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最好的大樱桃基地:新会蓬江部分人物和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0:43:29
厚铧先生18年的叱石情怀

    和往年一样,今年春节刚过,杜阮镇又喜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为叱石景区建设乐捐善款人民币8万元的喜讯。不久前,杜阮镇侨办、叱石景区管理处等也在叱石成羊景点为何厚铧今年捐建的三只石羊举行了放羊仪式。这是何先生自1990年以来每年为杜阮镇叱石成羊景点捐放羊只的第18个年头了。现羊只数已由原来8只增加到40多只,那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石羊已成为进入叱石景区的第一道风景线。
何厚铧先生坚持18年不间断地支持叱石建设,他18年的叱石情怀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89年春,时任澳门大丰银行常务董事总经理的何厚铧先生随澳门知名人士崔德祺先生赴新会圭峰玉台寺游览,并初到杜阮叱石岩观光,见古松参天,怪石嶙峋,古刹清幽,风景秀丽,不愧有“一天秀色”的雅誉。何先生一面欣赏美景,一面颇有兴致地细听随行的市镇领导在松林娓娓动听地介绍“叱石成羊”的典故及叱石岩名字的来历等传奇故事,他颇感兴趣地问:“‘叱石成羊’为何不见有羊?”镇领导说:“以前这里立有两只石羊,建黄大仙祠时已把石羊搬上去了,计划以后在这里重雕石羊,开辟叱石成羊景点。”何先生越听越神往,细看绿草地,松林中,乱石遍布山坡,仿似羊群若隐若现,松涛声沙沙作响,真使人心旷神怡,好美丽的人间仙境。他若有新思,便诚恳地对当地领导提议说:“我生肖属羊,此景点叫‘成羊’,可谓巧合,我能否为景区建设出点力,捐款在此设立石羊?”此举得到市镇领导的赞许。当年,何先生即欣然捐资5万元,委托当地用花岗岩雕凿石像石羊,于1990年在松林石群下立黄初平大仙、黄石公仙翁石像两尊及形神兼备的石羊8只,并提出今后每年由他出资增加2—3只羊,寓意子孙繁衍不绝。
    次年春节,何先生偕家人兴致勃勃地专程到杜阮叱石参加叱石成羊景点落成暨安放石羊仪式。之后,又捐资在羊群侧建观羊亭(并为该亭亲笔题字),供游人休憩观赏。此后,何先生每年都捐资委托当地为叱石增雕石羊,并在每年的春节期间,都携家眷好友回圭峰山玉台寺并到叱石游览,他关心叱石的规划和建设,并亲自为新添的羊只举行放羊仪式,十年来从未间断。
    何先生坚持十多年关心支持叱石建设,也被杜阮镇领导的纯朴感情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所感染。十多年来,杜阮镇政府在何先生的支持下,也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叱石景区的设施建设,如新辟了停车场、人工湖和第二条叱石路;新建了叱石牌坊及牌坊至叱石山顶的花岗岩石级,使叱石面貌焕然一新,近年还免收门票,令游客逐年增多。
    何厚铧先生自从当上澳门特首后,由于政务繁忙等原因,2000年后一直都未能亲身到叱石,但他一直都未有间断与杜阮领导和叱石景区的联系,每年坚持捐资8万元支持叱石建设,坚持为叱石成羊景点增加石羊。十多年来,何先生先后在叱石捐建有石羊群、观羊亭、游泳池及别墅、松林石级等项目,总捐资达人民币近200万元,使叱石名胜更添姿彩。  文/图 黄煜棠

 

Tags: 2008-3-20Posted @2009-04-12 新会新闻 | 阅读(0) | 评论(0)

会城城区绿化树木——从27 棵到57000棵的巨变

  走在新会城区的大街小巷,处处入眼的绿色,给不少外地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目前会城城区所种植的乔木达到5.7万棵,绿色遍布全城,可鲜为人知的是,在50多年前,会城城区一度仅有树木27棵!在全国第30个植树节来临之际,新会人拥有的,除一棵棵成荫的绿树外,还有充满豪情的回忆。近日,记者走访了会城有关人士及部门,了解会城城区如何一步步变成今日之绿化之城。
  解放初期
  城区街道仅有27棵绿树  
  在年纪较大的“老会城”心目中,目前已96岁高龄的钟雪拥有绝对的名气,他曾在原县建委工作,包括盆趣园、动物园、文化公园、葵湖公园等在内的老公园的规划几乎都出自他手。他大半辈子与园林建筑打交道,这些经历让他见证了会城绿化的沧桑之变。
  钟雪说,解放前后,会城城区绿化很少,很少能看到绿树,一些道路甚至光秃秃地没有一颗植物,十分难看。对于这一事实,记者也从新会区园林处得到了证实,新中国成立后,会城城区街上的绿树居然一度只有27棵。
  这一局面在新会首任县委书记党向民任内得到质的转变。“在会城,称得上老树的,基本上都是在上世纪50年代时种下的。”钟雪说,当时,新会提出“四变”号召,即“稻田变谷仓,河流变鱼塘,荒山变果山,农村变花园”,新会人民建设家园的热情大为高涨,在城区更涌起全民植树的热潮。人们在知政路、公园路、爱民路、菱东路等大小路段都种上绿树。当时,种树也十分讲究,宽路要种树冠大、树荫密的绿树,而窄路则要种树冠小、树荫疏的矮树。这一时期,所种的树种主要包括白玉兰、人面、百千层等,其中,在知政路一带所种的白玉兰每到开花时节,香气四逸,而这些白玉兰花在晒干后,还可当作香料,因而尤受市民欢迎。
  上世纪60年代
  会城绿化全国小有名气  
  钟雪称,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会城绿树少,当时植树还比较粗放,比较注重绿化覆盖面积,所以当时城区虽然多树,但并不讲求美观。到了上世纪60年代,城区绿化才逐步向美化转变,用绿化扮靓城区,很多荒废的烂地也变成了花园,绿化与建筑交相辉映。
  最让钟老感到自豪的是,在他规划之下建设的葵湖公园内,种植了成千上万棵葵树,成为新会有地方特色的公园。他说,葵湖公园的建设,也使新会成为惟一一个拥有以葵树为主题的公园的城市。在上世纪60年代,新会的绿化在全国开始小有名气,一些画家还慕名而来,纷纷用画笔画下了掩藏在绿色中的新会城区。
  跟钟雪一样,至今仍在新会区园林处工作的“老园林”宝叔对会城城区绿化的变迁也十分了解。1962年,他开始参加工作,因出身成分不好,被分配到位于原中心路的文化公园,从事苗圃、种树工作,从此与园林工作结缘近半个世纪。他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至今在公园路已枝繁叶茂的人面树,其中有好几棵就是他亲手所种。
  宝叔告诉记者,以前虽然植树条件艰苦,工具只有锄头、铁铲、水桶等工具,但所种的树种成活率很高,这与当时一套严格的种树程序有关。宝叔一针见血地说:“当时树少种贵,死一棵就少一棵了,所以大家种树都很认真,努力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谁都知道,种树需先打坎。可坎打好之后,却不能马上种上树苗,而需让坎洞在太阳底下晒一段时间,以达到杀菌作用。到了种树的时候,要扶正树苗,掩埋树苗根部的浮土不能乱查踩,而需用棍子插入浮土中,慢慢压实这些浮土,这主要是不让浮土内形成过大的空隙,避免浇水时浮土起“鼓皮”,从而使水顺利到达树苗根部。宝叔还说,给树苗浇水后,一般还要放些草覆盖在树苗根部周围的泥土,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目前
  城区道路绿树达5.7万棵  
  会城城区的第2次大规模植树活动,则主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据了解,经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城区的广泛植树后,加上城区内绿化速度的加快,至上世纪90年代,会城城区道路已拥有绿树大约4000多棵。随着绿化园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会城的绿化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至目前,道路植树已达5.7万棵。
  就其原因,宝叔说,一方面是因为城区面积相对扩大,在新城区开发的同时,政府仍不忘开展绿化普及工作。另一方面,以前道路绿化只是简单地将树苗种在道路两旁,而今除了道路两边外,道路中间还设有多重绿化带,道路绿化更显层次性,树种更为丰富。
  宝叔表示,鉴于目前会城城区道路绿化覆盖面积大,而且道路的景观树种植具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一般不会要求市民也参与城区道路的绿化工作,不过,花花草草也是生命,爱护绿化却是举手之劳,也是对城区绿化工作的最大支持。  (本报记者 梁长其 樊炜)

 

Tags: Tags: 2008-3-202008-3-13Posted @2009-04-12 新会新闻 | 阅读(0) | 评论(0)

棠下良溪百年柑普茶欲“破茧成蝶”

