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片治啥:台灣民眾中國認同的惊人现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0:40:05
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错位的原因很多,这种错位的形成既有複杂的历史原因,也有人为的解构因素,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缓慢过程。要导正这种错位现象,最终促成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发生重大改变,朝向有利于两岸关係和平发展终极目标的实现,同样需要积极的重构努力,需要提供更多的诱因和动能,使之经历新一轮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文章内容如下:
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海峡两岸关係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和平发展不断深化,各项交流成果丰硕,两岸关係进入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良性发展阶段。但与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未发生明显改变,「一个中国」的认同不增反减,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反呈明显增长趋势。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严重错位,已成为影响岛内政治生态和检视两岸关係和平发展战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分析国家认同错位的现状和原因入手,探索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重构的目标与路径,以减少影响两岸关係发展中深层次的障碍因素,巩固两岸关係长期和平发展的基础。
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错位的现状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认」是承认,「同」是相同,「认同」(identification)一词的定义原是心理学名词,心理学大师佛洛德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彷物件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注1)。「认同」一词在社会学范畴的解释,就是将自己视为某一群体的一分子,并且认为自己与该群体具有共同的特徵与利益,甚至共同的命运。「国家认同」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道德传统、价值取向、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实质上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对所属国家的身份的确认,自觉地将个体或民族的利益归属于所认同的国家。这种认同既以共同的血缘意识和祖先意识为核心,融入共同的历史与文化的特质之中,又投射到对一个国家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的认可。
在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变迁与民族融合,形成了汉满蒙回藏等多元民族溷合共生的形态,因为中国古称「华夏」,因此「中华民族」成为了中国各民族的总称,而「中华」一词,又与「中国」、「华夏」相通,因此逐渐具有了族名、国名的多重含义。民族、国家等概念几乎都是同时出现在近代史上,无论是单一民族组成或多元民族组成的国家,民族和国家这两个概念指向原本不相矛盾,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应该基本一致,但在台湾却发生了严重的错位现象。多项民意调查表明,台湾人的国家认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由「我是中国人」向「我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到「我是台湾人」转变。以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民调为例,该民调从1992年开始对台湾民众「台湾人、中国人认同」做跟踪研究,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超过自认「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趋势(见下表)。(注2)
台湾民众台湾人/中国人认同状况(见表)
从表中资料可以看出,自认「是中国人」的比例逐年下降,而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逐年上升,且呈快速趋势。2011年6月,认同「是台湾人」的比率高达54.2%,认同「是中国人」的比例仅为4.1%,两相比较,超出近50%;即便加上认同「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39.0%,仍然高出近10%。资料显示,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关係大幅改善,但认同「是台湾人」的比例反而比民进党执政八年任何一个时期都还要来得高。台湾学者邵宗海强调:「这些资料告诉我们,台湾民众对自己的定位趋向清晰,不管两岸关係如何改变,都无法影响内心的定论。」(注3)。与此同时,无论民众政治立场如何,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度却非常高。《远见》民调显示,79.6%的民众自认是中华民族一分子。其中泛蓝政治立场民众占93.1%,中立民众75.1%,泛绿政治立场民众中有70.1%自认是中华民族一分子,只有6.3%认为不是,14.0%未明确表态(注4)。即使是泛绿立场的民众也有超过七成认同中华民族,对中华民族保持了相当高度的认可,且持续观察变化不大。
大陆和台湾都属于中国的一部分,生活在两岸的中国人都属于中华民族一分子。中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一般认为,中华民族与中国应该是基本一致的概念。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本应与国家认同基本一致,即对中华民族高度认同的人起码应该承认「自己是生活在台湾的中国人」,而当前,应有的国家认同却在台湾产生巨大的落差。
台湾民众中国认同的解构
