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桃树教案肖培东:《中华成语千句文》解说词1-36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1:46:18
《中华成语千句文》解说词1-36 

1 民族神话 

神话,是人类在记忆的长河中放飞的光荣与梦想,沿着古老的传说找寻,一路上流淌着人类漫漫求索与奋进的足迹。

生的欢乐,蕴涵着一种生物的本能,死的恐惧,是人类觉醒的第一课。告别蒙昧的人类先祖,面对着浩瀚无边,神秘莫测的周边世界,不知所措的恐惧敬畏和渴望超越的勇气,交织碰撞成神话永不枯竭的源头。

人,作为万物的灵长,我们的精神在方寸之中却能超越于万象之外。神是人的放大,类的浓缩,神性是人性的夸张,神话就是人类群体意识的喷薄而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人格也就由此沉淀并形成。

浩淼的宇宙,古老的东方,奔放不羁的黄河水,九曲十八弯,声势磅礴的长江水,汹涌澎湃,共同蕴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也蕴育了一种神话——龙的传人的神话。

自从电闪雷鸣的一霎那,龙便在我们先民的心目中诞生了,龙音通隆,龙腾云驾雾,龙呼风唤雨,龙无所不能,龙集人世间所有力与美的东西于一身,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

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们也可以看到盘古开天的千古豪情,女娲补天的舍己济世,夸父逐日的至死方休,精卫填海的持之以恒,后羿射日的侠义气概……一个个神话,积淀,滋润成中华民族一朵朵民族精神与人格的奇葩。

千年的历史长河,流走了无数的沧桑变迁,中华民族被代代传唱的史诗般的创世神话,那一幅幅令人失语的画卷,正是我们的元典文化之所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元典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奠定了中华民族的人格力量。

 

2 人猿揖别

 

漫天的星星流淌成一条横亘夜空的银河,闪烁着无穷的奥秘,诱惑起人类求知的欲望。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走向何方?辽阔的天空,广袤的大地,浩瀚的海洋,演绎出一曲曲奇幻动人的生命乐章,而人类,万物的灵长,就是那最后登台的主唱。千年的雨露风霜,大自然中我们愈挫愈扬。来路固然艰辛又漫长,漫长岂能阻挡对星空的仰望?

从告别猿类的那一刻起,我们已经注定了要成为支撑地球生命大厦的栋梁。虽然我们并不高大,但是我们的精神可以包容一切;虽然我们并不强壮,但是我们的思想拥有无穷的力量。

感谢自然母亲的苦心养育吧,环境的瑰奇变幻激发了我们困难中的智慧生活,更把我们磨炼得无比坚强。来路固然艰辛又漫长,漫长前方依旧充满希望!

猿站起来就成了人。人站起来就成了上帝。挺直脊梁的一刹那,人类也就选择了万年不归的执着与悲壮!

 

3 人文初祖

 

人类的先祖,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就跨入了气贯长虹的英雄时代。

遥远的东方,传说是神的土地,人们称之为神州,这是中华民族的聚居地。英雄时代的神州没有西方那半神半人的英雄,在中国,英雄就是在中华文化的底蕴里面不断被放大了的“人”。

三皇五帝是那个时代的英雄。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皇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这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两次战争,战争之“恶”是残酷的,战争之“善”却无意中促成了民族的融合。远古的三大部落被战争统为一体,历史的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有了今天的中华民族。

历史发展的今天,黄帝、炎帝、蚩尤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仰的先祖。在世人供奉的中华三祖堂里,这三位五千年前曾经兵戎相见的先人,今天终于并肩坐到了一起。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源头。

 

4 文武之道

 

英雄的时代也会由于英雄的没落而淡然结束,传说中天下为公的禅让制最终为夏启的子承父业而横遭破坏。历史从此开始转折,一个以“家天下”为中心的时代开始了。

家即是国,一姓之江山,如此江山也多风云,商汤赶走了暴虐的夏桀,周武王的仁义之师击败了荒淫无道的商纣,这便是汤武革命,历史的循环也由此开始。

在天下这种走马灯式的转换中,“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成为一种纵贯古今的理念。文当可成雄豪,武亦可为匹夫。得天下者,王道亦可为之,霸道亦可为之,无可辩对错,亦无所谓正歧。

琵琶弦上说兴亡,古今一声浩叹!渭水边,姜太公垂钓,暮年得一知己。莫说政简邢轻,莫说有凤来仪,却说阴阳相生,天人合一。

机关算尽太聪明,牧野一战,反误了卿卿性命。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宽一宽衣袖,无为而治,天下归心。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萧萧雨歇。

 

5 五霸七雄

 

