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物语微盘:教学反思:专家型教师生成的平台(讲演提纲)[江苏油田第一中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0:16:34
教学反思:专家型教师生成的平台(讲演提纲) 作者:Admin  来源:江苏油田第一中学校园网  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09-11-5 10:52:35  点击数:114 【字体: 】   一、三种类型的教师 专家型教师          有经验教师 新教师 教什么(本学科知识)     如何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核心是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与知识结构变化图 二、“教学反思”的含义、成份和标准 (一)“教学反思”的含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故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行为(行动)、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途径。 教学反思是行动研究的方式之一。 (二) “教学反思”的成份      □认知成分 □批判成分 □教师的陈述(写作/交谈) (三)“教学反思”的标准  □ 能对自己课堂教学环节中的教学现象(故事)作比较深入的分析,在探索教学规律方面有独到的发现,主题(观点)正确、鲜明、集中。  □ 以理性分析为主,兼有叙述,不泛泛而谈,做到有理有据。   □ 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语言精炼,条理清楚,结构合理。  三、捕捉与记录(描述)什么样的“教学现象    (故事)”  □ 记成功之举  □ 记遗憾之处  □ 记教学机智  □ 记学生见解  □ 记再教设计 四、增强教学反思力的辅助方式  □   回忆  □ 录音  □   录像  □   同伴互助  □ 专业引领 (专业书刊阅读/专家指导)     五、教学反思”举例 不可低估学生的能力 教学片段一(2003年9月25日)   师:同学们,《行道树》这篇文章最后一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行道树从贫瘠闭塞的山中被移植到了繁华的大都市,按理说,它们应该格外高兴与快乐才对,可是它们在快乐的同时却也有忧愁,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忧愁呢?请大家在思考和讨论后回答。   生1:是因为它离开了它自己的家,离开了自己的故乡而忧愁。因为文章中有“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这样的语句。  生2:从“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这样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行道树是在思念它自己的伙伴。  生3:因为有它们有“一身抖不落的烟尘”,它们生活在“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吸入的都是浑浊的空气,所以它们格外地感到悲哀。  以上的内容正是教学参考上所提到的内容,我见学生们分析得差不多了,正准备做总结发言时,又一个学生举手了。 “老师,我觉得他们还有一方面的忧愁,那就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与关心。”  师:何以见得?  生: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人了解的孤独里。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树的孤独与缺少人们的理解与关心。  这位学生的发言不仅只是赢得了我的赞叹,同时也赢得了全体同学的热烈的掌声。 教学片段二(2003年12月5日)    师:在《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陈太丘的朋友对着元方骂陈太丘,这显然是不对的,所以元方义正词严地斥责了他父亲的这位朋友。而父亲的这位朋友在元方的连珠炮似的责问中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态度的不对,于是就有了“下车引之”的悔过的行为,但是元方对与父亲的这位朋友的赔礼行为却是以“入门不顾”来对待,这样的态度究竟是对还是不对呢?请大家在思考与讨论之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一阵思考与讨论后,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经过老师的调查,发现班级中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元方的做法是对的,同时也有一些同学认为他的做法并不对。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将他们分成了正方和反方,从而展开了一场激励的辩论。) 正方:一个人是否有较好的文明修养,一般可以从他的语言中去感受。元方父亲的这位朋友一开口就说“非人哉”,这是典型的出言不逊,元方从中看出他是很缺少修养的,这样的人还值得去理睬吗?  反方:父亲的朋友出言不逊是实,缺乏最起码的礼貌和修养也是事实,但是,从他“下车引之”这样的行为中,可以感受到他已经认识到了他的错误。一般来说,对于别人应该是得饶人处且饶人,而元方面对这样的悔过却是“入门不顾”,显然是做得很不对的。 正方:君子与小人总是有差别的。父亲的朋友对着元方骂陈太丘,就说明他是一个小人,而对于一个小人又何必以礼相待呢?况且,元方对于他的不礼貌的行为进行了义正词严的反驳,从这一点来说,元方无疑是一个响当当的正人君子。既然是君子,又何必去理睬一个小人? 反方:如果说你是一个君子,那就是一位很有修养的人。很有修养的人能以自己“入门不顾”的方式来对待一位已经向你认错了的人吗?