岛内民众国家认同问题,即使在荷据、日据时期都不存在严重的落差。两蒋时期虽然推行「汉贼不两立」的政策,但本质上只是为了与大陆争夺中国的正统地位,岛内民众的国家认同丝毫没有发生异化和动摇。然而,随着台湾本土意识的抬头和民进党不断宣扬「台独」理念,逐渐在国家认同的历史围栏中撕开了口子,直至李扁主政,大力推行「去中国化」路线,将本土意识「偷渡」到「台独」意识,扩大和加速了台湾民众中国认同的解构过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逐渐蜕变成当今中国认同虚无化和模煳化。这种解构的过程,有其複杂的历史因素,也深受岛内政治环境的左右和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国共两党的历史恩怨是台湾民众对中国认同疏离的客观原因。1949年,在大陆全面执政的国民党政府因内战失败不得不退居台湾一隅,国民党政权在台湾实行高压威权统治,努力培养民众的反共意识,强调「中华民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暂居台湾并负有「光复大陆」的使命。正因为两蒋时期一直坚持「中华民国」是「中国」的正统代表,民众的国家认同并未出现偏差和错位,绝大多数民众认同中国,承认「是中国人」。但其后长期的「反共教育」与政治藩篱,隔绝了两岸民众的往来,让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逐渐产生模煳,并演变出新的台湾意识。
二是台湾国际地位的巨大变化反向强化了台湾认同。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由当时的合法政府中华民国政府行使权力。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继承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中华民国政府」在国际上失去了中国的代表权,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出现鬆动。随着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一批原来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作为中国合法政府的国家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纷纷选择与台湾断交,使得台湾的「邦交国」越来越少,台湾的国际地位经历了从荣耀到「屈辱」的衰落过程,这对民众固有的国家认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华民国政府」的外部承认受到限制,台湾人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在国际舞台上「失去了他人的认可」,按照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群体认同来源于他群对我群的看法与态度,(注5)这种国际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湾民众及社会精英对中国认同的自信,反向强化了台湾民众的「台湾认同」。
三是李扁「去中国化」教育削弱并动摇了「中国」意识的根基。李登辉主政12年,全力推动台湾本土化,从思想理念上侵蚀传统国民党的「中国」概念,他扶植「台独」力量、提出「两国论」,篡改历史教科书,不断地对台湾民众原有的中国意识和国家认同进行分化和解构,将原本属于爱乡爱土的「本土意识」导向具有「台独」分离倾向的「台湾意识」。陈水扁上台后,继续推行「台独」路线,由「缓独」走向「急独」。他以「一边一国论」为核心,以「修宪公投」为武器,以文化「台独」为手段,从思想上、文化上、历史上切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繫,集中宣扬「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在「去中国化」的氛围中构建所谓的「台湾国」、「台湾民族」,动摇了民众对「一个中国」认知的根基,使得台湾民众对中国、中国人的认识更加模煳,也进一步颠覆了台湾民众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四是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现实使得国家认同议题持续发酵。统独意识、省籍矛盾、国家认同等议题,长期以来都是台湾选举过程中重要的话题,成为政党选举的工具。尤其是民进党,对于国家认同议题的操弄,更是其争夺票源的有利武器。每逢选举,民进党总会抛出「台湾人爱台湾」、「台湾人选台湾人」等口号,使得出生大陆或外省人后代的候选人,背负了天生的原罪,为了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不敢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就连马英九也称自己是生于香港、长于台湾的新台湾人。2012年「大选」的序幕已经拉开,民进党不断攻击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是亲中卖台,一再强调唯有民进党才最爱台湾,才能维护台湾的主权。政党和政治人物为了一党一己之私利,为了赢得选举,不断操弄国家认同议题,使之持续发酵和强化,也是国家认同错位的主要原因。
建构台湾民众中国认同的目标与路径
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错位经历了一个複杂而缓慢的过程,改善与拉近认同的距离同样需要各方的努力。重构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可以设定近中长三阶段目标:近期目标是巩固中华民族认同并在此基础扩大对一个国家的认同;中期目标是通过制度化的联结,逐步强化岛内民众对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认同;长期目标则是建构对未来统一的中国的认同。即循一个国家的认同——一个中国的认同——统一中国的认同的路径来重构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
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重构应循序渐进,近期目标则应该把重点放在巩固中华民族认同和一个中国的认同之上,可从以下思路探索具体做法。
一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认同,逐步扩大国家认同。在现代民族国家当中,每个人都属于民族所组成的国家。2008年5月,马英九在其「就职演讲」中首度提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2008年5月登上南京中山陵时也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2009年7月,贾庆林主席在会见吴伯雄时,也做出了「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的回应。由此可见,两岸双方在中华民族的认同上有相当程度的共识,从认同的特点来看,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台湾执政当局应重新修改被「台独」化的教科书,加强对民众的民族主义教育,从教育体制上维繫两岸民众的民族认同,为建构共同的国家认同创造有利的环境。
