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房地产市场:我国汉语七大方言区的人口与分布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14:36
       

摘要: 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百度百科,搜搜百科、维基百科、中国百科、中国知网等。    我国七大方言区主要根据语音方面来划分的。 (1)北方方言: 他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备金华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 北方方言又分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西南和江淮方言等四个次方言。 (2)吴方言: 分布在上海、江苏东南部,镇江以东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以苏州话,上海话为代表。 (3)湘方言: 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 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 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东南部和广西南部,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 (6)粤方言: 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中部、西南部、北部,广西的东部、南部,以及港澳地区,以广 (7)闽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 福建方言

一、七大方言之闽语(福建方言) 1、闽语,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又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次方言(1)闽东区: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通行于福建省东部,包括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和以福安为中心的山区,共18个县市。其有长乐话为其著名,因长乐人移民较多,其长乐人把长乐话带到国外,例如:美国纽约3个唐人街与美国波士顿唐人街都有其闽东方言,大多说长乐话。  (2)闽南区:以泉州话和漳州话为代表。在闽方言中的闽南片又被分为几个部分:1.泉漳片以泉州话和漳州话为准。2.潮汕片以广东汕头话为准。3.雷州片以海康话为准。4.琼文片以海南海口话为准。 (3)莆仙区: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方言;分布在莆田仙游、福州市的福清南部、永泰部分地区。 (4)闽中区: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方言;通行于福建省中部永安、三明、沙县。        永安话:是一种汉语方言,属于闽方言,是闽中方言的代表。主要通行于福建永安市。可以分成4小片:市区片 、 岭后片 、安砂片 、罗坊片。                       语音特征:声母17个(包括零声母),韵母41个,有发达的鼻化韵,没有入声韵。有特别的-m,-um等闭口韵。有6个声调,分别是阴平调42,阳平调33,阴上调21,阳上调54,      去声调24,入声调12。有比较严整的变调规律。和其他闽方言有很多共同词汇,也存在大量的文白异读现象。         永安话版音乐欣赏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inWI_b0mkE/         永安话的成因    http://wenku.baidu.com/view/60ef2a6f1eb91a37f1115cb5.html(5)闽北区: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通行于福建省北部建瓯、建阳、南平(乡区)、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 南洋群岛中的华人社区中也有相当多来自闽方言区,但主要是闽南方言。附:还有一种标准是把全国分成八大方言区,即把闽方言分成两支  1.闽东方言,又称为福建话。 闽北方言分布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个别地区和台湾的一部分,此外,南洋华侨也有一部分人说闽东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2.闽南方言,除了闽南本土,台湾的台语,广东的潮汕话雷州话,海南话都属于是广义的闽南话。  闽南方言分布在福建南部、广东东部、浙江温州苍南和平阳、海南岛的一部分和台湾大部分地区,海外部分华人社区亦流通闽南方言。闽南方言以泉州话和漳州话为代表。  2、通行地域
         闽南方言又叫闽南话,也有人叫它河洛话或福佬话。它早期以泉州话为代表,现在以厦门话为代表。但泉州话的影响仍然很大,闽南早期剧种梨园戏,至今仍以泉州音为标准音。

       闽南方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福建南部和台湾一带说的闽南话;广义指福建南部和台湾一带及其以外一些地区、国家说的闽南话。全世界操闽南方言的有6000多万人,分布于省内外和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可见,闽南话是一个超地区界、超省界、超国界的一个汉语方言。             闽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具体地点如下:


闽台片 :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大田、尤溪和西部的龙岩、漳平等市县,以及台湾的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桃园、苗栗、基隆、南投、屏东、彰化、花莲、嘉义、宜兰、云林、台东、新竹、澎湖等绝大部分的地区。使用人口近3000万人。
       福建省的54个县市: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古田、屏南、宁德、霞浦、周宁、寿宁、福安、柘荣、福鼎、莆田、仙游、厦门、金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龙岩、漳平、大田、尤溪、永安、三明、沙县、建瓯、南平(城关除外)、建阳、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4。         台湾省的21个县市中,除约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区说高山语,台北、彰化之间的中坜、竹东、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东、高雄等县市,以及东部花莲、台东的部分地区通行客家方言外,其余各地的汉族居民都说闽方言,约占全省人口的3/4以上。

潮汕片 :主要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的汕头、潮州、澄海、潮安、饶平、南澳、普宁、惠来、潮阳、揭阳、揭东、揭西、陆河、汕尾、陆丰、海丰等市县。早期以潮州话为代表,现在以汕头话为代表。使用人口1000多万人。          广东省东部的12个县市:汕头、潮州、澄海、饶平、南澳、揭阳、揭西、普宁、惠来、潮阳、陆丰、海丰等,以及惠东、丰顺、大埔等县的一部分;

雷州片 :主要分布于广东南部雷州半岛的湛江、海康、徐闻、遂溪、廉江、茂名、吴川、电白等县市。以海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多万。

海南片 :主要分布于海南省的海口、琼山、文昌、屯昌、琼海、定安、万宁、澄迈、昌江、东方、乐东、陆水、白沙、崖县、保宁、琼中、临高、儋县等市县。早期以文昌话为代表,现以海口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多万。          海南岛的14个县市: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崖县、琼中、屯昌、定安、澄迈、昌江、东方(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雷州半岛的5个县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闻。此外,主要通行粤方言的中山市和阳江、电白等县也有部分区、乡说闽方言。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3。

