语】
三天捕鱼,两天晒网
【课后时间】
在中国成语中,有关于“一”和“十”的成语极多。你认识了几个呢?请你把正确的成语解释代码填入括号中。
A 形容人禀赋聪敏,领悟力、类推力强。
B 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中途多荒废。
C 比喻贪得无厌。
D 形容阅读速度飞快。
闻一知十:( )
一目十行:( )
一暴十寒:( )
得一望十:( )
解答︰
闻一知十:( A )
一目十行:( D )
一暴十寒:( B )
得一望十:( C )
29、亡羊补牢
【原文】
庄辛对(1)曰:“臣闻(2)鄙语(3)曰:'见兔而顾(4)犬,未为晚也;亡(5)羊而补牢(6),未为迟也。’” ( 《战国策.楚策》)
【注解】
(1)对:回答。
(2)闻:听说。
(3)鄙语:俗话。
(4)顾:找。
(5)亡:丢失,指不见了。
(6)牢:羊圈。圈,音「眷」
【故事阐述】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叫做庄辛。他看见楚襄王沉迷于享乐,不理国家政事,十分忧心。有一天他对襄王说:“大王,您经常和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他们在一起,他们都是一些贪图享乐、放纵奢侈的人,如果大王再不好好治理国政,恐怕楚国就要有危险了。”
襄王听了,没有接纳庄辛的谏言,反而生气说:“现在天下太平,怎么可能有亡国之祸呢?”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如果大王继续与他们四位为伍,楚国必定会灭亡。大王既然不相信,就请大王允许我到赵国避一避,看看事情会如何发展。”
庄辛去了赵国五个月之后,秦国果然发兵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都城和其它地方。襄王逃亡到城阳后,想起了庄辛曾经劝谏他的话,感到十分后悔,就派人把庄辛找回来。
庄辛不记前嫌,立刻回到襄王身边。襄王一见到庄辛,便说道:“我当初没有听先生的劝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现在该如何是好呢?” 庄辛回答:“俗话说:'见到了兔子才回头去指挥猎犬追捕,还不算太晚;羊跑掉了之后赶快修补羊圈,也不算迟呀!’” 这次襄王完全接纳了庄辛的建议,并封他为阳陵君。在庄辛的辅佐下,襄王重振国力,终于收复失土,度过了这次的危机。后来“亡羊补牢” 就被后人用来比喻犯错后只要有心振作,及时更正,一切都还来得及。
【讨论】
(1)庄辛在楚襄王贪图享乐时,对他说了什么话?
(2)为什么庄辛这么肯定楚国会有危险发生呢?
(3)楚襄王后来又重新整顿国力,收复失土,是凭着庄辛鼓励他的哪一句话呢?
【造句练习】
(1)以前努力不够,现在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千万不可自暴自弃!
(2)这件事虽然遭遇挫折,但是如果针对原因改進,亡羊补牢,尚犹未晚。
【课后时间】
在“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角庄辛,他是个直言敢谏的人。请你想想历史上有哪些直言敢谏的人物?和同学分享一下这些人的故事吧!
解答︰
(一)韩愈
(二)魏征(贞观之治)
(三)姚崇、宋璟(开元之治)
30、三人成虎
【原文】
庞葱(1)与太子(2)质(3)于邯郸(4),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5)信之。”庞葱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葱从邯郸反,竟不得见。(《韩非子·内储说左上》)
【批注】
(1) 庞葱:战国时代魏人。
(2) 太子:指战国时代魏太子。
(3) 质:音“志”,用人或财物做抵押担保。
(4) 邯郸:为战国时赵都。故址在河北省西南部与河南省接界处。
(5) 寡人: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词。
【故事阐述】
战国时魏国大臣庞葱,将陪同魏太子到赵国当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说市集上出现了吃人的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回答说:“不会。”“那么,如果有第二个人说市集上出现了老虎,您会相信吗?”“也不会。”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市集上出现老虎,您就会真的相信了吧?”魏王回答:“这样我会相信。”庞葱接着说:“大街上本来不会出现老虎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传谣言的人多,就让人不由得信以为真。我这次去赵国之后,定有许多人趁我不在,在大王面前進谗言来批评我的不是,请大王千万要明察真相,不要被谣言所蒙蔽!”魏王答应了庞葱。
等到庞葱离开魏国之后,果然有不少人在魏王前说庞葱的坏话,等到太子跟庞葱回国之后,魏王真的就疏远庞葱,不再重用他。
这个故事用来比喻谣言一再重复,会让人信以为真。所以后人就以“三人成虎”这句成语来比喻谣言可以掩盖真相。
【讨论】
1、为什么魏王不再重用庞葱了?
2、如果有些人接二连三告诉你的亲人做了不好的事,你会如何看待这件事?为什么?
【造句练习】
例:公众人物平时言行要谨慎,否则在媒体报导下三人成虎,大家就会信以为真!
例:没人亲眼看到王小明偷钱,却都纷纷谣传说他是小偷,这简直就是“三人成
虎”嘛!