    开栏语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既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也包括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和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邑侨乡,文化底蕴深厚,有诸多民间技艺、独特风俗,有着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据统计,我市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共收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0多项。这些项目中,有的广为人知,有的则藏于“深闺”,为更好地展示侨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那些藏于“深闺”人未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报从今日起推出“走近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栏目,敬请垂注。
    【引子】
    第一次听说柑普茶是在去棠下积溪五洞村看“烧花炮”的路上,谈到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棠下镇文化站的蒙站长告诉记者:“良溪古村有一种特产,柑普茶,也就是金桔普洱茶,已有上百年历史,很有特色。柑普茶也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收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普洱茶?那不是在遥远的云南,与罗贵南迁后定居的良溪古村有什么关系?商家大肆炒作普洱茶也不过是近20年的事情,它如何又能在100年前就成为良溪古村的特产?新会柑桔、云南普洱,两种遥远的地理性标志交织在一起,莫名地带给记者一种神秘的色彩,当时就和蒙站长约定,有机会,一定要去良溪看一下柑普茶的制作。
时光雕琢
   百年幽香柑普茶
   3月初的一个周末,阳光灿烂,蒙站长给记者打来电话:“下午去良溪看柑普茶,你去不去?”于是,4个小时后,记者就站在了良溪佛宁村的青砖小巷中。
佛宁是良溪古村的一条自然村,古香古色,满眼都是满清风格的民居和肆意蔓延的霸王花。小巷不宽,青苔暗布,午后的阳光射入古旧的小巷,呈现出令人诧目的金色。光影交错中,一个老人的身影慢慢走过寂静的小巷。柑潽茶,就在这样一种古朴的环境中恬淡地存在了上百年。
    打开一间久无人住的老屋,午后的阳光从老屋房顶狭小的天窗射下,猝不及防的,一串串金黄色的“小灯笼”挂成一排突然出现在记者面前。良溪人罗沛贤在去年柑桔新下时制作的柑普茶有一部分就悬挂在这间老屋中保存。
悬挂在老屋中的柑普茶色彩分外夺目,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
   柑普茶每年七八月在新柑桔下来时开始制作,罗沛贤现场为我们示范了制作过程——第一步颇似我们小时候学过的冰心的《小桔灯》——把新鲜柑桔果肉掏空,再把普洱茶填入空桔皮中,盖上揭掉的桔皮盖子。普洱茶的“陈”,新鲜柑桔的“鲜”,颜色深沉的普洱茶上摆放几个金黄的桔子,带来难以言说的强烈对比。然后一个个用绳子扎起来,吊起来一串串晾干。大约再过两个月的时间,桔皮风干收缩,陈皮的香味渗入普洱茶中,柑普茶就可以饮用了。
    回到罗沛贤家的堂屋中,拿一只风干后的柑普茶,轻轻放近鼻尖,一股陈皮的清香透人心脾。喝一口泡好的茶水,普洱的陈味芳香中有一丝淡淡的清香:“如果把桔皮泡入茶中香味会更浓。”罗沛贤说。
   平凡人家
   自品自饮的制茶史
   罗沛贤是一位不擅言辞的村民,今年45岁,他们家制作饮用柑普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他的太爷爷——家中堂屋的墙上,一位身着中装的老人和他夫人的画像正柔和地注视着我们。
   “我的太爷爷是北伐时的一位官员。”罗沛贤回忆:“听长辈讲,家中最早悬挂着他的照片同袁世凯和蔡锷的穿着相似,是肩花的、有披肩的、带穗的那种军人制服。后来日本人来的时候,家里人怕被日本人认为是军人家庭而引来杀身之祸,就把照片烧了。这两幅照片是后来又画的。”
    “我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看家人制作柑普茶了,那时用的是自家种的柑桔,即使在文革期间也没有间断过,做得不多,够自己家喝就行了。”
    听蒙站长讲,柑普茶的制作和饮用在良溪曾经非常普遍,鹤山、新会、开平等地的柑普茶的制作方法就是从良溪流传出去的,但现在,村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户人家还在制作柑普茶,这让记者很好奇,不停地追问:“为什么你们家年年会制作柑普茶?”
    罗沛贤迟疑地笑,他快言快语的妻子李惠娟告诉我们:“柑普茶不是寻常人家都做的,一些比较‘风雅’的人家才喜欢做,而太爷爷是一位大官,有些‘文人气’;另外,柑普茶可以祛痰镇咳,太婆婆是抽烟的,抽烟就会咳嗽,喝了这个茶就不咳了,所以制作方法就传了下来。”
   太爷爷?北伐?这离建国后的动荡岁月相距甚远,是什么使这个家庭无意间延续了柑普茶的制作传统?
    “我婆婆今年80多岁了,至今还抽烟,每天都要喝柑普茶。”李惠娟说。
    一直在我们身边无声做活的宋婆婆映入记者的眼帘。80多岁的老人,看上去皮肤红润,气色很好:“从我嫁过来起家里年年都做这种茶,那时候抽烟的女人很多,我抽得多了就咳嗽,后来喝了这茶就好了。”宋婆婆向记者证实。这,也许是这个家庭数十年制作柑普茶最直接的原因吧?
    良溪文化热
    柑普茶欲“破茧成蝶”
    多年来,罗沛贤的柑普茶一直停留在自用或馈赠朋友的阶段。
    “我做的柑普茶大部分用来送人。每年清明时都有一些港澳的亲戚朋友回来祭祖,送他们这个茶叶比送什么都让他们高兴。”罗沛贤说。
    而近年来,人们对良溪古村文化挖掘和开发的深入,使良溪人也对自身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罗沛贤有了朦胧的“做大”的想法。
    “去年我做的柑普茶比往年要多很多,甚至还请了两个帮手。我想今年清明期间,回乡祭祖的人会更多,想拿出去卖一下,看销路如何。”罗沛贤说。
    罗沛贤甚至还细心收集了其他地方用同样方式生产的柑普茶:“你闻一下,由于柑桔的不同,别的地方的茶叶根本没有陈皮(良溪以前属新会,所产柑桔陈皮属新会陈皮)的清香。”
    记者顺便打听了一下他出售的柑普茶的价格,一个6元。“普洱茶的价格最近并不低,再加上新会陈皮,制作的手工,这个价格应该还是适中的。”同行的一位摄影师说。
    不善言辞的罗沛贤这时看起来有点踌躇满志:“现在,良溪的文化品牌已经做起来了,我希望能够借助旅游来打响良溪柑普茶的品牌。”  (文/图 本报记者 王亚方)
   □ 地方声音
    道光进士
    罗天池始创柑普茶
    柑普茶是以云南普洱茶和新会柑制作而成,具有化痰、止咳和消滞提神的功效。据说这种茶是良溪村道光进士罗天池始创的。
罗天池原名汝梅,字草绍,叫六湖,1805年生于新会棠下镇良溪村(今属蓬江区),道光六年进士,被誉为“粤东四大家”之一。道光廿七年(1847年),罗在池在云南因回人事件辞官回新会棠下良溪村,在云南任职期间罗天池很喜欢饮当地的普洱茶,辞官后他带了很多普洱茶回乡。
    回乡的当年秋天,罗天池不慎得了感冒,就在书房内边看书边品茗。妻子忙用当年的陈年柑桔皮煮水给他服用,他以为是妻子煮水给他泡茶,于是把陈皮汤倒入茶壶里。这才发觉是镇咳、化痰的陈皮汤,倒了又觉可惜,就啜了一口,顿觉得淡淡的陈年桔子皮味和普洱茶混合的香味直透鼻孔,两颊生香。喝了几杯,便觉得咽喉舒畅,咳痰少了。第二天,罗天池又叫妻子煮陈皮水给他泡普洱茶。连服两天,咳也止了,痰也没了,觉得心中的郁闷仿佛被陈皮和普洱茶洗了去。至此,每喝普洱茶,他都喜欢加上一些陈皮 一起泡着喝。
    隔壁的族弟给罗天池送来一些自己种的柑桔,他拿起桔子看了看,心想:普洱茶放置的时间越长,越醇厚滑腻好喝,新会柑桔皮也是放置得时间越长久去痰镇咳疗效越好,如果将这两种结合起来存放,既方便冲泡饮用,也容易储存起来。他把柑桔皮撕开三瓣,然后将普洱茶叶包起来,这样虽然易装茶叶但也易散出来。罗天池心想,如果要使茶叶放在柑桔里不漏出来,柑桔皮就不能受到破坏,这须将果肉和核掏空出来。于是,他取了一个青黄的柑桔,用刀子将柑桔底部割一小块,把果肉去掉,用普洱茶将空桔皮填充结实,再盖上刚割下来的柑桔皮,把果子恢复成原状,拿出去晒干。风晒干的柑桔皮呈金黄色既干又脆,散发出淡淡的桔子清香。为了防潮和不压破柑桔皮,他想起了在云南当地人喜欢用绳索把鸡蛋绑起串起来卖的风俗,就找来稻草,把柑桔茶一个个绑成串挂在书房,还送一些给乡人,并口授手动教乡人制作。柑桔普洱茶的制法逐渐在良溪传开。乡人罗奇生、罗光耀还从乡中收集柑普茶到海外销售。为了能收到更多柑普茶,又将制作方法传到鹤山、新会、开平等地,流传至今。(蒙胜福)

