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启发作文400字:“竖横针刺法”中传统针灸理论解析 -针推专家钱德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3 17:02:04

“竖横针刺法”中传统针灸理论解析 

【前   言】本文从传统针灸理论中精选最经典理论解析“竖横针刺法”基理。“竖横针刺法”是运用传统针灸理论与针刺针,结合现代医学中人体解剖学、肌肉力学、运动生物力学、神经学等多学科理论独创针刺法。荣获省部级甲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竖横针刺法”的创立,从理论上对传统针刺理论有所悟,并作全新诠释。   

    “竖横针刺法”的创立,解决了临床上许多难以解决的运动障碍疾病,包括如便秘等胃肠消化系统的运动障碍性疾病。

    “竖横针刺法”的创立,其许多极其有效的固定针法 ,给针灸临床治疗带来科学化的临床路径。

    “竖横针刺法”的创立,其理论与临床价值是传统针灸理论与临床的延续,是对一些现代医学理论的挑战。

   一 )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灵枢.九针十二原》

    1 )“气至”与“得气”是二个概念

    在所有针灸教材之中只有“得气”这个概念,在临床治疗中只“得气”还不够,还必须“气至”。气至,至何处?古训为“气至病所”,只有气至病所,治疗才有效果。通俗地说,只有针感——得气,只是针刺治疗的第一步,治病有无效,刺之道完成否,还得“气至病所”来定,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是临床行针者易混淆的二个概念,或易忽视的,或难以掌握针刺之道。

    我们只要用针灸针刺入肌肉,捻针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酸、胀感,这是因为肌肉受刺激后,即能产生化学能的变化,就有酸,或胀的感觉。古人觉得只有这种“得气”现象还不行,还不能得到治疗疾病的最佳效果,还必须使这个“气”达到病所——疾病的病灶部位和疾病产生的相应部位,所以古训要求“气至病所”刺之道方能毕矣;气不至病所,刺之道不能有效,或是说不能圆满完成。这一古训对针灸临床有其深远的指导意义。比如在针刺“内关”穴治疗胃心胸之疾,当刺入“内关”穴后,酸胀得气之感应向臂向胸部方向传导,“气至”胃心胸之疾速效。往往刺入后一不小心就到中指,如触电样,如火烧样,这不是“得气”,更不是“气至”,这是刺中了正中神经,如果刺激量大,正中神经会受伤害,手麻痛数日才会恢复。再如治疗腰腿痛之疾,传统针刺法“环跳”穴必用,使针者都觉得刺入后有酸麻放射到腿为之“得气”,既然得气了,就针毕。其实这是一种“粗守形”,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金针赋》中讲:“欲气上行......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至疼痛之所。”古代有“运气”、“调气”、“提气”、“纳气”、“催气”等接气通经,通关过节之法,主要目的就是使气至病所。

    2 )“竖横针刺法”中的“气至病所”

    “竖横针刺法”冶疗疾病为什么有特效?就是循遵古训“气至病所”,故有特效。

    “竖横针刺法”对“气至病所”新的认识:

    1 .得气之针感要到病所在全部部位。

    2 .在其病所生者,必得气。

    解析以上所悟,我们还是用临床例举比较易懂。

   1) 得气之针感要到病所在全部部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主征是一侧或双侧的腰腿痛,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于是在传统针刺法中取穴从腰部始,直到腿,到脚,一路扎下来十余枚针,常用穴位: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承山、飞扬、昆仑、太溪等,那怕用针者针针“得气”,也不是“气至病所”。

    那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大家未认识到的。

    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腿部)疼痛(酸麻)部位各有不同,常见的有三条线路:1)压迫坐骨神经主干(钱氏定为:坐骨神经主干压迫型):由臀部沿股后缘,顺小腿后缘,达足底。按经络学术来讲完全是循足太阳膀胱经;2)压迫腓浅神经为主(钱氏定为:腓浅神经压迫型):由臀部沿股偏外后缘,顺小腿外后缘,再从外踝后达四、五足趾面与底部;3)压迫腓深神经为主(钱氏定为:腓深神经压迫型):由臀部沿股外后缘,顺小腿前缘,达足面。当然神经被压迫不是那么解其人意,以人的意志所压,那么规规矩矩的,有时也会有混合路线压迫的(钱氏定为:混合压迫型),尽管如此也会感觉到以那条线路的轻与重。