港澳片 :它分布于香港、澳门地区。使用人口有几十万。

国外片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等国的华侨、华裔,使用人口至少有1000万人。亚、欧、美其他国家的华侨、华裔说闽南话的人数估计也不在少,由于资料限制无法具体统计。

        浙江省南部泰顺、苍南、洞头、玉环等县的大部分和平阳县西部的少数地区,以及舟山群岛普陀、嵊泗县的一部分地区也说闽方言。
  以上总计通行闽方言的县市约有 120 个以上。此外
  江西省东北角的玉山、铅山、上饶、广丰等县的少数地方,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桂平、北流等县的少数地方,
  江苏省宜兴、溧阳等县的少数地方,也有人说闽方言。
  散居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的华侨和华裔中,数百万人祖祖辈辈也以闽方言作为'母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国的华裔社区中,闽方言也是主要的社会交际语之一。
       (备考资料)此外,浙江的温州、苍南、平阳、泰顺、洞头等县市,约有140万人说闽南话。江西的广饶、广丰、玉山等市县约有40万人说闽南话。广西的柳州、平南、平乐、陆川等市县,近30万人说闽南话。四川、江苏的一些地方和福建闽北的福鼎、霞浦,闽中的永安、三明、沙县等一些乡镇,也有讲闽南话的。

3、闽语的形成        闽南方言的形成,是语言学专家和学者颇感兴趣的问题,也是近些年来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各家对闽南方言的形成虽有时间早晚的不同看法,但都认为主要是形成于社会的分化和人民的迁徙。        据考证,汉以前,闽南这个地区跟福建其他地区一样,居住着一支闽越少数民族,中原汉人涉足此地的甚少。中原汉人大规模入闽当是“五胡乱华”之际。       晋代永嘉二年(308年),由于战乱,中原动荡,为避战乱,“如闽者八族”(《三山志》)。这次入闽的汉人,比较集中地定居在建溪、富屯溪流域,闽江下游和晋江流域。据《三山志》载,分置晋江郡(282年)时,才有3800余户,18万多人,永嘉之乱后,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此时,汉人已成为了福建境内居民的主体。这些汉人带来的是中州(今河南)一带的汉语,它应该是闽南方言形成的基础,反映着隋唐以前汉语的特点。       中原汉人第二次大规模入闽是唐武后时。669年,唐王朝派遣光州固始县(今河南)人陈政、陈元光父子为首的123个将领,南下“征蛮”。这批汉人后来定居于闽南,并开发了漳州。他们带来的是7世纪的中州话,反映着隋唐汉语的特点。       唐朝末年,中州王潮、王审知率大批兵马入闽,之后又在福建称帝。他们带来的10世纪的中州话对福建方言,包括闽南方言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到了唐末五代,这些多来源、多层次的语言特点,已经整合成定型的闽南方言系统。两宋之后,闽南方言陆续向广东扩展,播散到潮汕平原和雷州半岛,有的登上了海南岛。台湾与福建一水之隔,早在唐宋时漳州沿海一带就有人过海到台湾,明清两代,更有大批的人东渡台湾,尤其是郑成功率部到台湾后,更把闽南方言和闽南的风俗习惯带到了台湾。显然,福建的南部是闽南方言的发源地。

       由于闽南方言保留下来的古汉语较多,因此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些“活化石”,对汉语古音的构拟,古籍的训释,汉语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清朝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论断,在闽南方言中就可以找到有力的例证。因此,闽南方言历来为国内外语言学家所重视。 二、七大方言之粤语(广东话)1、粤语, 广州话为标准语,又称粤方言,俗称广东话、广府话,当地人称白话,英文叫Cantonese,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通行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区。        从2008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把粤语从方言升级至语言,将与普通话平起平坐。 2、通行地域。       粤方言通行于广东、广西境内 ,以广州话为中心。使用人口约4000万。通行地区大致如下: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粤方言或以粤方言为主的县市有47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龙门、佛冈、增城、从化、花县、清远、连县、阳山、连山、怀集、广宁、四会、三水、高要、云浮、高明、新兴、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平、新会、恩平、斗门、香港、澳门。此外,惠州、韶关、湛江、海丰、博罗、惠阳、惠东、仁化、乐昌、英德、宝安、电白、遂溪、海康、徐闻、廉江等16个县市也有部分地区讲粤方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行粤方言的县市有23个,即南宁、横县、贵县、桂平、平南、藤县 、梧州、玉林 、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钦州、合浦 、浦北、灵山 、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县、钟山。
  海外华侨及华裔中以粤方言为母语的也很多,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美洲华侨和华裔几乎百分之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粤方言区。
分区
  粤方言内部被分为4个片,但语音与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对来说差别不大。 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有人认为应当从粤语中独立分离,但以前及现在的部分学者将其南部方言(桂南平话)归于粤语,而将北部方言(桂北平话)当成孤立的土语存在。 粤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和地理分布可以分为4个片:
  ①粤海片,又称广府片,主要分布在广东省
珠江三角洲、粤中、粤西南和部分粤北的韶关、清远、乐昌等地区,及港澳地区,是粤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一个片,以广州话为代表,它在粤方言中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影响。       ②四邑片,主要分布在台山、开平、恩平、新会、斗门等县(主要在江门市范围内),以台山话为代表。
  ③高阳片,要分布在高州市以及茂名市所属各县、湛江市、阳江市和阳春县(历史上广东下四府之首高州府管辖范围),以高州话为代表
  ④桂南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邕江、郁江、浔江沿岸的南宁市、横县、贵县、桂平县、平南县、藤县、梧州市,玉林地区的玉林县、北流县、容县、博白县、陆川县,钦州地区的钦州县、合浦县浦北县 、灵山县和北海市,梧州地区的苍梧县、岑溪县 、昭平县 、蒙山县、贺县、钟山县,一般以南宁话为代表。它的语音比较一致,也存在一些分歧。桂南片按其内部的异同又可以分为四个方言小片:广府片、邕浔片、勾漏片和钦廉片。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粤方言或以粤方言为主的县市有47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龙门、佛冈、增城、从化、花县、清远、连县、阳山、连山、怀集、广宁、四会、三水、高要、云浮、高明、新兴、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平、新会、恩平、斗门、香港澳门。此外,惠州、韶关、湛江、海丰、博罗、惠阳、惠东、仁化、乐昌、英德、宝安、电白、遂溪、海康、徐闻、廉江等16个县市也有部分地区讲粤方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行粤方言的县市有23个,即南宁、横县、贵县、桂平、平南、藤县、梧州、玉林、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钦州、合浦 、浦北、灵山 、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县、钟山。此外,海外华侨及华裔中以粤方言为母语的也很多,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美洲华侨和华裔几乎百分之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粤方言区。
  3、粤语的起源 