 

Tags: Tags: Tags: 2008-3-202008-3-132008-3-11Posted @2009-04-12 新会新闻 | 阅读(0) | 评论(0)

抢救皇裔历史文化

最近,反映三江镇赵宋皇裔乡历史文化的期刊《皇裔春秋》出版后,在海内外皇裔乡亲中引起很大的反响。近日,记者走访了《皇裔春秋》社的社长、主编和几位编委,了解到了他们编撰《皇裔春秋》期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专门介绍皇裔文化

《皇裔春秋》社社长赵汝基告诉记者,龙乡三江镇是新会最大的赵宋皇裔乡,开族710多年来,历经世代先贤披荆斩棘、开拓繁衍,聚族1.4万多人,由原来只有连城、大进两户拓展成联和、新江两条大村,另分支出古井慈溪、竹湾、乔林、龙田、沙堆鹅溪、深吕东盛、环城小洞等赵姓自然村落。三江赵族历史悠久,演进曲折,族务兴盛,发生过许许多多催人奋进的历史事件,涌现出不少震古铄今的历史人物,为今后宗族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警醒的教训,将这些人、物、事收集起来,加以分析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大好事。

据主编赵汝重介绍,《皇裔春秋》期刊是不定期出版的,收集够资料或有新的发现后,再出版下一期。目前,《皇裔春秋》开设有史海钩沉(历史事件)、皇裔精语(正面人物)等近20个专栏。

据介绍,《皇裔春秋》主要收集有关皇裔的历史事件和历代人物,并且通过研究,提供有益于今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赵汝基告诉记者,与皇裔无关的题材一概不予采用,也会及时报道当今皇裔俊彦在不同的岗位上创立的新业绩,反映今日皇裔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呈现出来的新气象。

成为了解历史的窗口

《皇裔春秋》出版后,立即获得各方的一致肯定,在海内外皇裔乡亲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不少新会人特别是三江人十分喜爱该书,一些学校的老师还介绍给学生看,作为了解历史的窗口。

三江职业中学教师赵锦耀,是《皇裔春秋》的编委之一,他说,发掘这些历史,对教育青少年很有意义。他感慨地说,宋代拥有大批文武人才,但南宋昏君却近小人,挤忠臣,最终被外族逼得节节败退,在新会崖门上演20万官兵同归于海的悲剧,这国破家亡的惨痛历史后人应该牢记。作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三江职业中学,如何利用学校这一阵地,开展南宋痛史教育,值得探究。

赵汝基、赵汝重等人告诉记者,国有国史,家有家史,乡有乡俗。收集历史文化,让更多后人了解历史,可以激发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爱家热忱,还可以团结旅居国内外的乡亲,增强民族凝聚力。

不少读者看到此书后,热情地提供同皇裔有关的信息,还有些乡亲希望《皇裔春秋》刊登一些咨询、寻亲、访友等服务。这本刊物一定能成为皇裔的良师益友,乡亲的心路桥梁和兄弟的信息平台。赵汝基满怀信心地说。

收集资料迫在眉睫

据介绍,三江赵族的始祖是赵良韶,赵良韶的祖父是朝散大夫,1276年死后葬于双水。赵良韶的父亲是广州府大参军,1279年,崖山一战,他欲投海自尽,家人劝他以存宗祀,于是他忍辱活了下来,1281年生下赵良韶。后为躲避元军追杀,赵良韶逃到三江,隐姓埋名,改姓。乡间有一个劳皮赵骨的典故(神牌外面是字,内面却是字),说的就是皇裔们改姓,但一直紧记住自己姓。直至明太祖洪武年,后裔才复姓赵。

赵汝基告诉记者,因为历史有一段时期改了姓,书上对这段历史的记载基本是空白的,只能靠老人们口头流传。近年来,年轻人慢慢淡化这些历史,所以要趁着知情的老人还健在,历史线索还没断,赶紧发掘,认真在民间搜集有关资料、文物,包括文字的、口头流传的传说、故事,这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本报记者 谢富瑞)

 

Tags: Tags: Tags: Tags: 2008-3-202008-3-132008-3-112008-2-21Posted @2008-09-12 新会新闻 | 阅读(4) | 评论(2)

低劣的“铭功碑”《平崖山记》

宋元崖门海战后,张弘范磨崖刻石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将崖门奇石变为他的纪功石700年来受世人唾骂。而另一个元朝高官、广东宣慰使司同知白佐撰写了《平崖山记》,以为铭功,此事及该铭功碑文却较少有人知道或提到,该碑文除了新会地方志有录外,其它文献典籍似未见收入。为让更多人能从全方位去了解宋元崖门海战,现从清道光《新会县志》中抄录,并加以标点:

至元十一年,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伯颜,统天兵南伐,取临安,降幼主,平定江淮,惟彼臣陈宜中、张世杰拥二王逃于海岛。昰立位早卒。次昺继立仅数月,皇帝诏镇国上将军张宏[]范、镇国上将军李恒,开蒙古汉军都元帅府,叶力征收。张公控舟率武骑,沿海而南取漳、潮、惠诸郡,遂获彼相文天祥,知昰帝所在,自潮阳登舟下海;李公提兵度岭,复广州。越十六年正月十四日,会师崖山,围昺王,绝其薪水,遏其逃路。张攻其前,李截其后。潮落,李先进战;潮上,张复进攻,更迭战攻,身先士卒。炮轰如雷,矢下如雨,龙骇鱼惊,蛟奔鲸遁。不四三时,彼军大败,其宋主昺及扈从文武官属、舟师器械,俱没于水,即获其玺。世杰走,宣慰司遣舟师困之南恩海陵山平章港,五月四日遭飓风,舟溺,殆天亡之也。是时,威声震于海外,凯歌腾于穷崖,甚盛举也。是年春,湖南行省荣禄大夫、平章政事阿里海牙,进师雷阳,收复琼、崖、儋、万。继时而镇国上将军、都元帅、广东道宣慰使帖木儿不花,骠骑卫上将军、宣慰使梁雄飞赞助军次,慰安人民,黄童白叟,举手加额而相告。曰,一战肃清海外,自今至始,共享有生之乐,复见太平之盛,南北一家,振古未有,请书其事,以记其石。从而为之,歌曰:洪惟大元,恢拓万方,尘翳迅扫,鲸波不扬。崖山苍苍,崖水汤汤,丰功硕德,与山俱高,与水俱长。刻诸坚珉,以示不忘,垂之于后,于国有光。

此文现不见有石碑留下,但从文末刻诸坚珉,以示不忘之句来分析,mín)是像玉的石头,可知当时已为碑碣。文后未录落款时间,但从所记述内容看,成文应在元至元十六年即宋祥兴二年(1279)五月初四日张世杰遇台风死后,也即张弘范、李恒的大部队于三月十三日离开崖山北上,广东道宣慰使司负责消灭海战留下的南宋残余武装,扫尾结束后。

《平崖山记》为元军,为元丞相伯颜、蒙古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副帅李恒、广东道宣慰使帖木儿不花等歌功颂德,夸耀战功,美化战争,将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惨烈的海战描绘得如此轻松写意,不见了元军的杀戮,不见了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也不见了浮尸十万、流尸漂血(文天祥诗语)的残酷,反写成黄童白叟,举手加额而相告。明明是他们自己要纪功,却要写成人民安享盛世,请书其事,以记其石。白佐当时的官职宣慰使司同知为从三品地方官,元朝在全国六个道各设一个宣慰司,首长为宣慰使,其次为同知。查《元史》,白佐后还任宣慰都元帅。由于他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他的立场和观点。

《平崖山记》用了汉语歌赋形式,流水账式概述了整个战争的过程,但史实多有不确。元世祖下诏攻宋、任伯颜为帅确是在元至元十一年(1274),但取临安,降幼主是两年后即至元十三年(1276),诏张弘范、李恒开都元帅府则在元至元十五年(1278),此记交代年份极不清楚。关于张弘范到达崖山时间,《元史》、《文信国集杜诗》、明万历《新会县志》记辛酉日,即十三日,又有文天祥的七律诗《正月十三日》可证,但也有如《宋史》说壬戌日,即十四;而李恒是十六日下船、廿二日才到达崖山的,说正月十四日,会师崖山则时间不合。又如最后二月初六的大决战不记日期,读起来也像是正月十四。再如舟师器械,俱没于水很不客观,难以叫人信服,宋军参战一千多艘战船,《经世大典》、《元史》、《宋史纪事本末》等众多历史文献都说焚溺之余,张弘范掠走了八百,另张世杰率16艘突围出去了,并非全数沉没于水。