    而这些压迫从腰神经根,骶丛部位就开始,坐骨神经在臀部开始才成一束,似电缆一样,上面压迫到什么神经,下面就传导到这些神经所支配的部位产生酸麻,或胀痛等症状。

    当我解析到这里时,肯定会有若风吹云见苍天的感觉。

    “竖横针刺法”用“椎间针”这一固定针法治疗时就循古训“气至病所”,绝不犯方向、路线错误,有效的行针行“气”,效之信,若风吹之云。

    再举“颈肌综合症——颈肌型”的例子:

    临床上“颈肌综合症——颈肌型”多见。在疼痛部位上,可见一侧或双侧单纯性颈部酸痛,或一侧或双侧颈部与肩部酸痛,或一侧或双侧颈部与背胛部酸痛;在运动受障上,可见颈部不能转动,或低头受限,或仰头受限等,在运用“颈肌针”法一针就可“气至病所”,就可以减轻疼痛,就可使颈部活动度增加。

    以上就是“竖横针刺法”中的“气至病所”的临床价值。

    2 .在其病所生者,必得气。

    在其病所生者,此语出自《终始篇》:“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生者也。”虽古人对一些病因不解,但己难能可贵。从“治病者先刺其病所生者也”此语来看,与气至病所相辅相承,有非常辨证的治疗法则。“竖横针刺法”理论认为:治病者先刺其病所生者也,必得气。此语似乎难以理解,还是举病例比例易懂,易理解。

    比如“肱骨外上髁炎”,即通俗病名“网球肘症”,症见肱骨外上髁处压痛,网球肘试验阳性,钱氏网球肘被动试验阳性。“网球肘症”看起来是病在肱骨外上髁,实际上是拇指伸肌、食指伸肌、中指伸肌劳损(挛急)造成,即“其病所生者”,因此,当我们用“竖横针刺法”进行治疗时,就必须在病所生之肌腹以松而治,施“网球肘针法”必得气,得气后,必牵至肱骨外上髁上,肱骨外上髁上压痛即减,甚至消失。

    为了让大家更了解“竖横针刺法”所悟,所诠释古训,再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

    腰3、4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见,可与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所产生的压迫路线不同。 腰3、4椎间盘突出症除腰部疼痛外,以髋关节、腹股沟部 、股面、膝关节上方为主,甚则会下行小腿内侧,达足底酸麻。临床上行针者往往不问或不管这些,总以腰腿痛治法治之,或以痛为腧治之,就是偶有治愈 ,大多治疗很长时间,通过休息自身调节,或加以其它冶疗方法逐步康复。

     “竖横针刺法”治疗腰3、4椎间盘突出症 “在其病所生者”腰3、4,部与腰4、5部用放松针法各刺一枚3寸针,必得气,针感直达股面,治毕,痛逝一半。这就是固定针法之“腰3、4椎间针法”。这就是针灸治疗的效应,而不是病人病治好了,不知是你针灸治好,还是吃药打针治好,还是外敷药物治好。

    【本节最新理论摘要】

     *“气至”与“得气”是二个概念。

     *得气之针感要到病所在全部部位。

     *在其病所生者,必得气。

     *腰4、5或腰5骶1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型:坐骨神经主干压迫型、 腓浅神经压迫型、腓深神经压迫型、混合压迫型。     

     *腰3、4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见,可与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所产生的压迫路线不同。

     *钱氏网球肘被动试验                      

     *颈肌综合症——颈肌型

     *“颈肌针”法 

     *腰3、4椎间针法 

二 )凡病有沉浮,刺分深淺。《灵枢.官针篇》

    1 )病有沉浮,在“竖横针刺法”中的解析

    在传统针灸理论中,对病的沉浮一般是指:脏腑与经络相对关系,病在脏腑为“沉”,在经络为“浮”,然在经络之中也有沉与浮之相对,就是中医辨证高明之处;正气与邪气相对关系,正气虚,邪气盛则病较“深”,但此“深”中也有

“浅”,就看病的正、邪之气相搏胜负而定。《小针解》有语曰:“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我们先不谈古人有否科学性,但病有沉浮,刺必分深浅已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指导着千百年来针灸临床治疗。

