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靖江明天天气:骨科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02:19:04

骨科知识

1.              骨折的定义和局部表现(1)骨折即骨的完整性破坏或连续性中断;(2)局部表现分为两类,一是特有体征①畸形;②异常活动;③骨擦音或骨擦感;二是其他表现①局部疼痛与压痛②局部肿胀与瘀斑;③功能障碍。

2.              骨折的急救措施:①一般处理:首先抢救生命,抢救休克如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抗休克等;②包扎伤口:用绷带压迫包扎止血或止血带止血防止伤口进一步污染。③妥善固定:用妥善的方法将骨折的肢体固定,常用各种夹板,或牵引。固定伤肢时注意防止造成压迫;④迅速转运:尽快地送往最近的医院;疑有脊柱骨折时,在搬运伤员时,应使其身体保持要伸直位置,切勿屈曲,以免加重脊髓的损伤 。

3.              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是:避免骨折端在搬运时移动而更多地损伤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同时防止骨折继续移位。②骨折固定后即可减轻疼痛,减少出血,有利于防止休克及减轻肿胀。③便于转运。

4.              临床上骨折有几种不同的移位方式: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五种方式。

5.              治疗骨折的原则:(1)复位: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⑵固定:是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⑶功能锻炼:是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并促进骨折愈合。

6.              何谓骨折的功能复位?功能复位标准是什么?

临床上有时虽尽最大努力,骨折仍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但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

每一部位功能复位标准不尽一致,一般认为:骨折部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下肢骨折缩短移位在成人不超过1CM,儿童不超过2CM;长管骨横形骨折 在骨干部端对位达到1/3,干酪端对位达到3/4以上,在幼儿向前或向后成角移位 因与关节活动方向相致,可在骨痂塑形期自行矫正,但在下肢,成人向前或向后成角移位不超过10度,儿童不超过15度,日后在骨痂塑形期也可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自行矫正,必须完全复位。否则关节内外两侧在负重时所受压力不均,日后可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疼痛及关节畸形。上肢骨折部位不同要求不同,肱骨干的轻度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多,前臂双骨折就要求对位对线都好,否则将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7.              开放性关节创伤的处理原则是:开放性关节创伤的处理与开放性骨折基本相同,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关节感染和恢复关节功能。一般损伤的程度不同,处理方法和效果也不一样。可分为三度处理:

第一度:锐器刺破关节囊,伤口较少,关节软骨和骨骼无损伤时勿需切开关节。伤口行清创缝合后,在关节腔内注入抗生素,并固定伤肢。

第二度:软组织损伤较广泛,关节软骨或骨骼部分破坏,伤口内有异物。应扩大关节囊切口,充分冲洗,彻底清创缝合后大骨折片应复位及固定。关节囊和韧带保留,并修复。必要时关节腔内置放引流管持续引流,24小时后拆除。

第三度:软组织损伤广泛,韧带断裂,关节软骨、骨骼严重损伤,异物存留,或合并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等。经彻底清创后,可敞开伤口,用灭菌敷料湿敷,约35日后可行延期缝合。如有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亦可行皮瓣或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关节损伤破坏严重,关节功能无恢复可能时,可行一期融合术。

  第二种解释:即开放性创伤的处理原则:除遵守一般创伤处理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若创口仅打开一部分关节囊,则冲洗时应在创口的正常皮肤处,将粗针头穿过软组织插入关节囊,快速注入无菌征求生理盐水,使冲洗液自关节囊内向外流出,待清创后,仍可用大量生理盐水自外向内冲洗。二是切除失去生活力的组织时,要爱惜关节囊,清创完毕时,应缝合关节囊或滑膜。若关节囊丧失过多而不够缝合时,利用邻近的软组织拼凑缝合,应千方百计设法闭合关节腔,引流物放在关节囊之外。三是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抗生素放于关节囊内。四是术后用持续皮牵引或骨牵引作外固定。五是术后若发现关节腔内有较多积液,可径正常的软组织穿刺抽液,并注入抗生素。                                                                                                                         