【相似成语】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曾参杀人。
【课后时间】
与这一故事相似的另一个故事。
曾参是战国时一个有名的读书人,在品德方面是无可挑剔的。曾参有一天外出未归,碰巧一个与他同名的人犯了杀人罪被抓走,曾参的邻居于是通报给曾参的母亲:“你的儿子杀人被抓到官府去了。”曾参的母亲了解自己的儿子不会杀人,所以依旧织着布。不一会儿,另外一人对她说:“你的儿子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心里开始怀疑了,但仍不信儿子会杀人,不久第三个人对她说:“你的儿子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彻底心虚,吓得丢下手中的工作逃走。
“曾参杀人”这个成语故事你是不是觉得和“三人成虎”故事很相似呢!读完故事后请你把心得跟大家分享。
31、毛遂自荐
【原文】
秦之围邯郸,赵使(1)平原君(2)求救,合从(3)于楚(4),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5)。平原君曰:“使(6)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7)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8),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9)者,前,自赞(10)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11)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12),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注解】
(1)使:命令、派遣。
(2)平原君:赵胜(?~西元前351),战国赵武灵王的儿子。封于平原,故
称为平原君。喜宾客,食客多至数千人,为战国当时有名的四公子之一,
亦为赵之名相。
(3)合从:战国时苏秦倡导联合楚、齐、燕、韩、赵、魏六国,共同抵抗秦国
的政策。因六国地处南北,故名“合从”。从,音“纵”。
(4)楚:国名。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
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
(5)偕:共同、一起。
(6)使:假设、如果。
(7)歃血:古代盟誓时,用牲血涂在嘴边,表示守信不悔。歃,音“煞”。
(8)索:探求、搜寻。
(9)毛遂:战国时赵国人,生卒年不详。为平原君门下食客,初无表现,后自
荐随平原君至楚,与楚王定约立功。
(10)自赞:自荐。
(11)蚤:通“早”。
(12)颖脱而出:锥处囊中,尖端必冒脱而出。比喻显露才能而超越众人。
【故事阐述】
战国时代,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于是赵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国请求援救。平原君打算跟门下有勇有谋、文武兼备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国。
平原君说:“假如能经由谈判而成功,那是最好的。如果谈判不成,那么也要在楚王华丽的宫廷订下盟约,一定要确立合纵之盟才回国。我不必向外寻找这样的人才,就在我的门下食客中挑选就够了。”最后他只选出十九个人,剩下的都不符合条件,没办法找齐二十个人。
这时,有一个名叫毛遂的人,主动走到平原君面前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要到楚国去订下合纵的盟约,并且打算和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不需要向外寻找人才。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您就拿我来充数,让我一起跟去吧。”
平原君问:“你在我门下多久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说:“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放在袋子里的锥子一样,立刻就会显露出锋利的锥尖。而你在我门下三年了,我却没听说过你有什么表现,你还是留下吧!”
毛遂说:“我现在自我推荐,就是请求你把我放進袋子里,如果早点有这样的机会,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锥尖而已,而是早就显露出才能,锋芒毕露了!”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有道理,就答应让他一同前往。
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会谈,从早上到中午,都还没有结果。毛遂于是持剑走到楚王面前,极力说明赵、楚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楚王终于被说服,答应赵国愿意出兵援救。于是两国当场歃血为盟,誓守联合抗秦的盟约。
毛遂这次不仅帮平原君完成任务,也为国家立下了功劳,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平原君因此待他为上宾。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讨论】
(1)为什么毛遂他要极力的推荐自己呢?
(2)怎样做才能适当的表达“毛遂自荐”,而又不会让人感觉骄傲自大呢?
【造句练习】
例:老师就是欣赏你毛遂自荐的勇气,才会让你当班长。
例:这个地方我很熟,就容我毛遂自荐,当大家的导游。
【相似成语】
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课后时间】
请分享你曾经所做过“毛遂自荐”的事。
32、半途而废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1),后世有述(2)焉,吾弗(3)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4)而废(5),吾弗能已(6)矣。君子依乎中庸(6),遯世(7)不见知而不悔,唯(8)圣者(9)能之。”(《礼记·中庸》)
【批注】
(1)素隐行怪:探究隐僻的道理,而行事诡异,用来求取名声。
(2)述:记述、说明。
(3)弗:不。
(4)涂:道路,通“途”。
(5)废:放弃。
(6)已:停止。
(7)中庸:处事无过与不及。
(8)遯世:逃离世人,不为人所知。遯,音盾。
(9)唯:只有。
(10)圣者:即圣人,指品德完美的人。
【故事阐述】
孔子说︰“专门去研究隐僻难懂的道理,并做些怪异荒谬的事情,来欺骗世人,求得美名,即使因此而受后人记述赞扬,我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又有些才德不错的人,依循中庸之道去做,但中途却放弃不做了,我是断然不会停止的。真正才德兼备的人,为人处事会遵循中庸之道,无过无不及的努力实行,即使隐居山林,终生不被世人知道,也丝毫不后悔,而这只有品德完美的圣人才能够做到。”
后来,就引申出“半途而废”这句成语,比喻一个人做事有始无终。
【讨论】
(1)文中孔子说的哪一种人做的太过了?哪一种人又做的不够?怎么做才能达
到不偏不倚的中庸圣者的标准?
