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来山风景区图片:三部六病纲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23:04:01

三部六病纲要

笑林

仁者爱医

积分
14 
帖子
325 
爱医币新
193  
鲜花
129  
爱心指数
查看 
阅读权限
20 
1# 楼主跳转到 倒序看帖打印tT发表于 2008-3-24 09:03 | 只看该作者

三部六病纲要

三部六病纲要(一)

马文辉 三部六病纲要前 言
最初接触“三部六病”这个学说,始于 1985 年 3 月 25 日《探春学报》的一篇题为“三部六病——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说”一文。当时本人正在山西中医学院读三年级,恰好学完《伤寒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对“六经辨证”就疑虑重重,理不出头绪。上述一文,如久旱遇甘露,一下扫清了积郁多日的困惑。在强列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好奇心的推动下,我第一次推开了恩师刘绍武的家门。听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此,投师于刘绍武门下,开始钻研“三部六病”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全新中医学说。经过近十五个春秋的潜心学习和临床实践,受刘老之托,几易其稿,反复求证,整理出“纲要”一书。
刘绍武老师他的一生学术成果完全凝结于“三部六病”这四个字中。一九七九年、一九八五年曾有两位师兄分别刊印了“三部六病”两个版本,作为内部资料进行交流,使老师的思想得以保存和推广。时过十五年,这一学说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致力于研究。上述两个版本从不同的侧面介绍和记录了刘绍武老师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刘绍武老师晚年的一些学术观点重新作了调整,归纳为“三纲二要”。弟子不惜浅薄编写了拙著,并请老师题写了书名、题词和序言(代),以作交流,不妥之处,望同道斧正。
                                 