        秦汉时期:

       自上古时期,居于岭南地区的多个原始部族被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人泛称为南蛮。秦始皇南下攻取“百越”后,华夏族人来到岭南地区,南蛮族人则逃往山区或更南方的地区,当时的华夏族语言开始传入岭南地区。秦朝灭亡后,南海郡尉赵佗兼并桂林郡和象郡称王,建立了短暂的南越国。在汉朝的鼎盛时期,华夏族融合当时周边多个民族演变成汉族。这一时期是粤语出现雏形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再次处于长年内战,北方更首次沦陷到外族手中,大批中原人逃至岭南地区,岭南地区汉族人口大量增加,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峰期。当时中原传入的汉语与以前形成的古粤语混合,拉近了古粤语和中原汉语的差别。这一时期是粤语的成长时期。

       唐宋时期

  唐朝鼎盛时期,岭南地区的汉族人口进一步增加,与汉族长期接触的原住民已被汉化。而在汉族分布较少的山区,原始部族则继续保持自己的语言文化。这一阶段粤语仍受中原汉语影响,成为一种既能对应中古汉语发音但有独立词汇文法的语言。唐朝灭亡后,燕云十六州沦陷达四百年之久,宋朝时期,北方更再次沦陷到外族手中,以致中原人逃至岭南地区,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峰期,也是最后一次拉近粤语和中原汉语差别的时期。唐宋时期可被视为粤语的定型时期,因此现代粤语仍能对应宋朝《广韵》的发音,但难以对应元朝或以后的中原汉语发音。

       元明清初时期

  在元朝,蒙古人迁都至位于燕云十六州内的大都(前称燕京,后改称北京),并以当地话作为官方语言,当时的中原汉语与中古汉语和粤语的差别在此后不停变大:当时的中原汉语已急剧地向北京官话方向发展,北京官话的入声迅速消失(即是-p/-t/-k韵尾脱落,如“入日北”三字在中古汉语和现代粤语都带有不同入声韵尾),又出现了不属于“平上去入”传统四声的轻声声调;已经定型的粤语则不受元朝影响而独立发展。   明朝至清朝中期,中原的官话韵尾进一步消失(现代官话仅存-n/-ng韵尾,-m尾与-n尾合并)。又有连接i/u韵母的g/k/h声母被完全颚音化成j/q/x声母(如“吉其兮”三字在中古汉语和现代粤语均带有g/k/h声母,在现代官话则被完全颚音化成j/q/x声母);粤语则平稳而缓慢地变成现代粤语,最明显是不再分辨z/c/s声母和j/q/x声母,又按粤语韵母长短把阴入声派入上下两种阴入声(如“色锡”两个阴入声字分别带有短和长的韵母,前者被派入尖锐的上阴入声,后者被派入近似阳入声般低沉的下阴入声)。

       清朝中末时期

    由于清朝闭关自守,仅留下广州作为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口岸。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后掌握的汉语是粤语而非官话,不少京官为了与外国人经商议事也常常接触粤语,使得粤语首次逆向传播到中原。在这一时期又有大量的粤人迁移到美洲、澳洲和东南亚等各地,粤语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

      近代

  中华民国成立时,虽然有用北方白话取代文言文正式书写的趋势,但粤语的实际使用没有多大限制,一度还有把粤语定为全国普通话的提议。但建国之后,在全民推广北方语言作为普通话的运动中,粤语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致在中国大陆粤语分布区的许多年轻的一代不懂得一些专门名词的粤语读法。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不少以粤语为母语的人士开始产生一种母语危机感,不但粤语,中国各地的方言都受到普通话很大的影响。意识到这种情况,为了保护中华语言及文化的多样性,在政府的支持下,有关学者已经开始了对方言的保护性研究工作。 三、七大方言之官话(北方方言) 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其标准,大陆70%多人通用,通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分县市。        即广义的北方话,一般所谓“大北方话”。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近1000年来,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唐宋白话到元曲到明清小说,都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创作的,再加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从元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脏地带,向来官场上办事交际,都使用北方话,因而有“官话”的名称。实际上它是汉语各方言区的人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现在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就是在“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通行地域