元朝统一中国,结束分割,促进民族和合,在中国历史上有其深远的意义,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铭功碑将光环挂在几个元将身上,极尽夸张,说崖山苍苍,崖水汤汤(音商shang,形容水流大而急),丰功硕德,与山俱高,与水俱长,厚颜无耻,令后人无法忍受。明万历《新会县志》指出:不知与崖山争高,与水争长者,惟张陆诸公在,足垂光千古。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忠义气节,历史证明,以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忠为代表的南宋臣民,拚死抵抗外族入侵,是他们的精神名垂千古,与崖山争高,与崖水争长,而铭功碑的立场和观点为世所不容,所以,这样的铭功碑不见于世传,足见其低劣。

在崖山碑刻中,陈献章的《慈元庙碑》除了闻名的茅龙笔书法独创一格外,公认文笔上乘,誉为岭南第一碑。它落笔洒脱,流水行云,不仅纪念殉国的南宋杨太后,还对宋朝之亡作了精辟的论述,评点历史,教化人民,立碑目的显彰,足见大家风范,实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拿光彩四溢的《慈元庙碑》与低劣的铭功碑文《平崖山记》相比,真有天渊之别。 林福杰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2008-3-202008-3-132008-3-112008-2-212008-2-12Posted @2008-09-10 新会新闻 | 阅读(0) | 评论(0)

肖绍静身揣1元钱闯新会

   他是老板,他在新会、高明、蓬江三地都有自己的培训中心

  他是音老师,他曾一天上过16节课

  他还是一名校长,先后管理着数千名学生

  初次见到肖绍静,是在一次朋友的会餐上。言语不多,颇具个性的小胡子,浑身上下散发着浓厚的艺术家气质。再次见到肖绍静,是在新会区定级考试中。他忙忙碌碌,频繁穿行在候考的人群中,娴熟地指导着每一位考生,俨然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最近见到肖绍静,他正在饭桌上与客户商讨生意经,运筹帷幄中尽显霸气。

  肖绍静有着多重身份。他是老板,他在新会、高明、蓬江三地都拥有自己的培训中心;他是音老师,他一天曾上过16节课;他还是一名校长,先后管理着数千名学生。这位年仅31岁的外地人,终于在新会打拼出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很少人知晓,12年前,他带着身上仅存的1块钱,走路来到新会。 

  身揣1元来新会  

  1976年,肖绍静出生于梅州一个工人家庭。工厂效益不好,家境不甚富裕。在星海音乐学院毕业之后,19岁的他到了东莞一个歌舞团工作。不到半年时间,正好赶上了歌舞团改制。不少同事纷纷走了,寻找更好的去处。还未弄明白怎么回事,肖绍静也随着大潮,懵懵懂懂离开了歌舞团。

  那时,肖绍静新会的朋友告诉他,新会地方不错。于是,肖绍静就联系了荷塘一所学校,准备去那教书。带着工作积攒下来的300多元,他前往荷塘。一路过来,他被骗来骗去,原本不多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到了学校,领导要求实习考察一段时间。为了节省开支,肖绍静每天只吃3元的快餐。几天过去了,学校领导终于找他谈话了。“你能力不错,就是长得太不像老师了……”学校领导的一席话,让他的心情从云霄跌入了冰窟。为什么说他长得太不像老师了呢?原来,当时年轻的肖绍静身形瘦弱,再加上另类的长头发,让不少人一下子难以接受。

  没办法,已经陷入困顿的肖绍静只能离开了荷塘,去会城找朋友。过完渡,他身上已经只剩下一元钱,另外还有一张20元的国库券。没钱坐车,只能走路去会城了。听人说只要沿着河就能到达会城,肖绍静开始了长途跋涉。早上8点多出发,几个小时下来,他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下午两点多钟,行至常安路段,蓬江铁桥下兑换国库券的小摊让肖绍静眼前一亮。他用20元的国库券换回了16元现金。虽然口袋里钱多了些,肖绍静舍不得坐车,也舍不得去吃饭。他继续步行前往会城。直到下午6点钟,肖绍静才终于到达会城,并找到了朋友。  

  4年的辉煌执教生涯  

  在朋友的帮助下,经过面试,最终他去了小冈中心小学教音乐。在小冈中心小学,肖绍静成就了他职业生涯最初的辉煌,也为他后来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面对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肖绍静很珍惜。他工作十分努力,甚至是拼命。凭着自身精湛的业务能力,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他的教学进行得有声有色。他排练的多个节目,均能获得不错的成绩。学校的音乐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那时候,新会经济刚刚起步,学校教学条件不怎么好。尤其是镇上的小学,教学设备更是落后。当时,小冈中心小学连一台钢琴都没有,仅有一台破旧的脚踏琴。这种教学设备,对音乐教学十分不利。未经过多思考,肖绍静直接去镇教育办找领导解决钢琴问题。镇教育办领导被这个血气方刚的外地人给征服了,直接许诺说,只要他能拿回一个全市大奖,保证为学校买台钢琴。肖绍静乐了,他开始了他赢钢琴的计划。为了能够排练好节目,他每天早上5点多便起床。经过半年的努力,在新会的一项大赛中,小冈中心小学一举夺魁,开了小冈中心小学先河。镇教育办领导没有食言,很快派人为学校买来了钢琴和电子琴。

  肖绍静出名了,小冈中心小学有位“北佬”音老师。刚开始,家长和学生还有些顾忌。不过,学生和家长们的疑虑很快被打消了。那美妙的钢琴声,如汩汩的流水,随着他舞动的双手倾泻而出。钢琴、电子琴,各种乐器复杂的琴键操作,在这位小伙子手下显得那么娴熟。一下子,跟着他学习钢琴的学生多起来了。在赚取学校工资的同时,他还获得了额外较为丰厚的收入。在小冈中心小学,他度过了快乐的4年时间。  

  寻梦“声之海”  

  教书生活虽然快乐,肖绍静还是有着自己的苦闷。身处相对闭塞的农村,想充分发挥专长,真的太难了。而他有些学音乐的同学,都选择了开办艺术培训学校,并且运行得还不错。1999年春节,学校放寒假了,肖绍静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没有创业的准备,也没有大的野心,只是想过上好一点的日子。肖绍静笑着说,他开培训学校的初衷十分单纯,就是希望以后不要再走路了。家庭贫苦的他,小时候不得不每天步行10多公里去上学。这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也让他对走路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在骨子里,肖绍静则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一名外地人融入本地的强烈认同感。2000年,肖绍静在中心南租了一家20多平米的小店,带着他的钢琴,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在朋友的提议下,他为自己的培训学校取名叫“声之海”。

  创业的路总是很艰辛。刚开始,肖绍静既是老板,也是员工,还是老师。最初几个月,他仅靠着以前在小冈教授的10多名学生维持正常支出。为了拓展业务,招收更多的学生,他只能去各个镇,各个学校找校长。有一次,肖绍静去到某校长办公室,等了很久,校长终于出现了。可是,还没等他说完,就被当作不怀好意的“北佬”,受到了无情地驱赶。为了购置乐器,他不得不四处向朋友借钱。那段时间,肖绍静吃苦耐劳的性格成了他最大的财富。他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工作时间以“分”在计算。晚上、双休日在培训中心上课;白天则奔波在多所幼儿园,为学校音乐班上课。时间一有空缺,他便四处奔波去为“声之海”艺术学校扩展生源。在他的努力下,“声之海”逐步走上了正轨。半年时间,他已经有了50多个学生。  

  “我是一名老师!”  

  肖绍静不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从不认为,他所经营的学校是一门生意。他不喜欢别人叫他“老总”,也不爱别人称他“校长”,他却痴迷着“老师”这个有些平凡的称呼。他对别人介绍自己,总会说:“我是一名老师,一名教音乐的老师!”