                                2000 年5月于太原
第一章 思辨框架
  波尔说:“自然界凡允许存在的事物,若没有一个框架和形式,内容就无法掌握”。理论更是如此,若没有一个思辨框架,内容就会流散无穷。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有三个系统构成,它们是表、里、枢,合称三部。三部为病,则表部形成表阳病,表阴病;里部形成里阳病,里阴病;枢部形成枢阳病,枢阴病,合称六病。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第一节三部的划分
  机体的结构虽然很复杂,但从整体的观念看,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它有两部分构成,气血和框架。二者相互作用不断分化,最后形成暴露于自然界的外层,包裹在里的内层,和介于内外之间的核心层。由于内外两层都与外界相通,故外层为表部,内层为里部,表里之间称为枢部。在人体这个圆筒结构内,装填着担负人体生命活动的极其微妙的各个系统、器官和组织,它们凭借着阴阳的相对平密,保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   表部
1、表部的概念。凡是和空气和外界相接触的部位都属表部的范畴。包括肌表、肺系、生殖系、部分神经系等。表部在整体中,不但在结构上,而且在功能上都有独特性,这种特殊性就是适应并与环境发生密切关系,以完成呼吸、运动、感知等生理功能。所以,古人把表部又称天部,通天而摄天阳之气以自用。
2、表部的功能
⑴ 肺与皮毛的关系:在机体,把接触空气的地方都称作表部的面积。体表和皮毛与外界接触的面积为2.5~3.5m2 ,而肺由四亿左右个肺泡组成,与空气接触面积为60~100m2,是皮毛的30~40倍。祖国医学认为:“肺与皮毛相表里”。许多低等动物无肺,靠体表与外界进行体温对流和气体交换。由此可见肺与皮毛的关系密切,功能相连。在人体,肺与皮毛之间的主导作用,以肺为主。如《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五脏生成篇》也说:“诸气者,皆属肺”,“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而在《素问"咳论》、《素问"痿论》中也说:“肺主身之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灵枢"本脉篇》说:“肺合大肠…皮其应”。以上《内经》中的记载有几个主要的字,即本、属、合、主、应,本是根本,属是系属,合是联合,主是主导,应是感应。通过这些字,可以具体地描绘出肺与皮毛的关系。
⑵ 皮毛与腠理的关系:《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素问"皮部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是故百病之始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于络脉”。《素问"五脏篇》也说:“百病之始生,必生于风,六淫成寒暑,循皮毛而入腠理”。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皮毛是表部抗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腠理是皮毛之下,表部抗御外邪的第二道防线,包括真皮及皮下组织,其中皮肤的汗腺、皮脂腺、血管、淋巴管、关节腔、神经和肌肉,在分泌、吸收、排泄、代谢、感觉、免疫、反射、保护、调节体温和运动等方面至关重要。
3、六淫致病。《素问"空骨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风,即空气,表部接触空气,故表部诸病皆从风来,风邪作用于人体,一是体表,一是肺部。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是以空气为载体,温度、湿度、压力为条件,致病微生物为病源。一个人得病,并不单纯是病源微生物所为,中医治病就是基于改变条件、消灭病源、提高机体抵抗力三个方面着手,因此是全面的、科学的外因论。
二、里部
1、里部的概念。凡是和饮食物接触的部分都属里部的范畴。在人体,上自口腔,下至肛门,由平滑肌组织构成一条粗细不匀、弯曲不等的空腔器官,构成了一个完整体系,其特点是适应饮食,完成饮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排泄。所以,古人把里部也称作地部,通地以摄水谷之精微而自用。
2、里部的功能
⑴ 胃与六腑的关系:《素问"五脏别论》说:“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也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素问"灵兰秘典》也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饮食物在里部的腐熟、消化过程是由食道入胃,经过胃的初步受纳腐熟,将食糜送入小肠,再经过小肠的吸收,贮存于肝而供给机体利用。在里部系统中,胃在传输上,起主导作用。因此,《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⑵ 六腑与水液代谢:《灵枢"本脏篇》说:“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素问"太阴阳明论》也说:“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在里部,结肠可吸收进入人体内的80%的水。所谓水湿的概念,就是水液代谢障碍停留在机体某一部位而不能被支配的水分。水湿在里部积聚,上逆则呕,下行则泻。水湿在表部积聚,轻则感觉体重乏力,重则水肿出现。水湿在枢部积聚,则出现动悸不安,小便不利,口中不仁。
⑶ “脾主运化”和胰与小肠在里部的功能:胰脏是里部第二大消化腺,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内分泌部主要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这此分泌液在消化和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脾主运化主要指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三、枢部
1、枢部的概念。凡是和气血接触的部分都属于枢部的范畴。枢部将表部吸入的氧和里部吸收的水谷精微合化而为血液,循环不已,营养周身。人体中任何一个器官、组织、细胞不受气血的灌注,就会缺血坏死,失去其特有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灵枢"本脏篇》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说明气血无处不到,是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有身有多大,枢有多大之说,横跨表里二部。因此,枢部又叫半表半里部。
2、枢部的功能
⑴ 心脏的主导作用:在枢部,血液的作用固然很大,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心脏。《灵枢"师传篇》说:“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而《灵枢"口问篇》也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心动者,五脏六腑皆摇”。《素问"灵兰秘典》更突出了心的主导作用。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血液在心脏作用下,环周不休,灌注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心脏一旦停跳,血液则失去其作用。
⑵ 血液的营养、保卫功能:古人认为血液的营养和保卫功能分别有营和卫来完成。《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营有营养滋润之意,是通过血液供给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营养物质。卫有保卫功能,即免疫力,对侵入体内的病源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吞噬作用。
⑶ 肝脏的调节、代谢功能:《素问"痹证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机体内各种有机物,如酶、激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都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这么多复杂的物质如果没有肝脏的和调功能,是达不到动态平衡的。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各种代谢活动,体内会有很多代谢产物不断地排出。洒陈六腑,洒就是均匀一致的向外喷洒,陈就是体内无用的代谢产物,通过洒陈的功能由六腑排出体外。
(4)气血的载体:血液的载体是血管,气的载体是神经。机体的整体性是通过气血的循行来完成,气血的功能通过载体来表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异名同类。
第二章 整体内函
人是宇宙进化的产物,是地球上最高形式的生命体。构成它的两类物质,一是动态性的气血,周流不息,弥散周身,外动而内静,为用而中有体,达成了机体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一类是静态性的框架,结构恒定,功能专一,外静而内动,为体而中有用,形成了机体的局限性和特异性。这两类物质动静相依,体用互补,如河洛二象(波粒二象说),共同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运动和生理功能,其整体协同性表现在如下八个方面。
一、气血的统一性。机体的整体性表现在气血上,通过气血的循行,达成机体的统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异名而同类。功能上表现为高度统一性。
二、生态的自组性。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到胚胎形成,这一从整体状态演变为各个元素的独立状态,由原始的统一状态,逐渐分化为彼此独立的因果链,这一过程叫做渐进分异。渐进分异导致系统结构的分化,同时也使系统向复杂发展。这种发展是由机体内部的预决性所决定。这种来自父母精子和卵子中的遗传密码即人体生态的自组性。
三、层次的有序性。人体从单个细胞,逐渐形成双胚层、三胚层,从胚层到组织,从组织到器官,从器官到系统,最后形成三个层次、八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整个过程执行着严密的等级秩序,即层次的有序性。
四、结构的功能性。结构反映了整体各要素在空间的秩序,功能反映了机体各要素在时间中的秩序。结构和功能是不可分的,归根到底是一回事。任何组织器官都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秩序,是科学的统一。
五、动态的平衡性。法国大医学家伯尔纳说:“所有生命机制尽管多种多样,但是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机体的功能就是人体所表现的生命现象。内环境各项理化因素的相对稳定性乃是高等动物存在的必要条件。然而这种稳定不是静止的,而是由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称为稳态。动态是系统保持稳态的前提。
六、形神的一致性。《内经》说:“有诸内必形诸外”。《荀子》也说:“形具则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张景岳也说:“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形和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七、天人的合一性。《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天地变化的产物,人是宇宙的微缩体和全息胚。人立于天地之间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空气、阳光、水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所以《周易》把人与整个宇宙作为统一体来看待,称天、地、人为三才,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八、意志的主导性。《荀子》说:“志者,气之帅”。主观能动性,意志的反作用,即意志的主导性。刘河间说:“神能御其形”。突出了意志对形体机能的主导作用,强调了意识活动的反作用和驭统身体的主动性和主导性。只有人才有真正的内心世界,心理活动和意识作为社会现象则是人所独有的特征。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世界,并且能创造客观世界”。意志不仅影响人体本身,也影响着整个世界。
第三章 理性规范
任何学说如果没有规范的理性,就会流散无穷。辨证论治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的、科学的理、法、方、药体系,中医就会成为零散无章的经验性结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体系分为整体辨证、系统辨证和局部辨证三大体系。
第一节 证的研究
证是中医学术思想特有的概念,是机体发生病变后所呈现的应变态势。证是疾病存在的方式和运动发展的状态。证是疾病本质的反映,但它不是疾病本身,而是表征疾病。
病是疾病的一个线型概念,它概括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全过程。病在它的过程中不会改变。证是疾病的一个点概念,它只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生理特征。证是在不断变化的。一种病的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多个证型。证是动态的,是量变的过程。病是静态的,病的改变是质变过程,它标志着病位、病性都发生了变化。不同的病可以出现相同的证,相同的病因人、因时的差异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证。这就是中医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一、证的四性
1、证的多样性。同一性质的证的表现形式可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阳明病证,其表现形式可以是食结、痰结、水结、血结等不同方证。另外,同一方证,由于病时不同,其表现也不尽相同,例如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的吴茱萸汤证等。
2、证的多义性。同一表现形式的证也可是不同性质的方证。例如《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小建中汤证属太阴病范畴,而小柴胡汤证则属枢部的并病,两方证所表现的脉证却相同。这就是证的多义性、临床需详加辨别。症候的多义性就更普遍,浮脉不仅表证有,虚证也常见。
在证的多义性中,有两种特殊形式,反义证和越部证。真寒假热的戴阳证和真热假寒的厥逆证都是病情危重的假象,属反义证,一错则难换回,应引起特别慎重。越部证是病证表现与病位不一致的情况,病属本部,证越它部,在辨证中只能反映病势的扩大,不能反映病位之所在。例如《伤寒论》第252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内实,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其中,“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属越部证。
3、证的传变性。证本身不是疾病,而是疾病本质的反映和外征,是机体发生疾病后的一种应变态势,是疾病信息的记录。任何疾病都具有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演变过程,作为反映疾病本质的证,同样伴随着疾病的演变过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证的传变性。
疾病病位由本部传至它部的过程称为传,病性由阳转化为阴,或由阴转化为阳称为变。恩格斯说:“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过程,对自然界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这个认识过程,正是这种认识构成了辨证自然观的核心”。证的传变过程还有量变和质变的不同,例如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的变化只是一个量变过程。
4、证的复合性。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病有新久之分,有单复之别。证的表现单一的少,复合的多。中医复方治疗充分体现了证的复合性这一基本特性。

