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圈里生活的古句:王蒙讲《庄子的快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06:22

王蒙讲《庄子的快乐》

王蒙讲《庄子的快活》2010-09-09 作者:
    王蒙讲完《老子》讲《庄子》,新书《庄子的快活》近由中华书局出版。老王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结合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开掘《庄子》中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生命智慧和生活态度——“老庄不能当饭吃,但是可以当茶喝,当清火消炎药或者当仙丹服用。”

    人不该作茧自缚

    孔子西游于卫,颜渊问师金曰:“以夫子之行为奚如?”师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穷哉!”颜渊曰:“何也?”师金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cuàn)之而已。将复取而盛以箧衍,巾以文绣,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聚弟子游居寝卧其下。故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是非其梦邪?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死生相与邻,是非其眯邪?”

    孔子西行到卫国游说,他最心爱的弟子颜回问当地一位姓(或名)金的太师:“您看先生这次的出行会怎么样呢?”金太师说:“好可怜呀,你的先生算是穷途末路了。”颜回问:“为什么这样说呢?”金太师说:“你看,当祭祀用的茅草扎的猪狗还没有陈列到位的时候,它们被像模像样地摆放在特制的竹筐里,盖着它们的是绣着花纹的丝巾,主持葬礼的巫师斋戒沐浴以后,引领护送着它们到位。等葬礼完了,刍狗用完了,茅草扎的玩艺任凭行人踩踏脑袋身体,任凭打柴的人拿它们去烧火做饭。如果你该抛弃的时候不抛弃,再把它们放回竹筐,再盖上绣花丝巾,你再游乐睡眠在它们旁边,你即使不做噩梦,也要遭受魔魇,心神不安。如今的孔夫子,他就是把先前的王朝早已用过的茅草猪狗陈列起来,聚集起你们这些学生,生活歇息在这些过时的东西旁边。这样,你们在宋国受到伐树之辱,在卫国被驱逐,在商周无路可走,这不就是噩梦吗?而你们在蔡国受困,七天不能生火做饭,出生入死,这不就是梦魇与心神不安吗?”

    刍狗的启示应起源于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五章》)。刍狗的命运曾经引起了老庄的深思,说起来不无刺激,老子说的是用完了就烧,说的是个体生命的必然死亡,万物皆有其始皆有其终的悲剧性。《庄子》说的则是它的神力与地位的时间性,到期神气活现,过期就要作废。英语里也最讲究一个available,即是否有效。

    这里所谓金大师认为不仅是刍狗,世上万物万象都有自己的时限,过了期的东西,再死乞白赖地不撒手,就会带来噩梦梦魇。这一段文字中还包含着,过了期的东西再朝夕相处,不祥,原来的吉祥会变成晦气,原来的神明会变成妖魔的意思。这个说法不但精彩而且漂亮:从心理上说,人往往会怀旧,会舍不得与过往告别,深层次讲是人在留恋生命,留恋自己的过去。可以理解,但不足为训。人同时不宜与过了期的一切难舍难分,过犹不及,老是生活在过往的阴影中,你已经不合时宜,你已经讨嫌而且晦气。该拜拜就要拜拜,该埋葬就要埋葬,该火化就要火化,当然,也可转为文物收藏,进博物馆或者艺术柜,叫做该怎么纪念就怎么纪念。所谓进入永恒,所谓流芳千古,其实既有牢记不忘的含义,也有高高捧起挂起,拜拜了您哪,好便是了的含义。这也算是符合天道天运吧。

    抱着过时的东西、失效的东西,自寻烦恼,自做恶梦,如果是文人,多愁善感地作挽歌悼词,赚几滴酸苦的泪水则或不妨,如果是做实际事务的人,则只能是自找倒霉,甚至贻笑大方。

    刍狗的时效问题,这个寓言是通篇《庄子》中最耐咀嚼的故事之一。除了过期作废,不必恋栈更不必代刍狗恋栈以外,它还说明,看起来,尊敬乃系由被敬者、受敬者全部享用,于是被尊敬者可以神气活现,可以颐指气使,可以无限膨胀,但其地位其实决定于正在实行尊敬崇拜、行礼如仪、欢呼万岁的群体或规则、人气,乃至偶然。实际上被敬者是为需要达到某种目的的人群所利用,用完了你嘛也不是,踩也就踩了,烧也就烧了,丢也就丢了。丧仪上用的纸人纸马,茅草猪狗,当大家恭恭敬敬行礼如仪时,它们凌驾于众人之上,是何等地伟大、崇高威严、神秘。仪式完了,全无用处,不值一文。过河拆桥,人间有此种事,丧仪所用的神品,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呜呼,人间这样的事有多少,在有效期间威猛莫名的大人物,过期以后落一个万人唾骂的下场。不仅VIP,就是影星歌星窜红走运之时,还有体育名星为国争光为民解气、冠军金牌之时,可以粉丝无数,万众欢呼;而一旦过期,还有多少人理你?甚至网上一片嘲骂,也是难免的。

    人处于顺境时千万不要忘记,你很可能只是由于丧仪的需要而被临时特别抬举了一下的刍狗而已。

    也许我们还可以想到,刍狗的伟大是造神的产物,而如果神是造出来的,那么神也就一定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废弃污辱。盛衰荣辱浮沉,有时候竟是赶上什么,算什么,没有太多的道理可讲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