  肖绍静说,“作为一名老师,我必须让他的学生有展示自我的平台。”于是,从2003年起,他每年都会斥资数万元,办一场盛大的晚会。学生们亲自演出,学生家长当观众。这既给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让家长们提供一次检阅成绩的机会。然而,这又是一场只有支出,没有一分钱收入的晚会。这真是个奇怪的生意人,然而,“声之海”火了。正是这个独特的经营理念,让“声之海”声名鹊起。2004年,“声之海”佛山高明分校开办,如今在当地已颇具影响力。2007年,“声之海”蓬江分校再开办,占地1000多平方米,成为三个分校中最大的一家。如今,“声之海”不仅成为音乐考级定级考场,还被新会区评为“优秀民办教育机构”。在肖老师的学校里,学生最小只有3岁,最大已经60多岁。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2008-3-202008-3-132008-3-112008-2-212008-2-122007-12-18Posted @2008-07-12 新会新闻 | 阅读(0) | 评论(0)

陈迎凯 从下岗工人到花木新锐

    盆景、绿树、鸟语、花香、鸡鸣、狗吠……置身新会东甲某花木场,犹如进入一个世外桃源。虽然已到深秋,花木场里绿树成茵,到处盛开着鲜艳的花朵。一位书生模样的青年,手持花剪,旁若无人地修剪着盆景。他就是陈迎凯。

  陈迎凯,新会东甲某花木盆景场、江门市森芭蕾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老板。现在的陈迎凯,是一个有着不菲身家的陈迎凯,开着靓车的陈迎凯,对朋友满腔热诚的陈迎凯……或许没有人知道:7年前的陈迎凯是一个下岗工人,7年前的他曾经陷入绝望,7年前的他曾经噩梦缠身,不过,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双手,陈迎凯投身花木业,成就了自己的财富人生。

  人物简介

  陈迎凯,39岁,新会东甲某花木盆景场、江门市森芭蕾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老板。2002年,他从银行下岗后,开始投身花木行业。学技术、育盆景、找市场,开公司……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陈迎凯和他的同伴们一起,在花木业寻觅属于自己的财富。

  绝望中与花木业结缘

  7年前,如果说陈迎凯是天之骄子,他绝对当之无愧,上帝给这位美少年太多垂青。陈迎凯1968年出生于新会书香门第,父亲是文艺界名人。受父母影响,陈迎凯从小开始就在书法、摄影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23岁,他的书法作品已经和众多老书法家的作品一起到省书法展参展;25岁,他成为了一名年轻的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大学毕业后,陈迎凯先后在中国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工作,捧着铁饭碗过日子。正值他春风得意的时候,这位天之骄子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击。2000年,由于特别的原因,32岁的陈迎凯下岗了。随后,深爱他的父亲也患上了癌症。这些让陈迎凯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他开始天天晚上做噩梦。离开银行后的半年时间,陈迎凯基本上无事可做,心情压抑。

  正当陈迎凯在颓废中不能自拔之时,一位好朋友带他来到新会城西花木场。绿树、鲜花,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抚慰着陈迎凯受伤的心,没多考虑,陈迎凯在城西租下了3亩地,开始创建自己的理想家园。一有时间,陈迎凯便扎进自己的花木场,做一个超然的花农。在他的花木场里,陈迎凯慢慢找回了自我。

  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很多人看来,盆景花木之类属于老年人打发时间的东西,陈迎凯之前也是如此认为。虽然在花木场上投资了一大笔钱,但是陈迎凯只是把这当作他的一项业余爱好,没有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

  生活逐渐走回正常轨道的陈迎凯,开始四处找工作。他去过公司打工,也想过和朋友合伙开冲印店。虽然先后换过几个工作,但是始终都没有找到真正合适自己的。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一直被陈迎凯当作业余爱好的花木场,却在意料之外收获了成果,这后来也成了陈迎凯创业的第一桶金。当时,陈迎凯看中了一种红色鸡蛋花,便以低价购进了一大批。经过他的悉心照顾,鸡蛋花长势极好。一段时间之后,鸡蛋花价格突飞猛涨,并且极端走俏。转手下来,陈迎凯的鸡蛋花为他赢得了5万元的收入。虽然仅仅只有5万元,这却是陈迎凯在花木业中挖掘的第一桶金。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之后,陈迎凯决定进军一直被年轻人遗忘的花木业。

  商场沉浮成就精明商人

  投资花木业,洞悉市场,选择品种是最关键的钱眼。由于从未涉足这个行业,再加上文人习性,开门红并没有给陈迎凯带来滚滚财富。

  没有商人眼光,盲目选择品种,陈迎凯创业的艰辛初现。陈迎凯说,因为本身比较喜欢勒杜鹃,一时任性,他大肆购进。可是,勒杜鹃虽美,却浑身长刺,加上长势凶猛,需要经常修剪,是一个极难打理的种类。购进的勒杜鹃成了压舱货,投进去的钱打了水漂。那一年,他只卖出了几千块钱,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陈迎凯没有气馁,开始学着做商人。渐渐地,他学会了做市场调查,学会了预测市场动态。陈迎凯说,市场信息变化万千,但是并非空穴来风。只要用心观察,认真分析,便能找准市场走向。很快,凭着敏锐的市场洞悉能力,陈迎凯看中了黑檀。据了解,黑檀四季常青,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并且对人体有益。陈迎凯预测,黑檀必将为追求健康的现代人所追捧。于是,他先后低价买进了几千株,便宜的几块钱一株,贵的也不过1000——2000元。短短几年时间,黑檀价格飙升,以至身价百倍,一株少说几百,贵的数万元。陈迎凯的精明,很快为他换来滚滚财源。

  为了更好地把握市场,陈迎凯还加强学习,了解每一种花木的习性。他积极向技术人员请教,对一切事情亲力亲为:培育、锄土、种植、修剪、造型……一段时间下来,他整整瘦了一大圈。不过,他逐渐从一名门外汉,成了精明的商人。

  成立公司 共同寻梦

  陈迎凯的花木场经营日渐见好,他也成了小有名气的花木新锐,不过仅仅经营花木场,靠卖树赚钱,并不是陈迎凯最完美的设想。建立一家环境艺术公司,集苗圃基地、环境艺术设计、园林工程等业务于一体,真正在花木业成就自己的财富人生,这才是陈迎凯真正的心思。

  20072月份,在几个朋友的共同策划和帮助下,陈迎凯的新公司——江门市森芭蕾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公司的名字看似简单,其实蕴含深意。森芭蕾,即“simple life”,寓意希望环境艺术让现代人的生活简单而不简陋,让钢筋水泥的城市在拥有绿色的同时变得更加简单。擅长企业视觉设计、鉴赏力超凡的设计总监张国强,清华美术学院摄影系研修生霍栋强,国画家叶柏忠的加盟,使陈迎凯还拥有了一支出色的团队。为着一个共同的梦想,他们一起开始了寻梦之旅。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陈迎凯的公司却已经运行得有声有色。对于自己目前的状态,陈迎凯喜欢用在路上来形容。他说,刚刚起步,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从陈迎凯及其伙伴们脸上自信的笑容可以看出,一个美好的前程正在等待着他们。  (本报记者 宁园)

  财富故事开栏语

  创业点燃激情,财富照亮人生。在当今倡导创业的财富时代,众多积极创业、历经磨砺的成功人物背后的故事,是每一位有着创业理想的人期待阅读的。改革开放以来,新会的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成功的创业者。无论是极具影响力的企业老总,还是不起眼的小店老板,每一个创业者的背后,都有自己不同的财富故事。《财富故事》将力图从新会一些成功创业者的视角出发,挖掘创业背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读者感悟主人公的财富理念。或许,每个人的致富经历不可复制,但相信他们的财富故事和理念会给你许多启示,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可能就是你。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2008-3-202008-3-132008-3-112008-2-212008-2-122007-12-182007-11-06Posted @2008-05-13 新会新闻 | 阅读(0) | 评论(0)

小鸟天堂与仙人骑鹤

小鸟天堂与仙人骑鹤


    小鸟天堂是人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棵380多年的古榕,覆盖15亩水面,树长青,根相连,鸟千双,游人陶醉,赞叹不绝。人们不禁思考,如此天堂如何能历尽沧桑,避过历代烽烟战火浩劫?在民居稠密的天马村怎可保持如此良好生态环境? 不少文章介绍到她的来历,也赞扬了新会人的环保意识。不错!当代新会人的环保观念、绿化意识突出,但我们不能将今人的环保意识桂冠戴在古人头上呵。