(2)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做过半途而废的事情?带给你什么启示?请跟大家分享。
【造句练习】
例:登山攻顶的时候最辛苦,千万要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
例:长辈常常会告诫晚辈,做事一定要有恒心,不可以半途而废。
【相似成语】
有始无终;半途自画;半途而罢;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中道而废;中道而止
33、匹夫之勇
【原文】
句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1)。進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進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国语.越语上》)
【批注】
(1)旅進旅退:指军队的同進同退。旅,共同。
(2)果:确实、的确。
(3)囿:音“又”,有围墙的园林,通常用作畜养禽兽的场所。
(4)没:音“默”,消失、隐而不见。
【故事阐述】
句践召集了战士们,向他们表明决心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从不愁士兵少,只愁士兵们缺乏自强的精神。现在吴王夫差有穿着用水犀皮做成铠甲的士兵十万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担心他的士兵缺乏自强的精神,只担心士兵人数的不足。今天我要协助上天灭掉吴国。我不希望你们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血气之勇,而希望大家能步调一致,同進同退。前進的时候要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的时候要想到会受到处罚,这样,就会得到应有的赏赐。如果前進的时候不听命令,后退的时候不怕处分,那么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到了出征的时候,越国的人都互相勉励,表示服从。作父亲的勉励他的儿子,当哥哥的勉励他的弟弟,作妻子的勉励她的丈夫,大家都说:“这样的国君,谁能不为他效死呢?”由于全体将士斗志十分高昂,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灭掉了吴国。
后来“匹夫之勇”就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人有勇无谋。
【讨论】
(1)句践为什么坚持战士们要能同進退?
(2)你觉得句践是个什么样的君王?为什么大家都愿意为他效命?
【造句练习】
例:年轻人血气方刚,再加上喜欢逞匹夫之勇,容易滋生事端。
例:遇到问题要冷静面对,不能光凭匹夫之勇就想解决问题。
【相似成语】
有勇无谋;血气之勇;暴虎冯河
【课后时间】
请找出五个含有“勇”字的语词:
参考答案︰
勇往直前、勇猛精進、智勇双全、英勇善战、自告奋勇
34、安步当车
【原文】
颜斶(1)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2),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3),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4)以自虞(5)。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6)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战国策·齐策四》
【批注】
(1)斶:音触,指战国时代齐国的处士颜斶,生性淡泊名利。
(2)鄙野:穷乡僻壤。
(3)晚食以当肉:延后吃饭时间,让肚子饿一点再吃,就算没肉,吃起来就像
吃肉一样鲜美。
(4)贞正:坚定正直。
(5)虞:音鱼,通娱,快乐。
(6)反:通“返”,回去。
【故事阐述】
颜斶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位贤士,他为人淡泊名利,不但博学多闻,品德高尚,他的起居生活更是简朴。
有一天,齐宣王因慕名而召见他。齐宣王见到颜斶便说:“颜斶过来。”不料,颜斶以相同的语气回答:“大王您过来。”
齐宣王听了十分恼怒。宣王身旁的大臣纷纷责问颜斶说:“大王是君,你是臣,怎可无礼叫大王过来呢!”颜斶说:“如果我上前去,这表示我贪求权贵而逢迎奉承;但要是大王能过来,正说明大王是一个礼贤下士的明君,这样不好吗?”
齐宣王听后,忍不住生气的大声问道:“你说,到底是君王尊贵呢?还是士人尊贵?”颜斶镇定的回答:“自然是士人尊贵,这可是有历史根据的。从前秦王在攻打齐国时,就下过一道命令:'谁敢在贤士柳下惠的墓地五十步内砍柴者,一律处死。’同时又下另一道命令:'谁能砍下齐王首级,就封侯并赏千金。’如此看来,贵为一国之君的头,竟不如一个贤士的坟墓啊!”
齐宣王听后自觉理亏,便想用荣华富贵来留住颜斶。不过,颜斶立即向齐宣王婉谢说:“我一向粗茶淡饭惯了,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我觉得慢慢走路就像乘车一样,延迟吃饭时间,让肚子饿点再吃,也能像吃肉那样美味了,清静无为,自得其乐,一个臣子该说的话我都说了,让我回家吧,我想过自食其力的生活。”说罢就向宣王拜别而去了。
“安步当车”的意思是用慢慢走路代替乘车。后人把“安步当车”引申为成语,比喻勤俭不贪富贵,能安于贫苦的人。
【讨论】
(1)颜斶为什么要叫齐宣王过来?
(2)颜斶为什么要拒绝齐宣王的好意,选择回家呢?
【造句练习】
例:虽然他生活清苦,却能安步当车,实在令人敬佩。
例:既然不赶时间,我们就安步当车,慢慢欣赏夕阳西下的美景吧!
