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补完牙可以刷牙吗: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 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3:21:45
第一乐章  庄严的快板,降E大调,自由的奏鸣曲式。一开始就由乐队的华彩强有力地奏第一主题,钢琴以富于华丽的乐句承接。自颤音起以音阶方式急速上升而结束华彩后,小提琴又重现第一主题,钢琴承接。单簧管优美的旋律引出第二主题,双簧管承接,接着是钢琴与小提琴对话展开主题。发展部,乐队强有力地奏第一主题,钢琴以这个主题动机作华丽而有效的半音阶性下降。主题在管乐器有一段华彩后,改由弦乐又有一段华彩。再现部钢琴以琶音纠缠,不再现第二主题,直接以钢琴半音阶性上升而结束。编辑本段第二乐章  稍似慢板,B大调,低音弦乐装上弱音器,充满表情地表现这个乐章的主要旋律片断,装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予以反复。钢琴展开夜曲型的旋律,发展成华彩,弦乐然后又是大提琴接替,钢琴与大提琴有应答。然后钢琴华彩,长笛吹出优美的副主题,由单簧管、双簧管、大提琴、单簧管传递。编辑本段第三乐章  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相当于谐谑乐章。这一乐章巧妙地使用了三角铃,所以有“三角铃协奏曲”的名声,先是三角铃与弦乐应对,钢琴以谐谑的随想加进来,长笛以颤音动机纠缠。然后钢琴华彩,转为生气勃勃的快板。编辑本段第四乐章  生气勃勃、雄壮的快板,降E大调,以木管乐器为主体,雄壮地奏出这个乐章的主题,铜管有力地奏第二乐章的大提琴动机,钢琴给予华丽的应对。双簧管在钢琴动态上奏长笛在第二乐章中展示的主题。木管乐器重新发展这个乐章的主题,钢琴以谐谑方式加入后提高速度,进入更快再进入急板而结束。
 

这部作品真的是花费了李斯特大量的心血,李斯特还在跟车尔尼学钢琴的时候,就有创作一部垂世不朽的钢琴协奏曲的梦想,一直到他19岁的时候,也就是1830年,才正式开始创作,而一直到了1849年,才完成了初稿,1852年初演,当时是李斯特主刀钢琴,柏辽兹指挥,然后于1853年又进行了很多的修改, 1857年在维也纳上演的时候,受到了很多音乐家和评论家的批评,直到1869年,李斯特的一个学生在维也纳再次演奏这部作品的时候,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李斯特听说后也是喜极而泣,李斯特终生对这部作品非常的喜欢,晚年又主要从事钢琴教学,自己的学生演奏自己喜欢的自己的作品取得成功,当然对58岁的李斯特来说,喜极而泣也不奇怪。

本作品采用的是单乐章,这是比较有创新意识的,一般说来可以把这部作品分为四个部分(和以前一样,为了方便大家我把关键部分的时间标上):

第一部分庄严的快板(00:00~05:04):音乐一开始,由弦乐奏出了本作品的主导动机,一段辉煌华丽的弦乐,造成了英雄性的形象,以前我说过,李斯特思想上受贝多芬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这个弦乐奏出的主导动机中,我确确实实看到了命运交响曲的影子,所以说听李斯特的第一钢协,我认为应该和贝多芬的第三、五交响以及第五钢协配合起来听。在弦乐奏出主导动机过后,独奏的钢琴以饱满有力的技巧再次奏出这一主题,表现出了磅礴而澎湃的气势。然后,这一主题在乐曲中被反复的陈述,音乐逐渐变得舒缓……,于是这一部分的第二主题开始由单簧管引出、双簧管承接,并由钢琴呈现(02:30左右),第二主题在钢琴和小提琴以及单簧管之间渔歌互答,交相呼应,音乐的舒缓优美和前一主题的激烈尖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时候李斯特在想什么呢?我也不知道。然后第一主题加了进来(03:17左右),音乐变得亢奋激烈,给人以战斗的感觉,Fighting!!!!!!然后第一二主题交错出现,钢琴轻盈优美,弦乐宁静含蓄,以半音阶上升结束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抒情的柔板(05:05~09:30):一段低声的弦乐倾诉出了第二部分的主题。这一部分我们不妨以看李斯特的狂想曲和肖邦的夜曲的心态来看:弦乐奏出主题过后,钢琴轻慢的重复了这一主题,开始忧郁而含蓄,属于夜曲旋律,然后逐渐变得开心而热情,形成华彩。而后把主题交给小提琴,而后由出现了钢琴与单簧管、双簧管、小提琴、大提琴的完美配合,音乐优美动听,最后由单簧管结束这一部分。

第三部分诙谐曲(09:32~11:43):普遍认为这部分是两个主题,但我觉得这两个主题完全可以当做一个来看待。音乐一开始,三角铁和钢琴演绎出了神秘的气氛,气氛虽然神秘,但音乐却无比优美,然后第二主题出现,第二主题虽然从理论上说不是第一主题的变奏,但不管是从音乐手法上还是所表现的效果上,都和第一主题是一回事。历史上没有柴可夫斯基写胡桃钳受到了这一部分的影响的典故,但我认为两者有非常的相似之处,不管是从配器上还是达到的效果上,所以建议大家听这一部分的时候想想胡桃钳里面的情景。这一部分用到了三角铁,不得不说这是李斯特这一作品的成功之处,可以说这在协奏曲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另外在协奏曲中插入这样的诙谐曲,这也是绝无仅有的。后来有人把这部作品称为《三角铁协奏曲》,现在看来这当然是在褒奖其独创性,但当年该作品上演的时候,很多评论家所抓住的把柄就是这部分的三角铁。李斯特一生都在创新,这些创新又大部分时候都要受到评论家的指责(当然除了他在钢琴技巧上那任何人都无可非议的伟大创新),不过音乐史证明了李斯特不仅在钢琴技巧上的伟大,也证明了其对音乐的发展所作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第四部分终曲(11:46~结束):在第三部分的主题被反复陈述之间,第一部分的主题悄然进入,音乐完美的过渡到第四部分。这一部分中,交织着前三部分的主题,而这些主题又在这一部分中得到了升华。第一部分的主题依然辉煌华丽,第二部分的大提琴主题被铜管有力的奏出、钢琴华丽的应对,同样的主题但表现的内容却不一样。最后,军号般的音乐再次表现了第一部分主题所表现的那种战斗精神(这一部分和第一部分都是采用降E大调),音乐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