    还是从古人说起。从前,天马村开村的是陈姓,一个寡妇带着儿子从几十里外的棠下石头村(今新会市棠下镇石头村,著名历史学家陈垣故乡)迁来,在此世代繁衍,至今人口已近万,村内有陈氏祠堂。石头陈姓有个祖先叫陈巧,在庐山修道,传说骑鹤升仙。如今天马和相邻的梅江村一些陈姓村民喜欢在屋门前贴印有“陈巧祖师”的“符”(当地称“伯公符”,见图),以纪念祖先和保佑一家平安。既然鹤是祖宗升仙的座驾,是吉祥物,打鹤就是大逆不道,传说要是哪个不孝子孙胆敢射鹤,就要装入猪笼掉入河中,所谓“浸猪笼”,这实际等于小鸟天堂的鹭(当地称鹤)及其栖息的“雀墩”受到“特殊政策”保护,而其他鸟类并未享受到优惠待遇。爱鸟及树!那棵大榕树还被当成该村人丁、生意的兆头来看,如果哪一年树相壮旺,就是一年生意好的兆头。经几百年来保护,大榕树无拘无束生长,白鹤、灰鹤自由自在栖息其间,以天马村为中心的陈姓,更是人丁兴旺,村民团结,人口向周围扩张,成为雄盛一方的大姓。这个“雀墩”是外姓不敢碰、历代战火烧不到的鹤的世外桃园。“文革”破“四旧”,它也未受很大创伤。
    小鸟天堂以其奇特优美的景观,引人入胜。1933 年著名作家巴金来游玩后,发表了一篇《鸟的天堂》的散文,将“雀墩”提升到“鸟的天堂“的高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它添上了扬名的翅膀。建国后,保护文物,开发旅游,闻名遐迩。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保护环境,身价飙升,斐声海内外。
    如今的天马人真正从环保和发展经济的角度,重新审视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与创建文明村结合,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十几年前就将过境公路改线,将鸟岛辟成公园,还请巴金题字,建了观鸟楼,增加划艇环岛观鸟项目。近年又请专家进行了全面规划,并正在建设以“鸟”为主题的生态公园,与旁边的现代农业基地相映成趣,旧景添新貌,成为热点旅游线。
  小鸟天堂与仙人骑鹤的这一历史关系鲜为人知,本文拾遗补缺,以期引起关注,充实这一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


   (《炎黄天地》2001年第4期 总第20期)

李  林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2008-3-202008-3-132008-3-112008-2-212008-2-122007-12-182007-11-06仙人骑鹤Posted @2007-11-06 新会杂记 | 阅读(0) | 评论(0)

永福陵之谜

永福陵之谜

    永福陵是南宋景炎皇帝赵昰的陵墓。帝昰在景炎二年(1277)农历十二月在井澳坠海吓成疾病,至景炎三年(1278)农历四月十五日在硇洲病逝,不足10周岁(1269—1278),封号为端宗。遗体于五月运往香山(今中山市)马南宝家。六月,宋末行朝移驻新会崖山,遗体于八月再运到崖山。九月初一下葬,称永福陵。但是,现在谁也找不着永福陵,它的确切位置一直是个谜。
野史说“葬于海滨乱山之中”。然而,宋末行朝驻崖山是时间最久的一站,帝昰四月中逝世后,直到九月初一才下葬,建造永福陵有较宽松的时间,不像后来建杨太后陵那样仓猝、“莫辨其地”,还以观文殿大学士曾渊子任山陵使,可见准备工作是认真、有序的,野史的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当时情况。
    有怀疑在崖山奇石海面相对的一边,即崖门镇旧石屋村。因这里有大石崛起覆盖似屋形而称村名,属三家(嘉)村即三村区域内,村后来荒废。该村不远的山上有一块横放的巨石,后面又一块大石凿有颜鲁体行书“宝安黄石来”5个大字,“来”字剥落又似“台”字。有人认为当时这里人迹不到,大石看似坟穴形,石刻难度大,内容不可解,怀疑是陵墓的暗记,符合野史所说的“葬于海滨乱山之中”,直至建国后仍有人提这种观点。但这只是一种猜测而已,清康熙《新会县志》卷五早已将此记为“仙人字画”古迹。该志记载:传说唐朝末年有奇人乘蟹出海,在这里写下这几个字后升空而去,蟹化为巨石,每当海风吹卷海浪,涌至山一样高,堪为奇观,清代建有“朝云亭”于旁边。道光《新会县志》认为:“宝安”为东莞古名,“黄石”合东莞南宋淳祐人黄石。可见5字意思是“宝安人黄石来过”,可排除是永福陵暗记的问题。
    一些旧史说葬在“寿星塘”。“寿星塘”在什么地方?有的说在中山,但清代《广东新语》明确说“新会寿星塘”。据《崖山志》、《广东新语》等记载,相传旧时寿星塘有陵迹5处,显然是疑陵,是对真陵的一种保护措施。由于元朝统治者残酷杀戮,宋遗民、崖山民众当时为保护皇陵和保存个人性命,都不愿说出真迹的所在。因此,永福陵的具体位置后来渐无人知晓了。
    据宋末流亡朝廷随驾大臣、目击者邓光荐所著《填海录》记载,永福陵在崖山,其可信性是无可置疑的。历史上所指的崖山是在海中的整个崖山岛,包括今天的古井、沙堆镇除了后来冲积成陆部分以外的全部地方,这里山势连绵,有牛牯岭山、大岭山等,因此,如寻找永福陵应从整个大崖山去找,而不应局限于崖山祠所在的小山,因为它仅是狭义崖山,有史籍称为“崖山之西山”。

 林福杰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Tags: 2008-3-202008-3-132008-3-112008-2-212008-2-122007-12-182007-11-06仙人骑鹤永福陵Posted @2007-11-06 新会杂记 | 阅读(2) | 评论(1)

崖山新证: 崖山祠庙名

崖山新证: 崖山祠庙名

                  
    崖山是南宋王朝最后灭亡的遗恨之地,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埋葬着宋朝杨太后以及众多殉国宋臣将士。在元朝统治者钳制之下,附近赵姓皇族还要隐姓埋名,人们不可能公开建纪念性建筑,到明代以后才能够在崖山宋宫故址上修建祠庙和楼台,以供游崖吊古。现将这些祠、庙名称及其来历辑录如下:
    大忠祠  明代成化五年(1469),学者陈献章等倡议,按察司佥事陶鲁上奏,建忠义祠于崖山,祀宋丞相文天祥、陆秀夫,太傅张世杰。成化十二年(1476),陶鲁奏请改名大忠祠。竣工时间未详,据陈献章门人事成后请罗伦作的《大忠祠记》,碑文时间是成化十三年(1477)。祠左侧水边立“哀歌亭”,刻诗其下。该祠还曾称过三忠祠。
    慈元庙  南宋祥兴元年(1278)六月,宋王朝移驻崖山,立“行朝草市”,建行宫30间,正殿名“慈元殿”,供杨太后与帝昺临朝议政。明代弘治四年(1491)十月,陈献章与广东右布政使刘大夏等“议立慈元庙于故址之上”,奉祀杨太后。三江赵思仁出资助建,弘治七年(1494)竣工。


    全节庙  即慈元庙。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按察司佥事徐纮奏请入祀典,明朝廷赐庙额“全节”,许“祀典如祀历代帝王”,因此称“全节庙”。这是正统名称,较多出现于典籍,而民间俗称国母殿。
    义士祠  明代嘉靖二十二年(1543),修复崖山祠、庙时,于慈元庙右侧增建忠义坛,以纪念抗元死难将士。乾隆五十六年(1791)祠、庙再次重建,忠义坛改为祠庙形式,光绪年间始称为义士祠。
    国母殿  全节庙的民间称呼。民间俗称皇后为国母,原杨太后住的慈元殿因此也就称“国母殿”。整个崖山祠、庙,民间也习惯统称为国母殿。
    崖山祠  崖山祠、庙建筑群的统称,它是经历了多次毁与建后,最后的正式名称:
    ——初建不久,明正德九年(1514),知县徐乾重修一次。
    ——明嘉靖九年(1530),巡按御使李美,以“风波险阻,有司岁时艰于修祀”(何廷仁《重修崖山全节大忠二祠记》)的理由,荒废了崖山祠、庙,改在圭峰山建行宫、行祠祭典。但人们认为,以圭峰山代崖山,是“以神就人”(湛若水《修复崖山慈元殿大忠祠记》),“祠典不正”。明代嘉靖二十二年(1543),督学林云同、知县何廷仁修复了崖山祠、庙,赵崇纲捐资,废在圭峰的行宫、行祠。万历三十年(1602),御史林秉汉重修。
     ——清康熙元年(1662),“迁海移界”,崖山一带居民拆屋毁村内移,崖山祠、庙再毁。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命修历代帝王陵寝及往圣先贤祠墓”,雍正十一年(1733),奉行重建,添设头门一座,祀典仪同古帝王。
    ——乾隆五十六年(1791),祠、庙重建。
    ——民国11年(1922)年,新会、中山、台山等地赵族捐资(一称广东“赵氏五房”各出资三千两银)进行大规模整修。但“古祠已毁倭夷火”(郭沫若《崖门》),1943年日寇把这里夷为废墟。
    ——建国后,1956年开始清理残垣,收拾残碑,兴建碑亭,可庆幸被誉为岭南第一碑的慈元庙碑虽断裂一角,但可修复,全节庙碑等非常有价值的碑刻得以保存。1958年周恩来、董必武、郭沫若等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非常关注。1959年县政府拨款重建“慈元庙故址”正殿和碑庑两间,置遗碑刻于庑内。1979年县政府再次拨款重修。1983年成立“新会县筹建崖山慈元庙故址文物保护区委员会”,政府投资和海外华侨、港澳同胞捐资重建,至1995年告一段落,共用600多万元,历时12年时间。同年11月17日,新会市在这里举行崖山祠等第一批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命名大会。此前请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为崖山祠庙题字,据说老人家认为祠是祠、庙是庙,就题写为“崖山祠”,自此“崖山祠”作为正式名称使用。2004年江门市及新会区政府为发展崖门古战场文化旅游区,计划再次修葺崖山祠。

