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牛一天吃多少草料:用国学智慧感悟幸福2——于丹的九堂幸福课(5-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13:48

 名师于丹的九堂幸福课(5-9)

       《于丹的天空》一书首次辑录《百家讲坛》外于丹解读人生最全精华,书中的“9堂幸福课”融合当下身心灵修炼与国学智慧,以最新感悟教你深耕福田:“安身立命的哲学”、“活出不较劲的自己”、“过好日子的真智慧”、“柔和温暖的处世良方”、“拯救困顿中的自己”、“乐活当下的本源”、“懂得如何去爱”、“做一个有幸福感的女人”等等。这是一本在烦心的时候可以解愁,安寂的时候用来静享的心灵读本。朴素温馨的封面,雅致时尚的版式,贴近心灵的主题,从里到外让人感受到于丹系列所具有的亲民色彩,同时字里行间又散发着一股格外清新温暖的气息。“天空”中有智慧的繁星,有滋润人心的甘霖雨露。书中的“天空”为我们提供一方心灵的栖息地,在那里,我们能洗去烦恼,找寻到安身立命的哲学。

 作 者: 孔健        出 版:江西人民出版社  目录: 自序:唯一的于丹一.安身立命的哲学   二.活出不较劲的自己   三.过好日子的真智慧  四.柔和温暖的处世良方 五.拯救困顿中的自己六.乐活当下的本源  七.懂得如何去爱  八.做一个有幸福感的女人  九.为师之道 

第18节:拯救困顿中的自己(1)



  五、拯救困顿中的自己

  于丹最新感悟:

  我们经历的事情越多,心里的信念越朴素,人在岁月流光中走过来,心会变得越来越柔软,心会变得越来越坚强。我们因为柔软悲天悯人,我们因为坚强穿越苦难。

  如何走远不迷失

  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

  他去美国念电影学院时已经26岁了,这件事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父亲告诉他:纽约百老汇每年有几万人去争几个角色,电影这条路走不通。他义无反顾地去了,这个曾经羞涩、腼腆的人漂洋过海去了美国。那么结果如何呢?

  毕业后,整整六年里,他没有工作。作为一个男人,他唯一的工作就是在家做饭带小孩。有一段时间,他的岳父岳母看他整天无所事事,就委婉地告诉女儿,也就是他的妻子,准备资助女婿一笔钱,让他开个餐馆。他自知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但也不愿拿别人的资助来开展自己的事业。于是,他决定去社区大学上计算机课,从头学起,争取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他背着老婆硬着头皮去社区的大学报名,一天下午,他的太太突然发现了他的计算机课程表。结果她顺手就把这个课程表撕掉了,对他说:"你一定要坚持你的理想。"

  因为这一句话,因为有这样一位明理智慧的太太,他没有去学计算机。

  六年以后,当他带着自己第一部独立执导的电影闯进人们的视野时,人们看到的不是初出茅庐的青涩,而是《推手》中稳健而独立的关于中西文化碰撞的观点。这个人就是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华人--李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生命的精彩却是无限的。谁都想成为下一个李安,但是又能有几个人耐得住寂寞,等上六年的时光,甚至还有可能会更久。六年的寂寞足以削平一个人的斗志,即便我们有李安一样的才华,又有几个人有李安的耐性,能够一直等到成功的来临。

  自古以来,坚持的头号大敌就是诱惑,就是耐不住寂寞。有这么一句话:"我什么都能抵制,除了诱惑。"因为耐不住寂寞和诱惑,常常令我们丧失了志向,偏离了方向,始终登不上成功之船。一个人想成功,一定要经过一段艰苦的过程。任何想在春花秋月中轻松获得成功的人都是枉然。这寂寞的过程正是你积蓄力量,在开花前奋力地汲取营养的过程。如果你耐不住寂寞,成功永远不会降临在你身上。用于丹最欣赏的一句话来说,"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


第19节:拯救困顿中的自己(2)



  跑在掌声之前,也就是跑在无边的寂寞里。这才是冠军的意义。我们看很多人被功名利禄迷失方向,常常忘了人生真正的意义;而那些能够淡泊名利的人,却能在淡泊中参透人生的玄机,悟出许多的真理。庄子就是这样的例子。楚国请他做官他不肯去,他宁愿守着心田,静静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守住寂寞,也守住了自己的内心,给自己的生命以更加开阔的天地。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在他的十卷本巨著《昆虫记》中,曾描写过蝉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蝉的生命期仅仅30天,而为了这极短暂的30多天的飞翔高鸣,它们的幼虫要在泥土里等待四年的时间。在四年漫长的痛苦等待中,必须经受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和天敌的入侵,保存下来,才有化为蝉的机遇。

  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人生要想获得成功,首先都需要耐得住寂寞,寂寞能促进一个人成长,寂寞是成功的另一种境界。

  有一个笑话,说一个人要挂一幅画,然后找来了锤子和钉子。结果发现这个钉子挂不住,得弄一个小木头楔子。然后他又去找木头,找着了又去找斧子,接着又去找锯。一轮一轮地折腾下来,等到凑齐了所有的东西,他已经忘了自己最初的目的是什么了。望着一大堆工具,他早就忘了那幅画的存在了。

  这似乎是对生活的绝妙比喻。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很多人都渴望辉煌,追逐熙熙攘攘的热闹,追求繁华背后的灿烂,结果在不断地追逐中迷失自我。我们忘了自己的坚持,忘了自己的选择,却记住了忙忙碌碌,记住了为行走人间的疲于奔命。我们就像那个忘记画的人一样,忘记自己的初衷。假如,李安当年学了计算机,没有找到工作,是不是也要去学厨师呢?如果厨师毕业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难道再去学木匠?那么这一生,说不定到最后他是白白浪费了。

  所幸的是,李安没有。他在寂寞与困顿中守住了自己的理想,也为自己的未来守住了一份事业。

  若人生只如一碗茶香

  如果人生如茶,你去跟这个残酷的世界相遇,那么煎熬就变成了一种成全。

  很久以前,在深山的庙里,有一个年轻的小和尚,他过得很不快乐,整天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唉声叹气。后来,他对师傅说:"师傅啊!我总是烦恼,爱生气,请您开示开示我吧!"老和尚说:"你先去集市买一袋盐。"小和尚买回来后,老和尚吩咐道:"你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待盐溶化后,喝上一口。"小和尚喝完后,老和尚问:"味道如何?"小和尚皱着眉头答道:"又咸又苦。"

