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石楠大杯苗:日月风流--一个女人眼中的女皇武则天(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7:38:10

『煮酒论史』 [评论随笔]日月风流--一个女人眼中的女皇武则天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发表日期:2009-3-24 13:45:00
回复 
         我从小就喜欢看历史,也喜欢发些扁言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提点儿虽不高明却也自成一家(自以为的)的见解,而且我实在是不服气,为什么历史是hisstory(他的故事),而不是hersto ry(她的故事),难道女人就不应该去看历史写历史吗?难道历史仅仅是男人在写的故事吗?
中国历史上写历史的女人倒也有一个,就是班昭,大名鼎鼎的汉书作者班固和扬威万里的定远将军班超的妹妹,可是这位班昭在男人看起来固然是个“极品女人”,但在女人(当然包括我)的眼中看起来,却觉得这女人不像是个女人,毋宁说是个女奴或者说是个女伪君子,用自己都没有做到的标准去要求别人,真是脸皮太厚了,要想做个女圣人就得象个女圣人的样子,既然要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一意侍候老公,而且老公一旦呜呼哀哉就要死守到底,心如止水,那么高贵而且高人一等的曹寡妇,你为什么还要抛头露面去写史书呢?为什么还要去抱权贵们的大腿,讨好贪图权力的汉安帝寡妇邓绥太后,她不也做了你认为女人不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你一句话都不劝呢?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不是?因为人家有权,有权人肯定是要攀附的嘛,要是人家一旦翻脸,那你那高贵无比的脑袋就有可能搬到别的什么地方去,对不对啊?而你若去指责那些可怜的下层女子时是不会遇上任何障碍的,可惜你整天吃饱了饭没事做想入非非,不知道下层女子整日为之奔波的就是衣食问题,真是人要拣懦的打,柿子要拣软的捏。所以我对这位所谓的女史家是很不感冒的,对伪君子我向来没兴趣,要做就做真小人!
  历史书向来是男人们写的,他们写的历史书是用男人的视角去看历史,几千年来都是这样,但我做为一个女人(我个人认为我自己是比较另类的女人,我向来对女人们最热衷的美食美衣美饰最不热衷,我买衣服在服装店里呆不了十分钟,直接冲着我看中的衣服去,然后买了以最快的速度逃离毒气污染区;我的鼻子对衣服的味道十分敏感,在大量服装中多闻一会儿就受不了,对香水什么的更加敏感,闻到那些香水的味道,我的鼻子咽喉肺部集体抗议,所以我只好逃得远远的)我对历史却另有我自己的看法,或许和男人们的看法大不相同,或许看腻了那些陈词滥调的历史老套会觉得我的看法比较特别,可以博你茶余饭后一乐,那就是我的快乐了------因为我喜欢看别人快乐。
  碧水东流水泛波,淘尽多少恒河沙。
  回眸一望五千年,空留残剑和泪花!
  是为序。
  
  
  女皇武则天
  我先写武则天,并不是因为我认为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人,而是因为她是我最为钦佩的女人,是一个在男权社会里把女人做到极至的女人。一个真正的强者!
  
  如果要给武则天列一个履历表,那么大体如下
  
  姓名:武曌(我没有采用什么武约,武华姑之类荒唐的推论,我之所以说这个推论很荒唐,是有根据的,不信你往下看)
  生日:唐武德七年正月二十三日(公元624年2月17日)
  出生地:长安(好象是有争议的)
  父亲:武士彟(音:曰,字信)这可是我查了无数字典找来的答案,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辞海,辞源,只有中华字海与众不同,说这个字念或,不过我不幸又在新唐书里面找到了一句:“韦仁约,以音类则天父讳,故改”,可见这个字确实是读曰
  母亲:杨牡丹,号太真夫人(与杨贵妃一个号),来历不小,是隋朝宗室宰相杨达的女儿,这位母亲也挺了不起,居然到四十多岁才头婚,真是晚婚的模范,而且四十多岁结婚还利利索索连生三女,不仅是晚婚模范还是晚育模范,假如是现在必定有好事的记者们为他大书特书,评为国家级晚婚晚育极品模范
  家庭成员:除父母外,有一个姐姐叫武顺(字X则,我推测这个X可能是柔字,这绝对不是我乱说的,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追赠郑国夫人的墓志在易安居士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先生编写的金石录上有记录);另有一妹,妹妹的名字不知道
  学历:私塾(估计最多也是中学生,因为她十四岁就结婚了,好象也来不及攻读大学,不过,武曌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在宫庭里自学成材,当她成为皇后时,其学历至少也是大学本科以上)
  初婚年龄:十四岁(这个好象………,小李是不是犯了奸淫幼女罪?)
  婚姻物件:头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职业皇帝,这位小李可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知道李世民的中国人恐怕不多);第二个是唐高宗李治(职业皇帝,可惜他有些窝囊,比如说我们要介绍他的时候,都会加上一句:这位李治先生,乃武曌女士的老公之一,如果不加这一句,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这位可敬的李治先生是谁,而且更不幸的是,李治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普通,普通得叫李治的满地都是,几乎每个朝代的史书中都能够数一个或者几个李治来。不特别加一个定语,十有八九会搞错,而且更加生猛的是,武曌女士的两个老公是父子关系,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这叫……模式)
  子女:与第一个老公有没有子女,目前不得而知,恐怕是没有的
   与第二个老公子女六人,按顺序排:
  长子:李弘,享年二十四岁
  长女:安定公主,谥号为思,生下来一个月就暴卒了
  次子:李贤,享年三十一岁
  三子:李显,唐中宗,享年五十五岁,袭父母爵为职业皇帝>
  
  四子:李旦,唐睿宗,享年五十五岁,袭父母爵为职业皇帝>这两个人也很特别,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对同时袭父母爵位的职业皇帝
  
  次女:太平公主李令月(名字还有争议),享年五十岁
  经历:十四岁入宫当唐太宗才人
   二十六岁出家当尼姑
   二十八岁回宫当唐高宗昭仪
   三十二岁当大唐皇后
   六十岁当大唐太后
   六十七岁当大周皇帝
   八十二岁当大唐则天大圣太上皇
   去世称则天大圣皇后,又称大圣天后,天后圣帝,最后定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的本名不可能叫做武约或者武华姑,这个道理也挺简单,就算是现在你也不可能把自己女儿的名字取得跟祖父和父亲的名字一样吧,就算是同音也是很别扭的,何况是在那个时代?武则天的祖父名叫武华,朝臣们所避之讳并不是武则天本人的名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大臣们对皇帝的祖宗三代的名字都必须避。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武顺的名字有幸从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所著的金石录当中意外被发现,难保武则天真正的本名有朝一日会被从某篇故纸堆中被发现,在这之前所有的推论其实都挺搞笑,自以为发现的历史,但历史真的可以让我们真正发现吗?谁也不可能亲眼目睹历史发生的第一现场,史官当然也没有,更不可能知道当时人的心理活动,所以我一向认为凡是在历史书上记录某个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时其实都是史官在乱说。每一个史官在写历史书的时候,其实都是在用自己话来说历史,北齐魏收在写《魏书》的时候就公然说过,我可以把一个人写上天,也可以把一个人写入地下,大家瞧瞧,这样写出来的历史书如果不充满主观臆想那才是怪事。
  武则天八代祖先的官爵和名字如下:
  八世祖:武念,北魏洛州刺史,归义侯
  七世祖:武洽,北魏平北将军,五兵尚书,晋阳公
  六世祖:武神龟,北魏祭酒
  五世祖:武克己,大中正,司徒,越王长史,追封严祖成皇帝
  高祖:武居常,北齐镇远将军,追封肃祖章敬皇帝
  曾祖:武俭,北周永昌五咨议参军,追封烈祖昭安皇帝
  祖父:武华,隋东都丞,追封显祖文穆皇帝
  父亲:武士彟,唐工部尚书,应国公,追封太祖孝明高皇帝
  由此可见,武则天的祖先并不是什么地实寒微,当然也不属于高门大姓,仅一般官僚而已。
  
  武则天既然正史上都叫她武曌,那么我们当然也应该叫她武曌,她也不可能出生在四川广元,武则天的父亲任利州都督是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假定武则天真的生在广元,那她的年龄就严重不对,她的享年八十二岁就必须减去四岁才对,为了让她生在广元,竟然更改历史人物的年龄,这种做法真的让人好笑,她出生时她父亲虽任扬州,但当时地方大员因要回京述职,通常在长安都有府邸,她的母亲因为怀孕的关系不大可能随夫同去扬州,要知道,当时杨牡丹的年龄已经有四十七岁,如此高龄产妇还敢随夫到处漂泊?所以她应当留在长安,长安的各方面条件当然要比扬州强得多。武则天的出生地点应该就是在长安。
  
  据说武则天小的时候,特级相面大师袁天纲奉诏到长安去,路过利州,这段精彩的相面故事新旧书记载各有不同,原文不长,不妨一一照录。
  《旧唐书》说:则天在襁褓,天纲来至第中,谓其母曰:“唯夫人骨法,必生贵子(可是特级相面大师也有失手的时候,杨牡丹终生没有生出一个贵子出来,倒是生了一个贵女)。”乃召诸子,令天纲相之。见元庆元爽曰:“此二子皆保家之主,官可至三品。”见韩国夫人曰:“此女亦大贵,然不利其夫。”乳母时抱则天,衣男子之服,天纲曰:“此郎君子神色爽彻,不可易知,试令行看。”于是步于床前,仍令举目,天纲大惊曰:“此郎君子龙晴凤颈,贵人之极也。”更转侧视之曰:“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
  《新唐书》说:武后之幼,天纲见其母曰:“夫人法生贵子。”乃见二子元庆、元爽,曰:“官三品,保家主也。”见韩国夫人曰:“此女贵而不利夫。”后最幼,姆抱以见,绐以男,天纲视其步与目,惊曰:“龙晴风颈,极贵验也;若为女,当为天子。”
  大家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新唐书》最大的特色是把《旧唐书》说得不够周衍之处进行了整编,把袁天纲为什么没有认出武则天是个女儿身的最大破绽进行了补缀,直截了当地说不是武则天穿上男孩的衣服袁天纲就认不出了,而是武家的人骗了他,这样一改就合情合理多了。《新唐书》在描写武则天历史的时候还有多处这样的画龙点睛之笔,《资治通鉴》这样的地方也不少,以后我写到哪儿就指出哪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段文字的可信性实在不高,这倒好象是后人根据武则天的历史编的似的,太真了也就是太假了。
  