公元前770年,犬戎大起不义之师,入侵周疆,岐、丰之地,渐渐逼近镐京,势甚猖獗。周平王不采取积极的御敌之策,也不听谋臣的劝阻,断然决定东迁洛邑(今洛阳),西周遂灭,周室从此失去控制诸侯的力量,导致了我国历史上数百年间列国大征战,演绎了一幕幕春秋五霸兴衰、战国七雄争霸的悲惨史剧。

历史随风散去,五霸迭起,七雄并立的传奇而今都已消散在历史的烟尘之中。回味历史,动人心者,已不再是那波谲云诡、纵横捭阖的征讨打伐,分分合合,留给我们更多的则是一种人文风韵,千古豪情和利泽后人的千古伟业。

大浪淘沙,历史还应该记住:在这个剧烈变革、诸侯逐鹿、问鼎中原的时代,产生了百家争鸣、诸子比肩的深刻思想,出现了勇于创新的艺术繁荣。

 

6 百家争鸣

 

孔子诞生前后,天人一统的格局被打破了,天梯阻断,天人阻隔。“绝天地通”,《山海经》上如是说。中国人开始了自己寻求文明的历程,这便注定了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思想的时代,一个蕴育思想家的时代。

长达500年之久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头脑: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公孙龙、荀子、韩非子,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和诸子百家,诸子纷起,百家争鸣,中国思想的天空上星光灿烂,五彩纷呈。就是这样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成为中国思想、哲学最为活跃的创造期。

历史的发展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思想界相似的繁荣也几乎同时出现在印度、希腊等其他民族,这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平行发展的思想的时代。哲学家雅斯贝斯(1883—1969德国)名之为人类文明史的“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犹如一声春雷,万绿齐茁于世界历史的原野。它是中华乃至世界学术史上的伟观,堪与印度、希腊之古典文化相媲美。

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漫长的乱世,成就了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最辉煌最灿烂的黄金时代。诸子百家的文字智慧争相辉映,绘成了一幅让人只能神往却无法触摸的优美画卷。此后两千年,中国人的思维始终超越不了这些先哲的境界。

 

7 万世师表

 

历史流走到春秋战国时代,走到了一个岔路口:英雄的时代结束了,天人之间的一统被打破了,周天子势微,各诸侯问鼎。人们都在叹息:久远的大道即将隐没了!

是谁来扶大厦之将倾?中国有幸,颠沛流离中走来了孔夫子!孔子从中华远古的智慧里面找寻到了人文精神,并把它当作“道”传于世人,用“仁”来教化人心。“天下归仁”,这是孔子的理想。

犹如古希腊神话里为人类盗来火种的普罗米休斯,孔子以一人之力,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孔子是这样一个乱世造就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读书人称之为“万世师表”。

沿着这条道路追寻,在历史的坐标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孟子、荀子等一批批圣者的身影,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中国文明和文化亘古不变的传承和延续。

 

8 诗经楚辞

 

感谢我们的古人发明了方块的汉字,从而留下了远至上古的弥足珍贵的思想印迹。正因为有了文字,上古部落歌唱不绝的口传诗作,才因此流传了下来,并影响后世。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千年的诗歌传唱到今天,还在倍受国人的青睐。诗歌,作为先人对宇宙生命本真的体悟方式,也是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尤其可视作一方姹紫嫣红的始在家园。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我们的先人把诗歌当作自己的一种生存形式。原始诗歌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逐渐成为中国士人的一种生命形式,流淌在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血液之中。

顺着中华民族这条诗歌长河找寻,在它的源头便是《诗经》和《楚辞》。

《诗经》,产生在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大约五百年间,分为风、雅、颂三类,共有305篇作品,它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无邪,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是先民心底流淌出来的歌,贴近性灵,贴近生活,贴近乡俗。

《楚辞》,则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走进《楚辞》,楚国的山河,南湘的巫风,长长的叹息,驱不散楚天的尘埃和浓雾。

《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雄踞中国传统文化殿堂上座,堪称双璧。

 

9 秦皇汉武

 

大乱之后,一统的时代终于到来。从此以后,中国的历史尽管仍然在重复古老的分分合合,但无论分合,一统则成为一种精神被传承和维系,传承和维系的结果就有了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对于此,历史不得不记住两为彪名史册的人物:秦始皇和汉武帝。

幅员辽阔的黄土高原养育了奔放豪爽的西北汉子,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造就出深邃睿智的秦风人文,这一切孕育了我国第一位一统山河的帝王——秦王赢政。秦始皇并吞六国,武功赫赫,而后又北击匈奴,声名远扬。