    崖门奇石之“奇”

    崖门奇石不愧有奇名,首先因外表的“奇”而称之为奇石。它“在崖门内,距全节庙约三里,聚众石所成,屹立水中,最高一巨石,突出海面二三丈。”(施见三《新会名胜古迹考略初稿》,1956) 明代以来,被称为奇石。明代新会举人容朝望作《奇石诗》形容:“波心之石生绝奇,凌空屹立势如飞。”相传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有谭氏3兄弟来到奇石附近立村,因目睹这奇形巨石,也就取名“奇石村”(自然村,今属古井镇奇乐村)。除这“上奇石”外,还有“下奇石”,也非常之奇特。《新会名胜古迹考略初稿》又记:“在崖山外,距上奇石五里馀,聚千百石层叠而成,长数十步,石上千百孔,如蜂窝状,每大风起,风入孔中,发出声响,震耳欲聋,过者闻之心惊。东有小山,峙于石旁。” 遗憾者,上世纪50年代建设军港、疏浚航道时炸毁了这珍贵文物。
    世上奇形之石多得很,然而这崖门奇石更主要“奇”在于它特有的“经历奇”。700年前的那场宋元崖门海战,它既是见证者,又是参与者。当时张世杰指挥宋军“结大舟千余,作一字阵,碇海中,中舻外舳,贯以大索,四周起楼棚如城堞。”(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新会县志》) 宋军的连环船阵就系在这海中的奇石上。明代《崖山志》记载:“张公世杰用铁索自崖山贯奇石而锁之,以遏元师者也。”但最后宋军大败,丞相陆秀夫背负帝昺在奇石边蹈海殉国。要研究这场海战的确切位置,奇石留给了后人最重要的方位标志。奇石还成为宋朝灭亡的物证,郭沫若作有“崖门一石兴亡史”(《访新会》)、“危石犹存宋帝踪”(《崖门》)等诗句。
    这奇石是“奇”,被越传越神奇,慢慢变成是陆秀夫背帝昺登上奇石之上跳海。我们设身处地思考,当时有没有这种可能和必要。这显然是民间传说,文艺作品强调渲染,树立高大形象,似乎这样可以更悲壮动人、更显英雄气概。
    由于丞相陆秀夫背负帝昺殉节,奇石成为民族气节的寄托景物,透过奇石的摩崖石刻,可以窥见很多奇趣的故事。当年张弘范在奇石上刻“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12个大字以自表其功,为世人诟骂。新会著名学者张 于元末18岁时,赋诗有“磨崖共说张弘范,把酒惟浇陆秀夫”(《崖门怀古》)之句。明代成化时,广东提学佥事赵瑶看了奇石刻字后,作《登崖山观奇石诗》:“忍夺中华与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镌功奇石张宏范,不是胡儿是汉儿。”此诗刻石在全节庙。有民间流传的故事,说陈白沙先生在纪功字前面添上了一个“宋”字,变成“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是对张弘范重重的鞭鞑,故事生动且耐人思考。至明代成化二十二年(1486),御史徐瑁憎恶纪功字,命人把它磨掉,想改为“宋陆秀夫死于此”。白沙先生认为太简略,对新会知县丁积说:“宋亡时死者数万,不独秀夫也,宜书‘宋丞相陆秀夫负帝沉于此石下’。”徐瑁不同意,认为“臣不宜先君”。由于各人拟出文字争议很大而作罢。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顺德已辞官知府赵善鸣又提出刻石为“宋少帝陆丞相沉此石下”,但最后未有刻成。之后诗人区大相(?—1614)写了《崖门览古》诗句“崖无灭宋字,波有撼胡声”可参证。直至上世纪50年代时仍不见有字,1958年12月董必武视察崖门也感叹“渔村奇石已无碑”(《游崖门》)。1962年田汉游崖门后,挥写“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13个行草大字,被刻在近岸的大石上,以代作奇石供人景仰,石刻曾在“文革”时被铲去,1979年修复。摩崖石刻的故事终于告了一个段落。但是,近来开发崖门古战场文化旅游,又有人提出复原奇石的设想,看来,奇趣的故事还可能继续下去。

    崖山“行朝草市”

    在宋元崖门海战中,崖山“行朝草市”具有历史的独特性。据明代黄淳《崖山志》记载:“张公世杰以硇州不可居,而崖山在大海中,两山对峙,势颇宽广,中有一港,其口如门,可藏舟,殆天险也,可扼以自固。奉帝居之,伐木建行宫,立正殿曰慈元,以居杨太后,外立行朝草市,百官有司皆造军屋三千余间,士卒数万各有依止,于是崖山之墟屹然。”也有说法是“建行朝、立草市”。
    宋代末,崖山是新会海边一个较大的孤岛,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新会县志》记“高四十余丈,绵亘约八十里”,与汤瓶咀山对峙如门,门外是大海,崖门扼守海口,门内可藏大舟。宋朝兵败,迁都崖山,就凭这天险据守。当时建了行宫30间,正殿名“慈元”,是杨太后与小皇帝赵昺临朝议政之地。外围有军屋3000余间,有军民约20万人。宋朝就在这里调兵点将,筹集钱粮,扩充军备,诏各地勤王,以为“天下可朝而中兴可复”。崖山成了宋王朝临时朝廷,荒岛屹然成墟市,一时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短暂的辉煌。但不久,元军由张弘范率兵进犯崖山,张世杰指挥宋军抵抗,两军决一胜负,一场举世闻名的大海战就这样爆发,一个王朝就这样覆没。《宋史》记载:“悉焚行朝草市,结大舶千余作水砦,为死守计,人皆危之。”可见“行朝草市”在开战之前宋朝自已焚烧了,是为铁定决一死战的信心。崖山“行朝草市”从诞生到毁灭,时间仅有几个月,但它在历史中、在宋元崖门海战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永垂史册。
    “行朝”、“草市”本是两种事物。“行朝”《辞源》解释“指皇帝临时驻在之处,即行在所。”行在所是皇帝所在的地方;“草市”《辞源》解释指城外市集,《辞海》解释是“中国旧时乡村的定期市集”。但崖山的“行朝草市”,是发生在宋元崖门海战独特环境下的历史事物,包含了独特的内容,并成为一个专有词汇,已不同于其它地方的“行朝”、“草市”了。
    如作为旅游景观,崖山“行朝草市”也具有独特风采。当年宋王朝迁都崖山,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时间短促,只能建立简陋的“行朝草市”,而不可能建造高大的城楼、豪华的宫殿和平直的街道。今天如果能部分复原“行朝草市”,就可以再现当年场面,给人以真实感、沧桑感,而不与其它地方的宋城雷同。有了这特定的建筑群,就可以依托尽展宋式宫殿、军营、仓库、食肆、商铺、医院、民居等等,宋代各式人物形象如帝王将相、禁卫军、市井百姓等,各款战船、乌疍船、水陆兵器模型,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风土人情,大大增强了崖山故址、崖门古战场的可观赏性。
    崖山故址本身是新会“重量级”的文物,正如新会籍学者张大年先生所说:“崖山故址的一碑一石,一草一木,应要视若国家之宝。” 为珍惜它、保护它,在这个地方重修文物时,必须要有历史依据,修“行朝草市”也要符合这个原则。而新修原来所没有的旅游景观,往往容易造成二次破坏,最好是放到崖山故址以外的地方,作为新的旅游配套景点来建设。

   崖门失玺

    700多年前在新会的宋元崖海之战,南宋皇朝覆没,最后一个皇帝在此投海殉节。儿时曾听前辈讲这悲怆的故事,说宋帝昺的玉玺沉在崖门海底,起风下雨会有时浮上水面,因此一直幻想能见到甚至捞到这无价之宝。“宋玺沉落崖海”的传说相信已深深印在一代代新会人的心中,文史、文艺作品多有反映。如新会粤剧团创作的粤剧《崖门失玺》中有一场“失玺”的好戏,专门围绕张弘范想“夺玺”与皇家不让“失玺”来展开。伦海滨的地方掌故《崖门史话》描述更具体:

    (陆秀夫)“他背着赵昺用白绸缚住,不让他掉下来,又拿出玉玺系在赵昺的腰下,便纵身一跳,葬身崖海中去。”