  不管这段算命传说是否真的,但可以想象,武则天幼时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个第一老师应当就是她的母亲杨牡丹,因为史载杨氏知书识礼,非常喜欢读书,她的这种习性当然也会影响到武则天。通常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父母,而母亲更是人生的第一老师,西洋哲人说过:教育好一个男孩不过就是教育好他一个,教育好一个女孩则是教育好国家的未来,因为每一个女孩都是未来的母亲,只有高素质的母亲才会有高素质的子女。武则天的幸运就是有这样一个高素质的母亲,她对女儿倾注了全部的爱,当时贵族的女儿也是不可能有机会上学堂的,只有通过母亲的教育来得到基本的教养,显然在这点上,杨牡丹非常合格,武则天“涉猎文史”,且文笔书法非常优秀,这当然是杨氏的心血。
  武则天十二岁时,即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不幸降临到年幼的则天身上,她的父亲武士彟病逝,享年五十九岁,等到办完父亲的丧事,年幼的武则天与母亲回到长安,与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元庆元爽及堂兄怀运惟良等人按当时的规矩聚族而居,而更不幸的是,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异母兄长和堂兄堂嫂们对杨氏母女很不好,甚至可以说是虐待,可以想象少女武则天年幼的心灵受到了何等的伤害,影响了她一生。但值得庆幸的是,少女武则天—武曌—越长越美丽,越长越可爱,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佳人。
  贞观十年六月,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观音婢死了,年仅三十六岁。她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贤德皇后,不仅在政治上给了李世民很多支持,在夫妻生活上给他留下了至少三男:太子李承干,魏王李泰,晋王李治;四女:长乐公主李丽质,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新城公主,而且不骄不妒,约束外戚,性格宽厚,生活检朴,主动为丈夫拉皮条,选女人,充分满足李世民在女人问题上多多益善的生理活动。所以在古代人的记叙中长孙皇后简直就是天下所有女人的凯模,巴不得天底下所有做妻子的都象她那样不仅能够在事业上帮助老公,在生活上为老公开大枝散大叶,在性问题方面更要为丈夫大拉皮条,把丈夫当作公共垃圾桶,可以装进任何东西。
  李世民一度非常悲痛,不过日子一久也就淡然了,等皇后死了满一周年,李世民张罗着要另立新皇后,起初他想立宠爱的儿子吴王恪的生母杨氏为皇后,而杨氏却是隋炀帝的女儿,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用沉默来表达他的反对,长孙无忌是朝中权力最大的大臣,而造成他权力失去控制的正是李世民本人,真是作茧自缚,没有无忌的同意,李世民只好放下立杨氏为皇后的念头,然后他又想立另一个杨氏---就是曾经的弟媳妇,齐王元吉之妃---为皇后,这一次代表全体大臣反对的是魏征,这位魏大人一句话:“陛下何以以辰嬴自累?”就把李世民给呛住,最重要的是李世民本身也不十分坚持,所以这次立后事件也作罢。这里要说明一下辰嬴是谁,辰嬴就是怀嬴,秦穆公的女儿,春秋时晋怀公和晋文公两代晋君的夫人,而晋怀公和晋文公则是亲叔侄。
  对杨氏和她的女儿武曌来说,李世民两次立后受阻却是一个机遇,武曌的美貌才学终于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立皇后不成,选美女大臣总没有理由阻止吧?于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一月,年方十四岁的武曌接到了李世民的旨意,选入宫为才人,从此开始了她命运的转变。
  据说,当接到旨意的时候,杨夫人拉着女儿的手痛苦流泪不止,武曌却坦然自若,安慰母亲说:“见皇帝不见得不是福气,何必哭呢?”当武曌入宫之后,没有多久就得到了唐太宗的性爱,对武曌来说,并不是件舒服的事情,她才十四岁,身体根本就没有发育成熟,按照现在的法律来说,李世民是老牛吃嫩草,奸淫幼女罪。不过,唐太宗似乎对武曌还算满意,赐号武媚,从此以后,武曌就多了一个名字:武媚娘,但这个名字不是她老父给她的,是她的首任老公所赐。可惜的是,对武曌的一时性起不过是李世民的一时新鲜,唐朝制度,皇帝有法定后妃一百二十多人,加上后宫的各种有义务陪皇帝上床的女官足有数千人之多,就算每人轮一晚也得轮十年,可是真的每个人轮一晚,不到一年这皇帝恐怕就得报销,所以皇帝们大多时候也是采取独睡主义的,美其名曰:国事繁忙!其实是想多活两年而已。大多数皇帝都是只有性没有爱的,爱是独一无二的,性倒可以大公无私,但性对象太多,所以皇帝们是爱不起来的。李世民的性对象也太多,很快就把武曌给忘了,到了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死的时候,武曌仍然是一个才人,没有升职,时间也过去了十二年,武曌已经年满二十六岁,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就被唐太宗这老头子给耽误了。
  要说武曌这十二年里什么都没有学到也不对,武曌在宫里没有事情,倒也知道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她的工作就是服侍太宗日常生活,上朝事宜,亲眼看到李世民如何处理国事的情况,武曌在后来的历史上大展手脚,与李世民不知不觉的教导有关。而且李世民的德妃燕氏是武曌的表姐,杨妃也是,这两人不可能对年幼的表妹不加照顾,武曌在宫想来还不至于孤立无援。
  武曌当才人的这十二年里只留传下来一个故事,这是从武则天晚年自我吹嘘的一段话中才得以流传,既然是自说自话,难保有所夸大。武则天说太宗有一匹名马叫狮子骢,性子太烈,所有的驯马师都拿它没有办法,武则天就向太宗说她能够制服狮子骢,只要给她三件东西就行,首先用鞭子抽,不服就用铁锤打,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喉咙,不可能养着一只没有用的马来浪费粮食!武则天还说当时太宗称赞了她想法勇敢。仔细想一想,如果当时真的发生了这件事情,那么太宗应该觉得这个女人可怕才对,真的会称赞她吗?当然哪,也不排除太宗对武则天的铁血性格有些欣赏的可能性,因为太宗自己也是那样的铁血男人,所谓惺惺惜惺惺嘛。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 鑫万福珠宝香港品牌 国际品质 珠宝定制专家
  • 西南整形美容医院全国唯一的政府命名正规的整形美容专科医院
  • 红旗连锁—您的好邻居红旗连锁—您的好邻居
  • 深圳建国医院深圳最好的男科医院
更多企业空间>>

作者:pipecat 回复日期:2009-03-24 14:23:11 
回复 
  拜读,请继续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4 14:53:12 
回复 
  又据说,李世民晚年曾经听过一个预言:唐三代后,女主武王灭唐。李世民十分担心,诏太史令李淳风来询问,这位李淳风就是留下预言书《推背图》一书的作者,在《推背图》的第三象中这样写的:谶曰:日月当空,照临下土。扑朔迷离,不文亦武。 颂曰: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遗枝拔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我的天啊,李淳风真的这么神?这说的不就是武则天称帝的事情吗?不知道当时推背图有没有流传开来)。李世民本来准备杀尽所有可疑人员,宁可杀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嘛,这是古已有训哪!李淳风劝他:“王者不死啊,等三十年过后,这个武王已经老了,或许会更仁慈一点,如果你杀了她,万一上天生出个更年轻的人来,陛下您的儿孙们恐怕就没有过一个留存了。”(言下之意是:您老还是掂量掂量吧)李世民果然掂量起来了,他决定缩小打击面,找出那个武王来!倒霉鬼李君羡正好撞到枪口上丢了性命。
  有一次,李世民在宫中举行宴会,命令在行酒令中受罚者必须报出自己乳名,凑巧掌管玄武门宿卫的左武卫将军李君羡被罚,他说出自己乳名叫五娘。李世民吃了一惊,这不是女孩子的名字吗?他派人调查这个李君羡,结果让他更惊愕:李君羡是武安人,现在是武连县公,左武卫将军,掌玄武门,乳名五娘,样样都脱不了个武字,难道那个女主武王是指他,李世民随便找了个罪名---如果事情真是如此,那么从法制的角度来说,明显是冤狱,可惜在那个既无法制又无人权更没有辩护律师的时代,君王说你有罪你就有罪,你没罪也是罪,一代名君唐太宗也不免制造冤狱---杀了那倒霉的李君羡。几十年之后,刚刚称帝的武则天厚祭李君羡的亡灵,感谢他用死亡为自己赢得了平安。
  两唐书李君羡的本传都记载说唐太宗给李君羡加的罪名是与妖人员道信潜相谋结,将为不轨之事,我倒是认为这个罪名实在有些莫名其妙,李君羡是员猛将,且非常好学,在打仗的时候仍然读书不休,称得上文武双全。他曾是李密和王世充的部下,後降唐,立功无数,渭桥退突厥,李君羡的功劳与尉迟敬德并列。但他却始终没有得到唐太宗的重用,仅封为华州刺史,武连郡公。自认为功大赏薄,李君羡有牢骚或许是真的,但是不能就此认定他就谋反之心,难道真是因为那个玄妙的原因才导致他被杀呢?我看未必,新唐书说“武后亦欲自诧”自我神化,才利用这个事件,至于李君羡之死的真正原因,要拨开历史的云雾实在不易,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当然太宗为了所谓的女主武王杀李君羡这段记载斧凿的痕迹也太重了,真实性也是值得怀疑的,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否是李君羡为了某种原因被杀,武则天利用了这件事来为自已制造女皇登基是天命所归的神秘性?
  