    运动障碍性疾病大部分是与神经、血管、肌肉、韧带、关节、骨等密切联系。祖国医学多指“痹证”、“筋”之疾等,在刺法中有刺骨、刺肉、刺筋、刺关节等之分,这些均不在本文中论述,在“竖横针刺法”基理论述中将有具体详尽论述。

    在长期临床中,我们发现有人腰痛,前弯时开始痛,再弯下去反而疼痛减轻;有的则开始不痛,而弯到一定程度时会痛。“竖横针刺法”对软组织有调节恢复功能奇突功能,弯腰之病临床各有不同,原因则在“病有沉浮”,而这里所指“病有沉浮”,又赋于新的内涵,知其病之“沉浮”,运用“竖横针刺法”则针到痛减,疾除。

    “竖横针刺法”中“病有沉浮”解析:

    * 病有沉浮,损伤的软组织在深,为沉;在浅,为浮。

   * 病有沉浮,病灶(病因)为沉,牵涉、放射,、并发症为浮。

2 )病有沉浮,损伤的软组织在深,为沉;在浅,为浮。

    在传统针灸学中,一般针刺穴位深浅实质上是按穴位所在部位肌肉丰厚程度来定的。比如臀部肌肉丰厚,标明针刺深度就深,“环跳”穴可直刺2——3寸;常用“合谷”穴在手上,合谷肌不如臀部肌肉来得丰厚,只能直刺0.5___1寸;面部“颧醪(醪,应“骨”为傍)”穴 ,只有直刺0.3__0.5寸,就连背部俞穴大多在0.5___1寸之间。因此对“病有沉浮,刺分深浅”古训在某种意义上讲是难以做到的,不能显示其真髓,也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竖横针刺法”精髓就是调节与恢复软组织的放松、收缩、延展功能,使之达到平衡。要达此目的,就必须知“病有沉浮”再“刺之深浅”,疾病可针到病减,针到病除。

    中医叫“筋出槽”的“梨状肌综合症”,梨状肌挛急病生。梨状肌在臀部深层,“竖横针刺法”其刺法的针尖必达梨状肌肌腹部位,针灸针在治病时,最有效部位在针尖和针身前2/3部位,这点,用针者谨记之。从而方能使出槽的梨状肌恢复放松功能,回位了,就不压迫坐骨神经。此症,刺之浅,无效。再如腰痛,我们一般认为腰肌是一块肌肉,腰肌劳损,或急性扭伤,取腰上的穴位,针刺深浅度肥人深些,瘦人浅些,肌肉厚的人深些,腰肌差的浅些,刺入有酸胀就行。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或者对疾病治疗默守陈规,好多临床腰痛病人病难治就在于此。腰痛,也要分腰肌浅层肌肉,还是深部肌肉劳损;是腰部上、中、下段以那段腰肌劳损为主等,都要分清,医者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何分清,做到心中有数呢?就必须认真对其病作“被动运动检查试验 ” ,从中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病之“沉”与“浮”。 此论亦合《素问.刺齐论》所云:“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

    3 )病有沉浮,病灶(病因)为沉,牵涉、放射,、并发症为浮。

    在临床上,行针者最爱“以痛为腧”进行治疗,认为“痛点”是病。“以痛为腧”进行治疗不是不可,有时也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最佳效果,“痛点”不一定是病。如果行针者都“以痛为腧”进行治疗,那么,针灸则无学术可讲,所有人都可操其针,做医生。再者,许多疾病可用“痛点”来作为诊断依据,反之,不能成立,“痛点”不一定是病。

    “竖横针刺法”的理论是长期临床验证与疗效优劣取舍的结晶。

    病有沉浮,病灶(病因)为沉,牵涉、放射,、并发症为浮。在“竖横针刺法”中只要紧抓此论,刺之沉,浮则消,则逝。

    “颈肌综合症”此病名是钱氏根据临床治疗结合现代医学首先提出,并用“颈肌针法”这一固定针法非常有效地解决临床“颈肌综合症”中“颈肌型”、“臂丛神经压迫型”、“颈动脉压迫型”、“枕大、小神经压迫型”、“交感神经压迫型”、“综合型”等各型的病症;并能有效地治疗有“颈肌综合症”所导致的耳鸣、一过性耳聋、吞咽肌麻痹等症。