[ 本帖最后由 一尘 于 2008-3-24 09:22 编辑 ]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 收藏分享 医内分享到:QQ空间腾讯微博腾讯朋友 小技巧:宣传爱爱医就送20个爱医币(←点击查看详情)

笑林

仁者爱医

积分
14 
帖子
325 
爱医币新
193  
鲜花
129  
爱心指数
查看 
阅读权限
20 
2# 沙发发表于 2008-3-24 09:05 | 只看该作者 马文辉

二、证的四类
1、合病:病邪在三部定位后,有的部呈现兴奋性的阳性病应变态势,有的部呈现抑制性的阴性病应变态势。这样由于病位的不同,就出现了不同部位之中的六病并存的病理变化,称为合病。合病只能在异部中相合,每部的病变态势都具有独立的证候和特定的性质。合病有同一性质的病证相合,有不同性质的病证相合,有两部相合,有三部相合。
2、并病: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既有斗争性,也有统一性。疾病也不例外,同一部位感受病邪后,两种病性不同的证候群相互作用,相互溶合,并存于同一部中,呈现出一种非寒、非热、非虚、非实的统一应变态势,叫并病。并病中的寒热虚实都失去了其独立性和特殊性,表现出同一性即部性,而没有了病性。同一部上不能同时并存阴阳两种病性,只能以其统一态表现出来。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不能并存二物,也不能并存二性。
3、兼证:诸种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作为主导,其它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疾病的存在形式也是如此,机体往往以某一病证为主导,兼见一证或数证。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兼证,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解决了次要矛盾,同时也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4、合证: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的单证同时出现而又不形成六病叫做合证。单证共有十二个,表、枢、里各四个。分别为表部的寒热虚实四证、里部的寒热虚实四证、和枢部的寒热虚实四证。
三、脉的四象
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寸口脉可以反映全身的气血脏腑功能的生理病理状况,寸口脉搏是全身气血信息的窗口,是机体在寸口部的全息。《素问"五脏别论》说:“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寸口”。《难经》也说:“寸口者,脉之大会……五脏六腑之所终始”。寸口脉是人体的微缩,好似平卧的人体。
头颅   颈   胸腔   膈   上腹     胁   脐腹   腰   小腹
上竟上   上附上   中附上   中附下   下竟下
大鱼际       寸部       关部         尺部       尺后
1、溢脉:脉过寸口直到腕横纹,遂上鱼际,轻可切之跳动,重可望见搏动,此为阳气亢盛之脉。《难经"三难》说:“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
2、紊脉:脉律不齐,艰涩难行,大小不等、快慢不等、有力无力不等。紊脉多为血行不畅,心脏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
3、聚脉:寸口脉关部独大,寸尺弱而不显,有甚者,关脉聚而如豆,如杏核、如蚯蚓盘行,高出皮肤,视而跳动。《素问"脉要精微论》说:“短则气病”。《脉说》云:“有过于悲哀之人,其脉多短者,于此可占气之病矣”。聚脉提示气郁的病理变化。
4、覆脉:也叫长弦脉,脉管弦而长,可超出尺部向后延续数寸。《难经》说:“遂入尺为覆”。凡奔豚疝气,寒实内结、痰浊积滞于下腹部多见此脉。
第二节辨证的规范化
一、    辨病位
1、依部定证:表部发生的病证称为表证。其病证范畴为:头面、项背、四肢、腰体、皮毛、筋骨以及整个呼吸系统。故有表阳诊头,表阴诊手足之说。里部发生的病证称为里证。其病证范畴为:心下、胃腹,包括整个消化系统。故有里阳诊胃,里阴诊腹之说。枢部发生病变称为枢证(表里证)或半表半里证。其病证范畴为:上自咽喉,下到前阴,前为心胸,后有心背,旁达两胁,包括整个血液循环系统。故有枢阳诊胸,枢阴诊背之说。
2、依腔定脉:寸口脉有寸关尺三部,《难经"十八难》说:“盖三部者,以寸关尺分上中下也”。又说:“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人体横向划分为表、枢、里三部,纵向划分则成上、中、下三焦。表枢里三部的划分重在系统的功能性和独立性;上中下三焦的划分突出了整体和系统的相互关联性。通过表枢里和上中下形成了机体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上焦包括颅腔和胸腔,颅腔为大脑中枢所在地,是气的升降出入的总枢纽,胸腔是心肺所在地,是呼吸和循环的总枢纽,颅腔的气机病变在寸口脉集中表现在鱼际部,胸腔心肺功能障碍集中表现在寸部。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腹腔部位,是肝胆脾胰胃肠所在地,主要完成消化吸收功能,腹腔发生病变多对应于关部。下焦是脐以下的盆腔,为泌尿系统的肾、膀胱,生殖系统的卵巢、子宫、睾丸以及消化系统的下段所在地,盆腔的气血障碍多表现在尺部及尺后。
3、依器定病:局部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必须依据现代临床各科的具体诊断方法和特殊设备进行诊断,排除整体因素影响后依器定病。如白内障、痔核、鸡眼等等。
二、辨病性
1、据证定性:在系统辨证体系中,寒热是整体的,虚实是局部的。寒热存在于气血之中,是共性,虚实存在于框架之中,是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共性就不能成立。因此,寒热与虚实是不可分离的。
六病都具有它的独特表现,我们把这类证候称之为纲领证,纲领证中有的证候对六病定性起决定作用,我们把它称为核心证,无此证则诊断不能成立。纲领证是六病诸症状的重要代表性症候,是伴随核心证而存在的。因此,临床辨证上,只要有核心证,即可确证,如果纲领证俱在,则诊断更为全面。纲领证之外,往往还有许多其他症状,我们把这类症候叫做一般症状。