  唐太宗晚年曾经亲征高丽,这个高丽可不是后来的高丽王朝,它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割据政权,从建立到最后灭亡经历了七八百年的时间,首都不停地改变,最后是到了平壤,高丽王朝的主要构成成份多是我国东北故地之人,也有很多汉人,其国家机构与中原各王朝差异不大。曾经和隋炀帝一直叫板的高丽王高元此时早就闭眼瞪腿,进了坟墓,他的异母弟高建武继续当这个高丽王,大唐一建立,他就派人来称臣,李渊派人去收葬了被高丽人暴尸荒野,以资炫耀军功的隋军将士遗骨,高建武害怕了,赶快修了一座千里长城来保护自己。
  

作者:ccpress 回复日期:2009-03-24 14:54:42 
回复 
  写得有想法,望继续努力
  另,想求教于楼主,您怎么看蒙曼讲得武则天?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4 15:01:09 
回复 
  给唐太宗进攻高丽提供一个合适借口的是高丽的权臣渊盖舒文(为避唐高祖李渊讳,中国史书中称泉盖舒文)弑君高建武,改立其侄高藏为傀儡,自立为莫离支(主兵元帅)。据说这位渊盖苏文长得有几分姿色,是个如假包换的美人,没有经过人工处理,每次出门,让他的手下人都高翘屁股地跪拜,虽然唐太宗对反复无常的高建武没有什么好感,说不定听他到被宰掉的消息后还偷着乐,但是,他仔细一想这可是个好借口啊,哪个国家的臣子可以弒君?不过唐太宗也还是认为,人家才死了王,讨伐人家不好吧,正好位于南部的另一小棒国新罗和百济受到了高丽的欺侮,哭上门来求救了,唐太宗是天可汗嘛,这种欺负到头上的事情岂能够不管?于是公开发表讨伐文章,谴责渊盖苏文弒君,率水军四万,六万陆军,再加上一些契丹,奚,新罗等国的兵马浩浩荡荡杀过鸭绿江!一路连战皆捷,破盖平,沙卑,辽东,白崖城,向安市(今辽宁盖平东北)开进,高丽大将高延寿率领高丽和靺鞨军队共十五万人来救,被唐军杀得几乎是全军覆没,高延寿跪在地下,一路跪到了唐太宗的辕门,叩头如捣蒜地乞求饶恕贱命一条:看在我是一条生命的份上饶了我吧,就算是猫啊狗啊鸡啊猪啊也得有条活路吧!唐太宗看他的可怜巴巴的样子,一时心软,那就让你活吧,你以后还敢和天子交战吗??高延寿满头是汗,一句话都不敢说。此人没几个月就给气死了。唐太宗把人随高延寿请降的十几万人全部迁入内地,将其中的死硬份子三千多人全部活埋,出了一口大气!
  渊盖苏文得知自己的家底全没了,再也不敢跟唐军叫板,只好坚壁清野,龟缩不出。唐军如入无人之境,这样一路到了安市,这个安市本来也是高丽的一方诸侯,渊盖苏文曾派军队去进攻,没能攻下,只好做个顺水人情表示承认现状,进行安抚。安市人自恃地险人蛮,对经过的唐军鼓噪不已,太宗大怒命令攻城,但一时没有攻下,由于辽东的冬天太冷,唐军的后勤跟不上,太宗爱惜士兵生命,决定暂时撤军。那个渊盖苏文高兴得手舞足蹈,以后又被唐军教训了几次,终于老老实实地呆了几年。等到渊盖苏文一命呜呼之后,几个儿子窝里斗,请降的请降,被流放的流放,都归化成了我大唐臣民,其中一个孙子泉献诚居然还成了大唐一代名将,如果这个渊盖苏文有后代,恐怕早就是我中华百姓,与小韩八百杆子打不上了。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4 15:03:20 
回复 
  唐太宗晚年征高丽,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但是却无意中改变了我们的女主人公武曌的一生命运。自从唐太宗回到长安后就病倒了,太子李治入侍,从此与武曌有了大量机会相处,正是在这个时期,他们结下了私情。那些正统的史家总是说是武曌引诱了太子,不过我却认为这件事他们两个都有责任,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算武曌有这个心,但太子没这个意那又怎么能够成功,武曌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才人,无权无势,如果仅仅是她有心勾引太子,但太子不喜欢她那又如何办?后来武则天的侍女韦团儿也曾经勾引过唐睿宗,却以失败被杀而告终,所以我认为人当时的情况下就算武曌真的勾引了太子,那太子也肯定是主动的一方,就是因为武曌发现太子对她有意,面她又是一个不甘心就这样被唐太宗这老头子误尽一身的人,怎么能够不抓住这个唯一的机会?
  从这里我倒可以看出李治性格的另一面,他确实真的爱上了武则天,否则也不会冒着被废掉太子地位甚至于掉脑袋的可能性与他名义上的母亲武则天私通,他当然知道父亲的英明及眼睛里不揉沙子的性格,一个仁孝之名播于天下的儿子居然敢挖父亲的墙脚,而且从头到尾遮得密不透风,可见李治其实是善于伪装,善于拉拢人心的人,他和武则天的私情在后宫人员众多的情况下不可能当真做到无人知晓,但是就是没人去告诉唐太宗,除了唐太宗可能活不了多久,那些人要预留后路外恐怕也跟他善于笼络人心有关。
  
  现在出的什么书中详详细细地描述武则天和李治如何偷情如何互赠纪念品等等情况,我倒想问一下哟,你怎么知道那些具体情况呢?你是在写小说呢还是在写历史?写小说你爱怎么虚构就怎么虚构好了,文学创造可以虚构,可是写历史你怎么可以胡编乱造?历史固然可以写得很好看,可是这个好看不能够建立在牺牲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写历史的人要讲秉笔直书!武则天和李治的事情就算在唐朝,那些具体情况都不为外人所知,这是很隐私的事情,你又怎么知道他们两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这根本不可能有第三者在场,这道理很简单,难道你跟情人亲热的时候还要找个观众来?你有毛病啊!你当生活是在演戏吗?看到那些书中描写武则天如何宽衣解带,如何与李治卿卿我我就恶心,这些人该不是在描写自己吧?透过千年时空,居然把人家两口子的家务事搞得如此清楚!奇哉怪哉可笑哉!我只能够告诉大家,历史书上只说武则天与李治在太宗病重的时候结下了私情,而且李治始终对武则天一往情深,没有忘记过她。至于其它的历史书上没写,写历史的人都不知道,我更不可能知道了,所以我也没法写。
  唐太宗李世民卒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享年五十二岁,太子李治即位,时年二十二岁。二十六岁的武曌和其它倒霉的嫔妃一起被发配到感业寺为尼。比起明朝老皇帝一死就让后宫妃嫔殉葬的制度来说,唐朝这种制度好像稍微要有人性些,可是佛家对尼姑的那些十大戒三百四十八条小戒恐怕大多数人一看就头痛,没有仔细看过佛教的戒律的人或者不知道佛教的清规戒律有多么严格,我敢保证,除了非常虔诚的教徒外,大多数人如果严格遵守戒律的话,没几个人三天不打退堂鼓的。我看了一下那些对尼姑的十大戒,那十大戒是不杀戒、不盗戒、不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离高广大床戒(不准睡宽大舒适的床)、离花戒(不准穿漂亮的衣服带好看的首饰)、离歌舞等(不准唱歌跳舞听音乐)戒、不蓄金银财宝戒(不准存钱)、离非时食(不准吃不在季节上的食物,比如冬天不吃嫩姜等)戒。还有几百条小戒,真是守不完的清规戒律。我的感觉是:那简直不是正常人过的日子。所以我非常了解或者说是自以为非常了解,唐朝把这些年轻貌美,在宫廷里过惯相对自由生活的妃嫔送去为尼,和判无期徒刑也差不多。如果对佛教没有强烈的信仰,过惯了宫廷生活的那些妃嫔恐怕很少有人在这样清苦的日子之下能够活过十年的。武曌的母亲和父亲都是佛教徒,武曌本人也从小接触佛教,在对教规的接受上她或许要好些,但是她却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忍受那种清规戒律的人,这不奇怪,任何一个青春年华的美而有才的女人都很难真正从内心接受那些清规戒律的。
  所以虽然历史书上没有正面提及武曌在感业寺是怎么生活的,但我可以肯定地说那绝对是度日如年,或许她天天都在盼唐高宗把她接出去逃离这种没有前途的生活。
  机会很快就来,唐高宗李治还在认识武曌之前就已经遵奉太宗的命令,娶了出生高门贵胄的太原王氏为正妻,但是他却根本不喜欢王氏,我看了关于王氏的很多记载,我觉得他们两个人不和,王氏恐怕要负更多的责任,或许是因为门第太高,她总是做出一付非常高贵的样子,对身边的人显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可以想象一下,她在夫妻相处上也会有太多的矜持和太多的自高身价的样子,这种目中无人的态度只怕比那些锋芒毕露的人更引人讨厌,任何人都不可能喜欢一个总是看不起自己的人,她与自己接触只是为了礼仪,恐怕王氏给高宗的正是这种感觉。
  李治喜欢萧淑妃,萧淑妃出生也不低,她是兰陵萧氏,齐梁皇室后裔。但是萧氏的性格和王氏和天壤之别,王氏一付自以为高贵的样子,而萧氏则象飞翔的孔雀,既艳光照人,又自由自在,她可以搂着高宗撒娇,可以与高宗欢乐地嬉戏,没有任何装腔作势,一切都率性自然。高宗跟她在一起,比跟王氏在一起感觉自在多了,没有那种不舒服的压抑感。王氏始终不生育,萧淑妃则生下雍王素节,义阳公主下玉,宣城公主三个儿女。
  高宗即位后,虽然依照礼教立王氏为皇后,但是王皇后却觉得自己后位不稳,她即无宠又无子,高宗虽然嘴上没说,但对萧淑妃的儿子素节十分疼爱,将来立他为太子应该是迟早的事情,这一来王皇后就有了危机感。
  王皇后不知道该怎么化解,她没有长孙皇后那种不娇不妒忌甘心为丈夫拉皮条的胸襟(不过我倒是怀疑,假如长孙皇后也无子无宠呢?她还能够有这样的胸襟么?),对丈夫和萧淑妃之间的亲昵关系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把整个怨气出在萧淑妃头上,从来不给她好脸色看,萧淑妃也不是好惹的,免不得反唇相讥,惹得高宗十分不快,不由得再次记起了旧日情人武曌。其实高宗一直没有忘记过她,只不过刚登基不久,皇位没有坐稳,上上下下都盯着自己呢,这个时候再去找一位曾经是庶母的女人不太好吧。现在过了这么久了,偷偷地去看看她应该没事吧。
  史书上说,唐高宗在太宗忌日借口感业寺进香,为太宗祈福,偷偷地见到了武则天,然后免不得“流泪眼望流泪眼”互诉思念之情,于是顺理成章的高宗许下诺言一定尽快接武曌进宫,离开这监狱般的尼姑庵。据说武曌还写了一首《如意娘》的诗给高宗:看朱成碧诗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相验取石榴裙。以表相思之情。
  王皇后知道这事,非常高兴,决定立即劝高宗把武曌接进宫来,以分萧淑妃之宠。这么看来,王皇后岂不是武曌的恩人了,武曌后来那么对她是不是有点过分?其实仔细想一下,王皇后在这件事情上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不是真正的决策者,真正让武曌二进宫的还是高宗,因为就算王皇后不加上一把劲,高宗还是会让武曌进宫,只是或许会换一种方式达成而已。所以我认为王皇后在这件事情上算不得对武曌有恩,只是彼此利用,各怀鬼胎罢了。
  