第20节:拯救困顿中的自己(3)



  然后,老和尚又带着小和尚来到湖边,吩咐道:"你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再尝尝湖水。"弟子撒完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老和尚问道:"什么味道?""纯净甜美。"小和尚答道。"尝到咸味了吗?"老和尚又问。"没有。"小和尚答道。

  老和尚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小和尚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盐的咸味,我们所能感受和体验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将它放在多大的容器里。"小和尚若有所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的胸怀有多大,就能容忍多大的苦难。如果你的心只有杯子那么小,也许很小的几颗盐粒就会把你的心浸染得痛苦不堪,但如果你心存海量,那么也许一袋盐全部倒在你的湖水里,品尝到的也依旧是甘甜。"相由心生",恐怕也是这个道理。

  在人的一生中,谁能够保证没有挫折、坎坷与痛苦呢?谁能够保证一帆风顺,没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顿呢?如果都像小和尚一样去不断地抱怨的话,在人生的谷底,恐怕我们听到的都是绝望的"回声"。所以,面对人生的不平路,我们不妨借鉴于丹的一种做法,"储备好一份性情来穿越苦难"。

  其实,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不单是李白、苏轼这种生性豁达的男子具有这份穿越苦难的悲壮,就连李清照那样的女子,也有着大丈夫的气节,穿越悲伤的才情。李清照在赵明诚过世后,再嫁后过得非常不幸福。按照中国传统礼教来说,她应该和所有女子一样,忍气吞声,然后在悔恨中度过自己后半生。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她甚至不惜对簿公堂,也要摆脱夫妻关系,重获自由。在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可以想见她所承担的苦难。但是,我们看李清照,她以自己的勇敢挣回了自由,用一份刚柔相济的执著完成对苦难的超越。其襟怀和志气,都绝非普通男子所能及。

  于丹曾经讲过一个比喻,她说如果把苦难比喻成沸水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三种不同的结局。第一种人,像一个生鸡蛋:放在水中之后,一会儿就被煮熟了。但是煮熟了的鸡蛋会怎么样呢?我们看去了壳之后,里面也硬邦邦的,变成了一个实心的、没有弹性的、缺少活力的熟鸡蛋。这种人在生活中就是那种常常抱怨且很暴躁的人,他们很固执,不柔软,和环境总是格格不入的。

  第二种人和这种人正好相反,像一根胡萝卜。放在滚水里煮熟了之后,和环境很快就融合在一起了,但是我们不能碰,因为她已经被煮得软绵绵了,你一碰说不定就断了。这种人在生活中就是不断被消解的人,他们看上去和环境融合得非常好,但实际上已经被环境改造得失去了自我。

第21节:拯救困顿中的自己(4)



  最后一种人,就像干茶叶。抓一把干茶叶放到滚水中会怎么样呢?我们看茶叶在水中渐渐舒展,变得非常"滋润"。而且最奇妙的是,滚水相煎,竟然可以飘出缕缕茶香。这种人就是和生活互相改变、互相成全的人。她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周围的环境,也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旅程。所以,于丹说:"如果人生如茶,你去跟这个残酷的世界相遇,那么煎熬就变成了一种成全。"

  喝茶的人,喝到最后,都是淡泊名利、恬静自然。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先生说:"茶味禅味,味味一味;诗心佛心,心心相印。"写诗写到最后,深情款款,就是通着"佛心",通着人间的慈悲与大爱。喝茶喝到最后,就是一种"禅意",清茶人生,宁静致远。

  据说,福建泉州地区有一个雅致的茶馆,上面一副茶联,吸引了无数的茶客:"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一方矮矮茶庄,将山水之情致都浓缩在一席之地;纵论古今英雄,将人世之悲欢一饮而尽。既有仙风道骨的疏落,也有以茶会友的豪迈,实在是浮华社会难得的情怀。

  人生如茶,不妨将苦难沏进茶里,品绿茶的雅致、红茶的浓郁、花茶的清新,在一杯香茶中,翻看一本好书,穿越一段美好的人生!

第22节:乐活当下的本源(1)



  六、乐活当下的本源

  于丹最新感悟: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承担重任时,不应像一个苦行僧那样去忍辱负重,而应该快乐地举重若轻。同样是重,干嘛不轻盈地把它举起来呢?

  前生不要怕,后生不要悔

  人生没有弯路可言,接受一切结果,这就是一种坦然。

  中国人有句话叫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样的话通常是用来鼓励年轻人奋斗的。得意的要戒骄戒躁,居安思危;失意的要奋起直追,相信人生的柳暗花明。可以说,在中国优秀的典籍里,每句话都有前人经验的总结,细细品读其中的字句,如同推开一扇扇虚掩的智慧之门。

  这是一个关于三十年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三十年的祝福。三十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要去创造自己的前途。想想不可预知的未来,他有些迷茫,决定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听说本族后辈前来询问即将开始的人生旅途,便写下三个字:不要怕。老族长将字条递给年轻人,温和地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今天先告诉你这三个,未来的日子,当你遇到困顿的时候,记得打开看一看,保你半生受用。"

  三十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经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但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三十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还有另外一半族长当时没有告诉他。他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不要悔。

  当年的"不要怕"激励了年轻人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生活,历尽艰辛,只要能坚持就要不断努力,也唯有这样的勇气才能支持年轻的心,"走遍天下都不怕"。凭借这样"尽人事"的努力,当年轻人走过了人生的坎坎坷坷,经历了酸甜苦辣,明白了原来成功的背后五味杂陈时,老族长又告诉他:"不要后悔,不要遗憾,人生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走。"每一步都是财富,坦然地接受生命的馈赠,"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所有的日子都值得用心度过。用于丹的话说:"人生没有弯路可言,接受一切结果,这就是一种坦然。"

  年轻的时候不要怕,长大了之后不要悔。短短六个字,点透了许多人生难言的智慧。在生活中,我们路过也错过,像一条条画在人生轨道上的平行线,交叉,并行,走一段或者走一生。在我们年少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才是需要努力的,初生牛犊,凭借的只是最初的勇敢。假如这个时候缩手缩脚,就很难有所成就。等到我们阅尽人生,才能渐渐体会到人生中的遗憾与失落,许多不完美的心事和往事都渐渐浮现在心头。这个时候,最需要拥有的是一颗无怨无悔的心。我们要不断地告诉自己:走过的都是路,唱过的都是歌,所有的经历都只是一种结果。