从他的举动来说,我们觉得他的品德并不一定比别的人有多高尚。 正方:元方当时的年纪只有七岁,从年龄特点来说,这样做又有什么不对呢? 反方:常言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此时的元方正好是七岁。从他的“入门不顾”的待人方式来看,他到了年纪大的时候也不会有很多的礼貌与修养。他对父亲的朋友这样做,显然是在以很高的要求来严格要求别人,但对自己的要求却不是很高,这就是不对的。  正方:父亲的朋友谁都可以侮辱,但就是不能侮辱我的父亲,谁敢侮辱我的父亲,我就得给他白眼,就不要去理睬他。  反方:既然人家敢当着你的面骂你的父亲,那至少也可以说明他与你的父亲的关系很不一般。  以上这样的辩论场面如果是发生在聚集了大量优秀生的城镇中学,可能不会有人觉得奇怪,但是这样的场面却是发生在流失了大量优秀生后的我们这所中学。正是因为这样的多方面的原因,我充分地感受到了:是不可以低估学生的能力的。   2003年8月,在市教研室组织的初一语文新课程教学研讨的过程中,很多乡村的老师在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培训资料》上的《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的讨论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具备外面的学生的那样的博学、善思、善辩的能力?从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博学的是很少,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但如果是老师引导得好,善思、善辩的学生还是挺多的。况且,提这样的问题不应该是别的学校,因为目前我们这所中学在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最大的。但是,无论是怎样的差,我还是在努力地寻找出很多精彩的、令人叫绝的场面。以上的两个场面就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表现的精彩,感受到了他们应该具备的能力。其实,我们都知道,让老师觉得精彩的场面又何止是这两个? 是什么原因能够让他们有这样的精彩的表现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相信学生是学生敢于张扬能力的前提      全面地培养每一个学生是新课程标准的任务和目的之一。不知是哪一位伟人曾这样说过:如果每位人都能尽力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就会使每一位人都成为名人乃至是伟人。想想我们自己也是这样,不论是在以前的学习中,还是在现在的工作中都没有竭尽我们的全力。如果真的要让我们充分地发挥我们的所有的力量,我们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取得更大的成就。每一个学生都的很有潜力的,以前没有能够使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其原因就是教育制度所规定的条条框框太多,不能挖掘出他们的真正潜力。 其实,在很多时候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对他们有些不相信,什么事情都想去扶着他们走,总觉得他们什么那里都不行,不敢放胆地让他们自己去做一些事,这方面的教训对于我们来说的确也是太多。如果我们改变这样的思维,大胆地让他们做一些事,就可以发现,学生的能力其实是不可以低估的——特别是人文方面的一些东西。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有人能够真正地放手让我们去做我们自己的事,我们就会创造更多的奇迹。那为何到了我们自己,就对学生不敢放手了呢?这就是我们缺乏对学生的了解,缺乏对他们的信任。 第一个片段出现的场景,如果是按照以前的教学习惯,完全用不着学生来讨论,可以将教学参考上所提示的内容直接地告诉他们,这样起码可以节省一些口舌和时间,当然也就用不着让学生花着时间从课文中找答案了。正是我对他们的相信,才有了这一次精彩的回答。因为他们所回答的问题,不仅很完整地回答出了教学参考上所提供的、预设的几个方面(前几个同学所回答的问题),而且还远远地超出了教学参考上的分析——比教学参考上的内容是更深了一层。并且他们的解答完全是对文本的解读,而并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如果我们只是按照教学参考的提示进行分析,对他们的能力不相信,无疑是会扼杀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第二个片段中的正反方的对话相对前一个片段来说是更加的精彩。如果说老师不放手让学生去思辩,对他们的能力不相信,那么他们哪里能制造出这样精彩的辩论场面?怎么能突破比较单一的思维呢(笔者曾在片级和市级听过《陈太丘与友期》的公开课。可能是公开课,所以老师也没有敢大胆地让学生进行思辩,就没有使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得以突破,绝大部分的学生的思维只是停留在了元方的做法是对的这一个层次上)?但是,让他们自行地争论,就可以多方面地培养他们的思维,从而全方位地培养他们的思考问题和辩论的能力。 (二)善于引导是学生敢于表现能力的关键  钱梦龙先生早就说过:老师的作用是在于引导。而我也觉得:一位善于引导、敢于引导的老师就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前些年,我曾很幸运地听过钱先生执教的《死海不死》,从他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他的确是很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我也曾听过上海建平中学的马飙先生的课,他的特点也是用一个问题将学生引进自己所预设的问题中去,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在他们的课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异常的活跃。