    在“颈肌综合症”中“颈动脉压迫型”主症见:头晕,甚则旋晕,呕吐,视物模糊。但不知“颈肌综合症”中“颈动脉压迫型”临床中还有最大特点——痛点明显。其痛点在胸锁乳突肌上段、枕骨下缘、后枕部、颞部,太阳穴部、或在头顶部。以上“阿是”、“天应”故有效,那只是病之“浮”,也可讲此病之“标”;颈动脉被压迫是病之“沉”,也可讲为“本”。我们只要用“颈肌针”中治疗“颈肌综合症”之“颈动脉压迫型”固定针法(如右图所示),则能从根本上解决晕之疾。

    再如“颈肌综合症”中“颈肌型”,往往牵肩、胛、背部疼痛,或酸胀,或紧重,其实所牵肩、胛、背部疼痛,或酸胀,或紧重都是牵涉痛,均为其病之“浮”,只是一种浮在上面的症状,病人主诉,也往往是表面的症状。浮在上面的,最明显;沉在下面的,不知道。

    病有沉浮,病灶(病因)为沉,牵涉、放射,、并发症为浮的理论对临床治疗多么重要,了解并理解,悟其道,疗效快捷,二枚“颈肌针”就可。如果按传统针刺法难能得到立竿见影效果,加之用针多,病人受针之刺痛苦也多点,在胸背部针刺还得脱上衣,也许因刺之不当造成不必要的医疗事故。

    “竖横针刺法”对“凡病有沉浮,刺分深淺”古训的诠释,为传统针刺法理论注入新鲜血液,越来越显示其临床价值。

    【本节最新理论摘要】

   * 病有沉浮,损伤的软组织在深,为沉;在浅,为浮。

    * 病有沉浮,病灶(病因)为沉,牵涉、放射,、并发症为浮。

   * “颈肌综合症”中“颈肌型”、“臂丛神经压迫型”、“颈动脉压迫型”、“枕大、小神经压迫型”、“交感神经压迫型”、“综合型”等各型的病症。

    * “竖横针刺法”精髓就是调节与恢复软组织的放松、收缩、延展功能,使之达到平衡。

    * 刺之沉,浮则消,则逝。

    * 浮在上面的,最明显;沉在下面的,不知道。

三 ) 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灵枢.九针十二原》

    现代人读此段经文,虽语不惊人,细读、细品、深悟,“竖横针刺法”则有全新诠释,极大丰富“竖横针刺法”理论,并作为临床治疗基理。

    在一千多年前古人不知什么地方的肌肉是什么名称,什么筋腱是什么名称,但能告诉后人“皮肉筋脉各有所处”;

    古人虽不明现代医学那么多病名,但告诉后人治疗疾病“各有所宜”,治疗疾病应辨证,辨病论治,不可千篇一律,形而上学,各种疾病都有一定的发病机制,与病征,治病必各有所宜的治疗方法,治之方有效;

    那时古人虽不详解剖,但明明白白告诉后人,“皮肉筋脉各不同形”,并有各自的岗位,各自系统,各自任务,这叫“各以任其所宜”。

    1 )皮肉筋脉各有所处

    古人在一千多年前对人体解剖没有那么明白,就知道“皮肉筋脉各有所处”,并且用十二经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组成人体网络,运动系统,揭示人体生理与病理;古人又用阴阳学术将人体的正面为“阴”,背为“阳”,“阳主动”,“阴主静”。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绝对不会乱的,是非常有规律的、协调的、相互制约的。

    我们常常认为背肩胛的毛病是“颈椎病”,当我们理解“皮肉筋脉各有所处”古训就知道背肩胛的毛病不一定是“颈椎病”,或者完全不是“颈椎病”。这就是“竖横针刺法”对古训的全新诠释,并指导临床,取得当其它疗法没疗效的,“颈肌针法”就能治,并取得疗效。

