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茶哪里有卖: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论述类文本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2:40:10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

    社会科学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社会科学类文章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文章。从高考引入现代文阅读以来,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一直占主要地位。
    一、考点要求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解题指导
    纵观近年的高考小阅读,仔细分析还是能够从中悟出有关的“规律”和“方法”的。如果在迎考复习中能掌握此类试题的命题规律并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就完全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这一部分的理想分数。
    (一)树立一种观念。
    这种观念就是:社科文阅读考察的是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透彻弄懂相关的科技知识。因此,命题也是着眼于考察语文能力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社科文阅读的试题时,不要受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科技知识的影响,要依据选文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具备两种心理状态。
    一是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出判断。
    二是仔细。科技文阅读的所设的题目虽然其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选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不可的。
    (三)明确三个步骤。
    第一步,勾画要点,运用指代,读懂原文。
    学会快速的遵路阅读。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路的,一句句一段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会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写文章的人在开头花了很大的功夫,因此看文章时也要着重看文章开头。考试就是考同学们有没有看懂作者的思路,同学们平时要下功夫,争取看一遍就了解作者的思路。
    “答案就在文章中”是解读科学文客观题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经常听学生说:“文章读得模模糊糊”“文章没有读懂”。究其原因,是在阅读中少走了两步:其一是未勾画要点,而是用速读的办法,把文章浮光掠影地看了一遍,就以为把文章主读懂了;其二是未运用指代,许多关键的内容似懂非懂,甚至理解出现了偏差。解决这些毛病就必须学会勾画要点,只有把每一段的小论点、小中心提炼出来,才能对原文的轮廓形成大致的印象,才能分清作者主要说的是什么,分了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哪些具体内容。
    承前指代,虽不能给予你最终的答案,但至少可以提供给你选择答案的范围,或者提供给你答题的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不会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
    第二步,审析题干,确定区间,辨别筛选。
    在对作品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认知所获得的印象,按题意要求,让试题备选项中的关键词句迅捷回到原文的信息源中,扣紧文本,找到相应语段位置、相关语境,洞察幽微,辨识细节,追踪筛选。“定位对比”,相互印证。或求同,或求异,或求正,或求反,逐项审查排除题目设置的干扰项,从而找到符合题意的答案。针对试题,尤其是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语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切不可忽视。
    第三步,对照原文,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1、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2、明确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遵路是对文章的整体有个把握,考题往往是考某一点,要有总分的概念,虽然问在一点上,但实际是关系到整篇文章的,一定要学会整体阅读理解。
    3、透视题干的重点和考点。拿到题目以后不要先急于答题,要先分析、理解、透视。每一道题目都是由命题人反复思考、呕心沥血后得出的,有些题目里是话里有话的,同学们不能一晃就过。
    4、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一篇文章中总有些词、句子含义深刻,或者包括哲理、或者点明中心,或者是耐人寻味的,这些词和句子同学们一定要去理解,这样的例子在课本中是很多的,如《在马克思幕前的讲话》一文中提到的“马克思一生有很多敌人,但是没有一个私敌”一句。考现代文就是考三个字“懂不懂”,因此看懂、理解是最重要的。
    5、善于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 “整合”就是把散布在文章各个方面的信息提取出来,并组织成一个观点,需要自己概括。这个考点涉及到了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有分清思路的能力,其实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再次是概括的能力,这属于现代文阅读中较难的考点。
    三、应考知识储备
    高考对社会科学文章阅读的测试,内容涉及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丰富多样,能力要求较高,综合性强,主要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组织运用语言的灵活性,因此试题的区分度大,失分率较高,考生必须高度重视。
    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文中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
    从多年社科类文章阅读测试题来看,有时要理解的句子往往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这样我们就要通过理解喻体的意思来理解本体的意思,进而理解全句的意思。
    3.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的信息
    社科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证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我们阅读它就是获取信息。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是文章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一直把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考查的一个重点。不过,题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结论性句子等,把握这些句子,都有助于正确的分析概括。
    四、高考原题详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08年天津卷)
    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绿色经济以高科技为手段,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地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使广大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实现社会公严,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使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绿色经济不仅包含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同时还追求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绿色经济以人为本,其主旨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它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绿色经济始终强调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追求的不是简单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是从动态上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久可利用。