8.              骨折的并发症有:⑴早期并发症有:①休克、感染;②脂肪栓塞综合症;③骨筋膜室综合症;④重要内脏器官如肝、脾、肺、膀胱、尿道、直肠等损伤;⑤重要血管如动、静脉,胫后动、静脉,肱动、静脉等损伤 ⑥重要周围神经如腓总神经、桡神经等损伤;⑦脊髓损伤。

⑵晚期并发症有:①坠积性肺炎;②褥疮;③深静脉血栓形成;④感染;⑤损伤性骨化;⑥创伤性关节炎;⑦关节僵硬;⑧急性骨萎缩;⑨缺血性骨坏死;⑩缺血性肌挛缩。

9.              什么是开放性骨折?答:骨折附近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者称之。骨盆耻骨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均为开放性骨折。

10.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哪些?答:一是:病人的年龄儿童生长活跃骨折愈合较成人快。例如新生儿股骨干骨折半个月左右即可坚固愈合,而成人常需23个月之久;二是:骨折部的血液供应:这是决定骨折愈合快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三是:感染的影响;四是:软组织嵌入;五是:健康情况的影响;六是:软组织损伤的程度;七是:治疗方法的影响。

11.          骨折的临床愈合的标准有哪些?答:一是: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二是:局部无反常活动;三是: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四是: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举1公斤重量达1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五是: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从观察开始之日起算到最后一次复位的日期,其所经历的时间为临床愈合所需时间;注意二、四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可先练习数日,然后测定,以不损伤骨痂发生再骨折为原则。

12.骨筋膜室综合症的临床表现有:⑴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至晚期,感觉消失,可无疼痛 。

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痛。

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皮温稍高,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若不及时处理,将发展成缺血性肌挛缩,其主要表现为:①由疼痛转为无痛;②苍白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③感觉异常;④肌肉瘫痪;⑤无脉。

13.骨折持续牵引有哪几种?适应症是什么?

答:骨折连续牵引有持续皮牵引和持续骨牵引两种。前者是利用粘贴在患肢皮肤上的宽胶布条,乳胶海绵条或特征特制的皮牵引带,后者是通过贯穿骨端松质骨内的骨圆针,不锈钢针或手中钳,通过滑车装置,用重量在肢体的远端施加持续牵引,以对抗患肢肌肉的牵拉力。持续牵引的指征:一是股骨闭合性骨折;二是肌骨、胫骨开放性骨折;三是已感染的开放性骨折复位时不可采用一次牵引法同,因骤用大牵引,可破坏伤口周围已形成的肉芽组织屏障,使感染扩散。采用持续牵引时,因牵引较缓和,可无此弊。

14.持续骨牵引要注意什么?

 答:注意按病人的年龄、肌肉发达程度和软组织损伤的情况,随时调整牵引的重量。如牵引的重量太大,可引起过度牵引,使骨折端发生分离移位;牵引力太小,则不能达到复位和固定的目的,而致骨折畸形愈合。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在胫骨结节处作持续性骨牵引时,一般用体重的1/7—1/8的重量作牵引力。胫腓骨骨折作跟骨持续性牵引时,用1/10体重作牵引力。

15.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指征有哪些?有何弊病?

 答:指征:一是骨折端有肌肉,骨膜或肌腱等软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二是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好,将影响关节功能者。三是手法复位与外固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而将严重影响功能者;四是骨折并发主要血管损伤,在处理血管时,宜同时地作切开复位与内固定术。五是:多处骨折为了便于护理及治疗,防止发生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施行切开复位与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也有不少缺点,应引起重视:一是切开复位必须分离一定的软组织和骨外膜,可以影响骨折部的血液供应,导致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二是: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受暴力作用后已有严重的损伤。切开复位将加重软组织的损伤,致使局部抵抗力降低。若无菌操作技术不严易于发生感染,引起化脓性骨髓炎。三是:内固定器材质量不佳者,可因生锈和电解作用,发生无菌性炎症,使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四是:内固定器材规格 选择要求较严,如选择不当,可在术中发生困难,或影响固定效果。五是:骨折愈合后,某些内固定物需要拔除,还要再作一次手术 。

16.骨折的功能锻炼怎样实施?