       官话方言通行于长江以北各省全部汉族地区;长江下游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广西省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少数民族区域以外的全部汉族地区。此外,在非官话方言区中。还有少数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官话方言岛。如海南岛崖县、儋县的“军话”,福建南平城关的“土官话”,长乐洋屿的“京都话”等。使用人口7亿以上。

分区
  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 4个支系,即4个方言片(或称 4个次方言):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1)华北方言,即狭义的北方话,它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除信阳地区)六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其中东北三省和河北省的方言最接近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山东、河南的官话各有特色,近来有的语言学者认为可以另立胶辽官话和中原官话两支。其中中原官话包括山东、河南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的徐州、阜阳、陕西的西安、山西的运城等地区。 

  (2)西北方言 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以及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官话(六省一区)。山西及其毗邻陕北部分地区、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保留古入声字,自成入声调,不同于一般西北官话,也不同于华北官话,近来有学者认为可根据'有入声'这一特点另立'晋语',从官话方言中独立出来。与此同时,有学者提出西北官话作为官话方言的一支,范围宜缩小到只包括甘肃兰州、宁夏银川等地的方言,改称'兰银官话'。

  (3)西南方言通行于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东南部、东部除外)、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三省一市汉族地区以及湖南、广西两省北部边缘地带。西南官话地域辽阔,但内部比较一致。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安徽省长江两岸地区,江苏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徐州一带除外),长江南岸镇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区,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带。江淮官话是官话方言中内部分歧较大、语言现象较为复杂的一支。其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历来不少语言学家认为可以从官话方言中分出,独立为皖南方言或徽州方言。

  此外,晋语在山西大部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及南部、河南北部、内蒙古中西部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有入声韵。其白读系统与典型的官话截然不同。以前及现在,有不少学者将其归于官话,有人认为应当独立,不过晋语与其它官话的差别比起闽语中相邻两县甚至两镇的差别都甚小。

 3、北方言的起源
      “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名言正说明了中国历史分分合合的现实。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到秦汉的政权统一;又是三国并立,晋代又统一;南北朝结束在隋唐;五代十国又手束在宋太祖手上。这一路打打停停,促进了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文化融合,同时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方言文化。

  其中,北方方言占距着最最重要的位置。

 

  北方方言是全国最大的方言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以上。分布区域包括长江以北的汉族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一带除外)、四川、云南、贵州以及湖南省西北一带。北方方言下面又可分四个方言小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南京、镇江等地属江淮方言(也称下江官话)。北方方言内部有很大的一致性,从东北的哈尔滨到西南的昆明,直线距离约有3200公里,从东南的南京到西北的酒泉,直线距离约有2000公里,其间各地的人通话基本没有障碍。

 

  通称北方方言,即广义的北方话,一般所谓"大北方话"。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近1000年来,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唐宋白话到元曲到明清小说,都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创作的,再加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从元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脏地带,向来官场上办事交际,都使用北方话,因而有"官话"的名称。实际上它是汉语各方言区的人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现在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就是在"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历史上北方属于外民族,在历史的开端,是被排斥的外来语言。但随着南北文化的融合,原本盘踞在中原地带的经济文化中心一步步被南方和北方的经济文化所蚕食,终于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关外的文化冲击中原文化的高峰。北方方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进入了中原人的生活。只是当时,人们鄙视边陲少数民族,称他们“胡”、“蛮”、“夷”等等。所以,北方方言没有形成压倒性优势。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文化上才会占优势。不可否认,政治因素也是语言进化的一个原因。各民族语言的进化和融合都是有他必然性的。

 

所有都城都是该国该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南北朝时的混战让中原人了解到北方人军事上的骁勇善战。更知道了北方人一旦有了强权的经济,那么中原地区将成为胡人的天下。所以中原人注重了发展经济,想从经济领域占领北方人的经济。但是事与愿违。南方的繁华激起了北方人逐鹿中原的野心。五代十国,南北又一次对峙,同时出现了多个政权。这时北方方言已不止存在于长城以北的地区,而是跟着政治的侵略而转移想淮河一带。中原大地上已不再单纯的讲中原官话(长安、洛阳方言),而是大量的加入了北方方言的特点。

 

到宋代,北方出现政治经济军事全都采用强硬手段的国家:辽国(契丹族)、金国(女真族)、蒙古(蒙古族)。辽都上京临潢府,即今内蒙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是首都很北的国家。因此辽国几乎时时刻刻的想侵宋。宋王朝只能卑躬屈膝的纳岁称臣,辽国的强势文化就以最简单的形式开始想南方传播。其中北方方言的传播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许多政治压迫下,辽国所代表的北方方言对中原的语言,也就是长安洛阳方言,进行了挑战。辽灭,金起。金国都上京(黑龙江宁安县西南),是接替辽国在政治上对宋朝的压迫。甚至比辽有过之而无不及。金国对宋用兵,北宋经历靖康之变,宋都南迁。但北方文化并不会因为宋都的南迁而停止对中原语言的侵略。故此,北方方言开始大规模向长江流域进发。

 

蒙古接替金国的侵略是在南宋末年。蒙古不但统一了中原,而且把周边的几个国,包括吐蕃、西夏、大理、高丽等等。这样蒙古使中国版图空前的巨大,而后,蒙古军队对北亚和东欧的战争,更是在军事战争的基础上,送去了中国北方的语言。这是许多国家语言中保留着汉语字词发音的原因。