一统后的大秦帝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不久就覆亡在农民起义的大潮当中。随后建立的汉朝,承袭秦制,及至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思想上的控制。武功的煊赫和思想的早熟,成就了一统的大中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秦皇汉武的赫赫武功早已化为历史的烟尘,随风吹尽。“秦”的声音随着西迁的匈奴带给了大半个世界,而汉家的雄风,凝聚成一个民族——汉族的辉煌底蕴。

今天,“秦”和“汉”,“秦人”和“汉人”,则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等同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

 

10 三国演义

 

历史流走了大汉的雄浑与豪壮,路峰一转,进入了一个乱世。

乱世成为一个舞台,无数英雄次第登场,曾经豪气云天,曾经叱咤风云,英雄无数,好戏也无数,从而成就了一部纵横捭阖的《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东汉末年以后的历史,用短暂的时间演义出了这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演义出一个个伟岸的英雄,演义了一个时代。《三国演义》也正是把这一切演义得淋漓尽致的舞台。

《三国演义》是一部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伟大作品。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夺目的时代,不仅在于其政治、军事上的纵横捭阖。在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的社会背景下,也酝酿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三国文化。

 

11 名士风流

 

魏晋时代,一个令历代文人墨客思慕遐迩的时代,一个一千七百多年后仍散发异采的时代。

那是一段怎样的岁月,高洁如《广陵散》,潇洒如《兰亭序》,豪迈如《敕勒歌》,曹氏三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太多闪亮飞扬的名字,尽是一道道红尘风景线。历代的语言大师赠予这个年代一个“风”字。风,即风采、风姿或风度。风是流动的,无影无踪又洒脱不羁,矫若游龙,翩若惊鸿。

魏晋风流,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是越名教而任自然;是服药炼丹,饮酒任气,高谈老庄,双修玄礼。药、酒、姿容、论道谈玄,山水景色则成了这种风度的衬托,或者外在延伸一炷香,一盏清茶,一杯醇酒,便可以海阔天空地谈论不休。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聚啸林泉,纵酒放诞,最能代表魏晋风度的莫过于“竹林七贤”,而阮籍、嵇康二人又是其中代表。阮籍驾车途穷痛哭而返,“白眼”以待世人,惟对嵇康“青眼”有加,对素不相识夭亡少女扶棺哀恸,——这是最纯粹最动人的哭,这是对一个美丽的生命逝去的悼唁。嵇康“风姿特秀”而潇洒不羁,正直刚烈;受谗及罪,三千太学生前往求情,临刑抚琴,泰然冷笑,《广陵散》由此而绝。与其他人婉曲避世相比,嵇康选择的是最刚烈最直接的抗争。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魏晋风流,是人格的真善美,是超然物外的神韵之美,是雅洁的生活情趣,是深邃的人生思考。

 

12 多事之秋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第二个大乱世,老百姓最苦的也是这个年代,多战乱、多暴君、多异族入侵、多饥馑、人口锐减。

每逢乱世多英雄,乱世成为一个英雄竞相展示的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战争则成为英雄们的用武之地,闻鸡起舞,击楫中流,一战而扬名。

战争造成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一派悲惨景象,战争也促成了各民族间的大融合。前者是恶,后者为善,善与恶之间,只是由于多了历史的一双无形的手。

 

13 大唐雄风

 

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道辉煌。

一说起唐代,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唐诗,李白、王维、杜甫在长安城里吟诗咏词。唐诗,是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在小农社会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就了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广阔的流域面积灌溉着中华民族的国土。

唐太宗李世民则是大唐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鼓动着磅礴于天地的雄浑大气,手握风雷,驰骋华夏,身披金甲,成就大唐不败的神话。贞观之治,名垂青史。海纳百川,大略雄图,四海一家。

从四世纪初起就一直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到唐王朝建立,已经四百年了。四百年,要改变一个家庭思想感情的遗传基因是绰绰有余的。因而李氏家族成了一个深度胡化的家族。他们又自认是古代哲学家老子李耳的后裔,因而对老庄道家十分推崇。对魏晋南北朝以来勃兴的佛教,他们也不存任何芥蒂。有了这样一个不带成见不存偏见的政治核心,加上国力强大,生产力的发展也达到了小家社会的最高水平,于是唐朝人信心十足,对什么都敢用微笑来接纳。

在封建制度下,这是唯一一个政治气氛如此宽松大度的朝代,大唐以雄浑的气魄吐故纳新,包容四海,造就了一代盛世佳话。

 

14 五代十国

 

岁月流走了大唐的雍雅、大度,又一次跌入深谷,进入了一个乱世——五代十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中原地区的王朝不断更替,前后有梁、唐、晋、汉、周五代。其他地区主要在南方则有十个割据的王国:长江下游的吴、南唐、浙江一带的吴越、福建一带的闽、四川一带的前蜀、后蜀,两湖地区的楚、南平,两广地区的南汉和山西境内的北汉。