  不管怎样,我们的女主角终于赢得了二进宫的机会,武曌的长子李弘出生于永徽三年下半年,所以武曌二次进宫的时间应该是永徽二年末至三年初之间,这在所有的史书上都没有明确记载,可见武曌二进宫应该是很秘密的,多半是一辆轻车趁着夜色偷偷把她多感业寺后门拉进皇宫后门,武曌二进宫比起一进宫来可要低调得多了,形势逼人,高宗可不想因为这事与那些有权有势的大臣发生冲突。
  武曌二进宫之后,很快获得高宗的全部宠爱,想想也是,久别胜新婚嘛,几年不见,高宗不免存了一份补偿之心,武曌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不全力迎奉才怪,以武曌的聪明才智和她经历十二年宫廷生活的熏陶,对宫中各色人等的心理活动了如指掌,获得高宗的全部宠爱并不是难事。武曌还把她从高宗那儿得到的赏赐毫不吝惜地分给身边的每个人,甚至包括王皇后萧淑妃那边的人,虽然并不能够保证宫中的数千名宫女宦者都得到好处,但她的低姿态与王皇后那种自以为高贵的样子产生了全然相反的效果,几乎宫中上上下下都欢迎武曌回归,一段时间之后再也听不到有人说武曌的坏话了。
  王皇后呢,一开始她是巴不得武曌分萧淑妃的宠,誉之唯恐不及,很快武曌就使得萧淑妃失了宠,再很快武曌就怀上了她和高宗的第一个孩子李弘。王皇后突然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不但没有把萧淑妃彻底地打倒,反而又多出一个无法匹敌的对手。这一来王皇后大悔,武曌一怀孕,她更紧张了,她采取了两手措施。
  一是与从前的敌人萧淑妃结盟,利用武曌怀孕,无法再满足高宗的必需求,高宗耐不住独守空房的寂寞,暂时回到萧淑妃床上的机会,和萧淑妃结盟共同说武曌的坏话,这真是笨得到了家,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再笨的男人也会明白这两个曾经水火不兼容的女人搅在一起是因为妒忌,高宗怎么可能听得进去,所以两人的联盟不仅起不了作用,反而适得其反,让高宗更加宠爱武曌,因为他发现武曌实在是比王皇后和萧淑妃有教养得多,因为她从来就没有说过王萧二人一句坏话。
  王皇后的第一个措施失败了,她的第二个措施立高宗的庶长子李忠为太子的策略却成功了。因为外朝里的实权派长孙无忌在支持她。王皇后自己不生育,她收养了宫女刘氏所生的高宗长子李忠为养子,让庶长子成为嫡长子,然后再让高宗立李忠为皇太子,先占住这个位置,以免武曌未来的儿子争夺这个地位,从而保住王皇后的地位。高宗本人是不愿意的,可是他还年轻,不够老炼,怎么能够与外朝那么多的权臣抗衡呢?再说立子以长以嫡,名份甚正,他有什么理由反对呢?总不能够说:先等等,等武曌生了儿子我得立她的儿子为皇太子吧?他只能够先按长孙无忌等人的意见立李忠为皇太子。先让王皇后得意一下吧,以后时间不是还长着吗?慢慢来。
  武曌在永徽三年下半年顺利地生下了她和高宗的第一个儿子,即后来被谥为孝敬皇帝的太子李弘,进位昭仪。她终于不用再担心被赶回寺庙里过那无期徒刑的生活了。可是她仍然有种非常不安全的感觉,朝内朝外都是她的敌人,她唯一的依靠是高宗的宠爱,可是她能够保证高宗爱她一辈子吗?想到帝王后宫三千人的说法,这是谁都会提出来的疑问。可是现在她没有更好的方法,只能够暂时忍耐下去,这期间武曌唯一做的事情是请求高宗提高自己父母姐妹的地位,于是武士彟被追封为应国公,母亲杨牡丹被封为应国夫人,武曌的姐姐武顺嫁给贺兰越石,生下一子一女而丈夫就病逝了,贺兰家族似乎也不愿意收留这个克夫的女人,武顺只好带着一对儿女回了娘家,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武曌的妹妹嫁给一个叫郭孝慎的小官,结果夫妻双双早卒,这对夫妇当然没有封赏的份。这次武顺也沾了妹妹的光,从一个让人看不顺眼的寡妇成了受人尊贵的贵夫人(这个时候还没有她的正式封号)。可是武曌却没有想到一件事,她让姐姐重新为人所尊重,过上了尊贵的生活,而这个姐姐却拆了她的墙脚,上了她丈夫的床,武曌能不愤怒吗?换了任何一个女人都会勃然大怒,但是现在还不能够和高宗和姐姐翻脸,武曌也只能够忍!她实在是很能够忍的,实在是太能够忍了!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4 15:05:51 
回复 
  一个能够忍所不能忍的人,必定能够为所不能为,这就是真理!
  永徽四年初,朝廷里发生了一件谋逆案,这是事后朝廷的定性,至于是不是真的谋逆案,这可就是个历史之谜了。
  高阳公主——这位让人说不完道不尽的女子,无论别人怎么看她,我对她都是同情多于谴责,其实公主不过是件礼物罢了,是皇帝们赏赐给功臣的一件礼品,对一位女人最生要的婚姻问题无论高阳公主本人是什么态度她都得服从,据说是唐太宗很喜欢她(不过我倒想问小李:你真的喜欢这个女儿吗?为什么不能够选择一个她能够接受的男人,而是随便将她丢给一个她非常讨厌的男人,作为父亲你真的考虑过她的感受?假如让你本人去睡一个看上去都恶心女人你又作何感觉?)她不喜欢父皇给她选择的驸马---功臣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于是乎恋上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和尚辩机,不幸这事败露以后,唐太宗可以容忍自己上了弟媳妇的床,可以霸占堂兄弟的姬妾,却对女儿的婚外情勃然大怒(典型的两个标准,如果你能够容忍自己失德,就应该容忍女儿的婚外情,人家的老公都主动配合,你这个老泰山管什么闲事,又没睡你老婆,发个什么怒?一个人自身德行无亏才有资格指责别人,自己德行有亏还指责人家,不免有伪君子假道学之嫌),竟然用腰斩的酷刑处死了辩机,从此高阳公主对父亲就非常痛恨,就算你真的要处死辩机,为什么不让他死得痛快点,而要用上这种连谋逆大罪都不轻易用的酷刑,父亲啊父亲你太自私了,太无情了!据说李世民从此不愿意见高阳,事实上高阳也不愿意见父亲,到唐太宗死都没有流泪。
  高阳公主不知道为什么始终看不惯房遗爱的兄长房遗直,千方百计要将他打下去,房玄龄死后,两兄弟又因为争财产的事情闹得不和,结果朝廷各打一板,双方都受到了处罚,高阳公主实在恨不下这口气,就诬告房遗直对她无礼,房遗直忍无可忍,上书高阳公主和房遗爱谋反,高宗命令长孙无忌调查,结果把高宗的叔父荆王元景,高宗的异母兄吴王李恪,以及高宗的姑母丹阳公主的丈夫驸马都尉薛万彻及高宗的另一个姐姐巴陵公主及其驸马柴令武----他的母亲是大名鼎鼎的女帅平阳公主,所以他既是巴陵公主的丈夫,也是巴陵公主的表哥----统统牵连进去,其实我认为几个人不过是聚在一起发些牢骚而已,要谋反就得有军队和行动计划,可是这些都没有,谋什么反?
  房遗爱实在是个窝囊废,难怪高阳公主不喜欢他,他那种男人如果也有女人喜欢,只能够说这女人的眼界和老鼠同一档次。他一被抓,明明没有的事情,他立即就承认,他发现无忌不会饶了他,居然丧心病狂地要把与此事毫无关系的吴王李恪牵连进来,希望靠出卖别人来保全自己,谁知道吴王李恪倒是牵连进来了,多了一个牺牲品,但房遗爱仍然被押赴刑场,执行斩决。长孙无忌早就想借故除去有才华名望的吴王李恪,房遗爱送上了这个机会,他怎么还能放过吴王?最后荆王元景,吴王李恪,巴陵公主,高阳公主被勒令自尽,薛万彻(丹阳公主早死),柴令武,房遗爱三个驸马都被送上刑场处死。吴王李恪自杀前,诅咒长孙无忌及无忌一族全灭,时年三十五岁。不知道吴王认不认识武曌,他大概没有想到,正是这位当时在后宫角落里默默观察这一切的女人替他完成了这个诅咒!
  高宗曾经哭着向长孙无忌为他的叔父哥哥姐妹们求情,大臣们在长孙无忌的授意之下用大义的名份替长孙无忌掩盖私心,说得冠冕堂皇,让高宗无话可说,一个大臣,虽然是皇帝的舅父,可是胆敢要挟皇帝,轻易处决皇帝的叔父兄弟姐妹,这种大臣是不是太可怕了?难道高宗就没有一点不安?
  武曌在后宫的角落里静静地观察这一切,聪明的她,再一次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权势有多么大,皇帝的手足之亲他都可以轻易除去,象自己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女人他要除去岂不是更加易如反掌?和他挑战,现在自己还没有这个能量,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抓紧高宗,幸好这时武曌又怀孕了,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本钱,必须珍惜才是。
  大约在永徽四年底或者五年初,武曌生下了一个女儿,在这位小公主身上,发生了一件到现在也说不清楚的事情。这位小公主满月不久,竟然在王皇后一次礼节性的看望之后神秘死去,有关她的死因,在记录唐朝历史的四本史书上提出了全然不同的两种说法。
  时间上成书最早的《旧唐书》只在本纪部分的史臣曰中突然冒出一句:振喉绝襁褓之儿。在其它地方都没有说,给人一种打马虎眼的感觉,你去猜吧!
  时间上成书第二的《唐会要》的说法要清楚得多,是这样的:俄诬王皇后与母柳氏求厌胜之朮,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言下之意是说,王皇后先被诬厌胜之朮,凑巧昭仪所生之女又暴卒(明文说法是:死因不明),昭仪就顺势上奏说是王皇后杀死的,高宗才开始有了废皇后的意思。这里,明白无误地说武曌的女儿只是暴卒,绝非武曌所害,精明的武曌只是利用了这个不幸。-----这是唯一的全力反对武曌杀女的正史记载!
  时间上成书第三的《新唐书》摇身一变,不仅了情况说明,还有了细节通报:昭仪生女,后来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时间上成书第四的《资治通鉴》报导得更加详细,差不多被人看成了报告文学,其文如下: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连动作都有)。上至,昭仪阳为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
  我有四个问题请教欧阳修先生宋祁先生司马光先生,第一,如果武曌真的能够在不被任何人看到的情况下杀了女儿,这么秘密的事情武曌肯定是不会说出来的,那么史家又怎么能够写得这么详细呢,连细节都知道,难道欧阳修先生宋祁先生还有可敬的司马光先生你们仨在旁边亲眼看着吗?是拿着摄像机在旁边作了摄像?唐朝三百年没有任何人(包括她的政敌们)质疑过武曌女儿的死因,请问三百年之后的你们是怎样穿越时空,知道了前人都无法知道的事情呢?宫闱事秘,事所难知,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好了,直截了当地写出来,没人怪你,魏收这个人写《魏书》固然有许多让人弊病的地方,但他在对那些史家无从知晓的事情的处理上值得称道,北魏孝文帝亲自审理他红杏出墙的妻子幽皇后冯润的过程,魏收就清楚地说:事隐,人莫得知。我也不知道。你瞧瞧,多么负责的写史态度啊,魏收虽然让人指责的地方很多,但这种地方就是值得称道,优点就是优点,不能够因为人家缺点多就把优点一笔抹杀吧!干吗不学学这位史家呢?
  第二,我虽然不知道唐朝宫廷里面是如何育儿的,我却知道清朝宫廷里是如何育儿的,皇子皇女一落生,保姆和针线上人浆洗上人等等一大群共四十余人,分成三班,二十四小时看护,唐朝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太大,也就是说在公主身边任何时候人数都不会在十四五人之下,在眼睛如此众多的后宫,请问武曌要怎样避开众人的耳目不让任何人看到她作案呢,如果她真的作案,这些人当中就没有一个人怀疑吗??这么多人就会同心协力一直掩护她吗?如果她干这事稍微引起了怀疑,以长孙无忌的能量,他完全可以有法子从那些宫人嘴里套出(或者说是打出)“真相”,那么武曌就是给了她的敌人一个名正言顺除去她的口实,以武曌的精明和让人钦佩的忍耐力,她会做这种傻事吗?事实上历朝宫廷里的新生婴儿死亡率都非常高,以唐宋为例,李世民的儿子中夭折的就有楚王宽,江王嚣,,代王简,女儿中夭折的有汝南公主,金山公主,常山公主,唐玄宗的三十个儿子夭折了九个,夭折率达三分之一,三十个女儿也夭折了六个,宋朝也是一样,欧阳修先生宋祁先生司马光先生的两任皇帝主子宋仁宗三个儿子全部夭折,夭折率百分之百,十三个女儿夭折了十个,夭折率差不多百分之八十,宋神宗十四个儿子夭折了八个,十个女儿夭折了七个,你们是不是应该去问一问你们的主子:干吗这样不会带孩子,是后宫中哪个人下手除掉了他们吧,曹皇后还是向皇后?你们敢不敢问呢?唐高宗的十二个孩子当中只夭折了一个,应该说是很正常的,在那个婴儿死亡率非常高的时代,小公主正常死亡的可能性远大于谋杀。
  第三,请问各位有什么确凿证据证明武曌谋杀了女儿呢?仅仅因为武曌得到了好处,可是受宜者未必就是凶手,就象仇家未必是凶手一样,那是两个概念,现在的法制社会里,凡是证据不足的情况下都只能够进行无罪推定,凭什么欧阳修先生宋祁先生司马光先生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要对武曌进行有罪推定,你们凭什么自认为代表了正义和公理?你们是法律吗?
  第四,请问武曌杀女的动机是什么?一个人如果要冒天大的风险去杀人,肯定有强烈的动机,可是武曌有这样强烈的动机吗?《唐会要》说了,她已经开始安排巫蛊事件了,并且取得了效果,唐高宗已经开始对王皇后很不满了,只要再加把劲,王皇后被废是迟早的事情了,在这种情况下,武曌还要用女儿的一条命去打击王皇后,这合人情之常吗?简直就是一件莫名其妙,画蛇添足的无理举动,严重缺乏动机。
  综上所述,我认为《唐会要》讲的才是真实的情况,武曌的女儿因为某种原因,或者是意外或者是新生儿猝死症之类的疾病突然死亡,于是武曌利用了这个不幸,其实武曌也明白王皇后没有杀女儿,高宗也应该明白,杀死个小姑娘算什么呀,要谋杀也应该谋杀李弘才对,可是二人都需要一个借口,一个把那自以为高高在上,其实讨厌透顶的女人赶下去的借口!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高宗其实根本不是受骗者,他就是武曌的同谋者!这个男人完全没有人家想象的那样笨!
  