 

蒙古的兴盛促进了北方方言的“南侵”,但使北方方言逐渐代替中原方言成为大多数人使用的方言还是在清朝完成的。清朝的文化一体政策,使中国北方的文化和政府一起成为中国国土上最重要的语音。清朝从皇太极到顺治再到康熙乾隆,经济蓬勃发展,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因此北方方言成了当时官文和官话的一种固定形式。

 

解放后,国家推广普通话,其含义是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四、七大方言之赣语 1、赣语,赣语又称江西话、赣方言或溪语。以南昌话为代表,通行于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及福建西部、湖南省部分县市。因历史上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多从江西为中转,加之地理上与江淮官话、湘方言、客家话区接壤,就使江西省边缘地区深受其他方言影响,也导致赣方言自身特点被淡化。      是汉语七大方言区中通行面积较小、使用人口最少的一个方言。赣方言并非'江西话',江西省境内除赣方言外,还有客家方言、吴方言和江淮官话,江西的邻省也有赣方言。由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有不少共同特点,有的语言学者认为可以把二者合并为一个大方言区,称为客赣方言。

2、通行地域

赣方言通行于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湘东和闽西北;鄂东南和皖西南一些县市通行的方言,其特点近似赣方言,有的学者认为也可以划入赣方言。

    江西省内通行赣方言的有 60 多个县市。包括南昌、景德镇(城区)、萍乡和宜春、抚州、井冈山三地区的各县市:南昌、新建、安义、靖安、奉新、高安、宜丰、铜鼓(也有人认为通行客家方言)、上高、万载、分宜、新余、 清江、丰城、 进贤、东乡、临川、金溪、资溪、南城、 黎川、崇仁、 宜黄、乐安、南丰、新干、峡江、永丰、 吉水、吉安、 泰和、永新、莲花、安福、宁冈、遂川、 万安,上饶、 九江两地区的大多数县市:波阳、余干、 万年、鹰潭、 贵溪、余江、弋阳、横峰、铅山、乐平、 永修、德安、 星子、都昌、、彭泽、武宁、修水,赣州地区的广昌、石城、宁都、兴国、于都、瑞金、会昌等县也有使用赣方言的乡镇。
  湖南省东界的13个县:临湘、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酃县、桂东、汝城、常宁、资兴、安仁,有人认为岳阳、永兴也属赣方言区。
  福建省西北部的 4个县市:邵武、光泽、建宁、泰宁;
  湖北省东南部与江西省连界的 8个县:通城、蒲圻、崇阳、通山、阳新、咸宁、嘉鱼、大冶;
  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地区的望江、东至、宿松、怀宁、太湖、潜山、岳西、桐城等县的方言,据初步了解,也和赣方言相近,目前归属未定,可能也将划归赣方言。使用人口约3000万。