    背肩胛部酸痛,或胀痛,或紧累等症,均表现在背肩胛部所处的肌肉。这些肌肉大部分表现在以现代解剖学中“背浅肌”为主。我们以“斜方肌”为例,在“背浅肌”中又以“斜方肌”复盖部位最大,功能最多。“斜方肌”所处枕外隆凸,上项线及合部胸椎棘突,抵止锁骨外1/3,肩峰及肩胛冈。当我们低头、转头(颈)、仰头(颈)、提肩、降肩,或做扩胸动作,手臂部一切动作,手拿重物等等均需斜方肌参与工作。还别忘记,睡觉无论仰睡,还是侧卧都需要斜方肌做功。所以,处在如此重要位置,多功能,多负担的斜方肌极易疲劳,疲劳了,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部位酸累;积劳成疾,这个部位则痛,其生理功能就降低,或受限了。仅从斜方肌本身生理功能降低或受限,就认为是颈椎所致,就说是“颈椎病”,是无科学道理的,是“拉郎配”。如此治疗此疾,病难以治愈。

    在“竖横针刺法”理论与治疗体系中,对所处任何部位的肌肉、神经、关节、韧带等病变,都是从其特定位置生理到病理去认识,去分析,去判断,然后通过特定针法进行调节,恢复其所处位置的生理功能。这样治疗疾病只有在“竖横针剌法”中表现淋漓尽致。

    2 )病各有所宜

    “病各有所宜”,疾病都有一定的发病基理,都有一定的临床特征,治疗时则要选择适宜的对症治疗。 古人虽不明现代医学那么多病名,但告诉后人治疗疾病“各有所宜”,治疗疾病应辨证,辨病论治,不可千篇一律,形而上学,各种疾病都有一定的发病机制,与病征,治病必各有所宜的治疗方法,治之方有效;通过对疾病辨证,辨病论治,选择对症,适宜的治疗方法,治有效,有速效。

    临床上许多对病不宜的治疗。不宜者,安慰式治疗,可有可无;不宜者,有副作用的治疗,或有害而无益的治疗。

    “竖横针刺法”循古训,按疾病的病理,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达到治病各有所宜的目的。

    当软组织放松功能失调时,我们采取恢复放松功能的剌式,以松治痛,松则不痛;

    当软组织收缩功能失调时,我们采取恢复收缩功能的刺式,以收治痛,收则不痛;

    当软组织产生不平衡时,我们采取平衡针法,促使软组织平衡,平衡则病安。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这是民间都知道的中医理念,也成为人们对痛症认识的口头禅。说这活根本不费劲,上下嘴唇一碰就出来了,但具体如何通,这是临床长期追求的课题,也是医者梦寐以求的事。

    “竖横针刺法”循病各有所宜所悟,用针刺这古老的方法,结合现代医学就很好地解决一个“通”字。通,以收治痛,收则不痛;通,以收治痛,收则不痛;通,平衡则病安。

    以上是“竖横针刺法”总治则。

    在多变的临床中,对某一具体病例来说,表现出来的形式、症状、特征大多相同。如膝副韧带损伤,膝关节痛,上下台阶痛,尤以下台阶为甚,膝关节屈伸欠利或受限,下蹲痛而受限,有时表现膝关节肿胀,膝后缘痛。再如网球肘症,表现为用手拿物因肘痛而受限,拇指、食指、中指背伸试验(钱氏试验)阳性,肱骨外上髁上压痛,甚者会肿胀,肘关节屈伸欠利或受限。又如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主症有四个分型(钱氏分型):坐骨神经主干压迫型、腓浅神经压迫型、腓深神经压迫型、混合型。当我们对病症,找出它们共同点,治病就更有针对性,更能创造出疗效十分显著,同针又少的固定针法来。这就好象开锁一样,什么钥匙开什么锁。我们配钥匙时就会看见师傅磨了又磨,用锉子锉了又锉,差一点,锁都开不了,或者开得不灵活,不爽。锁都开不了,或者开得不灵活,不爽,钥匙就是不适不宜这把锁。治病的方法,也是如此之理。

    “竖横针刺法”中的固定针法,为针灸临床治疗带来科学化的临床路径,给临床教学带来形象化、简易化,给科研开辟了新路。

    3 )各不同形,各以其所宜

    在现代解剖学中,我们知道肌肉的形状分长肌、阔肌、轮匝肌。另外还有肌肉的辅助装置,什么筋膜、滑膜囊、腱鞘等。除肌肉外,把血管、神经等组织分得一清二楚。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人就通过“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灵枢.经水》)直视方法,告诉后人皮肉筋脉各不同形,名以其所宜。皮肉筋脉有各自岗位,各自系统,各自的任务,并且互补,相互依存,又对立,又协调统一。