【相似成语】
缓步徐行
【课后时间】
写出四个含有“车”的成语。
参考答案︰
车水马龙、杯水车薪、学富五车、闭门造车、前车之鉴、熟路轻车
35、百发百中
【原文】
苏厉谓周君曰:“败韩、魏,杀 武(1),攻赵,取蔺、离石、祁者,皆白起。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今攻梁,梁必破,破则周危,君不若止之。谓白起曰:'楚(2)有养由基(3)者,善射;去(4)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今公破韩、魏,杀 武,而北攻赵,取蔺、离石、祁者,公也。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战国策·西周策》)
【批注】
(1) 武:战国时代魏国将领。 ,音“西”。
(2)楚:战国时代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
(3)养由基:春秋时楚国人。擅长射箭,能射中百步外的柳叶,百发百中。
(4)去:距离。
【故事阐述】
苏厉是战国时谋士。当他听说秦国大将军白起即将出兵攻打魏都大梁,就对周王说:“白起打败了韩、赵、魏等国,并且杀害魏国将领 武,攻占了不少土地。现在他又要带兵攻打大梁,大梁如果被攻下,周王室将会面临危险,君王您应该想办法阻止。”于是苏厉建议周王派人去秦国游说白起:“以前楚国有一个善于射箭的人,名叫养由基。在距离柳叶一百步的地方射箭,射出一百支箭,每一箭都能射中柳叶,在旁观看的人都称赞射得好。但是有一个路过的人却说:'的确射得很好,但是还可以再教导他射箭的方法。’养由基听到就说:'大家都说我擅长射箭,你却说可以教导我,那你何不代替我射柳叶呢?’那个人说:'我无法教导你射箭本领,但是你今天射柳叶百发百中,却不懂得休息,等一下疲倦了,一箭也射不中,就会前功尽弃。’现在你打败了许多国家,取得许多土地,功劳很大。又即将要出兵经过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国,如果这一仗不能取得胜利,就会前功尽弃了。所以你还是假装生病,不要出兵的好。”
后来“百发百中”成为一句成语,用来形容射击技术高超,绝无虚发;或形容料事、用计、施药等相当准确。
【讨论】
1、请问有哪些体育竞赛技术,能用“百发百中”这句成语来形容?
2、生活中是否曾经对哪些事能料事如神、百发百中?请与大家分享。
【造句练习】
例:她在罚球线投篮时,几乎是球球入袋,可说是“百发百中”。
例:许医师每次施药都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真是“百发百中”的神医。
【相似成语】
一、矢无虚发、百步穿杨、弹无虚发。
二、十拿九稳、料事如神。
【课后时间】
请写出5个开头是“百”字的成语:
1、百 。
2、百 。
3、百 。
4、百 。
5、百 。
参考答案: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百年树人、百孔千疮、百密一疏。
36、狐假虎威
【原文】
虎(1)求百兽而食之,得狐(2)。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3),今子食我,是逆(4)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5)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6)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战国策·楚策一》)
【批注】
(1)虎:即老虎。性凶猛,在夜间狩猎,以猪、鹿、羊等为食。
(2)狐:音胡,即狐狸。性聪明敏感,爱吃鸟类、家禽、野鼠等。
(3)长百兽:作百兽之王。长,音掌,领导者。
(4)逆:不顺从、违背。
(5)走:逃走、逃跑。
(6)畏:害怕。
【故事阐述】
昭奚恤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将,威名远播。楚宣王问朝中大臣们,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很怕昭奚恤,果然真的这样吗?”大臣们无人回答。只有江一回答说︰“老虎捕杀各种兽类来吃。有一次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说︰'你不敢吃我。天帝派我来当百兽之王,现在如果你吃掉我,那就违背天帝的命令。假使你不相信,我走前面,你跟在后面,看看其它动物见到我,有哪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以为是真的,于是跟着狐狸走。所有的动物看到它们,都吓得纷纷逃走了。老虎并不知道动物们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而以为它们是怕狐狸。”现在大王的领土有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掌兵权;所以,北方诸侯不是害怕昭奚恤,而是大王的军队,这就像动物们害怕老虎一样啊!