作为一种超越“唯生态主义”的经济,绿色经济不会单纯地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不会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来换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同,二者虽然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绿色经济是以科技手段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等内容,在动态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循环经济也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循环经济最主要是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来实现的,它并不具有绿色分配的内容––保证最低收入的人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而绿色经济理论则在强调社会公平方面比循环经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5.下列对“绿色经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
    B.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使人与自然和谐。
    C.绿色经济把技术进步规范在一定的轨道上,这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矛盾。
    D.绿色经济的突出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6.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唯生态主义”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B.绿色经济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并不反对个人利益,它体现的其实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
    C.循环经济主要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改善来实现以人为本的追求。
    D.作为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且能创造绿色财富的新经济,绿色经济涵盖并超越了“唯生态主义”和循环经济。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发展绿色经济意味着即使是最低收入的人也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
    B.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可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C.绿色经济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又可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实现双赢。
    D.绿色经济是一种较理想的经济形态,在社会公平的内容方面比循环经济更全面。
    答案解析:
    5.C。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第一段最后一句和第二段开头一句可知选项C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原文意思。
    6.D。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后半句话错误,从文章第二段的首句和第三段的首句可以得知,绿色经济涵盖了循环经济,超越了“唯生态主义”。
    7.C。此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从文章第二段可知,绿色经济追求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选项C的推断不合理。
    五、高考热点体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08年全国卷Ⅱ)
    在明王朝统治中国的276年间,白银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朝廷禁用金银交易,到了明朝后期,白银则已经通行于全社会。迄今为止,对于这一货币化过程,中外学术界无不以《明史》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的诏令为根据,以为是朝廷推行的结果。实际上,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的。随着白银成为合法货币,白银迅速地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到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标志着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
    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白银的大量需求,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中国外来白银最早的源头是日本。虽然日本开采的金银在16世纪中叶以前就有出口的记载,但那时日本向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刀剑、扇子、屏风和硫磺等。情况的转变是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的,当时来自中国福建、广东和浙江的船只不断到达日本九州,它们的目的不再是以物易物,而是以物易银。也正是这一时期,日本银矿的开发得到迅速发展,16世纪后半叶日本的输出品中,白银独占重要地位,而对中国丝绸和丝织品的巨大需求,则构成了银产量激增的日本方面的原因。在美洲方面,当西方走向世界寻求财富时,最早寻找到的是黄金,但也是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西班牙在美洲转而开采白银且产量激增。当时,到达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几乎立刻了解到中国商品对于他们的意义,立即开始了与中国海商的贸易。美洲白银不仅从马尼拉流向中国,带动了整个东南亚贸易,也从欧洲运至印度,再流入中国,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水银、麝香、朱砂等。从1540年到1640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
    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意味着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同时也使中国更多更主动地走向世界。以贵金属白银为征象,明代中国与两个历史转折的开端相联系,一个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另一个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1.下列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明初朝廷禁用金银进行交易,因此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并没有开始。
    B.正统初年明英宗颁布“弛用银之禁”的诏令,表明白银开始货币化。
    C.明代白银货币化虽然是从民间开始的,但后来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进程。
    D.明代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促使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明朝嘉靖年间,由于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
    B.16世纪中叶以前日本向中国输出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白银并不占主要地位。
    C.戈迪尼奥之所以称中国为“吸泵”,是因为明代中国吸纳了全球数量庞大的白银。
    D.白银货币化标志了中国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和中国商品的进一步走向世界。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16世纪中叶以后,在日本各种输出品中,最受中国欢迎并得到大量交易的是白银。
    B.西方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是寻求黄金,因此西班牙早期在美洲的主要矿产是黄金。
    C.美洲白银不仅从菲律宾,也从欧洲经过印度流入中国,这就带动了更多地区的贸易。
    D.晚明时期,中国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是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形成的根本原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07年江西卷)