    “竖横针刺法”完全消化,融入传统针刺理论。

    “竖横针刺法”根据“ 各不同形,各以其所宜 ”, 皮肉筋脉有各自岗位,各自系统,各自的任务,并且互补,相互依存,又对立,又协调统一的理念,把临床各种复杂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分为痛型与无痛型二大类型。

    痛型:就是指痛症,也就是一切产生各种疼痛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多见不作例举。

    无痛型:就是此类运动障碍性疾病是没有疼痛,大多是运动神经方面的病症,如中风后遗症、截瘫、脑瘫、面瘫、桡(尺)神经麻痹症、腓总神经麻痹症、肌萎缩、肌无力等等。

    

“竖横针刺法”在治疗痛症时,把皮肉筋脉有各自岗位,各自系统,各自的任务,并且互补,相互依存,又对立,又协调统一的理念溶入从问诊到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如“颈肌综合症”中“臂丛神经压迫型”,问诊必须问清手臂麻痛的走向,虽说统称“臂丛神经压迫型”,但是压迫的是桡神经,还是尺神经,还是腋神经必须问清,各种神经有各自任务,治疗时运用“颈肌针”方法也不相同。除问诊清楚外还得作临床检查,再检查清楚疼痛或麻痛部位,因为在肌肉劳损或损伤时,肌肉并不可以象书本所描述的那样单纯,更不能由治疗者按自已的想法去设计。肌肉的运动是互补的,协调的。

    从理论到临床实践,再由临床实践到理论。“竖横针刺法”把“颈肌综合症”中“臂丛神经压迫型”又分为四型:桡神经压迫型、尺神经压迫型、腋(正中)神经压迫型、混合型。分型明确,治疗明确。

    “竖横针刺法”在治疗无痛型病症时,强调一个调,调动神经、肌肉在自已的岗位执行各自任务的能力,恢复其运动功能,整体出发,各个击破。如治疗中风后遗症,首先注重下肢的恢复,生活自理,行动自如是关键,下肢的康复对整体康复,增加患者自身调节、功能锻练与增强体质、增强抵抗疾病信心大有帮助。在下肢治疗中,则首先要解决踝关节内翻与能抬腿屈膝问题,这是行走的前提,是走稳路不跌倒的关键。治疗上肢必从伸屈肌群相互依存,又对立,又协调统一理念出发,以治疗伸肌的瘫痪为主。只有伸肌功能恢复,才能肩上举,肘可伸,指不紧,屈伸自如。

    【本节最新理论摘要】

  * 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绝对不会乱的,是非常有规律的、协调的、相互制约的。

   * 在“竖横针刺法”理论与治疗体系中,对所处任何部位的肌肉、神经、关节、韧带等病变,都是从其特定位置生理到病理去认识,去分析,去判断,然后通过特定针法进行调节,恢复其所处位置的生理功能。这样治疗疾病只有在“竖横针剌法”中表现淋漓尽致。

  当软组织放松功能失调时,我们采取恢复放松功能的剌式,以松治痛,松则不痛;

       当软组织收缩功能失调时,我们采取恢复收缩功能的刺式,以收治痛,收则不痛;

     当软组织产生不平衡时,我们采取平衡针法,促使软组织平衡,平衡则病安。

   * 通,以收治痛,收则不痛;通,以收治痛,收则不痛;通,平衡则病安。

   * “竖横针刺法”中的固定针法,为针灸临床治疗带来科学化的临床路径,给临床教学带来形象化、简易化,给科研开辟了新路。

   * 把临床各种复杂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分为痛型与无痛型二大类型。

   * “竖横针刺法”把“颈肌综合症”中“臂丛神经压迫型”又分为四型:桡神经压迫型、尺神经压迫型、腋(正中)神经压迫型、混合型。分型明确,治疗明确。
   * “竖横针刺法”在治疗无痛型病症时,强调一个调,调动神经、肌肉在自已的岗位执行各自任务的能力,恢复其运动功能,整体出发,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