这是记载在《战国策》里的故事,成语“狐假虎威”也是从这个故事演变而来。比喻凭借权威者的势力而对人欺压或作威作福。
【讨论】
(1)故事中江一做了什么比喻?又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江一用老虎比喻楚宣王,狐狸比喻昭奚恤,其它动物比喻北方诸侯,表示狐狸借由老虎的气势吓走其它动物;也说明了北方诸侯之所以畏惧昭奚恤,是因为昭奚恤凭仗着楚宣王的权势之故。
【造句练习】
例:他只是个管家,却常常狐假虎威对下面的人发号施令。
例:古代的奸臣,常仗着受君王的宠信,就狐假虎威的欺压忠臣。
【相似成语】
仗势欺人;鼠凭社贵;狐假鸱张;狗仗人势;恃势凌人;驴蒙虎皮;假虎张威
【课后时间】
请在下面空格填上适当的字︰
吴( )喘( )
( )死( )悲
( )入( )口
( )( )精神
参考答案︰
吴(牛)喘(月)
(兔)死(狐)悲
(羊)入(虎)口
(龙)(马)精神
37、门庭若市
【原文】
邹忌(1)修(2)八尺有余,身体昳丽(3)。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4)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5),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6)臣,臣之妾畏(7)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8)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9)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10)于市朝(11),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進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進。期年(12)之后,虽欲言,无可進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13)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一》
【批注】
(1)邹忌:战国时齐国人。
(2)修:通修,此指身材修长。
(3)昳丽:光鲜亮丽。昳,音易。
(4)徐公:战国时齐国的美男子。
(5)威王:即齐威王,战国时齐国的国君。
(6)私:偏袒。
(7)畏:畏惧、害怕。
(8)蔽:音必,蒙蔽。
(9)面刺: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
(10)谤议:批评。
(11)市朝:指人多的公开场所。
(12)期年:一周年。期,音基。
(13)朝:朝见。
【故事阐述】
战国时代,齐国大夫邹忌,他身材修长,高八尺多,他的仪表俊美、容光焕发。一天早上,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并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哪个较俊美?”他的妻子说︰“你俊美多了,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故邹忌没有自信,又去问他的妾,他的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隔天,有位客人来访,两人坐着闲谈,邹忌又问客人同样的问题,客人说︰“徐公不如你俊美。”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邹忌家,邹忌仔细的观看他,认为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俊美。晚上,他躺在床上思索着︰“妻子说我俊美,是因为偏袒我;妾说我俊美,是因为她惧怕我;客人说我俊美,是因为他对我有所求。”
于是邹忌上朝去参见齐威王,说︰“臣知道自己确实不如徐公俊美,臣的妻子偏袒臣,妾惧怕臣,客人对臣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说臣比徐公俊美。现在齐国领土辽阔,城邑一百二十座,宫里的嫔妃、左右近臣们,没有不偏袒您的;朝中大臣没有不惧怕您的;齐国境内人民,对您也都有所求。由此看来,您必然受到很大的蒙蔽。”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对。”
因此,齐威王就下令︰“官吏及庶民等,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赐给上赏;能够上奏章劝谏寡人的,赐给中赏;能够公开在众人面前批评朝政,只要传到寡人耳里,赐给下赏。”
诏令刚颁布时,大臣们都来進谏,一时人潮络绎不绝,门庭若市。经过几个月后,仍经常有人上奏规谏。一年以后,即使众人想要進言,却也没有什么可劝谏了。燕、赵、韩、魏四国听到这件事情后,都到齐国来朝见。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要取胜于邻国就在于自己国家的政治清明。
这个故事是描写邹忌用引喻劝谏齐威王虚心接受他人意见,但后人把络绎不绝進谏的人潮,引申出“门庭若市”这句成语,形容来往的人群众多,非常热闹拥挤。
【讨论】
(1) 邹忌为什么认为齐威王受到很大的蒙蔽?你认为齐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2) 你有没有会指出你缺点的朋友?你会接受别人意见吗?你是不是只喜欢听
好话的人?
【造句练习】
例:这家餐厅价廉物美,常常是高朋满座,门庭若市。
例:他职位高升的消息一出,贺客就川流不息,门庭若市。
【相似成语】
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车马盈门;户限为穿
38、栉风沐雨
【原文】
墨子称道(1)曰:“昔(2)禹(3)之湮(4)洪水,决(5)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数(6)。禹亲自操橐耜(7)而九杂(8)天下之川;腓无胈(9),胫(10)无毛,沐甚雨(11),栉(12)疾风(13),置(14)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15)天下也如此。”(《庄子·天下》)
【注解】
(1) 称道:赞赏。
(2) 昔:以前。
(3) 禹:夏代开国的君主,生卒年不详。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
有功,受尧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
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
(4) 湮:堵塞。音“因”。
(5) 决:疏通。
(6) 数:指数量多,不可计量。
(7) 橐耜:橐,音“佗”,盛土的器具。耜,音“寺”,铲土的器具。
(8) 九杂:指多次汇集天下诸水。九,表示多次。
(9) 腓无胈:小腿无肉。腓,音“肥”,小腿股。胈,音“拔”,肉。
(10) 胫:音“境”,小腿。
(11) 甚雨:骤雨。
(12) 栉:梳头发,音“节”。
(13) 疾风:狂风。
(14) 置:安顿。
(15) 形劳:操劳。
【故事阐述】
相传在尧的时代,中国有大川三百条,支流三千多,小的河流到处都是,一旦发生大水,江河横溢,常把田地和房子都冲毁了,人们生活十分痛苦。后来大禹担起了治河的重任,他亲自拿着治水的工具,和人们一起开通水道,疏通洪水,终于汇聚地面的水而使它归入大江河。因为太劳累,以至腿上无肉,小腿上的汗毛也被磨光了,身体常常浸沐在暴雨中,头发被强风给吹动着,每天顶着烈风急雨不断辛勤地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让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庄子·天下》记载,墨子称禹“沐甚雨,栉疾风”,因此,要让后世的墨家,多用羊皮、粗布做衣服,用木鞋、草鞋做服饰,日夜不停地操劳,把自身清苦看作是行为准则。并且还说:“不这样做,就不符合夏禹的主张,也就不配称作墨家。”
后来“栉风沐雨”就被用来比喻行程非常辛苦,在外奔走,极为辛劳。亦可作“沐雨栉风”。
【讨论】
(1)尧时代,国内发生了什么无法解决的天灾,使得百姓生活十分痛苦?
