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梅花什么季节开放:更上一层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58:33
更上一层楼

魏武帝曹操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
神色虽寿,犹有竟时。
腾龟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泳志。
这首诗告诉我们,即使一个人到了老年,功成名就,也不要躺在功劳薄上吃“老本”,而要像千里马那样,老当益壮,将自己的功业发扬光大。
大器晚成
中国有句古语:“大器晚成。”意思是说,那些在事业上有建树的人并非都是少年得意者,在很多时候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人。
李白在《梁甫吟》一诗中写道: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职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渌水,逢时吐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李白诗中所说的,是辅佐周文王定天下的姜太公。据说,姜太公五十岁时在棘津,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延津县卖吃食,七十岁时还在朝歌屠牛为生,但到八十岁时力气没有了,只好去渭水边上垂钓填腹,但姜太公不以年老垂钓为羞,他始终坚信自己会有所作为,只要时机一到,他便能扬眉吐气,施展才华。
在美国,也有一位大器晚成者,他就是闻名全世界的快餐大王克罗克。
雷·克罗克,1901年出生在美国伊利诺州的奥克布洛市。原是美国芝加哥一家制造麦乳精机器及纸杯的小公司经理。直至1954年,五十三岁的克罗克才开始了他事业上的飞跃、走向辉煌的开端。
一天,克罗克走进加里福尼亚州的一家专卖炸薯条的快餐店,得知快餐店生意特别兴隆,每年的营业额超过25万美元,克罗克觉得,这家快餐店是很有前途的生意,于是出资几十万美元的高价,第一买下主东麦克唐纳兄弟汉堡包和炸薯条的专利,第二买下汉堡包的整个摊子;第三买下两兄弟在美国的全部麦克唐纳快餐店。
实现上述三步之后,克罗克时刻注意从消费者出发,在世界各地搞连锁发展,经过30年的经营,克罗克麦克唐纳快餐店的汉堡包,畅销美国50个州和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1960年一年就赚了5600万美元,1982 年他拥有美国麦克唐纳连锁店的股票86万股,共价值2916亿美元。1983年营业额突破80亿美元。在1982年9月出版的一期金融杂志,公布了当年亿万美元以上的大富豪名单,就有雷·克罗克,当年他共有资产3.2亿美元。
汉堡包如其他任何产品一样,是在与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发展起来的,克罗克的汉堡包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原因在于克罗克具有一套成功的经营绝招。
克罗兄的快餐店根据消费者的心理,总结出三条经营方针,即“品质上乘、服务周到、地方清洁”,由于持之以恒地坚持了这三条方针,赢得了顾客,在激烈的商品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克罗克买下第一个汉堡包摊子时,就开始十分注意食品质量,不惜多花钱、多费时间,制定各种操作规程和细节力求食品标准化。如:牛肉原料不能含动物内脏等下货,脂肪含量不超过19%,牛肉绞碎后一律做成重47.32克的肉饼其饼的直径为9.85厘米、厚为5.65厘米。炸薯条,要选好马铃薯,为了调整马铃薯的淀粉和糖的含量,将购进的马铃薯,稍加贮存一下再用。制作薯条时用特制的可调温的炸锅,以适应不同含水量的马铃薯。
在经营过程中克罗克发现薯条质量还可进一步提高,他专门聘请专家进行研究、探索和改良薯条制作,生产出大众喜欢的香脆松化、吃后使人满口余香、食欲大振,爱不释“嘴”的薯条。
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提高食品的口感和新鲜程度,克罗克连锁店规定:汉堡包出炉后10分钟及炸薯条出锅后7分钟,若仍未卖出,一律弃掉。正因连锁店对食品质量要求十分的严厉,因此赢得了众多的消费者。