天下久分必合,久乱见治,中国是不可分裂的整体。大分裂的五代十国时期,正是“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的大好时机!在这风云际会的环境里,必有风气之先、建腾跃之功的人杰,也必有鼎鱼幕燕、危在旦夕的弱者。

乱世出英雄,英雄出得太多,历史都无法记得清楚,反而一个末代的皇帝,一个落魄的文人,在南朝肃穆的烟雨之中,靠得几句诗词而青史显名。

一个小国消亡了,一颗星划破太空,倏忽沉寂。而浩渺的文学天空上,却腾起一片星云,如月华逐水,美奂绝伦。这个小国,就是五代十国时代的南唐;这片星云,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很多,但没有一个像李煜那样使五代十国那段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显著的时代,因为他的存在而更加溢光流彩起来。

李煜不是一个真正的君,而是一个真正的人。他为君的权欲极轻,做人的“情欲”却极重。正为此,使他留下了千古的名句,也为他铸就了人生的悲剧。

李后主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美丽、最风流、最多才、最能爱的文人。我们为李后主的死扼腕叹息,李后主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

 

15 两宋兴衰

 

宋代让人迷恋,尤其让文人迷恋,这是一个优雅、迷茫、古典而又苍凉的朝代。

一地淡黄的秋菊,一位一袭藕荷色裙裾的女子,一壶陈年的女儿红,一座渡口旁的茶坊,一支锋锐宝剑,这些场景都与一个朝代有关,正是这个朝代成就了《宋词三百首》。

走近宋代,也就走进了宋词。走进宋词,就走进了菊花、美酒与剑的历史。

走进宋词,读千年以前的词句,遥想历史风尘中词人的悲愁离合,感受精炼与细腻中蕴含的苦闷辛涩,那些或豪放或婉约的阙阙经典,让人顿生感慨,生的艰辛、爱的幻灭、漫长的漂泊都如流水般消逝,只有词的精髓渗透着后人的心灵。

 

16 一代天骄

 

塞外飞扬的不仅仅是风沙,草原盛开的不仅仅是鲜花,千万匹的战马,驮起了一个千秋的神话。

一个山雨惊满楼的年代,一个乱世造就英雄的世界,一个以狼为图腾的民族之中,出现了一位真正的英雄,金戈铁马、血气方刚,绝世风华,一代天骄,他就是成吉思汗。是他纵横大漠、所向无敌,是他驰骋万里,创立伟业。

成吉思汗的一生是在马背上、在战争中度过的,其对外战争的规模之大,远征的路途之遥,占领的地区之广,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的,曾震惊世界,一度被称为“世界的皇帝”、“征服世界的汗”。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搏击一世,在统一蒙古各部,出兵南下,挥师西征以后,就溘然长逝了。但是,他的战马的铁蹄留下的回声,却一直在震撼着人们的心;赞誉者有之,咒骂者有之,谈成吉思汗色变者亦有之。从中国到波斯,从波斯到欧洲,学者们争相了解他,研究他,探索着他之所以成为“一代天骄”的秘密。

也正是这位成吉思汗,在美国《华盛顿邮报》1995年12月31日公布的该报评选的千年之最中,“千年风云人物”这一桂冠授给了他。该报对他的评价是:最完美地将人性的文明与野蛮两个极端集于一身。

 

17 明代风云

 

赶走了一个马上民族的统治,又一个汉人的王朝建立了。汉家的王朝,并没有缺乏汉家传统的自由、雍容与大度,也曾经有过郑和劈波斩浪下西洋的千古壮举;也曾经有过陈诚风尘仆仆通西域动人佳话。

然而,历史的诡谲是:明王朝一方面表示心胸的广大,另一方面却又自居为世界的宗主。中国在放眼世界的同时,似乎又逐渐放弃了世界性的追求。在伸首向外看了一眼之后,中国似乎便觉得外面的世界一切微不足道,已经进入世界的一只脚很快又缩了回来,过去曾经开放的大门也悄悄地关上了。

尽管这时“天下”已经渐渐变成了“万国”,“众星捧月”已经渐渐变成了“迷乱星空”,“朝贡”已经渐渐变成了“贸易”,但这时中国上层人士的感觉却还是在中古,依然沉湎于“宗主国”对“朝贡国”、“中国”对“四夷”的文明地图中,想象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可是,打开的门毕竟是关不住的。当西洋人开始凭借其航海技术,远渡重洋来到中华帝国之时,中国便开始面临一种十分尴尬和奇特的国际遭际了。

 

18 康乾盛世

 