⑴ 表阳病:
核心证——头项强痛
纲领证——头项强痛、发热恶寒、脉浮或咳喘。
《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历代医家多以此条作为太阳病提纲。但是提纲中却无“发热”一症,今依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补入“发热”一症。又据“肺与皮毛相表里”,“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论,将肺部的主要病证“咳喘”补入太阳病的提纲。但“咳喘”并非必有之症,故冠以“或”字。
⑵ 表阴病:
核心证——手足逆冷
纲领证——手足逆冷、脉沉细或肢节痹痛。
根据《伤寒论》第32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把“手足逆冷”列为厥阴病核心证,并将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的“脉沉细”补入纲领证。临床中,“肢节痹痛”多见于厥阴病,但非必见症,故前冠以“或”者。
⑶ 枢阳病:
核心证——胸满热烦
纲领证——胸满热烦、身热或往来寒热、咽干口苦,小便黄赤。
凡可清之证皆属少阳,其所清之热不外两种,一为体温亢盛之邪热,一为蕴积局部之火毒,可用白虎汤证和栀子豉汤证作为此两种类型的代表。综合《伤寒论》中有关条文,热与烦满是少阳病的共有症状,而心和胸则是病证的共同部位。故将“胸满热烦”一证列为少阳病核心证。热则煎灼津液,出现口燥咽干,小便黄赤。上述四症,列为少阳病纲领证。
⑷ 枢阴病:
核心证——心动悸
纲领证——心动悸、背恶寒、短气或脉微细。
《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此条叙述太简,不能包括少阴病主要症状。少阴病与小阳病是同位异性的两种病证,它们同居于胸中,但一热一寒。陆渊雷说:“少阴病者,乃全身机能衰退之病也”。章太炎说:“少阴心疾也”。它们的主要病状都反映在附子汤证、真武汤证和复脉汤证里。心是少阴病的发病部位,“心动悸”是必见症,故列为核心证。“背恶寒”是心衰的预兆。“短气”是心动悸后的必见症。“脉微细”是少阴病的多见症候,非必有症候,故前冠以“或”列入少阴病纲领证。
⑸ 里阳病:
核心证——胃家实
纲领证——胃家实、发潮热、自汗出、大便难。
《伤寒论》把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作为阳明病的提纲。《灵枢"本输篇》云:“小肠大肠皆属胃”。“胃家”指肠胃而言。胃家实的重点在大肠,大便干结日久,腹诊清楚如棋子,故有“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之说,排气不利则出现腹胀,大便不利。大肠内有粘液和粪便贮积,形成热源,吸收入血则出现发潮热,自汗出。共同组成阳明病的纲领证。
⑹ 里阴病:
核心证——腹满
纲领证——腹满、或吐、或利、时腹自痛。
《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是一条太阴病的原提纲,在里部,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太阴虚主要表现在小肠,小肠吸收功能降低,则出现“腹满”,这是一个病位,病性具备的代表性证候,为太阴病的核心证。胃肠道的水液贮留,就会产生两大症候,上吐下泻,胃肠蠕动失利,则出现时腹自痛,故并列为太阴病的纲领证。
2、据脉定性
气血在人体的正常循行,是保证生命活动的基础。思维功能是气血作用于脑的具体体现,“脑得血而能思”。如果机体经常受到过度的怒、喜、悲、惧的精神刺激,就会导致大脑皮层的思维机能和支配功能障碍,出现运动功能和内脏活动的不协调。由于人体头颅、胸腔、腹腔是人体重要脏器的“集聚地”,同时,也是神经丛分段支配的“疏散地”,因而气血的运行障碍往往集中表现在这些地段,形成了临床上最常见的诸多“综合证”,是整体性气血病变的主要表现形式,变见于寸口则形成溢、聚、紊、覆四脉,脉在病在,脉去病消。
⑴ 溢脉证——亢奋型
主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头晕脑胀、目花耳鸣等。经过几十年上万例的病例观察,提示患者性格刚强、脾气急燥、长期处于交感神经的兴奋,血管收缩,久而久之,在寸口脉上,使脉管向上移位,突破腕横纹以上,甚至达到掌侧拇指大鱼际。
⑵ 聚脉证——抑郁型
主证:多疑善叹息,胸胁苦满,心下痞硬等。经过临床观察统计发现,凡有聚脉者,性格内向,性情压抑,沉默寡言,至少在三年以上为一件事反复考虑,不能言之于口,不愿告之于人,反反复复,百思不得其解,长此以往则引起交感神经功能抑制、迷走神经功能占优势,呈现一种抑制性证候。反映在脉象上,由于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血管的收缩是纵行的收缩,使脉管增粗,形成横行扩张,在关部相聚逐渐增大,甚者关部如豆状。
⑶ 紊脉证——多变型
主证:心烦、心慌、胸闷、气短、头晕、眼黑、腰膝酸软、疲乏无力、,下肢浮肿、手足夏热冬冷等。紊脉的出现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多为患者在主观上长期采取自我克制,忍让的态度,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扰乱心脏的传导系统,使心肌收缩力和传导速度均受到干扰,失去正常的功能,使寸口脉的脉象出现节律不齐,快慢不等,有力无力不等。
⑷ 覆脉证——粘滞型
主证:腹满肠鸣、腹泄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皮肤萎黄、性功能障碍、白带清稀等。此类患者多为个性固执、迷走神经兴奋,结合痢疾、肠炎未经彻底治愈,或者平素嗜食生冷、油腻、致使大量寒湿性粘液积于肠内,尤以结肠袋的皱褶处为甚。由于升结肠的蠕动,是由下而上,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粘液得不到顺利排空而积聚升结肠内,形成“痰饮证”,时常腹中雷鸣,漉漉有声。粘液贮留被吸收入血,顺血循环而逐渐沉积于管壁上,年复一年,而使血管壁变厚,变硬,而呈现长而弦的索脉,覆于尺后。粘液显于皮肤则皮肤萎黄,晦暗无光泽、色素沉着。贮留于肠道则上可影响十二指肠,形成十二指肠炎,下可引起前列腺炎、盆腔炎等证。
3、据病定性:局部组织结构发生病变,范围局限,不影响整体的功能活动,症候单纯。虚损则功能衰退、组织萎缩,增生则功能亢进、组织肿胀增生。