(2)为什么大禹要亲自挖沟开渠,边指挥边劳动?
(3)你觉得大禹治水的行事风格,哪一点最值得学习?
【造句练习】
例:爸爸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就是要给我们安定的生活。
例:他为了开拓公司的销售市场,四处奔波,栉风沐雨,真是辛苦。
例:为了進行调查工作,我即使栉风沐雨也毫无怨言。
【相似成语】
披星戴月、风餐露宿
【课后时间】
想想看,你学过哪些成语是可以像本成语前后调换使用,但不影响原意的?
(1)栉风沐雨 = 沐雨栉风
(2)天涯海角 =( )
(3)( )=( )
参考解答︰
海角天涯
水土不服 = 不服水土
39、擢发难数
【原文】
范雎(1)曰:“汝罪有几?”曰:“擢(2)贾(3)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批注】
(1)范雎:战国时代魏国人,能言善辩口才佳。雎,音居。
(2)擢:音卓,拔取。
(3)贾:即须贾,战国时代魏国中大夫。
【故事阐述】
范雎,战国时代魏国人。他曾想效忠魏王,但因家境贫困无法筹得活动费用,所以见不到魏王,后来只好先到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任职。
一天,魏昭王派遣须贾出访齐国,范雎也跟随前往。他们在齐国停留了好几个月,都得不到齐襄王的接见。但齐襄王听说范雎善辩论、口才佳,就赐了十斤黄金、牛肉、美酒等派人送给范雎。不过,范雎婉拒不接受。须贾得知此事,非常生气,认为范雎一定是出卖魏国的秘密,才获得此赏赐。
回到魏国后,须贾对范雎还是怒气未消,就将这件事向宰相魏齐报告。魏齐信以为真,愤怒的命人把范雎毒打了一顿。范雎被打断肋骨,牙齿也脱落了,他只好装死。魏齐派人用席子把他卷起来扔到厕所里,又叫喝醉酒的宾客在范雎身上撒尿,除了羞辱范雎,目的是惩一警百。之后,范雎在魏国人郑安平的帮助下,两人一起逃跑并躲藏起来,范雎也改名叫张禄。后来,范雎在郑安平奔走下逃到秦国,对外他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受到秦昭王重用封为相国。
魏国人对于范雎逃到秦国还成为相国的事并不知道,认为范雎早就被打死了,而秦国人一直叫范雎为张禄。秦昭王接受范雎的主张,准备攻打韩、魏两国,魏王得知消息后,就派须贾出使秦国,请求罢兵。这时,范雎改装扮成穷人模样,来到客馆见须贾。自然,须贾见到范雎非常吃惊。范雎假意告诉须贾,自己在秦国官员门下当差。须贾见他穿着破旧,便起了怜悯心,留范雎吃饭还送他一件自己的粗丝袍。
两人交谈中,须贾问范雎说:“你知道秦国相国张君吧。我听说秦昭王非常宠信他,有关天下的大事都由他决定。我此行的成败也取决于张君。你有跟相国张君熟识的朋友吗?”范雎说:“我家主人和他交情很好,我也能求见他,就让我帮您引见。”于是,范雎找来了四匹马拉的大车,亲自给须贾驾车,一同去见张禄。
進了秦国相府后,范雎下车并对须贾说:“请等等我,我替您先進去跟相国通报。”但须贾等了很久,却不见有人来。后来须贾向门卒探问,才知道原来范雎就是秦国相国张禄。须贾大惊失色,知道自己被骗進来了。他赶紧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并一路膝行,托门卒向范雎认罪。于是,范雎坐在挂了盛大帐幕的堂上,说:“你有多少罪状?”须贾回答说:“就算拔光我的头发来数我的罪过,也还不够计算。”
后来人们就把须贾说的几句话,引申为“擢发难数”这句成语,形容罪过多得难以计算。
【讨论】
(1)你认为须贾为什么要怀疑范雎出卖魏国,回国后还向魏齐报告?
(2)你认为范雎为什么能死里逃生?最后为什么还能成功的做到秦国相国?
【造句练习】
例:秦桧陷害忠良等罪状,真是擢发难数啊!