 答:功能锻炼必须按一定的方法循序渐进,否则可引起不良后果。一是: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患肢局部肿胀、疼痛,容易发再移位,此期功能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作舒缩活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暂不活动,而身体其他各部关节均应进行功能锻炼。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二是:中期骨折:两周以后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已纤维连接,并正在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日趋稳定。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外,并在健肢或医护人员的帮助逐渐活动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至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三是:骨折后期:骨折临床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各部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17.骨远端骨折(柯雷氏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受伤后,腕关节下垂,有明显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有典型的畸形:因远侧段移向背侧,侧面可见典型的“餐叉”畸形;又因远折段向桡侧移位,且有缩短移位时桡骨茎突上移至尺骨茎突同一平面,甚至高于尺骨茎突的平面;手掌正面观,可见腕部宽度增加和手移向桡侧。移位显著时,尺骨远端可特别突出,呈“枪刺刀”状畸形。诊断应注意手指肌腱的功能以及有无神经损伤。X    线摄片检查可 详细了解骨折的情况。与前述移位方向相反者称反Colles骨折或Smith骨折。 

18.试述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肘部肿胀及压痛,有向后突出及半屈位畸形,与肘关节后脱位相似,但可从骨擦音、反常活动、触及骨折及正常的肘后三角等体征与脱位相鉴别。必须检查桡动脉的搏动及正中、桡、尺神经的功能。血管损伤大多系挫伤和压迫后发生血管痉挛。早期症状为剧烈疼痛,桡动脉的搏动消失,手部皮肤苍白、发凉、麻木,若不及时处理,可发生前臂肌肉缺血性坏死,纤维化后形成缺血性肌肉肌挛缩,导致爪形手畸形,功能障碍,造成严重残废。X线摄片检查可了解骨折详细情况。

19.试述挠骨下端骨折(COLLES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答:外伤后腕关节明显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有典型的畸形:因骨折远侧段向背侧移位,侧面观呈典型的:“餐叉”畸形。又因远折段向挠侧及近商榷移位手掌正面观,可见手移向桡侧,尺骨下端特别突出,呈“枪刺刀”状畸形。注意检查手指肌腱功能扩有无神经损伤,根据受伤史,临床表现,结合X线片可明确诊断。

20.骨股颈骨折的表现有哪些?按X线表现可分为哪两型?有何临床意义?

答:病人有绊倒病史,伤侧是呈4560度的外旋畸形,患髋有压痛,下肢不能活动。检查发现患肢缩短,bryant三角底边缩短,股骨大转子顶端在nelaton线之上,大转子明显突出。“嵌插”型病人有时仍能行走,疼痛很轻,但必有一定的外旋畸形。局部叩击时有震痛。股骨颈骨折按X线表现可分为:(1)内收骨折:;(2)外展骨折 。临床意义:(1)内收骨折的Pauwels角大于50度,属不稳定骨折,容易变位,常需要内固定治疗;(2)外展骨折的Pauwels角小于30度,属稳定骨折,常可用持续牵引治疗,处理不当可发生移位,转为不稳定型。

21.手外伤的处理原则:除遵守一般创伤处理原则外,尚需特别重视以下问题:

(1) 早期正确的急救处理,包括及时包扎、妥善固定等。现场急救的目的是止血,减少创口污染,防止加重损伤和迅速转送,进行永久性处理,

(2) 早期彻底清创:清创越早,感染机会越少,疗效越好。一般应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12超过小时,即使比较清洁的创口,也可能发生感染。

(3) 正确处理深部组织损伤,若能在清创的同时修复深部组织,可获较好的疗效。污染严重,外伤12超过小时以上,或修复技术有困难者,可仅作清创和闭合创口,但有骨折和脱位者必须复位固定。至于肌腱和神经损伤,可留待二期修复。

(4) 早期争取一期闭合创口,一般采用单纯缝合法,若皮肤缺损大创口缝合张力大或皮肤血液循环障碍,则不宜勉强缝合,以免最后引起创口迸裂,可采用游离皮电移植,带蒂皮瓣移植,带血管的岛以瓣移植萍踪浪迹游离皮瓣移植消灭创面。若伤后时间较长,发生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者,清创后不宜缝合创口,可敞开引流,观察35天。若创口仍有坏死组织,可再清创,作延期缝合或植皮术。但观察时间不宜5超过天,以免肉芽生长过度,影响效果。

(5) 正确的术后处理:术后将手固定在功能位,创面适当加压。包扎时用纱布隔开手指,露出指尖以便观察血循环;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应用抗生素。抬高伤肢,防止肿胀。

22.断肢(指)的急救包括哪几方面?如何保存断肢(指)?