克罗克认为“一个经营有方的饭馆,就要像一支战无不胜的棒球队,那样,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来加快我们的服务工作……你要想生意兴旺,就非要把你的每项基本功打得扎扎实实不可,”因此,克罗克非常注重人员的挑选和培训训练。新招的店员都要经过10天的培训,达到善于接待顾客之后,方能上岗。而作为经理人员,则必须经过严格的“汉堡包大学”的专门训练,成绩合格、授予“汉堡包学”的学士学位,才能上任工作。
在麦克唐纳快餐连锁工作的一位汉堡包厨师说:“我刚进店,就让我戴一顶写着 ‘学员’字样的小白帽。干警的是最简单的炸法式土豆条。然后调我去搅牛奶和冰激淋,就这样干下去,直升到让我掌管小圆面包和煎牛肉饼。我的工间休息只有一个小房间。里面放有一台电视机和录像机,反复播放在麦克唐纳快餐店所干活的方法。”员工们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操作和烹制。这是和克罗克一贯扎扎实实的细致工作分不开。
为了保持场地清洁,克罗克制定了卫生标准,餐厅内不许出售香烟和报纸,所用器具全部为不锈钢制作,顾客一走,马上清理桌面,凡客人丢下的纸片,立即捡起来……优美干净的环境,促使顾客和主人一起努力使克罗克的麦克唐纳快餐连锁店以清洁闻名于全美国。
克罗克经营哲学的核心是,“把自己摆在顾客的位置上”。——将心比心。他经常说,要把顾客摆在第一位,就不愁赚不到钱,在美国现代社会里,时间、效益就是金钱,克罗克抓住这一特点。要求快餐连锁店一律采取“自我服务”的形式,就是在生意最忙的时候,顾客也可只排一次队。花一两分钟,就能将热乎乎的快餐食物送到顾客手中。
为了便于顾客寻找店铺,各连锁店内的服务人员,统一着装,有明显花纹的制服。这样全慕名前来的顾客无须费劲就可找到。
美国高速公路十分发达,克罗克在公路两旁和郊区开设了许多联号,店内事先将乘客所需食品、汉堡包、炸薯条等装进塑料袋里,甚至连饮料杯,也预先划好十字口,车开至店侧小窗口,乘客便可一手取货,并可马上线车赶路,十分方便顾客。
美国经济高度发达,文化娱乐生活十分讲究和活跃。每个家庭习惯于在周末或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游玩。但在游玩中孩子的吃饭及玩耍给父母带来了许多不便。善于经营的克罗克了解情况到这一情况,马上在他经营的快餐连锁店里,推出了新的服务项目,在各分店专门添置了儿童游乐园,供孩子们边吃边玩。为了给家长减少麻烦,还专门为孩子生日举行庆祝会和聚餐会。吃什么,花多少钱,由家长决定,一切游乐服务均由服务生负责,包括照看孩子在内。孩子们尽情玩闹,吃好玩好,家长也尽情享受,省心省力,开心有趣。
年龄只会成为那些无所作为者的借口。事实上,克罗克也可以堂皇地把这些作为借口:他已经53岁了,也已经小有成就,有了足够余年花费的积蓄……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克罗克告诉人们,只要以数百倍的热情投入你欲达的目标中,你就会成功。
逆水行舟
对于每一个成功者来讲,一经攀及顶峰,要想长久保持胜利的桂冠,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否则,很快会被后来者赶上、超过。这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福特曾被誉为美国的“汽车大王”,他以T型车打天下,也以T型车使他的福特公司进入了令人眩目的黄金时代。在成功的荣誉面前,福特被频传的捷报冲昏了头脑,岁月的消磨以折损了他的进取欲望,他变得保守和专横,容不下不同的看法。当那个曾经为福特汽车公司立过大功的业务经理库兹恩斯提醒他注意开拓新车型,以适应社会各阶层需要时,他竟置若罔闻。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小阿尔弗烈德·斯隆从后面赶了上来,他经营的通用汽车公司狠抓汽车式样的翻新,生产出了适合不同阶层需要的新型车。如向政府高级官员和大亨供应豪华的“卡迪拉克”,向中等富裕的人提供“奥尔兹莫比尔”,向一般人家开辟出“雪佛莱”,以便同福特汽车公司争夺市场,其中“雪佛莱”等五种型号的普通车辆,价钱虽然高达1000美元左右,比福特公司的T型车略贵了些,但它外型美观,轻便快捷,颜色多种多样,非常适合公职人员和知识阶层的胃口。相比之下,福特公司的T型车款式陈旧、色调单一、纯为黑色,除了装载量大和一车多用的效能仍保持优势外,其它则黯然无光,相形见绌。于是整市场形势,从1925年起开始逆转,人们普遍喜欢“雪佛莱”,并在追求“奥尔兹莫比尔”,把乘坐这些汽车作为显示个人身份的象征,而T型车除仍行销农村外,城里的人则对它已嗤之以鼻。