例:法官对累犯的强盗犯处以重判,以惩罚他擢发难数的罪行。
【相似成语】
擢发莫数;擢发数罪;擢发不胜;罄竹难书
【课后时间】
想想看,碰到危急情况时,你会怎么做?请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40、大义灭亲
【原文】
州吁(1)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2)。石子曰:“王觐(3)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4),老夫耄(5)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弒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6)人使右宰丑(7)莅(8)杀州吁于濮(9)。石碏使其宰獳羊肩(10)莅杀石厚(11)于陈(12)。君子曰:“石碏,纯臣(13)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四年》)
【批注】
(1)州吁:春秋时代卫国庄公之庶子,个性傲慢奢侈。吁,音虚。
(2)石子:即石碏;碏,音却。春秋时代卫国的大夫。
(3)觐:音紧,觐见。
(4)褊小:土地狭小。褊,音扁。
(5)耄:音帽,年老。
(6)卫:国名,指春秋时代卫国,后为秦所灭。
(7)右宰丑:名叫丑的右宰官。右宰,指官名。
(8)莅:音立,前来、光临。
(9)濮:县名。
(10)獳羊肩:人名,石碏的家臣。
(11)石厚:石碏的儿子。
(12)陈:国名,指春秋时代陈国。
(13)纯臣:忠心不二的臣子。
【故事阐述】
春秋时代,州吁是卫庄公宠妾所生的儿子,卫庄公非常溺爱他。卫国大夫石碏曾规谏庄公不要宠坏了州吁,但庄公不听劝告,因此养成州吁傲慢奢侈的个性。石厚是石碏的儿子,他与州吁交往,石碏虽然加以禁止,不过却禁止不了。后来,庄公去世,卫桓公继位,石碏就告老退休了。
鲁隐公四年的春天,州吁杀了卫桓公并自立为王,因而引发人民不满。州吁因无法稳定卫国民心,石厚便去向他的父亲石碏求教,如何才能稳定人心,巩固王位。石碏说:“诸侯登位应得到周王的许可,所以去朝见周天子,那么王位就能安定了。”石厚问:“怎样才能朝见周天子呢?”石碏说:“陈桓公正得宠于周天子,现今陈国和卫国的关系也很和睦,所以如果去拜访陈桓公,请他向周天子请命,就一定可以见到。”于是,石厚就跟随州吁前往陈国。
此时,石碏暗中派人告诉陈桓公说:“卫国国土狭小,我年纪老了,也无法有什么作为。州吁和石厚这两个人,正是杀害卫国国君的凶手,请求陈国趁机处置他们吧!”陈国人就把州吁和石厚抓起来,并到卫国请人来处置他们。同年九月,卫国派遣右宰丑在濮地杀了州吁。石碏则派自己的家臣獳羊肩前往,在陈国将石厚杀死。石碏这种为了国家而大义灭亲的作法,深受后人所赞扬。
从此以后,人们便把原文中的“大义灭亲”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为了维护正义,不顾一切私情,让犯罪的亲人接受法律公理的制裁。
【讨论】
(1)石碏为什么要派家臣把儿子石厚杀死?
(2)州吁弒君的大不义和石碏杀子的大义灭亲,两者给你什么启示?
【造句练习】
例:虽然他是执法人员,但还是大义灭亲,出面检举哥哥的不法行为。
例: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她强忍内心的痛苦,大义灭亲出面指证父亲的罪
行。
【相似成语】
以义割恩
【课后时间】
历史上大义灭亲的人,除了石碏杀子,还有周公诛弟、季友鸩兄等,以上请选一个故事阅读并和大家分享心得。
41、南辕北辙
【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1),季梁谏(2)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3),方(4)北面而持其驾(5),告臣曰:'我欲之(6)楚。’臣曰:'君之楚,将奚(7)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8)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9)善。’此数者(10)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11)欲成霸王,举(12)欲信于天下。恃(13)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14)至楚而北行也。”(《战国策˙魏策四》)
【注解】
(1) 邯郸:音“寒单”,赵国都城。
(2) 谏:音“见”,规劝。
(3) 大行:大马路上。
(4) 方:向着。
(5) 驾:马车。
(6) 之:前往。
(7) 奚:为何,表疑问之意。
(8) 用:此指“旅费”。
(9) 御者:马夫。
(10) 此数者:指刚刚所言这些。
(11) 动:举动。
(12) 举:行为。
(13) 恃:音“是”,仗着。
(14) 犹:就好像是。
【故事阐述】
战国时代,魏王想要出兵攻打赵国的国都邯郸。季梁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即停止了旅行,想回去劝阻。
回国后,他急忙地赶去见魏王说:“我刚才在路上看到一个人驾车往北方走,却对我说他想去南方的楚国。我说你要去南方,怎么现在却往北方走呢?他马上回答说他有优良的骏马、足够的旅费、技术很好的马夫,所以绝对可以到达楚国。但是,王啊!您知道吗?实际上,因为他去的是相反的方向,马愈快、旅费愈足够、马夫愈好,只会让他离楚国愈来愈远而已啊!”
季梁接着又说:“今天大王您一心想成就霸王之业,让天下人都取信于您,可是,现在您却仗着有强大的军力想去攻打赵国,藉此扩大您的领地和威望,这样做下去,只会离您的目标愈来愈远!正如我遇到的这个人,他想去楚国却往北方走一样,永远也达不到目的!”
人们把这个故事,叫做“南辕北辙”。“辕”是古代马车前部套在牲口左右两边的木头,用以拖车。“辙”是指车轮走过后路面压出来的痕迹。这句成语就用来比喻人的志向和实际行为相反。
【讨论】
(1)季梁听到什么消息,急忙的赶回魏国见魏王?
(2)季梁见到魏王后,用什么方法有效的阻止了魏王攻打赵国?
(3)你觉得季梁的这番话是在教魏王一个什么重要的道理?以德服人和以武力
服人,你觉得哪样才是长久之道呢?
【造句练习】
例:我们的想法和实际的做法皆南辕北辙,根本无法合作嘛!