    其它很多文章都有这种说法。
    玺,起源于秦始皇,他统一六国后,规定帝王的印章称“玺”,而一般印章只能称“印”。他的印用玉碾琢而成,因此玺又叫玉玺。而先秦时期的印章大多数用金属制作,官、私印都称“鉩”(音玺xǐ),当时未有纸,主要印在泥上,因此又有将“鉩”写成“土”字旁的。宋室南逃,带着印玺是确定的,但正史未有宋玺沉落崖海的记载。《宋史》卷四十七只说:

    “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而宋玺被元军缴获的记载却可见。《元史》卷一五六“张弘范”条载:

“宋师大溃。宋臣抱其主昺赴水死。获其符玺印章。”

    宋玺是被张弘范掠去了。一位老前辈说,他曾有一本书,书名已忘记,说张弘范带着这些“符玺”回京庆功并作诗。笔者为此专门找来张弘范个人诗集《淮阳集》,但还未读到这个细节。
    究竟赵昺、陆秀夫带的是怎样的玉玺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宋史》卷一五四对宋代的玉玺有详尽的记述。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已拿到几年前就制造的“皇帝承天受命之宝”、“皇帝神宝”二玺,又制“大宋受命之宝”。至太宗又制“承天受命之宝”。之后,每朝皇帝都新制一宝,以“皇帝恭膺天命之宝”为文。到徽宗时已形成“八宝”,并各有用处:

    “镇国宝、受命宝不常用,唯封禅则用之。皇帝之宝,答邻国书则用之;皇帝行宝,降御札则用之;皇帝信宝,赐邻国书及物则用之;天子之宝,答外国书则用之;天子行宝,封册则用之;天子信宝,举大兵则用之。”
    “宝用玉,篆文,广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

    政和七年(1117),又制一宝,成为“九宝”。但北宋末,朝廷南逃,七宝俱失,只留下“大宋受命之宝”和“定命宝”。到南宋高宗赵构建炎(1127),开始作金宝三件。绍兴十六年(1146),又作八宝:一是镇国神宝,以“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九字为文;二是受命宝,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为文;三是天子之宝;四是天子信宝;五是天子行宝;六是皇帝之宝;七是皇帝信宝;八是皇帝行宝。孝宗即位(1163),又给老子尊号“光尧寿圣太上皇帝”。乾道六年(1170),再加14字尊号。从上述记载分析,按这样的制度,赵昺带着先皇传下的玉玺是一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件。
    玺象征皇权,代表国宝。看来,“崖门失玺”,即是宋皇朝政权在崖门失掉的意思,宋玺并不在崖海中。真不愿意儿时的幻想破碎,但又不得不尊重历史事实。灭宋的元军主帅张弘范是汉人,世人唾骂之为叛徒、“汉奸”,因此民间传说宁让玉玺投入崖海,更动人悲壮,使之符合人民的感情需要。

    “厓山”变“崖山”

   “崖”字在新会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字,正因为崖(厓)山知名度太高,由此而衍生出很多地名。镇一级有崖门镇,前两年才合并了崖南镇、崖西镇,但崖南(在崖门口南面的意思)、崖西(位于崖海之西)的地名还在使用;村一级有崖渔村、三崖村(由联崖、崖门、下沙3村组成);驻军有崖东××(在崖门东边)。在崖山、崖门的周围,带“崖”字的单位名称多得很,有学校、医院、码头、渔港、水库、企业等,如崖山初级中学、崖西林场、崖南围垦、崖门渔港……不胜枚举。
    新会历史上写作“厓”字,民国时期也有用“崖”,但建国后实行文字规范化,逐渐统一作“崖”。商务印书馆1950年初版、1954年第五次修订的《四角号码新词典》注:厓,同崖。《新华字典》则取消了“厓”的字头,作为异体字并入“崖”。现代文字出版规范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也作同样处理。毫无疑问,地方应按国家规范使用“崖”字,而不应顽固守着“厓”字不放,更何况打字机和印刷厂无“厓”的铅字,连电脑排版也犯难,各级政府文件中大量使用此字更麻烦。整理出版明代《厓山志》要专门造一个“厓”字。而群众初期不习惯多写“山”字头3笔,但在政府统一使用规范文字的环境下,渐渐就成为习惯。查历史档案资料,有一段时间两种写法并存,有的公章已为“崖”,但书写还是“厓”。在今天的新会,作为地名、单位名称写“崖”绝无歧义,相反,写成“厓”字则大众不知所谓。正因为几十年来国家的规范、社会的普遍认同,《江门地名志》、新会政府发布的《标准地名录》都统一作“崖”。《辞海》有“崖门”词条,又解释“崖山即‘厓山’”,“厓,一作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也载:“崖山即厓山”。
    笔者以为,地名的变迁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新会地名中的“厓”变“崖”包含了一段历史,也有学问研究。“厓”字作为历史地名写法,在史书中、工具书中、书法艺术中并未失传,更未有人否定。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如新会的双水,古籍为瀧(shuāng,音双)水,很特别,《新华字典》还作专门注解“在广东省新会县”,由于是多音字和笔划繁的原因,进入民国后渐写作“雙水”,实行简化字后变成“双水”,并成为今天的标准地名,这也未影响对其历史文化的研究。如果今天非要写“瀧”字、“厓”字不可,似没有这种必要,也不现实,除非是书法作品。《新华字典》条目要修改吗?要将标准地名改过来、将几百个单位名称改过来、将大众的习惯改过来,都不是小事。目前确实有的企业和个人坚持将其名称中的某个字给搞成繁体字,强调它的历史性,如“龙”写“龍”,“竞”写“競”,显然是置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于不顾,造成混乱。事实上,用了这个“崖”字几十年,也不见得影响崖山、崖门的著名度和历史地位,也同样产生将崖门古战场作为旅游胜地来开发的战略。

     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祠名


    如泣如诉《崖山哀》

     崖山与汤瓶(古兜山)咀相对峙、形成雄伟的崖门,70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宋元崖海大战,南宋皇朝覆没。反映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除散文、诗词、戏曲、书画之外,还有一个较少人知道的音乐作品——《崖山哀》。
    《崖山哀》是一首汉筝(客家筝)曲,与《熏风曲》、《出水莲》、《蕉窗夜雨》等同为客家筝曲的代表作。它是传统曲目,由精通中州古调、汉皋古谱(广东汉乐旧称)的客家筝传人罗九香(1902—1978)传谱,他所传筝曲被人整理入《客家筝曲选集》。该曲在《中国古筝考级曲集》中列为考级第九级曲目。该乐谱还可从初级筝曲教程等书籍中找到。有的谱本还注明“六十八板”。《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解释,“六十八板曲”即“流传于广东客家音乐中的六十八板曲,亦称中州古调,以示其来源于中原地区。”因为“中州古调泛指流行于河南地区的传统民间乐曲。”可见,《崖山哀》原先由中原传入。
筝曲《崖山哀》写南宋皇朝南迁新会崖山,海战败于元军,丞相陆秀夫身负帝昺悲壮投入崖海,后人寄哀思于乐。曲调清幽哀怨,痛彻激愤,如泣如诉。此曲的唱片本地市面上不难找到,主要是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出版的筝曲集《蕉窗夜雨》(如图),由罗九香的学生、古筝演奏家饶宁新演绎,市面大量的翻版也用了这个版本,只是改了包装。此外还有何宝泉、尤卉等演奏版本。
    全曲近8分钟。曲调带有广东音乐《昭君怨》和粤曲中苦喉(梅花腔)的“乙凡”调风味。乐曲一开始是主题:
    速度较慢,情绪忧伤、哀怨。旋律展开以主题变奏、回旋方法进行,即每次出现主题音调(或稍作变化)—→加入新材料—→回复主题音调,这样反反复复,缠缠绕绕,给人一步三叹的感觉。大量运用上滑音、下滑音又是此曲的显著特点,形成很浓的哀叹效果。曲中反复出现的切分音 × × × ,也多表现感叹的形象。使用八度双音的地方不少,基本上是落在主音 1 和属音 5 上,这些乐句停顿的地方留下深沉、厚重的余韵。此外,开头部分较多用颤音(吟音)的指法,即右手弹弦、左手在该弦上连续上下地颤动,产生吟咏叹息的听觉效果。乐曲中段加入《将军令》的素材,在“哀”的同时增加壮烈气氛。乐曲的最后部分,旋律改变,力度增强,并重复了一遍,表现坚决的意志和奋进的心情,与前面悲伤、沉闷的曲调风格截然不同,形成强烈对比,节奏也由慢趋快,越来越快,推向高潮,最后一个放慢句结束,像长长舒了一口气。这种形式在广东音乐中最为普遍,可见此曲从中原流入后,溶汇了岭南特色。
    筝曲《崖山哀》和谐、动听,既体现筝曲的“雅”感,又表现题材的忧伤感,内容与形式统一,听众思绪随乐曲高低、快慢、抑扬而起伏,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一曲听罢,余音萦绕,印象难忘。

    (《岭南文史》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