  曾经有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小孩苦恼,男孩子都已经十五六岁了,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他去拜访一位禅师,请求这位禅师帮他训练他的小孩。禅师说:"你把小孩留在我这里3个月,这3个月都不允许你来看他。3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你的小孩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人。"3个月后,小孩的父亲来接回小孩。禅师安排了一场武术比赛来向父亲展示这3个月的训练成果。

  被安排与小孩对打的是教练。教练一出手,这小孩便应声倒地。但是小孩才刚倒地,便立刻又站起来接受挑战。倒下去又站起来……如此来来回回总共65次。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的小孩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吗?""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3个月,我所看到的结果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父亲回答。禅师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你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及毅力,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

第23节:乐活当下的本源(2)



  这个故事似乎给"勇敢"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那就是不屈不挠、不怕不悔的精神。

  人生一世,花开一季,谁都想让此生了无遗憾,谁都想让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永远正确,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但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不可能不走弯路。做了错事,走了弯路之后,能有一种积极的后悔,自我的反省,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让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稳健、更从容。因为反思,所以深刻;因为憧憬,所以希望。在过去和未来的交织下,才有把握当下,不怕不悔,不喜不惧的人生。

  不要怕,是说不要害怕明天的风雨;不要悔,是说不要后悔错过的霓虹。只要我们好好把握现在,珍惜此刻的拥有,找到活在当下的勇敢和执著,就一定可以收获美好的人生。

  学着用减法生活

  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

  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也以"君子三戒"来警示世人严于修身。人生的境界高低不在于社会地位的高低,与各人的财富多寡也无关。内心的和谐宁静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人的生命看似很漫长,其实匆匆几十载,历经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也只是弹指之间的事儿,而每个阶段因年龄、阅历的不同,要迈的门槛就不尽相同。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就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警示世人成功迈过这三道坎的妙法。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要警惕:年轻时,精力不稳定,要警惕贪恋女色;到了壮年阶段,血气正旺,要警惕争强好斗;到了老年时,精力衰退,要警惕保守与贪婪。"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人在少年的时候,很容易冲动,这个时候我们尤其注意不能因男女关系而玩物丧志,或因感情的变故而导致人生走向不稳定。有不少青少年,因为谈朋友而误了学业,更有甚者为了争夺一个异性朋友而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想不开的时候,甚至会跳楼自杀。所以,在这个时期要慎重处理感情问题。切忌因色生事、情关难过。过了这个坎儿,就到了中年。

  孔子说,人在这个阶段,"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人在中年,血气方刚,事业、家庭都很稳定。个人为了突破事业上的"瓶颈"定会与人"大打出手"。所以,孔子说"戒之在斗"。与他人斗的结果很可能是两强相争两败俱伤,此时既已家业有成,当静享人生乐趣,以一颗平和之心来看世相万千。

第24节:乐活当下的本源(3)



  人生不过几十个春秋,一晃眼到了老年,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按照孔子的说法,叫"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老人多半性情温和,如罗素所说,湍急的河流冲过山峦,终于汇入大海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平缓和辽阔。在这个时候,人要正确对待你得到的东西。孔子所说的"戒之在得",其实是大有深意的。

  就像于丹所说:"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人年轻的时候用加法,因为你每天都需要学习很多知识、经验。但是到一定层次后,就必须用减法生活了,还和年轻时一样拼命,你的身体根本支撑不住,心理也同样承受不了。

  年少时忙着学习,给自己的心里堆了很多东西,但到老了就必须学会抉择,有些东西虽然很好,却不一定是你所必需的。这就好比去逛超市,年轻人见到新奇的东西,不管自己需要不需要,先买了再说,所以"打折"对他们最有诱惑力。但老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经验,"任它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永远只买自己用得着的。

  也经常听到三五个老年人一起抱怨:生个儿女是还债!那么辛苦将他们养大成人,结果娶了媳妇忘了娘!哪里还有老爸老妈的位置?--细分析一下,这不是"有了才抱怨"的典型例证吗?如果没有儿女,你又从何抱怨呢?换个角度想想,心态平和一下何妨?

  如果不停地抱怨,只会让自己生活在愁苦、阴冷之中。这时就需要自己给自己找点乐子,学着舍弃一些东西,这样才可远离烦恼。

  孔子的人生三戒,其实是对心灵的自我释放与抚慰。只有大度、洒脱的人才能从中获益,修养不够的小人是不会理解其中深意的。

  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少一份豁达,就少一份平常心,当然,快乐就少了很多。沉迷色欲、功名,都是贪欲作祟。若总是求而不得,只能徒增烦恼。以"君子三戒"为修身准则,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平和。

  其实,加法和减法都是生活的一种相对论。于丹曾对大家讲,"欢愉嫌短,愁苦嫌长"。我们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对于欢乐总觉得走得太快,而对于愁苦会觉得度日如年。而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心理上一种不由自主的放大。如果我们学会了用加法和减法来生活,那么就等于在播种的时候多多耕耘,在收获的时候不计回报。这是一种不问前程的美好情愫,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有人说,年轻的时候拍照片是为了给别人看,等到老了的时候才知道都是拍给自己看的。当人生看多了云海漂流,也就知道了什么时候该从容不迫了。建立了内心丰盈的自信,所谓的加减,在心里也就不成问题了。


 

第25节:懂得如何去爱(1)



  七、懂得如何去爱

  于丹最新感悟:

  爱中一定要有尊重,一个把尊重卖给对方认为是爱的人,一定不会幸福,也不是真爱。

  爱要比懂得来的快,来的容易,但是没有懂得的爱不能称之为爱。

  爱需要两个人一起建设及经营,如果不去建设只想要取得,这就是小爱,小爱中有的只有计较和争吵,大爱的建设才会让两个人更加光明而幸福。

  真正的爱不是"捆绑"