紧闭的门开了又关了,王朝的更鼎,历史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循环。

中国不幸,又一个马上的民族入主中原;中国有幸,又一次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威力,又一个民族融入中华。康熙大帝的雄才伟略,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再一次,一个欣欣向荣、四海一家的王朝呈现在世人面前。

历史的宿命便是:当康熙帝在为自己的千古基业南征北讨之时,当乾隆帝在为自己的“

十全武功”吟诗作赋之时,当帝国的士子们开始折腰只为“稻粱谋”之时,世界权势的天平却悄悄地向西方倾斜了。

19 晚清悲歌

 

历史流走到晚清,依然循环着中国古老的盛极必衰的老套路。尽管爱新觉罗的后代依然精力充沛,依然宵旰勤政,然而仍然不能阻止一个王朝的没落。

历史自有历史发展的规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固执者终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大清帝国必将遭受屈辱惩罚的宿命,自从“闭关锁国”令颁发的那一刻起就早已注定。拥有“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傲慢地送走了英国马戞尔尼使团,东西方交流的大门被关闭了。从此,西方的发展和东方的没落,形成对比。中华民族曾经拥有的辉煌成为历史,铸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梦,一种理想和追求。

 

20 西学东渐

 

在远古的时代,东西方在对方眼中都是一个梦、一个神话。

四百年前,一批传教士远涉重洋、不畏险阻来到东方,叩响了中国厚重的大门。从而撩开了东西方这张神秘的面纱,开启了中西方科学文化交流的序幕。

西洋近代天文学、历学、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音乐、绘画等学科尽数传入中国。

随着国门的洞开,西学西潮,欧风美雨,倾巢涌入,中国人在寻找一种救国的良药。从最初的皇帝士人到以后的党人学子,无不在为富国强兵的旧梦孜孜以求。

自以为是“天下”的中国开始低头向其以为是蛮夷的西方学习,一辱再辱中,中国人毕竟在进步了。

经过了三四百年的碰撞和融合,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由制度到文化、由文化再到精神意识四个互相缔结的阶段的学习,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其遗迹在中国大地上至今仍随处可见。

 

21 传承文明

 

黄土高原上的风,长江黄河里的水,孕育了我们这样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文明。一如那千丘万壑黄土高原上一刮千年的风,一如那九曲十八弯黄河里流淌不息的水,千年的华夏文明,薪火相传,一路走来。

穿越夏商的迷离,大汉的雄浑;穿越盛唐的煊赫,两宋的雅致;穿越元明的风,满清的雨,五千年的历史,就这样一路走来。

古老的中华文明传统,独具特色的民风民情,风格各异的乡土文化,浓郁的人文气息,无不闪烁着传统文化的光芒。文化在这里沉淀,文明在这里传承。

这里是你我共有的家园 这里有我们共许的心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找寻智慧,从《道德经》到《菜根潭》,无不彰显出古代哲人取之不竭的智慧渊源。它传承着文明,传承着进步,传承着一切人类的文明史。

打开折叠的光阴,倾听岁月的低语,让我们把昨日的黄花,再铺就今天的辉煌的篇章吧!

 

22 礼仪之邦

 

祖先的历史,就像黄河万古奔流,承载了多少辉煌,多少沧桑;中华的风骨就像泰山千秋耸立,铭刻了多少功绩,多少荣耀。周公制礼作乐,孔子传承布道,沿着历史长河,向前追溯,我们看到了一个礼仪之邦。

自古以来,中国不乏铮铮铁骨的君子,飘逸的儒风,高洁的风范;自古以来,中国不乏一诺千金的勇士,侠义的气概,忠孝的情操,成就了一个礼仪之邦的千古佳话。

中国人是重“礼”的,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又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中国人是知“礼”的,尧将部落首领禅让于舜,兴水利农桑之业,以治九州;孔融让梨,自幼知礼,兄弟情深;赵国蔺相如忍辱退让,留下“将相和”的美名。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传统上很注重礼尚往来。中国最早有《周礼》、《仪礼》和《礼记》,其后各个朝代都制定有礼仪典章。

“仁、仪、礼、智、信”,其中“礼”是中国文化思想最经典、最辉煌的一页。

古代中国把“礼”作为修身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把它作为做人的起码要求。在几千年的历史里,我们的先辈建立起了一系列礼仪,并逐渐完善,形成了具有东方文明特色的礼仪文化,它包括一套仪式,是人与人交往行为的规范。讲信修睦、律己修身、仁爱孝悌、敬老爱幼、尊师重教、自谦敬人,这无疑是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

 

23 百年树人

 