   对于高宗来说,把这个自以为高贵的讨厌的女人从眼前赶走的机会终于到了,武曌起的作用不过就推波助澜,吹吹耳边风,为高宗增加信心。高宗先是下令禁止王皇后的母亲柳氏进宫,切断王皇后与外界的联系,接着再贬王皇后的舅舅柳奭---时任中书令---为吏部尙书。但是高宗也明白,要废掉王皇后,必须迈过最大也是最后的一个障碍,就是他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一想到连父皇做事没舅父同意也做不成,高宗就严重缺乏信心,武曌就在旁边不停地鼓励他,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后退一步情况就会不可收拾,只能有进无退,舅父再厉害毕竟也是臣子,难道要皇帝听一个臣子的话吗?这些话真是说到高宗的心里上去了,他已经当了五六年的皇帝,可是朝廷大臣依然是看舅父脸色行事,听舅父的话比听自己这个皇帝的话还上心,连我跟哪个女个上床的事情你们都要来管一下,当我是什么啊,难道我真的是傀儡,老虎不发威,你把病猫当,就算是为了展示展示男子汉的气度也不能够输啊!高宗与武曌核计了一下,决定还是先用软功夫的好,他们亲自上无忌家里,又是封官又是赏赐,左一口舅父,右一口舅妈,叫得不亦乐乎,无忌居然不吃这一套,封官的许诺立即推辞掉,赏赐的东西只象征性的收了一些。
  武曌又请自己的母亲杨牡丹出面,找长孙无忌的夫人说服长孙无忌同意立自己为皇后,无忌知道了,把夫人骂了一通,一点儿不给面子。高宗和武曌真是恼羞成怒,一个皇帝做到这个份上真是窝囊,居然混到了要贿赂大臣都不能够办事情的地步,天底下还有比这样的皇帝更丢脸的皇帝吗?高宗一想起来就生气,不行,我无论如何得拿出点帝王气度来,难道你不同意我就不能干吗?可是……可是真的要干起来就会与无忌正面冲突,一想到这个问题,高宗就犹豫不决了,从小到大,对无忌的畏惧感深深地陷进了这个青年人的骨头里,那么暂且忍忍,武曌啊武曌,你也想想我的难处吧。武曌是多么聪明的女人,她早就看出了高宗那又想充英雄又缺乏胆量的两难心理,如果弦崩得太紧就会断掉,一松一驰才是成功之道,暂且不要逼他,于是武曌反过来安慰高宗,这么通情达理的女人,高宗能不喜欢得不知怎么才好才怪,他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到时机成熟,一定封武曌为大唐皇后,决不失言!
  这个时候武曌又怀孕了。高宗怕武曌因为小公主的夭折心情不痛快,就让她的母亲和姐姐武顺暂时住在宫里照顾武曌,可是却又顺手把武顺搞了过来,真不知道这是在安慰武曌还是在气武曌,武曌再一次用沉默来表达她的不满,一再抢夺自己的丈夫,一再破坏姐妹之情,在武曌的眼中,姐姐武顺已经是敌人了。可是武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在沾沾自喜。永徽五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武曌在去昭陵的路上生下了一个健康聪明男孩子,即后来的章怀太子李贤。可是宫里不久就有了流言,说李贤是武顺而不是武曌生的,在二十多年后,这个流言终于酿成悲剧。
  宫廷里的气味终于给外廷的良鼻份子嗅出味道,一个叫许敬宗人成为第一个公开站在高宗一边支持他的元老级人物。许敬宗是杭州人,父亲是隋朝的给事郎,在隋末天下大乱之时为宇文化及所杀,许敬宗靠向仇人苦苦哀求苟全了生命,因此为世人瞧不起,但是许敬宗的文才非常好,曾是秦王府的十八学士之一,唐太宗时主持实录编修,大拍太宗马屁,还曾将写好的实录请太宗点评,删去对太宗的不利情节,高宗即位后,由于实权派长孙无忌不喜欢他,许敬宗只担任了个从三品卫尉卿,管些武器车马等等闲杂事情,等于斩掉了许敬宗的宰相梦,这当然是许敬宗非常不舒服的事情。
  许敬宗苟全性命于乱世,受到全社会的嘲弄,对于同样出生卑微,委身父子,为社会主流嘲笑的武曌难免生出同病相怜的感情,同时为了自己的前程,假如这个时候给武曌一个恩惠,万一武曌被立为皇后,自己就是元从功臣,还怕当不成宰相?打着这样的算盘,许敬宗偷偷来到无忌家里,劝无忌顺从皇帝的意思,赞成立武昭仪为皇后。虽然许敬宗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但是无忌的态度之严厉也超乎他的预计之外,无忌几乎是把许敬宗臭骂一顿,许敬宗一面赔着不是,一面用狗急跳墙般的速度逃出长孙府,一出长孙府,到了长孙家的最高级恶犬也不可能听到声音的安全地带,许敬宗立即泼口大骂:“好个长孙无忌,一点也不给我面子,就算是为了争口气,我也一定要帮武昭仪达成目!长孙无忌,咱走着瞧!”武曌得到手下人的报告,知道外廷居然还有一个许敬宗站在自己一边,立即派人送去了礼物,许敬宗高高兴兴地收了,心里一定在暗赞武曌确实是会办事啊。
  既然一时间不能够立为皇后,那么升一级可以吗?虽然四夫人中没有缺职,但不妨另外设一个宸妃来封给她,高宗一想也不错,与大臣们一商量,长孙无忌那一派的官员侍中韩瑗和继柳奭之后任中书令的来济代表长孙无忌全力反对,从来就没有这个先例的事情怎么可以随便办呢?高宗又不能够开口了。咦,可奇怪了,没有先例的事情就不能够办,那最开头建房子住的人也不该住房子啊,最开始吃炒菜的人也不该吃炒菜啊,最开头坐车骑马的人也不该坐车骑马啊,那不都是没先例的事情吗?还有啊,就比如说你两人,起先也没有提拨你两人为宰相,现在也不是提拨了吗?难道因为前面没有提你们当宰相现在就也不能够提?
  宸妃当不成,武曌终于回过味来,为什么每走一步棋都会失败?她得出结论的结论是自已太孤单了,居然没有在外廷里建立一个忠于自己为自己说话的班底,没有想到,武曌正想以许敬宗为首组建一个自己的班底时,突然冒出一个人物,让武曌用不着亲自组织就自动形成了一个反无忌拥立武曌为后的联盟。武曌真是喜从天降。
  这个人就是中书舍人李义府,他生于隋炀帝大业十年,到永徽六年,正是四十余岁的壮年,他本是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在永泰(四川盐亭)长大,从小就有神童之称,文采非常杰出,而且一表人才,称得上是美少年,二十一岁时,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在试过李义府的文采后十分惊讶,马上向朝廷推荐了他,李义府通过了严格的考试,获得了当时对寒门人士非常狭窄的仕宦之路,终于进入官场。可惜初唐时魏晋以来的士族门阀制度仍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义府的才学再好,因为出生低微,总是得不到上司赏识,李义府义愤之下,开始变得喜欢阿谀奉承,内心所有的理想和正义感全都破灭了,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里,不能不夹着尾巴做人,哦,不,是做狗,做猫!只要主子赏识就行了。李义府由于“认罪态度良好”,还有药救,总算留在京城,历任监察御史、太子舍人、中书舍人等官职,参加《晋书》的编写工作,为弘文馆十八学士之一。
  长孙无忌对李义府那过分阿谀的态度一向十分厌恶,甚至不屑于掩饰,在武曌与王皇后争夺后位日趋白热化的永徽六年七月份,李义府犯了一个可算可不算的小错误,被长孙无忌咬住不放,贬他为壁州(四川通江)司马。
  这下完了,费了一生的心血,终于当上京官,现在好,从哪儿来就滚回哪儿去,这算什么呀?衣锦还乡?是裹臭回乡差不多!李义府沮丧得差点儿想跳渭河。李义府的朋友,也是许敬宗外甥的中书舍人王德俭看到李义府的沮丧样,帮他出了个主意:“现在皇上想立武昭仪为皇后,长孙无忌那一派的人极力反对,如果你能够跳出来顺着皇上的意思,表示赞成皇上立武昭仪为后,只要事情一成功,你就可以转危为安。说不定还能够升官。”李义府一想,反正也没有别的路好走,不如孤注一掷,于是连夜上表,表示赞成立武昭仪为皇后。高宗大喜,终于有大臣公开支持自已了,他马上收回李义府的贬职令,另外还大加赏赐,武曌又另加了一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朝廷中那些被无忌派排挤及同样出生低微的官员们一看到李义府转祸为福的经历,几乎不约而同地团结在榜样的周围,为武曌立后奔走。武曌再也不是孤军奋斗,而是拥有大批军队支持的军团长了。武曌高兴得恨不得大唱山歌,高宗也由于看到希望在前方而变得热血沸腾,好了,一切都好了,李义府,你真是急皇帝之急,想武曌之想的活菩萨啊!现在,只差最后一步棋了。
  最先开火的是御史中丞袁公瑜。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4 15:08:03 
回复 
  这个袁公瑜,在两唐书中没有他的传记,幸好中国人有记墓志铭的优良传统,虽然免不了光说好话,但还是能够保存那么些真的东西,而且这个墓志还是大名鼎鼎的狄仁杰撰写的。根据墓志铭中的记载,袁公瑜是陈郡扶乐(陈郡扶乐在哪里,一时查不出,照我的那点儿粗浅的地理知识,估计应该在河南一带,古今地名变得太快了)人,父亲袁弘为雍州万年县令,舒州刺史,这官儿应该不算很小。据说,袁公瑜小的时候,非常好学有才气,也喜欢骑马打猎之类当时的流行游戏(诸如现在上网之类),有一次出去打猎,遇上一位老父,对他说:“童子有奇表,必为帝王之佐。”袁公瑜牢牢记住了这个预言。十九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官场,一直在刑部当差,历任大理司直,大理寺丞等等官员,从墓志中看不出袁公瑜有什么理由要恨长孙无忌,他出生不低,官运也亨通,可能是袁公瑜也不满现状,认为自己的官与本人的才干完全不匹配,小时候的预言怎么能够忘怀啊!也可能他忌恨长孙无忌独揽大权,排斥异己的行为。从这个例子我认为再一次证明了一件铁的事实,自以为高贵目中无人的人往往是最讨厌的,这种人会不知不觉中树上一大堆敌人,但是无论是长孙无忌还是王皇后都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们的失败就是必然的了。
  八月里,长安令裴行俭与褚遂良一起到了长孙无忌府中,或许这本是一个正常的拜访,但是在这种废后风潮渐渐袭来的当口,就显得有点不寻常了。
  裴行俭是绛州(山西省新绛县)名门后代,自幼才学出众,通文史,擅书法,又得到大将军苏定方的赏识,教习兵法,堪称文武双全的人才。
  褚遂良就更出名了,他是杭州钱塘人(这个地名好象古今没变),是初唐三大书法家之一,他的性格非常直率,太宗用“穷鸟投怀”这个词来形容他耿直的性格和喜欢表露忠诚的语言行事风格。他一直非常钦慕长孙无忌,是无忌的铁杆粉丝。在太宗朝,褚遂良干的最出名的一件事情是诬陷宰相刘洎,使刘洎为太宗赐死。到了永徽初,褚遂良大概认为长孙无忌已经独揽大权,什么事都会罩着自己,于是用低价强行为自己购买房子,可是朝廷中再怎么也有几个正直的官员,御史大夫李干佑和监察韦思谦就是不吃这一套的人,他们俩联合弹劾褚遂良,长孙无忌在证据面前也不好违背公理,只好将他贬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才得以复职,褚遂良一复职,马上打击报复李干佑和韦思谦,两人都被贬到地方,远离京城。永徽六年时,褚遂良的官职是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
  袁公瑜打听到裴行俭褚遂良到长孙无忌府里聚会,商量些什么虽然是很难说,可是袁公瑜拜访武曌母亲杨牡丹的时候非常坚定地说的是他们三人打算陷害武曌,除掉她。----我认为在这个当口以无忌的聪明居然还是没有提小公主意外死亡一死,这也算是反证公主之死绝非武曌所害,如果当时内外曾经引起了稍微一点儿怀疑,长孙无忌哪有不利用的,这是个多么好的借口啊,杀死天子的子女在任何时代都是大罪啊!到这上紧要关头还不把这件事利用起来,无忌的谋略确实还差了一筹,如果无忌的谋略没有差的话,就只能说是当时人根本就不知道后代人会说小公主是武曌杀的这事儿。
  唐朝官吏的调动,通常是经过中书门下两省先拟定,再由皇帝批准生效。不过皇帝为了树立权威,还有一种特权,就是墨敕,这种做法就是皇帝直接下命令,不经过中书门下两省立即生效。杨牡丹从袁公瑜口里得到了情报,认为事关重大,连夜进宫,高宗反应也快,马上动用墨敕,不经中书门下马上把裴行俭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也就是说从长安一下子贬到新疆,从首都贬到边境,裴行俭的失落感可想而知。没想到的是,把裴行俭贬走却造就了一代名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哪!
  九月初一,决战前夕,先提拨许敬宗为礼部尚书,加强赞成派的能量。到了九月初三这一天,高宗下了最后决心,召见七名宰相中的四人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绩,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褚遂良四人,另外三名宰相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及崔敦礼却不召见,大概是为了减轻压力。
  李绩仿佛预感到什么似的,还没进宫就借口身体不适溜之大吉。褚遂良说:“今天皇帝召我们进宫,可能是为了武昭仪立后的事,太尉是皇帝的舅舅,司空是功臣,如果因为反对而使皇帝伤害舅父和功臣,那是为臣的不忠。我本来是微不足道的小臣,理当以死相谏。”长孙无忌和于志宁听到他这一番表白后都选择了沉默。
  沉默是金,在沉默之下可以有多种解释,虽然最常见的解释就是默许,但是也可以解释成我是顾着你面子不好反对啊,总之,两面都可以圆滑处理。
  高宗一见到三位宰相----真奇怪,他召了四位怎么只来了三位,还有一个哪去了,他居然没有问一下,高宗实在是紧张得忘乎所以了----马上开口说:“大罪莫过于绝嗣,皇后无子,且妇德有憾,武昭仪有子,妇德又高尚,朕想废皇后,另立武昭仪为皇后,各位以为如何?”褚遂良跪拜在高宗面前,说:“皇后系出名门(唉,还是脱不了自以为高贵的习气,这句话一说出来就得罪了大多数出生不高贵的人,偏偏这个世界上出生不高贵的人又远远多于出生高贵的人,出生高贵的人群众基础永远都是薄弱的),又是先帝为你娉娶的,先帝临终时拉着陛下的手亲口对我说‘佳儿佳妇付予卿’,陛下当时是亲耳听到的。而且皇后未闻有过(奇怪了,皇后不是有杀小公主行巫蛊事的罪过吗?怎么能说没有过?高宗居然也没话反驳,看来这两件后来人看得了不得的大事,当时人根本没当回事),怎么能够废掉呢?”高宗竟然为之语塞,莫非他也心虚,知道以公主暴卒和行巫蛊事两件事其实都查无实据,属于欲加之罪,拿不到台面上来?以无子为过错废皇后更是属于故意找茬无理之举,中国历代所有的被废皇后的正式罪名都不是无子两个字,古代法律虽有七出之条也有三不去之文,更何况妻无子,不等于妾无子,并不会真正绝嗣,假如妻妾都无子,恐怕就要看看你自己有没有问题了。
  于是高宗的反应是拂袖而去,没话说了。
  