  我们很多时候是在以自己的判断去要求别人,哪怕是你爱的人。

  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曾拍过一部中篇电影,叫《爱的捆绑》。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受到丈夫冷落的妻子,得了一种叫"强迫性紧缚症候群"的精神病。她每天都用绳子把家里的桌椅、宠物小乌龟、剪刀甚至房门捆起来,最后到了要丈夫把自己也紧紧捆绑起来的地步。她觉得唯有这样才能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安全感。随着病情发展,她甚至要将星期六、空气等无形的东西也捆绑起来。在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她离家出走了……

  在这部忧伤的电影背后,人们看到了艺术世界以外真实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因为缺少安全感,而用自己的判断要求身边的爱人和亲人,把自己的价值理念强加给他们;一旦他们达不到我们心目中的要求,我们就会失望,然后抱怨。很多女人会不断地说,"我为家庭放弃了青春与事业,作出了多少牺牲,做为丈夫,做为孩子,你应该怎么样来感激我",家人听到这样的话都非常不高兴,即便他们可以按照你的希望把事情做好,但心里肯定也不舒服。用于丹的话来说,这是"以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亲情之间的绑架",在心理学上,这就叫"非爱行为"。

  在建立一个家庭的过程中,你付出爱的同时,也享受了爱的幸福。能够爱或者被爱,都是生命的一种恩赐。所以,在这个互相扶持的人生之旅上,其实我们都是彼此依靠的。我们的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生命和亲人、爱人的感恩,而不是经常的抱怨。著名作家亦舒曾经说:"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人太苛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


第26节:懂得如何去爱(2)



  这句话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我们对家庭、友谊都付出了自己的真感情,所以当子女、爱人、多年的好朋友对我们稍微有一点不理解、不尊重、不体谅的时候,我们就会非常难过,"为什么我对你这么好,你却不愿意这样来对我呢?"

  然而,这样的爱已经不再是一种感情,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这样的爱已经不是毫无计较的付出,而是用来衡量等值的武器。这时候,其实我们都得了"爱的强迫症",以爱的理由胁迫别人来爱自己,而这不是爱,是对爱的"绑架"。

  关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经典的刺猬哲学可以给人以启迪。冬天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刺猬就聚在一起,互相依靠,借彼此的身体取暖。但是当它们靠近时,身上的刺会刺痛对方,使它们立刻分开,分开后因为寒冷,它们又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因为痛又分开。这样反复数次后,它们终于找到了彼此间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其实,刺猬的距离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同样适用。虽然是亲人、朋友,也要保持彼此独立和基本的尊重,才能在相对自由的空间里获得温暖、理解和共同的宽容。过于亲近,有时会被刺伤;过于疏远,又感受不到互相的温暖。只有把握好相处的距离,才能让爱长长久久、绵绵不绝。

  于丹在《论语心得》的处世之道里有简简单单的七个字: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禅宗推崇的人生境界,花在全开了后马上就要凋谢,月亮在圆了之后马上就要残缺。所以,没有开满的花儿和没有完满的月亮是最美好的,因为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对完美的期待。而这份憧憬常常可以令我们少一份苛责、多一份宽容,给彼此心里多一点海阔天空。

  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好的感情是拉得开却扯不断的。拉得开就是彼此都拥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价值判断,而扯不断是说彼此之间的温暖和依恋。所以,爱不是一种捆绑,相反,我们可以把爱看成是人生的一种"松绑",因为爱是如此的温暖、宽容,包含着彼此的信任与疼爱,给有限的人生带来无限的体贴与希望。

  总有一个让我们互相理解的平台

  电影的最大效率不是影院灯光亮起的时候,不是满堂掌声或者哄堂而散,而是欷?#91;不已、意犹未尽的心理共鸣。这样一种共鸣可能在心里映照到了自己的生活。

  在古代日本,耕田的农民被视为贱民,连出家当和尚的资格都没有。无三禅师虽然出身贱民,但他一心皈依佛门,于是假冒士族之姓,了却了自己的心愿。后来,无三禅师被众人拥戴为住持。在举行就任仪式的那天,有个人突然从大殿中跳出来,指着法坛上的无三禅师,大声嘲弄道:"出身贱民的和尚也能当住持,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就任仪式庄严隆重,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众僧都被眼前发生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能来阻止这个人说话,只好屏息噤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仪式被迫中断,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众人都为无三禅师捏了一把汗。

第27节:懂得如何去爱(3)



  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禅师从容地笑着回答:"泥中莲花。"一句佛禅妙语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喝彩。那个站出来刁难的人也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无三禅师的精湛话语。就任仪式继续进行,这突然的刁难并没有对仪式产生什么影响,禅师的佛禅妙语增加了他的威信,众人更加拥护他了。无三禅师虽然出身"贱民",但在他的心里,因为"懂得",令他可以理解更多的人,可以用更多的慈悲心肠来感化众生。

  生活中,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受过不同的文化和教育,大家因为背景和环境的各不相同而很难彼此认同。但仔细想想,恰恰是因为不了解,才更需要互相理解。有一首曾经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里面有这样的歌词:"你不能懂我的歌,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夸大彼此的分别,我们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很有可能,我们的恋人、朋友、父母、师长,都和自己有很多的不同,我们会惊讶于世界和我们好像是对立的。

  可仔细想想,无论是道德判断还是审美取向,或者是关于勇敢和正义的定性,对此我们都能够有一个初步的共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我们总能找到一个平台互相理解,彼此沟通。

  作为影视传媒行业的资深策划,于丹曾经这样分析今天古装影视剧的走红因素,她说:"今天拍电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历史和道德的悖论。"像罗贯中那种渗透了强烈的道德批判的东西已经过时了,人们现在看电影并不是要去听某个人来做道德的审判,而是想看到其中最恒久的美好的人性。

  人们从英雄末路中读到悲凉,在美人迟暮中想到感伤,在激情燃烧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的年少轻狂,这才是心理上最大的共鸣。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所有人看过之后的体会都是八个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哀是我们对他的怜悯和同情,怒的是他怎么就那么不争气,总是用精神胜利来麻醉自己。这样的一种恒久、不变的感情,就打通了各个时代读者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就是沟通和理解的平台。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完美平等的事情,但我们可以从心理上建立平等的观念。"例如,母亲喂幼儿吃饭时,自己也张开嘴巴,作势诱导,所以母子之间水乳交融;父亲以身当马,让小孩骑在上面玩耍,因此父子之间心意相通。世间大小尊卑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以己心度人心,就可以相互接纳,彼此包容,而一切交流的基础都是两个字:"理解"。