    从自然赠与我们的杯中,我们饮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文明。当我们走过秦砖汉瓦的历史云烟;当我们走出欧风美雨的风行岁月,看到古埃及的文明已经淹没于漫漫黄沙,古巴比伦的文明已经消失于茫茫天际,古印度的文明已经中断于异族入侵,我们不能不为我们的文明的传承与绵延而震憾。

感谢我们伟大的先贤,用他们深邃的智慧,凝成了中华文明的海纳百川;感谢我们伟大的先贤,用他们不懈的努力,传递着中华文明千年的教化。

    第一批象形文字的成形,第一支用于书写的笔的出现,最古老的教育便诞生了。《礼记?学记》记载:“古之教育,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此时我国最古老的教育制度便已初具规模。

点点的星火,掣亮黑暗的莽原;闪闪的足迹,铸就了华夏的文明。亘古不息的古代教育,传递着中华悠久的文明。

回顾历史,无论是古罗马的繁荣,还是盛唐时的富足,都不再能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任何物质帮助。保留下来并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是古圣先贤的精神感召,是历代智者的思想传统,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

 

24 琴棋书画

 

琴棋书画,文人雅事。

琴声瑟瑟,雅意无穷。一挥手,妙韵有谁听?在那云淡风轻的地方,弹一曲,听一曲,心灵相通,语言是多余的。一份古意伴着千年不变的风景,多少兴亡也不过是一江流水而已。“大珠小珠落玉盘”,“犹抱琵琶半遮面”。古琴里有高山流水,也有二泉映月,阶前抚琴,但为知己,夫复何求?琴之全部意义,在于知音。世间所有的吟唱,又何不如此?

玉子捻来,别情雅致,楚河汉界决战千里,方寸里自有万马奔腾。酒须逢知已,棋要下对手。下棋不但能体现人的才华,亦能体现人的品行。追求的不仅是要赢了对手,更是要赢了自己。人生就是一场棋局,不但需要好的知已,也需要好的对手,二者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君不见多少 在和不适宜的对手对弈,甚至耗其一生,何其悲乎!

挥毫泼墨,或书或画,书法飘逸花凝露,水碧山青细雨斜。书法之美在于全局,国画之美则在意蕴。

琴棋书画,寓生命的意义于乐趣之中,寓生命的乐趣于智慧之中,寓生命的智慧于感悟之中,寓生命的感悟于磨练之中。

不似西方古代的角斗场、早期的钢琴、现代的高尔夫,它们只属于王公贵族,中国的琴棋书画是高雅的,充斥于“殿堂”,又是大众的,流行于民间。中国的琴棋书画不仅仅是艺术,也是娱乐,传统艺术是充满乐趣的艺术,传统的娱乐也是洋溢艺术的陶冶,这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亮点,这也许正是琴棋书画经久不衰的缘故吧。

 

25 乐山乐水

 

中国人向来是对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的。

山,承负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远古的先祖游走于山野,穴居于山洞。高山仰止,古人对于山,无不产生一种肃穆、敬畏的感情。历代的帝王,络绎不绝地封山祭山,以求得心灵的安逸。叠潭垂锦,松柏满坡,峰多石怪的景象与久远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韵。

水,渊源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淮河南北到珠江三角洲,还有灵渠、大运河无不涟漪起千百年来中华古国的文化波纹。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水已不再是一种物质生命的必需,而升凝成为中国人精神领域的一项图腾。

灵山韵水,山水间自有一股莫名的宁静和逼人的灵气。千年的人文风化,从而使山有了魂,水有了情。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数千年来,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历代文人骚客情有独钟于山水,不断吟诗作赋,留下了大量佳句名篇,无不将山水神韵潜化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释然情怀、或敬或羡、或喜或叹,而悠然自得。

 

26 建筑园林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是凝固的文化,它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伫立在那里,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弦。

如果说古老的西方建筑蕴育着一种肃穆的宗教美,那么悠久的中国建筑则流露着一种和谐的自然美。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而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

中国建筑艺术,她的光采照人的美丽风貌,她的波澜起伏的发展历史,和蕴藏于其中的中国文化精神,形成一种智慧、一种气势、一种幽默、一种独具特色的神韵。

移天地于一区,收千里于咫尺。园林艺术突出体现了我国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不管是皇家园林的宏大,还是私家园林的精巧,都以表现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为特色,给人以无限美好的享受。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夺天工,意境无穷。青山流水意不尽,江湖沧海一壶中,这就是中国园林建筑的魅力所在。

 

27 寓言故事

 

如果说神话是是人类童年的梦幻,那么寓言便是人类茁壮成长理性的诗歌。

寓言是人类最通俗的语言,故事里是知识最宽阔的海洋。

寓言是历史最形象的表述,故事里有人生最永恒的伴侣。

古老的中国与古印度、古希腊,并称世界寓言的三大发祥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每一位论辩、游说之士几乎都有寓言创作,其数量之巨,足可“汗牛充栋”;其艺术之美,堪称“姹紫嫣红”。此后,寓言创作历尽沧桑,绵延不绝,影响深远,直达当今!