  当天晚上,武曌肯定又流了不少泪,说了不少话,时而诉苦,时而打气,而高宗肯定也拿出了一个男人一个皇帝的尊严:“你放心,我一定赢的!”
  第二天,昨天那几个人又给召进内殿,高宗重提废王立武之事,褚遂良看到高宗的态度那么恶劣,不给一点面子,也让步了,他说:“陛下如果一定要废皇后,也可以从天下名门闺秀中挑选,何必一定要武氏啊!武氏曾经服侍过先帝(揭人不揭短,褚遂良欺人太甚!高宗听到宰相嘴里说出这样的话,脸色一定非常特别,可惜没有摄像机,要不拍下来一定很好看),陛下要后世之人如何说陛下啊(其实后世之人也没怎么说,特别是我朝建立后,几乎没人说,归根到底,这是人家两口子的私事,你情我愿的,关大家啥事,又没血缘关系,又不犯法),这是有损圣德的事情,请陛下一定三思而行哪!”说完了,把手里的笏板扔在地上,脱下幞头,一头撞向石阶,顿时鲜血四溅----当然不会真的撞死,虽然搞成流血事件,但肯定不会造成死亡事情,就算脑震荡也不会,褚大宰相做事是有分寸的----他说:“臣褚遂良把笏奉还皇上,求皇上让臣之骸骨能回归故乡!”高宗本来就因为褚遂良揭了他的痛处而气得发抖,见他又敢在皇帝面前闹流血事件,气得大怒,马上命令宦官:“把他给我拖出去!”武曌在帘子后看到这一幕,也忍不住加上一句:“何不扑杀此獠!”无忌看到事情不可收拾,扶起褚遂良说:“遂良是先帝的顾命大臣,有罪也不能够轻易加刑!”于志宁始终不敢开口。褚遂良从此不准上朝。
  另两名宰相侍中韩瑗和中书侍郎来济听说这事后,为褚遂良抱不平,求见高宗,反对立武后,而后又双双上奏,把武曌比作妲己褒姒,劝高宗另选名门淑女----总之,一句老话仍是武昭仪出生寒门,配不上皇帝你!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配不配得上皇帝本人说了算数,你又不是太上皇,管得了皇帝么?
  高宗看到奏文,更加气愤:武昭仪是那妲己褒姒,那我岂不成了商纣王周幽王?两人的反对效果适得其反。
  许敬宗在外朝散布说:“种田的多收了几斗麦子也想换个老婆,现在皇帝陛下立一后废一后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百官听了,只有苦笑,好哇,把天子比作种田的了。
  九月初三,司空李绩重新上朝,高宗单独召见了他,问他:“褚遂良强烈反对立武昭仪为皇后,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又试探性地问他“是不是这事情就不能办了?”李绩的回答出乎高宗意料之外,简单明了:“此陛下之家事,何须更问外人!”---这是你的家务事,何必去问外面的人!高宗大喜,他意外地从国家重臣那里得到了支持。于是事情就这么决定了,王皇后废定了,武皇后也立定了!
  