[ 本帖最后由 笑林 于 2008-3-24 09:07 编辑 ] 小技巧:宣传爱爱医就送20个爱医币(←点击查看详情)

TOP

笑林

仁者爱医

积分
14 
帖子
325 
爱医币新
193  
鲜花
129  
爱心指数
查看 
阅读权限
20 
3# 板凳发表于 2008-3-24 09:06 | 只看该作者 马文辉

第三节论治的规律化
辨证的正确与否,最终要通过论治来检验和修正。辨证定方,以方定名,一证一方,针锋相对,非此方不能治此证,非此证不用此方。只有方才能提示证的本质,反映证的长短曲折,掌握证的轻重缓急。从而达到论治过程的高度规律化。
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病证的表现形式,解决疾病的方法无外乎两大疗法。一是凡机体出现对抗性疾病应变态势,表现为大热、大寒、大虚、大实之证时,则采用对抗的办法,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这叫做纠偏疗法。一是凡机体出现非对抗性的疾病应变态势,表现为非寒非热非虚非实的阴阳错杂之证时,则采用非对抗的办法,平和阴阳,调畅气血,协调机能,这叫做协调疗法。
一、六病纠偏
1、表阳病论治:
⑴ 主方:葛根麻黄汤。葛根30g、麻黄10g、杏仁15g、石膏30g、甘草10g。
主药:葛根、麻黄。
治则:辛凉解表。
太阳病的主方,过去一般认为是桂枝汤和麻黄汤。这与理论和实践都是不相符的。太阳病是表部阳性病,宜清热解表,而不能用热药治热病。王叔和说:“桂枝阳盛,下咽则毙”。热证用热药,乃火上浇油,抱薪救火。根据《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将方中桂枝汤更为麻杏甘石汤,取名葛根麻黄汤。
⑵ 目证举例:
麻杏甘石汤证:根据《伤寒论》第63条:“不可更行桂枝汤”。可知,此证为太阳病热证,均有“发热恶寒汗出”。虽误投桂枝汤,幸所误不甚,仍用麻杏甘石汤论治。
麻杏甘石汤方:麻黄10 g、杏仁15 g、石膏30 g、甘草10 g
2、表阴病论治:
⑴ 主方:当归桂枝汤。当归15 g、桂枝10 g、白芍10 g、甘草10 g、细辛5 g、通草10 g、大枣10枚。
主药:当归、桂枝。
治则:温通血脉。
厥阴病的主方根据《伤寒论》第351条当归四逆汤列出。当归活血补血,细辛、通草通经活络、沟通表里上下。主治四肢厥逆,脉微欲绝,为厥阴病的主方。为突出主药的作用,更名为当归桂枝汤。
⑵ 目证举例:
桂枝汤证:桂枝汤证乃虚寒于表,虽有邪而无力外达,无邪又不能自固。其证虽轻,本质为厥阴病。其发热汗出为阳浮于外,阴弱于内的一种假象,必须认清本质,不可等闲视之。
桂枝汤方:桂枝10 g、白芍10 g、生姜10 g、甘草10 g、大枣4枚
3、枢阳病论治:
⑴ 主方:黄芩柴胡汤:黄芩30 g、柴胡15 g、白芍15 g、石膏30 g、知母30 g、竹叶30 g、甘草10 g、大枣10枚。
主药:黄芩、柴胡。
治则:清热除满。
作为少阳病的主方,其组成和药物的选择,应该具备清热、降温、除满、扶阴四个条件,选用黄芩汤作基础,方中加柴胡以除满,加竹叶石膏汤清火降温以扶阴,八药相配,担少阳主方之使命,共建清、降、散、滋之功效。
⑵ 目证举例:
① 清法
a. 白虎汤证:凡少阳病,证见脉浮而滑,口渴、自汗出者,是少阳之热本质的表现,以白虎汤清热降温。
白虎汤方:石膏30 g、知母15 g、粳米1把、甘草10 g
b. 竹叶石膏汤证:凡少阳病兼见伤津者或津亏有热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反复咯血者等,宜用竹叶石膏汤清热滋阴。
竹叶石膏汤方:竹叶10 g、石膏30 g、半夏10 g、麦冬30 g、党参30 g、生姜10 g、甘草10 g、粳米1把、大枣10枚
c. 栀子豉汤证:少阳病,凡有发热而烦、胸中窒、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恼,皆可用栀子豉汤清火除烦。
栀子豉汤方:栀子10 g、豆豉10 g
d. 黄连阿胶汤证:凡少阳病而见津亏液耗或热极生风之候,除“心中烦,不得卧”外,舌质必红绛、干燥少津、脉细数,宜用黄连阿胶汤清火救阴。《温病条辨》中的大小定风珠由此方启悟而成。
黄连阿胶汤方:黄连12 g、黄芩10 g、白芍10 g、阿胶10 g、鸡子黄2枚
② 引法
a. 葛根芩连汤证:少阳病,脉浮是少阳之热倾向于太阳病,有出表之势,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用葛根芩连汤引火出表。
《伤寒论》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与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以上两条错简,应修改为:
厥阴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不解也,桂枝人参汤主之;太阳病,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汗出而喘,表里不解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30 g、黄芩10 g、黄连10 g、甘草6 g
b.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少阳病,若见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是少阳之热倾向于阳明病,其热有走里之势,宜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引火出里。本方之妙在于煎服法,大黄小量清热,大量泻下,而此方不取煎而用麻沸汤渍之,取其轻清扬上之意,以泻心消痞,不使大下。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 g、黄连5 g、黄芩5 g
c.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少阳病,若无大热,兼见喘而汗出者,是少阳之热倾向于太阳病,有热欲走表之势,方用麻杏甘石汤引热出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10 g、杏仁15 g、甘草10 g、石膏30 g
d. 调胃承气汤证:凡少阳病,而见心下痞,烦满发热、詀语者,是热欲走里之势,宜调胃承气汤引热出里,假借胃肠道,微和胃气,导热下出。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10g、芒硝10g、甘草10g
③ 转法
a. 白虎加人参汤证:少阳病,出现大汗、大热、大烦、大渴、脉洪大五大症是热极转阴的先兆,尤其是“背微恶寒”一症更为重要,是提示心衰最早的证候。白虎加人参汤,借人参之功,扭转向阴变化的病势。
白虎加人参汤方:石膏30 g、知母15 g、粳米1把、甘草10 g、人参10 g
b. 附子泻心汤证:少阳病,心下痞而见背恶寒者,是火极转阴的证候,宜附子泻心汤,借附子之力,温阳救逆扭转向阴转化的病势。
附子泻心汤方:大黄10 g、黄连5 g、黄芩5 g、附子10 g