断肢(指)的急救包括止血、包扎、保存断肢(指)及迅速运送四方面。

断肢(指)的保存可用干燥冷藏的方法,即用无菌或清洁敷料包扎好,放入塑料袋中后,再放在加盖的容器内,外围充以冰块,但勿使断肢(指)与冰块直接接触,以防冻伤。不要用任何液体浸泡断肢(指)。

23.急救搬运脊椎损伤患者应注意事项:

(1) 用木板、门板或担架搬运。

(2) 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在身旁,木板或担架放在伤员一侧。23人扶伤员躯干,使成一整体滚动至板上,或3人用手同时将伤员平直托起。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禁止搂抱或一人抬头,另一人抬足的方法,因这些方法将增加脊椎的弯曲,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损伤。

(3) 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有专人托扶头部,并同时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缓慢搬移。严禁随便强行搬运头部。躺到板架上后,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在颈两侧加以固定。

24.关节脱位的特征及复位原则、复位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1) 关节脱位的特征:①畸形;②弹性固定;③关节空虚;④功能障碍;

(2) 复位成功的标志:①被动活动恢复正常;②骨性标志复原;③X线检查显示已复位;

(3) 复位原则是使脱位的关节端,按原来脱出的途径倒退回原处。要严格遵守各关节脱位的复位损伤方法,严禁粗暴动作,否则加重损伤,甚至造成骨折或血管、神经损伤。

25.简述肘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答:临床表现:除有患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一般损伤外,还有以下特征:一是:肘部明显畸形;二是:肘关节弹性固定于半伸位;三是:肘后三角失去正常关系;四是:肘前方可摸到肱骨远端,肘后可摸到尺骨鹰咀;五是:前臂缩短,肘关节周径增粗;六是:X线检查可了解脱位情况,有无骨折,陈旧性脱位有无骨化性肌炎。治疗:一是:手法复位:病人坐位或仰卧,以2%普鲁卡因10ML注入关节内作局部麻醉,或用其他适当的麻醉。助手握住上臂作对抗牵引。术者一手握患肢腕部,顺原有畸形位方向持续牵引,另手从肘前方将肱骨下端向后推压,余指在肘后将鹰咀向前提位,即能复位。二是:固定:用超肘关节夹板或石膏后托固定关节于屈曲90度位,用三角巾悬挂胸前2-3周。三是:功能锻炼:鼓励病人早期活动肩、腕及手指各关节。解除固定后,练习肘部主动伸、屈及前臂旋转活动,并可用热水浴或理疗。严禁强力板拉,以免导致关节周围骨化性肌炎。

26.腰椎间盘突出的体征有哪些?

(1) 突出间隙的棘上韧带及椎旁有压痛;

(2) 一侧椎旁肌痉挛,脊柱侧凸。

(3) 椎旁叩击征阳性。

(4) 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5) 俯卧时,循坐骨神经行程有压痛。

(6) 感觉、运动和腱反射改变:早期为痛觉过敏,稍后为减退。踝反射异常表示骶神经受压。

(7) 其他: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者,马鞍区感觉消失或减退。

27.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的根据是什么?

(1) 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有畏寒、高热等毒血症表现。

(2) 患部持续剧痛,不愿活动患肢。

(3) 靠近关节的干骺端有明显深压痛。

(4)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5) 早期局部分层穿刺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若抽出混浊液或血性液,涂片检查有脓细胞或细菌时,即可确诊。

(6) 早期影像学表现不明显。

28.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目的和方法:

治疗目的是早控制炎症,使病变在急性期治愈,防止演变为慢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如下:

(1) 全身治疗: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对症、补液、补充营养、输血;

(2) 早期联合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最好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体温下降后须继续使用抗生素23周。