我们都知道,并不是他们的学生特别地聪明,而正是他们的善于引导,才能将他们面对的学生教活,才能让他们的学生有很多的创造力。 平时我们很多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初一的学生是敢于发言的,初二的学生就不愿意发言了,初三的学生已经没有人发言了。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自身成长的原因,但我们不能否定的是:老师的不善于引导也是他们不愿意发言的重要原因。要不然,有的老师在高中为什么还能让学生积极地发言呢?  从上面的两个片段所设置的问题来看,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分析:这两个问题是比较有层次,同时也是具有可思考与讨论的。正是这样,也就对他们进行了较好的引导,所以,学生的思维都得以全面地激活,从而积极地参与这一场精彩的讨论。另外,笔者平时就能够积极地引导他们思维,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在课堂中积极地思维的习惯,如果这样的引导只是昙花一现式,学生就不可能形成积极思维并回答问题的习惯。 (三)适当的鼓励是学生敢于展示自己能力的保障  尽管我们老师都已经是成人了,但是在很多时候也愿意听到别人的赞美之词,美国的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工厂做的人际关系的实验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学生们是正处于想自我表现的初中阶段,喜欢别人的夸奖这一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如果在他们回答问题后,能即使地得到老师的赞扬,就会让他们在心里产生成功的自豪感,就会不断地让他们开动脑筋去思考更多的问题。有的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这样那样原因,使自己未能全面地考虑问题。以前,当学生回答的问题有偏差时,有的老师就板起面孔,更有甚者,还会批评学生不会思维。就这样一来二去,他们哪里还会来回答问题呢?  在第一个片段中,最后一个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不仅是我在为他的独到的见解叫好,就是班级里的学生也不由自主地为他的分析而鼓起了热烈的掌,这就是赞扬,并且这是来自大家内心的不折不扣的赞扬,一定会使这位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在第二个教学片段中,那么精彩的辩论,老师能不感动么?老师能不赞扬他们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是在他们每一次回答完问题后,都给他们做了分析总结,并及时地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我想,他们不仅是在这一次辩论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一定会给自己更多的鼓励:下一次我会做得更好。也正是老师的这样的不断的激励,从而让他们大胆地进行思维,也就有了这一节演绎得格外的生动课。当然,对学生的赞扬不能只是一时,而是只要他们有精彩的表现就要表扬。其实,就是他们的问题回答得并不是很精彩,甚至是错的,只要有勇气来回答,就一定要进行肯定,进行赞扬。 我们教师的工作与其他的任何一种工作都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教师的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有着千奇百怪的思维的人,而不是一种模式单一产品。正因为这样,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孔子在两千多年就提出了很多的经典性的教学观点,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大浪淘沙之后,这些观点到今天仍然还是经典。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都是无穷的,是不可忽视的。如果能给他们创造些有利的条件,他们就会在这基础上,创造出更加富有创造力的东西来。要不然,阿基米德就不可能说出“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之类的话。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了解他们,为很好地引导他们作好铺垫。在所在有条不紊地做好工作的基础上,就可以大胆放手让他们自行处理很多问题,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以全方位的提高。这应该是新课程的目的,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应该达到的一个高度。   六、“教学反思”的写作格式 (一)“先叙后议”式 □ 叙:描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某一现象(故事)(课例实录式/ 案例描述式) □ 议:分析现象——领悟与发现教学规律(真理)——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夹叙夹议”式   七、“教学反思”的特征 □   问题性(对自己的教学问题的持续追踪) □   行动性(体现行动研究的特征) □   超越性 □   个性化 □   自觉性   八、“教学反思”的实践功能  □ 使教师拥有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经历(故事)及领悟的载体。  □ 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行动、实践)的反思,在实践中自觉调整和改进教学行为(行动、实践),推动教师从经验型教书匠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 为教师撰写教学论文(论著)积累原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