4、枢阴病论治:
⑴ 主方:附子人参汤。附子10 g、人参10 g、茯苓15 g、白术15g、白芍15g、五味子15 g、麦冬30 g。
主药:附子、人参。
治则;强心回阳。
附子所治特征就是背恶寒,见其证,用其药,准确无误,为少阴病主药。人参兴奋心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有类似毛地黄之功,而无毛地黄之毒,为付主药。心脏停跳时,不能用人参,因为人参兴奋心肌,抑制传导系统,加速病人死亡,用时须配用附子。茯苓、白术、白芍利水消肿,以减轻心脏负担,麦冬、五味子酸敛固气,可抑制附子之燥,而且有强化中枢作用,与人参配伍,取生脉散之义。
⑵ 目证举例:
① 真武汤证:凡少阴病,兼见小便不利者,用真武汤,温通心阳,逐水利湿。
真武汤方:附子10 g、生姜10 g、苍术10 g、茯苓10 g、白芍10 g
② 茯苓四逆汤证:凡少阴病,兼见手足逆冷,小便不利者,用茯苓四逆汤益阴固阳。
茯苓四逆汤方:茯苓30 g、人参15 g、附子10 g、干姜10 g、甘草5 g
③ 四逆加人参汤证:凡少阴病,兼见心动悸和手足逆冷者,用四逆加人参汤回阳救逆,生津益血。
四逆加人参汤方:人参15 g、附子10 g、干姜10 g、甘草5 g
④ 炙甘草汤证:凡少阴病而兼见结代脉者,用炙甘草汤增加心力,协调传导系统,使心律趋向正常。
炙甘草汤方:炙甘草12 g、生姜10 g、桂枝10 g、生地30 g、麦冬15 g、麻仁10 g、大枣20枚、人参15 g、阿胶10 g
5、里阳病论治:
⑴ 主方:大黄芒硝汤。大黄15 g、芒硝10 g、枳实10 g、厚朴10 g、白芍10 g。
主药:大黄、芒硝。
治则:泻热除实。
阳明病是内热致实,实则气机不畅,故有热,有食、有气相互掺杂,治疗则必须针锋相对,一要凉药清热;二要排出蓄积之物;三要照顾机体的功能恢复。方选大承气汤,荡涤肠胃,推陈出新,泻热泻食,急下存阴。
⑵ 目证举例:
① 泻食:
a. 小承气汤证:阳明病,腹大满不通。小承气汤重点在除胀。
小承气汤方:大黄10 g、枳实10 g、厚朴10 g
b. 调胃承气汤证:阳明病,发潮热,詀语。调胃承气汤重点在泻热。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10 g、芒硝10 g、甘草10 g
三承气汤皆属下法,临床必须注意:第一,在有太阳未解时,决不可用下法。第二,遇不大便时,绝不可轻与大承气汤,可选用小承气汤作试验,转矢气者,是有燥屎,不转矢气者,是初头硬,非燥屎也,切不可攻下。第三,阳明病脉迟是对的,一旦出现疾脉是险证。若出现微脉,当温之以四逆辈,不可攻下。
② 泻血:
a. 桃仁承气汤证:本方为调胃承气汤加桂枝桃仁而成,是泻热驱瘀之剂,临床上辨证要点为少腹急结,舌紫而暗。
桃仁承气汤方:桃仁20 g、桂枝10 g、大黄10 g、芒硝10 g、甘草10 g
b. 抵当汤证:阳明病,舌见紫斑,小便自利,其人喜忘,或如狂,小腹硬,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抵当汤是行瘀逐血的峻剂,药力猛于桃仁承气汤。
抵当汤方:桃仁20 g、水蛭10 g、虻虫3 g、大黄10 g
③ 泻痰:
a. 大陷胸汤证:阳明病,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
大陷胸汤方:大黄15 g、芒硝10 g、甘遂3 g
b. 大陷胸丸证:阳明病,结胸热实,脉沉而紧,项亦强,如柔痉状,喘鸣迫塞,心下痛,按之石硬者。
大陷胸丸方: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甘遂、蜂蜜
④ 泻水:
十枣汤证:阳明病,胸腹腔积水。
十枣汤方: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6、里阴病论治:
⑴ 主方:苍术干姜汤。苍术15 g、干姜10 g、茯苓15 g、甘草10 g
主药:苍术、干姜。
治则:温里健中。
《伤寒论》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没有提出方子。苍术干姜汤是以《金匮要略》里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为基方。苍术建中燥湿,可增强肠道的吸水功能,干姜温中以加强温热力量,借茯苓的作用,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⑵ 目证举例:
① 旋复代赭汤证:太阴病,兼见噫气不除者,病位在食道,膈肌。全方平痉温中,涤饮镇逆。
旋复代赭汤方:旋复花10g、代赭石15g、半夏15g、党参15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枚
② 吴茱萸汤证:太阴病,兼见呕吐及干呕,吐涎沫者,病位在胃。全方温胃平痉挛,对呕吐者有特效,临床中对于神经性呕吐亦有效。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15 g、生姜15 g、党参15 g、大枣10枚
③ 五苓散证:太阴病,兼见口渴、小便不利者,病位重点在升结肠。五苓散证的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是由于水蓄中焦,分化不利所致。水湿在里部停聚而不吸收,组织细胞缺水,通过条件反射,表现极度口渴,此时下丘脑支配的利尿中枢,高度抑制而不使小便外排,水份在肾小管被重吸收,这就是五苓散证口渴而不欲饮的病理机制。必须在提高吸收功能的前提下,用茯苓、猪苓、泽泻三药合力外排,才能达到利小便的作用。五苓散功在建中燥湿,化气行水。
五苓散方:猪苓15 g、泽泻15 g、茯苓15 g、苍术15 g、桂枝10 g
④ 桃花汤证:太阴病,兼见下利,便脓血者,病位重点在降结肠。本方作用在于制止分泌,是为久利,肠道滑脱而设,是温涩固脱之良剂。
桃花汤方:赤石脂30g、干姜10g、梗米30g
二、三部和解
1、表部并病的论治:
主方:葛根汤。葛根30 g、桂枝10 g、麻黄10 g、白芍10 g、甘草10 g、生姜10 g、大枣10枚
治则:和营解肌。
葛根汤中桂枝汤、麻黄汤的汤性俱在。葛根、麻黄以治太阳,桂枝汤以治厥阴,葛根汤是表部合治之方。在表部难以辨清太阳、厥阴病时,就用葛根汤治疗。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出头项强痛、发热畏寒、手足冷、关节痛,只能定位,难定病性。选用葛根汤治疗,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就是表部统一性治疗的例证。
2、里部并病的论治:
主方:生姜泻心汤。生姜15 g、干姜10 g、甘草10 g、黄芩15 g、黄连10 g、半夏15 g、党参15g、大枣10枚
治则:和中消痞。
柯韵伯说:“寒热并举,攻补兼施,以和胃气,此本方之主治也。”生姜泻心汤是治疗慢性胃肠炎的总方,效果很好。
3、枢部并病的论治:
主方:小柴胡汤。柴胡24 g、黄芩10 g、人参10 g、半夏15 g、生姜10 g、甘草10 g、大枣12枚
治则:和解阴阳,调理枢机。