                                   书  斋
                                    凝 石
    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之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它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
    书斋有三大特点。一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进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贴画卷。人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步衰减。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然而,从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上看,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促进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这为书斋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转引自《新华文摘》2007/2,有删改)
    1.根据文章,下列对中国传统“书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斋是文人读书、藏书、写书、作画以及从事其他文化艺术活动的地方。
    B.书斋姓“文”,其中所设书桌、文具、字贴画卷等都体现了主人的兴趣爱好和精神追求。
    C.书斋空间一般较小,大多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环境优雅,明朗清净。
    D.书斋是私人讲学的地方,白天是课堂,晚上便是书房。
    2.下列对“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斋是私人空间,置身其中,可以充分展示个性,施展才华,并且从学问中得到快乐。
    B.书斋的格局、布置和装饰大多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一直追求的精神境界。
    C.书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深入到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将永远存在。
    D.书斋往往是传统民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历代文人在这里辛勤耕耘,研究学问,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斋发源于春秋,兴起于汉代,成熟于盛唐,杜甫草堂就是成熟时期文人书斋的典型。
    B.汉代是书斋的形成期,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的文化艺术活动都在自己的书斋中进行。
    C.21世纪是信息时代,作者担心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
    D.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和书斋的普及成为必然趋势。
    六、专项训练(一)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但是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像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孔子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适;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地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也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的。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和孟子相去约两百年,时局已有很大变化。
    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
                                                            (节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下列各项中关于孔孟不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给人“君子坦荡荡”的轻松愉快的悠闲感;而孟子则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给人忧虑不安的紧张感。
    B.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可以间接地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孟子则坚定地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C.孔子非常尊重“礼”,“礼”大于“情”,循“礼”而行事;孟子却不然,行事完全不遵循“礼”,全凭自己的意愿。
    D.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认为旧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希望复古;而孟子却更有“革命性”,认为必须改弦更张,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孔孟有“很多不同”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可能与两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一定的关系。
    B.《论语》和《孟子》两部书取材记载不同。
    C.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时局有很大的差异。
    D.两人对“礼”的遵循不同,孟子超出了“礼”的严格规矩。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在衣食方面还有所挑拣,但孟子提出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却更具有平等思想,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D.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并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汉服,未必可称“国服”
                                             雷 颐
    在声势空前的“传统文化热”中,消失已几百年的“汉服”也被从历史的箱箧中翻捡出来,为五彩缤纷的服装之苑增添了一个小小的“亮点”。“穿衣戴帽,各有所好”,此事本来无可厚非,然而,某些汉服爱好者、提倡者表达出来的那种“天朝上国”“华夏中心”的价值观念却不能不令人深思;而有人进一步要求将汉服定为“国服”,则期期以为不可。
    “衣服”本来的功能只是遮身蔽体、保暖防寒,但在历史中又演化出了政治、审美的功能。在传统社会,服饰的政治功能被突出、强化,成为统治者“治民”的重要部分。历代王朝都有《车服制》《章服品第》一类对着装等级制度的严格规定,早在周代即产生了比较完整的衣冠制度,自天子至大夫到士卿,服饰各有区别定制。至魏晋时期,王公贵族虽然“服无定色”,但仍有八品以下不得着罗、纨、绮等高级丝绢织物的规定。唐代是最开放的年代,但从唐高祖李渊起就正式颁布衣服之令,对皇帝、皇后、群臣百官、命妇、士庶等等各级各等人士的衣着、色彩、佩带诸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总之,中国古代服饰的核心是等级制度,衣冠服饰是尊卑贵贱等级序列的标志,任何人都不得僭越。今天人们所推崇“汉服”,实际只是传统社会中少数“上等人”的服饰,广大“引车卖浆者流”,绝不能像孔乙己那样穿长衫,只能如阿Q那样着短装。
    以“夷狄”入主中原的满清王朝以血腥手段强迫汉人易服来表示对其“臣服”,服装成为对一个王朝的忠诚与叛逆问题,“穿,还是不穿”成为“生,还是死”的大问题。清王朝同时又秉承华夏“衣冠之治”的传统,同时制定了种种有关穿靴、戴帽、着装、佩饰的烦琐规定,维持等级森严的统治。
    服装政治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仍大为盛行,服装成为“革命”与“不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文革”中几乎只有工作服、蓝中山装和绿军装成为被允许的“革命服装”。
    改革开放是思想观点大解放,也是服装大解放,人们重新拥有了穿衣戴帽的自由。然而,现在一些“汉服”的提倡者却再度将服装政治化,提出“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恢复华夏服饰,重建衣冠上国”“是我们不断在寻找的民族归属感和文明标志的符号”,并且,主张将“汉服”定为“国服”,而“国服是一个国家的外在象征和代表,就像我们的黑头发、黄皮肤一样,是我们民族的标志,国服的确立,也意味着民族自信和自尊的确立”。
    于是,服装问题重新上升到“爱国”“民族复兴”的道德、政治高度,在这种话语的隐喻中,不着汉服者自然居于“不爱国”、不参与“民族复兴”的道德和政治劣势。而且,主张将“汉服”立为“国服”者似乎忘记了,中国还有其他五十多个民族,他们虽然人数少得多,但其权利与汉族不应当是完全平等的吗?