(3) 局部减压和引流:诊断明确后,如大剂量抗生素治疗2 -3日不能控制炎症或诊断性穿刺时在骨膜下或骨髓内吸到脓液时,必须尽早切开,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

(4) 局部固定:早期应用持续牵引或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以利患肢休息,减轻疼痛,防止畸形和病理性骨折发生。急性炎症消退后应根据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继续固定患肢。

29.慢性骨髓炎的手术指征及禁忌证。

手术指征:凡有死骨并已分离清楚,有死腔存在,且伴窦道流脓,而包壳已充分形成者,均应手术治疗。

手术禁忌证:(1)在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仅可行切开引流术而不宜作骨的其他手术。 (2)包壳未充分形成前,过早摘除大块死骨除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外,还可导致骨质缺损。

(3)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在骨折未愈合前不宜摘除死骨,以免造成骨质缺损。

30.骨与关节结核的治疗原则是:

(1)早期治疗,最大限度保持关节功能,预防畸形,减少残废。

(2)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

(3)酌情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前施行抗结核药物治疗,至少2周。

(4)若病变破坏严重,关节功能难以保存时亦应固定在功能位。

31.骨与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的适应证和禁忌症。

适应症是:(1) 有明显的死骨存留、较大的寒性(冷)脓肿或经久不愈的窦道;(2)脊柱结核合并瘫痪。(3)单纯滑膜结核或单纯骨结核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4)对早期全关节结核,为了保留关节功能,也应及时清除病灶。禁忌症是:(1)病人的年龄过大或过小,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2)病人有其他脏器的活动性结核病变或严重疾病,影响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者;(3)病人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抗结核药物效果不佳,或产生耐药性者。

32.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是:

发现和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年龄越大,病变越重,疗效越差。治疗方法也随年龄的增大而不同。1岁以内:将两髋长期保持在外展位,保证股骨头复位,使髋臼后上缘和股骨头正常发育,一般只穿连衣袜套即可,穿用时间需四个月以上。

13岁:大多数可采用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达到治愈目的。在复位前必要时先采用双下肢持续皮牵引,使股骨头下降,髋周骨肉韧带松弛,以便于复位并避免复位股骨头受挤压发生缺血性坏死。如复位困难,可作股内收肌肌腱切断术。

4岁以上:可采用沙尔特(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股骨颈前倾角超过45度者,应加做股骨旋转截骨术。

成年男性病员也可考虑做查理(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单髋脱位严重可行股骨转子下截骨。

成年人双侧髋关节脱位可不予处理。

33.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的目的及分类:

手术的目的是预防和矫正畸形,重新分配有用的肌力,稳定瘫痪的关节,争取不再依靠支架保护。

手术分为四类:畸形矫正术;肌腱移位术;关节稳定术;下肢等长术。

34.骨肿瘤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最主要原则是明确诊断。截肢应极其慎重。不应做的截肢比担心遗漏恶性骨肿瘤更严重,不能对没有确诊的恶性肿瘤做截肢,或使用化疗及放射治疗。

良性肿瘤:局部切除或刮除和植骨,一般不宜做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为主的联合治疗。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是截肢或关节解脱,并辅以化疗、放疗治疗等措施。尽量做到既切除肿瘤又保全肢体。

外科治疗目的是彻底清除局部病灶,避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以挽救患 者生命。80年代以前主要是采取截肢和关节解脱。8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多采用保留肢体有瘤段切除,然后利用自体骨,异体骨或假体修复遗留的骨缺损,以挽救和保留肢体的功能。临床研究表明,其局部复发率与截肢术相似,均在5%左右。

35.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一是:晨起手指关节僵硬,拳不能握紧;二是: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关节在活动时有疼痛和压痛;三是: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四是:3个月内其他关节也相继肿胀;五是:同时有对称性关节受累;六是:有皮下类风湿性结节;七是:典型的X线表现;八是:类风湿因子阳性;九是:关节渗液的纤维蛋白凝固力差;十是:活组织检查的典型的滑膜和关节组织的组织学变化。第一至六项应持续6周。典型病例应具备其中7项,肯定病例应具备5项;可能病例应具备3项。主要的诊断依据为1-5项;阳性类风湿因子只能作为参考。

36.桡神经损伤发生在肱骨中1/3处者,有哪些感觉和运动体征?