和福特不同,台湾富豪王永庆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到八十年代为止,台塑集团拥有40多座工厂,分布在小岛各地,其中光是高雄仁武区就占地80余公顷。经营业务包括塑胶、纺织、木材、矿石、水泥、电子等等。在岛内制造业中,台塑集团可谓已傲视群雄无有敌手,曾连续十几年保持了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500名中的第一名。并在国际500名大制造商中名列202名。
至此,通常人们认为王永庆也该歇一歇,享一享清福了。但是,年及六旬的王永庆却不肯稍有松懈,早在七十年代,他就已经把远大目标制订了,那就是向世界最大的工业大国美国进发。
他通过贸易与其他途径,与美国各界广交朋友。他先后担任过台美技术合作研究会理事长,还曾荣获美国圣约翰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等。由于他经常出入美国及欧洲,在国际上有了相当的知名度,这样也为了后来进军美国拓展事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七十年代来,机会来了。
美国路易斯安娜公司想建造大型石化工厂,需投资4000多万美元。但该公司缺乏资金。欲寻求实力雄厚的伙伴合资。他们选择了台塑集团。

在台塑资金的支持下,这家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建立起了大型的化工厂。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开支,在美国南部黄金区域建厂过程中,从制图设计、设备规模购置、机械操作、安装试车等全过程,均由台塑集团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不仅创造了台湾化学工业整厂输出的先例,而且其先进性超过许多发达国的石化厂。
这一先例对美国、日本、欧洲的石化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使得那些石化大公司也不得不对台湾小岛上的王永庆刮目相看了。
由于得州石化厂经营有方,被美国当局评为模范工厂。在世界化工原料供应困难时,得州石化厂的原料支援了台塑集团的几家大工厂,互救互助,开成了跨国生产一条龙生产作业。
王永庆从得州石化厂进军美国,占领了“滩头阵地”后,即乘胜进发,大举进入美国工业界。
1980年,他再一次大举购买ICI公司的得克萨斯州工厂此类而又神速买下了美国的14家工厂。这些工厂分别生产RVC树脂、水管、鞋与制造RVC的化学原料,全部交易额达5000万美元以上。
王永庆大胆行事,就连那些严重亏损的工厂他也敢买。而只落入他的手中,这些亏损很严重的企业,马上就会扭亏为盈。如都彭的一家公司,未能利用聚乙烯化合物盈利,经王永庆一番整治调理,却给他带来了10亿美元的财富。
当然也有那种一时扭转局面的老大难工厂。这就需要王永庆花一番心血,动许多脑筋来整治了。
台塑在美国买下的工厂,多数在美国南部和墨西哥湾一带。如路易安娜州的一家化工厂,花了几千万美元,经营了一年仍然严重亏损,不少人对王永庆说“这家工厂有三十多年产龄,设备陈旧老化,生产成本 ,再加美国此类化工产品过剩,缺乏竞争力,亏损是无法改变的,不如卖掉算了。”
王永庆却不相信他改变不了这个厂的面貌。他认为,只要找到企业亏损的症结,就一定能改变现状。
他召集有关人员对这几家企业进行了总体的“会诊”。最后他们找出了症结所在:美国人久处富裕安定环境,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缺乏对企业潜力的深入基层挖掘,缺乏对企业经营的细致入微的探讨等。
找到了毛病所在,王永庆便着手大刀阔斧的整治工作。第一,他要把美国先进的工业管理经验与台塑集团艰苦创业的精神相融合,即输入中国式的“锱铢必究”的精神;第二停产整顿,全面深刻地检讨其经营管理工作,全面实行新的企业管理规划,输入台塑的经营方略。
最后,王永庆还毫不客气地对几家厂进行了全面的人员精简措施:路易安娜州厂由406人精简到300人;特拉华州厂原有400人,压缩到220人。