    千百年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们才逐渐摆脱了“服饰政治化”观念,服饰已成为个性表达的最好形式之一。今天,重倡汉服不应是对个性的否定。宽衣博带、长裾雅步的汉服与西装、中山装、短裙牛仔,中国其他民族服饰等各色服装纷然杂陈,供人平等选择,诚然为社会多元、进步的标志之一。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4.不能说明“汉服,未必可称‘国服’”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某些汉服爱好者、提倡者表现出来的那种“天朝上国”“华夏中心”的价值观念,令人深思。
    B.今天人们所推崇的汉服,实际只是传统社会中少数“上等人”的服饰,普通百姓与之无缘。
    C.人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逐渐摆脱了“服饰政治化”观念,重倡汉服不应是对个性的否定。
    D.中国还有其他五十多个民族,他们虽然人数少得多,但其权利与汉族应当是完全平等的。
    5.下列说法,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项的是(  
    A.在传统社会,衣服的功能不再是遮身蔽体、保暖防寒。其政治功能被突出、强化,成为统治者“治民”的重要部分。
    B.历代王朝都有对着装等级制度的严格规定。唐代是最开放的年代,但对各级各等人士的衣着诸方面的规定也最为详细。
    C.服装成为“革命”与“不革命”的重要标志,是历史上“服装政治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延续和具体表现。
    D.宽衣博带、长裾雅步的汉服已消失了几百年,汉服提倡者将它从历史的箱箧中翻捡出来,毫无意义和价值。
    6.对这篇论述文基本的行文思路,分析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针对现实提出论点→从历史的角度论证提倡汉服的危害→从少数民族的角度说明提倡汉服的错误→总结全文
    B.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回顾服装被政治化的历史→指出称汉服为国服是服装政治化的表现→进一步重申论点。
    C.现在:有人提倡汉服→过去:汉服在历史上的种种表现→现在:不宜提倡汉服 
    D.正面:明确基本观点→反面:汉服在历史上的种种危害→正面:深化基本观点。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史记》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世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论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檥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猜测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流传着“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这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关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得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有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摘自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7.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8.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檥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猜测。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从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专项训练(二)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波兹曼的诅咒
    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确实能够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
    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绝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  
    1.下列不属于波兹曼声讨电视文化的理由的一项是( )(3分)
    A.电视直接用图像来影响观众,思考会妨碍到观看的连续性,因此电视有时甚至是忌讳思考的。  
    B.电视把人们引向了文化的反面——娱乐,一旦文化变成娱乐,文化就灭亡了。  
    C.电视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  
    D.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并渐渐失去其原有的意义。  
    2.对文章第五段中“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将不再是以书籍而是以电视来作为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  
    B.电视使得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使得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  
    C.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D.到电视使一切文化变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时,一切文化的本来意义就消失殆尽了。  
    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波兹曼认为,电视会使我们无法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  