第28节:懂得如何去爱(4)



  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种佛法。佛之所以高深,就在于他可以摒弃一切偏见,认为人都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所以佛法包容了世间万物,同时也给予了众生最大的理解与尊重。

  教育学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说父母带孩子出去逛街,孩子就在地上不停地哭,母亲非常气愤,说这么有意思的东西你一个都不看,怎么总是哭个不停呢?结果她发现孩子的鞋带开了,在她蹲下来给孩子系鞋带的过程中,她忽然发现,以孩子的身高,他所能看到的只是人们杂乱的脚步,而不是父母看到的琳琅满目的商品。

  是的,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彼此了解的,当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以对方的眼光和身高来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别。所以,试着去包容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吧,在彼此的理解中含着对各自生活的尊重。

第29节:做一个有幸福感的女人(1)



  八、做一个有幸福感的女人

  于丹最新感悟:

  女人的容颜漂亮,那是面子;女人的心里有度量,那是里子。你的仪态有一种温柔光彩,那你是一个大气的女人;你的心里有一个大度量,那你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与不同的自我对话

  要做一个美丽的女人,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她要扮演好生命的多元角色。

  对于现代女性来说,事业和家庭的矛盾常常是困扰着她们的最大难题。虽然不能说事业与家庭之间是根本对立的,但女人们常常因处理不好两者之间的矛盾,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事业上风风光光的女人,家庭生活却很不如意。而这些女强人们无论容貌还是才智都不差,为什么没有完美的感情生活呢?这首先要从女人的社会角色说起。

  通常意义上,女人在生活中要承担为人妻母的角色,贤妻良母是社会和男人们对女人的普遍要求。而职业女性在担负与男人一样多的工作之后,往往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劳动。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一个女人不甘平庸、渴望在事业上取得与男人一样的成就时,就必然要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工作中去,这就势必会忽略家庭,往往容易产生家庭危机。

  我们需要事业,但我们也需要爱情和亲情,需要鼓励,需要充电,需要温暖,需要自在的时光。这才是我们普通人的幸福。作为社会家庭中的普通一员,我们输不起家庭,同样也输不起事业。家庭是事业的后盾,有了温馨的家庭,我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事业中去;事业是家庭的保障,有一份良好、稳定的工作,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幸福生活,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一体。

  有些人总是认为,家庭、事业不能兼顾。其实,事业和家庭,两者并不矛盾。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采取了两者兼顾的做法,不是生活得也很幸福吗?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在事业上她可谓超级女强人。她连续三届出任英国首相,经过12年的精心治理,国家各方面都有所改观,媒体都尊称她为"铁娘子"。这样一位让政敌发憷的女强人在家里却是温柔的好主妇。她并没有因为事业而忘了自己是个女人,时常忙里偷闲,为家人做上丰盛的饭菜,尽显好女人风采。

  为了事业或家庭,放弃其中的任何一者都是不大现实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事业,整个家庭就没有经济来源,就无法担负起家的责任;而脱离了家庭,事业再好也是无法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幸福的。这一点,作为教授的于丹就很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

  她在新近的访谈中谈到,说给自己的定位:"不是一个大学教授,而是一个女人。我是一个当着大学教授的女人,而不是一个女人熬成了大学教授。"有了这种体验,她就可以明确地扮演好社会和家庭中的多元角色。走上讲台,她身着职业装,传授专业的知识,让学生们在精彩的课堂上学到丰富的知识;回到家庭中,她是一个孝顺母亲,懂得陪伴孩子成长,愿意给老公写情书的女人。就这样,穿梭在社会与家庭的角色中,她游刃有余,做到了庄子所说的"乘物以游心"。在她的世界里,家庭与事业同等重要,缺少了任何一个角色,都不是一段完整的生活。

  其实,成功女性是走钢丝的高手,善于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求得平衡。眼见险象环生,忽地来个漂亮翻身,又是一副悠然姿态。她们不是一成不变的角色,懂得在职业女性与各种角色之间进行角色转换,什么场合,什么角色,泾渭分明。在时间、精力有限的前提下,要做到事业、家庭兼顾,并且要赢得家人,特别是丈夫对自己事业的理解和支持,例如,使自己精力充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

  比如鲁豫,因为工作的关系,她与丈夫分居香港和北京,所以经常可以在机场看见鲁豫提着轻便行李箱的身影--她总是定时回北京与丈夫团聚。而一些盲目追求事业的人,置家庭于不顾,就很容易和家人产生隔阂,反之亦然。所以,想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做一个真正的优品佳人,就不能只站在事业的角度去看家庭,同样也不能总以家庭的角度去对待事业。而应该在建立一个完美家庭氛围的同时,用这种氛围去对待事业,让家庭成为事业的后盾。事实上,可以拥有事业的人也可以同时拥有美好的家庭。

第30节:做一个有幸福感的女人(2)



  于丹对自己角色的定位似乎可以给很多人带来启示。在她看来,美丽的女人应该扮演好生命的多元角色。第一个是工作的角色;第二个是家庭的角色;第三个是独立的社交角色;第四个是自我的心灵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是一个不同的舞台,通过她与家人、同事、世界和自我的各种"对话",丰富着女人的内心。

  真正的美丽源自善良

  一个真正有情怀、有教养,怀揣善良的女人,在任何一个年龄段,可以说,她永远都是一个美好的女人。

  心灵的美丽,像花朵的芳香一样由内而外散发,它会让平凡无奇的人变得高贵,让普通的人在时间的冲刷下熠熠生辉。伏尔泰曾说,美只愉悦眼睛,而气质的优雅使心灵入迷。气质就来自于心灵的美丽。戴安娜王妃生前热爱和平,关注慈善事业,加上她的美貌和优雅的王室气质,使她广受世人崇拜。但是,王妃自己并不感到骄傲,因为她看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她更美的人,那就是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是一位满面皱纹、瘦弱文静的修女,但是1997年9月她去世时,印度政府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去流下了哀伤的眼泪。特蕾莎修女于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37岁正式成为修女,毕生都在竭力为处于贫困中的最穷苦者服务。她曾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被人尊称为"贫民窟的圣人",世人亲切地称她为"特蕾莎嬷嬷"。