答:桡神经损伤发生在肱骨中1/3处者,主要的以下感觉和运动障碍体征:拇指背侧以及手背桡侧感觉障碍;拇指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以及其他四指关节失去主动伸直的能力。

37.发生于肱骨中1/3处的桡神经损伤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1.畸形、垂腕、垂指,前臂旋前畸形;2.感觉障碍:腕手挠侧背部及挠侧二个半手指背部皮肤,尤以虎口皮肤麻木;3.运动障碍:腕拇指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以及其他四指关节不能主动背伸,拇指不能挠侧外展。

38.腓总神经损伤后有哪些感觉和运动体征?

腓总神经损伤后,足呈下垂内翻畸形,不能主动背屈、外翻,小腿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消失或减退。

39..腓总神经损伤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1.畸形:出现足下垂畸形;2..感觉障碍:小腿前外侧和足痛觉感觉消失;3.运动障碍:踝关节不能主动屈,外翻,足趾不能主动背伸。

40.脊髓损伤的手术指征有哪些?

  答:1、颈、胸、腰椎骨折脱位有关节突交锁,应切开复位。2..X线片或CT片显影有碎骨片突入椎管压迫脊髓者,应作椎板切除术,取出骨片,解除压迫;.3.截瘫平面不断上升,多为椎管内有活动性出血,应行椎板切除术止血;4.手法复位不满意,腰椎穿刺(在俯卧或侧卧不弯腰的情况下进行),和压颈试验(Queckenstedt试验)显示脑脊液仍有梗阻,说明有压迫因素存在者,应考虑作椎板切除探查及减压术。

41.试述挠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手法。

   答:临床表现:常见于5以下的小儿,有被他人牵拉史,患儿随后不肯用该手取物和活动肘部,拒绝别人触碰。诉肘部疼痛,肘略屈,前臂略旋前。一般局部无肿胀或畸形,有时挠骨小头略隆长,有明显压痛,前臂旋后时加剧。X线检查阳性。

   治疗手法:不需麻醉,术者一手拇指向后,内压迫挠骨小头,另一手执腕部,屈曲患肘至90度,将前臂稍向远端牵引并作旋后活动,或再将前臂向近端推挤,大多数可感到或听到,复位的轻微响声,疼痛立即消失,患肘即可自由活动,表示复位成功,注意避免再牵拉患肢,以免复发。

42.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1.弹响指与弹响拇:在手指为屈指肌腱鞘炎,俗称弹响指或扳机指;在拇指为拇长屈肌腱炎,称弹响拇,起痛缓慢。最初,早晨醒来时患指发僵,疼痛 ,活动后即消失。以后醒来时有弹响和疼痛,活动1-2小时后逐渐消失。最后晨起时患指疼痛,闭锁,终日有闭锁,弹指疼痛。常诉痛在指间关节,而不在掌指关节,体检中,可在远侧掌横纹处,掌骨头上,摸到一碗豆大小的压痛结节。嘱病人伸屈患指,可感到在此结节下方,另有一结节在移动,并可感到弹响由此发生。

  2.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在腕部是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鞘炎。起病缓慢,腕关节桡侧疼痛,提重时乏力,疼痛加重。与对侧比较,才能见到患侧桡骨茎突处有一轻微隆起。仿之,为一豌豆大小的结节,压痛明显。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43.简述腕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答:主要为正中神经在腕部横韧带以下被卡压的症状体征。

1.     中年居多,女多于男,常为双侧,但活动较多的一侧症状较重,常已有几个月或多年的病史,手的活动笨拙。拇, 食,中指三指有感觉迟钝,刺感,麻感,疼痛 。深夜疼痛剧烈,可以痛醒,活动或甩手后可减轻,症状加重常与手的活动突然增加有关。

2.     感觉障碍:拇、食、中三指有感觉过敏,迟钝或异常,而其他二指正常。

3.     大鱼际萎缩和拇指无力。

4.     屈腕试验阳性

5.     Tinel征阳性。

6.     肌电图测验:近侧腕横纹至拇对掌 肌或拇短展肌,正中神经运动纤维传导时间延长。(正常短于5毫秒,在本征可长达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