赣方言内部可分为5个片

  (1)以南昌话为代表的昌靖片,通行于南昌地区、高安地区。

  (2)以宜春话为代表的宜浏片,通行于宜春地区、新余地区和湖南省

  (3)以吉安话为代表的吉茶片,通行于吉安地区、井冈山地区和湖南省的茶陵、攸县、酃县。

  (4)以抚州话为代表的抚广片,通行于抚州地区。

  (5)以鹰潭话为代表的鹰弋片,通行于鹰潭地区、贵溪地区、乐平地区、景德镇地区。


3、赣方言的历史:    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汉朝江西设置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因此而得名),郡治南昌,下辖十八县,管辖区域遍布今江西四方。豫章郡人口由西元2年的将士35万余人猛增至公元140年的167万余人,净增近132万人。在当时中国一百多个郡中,豫章郡的人口名次由53位跃居第四位。在扬州的六个郡中,由第五位跃居第一位。当时,扬州总人口的五分之二都住在豫章郡。 当时江西的语言近乎吴、楚。汉代豫章被包括在南楚范围内。南北朝时江西、湖南一带的居民及其方言被称为“楚人”、“楚语”。     唐朝安史之乱期间,中原居民大范围地迁徙入江西,尤其是鄱阳湖平原,这时期便产生了原始北片赣语。到了唐末五代十国的二百年间,又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由于安史之乱造成的战乱,大量北方汉人迁移至江西。北方汉人的南迁导致楚语与吴语的分裂,南方方言格局被打破。      五代十国的割据时期,江淮汉人持续南迁江西。赣语的全部本征最终完全得以确定。此外,隋唐之后江西地区成为全国十道之一的“江南道”,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口剧增,江西第一次大规模向外移民也是由此间拉开序幕,南昌、吉安一带的人口不断向湖南东北的湘阴、宝庆、新化等地移民。在后续的几百年间,又由赣北、赣中继续向湖南东北、湖北东南的江汉平原及鄂东山区、安徽南部的安庆、池州及巢湖平原福建西北移民。这批次的移民将赣语同时带到上述地区,赣语今日的分布格局因此而形成。      在长江以北的地区历经汉末丧乱、三国纷争、五胡十六国混战以及隋唐宋三代的长期发展以后,于时期,中央朝廷都将首都设置在今日的北京(大都燕京),同时以此间形成的北方话作为“正音”。长 江作为一道天然的屏障,再加上江西地域山脉纵横,河流交错,于是赣语受北方话的影响比较少,比如赣语至今没有北方官话在这段时期发展所形成的卷舌音儿化等语音现象,因此赣语与官话之间的差异也就此不断拉大。同时因为江西地理上几乎和各个汉语接壤共界,使得其边缘地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周边语言影响,赣语自身特点遂有所淡化。江西处于中国历史上历次中原汉民南迁的中心地带,江西进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出现了令后世惊羡的政治、经济和人文景观,因此赣语对我国文化、文学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并且是我国古典戏剧赣剧采茶戏弋阳腔等重要艺术流派的说白语言,故历代有过不少夹杂赣语的作品。  五、七大方言之湘语 1、湘语,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长沙话为标准语,湘语又称湘方言,湖南话或湖湘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湘方言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洲等大中城市中。
    湖南的方言分两大类,湘方言和西南官话,所谓湘方言就是湖南土话,湖南土生土长的语言。而西南官话分布很广,云贵川渝都是讲西南官话,在湖南的14个市中,吉首,怀化,张家界,永州,郴州都是属于西南官话范畴,所谓官话就是普通话。     在湘方言中,又有几个大的分支,湘江流域的岳阳长沙株州湘潭益阳衡阳这几个地方的话比较相似,在语言学上叫湘方言的长益片,然后就是邵阳娄底,叫做娄邵片。然后就是常德了,常德的情况比较特殊,在湖南省的范围内,只有常德话是属于北方官话的,与武汉话,湖北的方言很相似。 2、通行地域 :湘方言通行于
  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 邵阳、 邵东、新邵、隆四、洞口、武冈、新宁、城步、 东安、 零陵、双牌、祁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
  广西北部全州、灌阳、资源、兴安等 4县也通行湘方言。使用人口估计在2500万以上。
  分区
  由于社会、历史、地理以及政制变革等各方面的因素,古老湘语南、北、西三面长期以来处于官话方言包围之中,东部又受客、赣系方言的影响,以致语音系统不断产生变化,逐渐形成了新湘语和老湘语两种明显有别却又并存并用的特殊局面。从地理上看,新、老湘语的通行地域恰好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因此,有人把它称为北片湘语和南片湘语,这就是湘语的两个方言片。新湘语和老湘语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系统上。南片老湘语比较保守,古全浊声母字一般仍多念浊声母;北片新湘语受官话方言的影响而有逐渐靠拢官话的趋势,语音上突出的表现是由繁到简,古全浊声母字一般都已念为清声母字了。北片新湘语主要通行于湘北、湘中一带,如长沙、株洲、益阳等;南片老湘语广泛通行于湖南中部、沅水东南、 湘水以西和资水流域, 如湘乡、双峰、邵阳、武冈等。
  3、湘语的历史     湘语的形成晚与吴语,但湘吴自古有近亲关系。早在汉代扬雄的《方言》 中,就屡次提到「南楚江湘」,也偶尔提到「荊汝江湘」和「江湘九嶷」。这一辽阔地域大概包括今湖北、湖南两省,我们不妨把「南楚江湘」看作上古時代的一個方言群,它是「楚语」的嫡亲或支系,和吴方言也关系密切。「楚語」在上古時期已声望甚高,是一個包括吳越語在內、囊括江南一帶的大方言。現代湘方言前身大概就包含在「南楚」一类较模糊的方言概念中。今天的北片湘语受官話影响頗深,湘语的「古色」较多地保留于今南片湘语中。
先秦楚言:    楚言/古楚语,是指先秦时期流行于楚地的楚方言。古楚语的具体面貌今已不可考证,但它是湖南及湘水流域的汉人最早使用的语言。“楚言”一词最早见于《左传[3],说明楚地方言至少在春秋晚期就已经形成,是华夏语的一支,并与当时的中原雅音夏言有别[4]。楚国兴起于汉水源头并长期活跃于江汉平原,并定都于(今湖北省西部)[5]。在战国时期,古楚语随着楚国的兴盛,通过征服杨越并大量移民而进入湖南[6]多数专家都认为古楚语包括湖北,湖南和长江中游南岸一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今天湘语的前身。[9] 南楚语     南楚最早在西汉杨雄的《輶轩使者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出现,并多与“江、湘”等并举。“南楚江湘”看作上古时期的—个方言群或土语群,是“楚语”的嫡系或支系,同时也是吴语的近亲[10]    南楚语的词汇一部分吸收成为汉民族共同语[11],而一部分则保留在湘方言中,比如:“湘沅交界呼儿为崽”,此用法依然在湘方言口语中。南楚语可以说是古楚语在秦汉时期湖南境内与湖南的土著民所操的语言糅合形成的语言,应该说在“南楚语”的阶段,湘语的发展已经基本成型,如果说要从现代湘语的角度出发来命名一个“古湘语”的话,我们可以把“南楚语”称作“古湘语”[12] 古湘语的发展

    在两汉时期,湖南依然以少数民族繁杂,势力非常强大。汉族以今长沙为中心的湘江中下游地区。所以古湘语和少数民族语言长期共存,并不断通过小规模移民向非汉语地区扩散。秦汉时代整个湖南地区的广阔腹地仍然是古苗瑶民族的居住地或未经开发垦殖的原地,其间可能还零星散布着一些汉族移民点。长沙王莽新朝时期改名为填蛮郡,说明甚至在当时的长沙,苗瑶少数民族势力也非常强大[13]。历代北方的战乱,湖南地区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移民,因而人口激增,从元始二年至永和五年138年间,长沙郡人口从23万增至105万,零陵郡从14万增至100万[14]。正是这一波又一波的移民运动,使得古湘语扩散开来。