在人类历史的文化长河之中,寓言故事以自己独有的特性,成为传播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一支轻骑兵。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寓言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故事,贮存着人类的智慧,传承着思想的火花,铢积寸累,伴随人类从蒙昧时代一步步地走向现代化。

今天,寓言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她独有的魅力。

 

28 民间传说

 

千年的历史,也许太过繁杂,无法让普通民众了解地清楚,于是,人们放飞想象的翅膀,编织出了一段段动人的传说。

乡野村落的潺潺小溪,村头卧伏的低缓山岗,一条小路,一段城墙,在百姓的心目中,都成为了鲜活的历史。口口相传中的故事,装饰了逝去的历史,也丰富了我们的梦。

    牛郎织女劳燕东西的七夕鹊会,白蛇传许仙白蛇的凄美爱情,孟姜女千里寻夫的哭倒长城,梁山伯祝英台化蝶双飞的千古传诵,……醉八仙八仙过海的各显神通,都被演绎得美奂美伦、精彩异常。

    在童年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在乡间爷爷缭绕的烟雾中,迷人的神话、精彩的传说,注入我们的血液。千年的历史在变,古老的童心不泯,这也许就是代代传递的传说故事给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烙印吧!

 

29 戏曲小说

 

中国,一个文学的国度;文学,折射出了中国人浪漫的精神、文化的气质、集体的智慧和民族的才华。

如果说诗词是高雅的文学,诗以唐冠、宋以词称,吟诗作词,成就了代代才子佳人;那么,戏曲小说则因其通俗,成为通俗文学的代表,一部部戏曲小说,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伟世经典,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滋养了代代普通民众。

因为有了戏曲小说,才有了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花脸的窦尔敦,才让普通民众认清了善恶忠奸,知道了兴替故事,有哪些皇帝,有多少忠臣良将,多少奸党佞臣,懂得一些国法,识得一些伦理道德。小说、戏曲伴随着时代的风雨世代流传,穿越时空,弥漫、浸润,铸就了今天浓郁的民间文化。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宰割天下、翻云覆雨的得势英雄史诗,那么《水浒传》则是一部啸聚山林、快意恩仇的落魄英雄史诗了。因为是史诗,都无不来得悲壮,也许这正是被民众喜闻乐见的原因吧!

一部《西游记》,在专制黑暗的封建社会,因为有了“孙悟空”的不畏权威、斗天斗地,而让倍受压榨的民众痛快淋漓地宣泄了一番;一部《红楼梦》,则借假语村言,说不尽,道不完心酸事、荒唐言,真可谓千古奇书!

 

30 侠义精神

 

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谁不为侠情侠骨、侠气侠胆的侠义精神所倾心?有谁不为奇趣横生、惊心动魄的侠义故事所吸引?

侠——一个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历史与文学现象。

侠,一个千百年来让人们热切期盼,痴迷想象的一种历史长存的心态与精神,一个民族群体一代期盼的自我人格力量的化身,一种英雄形象的象征。

侠,近于儒家的英雄主义人格,扶危救亡,济世进取;侠,具有墨家的下层民众的社会理想,挟道叛逆,超凡避俗。

侠,似雅实俗,俗中寓雅,是连接知识分子与江湖文化两大层次的重要心灵纽带;侠,又不拘一格,是对重视群体取向成就动机的传统文化的一种否定。侠,闪烁着个体的自由,带着梦幻之光独来独往地徜徉于中国文化的理想与现实之中。

侠与侠义精神的内核是正义与伦理性,他超越地域,超越社会地位,超越个体情趣,而又不低世媚俗,这正是中华民族深藏的民族文化的心理底蕴。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家为国,纵跨轮回、睥睨生死,这才是为侠的根本。

 

31 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中国则成为一种艺术,博大精深,精美绝伦。一道可口的佳肴,一盅陈年的美酒,一碗浓郁的香茶……在这里,都流露着生活的韵味,浸润着历史的积淀,形成独特的中国饮食文化。

古往今来,从宫廷到民间,从内地到边疆,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食风的盛、雅,食艺的精、奇,都堪称一绝。

  “吃”的繁荣---中华饮食菜系林立。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吃”的典雅---中华饮食礼仪繁杂。美食、美味辅以之美器,追求三者的和谐统一,浑然一体。调味之精益肴器之华贵,膳食之繁盛,烹饪技艺之巧妙,均举世无双,独树一帜。