  其实就算是现在,选择个儿媳妇都不是那么随便的事情,立后关系到各种复杂的政治关系,更不是家务事那么简单,李绩到底怎么想的,后人提供了很多种说法,其实只要看看李绩的履历表就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
  李绩就是徐世绩,字茂公,封英国公,小说中的徐茂公呼风唤雨,与爵封卫国公的李靖一起被视为神人。真实的李绩是个什么人呢?历史上真实的李绩是曹州离狐人,据说小时候家里挺有钱,家多童仆,积粮数千钟,与父亲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但是却没有仕宦的记录,显然李绩并不是名门望族之后。在这一点上,与长孙无忌等出生高门者有显着的区别!
  隋炀帝大业末年,十七岁的李绩投奔了瓦岗寨的翟让,又因为劝说翟让立李密为主很得李密赏识。屡立战功,无往不胜。李密归唐,李绩也跟着降唐,唐高祖李渊早听过李绩的大名,对他非常重视,封上柱国,莱国公,又改右武卫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氏,又想封他父亲徐盖为王爵,徐盖固辞才封为舒国公。李密叛唐被杀,李绩不顾嫌疑,为故主举行隆重的葬礼,朝野义之。
  李绩归唐后,败王世充,平窦建德,论功行赏,封为下将(这封号怪,有下将当然有上将,上将是谁?上将当然是唐太宗本人,有他在,李绩自然当不成上将),然后李绩又败刘黑闼,徐圆朗等隋末群雄,为唐朝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玄武门之变,虽然李绩李靖这两位实力大将都不曾站在唐太宗一边,但唐太宗对李绩也有英雄相惜的感情,一直对李绩委以重任!特别是在贞观初年反击突厥战争中,李绩与李靖共同定计,以三千铁骑攻其不备破突厥二十万大军,
  活捉颉利可汗,更是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展现了李绩令人生畏的军事天才!这一仗不但打出了唐太宗天可汗的威名,也昭示着大唐盛世的到来!
  而后贞观年间,李绩的战绩还有灭薛延陀,随征高句丽,所过之城无不下等,有一次李绩生病,医生说要人的胡须才可以治病,唐太宗立即剪下自己的胡须给李绩治病,李绩感动得叩头见血,唐太宗说:“我这是为国家求贤,不用深谢!”而后,高宗为皇太子,李绩被封为太子詹事兼左卫率,加位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宗对他说:“以后我的孩子就要靠你辅佐了!”,又说,“我把太子托付给你,因为我觉得没有谁比你更值得信任的了,你从前不辜负李密,今后当然也不会辜负我。” 李绩为皇帝的知遇之恩感动得流泪,把手指咬出血来,发誓不辜负皇帝的信任。他喝醉酒之后,李世民用自己的袍子给他盖在身上为他御寒。史书中记录这些例子,似乎是在表示唐太宗对李绩的绝对信任。可惜这都是李世民的权术而已。
  唐太宗心里其实也对李绩不太放心,李靖死于李世民前面,病卒于家,而李绩呢,他感念自己知遇之恩,还可以被自己所操纵,但他能够服从太子吗?唐太宗心里还是不放心,在病重弥留之时,把太子李治叫到跟前,对他说:“你对李绩无恩,我还能够操纵他,你就不行了。现在我把他贬为叠州都督,如果他立即上路,我死后你就把他召回授予扑射一职,这样你对他就有了恩德,他自然会对你效忠,如果他不想去叠州,那你将来就控制不了他,我马上把他杀了。” 李绩接到诏书,马上领悟到了唐太宗的意图,可以想象,在那一瞬间对唐太宗多年感恩之情的彻底崩溃,原来你仍然不过是在利用我,什么真情相待,那都是假的!他什么都没说,连家都不回,就直接奔叠州而去。
  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按照太宗的遗嘱召回李绩,委为重任,但一个人的心被深信的朋友伤害后再也不可能复原了,换句话说,李绩对太宗的遗愿如何,已经漠不关心了,他也向来和长孙无忌一伙人格格不入,与他们面和心不和的,在他看来,高宗立谁为皇后都无所谓。
  