    B.电视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区分是本文展开论述的基础,论述两种文化时作者通过对比突出了电视文化给人造成的不利影响。  
    C.面对电视文化席卷天下的状况,作者通过介绍电视文化批判理论,告诫我们在享受电视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要力求防止它对人类文化的损害。  
    D.文章开头巧借书名发出“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这一“喝问”,峭拔警心,以“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结尾,巧妙点题,而“诅咒”一词更是振聋发聩。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4~6题。
                                  《橘颂》当为屈原晚年所作
  《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很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甚至可能是他最早的作品;有的则认为作于顷襄王早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而曹大中先生则曾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看,就反映出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言有法则,行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则又认为《橘颂》乃屈原青少年时代所作了。而在“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句下又注曰:“屈原亦以修饰洁白之行,不容于世,将饿馁而终。”显然又把它当作屈原晚年的作品了。王逸的观点虽不确切,却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
  由于以往各家对《橘颂》创作年代的判断皆建立在自己对《橘颂》文义的认识上,缺乏具体、可靠的硬性证据,故楚辞学家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从《礼仪?士冠礼》之祝辞中找到外证,从而作出《橘颂》乃屈原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的结论。……
  赵先生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橘颂》创作过程的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橘颂》尽管有这样一些与《士冠辞》的相似之处,可能屈原在写作《橘颂》时的确借鉴了《士冠辞》的立意和词语,或受到《士冠辞》潜在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表明这就一定是屈原在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因为屈原也完全可能在他晚年回顾自己生平、总结自己志行时借传统的《士冠辞》形式以咏橘而自我肯定、自我勉励。何况《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不同,特别是从其诗句的涵义并联系屈原全部辞作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情况来看,根本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而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一生志行的总结、肯定和自勉。
    4.对《橘颂》创作时间众说纷纭,第一段提到了一些原因,下列各项中不成为原因的一项是(3分)( 
    A.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对此认识就很模糊。
    B.有的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期,有的认为作于顷襄王晚期,还有人认为是屈原绝笔。
    C.屈原距今时代久远,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可靠的史料太少。
    D.至今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或有认识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准确的地方。
    5.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用王逸的观点是为了说明其对后世贡献之大。
    B.关于《橘颂》的创作时间,作者的结论与曹大中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C.赵逵夫寻找外证的研究方法是应该肯定的。
    D.作者虽不同意赵逵夫的结论,但承认《橘颂》确实受了《士冠辞》的影响。
    6.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古代著名学者的观点也要多方分析参照,不可盲从。
    B.在研究学术问题遇到困难时,思想方法,应该灵活。
    C.在学术问题上有不同见解是正常的,并在发表己见时能够持之有据,言之成理。
    D.本文在认真研究前人观点、各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肯定了“晚年”说,其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中华姓氏
    古代典章制度中,对于姓氏相当重视,姓氏是家族出身与社会等级的标志。姓与氏原本是分立的两个概念,在上古时期有姓无氏,西周时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推行,为了适应宗族支系标识的需要,根据宗族支系的爵位、官职、封国地望等命“氏”。就宗法的角度而言,姓为宗统,氏为分派;从社会角度看,姓氏血亲关系的标记,氏又是社会地位高低贵贱的象征。