  世人为什么这样尊敬她,这需要从她曾经放弃在修道院的优越生活说起。特蕾莎修女从走出修道院的高墙之后,便来到世界上以贫民窟多且脏而闻名、被印度总理尼赫鲁称为"噩梦之城"的加尔各答,走进那些不避风雨的贫民窟,置身贫困者中间。她在那里开办学校,到患病者的家中去医治他们,并给他们带去温暖。

  她曾无数次地握住那些在街头将要死去的穷人的手,给了他们临终前最后的一丝温暖,让他们微笑着离开这个残酷而又冷漠的世界;她亲吻那些艾滋病患者的脸庞,为他们筹集医疗资金;她给柬埔寨内战中被炸掉双腿的难民送去轮椅;她细心地从难民溃烂的伤口中拣出蛆虫;她亲切地抚摸麻风病人的残肢……她在加尔各答的街头遍寻垂死者,她和修道院(仁爱传教修女会)的修女,将爱心和慰藉分别带给400万被舍弃街头的人。有过半数的人,在特蕾莎修女等人的悉心照料下,日渐康复。


第31节:做一个有幸福感的女人(3)



  特蕾莎修女的灵魂中有对所有人的关爱和仁慈,她的一举一动都传递出对世人的爱和真诚的关心。于丹老师曾说:"真正的美丽,首先与女人的善良相关。"在这个意义上说,特蕾莎修女的确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在纷繁的社会中感到迷惘,也不会为了哪种发型适合哪种脸型而感到痛苦了。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追求美德,因为美德与善行、风度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加强自己的美德修养,拥有一颗宽容、耐心、细致、谦卑的心灵,就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

  关于美的论断,自古就从未停歇过,对于美的标准似乎也早成定式。在各种小说中被不断描摹的古典美,基本上都是"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嘴一点点,杨柳细腰赛笔杆"。然而,这些都只是美的"硬件"。而真正要想别人体会到美的内涵,还在于美的"软件"。所谓美的"软件",就是在这些固化的外在的客观的标准之外,能够驱动人心灵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温暖、平和、柔韧,以婉约和持续的姿态自然流露出来。而这种如花似水的气质正是日常生活最宝贵的一种养分,带给人身心愉悦和安宁。

  所以,于丹说:"现代女子同样可以具备这种古典美。"这份美来自内心的善意、关怀与尊重,也来自贤惠与温柔。世界上很多美德其实都起源于善良,有一颗博爱的心,对周围的不幸与人类的苦难怀着真诚的同情,这样的女人通常都散发着一种生命的光芒。这种光芒正是物欲横流世界里最容易让人怦然心动的美好。对善良的体认是于丹和大家的共识,但于丹总能够让人惊叹她非凡的思路。

  在她看来,一个美丽的现代女子,不但要具备古典美女那种如水的温柔,还应该具备孩子般的天真,男人般的坚强。唯有这样,才能以天真的笑脸面对生活,以坚强的姿态挑起生活的重担。这是对生命角色的一种自我确认。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积极生活的女人,常常以善良的心看待人和事,热情地对待生活、对待他人,像冬日里的暖流一样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田。同时,她也拥有着明朗的内心,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主动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会让机会白白溜走。关于美女的定义虽然常常因人而异,但恐怕于丹眼里的善良、自信、勇敢与宽容,都是其中不变的底色、恒久的标准。无论如何,真正的美丽来源于内心,懂得善待自己,自然也会懂得善待他人。

第32节:做一个有幸福感的女人(4)



  谁都可以做最美的自己

  如果一个女人要永远保持美丽,那你要选择一个比你老两千多年的参照物,你就可以永远美丽、永葆青春。

  在2009年底网易女人频道最近一期的访谈中,于丹说了这样一句话:"女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接受自我。也就是对美过分依赖外在,依赖外在的衣服、外在的化妆、外在的评价。对外在太在乎,这是追求美的过程中最大的缺点。"在她看来,一个真正的美女,应该首先接受自己、认识自己,然后有一份自然而然内在的自信流露出来,用这份自信扬长避短,从而可以装扮出最美的自己。

  这是智者的观点。生活中,很多女人都习惯自怜自艾、自我批判,她们最常说 "我身材不好"、"我能力太差"、"我总是做错事"……其实,换个角度欣赏自己,你就会看到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充满了阳光,只是有时候,偏离轨道的乌云遮住了心中的灿烂。杨澜曾经回忆台湾一个美学评论家的评论:"美其实就是自己,我们不可能幻想有戴安娜的容貌,也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去做一个王妃。一个人能找到自己,身边的人也会过得很舒服。"

  其实,不论女人还是男人,对于人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相信自己是天使,然后勇敢地飞翔,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曾经有一位加拿大的少年名叫让·克雷蒂安,他说话口吃,因疾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讲话时嘴巴总是向一边歪,而且还有一只耳朵失聪。听一位医学专家说,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可以矫正口吃,克雷蒂安就整日在嘴里含着一个小石子练习讲话,以致嘴巴和舌头都被石子磨烂了。母亲看后心疼地直流眼泪,她抱着儿子说:"孩子,不要练了,妈妈会一辈子陪着你。"克雷蒂安一边替妈妈擦着眼泪,一边坚强地说:"妈妈,听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我一定要讲好话,做一只漂亮的蝴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克雷蒂安能够流利地讲话了。他勤奋且善良,中学毕业时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还有了极好的人缘。

  1993年10月,克雷蒂安参加全国总理大选时,他的对手攻击、嘲笑他的脸部缺陷。对手说:"你们要这样的人来当总理吗?"然而,对手的这种恶意攻击却招致大部分选民的愤怒和谴责。当人们知道克雷蒂安的成长经历后,都给予他极大的同情和尊敬。在竞选演说中,克雷蒂安诚恳地对选民说:"我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结果,他以极大的优势当选为加拿大总理,并在1997年成功获得连任,被国人亲切地称为"蝴蝶总理"。


第33节:做一个有幸福感的女人(5)



  这似乎暗示了生活总是不能圆满的,它总会给人生留下很多空隙,而其中最大的空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一棵大树,可你却只是一株小草;也许你想成为一条大河,可你却只是一泓溪水……于是,我们很自卑,总认为命运在捉弄自己。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这样:欣赏别人的时候,一切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却总是很糟。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我们亦是如此。有阳光,有寒来暑往,甚至有别人未曾见过的一株春草,别人未曾听过的一阵虫鸣……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让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做不了伟人,就做实在的小人物,平凡并不可悲……同样的道理,做为一个女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是有时自己看不到或没有发掘。