二是不断强化台湾同胞是「生活在台湾的中国人」的观念,以此扩大同中国认同的联结。经历了60多年与大陆的分隔,台湾民众的历史记忆与大陆同胞有很大差异,他们在苦难的经历中萌生的「悲情」、「出头天」情绪,逐渐嬗变成以「爱乡爱土」和「台湾人民当家作主」为主要诉求的「台湾意识」。胡总书记指出「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注6)在重构新的国家认同时,要考虑台湾民众的真切感受,合理融入「台湾意识」。「台湾意识」作为地方意识,虽有狭隘的地域排外性,但根本上是中华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要不断强化台湾同胞是「生活在台湾的中国人」的观念,将合情合理的「台湾意识」融入其中,以此扩大同中国认同的联结,逐步扩大国家认同的基础,构建融入「台湾意识」的国家认同。
三是审慎研究如何处理在海峡对岸存在的「中华民国」问题。由于两岸对于「一个中国」的政治意涵的理解存在差异,在台湾民众中有广泛认同的「中华民国」受到刚性的排斥,使台湾民众自认尊严受到伤害,客观上也让台湾民众对中国认同产生悖论。岛内固有的「中华民国」认同无法获得大陆的承认,台湾民众又无法接受把「中国」认同建立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之上,导致作为中国人的归宿感日趋模煳,台湾民众面临承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尴尬。因此,只有妥善解决了两岸政治定位问题,才能不断扩大台湾民众中国认同的基础。
四是加强两岸文化认同,不断扩大民族和国家认同内涵。胡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繫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贾庆林主席强调,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精神基石,要增进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灿烂的中华文化由中华各族人民创造,台湾文化是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两岸同胞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也有利于塑造两岸同胞的国家认同。马英九在2011年元旦讲话中提出「两岸炎黄子孙应该透过深度交流,增进瞭解,培养互信,逐步消除歧见,在中华文化智慧的指引下,为中华民族走出一条康庄道路」。由此可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岸执政党、执政当局在当前形势下最大的共识。两岸应不断增加各种文化交流载体,逐步拉近两岸同胞在国家认同上的距离。
五是积极落实ECFA协议,推动两岸经济融合,为扩大两岸的国家认同奠定基础。经济是政治的重要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逐渐走向融合,可以为两岸政治互信建立基础,也为扩大两岸的民族和国家认同奠定基础。根据功能主义整合论代表人物罗马尼亚学者米特兰尼的观点:功能主义的核心是规避主权等高度敏感性议题,採用「从经到政」的途径,经由功能之间的高度关联,自然地渗透到政治领域。(注7)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两岸更要积极推动经济的融合,通过经济合作、经贸往来互信基础的不断累积,逐渐消除两岸的政治隔阂,提升两岸间的政治互信基础。
六是减少两岸在国际场合的冲突,尊重台湾民众的特殊感受。随着大陆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日趋凸显,台湾的国际能见度更渐缩小,台湾同胞谋求国际尊严和荣誉感的朴素感情不断被岛内分裂势力操弄放大,并朝国家认同异质化方向发展。两岸应减少在国际事务上的争论和冲突,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共同维繫中华民族认同,共同维护「中国」的主权,避免纠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是「中华民国」,搁置在主权问题上的异议。国民党重新上台后,大陆方面积极回应台湾当局「外交休兵」的主张,应该说更多的是出于照顾台湾民众的切身感受,是对台湾扩大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务实的处理。
七是深化改革,扩大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同时让台湾民众同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耀。大陆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随着两岸大交流时代的到来,有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到大陆从事各项活动,而大陆存在的问题往往会让台湾民众在大陆有不愉快的经历,加之大陆的政治体制与台湾不同,媒体又经常渲染大陆军事威胁论,容易使台湾民众产生不信任感,在大陆快速崛起的背景下,这种不信任感很容易转化为对大陆的敌意,国家认同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无论从大陆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国家统一大业的需要,大陆应深化各项改革,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氛围,建立符合普世价值又适合大陆实际的和谐社会。同时,应设法让台湾民众分享大陆崛起带来的好处,共享中华民族复兴的荣耀,使其产生与有荣焉的感觉,国家认同自然水到渠成。
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错位的原因很多,这种错位的形成既有複杂的历史原因,也有人为的解构因素,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缓慢过程。要导正这种错位现象,最终促成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发生重大改变,朝向有利于两岸关係和平发展终极目标的实现,同样需要积极的重构努力,需要提供更多的诱因和动能,使之经历新一轮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