    随着宗法制的动摇、分解,宗族支派——氏逐渐向姓转化,最终在秦汉时期实现了姓氏合一。秦汉以后的姓氏与先秦的姓与氏又了显著的区别,姓氏只有基本的家族出身意义,它与个人社会地位没有必然联系。封建社会实行皇权的家族垄断,但它对社会的控制是通过异姓百官层级管理实现的,与古代的宗法制度有了根本的不同。姓氏在秦汉成为一般平民的家族标记,现代中华姓氏大多定形于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由此奠定了基础。
    姓氏脱离了宗法制度,成为平民出身标记,一般不再有明显的高低贵贱的社会区别,但它作为宗族的标识,很难摆脱宗法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社会,姓氏是家族的徽号,人生而得姓,此后人的一生跟族姓荣辱与共。家族荣誉、家族利益在人的心目中有着突出的位置。一人成名,是一族的骄傲;一人犯奸,是一姓的耻辱。在中国姓氏文化中,族姓永远摆在第一位。在家族社会,最重的处罚就是族谱出名,将其逐出族姓。被逐出族姓的人,即使死去也回不了祖宗的坟墓。
   中国古人有虚构家史的习惯。在家族政治的时代,人们参与社会活动往往不是个人的选择,其背后有相应的家族力量支撑。出身并不显赫的家族为了在社会觞争得有利位置,就他攀附圣贤,自高门第家世。古代姓氏文化重认圣贤功臣为祖的做法,对家族与社会来说有两个积极作用:一是扩大了家族得范围,取得了更多得家族互助得机会,增强了社会得凝聚力。历史上得几位圣贤被众多得后世家族共同奉为祖先,这就给本来无甚瓜葛得族姓提供了联宗得机会,体现了文化得忍痛,民族文化得凝聚力由此生发。从当代海外华人得寻亲热潮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二是重视远祖得文化名位与历史声望,有助于培养家族成员得荣誉意识,提升他们得道德水平。不要辱没先人,成为一般家族得共同心理。在这种文化价值观的作用下,人们有了更强得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有利于社会得和谐与进步。从这一角度来说,攀附圣贤得文化意义远远高于其虚构历史得消极意义。
    7.下列对中国姓氏演变过程得理解,正确得一项是
    A.中国的姓的历史早于氏,而且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中国姓氏合一始于秦汉时期。
    C.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应该从秦汉开始。
    D.姓氏合一之后,姓氏不再有高低贵贱的社会区别。
    8.“封建社会实行皇权的家族垄断,但它对社会的控制是通过异姓百官层级管理实现的,与古代的宗法制度有了根本的不同。”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与真正的宗法统治是有区别的。
    B.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本质上是“家天下”但维护统治的并不都是皇族势力。
    C.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已经完全跳出了宗法制度的姓氏势力的影响。
    D.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较之古代宗法制度有一定的进步。
    9.一句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姓氏是家族出身与社会等级的标志。
    B.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对社会的稳定,文化的认同有着积极的意义。
    C.现代中华姓氏定型于秦汉时期,之后姓氏只有基本的家族出身意义,它与个人社会地位没有必然联系。
    D.中国古人虚构家史的习惯,是为了培养家族成员的荣誉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先秦哲学家荀子写过一篇文章,叫《劝学》。他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他说:“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但“全”和“粹”是相互矛盾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就似乎不应“拔萃”。又全又粹,这不是矛盾吗?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那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统一,才能谓之美,正如荀子两千年前所说的那句精辟之语。
    清初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龙录》里有一段很生动、很形象的说明:这全和粹、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是艺术的最高成就。他说:“钱塘洪方思,久于新城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在司寇(渔洋)宅论诗,方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余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
    洪方思重视“全”而忽略了“粹”,王渔洋依据他的神韵说看重一爪一鳞而忽视了“全体”;赵执信指出一鳞一爪的表现方式要能显示龙的“首尾完好”,宛然存在。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鳞一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是自然主义的,也不是形式主义的。但王渔洋、赵执信都以轻视的口吻说着雕塑绘画,好像它们只是自然主义地刻画现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中国大画家所画的龙正是像赵执信所要求的,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节选自《中国古代艺术中的虚与实》,略有改动)
    10.根据文意,下列对“全”和”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粹”侧重讲艺术应通过提炼,提高,集中,典型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全”侧重讲艺术应当丰富而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B.“粹”,“拔萃”,文中主要是指艺术表现中的去粗存精;“全”,“全面”,主要是指艺术表现中的丰富与全面。
    C.“全”对应于“实”,“粹”对应于“虚”,彼此相互矛盾;既去粗存精,就不能“全面”,既“面面俱到”就难以“出类拔萃”。