经过这一番“大手术”改变了工厂原来的疲软面貌,留下了精兵强将,再加上经营方略上进行调整,使得整个工厂改头换面,重新整旗鼓,一下子转亏为盈了。
到八十年代末,台塑在美国已拥有员工1700名,年总收入为6.3亿美元。1988年,台塑集团又还美国投资13.2万美元,与一家美国工程公司签下了协议书,在得克萨斯州兴建第七轻油裂解厂家。建成以后,这家厂生产的乙烯达68万吨。也是当时全球轻油裂解规模最大的企业。
由此,台塑集团在美国的石化工业已配套成龙,构成了完整的上、中、下游体系。从此以后,王永庆也荣登了世界塑胶大王的宝座。王永庆的大名声震八方,美国总统布什也在白宫单独召见他,并褒奖了他。
如今,王永庆是台湾最大工业集团——台塑胶关系企业董事长,其属下拥有4万名员工,10万股东,1万多加客户。在他的集团中有大型公司在16个,其中台湾塑胶在1986年台湾排名第三,营业额高达1650亿台币。
然而,王永庆仍不就此歇手,他还要把自己的企业扩展到更广阔的地区。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两岸关系逐渐解冻,王永庆利用外资嗅出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陆的丰富资源,广阔的市场潜力,使得他下定决心,利用这一契机打入大陆经济市场,再扩展自己的企业之路。
1990年初,王永庆在少数家人的陪同下,秘密经过香港,悄然来到了中国大陆。他与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国高层领导人会面,商谈经济投资事项。
大陆方面慨然答应提供廉价石油,同意王永庆在经济开发区内兴建炼油厂、轻油裂解厂等上中下游企业的系列条件。这更坚定了王永庆进军大陆的决定。
王永庆看到大陆的石化原料价廉。而且大陆本身有广阔的市场资源,在大陆投资兴建石化工业,还可减少运输,降低成本,带来更大的利润。如果不趁此良机入围大陆。万一让欧洲或日本抢走最佳地段,届时或台湾所需原料的渠道断绝,将会严重影响台湾企业的发展生存。
在此前,台湾的化工生产已受到重大挫折,王永庆原在桃园县观音乡购置一大片地,欲兴建第六轻油裂解厂,因环保部门和当地居民抵制,以及台湾当局漠视不管,历时三年而无法动工,损失两亿美元,十分惨重。
在他看来,在大陆特区集中投资,本质上也是台湾石化产业的延伸,可促进中中华民族石化工业的兴旺发达,其竞争力之强,恐非其他国家所能望其颈背。
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下,王永庆进军大陆的设想已初步获得成功。他的台塑集团在厦门市海沧岛投资,用巨资修建码头与港口,完善其石化工业配套工程。这里的投资将有70亿美元之多。按王永庆的长远规划,投资兴建码头与港口,只是他“借助大陆,你霸世界”和第一步,接下去还将把他的兼备胶工业全套主任委员与机械在大陆的这个小岛上扎下根,建成一个化工城,再展鸿图。
一如既往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旅馆业巨子康拉德·希尔顿已经六十多岁了,且拥有着无数的财产。按照常理来说,人到这个年纪该走下坡路了,也应考虑退休了,他本可以就此退出江湖,过安适的生活,永远不再受凡尘俗世的打扰,而希尔顿却不是这样,仍然一如既往地热衷于他的游戏。
他的游戏是房地产——尤其是旅馆,他买下了它们,建造它们,经营它们,整理它们、卖掉它们,就像下棋似地玩弄它们。他聪明地借用别人钱达到这个目的。
希尔顿是个“买下广场的人”,“广场”指是纽约的“广场旅馆”,它是全世界少数最豪华的旅馆之一;就在他六十多岁的时候,他又买下了纽约的“华尔道夫旅馆”。如果说“广场”是旅馆中的皇后,则“华尔道夫”便是皇帝了;继而他又花了一亿一千万美元,把整个史达勒连锁旅馆买了下来,这在当时可称得上是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地产交易……
希尔顿于1887年圣诞节那天出生于新墨西哥州。他父亲是个小生意人,境况时好时坏,但却很勤勉。扰尔顿家里有八个孩子,每多一个人,他父亲就得加盖一个房间。然后等孩子们长大离家住到学校去, 他就把空下来的房间租出去,这个寄宿似的旅馆经理,多多少少,也影响力了希尔顿的未来。
他的父亲去世的时候,正赶上生意不景气,只留给小康拉德两三千美元的遗产,这笔钱加上他自己存下来的,总共只有五千美元,但希尔顿便靠着他出来打天下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旅馆业突然异常红火起来,希尔顿在一家小旅社老板的帐薄上看到,经营旅社只一年就可捞回本钱。这可是相当棒的买卖,精明过人的希尔顿抓住这一机遇,下定决心不做别的,并且意识到这将是他以后的生涯。