人体中,表在外和空气接触,实为表中之表。里在内和饮食物接触,为里中之表。枢部属表里二部之间,实系纯里,以气血的循行,沟通表里,濡养内外,贯通上下。枢部的变化,外对表、内对里都有影响,故枢部实为整体的中心部分,可以决定全身的变化。整体的协调实际上主要是枢部的协调。胸为至阳,接纳天阳之气,腹为至阴,受纳水谷之气,天阳之气与水谷之气并充气血,以维持人体的生存。胸为少阳之所,腹为太阴之地,二者的变化,是整体阴阳变化的主要因素,能影响到全身各个部位,选用小柴胡汤,不仅和调枢部,治中央以全四旁,更主要的是方中柴胡、黄芩以清疏少阳之实热,实有清泄三阳实热之功,人参、甘草、大枣、生姜、半夏温补太阴,更有温补三阴虚寒之效。所以《伤寒论》149条涉及到三部,头汗出是少阳证,微恶寒是太阳证,心下满是太阴证,手足冷是厥阴证,大便硬是阳明证,脉细是少阴证,六病的症候俱有,可见枢部影响及整体,故条文说:“必有表,复有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在一身众证俱在时,仲景告诉我们,采用和法,抓住少阳与太阴以重点治疗,就能达到协调阴阳,和解整体的目的,以小柴胡汤为用,宣通上下,治疗内外,不愧为协调第一良方。
三、整体协调
人类整体气血失调普遍存在,并且成为许多疾病的广泛内因。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气血的失调变见寸口,形成病理性特异脉,是整体失调最客观、最本质的指征,它如同航海家的指南针,可以冲破繁杂的病证所造成的迷雾,指明方向,救人之危。
1、协调疗法作用机制
协调疗法模拟饮食物进入人体后的消化、吸收、利用的过程,通过人体自身的自然疗能的恢复,来达到机体内部调控机制发挥作用。
2、协调方剂、药物的选择
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人不断对自己的食物进行筛选,最后从数以万计的动植物中保留下诸如小米、大米、白面、玉米等数种主食,完全满足了人类自身的需求。协调方剂的选择也要具备诸如大米、小米、白面等能够适应病理的各种需要。中医二千多年的临床实践,逐步掌握了各种病理下的有效药物。寒、热、补、泄、升、降、收、散四个本质八个方面构成了中药的基本属性,通过选择,只有小柴胡汤在配伍上具备了这个条件,在整体上达到了“和调五脏,洒陈六腑”的功能,如《伤寒论》第230条所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体会,小柴胡汤以苏子代半夏,降而下气,利膈宽肠,可除半夏之燥弊。在非呕非恶疾病中,以川椒代生姜,温中散寒,解郁温中,热而不伤津液,并有解痉缓急止痛之功。这样既不失原方剂的组方精神和临床疗效,又使得方剂更加平和,更名为“协调基方”。
柴胡15 g、黄苓15 g、党参30 g、苏子30 g、川椒10 g、甘草10 g、大枣10枚
3、协调疗法的功能
① 整体协调,主要是对植物神经功能调整。
② 恢复人体自身的自然疗能,主要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③ 补充营养,调节代谢。
④ 排除人体蓄积的代谢产物。
⑤ 完善机体的自组功能,恢复机体模型。
⑥ 有病治病,无病防身的康复功能。
4、协调疗法的特点
① 治疗面广
② 双向调控
③ 安全性高
④ 利于久服
5、协调疗法的优越性
① 解决了医患不能分离的难题。
② 解决了医药分家、制剂落后的难题。
③ 解决了中医治病定证、定方、定疗程的难题。
④ 解决了多种病证缠身,顾此失彼的难题。
6、辨脉定方,以方定名
① 调神平亢汤:协调基方加石膏30 g、牡蛎30 g、桂枝10 g、大黄10 g、车前子30 g 。
本方是调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的代表方剂,主治溢脉证。它是根据《伤寒论》107条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来,全方寒热并用、升降并举、收散兼施、补泻共济四方同调、八面共治,相反相成。
② 调心宽胸汤:协调基方加 百合30 g、乌药10 g、丹参30 g、郁金15 g、瓜萎30 g、五味子1 5 g、牡蛎30 g。本方强心以建脑、宽胸以宣肺、疏肝以建中、安神而止悸,是治疗紊脉证的代表方剂。
③ 调胃舒郁汤:协调基方加陈皮30 g、白芍30 g、川军10 g。
本方重点在平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解除平滑肌痉挛,帮助消化,加强胃肠蠕动,推陈出新,是治疗聚脉证的代表方剂。
④ 调肠解凝汤:协调基方加陈皮30g、白芍30g、川楝子15g、小茴香10g、川军10g。
本方在调胃舒郁汤的基础上,加川楝子、小茴香而成,温中散寒、荡涤肠胃,使积聚之粘液可除,是治疗覆脉证的代表方剂。
四、辨病定方,以方定名
局部出现局限性病变,只需在局部使用各种疗法,就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如对外伤、化脓清创伤口,使用膏药外敷,洗剂外洗以及针灸、拔火罐、按摩、切割等等,传统医学在这方面的内容丰富多彩。目前现代医学中的外科手术学就集中地体现了局部病局部治疗的方法。我们临证所应用的攻坚汤、复健丸、除风利湿汤、解肌汤、决渎汤、排石汤等属于局部对症治疗的方剂,由于局部对症治疗涉及的范围很广,现仅举例说明。
1、攻坚汤:王不留 30g、夏枯草30g、苏子30g、牡蛎30g
主治:一切肿瘤,囊肿等肿块增生。
2、鸡甲散:鸡内金30g、炮甲珠30g、鳖甲30g
主治:肝硬化、肿瘤、增生。
3、团鱼丸:团鱼 2000g、蛤蚧一对、东参60g、鸡内金 120g
主治:一切局部组织萎缩、脏器虚损。
4、复健散:黄芪60g、东参60g、鸡内金120g、丹参60g、郁金30g、神曲60g、当归60g
主治:溃疡不愈、组织虚损。
5、除风利湿汤:浮萍30g、苍耳子30g、苦参30g、土茯苓30g
主治:湿疹、荨麻疹等各种皮肤病。
6、解肌汤:葛根30g 、党参30g、黄芪30g、丹参30g、郁金15g、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
主治:风湿性心肌病、结节性红斑、未梢神经炎、皮肌炎等肌结缔组织病变。
7、决渎汤:黄芪30g、郁金15g、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白茅根60g
主治:一切水肿、小便不利、急慢性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
8、排石汤:金钱草120g、海金砂30g、郁金15g、车前子30g、王不留30g、元明粉10g、鸡内金20g
主治:胆道结石、肾结石等。
9、利肠汤:白芍30g、甘草30g、威灵仙10g、芦荟5g
主治:习惯性便秘。
10、清喉汤:葛根30g、薄荷10g、银花30g、连翘15g、桔梗15g、元参30g、郁金15g、芦根15g、甘草10g
主治:急慢性喉炎、白喉初期、扁桃体炎
11、三核二香汤:川楝子30g、桔核30g、荔枝核30g、小茴香30g、木香15g、大黄10g
主治:腹满寒疝、右脉长弦。
12、溃疡汤:川楝子30g、五灵脂15g、败酱草20g、枳实15g、白芍30g、大黄10g
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结肠溃疡、应急性溃疡。