    D.在艺术中,“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否则就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就不能创造美好的艺术品。
    11.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大大的误解”?根据文意,下列句子作出正确回答的一项是(   
    A.古代那些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都是自然主义的刻画现实。
    B.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C.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
    D.古代优秀画中的龙,虽在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1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只有既全面而丰富地、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与自然,才能称之为美。
    B.艺术创造中如果只讲“全“而不顾”粹“,就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
    C.在“诗如画龙”讨论中,作者否定了洪方思、王渔洋、赵执信三人的基本观点。
    D.荀子在两千年前就明确提出过,艺术创造应当注重“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社科文阅读参考答案
    三、高考原题体验
   (一)
1.C  解析:本题属于信息阅读题中的“名词术语题”,关键在于把握“名词述语”的本质属性或基本特点。从“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的。随着白银成为合法货币,白银迅速地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可知,C项是正确的。从“实际上,明代白银开始货币化”理解错误。D项应该是整个中国对白银的需求,标志着完成了白银的货币化,而并不是成为合法货币。
2.A  解析:本题属信息阅读题中“内容概括表述题”,关键是要将备选项还原到原文,然后重点阅读有效文字段,仔细对照比较,寻找不同或差异。A项属于误读原文,无中生有。原文中明确指出“到嘉靖年间,整修中国对白银产生入不敷出”可知,并不是因为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
3.D  解析:本题属于信息阅读题中:“信息推断题”。四个备选项都是对原文中的分析,D项中“中国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只是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相联系,并不是“根本原因”。
(二)
1.D  原文中交代“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
2.C  “永远存在”在原文找不到依据。
3.A  B少了“常常”;C是有些人的观点,作者并不这么看;D“必然趋势”判断武断。
专项训练(一)
一、
1.B  解析:A项中“忧虑不安”没有依据。C项中说孟子“行事完全不遵循‘礼’”的说法不准确,文章中说孟子一切“全出已意”,并没有不遵循的意思。D项,第七段中说“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而选项中成了“必须”。
2.D  解析:D项是两人有很多不同中的其中一种具体表现,而不是原因。
3.B  解析:A项,“低水准”不正确。C项,“是可以平息的”无依据。D项,“取代”一词太绝对。
二、
4.A  解析:从文章首段内容可知,A项说的是汉服提倡者的表现,不属于本文作者的论据。
5.C  解析:A.“衣服的功能不再是遮身蔽体、保暖防寒”误。B.说唐代“规定也最为详细”于文无据;D.从文章最后一句话可知,“毫无意义和价值”不对。
6.B  这篇文章的基本论证思路是从反对“服装政治化”的角度,反对将“汉服”定为“国服”;而对“服装政治化”的危害,则是通过回顾历史来展开论述的。所以比较起来,B项的分析概括是最准确的。
三、
7.D 解析:文中无此信息,无中生有。
8.C  解析:A、B、D分别表现了司马迁、江东父老和本文作者的对项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项却没有。
9.B  解析:项羽应该是从阴陵到嗟虞墩,再到东城的。

专项训练(二)
一、
1、C [解析] C项内容并不是波兹曼所讲而是所举的事实。
2、D [解析]  “倾向”是指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对于未来的合理推断;D项的内容却是对于电视的影响所作的最坏的假设,这显然是错误的。
3、B [解析] “电视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区分”应改为“电视文化与文字的区分”
二、
4、B [解析] 是众说纷纭的现象,不是原因。
5、C [解析] A项引用王逸的观点说明了众说纷纭原因之一,是对屈原思想感情特点及发展变化有把握不准、产够深入的地方,并非说王对后世的贡献;B项二人观点不一致。作者认为是晚年之作。曹大中认为是屈原的绝笔;D项作者认为《橘颂》“可能”受了《土冠辞》的影响,而并非“确实”。
6、D [解析]“晚年”说本是作者一家之言,说“不容置疑”绝对化了。
三、
7、A [解析] B项原文说的是“最终在秦汉时期实现了姓氏合”说明“始于秦汉时期”是错误的;C项不能不考虑在秦汉以前就已经有姓氏的源头;D项过于绝对。
8、C [解析] 过于绝对
9、[解析] A在秦汉以后没有必然的联系;C“现代中华姓氏定型于秦汉时期”是错误的;原文是“大多定型于”;D 是客观的效果,并不就是虚构之前预定的目的。
四、
10、C [解析] C应是“既相互矛盾,又辨证统一。”C项“既去粗存精,就不能‘全面’不符合文章愿意,“面面俱到”是贬义词。
11、D [解析] A项是“误解”的表现,不是“误解”的解释;B项是王渔洋的神韵说,是赵执信所批评的,不是对“误解”的原因的回答;C项是洪方思的“全”说,是王渔洋与赵执信共同批评的,也不是对“误解”原因的回答。
12、A [解析] B项“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成为“走上自然主义的道路”;C项应是肯定赵执信的基本观点;D 不是荀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