例:你想长大后成就一番大事业,可是从不好好读书,这种愿望和现在的行为简
直是南辕北辙,不可能会实现的!
【相似成语】
背道而驰;北辕适楚
【课后时间】
和同学讨论一下,曾经学过哪些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差别很大”呢?
参考解答︰
南辕北辙
天差地别
天壤之别
相去天渊
42、舍本逐末
【原文】
三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民舍(1)本而事(2)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3);其产约而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4)。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5);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6),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吕氏春秋 士容论.上农》(7)
【注解】
(1)舍:此处读音「舍」,通「舍」,舍弃。
(2)事:从事。
(3)产约:农作物生产量减少。
(4)居心:安居乡土之心。
(5)好智:喜爱耍小聪明。好,音「号」。
(6)巧法令:擅于玩弄法令。
(7)典故另见于《战国策 齐策四》。
【故事阐述】
《吕氏春秋 士容论.上农》一文,写的是以农立国的治国方针。当时以农业为治国的根本大业,认为工、商为末业。所以文中「民舍本而事末」是指人民不务农而从事工商业,如此国家难以治理。作者认为人民因务农而生产富足,就不会轻易迁移。反之,人民不从事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则农作物减少,就会轻易迁移,这时如果碰上国家有祸难,人民将无心长住乡土。而且人民从事工商业,会耍弄小聪明,因而狡猾多诈,玩弄法令,颠倒是非。
后来「舍本事末」逐渐演变成「舍本逐末」,用来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只重视枝微末节,不知轻重之意。
【讨论】
(1)你曾经做过哪些舍本逐末、不知轻重的事?其结果如何?请与大家分享。
【造句练习】
例:我发现她数理成绩的根本问题就在于「舍本逐末」,也就是一味地死背公式,但不去理解公式背后的原由与道理。这样一来,只要命题灵活了一些,马上就不知所措,还容易发生张冠李戴的误用情形。
例:现今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就必须从道德层面切入,否则一切作为不过是扬汤止沸、舍本逐末。
【相似成语】
本末倒置;买椟还珠
【课后时间】
甲:舍本逐末这一句成语在《战国策.齐策四》另有记载,话说齐国使者对于赵孝威太后见面先问齐国岁收与百姓安好,才问候齐王这件事,感到不悦。但是赵孝威太后从容地回答说:「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没有岁收,怎么会有良民?没有良民,怎么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旁枝末节的道理呢?」赵孝威太后说的齐国使者无言以对。
乙:请在括弧内填入与舍本逐末相反的成语。
1、按( )就班。
2、循序渐( )。
3、( )图索骥。
4、照章行( )。
参考答案: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按图索骥;照章行事。
43、舍本逐末
【原文】
三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民舍(1)本而事(2)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3);其产约而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4)。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5);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6),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吕氏春秋 士容论.上农》(7)
【注解】
(1)舍:此处读音「舍」,通「舍」,舍弃。
(2)事:从事。
(3)产约:农作物生产量减少。
(4)居心:安居乡土之心。
(5)好智:喜爱耍小聪明。好,音「号」。
(6)巧法令:擅于玩弄法令。
(7)典故另见于《战国策 齐策四》。
【故事阐述】
《吕氏春秋 士容论.上农》一文,写的是以农立国的治国方针。当时以农业为治国的根本大业,认为工、商为末业。所以文中「民舍本而事末」是指人民不务农而从事工商业,如此国家难以治理。作者认为人民因务农而生产富足,就不会轻易迁移。反之,人民不从事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则农作物减少,就会轻易迁移,这时如果碰上国家有祸难,人民将无心长住乡土。而且人民从事工商业,会耍弄小聪明,因而狡猾多诈,玩弄法令,颠倒是非。
后来「舍本事末」逐渐演变成「舍本逐末」,用来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只重视枝微末节,不知轻重之意。
【讨论】
(1)你曾经做过哪些舍本逐末、不知轻重的事?其结果如何?请与大家分享。
【造句练习】
例:我发现她数理成绩的根本问题就在于「舍本逐末」,也就是一味地死背公式,但不去理解公式背后的原由与道理。这样一来,只要命题灵活了一些,马上就不知所措,还容易发生张冠李戴的误用情形。
例:现今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就必须从道德层面切入,否则一切作为不过是扬汤止沸、舍本逐末。
【相似成语】
本末倒置;买椟还珠
【课后时间】
甲:舍本逐末这一句成语在《战国策.齐策四》另有记载,话说齐国使者对于赵孝威太后见面先问齐国岁收与百姓安好,才问候齐王这件事,感到不悦。但是赵孝威太后从容地回答说:「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没有岁收,怎么会有良民?没有良民,怎么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旁枝末节的道理呢?」赵孝威太后说的齐国使者无言以对。
乙:请在括弧内填入与舍本逐末相反的成语。
1、按( )就班。
2、循序渐( )。
3、( )图索骥。
4、照章行( )。
参考答案: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按图索骥;照章行事。
中国历代成语故事正解(二)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职场技巧
音画图文
感悟哲理
星座运清
生活百科
史海钩沉
健康常识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秒   感谢光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