在纪念刘绍武老师诞辰一百年之际和老人家乘鹤仙逝两周年之余。谨以此献上学生的追思缅怀之情!
2006年9月于太原 小技巧:宣传爱爱医就送20个爱医币(←点击查看详情)

TOP

小方治大病

访问学者

积分
0 
帖子
爱医币新
1  
鲜花
0  
爱心指数
查看 
阅读权限
4发表于 2008-3-24 10:49 | 只看该作者 那儿出售啊.望告:call:

TOP

返回列表 医学应用: 资源中心 爱医U盘 培训果 爱医人才网 医内网 同城QQ群 执业医师考试 消化内科 全科医学 中医针推外治 超声医学 呼吸内科 神经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外科学 泌尿外科学 美容整形

本站以"提升医生专业水平"为使命,属非营利性公益论坛,仅供医学相关人士专业与情感交流..
客观、理性、独立、公正、始终坚持无涉政治宗教的行业医学论坛
网络媒体转载我站作品请注明我站名称和链接;其他类型媒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我站作品!
站内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讨论,如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日内处理。
京卫网审[2009]第0114号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许可证

公司简介|关于爱爱医( 京ICP备06050389号 )|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无图版|WAP

GMT+8, 2012-1-1 16:58, Processed in 0.021672 second(s), 6 queries,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Discuz! 7.2 Licensed No1

2002-2010 Tusheng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