  每个女人都羡慕西施的绝世美貌,连她皱眉的样子都很迷人,而那个效颦的东施却只会被人笑话。可假如东施梳一头清爽的短发,穿一身动感的运动装,以勃勃生机的面孔朝向世界,恐怕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在喧嚣的城市中,在明亮宽敞的写字间里,在众声喧哗的浮世颠簸里,真正美丽的女人愿意坐在窗前静静地品一杯茶,在音乐的世界里徜徉,独自享受着茉莉的香味,看浮华尘世一点点在眼前尘埃落定。泰然、宁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会那融合在茶香里的人生甘苦,也体会自己内心的充沛与丰盈。每个人都有足够自信的理由,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地模仿别人,更不需要太在意外在的缺陷,信心满满,扬长避短,谁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第34节:为师之道(1)



  九、为师之道

  于丹最新感悟:

  许人现在,不如许人未来。

  不当有"拦路癖"的过来人

  无论做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尊重生命的成长。

  据说,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如果没有听过于丹上课的话,就是最大的遗憾。然而,她最吸引人的特质并不仅仅是观众所喜欢的:思路清晰,表达流畅,语言优美;而是她富有魅力的独特人格。简而言之,就是对学生成长的深刻尊重。

  于丹在不同场合曾多次提到那个关于登月的故事。说一个小男孩,穿着漂亮的衣服在节日里蹦跳,结果满身泥浆,对着窗口正在煮饭的妈妈说,"妈妈,我要跳到月球去了!"他的妈妈非常温柔地回答:"好的孩子,但别忘了回家吃饭。"1969年,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对着镜头说,妈妈,现在我要回家吃饭了。这个故事打动了许多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在当今社会价值理念倾向于实用主义标准的时候,能够敢于说出"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实在是需要勇气的。

  在现在的环境里,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看蝴蝶就会被妈妈批评,你为什么不去练钢琴;一个小男孩捏泥人也会被爸爸责骂,为什么不去练习打字。可是,对于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一只美丽的蝴蝶,或者一场欢愉的游戏,远远比社会约定俗成的价值标准更重要。哲学家叔本华曾说:"在孩子还没有懂事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就急于将批量的教条灌输在他们的脑子里。"这句话和于丹的教育理念很相似。她曾经开玩笑说:"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有叛逆,但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等我们在成人的世界游刃有余的时候,就不再尊重而是排斥生命的成长。"

  可是,站在青春的路口,面对曲径通幽的小路,又能有几个孩子可以像成年人那样持重呢?这样的时候,母亲常常拦住孩子:"那条路走不得。"孩子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你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来,我为什么不能呢?"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只好不断地叹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上路后,孩子发现大人们没有骗自己,那的确是条弯路,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不停地走,最终还是会走过来的。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也许可以看见一位年轻的朋友,正站在自己当年的路口。

  于是,自己也忍不住喊道:"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看了看她,再看了看自己,只能笑着说"一路小心!"

  "过来人"常常患有"拦路癖",为避免走弯路而一再提醒后来人,甚至因为他们的不听话而伤心。但是,人生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历练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于丹就这样定义自己的身份和职能--大学老师就是陪着学生摔跟头。人生中的很多跟头摔得越早,孩子长大以后免疫力越强。要是等长大了再摔,那是要命的。所以,当她的学生恋爱了,她不会横加阻拦,因为拦不住。但是可以帮助他在受伤后裹裹伤口,告诉他没关系,老师也是这么过来的。恋爱也好,失恋也好,都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做人。这才是成长与挫折最重要的意义。


第35节:为师之道(2)



  当今社会,外在世界的发展已经开始不断挤压我们内在的天性。在这种状况下,道家的积极意义就逐渐凸显出来。道家讲究无为、顺应;具体到生活中,就是尊重生命、尊重成长。在这种尊重中,让一个人将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作为大学老师,常常要面对二十岁左右的孩子们,在接触中逐渐了解:他们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思维,注定了他们接受事物的方式。他们不喜欢说教、强迫、指责、填鸭式的批量接受成年人的教育理念。相反,只有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自由成长和思考,让他们自己接触事物,自己体会生活、感悟生命,才能够让教育获得最深刻最持久的意义。所以,在一次与龙永图谈论师道时,于丹说,老师就是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提升学生前程的人。也许她不一定满腹经纶,但必须学以致用,首先要学会对成长的一种敬意。

  有一个学生告诉于丹:每个小孩子都是天上折断翅膀的天使,来到人间,就是为了找到一个为他缝补翅膀的人。原谅鲁莽、青涩,为她们缝补翅膀的人就是她们的老师。在修补翅膀、送还她们梦想的时候,也许,应该追问的不是她们的错误,而是抚平她们的伤痛,把她们重新送入更美的云霄。

  读书最后就是求一乐

  写诗要这么费劲,我宁可去放牛。

  很多中国读书人都喜欢陶渊明,夸耀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或者敢于放下名利枷锁寻求自由的快乐。陶渊明的日子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家的羡慕呢?仔细想来,就是因为他可以把一份窘迫困顿,过成洋溢天地的欢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之间南山自现,是不用去追寻的,是自然在那里的。但是心不在,便看不见。

  陶渊明那一轮悠然见到的斜阳,温暖了后世所有带霜的菊花,也为后代读书人留下了这方可以躬耕自守的心灵田园。陶渊明写诗说,"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不乐复何如"其实正是读书中最高的境界。读书是为了获得快乐,像今天很多人只是为了考文凭、发文章、拿证书,在恶补的时候把一本书硬读下来,并没能认真消化其中的精髓,失却了读书的从容心态,就没什么乐趣可言了。所以,于丹说,陶渊明读书最后就是"求一乐",而她本人也非常赞同这种轻松阅读。她最不喜欢的就是郊寒岛瘦苦吟派,"三年吟二句,捻断数根须。"人生能有多少根胡子够这么捻呢?甚至发出这样的惊呼:"写诗要这么费劲,我宁可去放牛。"

第36节:为师之道(3)