  “吃”的奇异---中华饮食品种广博。飞禽走兽、生猛海鲜,无论是天上人间还是湖泊江河人们都能够找到吃的乐趣;烹炸煎炒、蒸煮烧烤,别具情调的食风食味都能够成为饮食的艺术。

 

32 商业文明

 

早在4000多年前,居住在我国商丘的商族人首创物品交换,开中国商品交易之先河,此后我们便称从事商品交易的人为商人,商丘成为我国商业的发祥地,而商族人的先祖相土则成为中国商业的始祖(亦可称为“商圣”)。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士农工商”四民之一的“商”,一直在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范蠡的贱买贵卖,赀累巨万(自号“陶朱公”);子贡的预测商情,待价而沽;白圭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吕不韦的奇货可居,买通卖空,一时都成为富比王侯、富甲天下的大商人,留下了千古佳话。

明清时期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商帮的崛起,更是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丝绸之路上的人影驮声,京杭运河里的浆声船影,都已成为历史的烟尘,而商业文明中所凝练成的精明、灵活、诚信、吃苦耐劳精神和创造性的智慧,则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

 

33 中华医学

 

我们的先祖,在战胜自然的同时,还要战胜自己。这正如古希腊神庙里一句不朽的铭文: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首先要战胜自己。人是要不断与自然斗争的,战胜自然首先要战胜自己不受自然疾病的侵袭。

自从黄帝食百草辨百药,我们的中华医学便诞生了。望闻问切、阴阳调和、标本兼治,知识和经验在历史中一脉相承,中华医学典籍浩瀚,人才辈出,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学体系。

千年的历史风风雨雨,盖世的神医,战国的扁鹊,东汉的华佗都消失在时空的烟雨迷蒙之中,惟有其悬壶济世救民的神话被代代传颂。

历史继续向前流走,留下了一个人身影,他就是李时珍。李时珍躬身察访、不耻问教,历时数十年,三易其稿,终于著成了著名的《本草纲目》。

从扁鹊到华佗,从张仲景到李时珍,……让我们走进一段段历史传奇,看到了中华医学的辉煌和成就。

 

34 科技之光

 

古代的中国不仅仅只有“倚天把剑观沧海,斜插芙蓉醉瑶台”的文学情怀,也不仅仅只有闲情雅致的书法,绘画,瓷器和刺绣,中国古代也有令世人瞩目的科学技术。

翻开《中国科学技术史》,每一页,每一项辉煌的成就都令世人瞩目、惊叹:完备准确的天象记录、世界一流的数学成果、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饮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中华民族,一个早熟的民族。千百年来,我们不仅仅每天都比西方最先看到太阳,而且还使我们的古代科学技术一开始便在这块土地上得到了长足发展。于是,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便永远镌刻在了人类的历史碑上:15世纪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遥遥领先的地位。正如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所言:“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而且,中国科学家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如果让我们说说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对如下名字肯定会如数家珍:祖冲之、李时珍、张衡、沈括、毕升……如果问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我们也不会不知道《齐民要术》、《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以及都江堰、大运河、浑天仪、万里长城……

 

35 江山如画

 

    浩淼的宇宙,古老的东方,盘古开天开出了一方天地。云蒸霞蔚绣美了浩天广宇,青翠壮绿染透了万里山河,丽日生烟鼓起了高天云翼,万丈烈焰扯来了斑斓风火。

山河如画,岁月如歌。做一只历史的精灵,放飞生命的翅膀,穿行时光中,将岁月收存于生命的背囊,遨游于祖国广袤的山川。

东海里掬一汪绿水,南园里获一碧千年,西天里寻一方净土,北国里采一朵雪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汹涌长江,流过巍巍高山,流过莽莽丛林,潮来潮去,日落日出,留存了美景如画。

是谁带来了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了千年的眷恋?滚滚黄河,流过巍巍昆仑,流过沃野千里,记录了历史的沧桑,也见证了中华的辉煌。

 

36 继往开来

 

历史如轻风,千年的历史,几多辉煌,几多沧桑。中华民族就这样一路走来:一泻千里的奔腾交织着百转千回的不屈与执着。莫问千年的琵琶为何这样婉转﹑悠长?千年的辉煌、百年的屈辱,都已成为定格的历史。

去着的尽管去着,“逝者如斯”,对于过去,我们应该交给历史老人,从中去汲取经验和教训;而来着的,正是我们所要珍重的!

打破的都已经打破,继承的还应该继承。新的千年,新的使命,新的征程还要我们新的一代继续前行。

思想解放了,国门打开了,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千年的风华,凝结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传统;百年的抗争,锤炼出中华民族求实的作风。追随世界前进的步伐,引领知识经济的浪潮,又是一个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