唐代也有大批中原移民涌入湖南,[15]所以五代之前,湖南人多是来自北方的中原移民[16]。大量移民的到来自然冲击了南楚语,并改变南楚语的形态。 

近代湖南方言格局的形成

     元代湖北、湖南受战乱的影响,人口大减,地广人稀,而江西则相对稳定[17]。因而元末明初大量江西移民进入湖南,此时湖南人多从江西东来。而明代中期以后,湖南移民的祖籍开始复杂[18]。明清时期,湖湘移民开始向四川移民,并在四川形成一些方言岛,四川人称之为老湖广话[19]

    移民深刻的影响现代湖南方言的布局,比如接受北方移民最多的是湘北地区,其次是湘西地区,与今天的湘北和湘西地区成为官话区不无关系。江西移民主要集中在湖南东部,以及今天的邵阳新化部分地区。江西移民深刻影响了湖南深的方言格局,现代湖南靠近江西的东部交界地带平江浏阳醴陵攸县等都被划归为了赣语区,此外,衡阳地区的常宁耒阳的赣语区也是移民带入的[20]。明初亦有大量的江西人进入湖南,当时移民主要进入的是今天的岳阳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地。这些地方是湖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长沙湘潭等地虽然也是人口重建式移民区(移民人数达到80%以上),没有形成赣方言的聚集区。周赛红认为可能由于当地土著比较经济强势,而是与当地土著糅合成新湘语。但移民语的影响渗透在语音,语法以及语汇中[21]。亦有专家认为长沙等地的新湘语是由老湘语侵蚀赣语形成,存在争议[22]

六、七大方言之吴语
1、吴语   也叫江浙话或江南话。'吴'是古代地域名称的沿用。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吴语又称吴方言,江浙话或江南话。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使上海话使用的人口不断的增多,通晓上海话也逐渐多。因此现今吴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 2、通行地域     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分,上海及浙江大部分地区,可分为五部分:   (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瓯。   (4)以金华话为代表的婺州。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   此外还有徽语:在安徽南部及江西、浙江部分毗邻地区使用。以前及现在的部分学者主张将其归于吴语,部分人认为应当独立分离。     吴方言通行于江苏东南部、上海、浙江大部、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区,大约有 110多个县市,使用人口7000万左右。具体情况如下:
  江苏省境内属吴语或以吴语为主的县市共有21个:丹阳、金坛、高淳、溧阳、宜兴、武进、常州市、江阴、沙洲、靖江、南通、海门、启东、常熟市、无锡、无锡市、苏州市、吴县、吴江、太仓、昆山。溧水县南部孔镇、新桥、白马等乡镇也属吴语区
  上海市以及所属的10个郊区(县):上海、松江、青浦、金山、奉贤、崇明、南汇、川沙、宝山、嘉定都说吴语。
  浙江省除西部淳安(包括旧遂安)和建德(包括旧寿昌)两县外,基本上都在吴语区的范围之内,但浙江南部洞头、玉环、平阳、苍南、泰顺、庆元等县是吴语和闽语的交错分布区。建德县北部下包、乾潭及其以东的各乡镇,南部唐村、里叶、大店口等地仍在吴语区内。
  江西省东北玉山、广丰、上饶3 个县和上饶市也是吴语区。
  福建省西北角浦城县县城及其以北的乡镇,
  安徽南部郎溪县北部的梅渚、岗南一带和广德县的下寺、芦村等地也说吴语。
  分区
  吴语按其语言特点可区分为 5片:太湖片,台州片,东瓯片,婺州片,丽衢片。   3、吴语的形成历史     吴语是中国境内最古老的语言,其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距今已有约2,600多年的时间。那时江南一带民间通行百越语,在古汉语的不断冲击、覆盖下逐渐形成古吴语,六朝民歌及笔记小说里可以见到其踪迹。而后,古吴语又分化出闽语末明初的《南村辍耕录》是一部较早以民间射字游戏记录吴语音系的文献。从明朝冯梦龙辑编的《山歌》可以看出,当时的吴语词汇、语法已经基本奠定了今天的轮廓。    春秋战国时期  吴语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泰伯越国的成立。早在两千多年前,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南奔,到达今常熟、无锡一带,他们的语言和当地土著(所谓“百越”人)的语言结合,构成吴语的基础。当时吴越虽为两国,但是语言风俗相通,影响力较大。不过当时民间主要通行古百越语。而后,古吴语又分化出闽语。吴语的雏形由此诞生并迅速发展。      上古南方汉语只有楚语,原说非汉语的吴越江南各地最初也是被楚国收服的,原始吴语也应由楚语分化。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时期吴语稳步发展。汉代吴语流传到东南地区,形成闽语。晋代永嘉南渡,吴语受到北方话影响,同时吴语也包围了当时的政治中心南京,成为士大夫必学的方言,六朝民歌及笔记小说里可以见到其踪迹。六朝初,吴语这一名称已经产生,指吴地的方言。西晋末,永嘉之乱(西元310年)后,大批北人南迁,发现吴语跟他们的中原话差别很大。  同时,吴语在西元五至六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对日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吴音(日语:吴音)是日本汉字音(音读)的一种,一般认为这批汉字读音在西元五至六世纪的南北朝时代从南朝直接或者经朝鲜半岛(百济)传入日本,而南朝的大致统治区域便是如今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国都和统治中心便在长三角地区,也就是吴地。由于吴音融入日语程度较深(常用于基本词汇中),古代称为“和音”。平安时代之后,由于推动汉音普及的一方对其的蔑称态度。归国的日本留学生以长安秦音为正统,因此称其他地区特别是长江以南特别是江东地区的音为“吴音”。  