  很多人抓住这样的话来反驳与于丹,说这是反智主义的"抬头"。但也有学者替她辩护,"六经注我"是对人生体悟的高超阅读,是对个体心性和生命的一种全新阐释。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化的世界,于丹提倡轻松、快乐的阅读,是希望人们可以少一点功利目标,多一些随心所欲的阅读。在利益、晋职、升学、加薪等目的外,人们可不可以少过一些用脑子的生活,多过一些心灵的生活呢?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或许这才是一种根本性的改变。

  读书完全可以像散步、登山、滑雪、垂钓一样令人快乐。在草地或海滩上晒太阳,在丽江的艳阳中与西湖的雨丝中阅读,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这才是人生最应该追求的境界。

  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赚钱、求名外,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值得去享受: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家庭生活、蓝天白云、花红草绿、飞溅的瀑布、浩瀚的大海、雪山与草原。此外,还有诗歌、音乐、沉思、友情、谈天、读书、体育运动、喜庆的节日……如果不是太急功近利,不是单单为着一己利益,甚至工作和学习本身也可以成为享受。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

  有很多人在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时候,都曾在日记簿上记下了一段段这样的文字:

  "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世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地计算着。其实人世间有什么事情需要斤斤计较呢?"

  "可以的话,我会多去旅行,跋山涉水,再危险的地方也要去一去。以前不敢吃冰激凌,是怕健康有问题,此刻我是多么的后悔。过去的日子,我实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过清醒明白,太过合情合理。"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我会什么也不准备就上街,甚至连纸巾也不带一块,我会放纵地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赤足走出户外,甚至彻夜不眠,用自己的身体好好地感受世界的美丽与和谐。还有,我会去游乐场多玩几圈木马,多看几次日出,和公园里的小朋友玩耍。"

  "只要人生可以从头开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林语堂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说:"我总以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真享受……是一种人生的自然态度。"在享受人生这一点上,于丹和大师林语堂是没有分别的。她强调读书带给人的快乐,却反对因为读书而令自己的精神套上枷锁,在她看来,那些忍辱负重的人,都是不会生活的人,在人生长长的履历表上,最后填写的终将是如上所述的遗憾。

第37节:为师之道(4)



  虽然在于丹《论语心得》大卖的时候,仍然有著名博士联合抵制她的书,但丝毫也没能阻挡于丹迷们的热情。毕竟读于丹的书令人心境畅快、明亮。读书是一种生命人格的提升,是让人可以更加通达、透彻地感悟人生;是为人生找到解脱的途径,而不是让人们更郁闷。按照于丹老师给大家的点拨,所有的知识都是应该用来开阔心灵的吧!

  只有健康的学生,没有完美的学生

  所谓缺点就是优点的延长线。

  于丹老师说过的最为感动学生的话就是那句--只有健康的学生,没有完美的学生。这句话的言外之意,谁都有缺点和优点,这些都可以统称为特点。成年人的身上也一样有缺点,所以不能用完美来要求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扬长避短就可以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会是优秀的。

  据说,莫扎特7岁时在法兰克福市举行音乐会,一个14岁的男孩去了他那儿。

  "你演奏得那么出色!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学得这样好!"

  "为什么?要知道你完全可以,你试一试,如果不能成功,你再开始谱曲。"

  "但是,我想写诗……"

  "要知道,这是很有意思的,写好诗想必比写好音乐困难些。"

  "不是的,很轻松,你试一试……"

  和莫扎特说话的是少年的歌德。

  后来,两人都找到了自己的"音符":一位是大音乐家,另一位是大诗人。

  许多时候,人们习惯于羡慕他人的成功,认为自己"比别人笨"、"我哪是成才的料"、"像他一样出名太难了"。实际上,人的兴趣、才能、素质在不同方面也是不同的。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没能把自己的所长利用起来,那么只能是自我埋没。反之,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从事你最擅长的工作,你就会获得成功。

  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达尔文学数学、医学呆头呆脑,一摸到动植物便灵光焕发。阿西莫夫一直努力成为一个自然科学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为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真正聪明的人并不是一定拥有全方位过人的才能,只是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了极致。

  成功学家研究发现,人类有400多种优势。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短项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敢于放弃短项,将你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转向优势,这样你就会容易成功。成功者尽管其路径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扬长避短"。

第38节:为师之道(5)



  古语云:"甘瓜苦蒂,物不全美。"正如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一样,也不存在什么精灵通神的完人。但在认识自我、看待别人这一具体问题上,许多人仍然习惯于追求完美,求全责备,对自己要求样样都完美,对别人也往往是全面衡量。可实际上,任何人总是有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长处再多的人,也不免有所短;缺点再多的人,也必定有所长。

  2005年奥地利圆舞曲大王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80周年之际,一本新出版的传记以几百封从未曝光的书信为依据,指出这位创作了《蓝色多瑙河》等许多著名圆舞曲的施特劳斯,其实动作笨拙,不会跳舞;他还害怕阳光,非常胆小;也害怕黑暗,不敢独处,没有半点幽默感。原来真正的施特劳斯与众人想象中的活泼形象完全不同。

  这说明,大师也不是完人、超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他的缺点和失误比之他们给予人类的贡献,却永远都是次要的。

  就像维纳斯塑像的断臂,引得众多的学者、文人、工匠进行思考、论证、试验,想对她的断臂进行重新"安装"。可是,种种假设和计划均告失败。于是,围绕在维纳斯身上的神秘感越来越浓。作为爱神,断臂的维纳斯似乎更受人们的喜爱,也更能引起人们作种种的猜想和遐思。在这个意义上,并不完美的缺憾丝毫也不影响她的美。

  就像于丹自己介绍的那样,她从小"数学"就不好,算术题从来没有算明白过。经常是一道应用题,算到最后,农民不但没有受到压迫,还反过来剥削了地主多少钱。但是,这并不影响她在"语文"学科上的突出表现,掩饰不住她如水的思路、卓越的口才,更没能阻止她如今弘扬国学的脚步。所以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擅长的地方。

  作为一名老师,于丹能够把这些故事讲出来,就是为了用良好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不管你有怎样的缺点,都不要和自己较劲。不要拿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的优点相比,那样的话,谁都看不到自己的进步。正视自己的不足,甚至当成可口的笑话来讲给大家听;尽力去发挥自己的优点,成就自己别具一格的人生。

  本书精华已为您连载完毕,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