不久,他买下了一名叫莫普里的旅社,并通过经营这家旅社学到了主要的经营旅馆的原则。
1925年,康拉德建造他的第一家旅馆——达拉斯·希尔顿旅馆。为建造该旅馆,他遭到了极大的困难,为了筹钱而几乎破产。
当时,他对那个土地所有者说,他要建造一家价值一百万美元的旅馆。希尔顿告诉那人说“我不买你的土地,但要租下九十九年。”
那个顶回来:“我又不是彭祖,我活不到九十九岁。”
而希尔顿说:“如果我不付钱,你不只收回土地,建筑物也是你的。”
当那人对这点与租金表示同意之后,希尔顿又把最后一招亮了出来:“我还要在租契上说明,我有权把这个不动产作为借钱的抵押。”那人大叫起来。
然而,当时希尔顿实在是经验和知识都不够,虽然他筹到了一百万美元,但这笔钱仍然不够,弄得他口袋空空如也。
后来,为了脱离困境,他又回到了土地拥有者那里,对他说:“听我说,如果你继续把旅馆建成,我会以更高价再跟你租回来。”
那人很有钱,然而不愿意这么做,但希尔顿时说了不少好话,最后他说:好吧。
终于,希尔顿成立了“希尔顿旅馆公司”和“希尔顿国际公司”,担任董事长和总裁,在他的名下有近百家旅馆,从天涯到海角,都挂着希尔顿的旗子,他现有在海外的旅馆,比在美国本土的还多。
康拉德·希尔顿是因买下华尔道夫旅馆而闻名的,这是旅馆业经营者至高无上的光荣。
拥有华尔道夫旅馆是希尔顿多年来的梦想,他把它看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旅馆,那些优雅的大房间,曾经住过许多皇族。当别人打电话过来找“国王”,华尔道夫的电话接线生必须问“请问哪一个国王。”但是这家旅馆却破产了。他1942年购买华尔道夫股票时,每股才值4.25美分,糟糕到如此境地。但希尔顿真正注意要买华尔道夫是一九四九年的事。
然而,希尔顿的理事会的那些理事,不能分享他的狂热,大表反对。身为希尔顿旅馆公司的董事长,没有理事的同意,他也不能不以公司的名义买下,

希尔顿没有因此退却,因为他知道拥有这样一家旅馆,将会为他带来多大的价值和地位。他想:“我可以像三十年在德克萨斯州西斯柯那样做,我可以自己买下来,把我的看法推销给那些能够有我这种想法的人。”
因此,希尔顿开始以过去的那种熟悉的老方式着手去作,他打电话给在华尔街那拥有华尔道夫股票一群人中的老大,要以十二无一股买下二十四万九千零四十二股——这是控制股的数目。
那人接受了希尔顿的价格。而希尔顿要买下华尔道夫,还差三百万美元。
他便去找别人筹钱,他对他们说:“你要投下二十五万美元,跟我一起买下华尔道夫吗?我不想让给你,实在没有办法的话也可能要让给你。”
那些人都说:好吧。
正在筹钱的当儿,希尔顿的理事们说:“你这样做是不应该的,既然你已做到这种地步了,这个旅馆必须属于希尔顿旅馆公司才行。”
于是,公司便筹出余下的钱,了却希尔顿的心愿。
1954年,六十七岁的希尔顿又以巨额资金买下了史达勒连锁旅馆。但差点就迟了。
当时,“盛布和那普公司”的舍肯多夫也想买下史达勒连锁旅馆,而且投了标,押下了一百万美元。
史达勒先生离开康乃尔大学之后,史达勒夫人就控制了公司不少的股票,她也控制了孩子们的股票,该公司内部有个问题,便是冲突甚大。
因此,希尔顿决定捷足先登,他想:控制史达勒股份的人总共有三个,如果我想得到这些连锁旅馆,动作就要快。
于是,他马上找到史达勒夫人,对她说:你会支持我的投标吗?我给你的这个标,将会比你目前得到的更好。
史达勒夫人说:好的。
没想到这样顺利,希尔顿的出价和舍肯多夫的一样,高达一千一百万美元,但他拿出了七百万美元作押金。
史达勒连锁旅馆的控制者必须希尔顿的条件。身为股票管理者,他们又必须接受七百万美元的押金,而不是:百万美元。
因此,希尔顿又完成了当时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房地产交易。
我们知道,希尔顿正是在他的晚年时,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在他六十二岁时买到华尔道夫旅馆,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又买下了史达勒连锁旅馆,并成立了全球性的连锁旅馆。
如今,希尔顿饭店的大招牌,在世界许多大城市都可见到,“希尔顿帝国”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