隋唐时期

  隋代扬州经济文化崛起,隋炀帝也曾经在扬州学习吴语。唐朝韵书也有关于吴语的零星记载。  时国家安定兴盛,使得吴语得到巩固,分化。到开汀、开漳之时闽客两语即界线划然分明,说明闽语已经形成并巩固,北宋编的韵书《集韵》中已经编入闽方言专用方言字“囝”,皆与今闽语正同。同时也收入不少吴语字。则吴语自然也已形成而巩固了。   这里要重点介绍一下常熟话:普通话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音,可是常熟话有8个声调系统,苏州话、南通话、老上海话其实只有7个,新上海话和南京话只有5个。因此常熟话很难听懂。而在中古时期,就是唐朝人说话就是8个声调,较多的保留了北部吴语的音调,因此常熟话中还残留着很多古语。如叫老公为“小官人”,可谓典型。

宋元时期

  宋代吴语不但已巩固并已形成今天南北各片的基本状况。东瓯片永嘉方言作者并已据自己方言写入字书(如戴侗:《六书故》),并由专业书会写出影响全国的文学作品--各种永嘉戏文脚本,其中丰富地表现了本片方言特色(如《张协状元》)。元末初的《南村辍耕录》是一部较早以民间射字游戏记录吴语音系的文献。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随着苏州的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吴语在明清时期对全国的影响最大。吴语口语大量出现在文献记载当中。可以冯梦龙(1574-1646)编的《山歌》10卷为代表。《山歌》大量搜集当时吴地民歌,其中前9卷成篇使用吴语。在其他文献里也能见到方言的成分,如冯梦龙编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梁辰鱼(?1519-?1591)的《浣纱记》、冯梦龙编的《墨憨斋定本传奇》和李玉(?1591-?1671)的《清忠谱》等。   清初吴语继续发展,吴语人口占全中国的20%,当时白话小说《豆棚闲话》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吴语口语。清末和民初(19世纪到20世纪),出现了大批“苏白小说”(又称“吴语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海上花列传》、《九尾龟》,还有顾颉刚编的《吴歌甲集》等数种民歌集。 以前的书面语言是文言文,清末《海上花列传》率先使用文言文和吴语白话相结合的文体。   清末太平天国爆发,对江南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吴地经济基础、劳动资源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吴语人口锐减。   吴语的代表曾经是苏州话,太平天国后,随着苏州的衰落和上海的崛起,渐有人把上海话当作代表。总之,吴语的影响力一直在吴地,故名吴语。

近代

  中华民国成立时,虽然用北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正式书写的地位,但吴语的实际使用未受到任何限制。例如,20世纪30年代是上海话的黄金时期。和香港类似,上海的作家们译或者音译很多英文单词,用到书面文本中去,通过当时上海极其发达的各种平面媒体进行传播,然后被普通话吸收。如“尴尬”、“赤佬”、“煞有介事”、“沙发”等等。

现状

  如同中国大陆其他南方方言,吴语现在的处境堪忧。近二十年来,由于政府的普通话推广政策与民众对普通话的依赖,吴语的造词能力严重衰退,比如上海话,只出现了一个语式“勿要忒……”,以及“淘浆糊”等屈指可数的几个新词。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上海各学校统一用普通话授课,很多学校对说方言的行为扣品行分处理。可以说是“进了学校门儿,就到了北京城儿”了。   由于缺乏母语教育,吴语各地方言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有“懒音”现象,如上海话,原普遍分尖团,现在几乎消失,苏州话中亦开始出现此现象;疑母脱落现象十分普遍,上海话自称代词“我”ngu,许多青年发音时疑母脱落发音成wu。另外,清浊相混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期”。(详见“懒音”词条)   然而吴地民众依然有着强烈的母语意识。 2005年以来,上海舆论界掀起一股“保卫上海话”的浪潮。网友自发通过网络建立众多宣传平台,他们希望对母语的未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吴语的处境严峻,有可能会是中国主要方言中最早消失的一个。吴地作为中国最繁华,经济及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推广普通话,在促进经济发展,减少人与人之间沟通障碍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造成了传统方言的消失,以及传统地域文化的消失。 
                                                                                     我国汉语七大方言区2010-07-08

 我国仅汉族就有七大方言区

  一为“北方方言”。它是汉民族共同的基础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北方方言”又分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西南和江淮等四个方言。  二为“吴方言”。分布在上海,江苏及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以苏州话为代表。  三为“湘方言”。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  四为“赣方言”。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南昌话为代表。  五为“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福建西部,江西东南和广西南部,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  六为“闽方言”。跨越四省,包括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广东省东北部和浙江南部部分地区以及台湾省大部分汉人居住区。  七为“粤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中部,南部和广西的东部,南部以及港澳地区,以广东话为代表。  解放后,国家推广普通话,其含义是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1 / 2已浏览到图册第一张图片  方言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