  中国古代的帝王一旦成功之后,在大家的映像中似乎对功臣都冷酷无情,必除之而后快,但我看了不少史书,却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其实历代开国帝王杀功臣的只有刘邦和朱元璋,其余的都没有做这种忘恩负义,兔死狗烹的事。在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中,秦始皇没杀功臣,汉光武没杀功臣,晋武帝没杀功臣,隋文帝没杀功臣,唐太宗没杀功臣,宋太祖没杀功臣,辽金元诸开国帝王也没杀功臣,清朝对功臣更是厚待,只要你没犯事,几乎是养你后代到清朝灭亡!更古老的,中华第一王夏帝启对功臣同样也是优待,封为诸侯,商汤封灭夏第一功臣伊尹为宰相,一直掌握大权,甚至废立国王如掌中物,周武王封姜尚等为诸侯,同样也是优待功臣的明证。有时候个别功臣挨了刀,也可以找出他们自己的错处,恃功而骄,所在难免。并非开国君主有意打击!谁说我国君王只能同苦不能共甘,谁说咱们不能同享富贵!
  所以说刘邦和朱元璋才是真正的两个异数,而凑巧的是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也好象只有这两个是平民出生,在他们的心中恐怕有浓重的自卑感,对自己不信任,对大臣也不信任。唐太宗虽然猜忌功臣,虽然用权术对待功臣,却确实没有杀他们,而他们当中也有不少家族与唐朝共始终的。
  
  李绩一句话,在这个时候堪称一言九鼎!废王立武大事已定。
  永徽六年十月十三日(公元655年11月16日)废后诏书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真想不到,给王萧二人找的罪名竟是这个,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这才真是连窝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后真比猪还不如,一条猪被杀不过就是一条猪而已,一个皇后被废,连带就是她的一家人,甚至一族人!如果武则天失败的话,那么她的母亲兄弟姐妹包括她所生的两个儿子也都是一样的下场!这后宫之争何其惨酷!所以有的时候,后宫的女人真的是不得不狠!),流岭南。”同时应许敬宗之奏,又将王皇后父亲王仁佑的告身夺去,贬为庶人。
  十月十九日,百官上表请立中宫,唐高宗下诏书公告天下:“武氏门着勋庸,地华缨黻(你们不是说她出生寒微吗?我偏要告你们她出生名门世家!)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闱,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壸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忤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你们不是说她先后服侍父子两人吗?那好,我就告诉你她是我父亲送给我的,把小老婆送人不算什么大事吧,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不就是汉宣帝的家人子吗?不也送给了儿子了),可立为皇后。”
  十一月一日,由司空李绩主持册后大典,一系列复杂的仪式之后,武曌光彩照人,正式成为大唐帝国皇后,时年三十二岁。仪式刚一结束,武曌请求高宗,给她增加一份荣耀,接受文武百官及各国使臣的朝拜,这在以前没有,但在以后,却是所有正宫皇后都可以享受到的荣耀!
  
  不久之后,王皇后和萧淑妃都死了,为武皇后下令所诛!这是武则天第一次亲自下令杀人!
  所有的史书都没有记载具体日期,关于这两人的死法,也有两种自相矛盾的记载。
  《旧唐书》说她们两人是被缢杀的,但同时却又记载:庶人初囚,大骂曰:“愿阿武为老鼠,吾作猫儿,生生扼其喉!”还说武后令宫中从此不养猫。这我不相信,因为在唐人的笔记中就记载,武后养了不少猫儿,还在朝廷上向百官进行炫耀,如何能说武则天听到这句话就不敢养猫?同书又说:初囚,高宗念之,闲行至其所,见其室封闭极密,惟开一窍通食器出入。高宗恻然,呼曰:“皇后,淑妃安在?”庶人泣而对曰:“妾等得罪,废弃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名为皇后?”言讫悲咽,又曰:“今至尊思及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月,出入院中,望改此院名为回心院,妾等再生之幸。”高宗曰:“朕即有处置。”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萧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于酒瓮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而卒。
  《新唐书》则前段与旧唐书差不多,后段则略有不同,高宗看望二人之后:武后知之,促诏杖二人百,剔其手足,反接投酿瓮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死,殊其尸。初,诏旨到,后再拜曰:“陛下万年,昭仪承恩,死吾分也。”至良娣,骂曰:“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此文多了一段更令人毛骨悚然的记载,把手脚都砍了下来居然还反接,照我的推测,是把手脚到脚上,把脚接到手上吧。又记载了王皇后如何大义凛然,继续摆架子作高贵样,最后一重手脚则是把萧氏初囚时骂武后的话移到了光荣“就义”前的诅咒。
  《资治通鉴》的记载与《新唐书》相差无几,只是删去了反接投酒瓮中这句太不合情理的记载,对王萧二人死时的对话记录得与《新唐书》几乎一模一样。
  《唐会要》对此则无半句记载,对王皇后的全部记录就二十来个字:高宗皇后王氏,永徽元年正月五日,立为皇后。六年十月十二日(比历史上的记录差了一天),废为庶人。
  那么我来为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这段记载到底可不可信。
  《旧唐书》的记载本就自相矛盾,既然已将二人缢杀,又何来杖庶人和萧氏各一百?且不说以王萧二人的身体,是不是经得起这一百杖还难说,就算打了一百杖还没有当堂打死,也肯定身受重伤,如果再加上截去四肢(或者说是剔去手足)居然还可以数日而卒?这两人的身体简直就是国防身体!航天身体!恐怕大多数男人都要自愧不如,那时候养尊处优,手无缚鸡之力的贵妇人能够有这样的身体,简直让我们现在的那些晒晒太阳就昏过去的学生们惭愧得有要跳长江的冲动!
  女性的血液流量每秒约12.5厘米左右,而人体的总血量约3000~4500毫升,一个人如果一次失血超过百分之三十就有生命危险,如果一个人一次失血2500毫升的话此人必死无疑。王皇后也好萧淑妃也好,当真被截去四肢,就算此前两人没有受伤,也会很快因为失血过多而死!战场上的许多士兵只失去了一只手一只脚如果来不及救治,都会很快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何况两个贵妇人,何况被截去四肢!欧阳先生,宋祁先生,司马光先生一辈子都只会躲在书斋里写那些顶瓜瓜的文章,何曾亲自上过战争,目睹过战场由的真实情况,假如由一个武人来写就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人被砍了四肢血流如注还能够数日而死!这给人的感觉是那两人不是受伤死的,而是饿死的!现在大多数人都没有受伤机会,可是我运气不佳,曾经被家猫狠狠地咬过,有此受伤的宝贵经验。我被咬中了手背,过去了十年这个印子都在,当时重视不够,只用水清洗上了点酒精,哪知到晚上就出问题了,我被感染了,整个膀子都肿得噌亮噌亮,而且发烧,如同闪亮闪亮的白炽灯,结果又是敷药,又是打针,又是吊盐水,差点弄成败血症,潇洒地说拜拜,仅仅一只猫咬就成了这个样子!王后萧妃浑身受伤,四肢俱断,如此严重,居然啥事也没有,唉,国防身体,航天身体,那是一点没夸张的。
  看哪,王皇后是多么的高贵呀,在临死时仍然高高在上,仍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对于这样高贵的女人,下辈子我都希望不要遇上,因为我太卑贱了,配不上你!你继续高贵下去吧,象你这样的女人,没有任何一个男人真的受得了你,你总是看不起我,看不起周围的任何一个人,不屑于和我一般见识,那你就作自己的见识去吧!萧淑妃又是多么的泼辣呀,还连累了可怜的猫儿,难怪唐高宗不喜欢这两个人!
  既然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说法都不可信,那么王皇后和萧淑妃到底是怎么死的?其实唐人已经告诉了我们,那就是:鸩杀!用毒酒赐死!唐人骆宾王在《讨武曌檄》中谴责武则天,揭露武则天罪行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杀姊屠兄,弑君鸩母!弑君指的是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这个鸩母指的就是王皇后这位国母,那不就是说明白了吗?武则天用毒药解决了这两位冷宫幽魂,预防她们东山再起。唐人的说法当然要比宋人说法要可靠得多,再加上这篇文章是揭露武则天罪行的文章,没有任何隐晦的必要,所说自当可信!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4 15:14:40 
回复 
  蒙曼,我觉得她只是一家之言,而且她没有引用多少前人成果来论证她的观点,似乎只是将两唐书和资治通鉴再加上一点个人看法就完成了对武则天的探讨,是不是太浅了一点,在这点上我认为她远不如雷家骥和原百代

作者:ccpress 回复日期:2009-03-24 15:28:23 
回复 
  多谢回答,有空我也去拜读雷家骥和原百代的著作,头次听说,谢谢了。
  也祝你的文章多多出彩哈!

作者:Hysterian 回复日期:2009-03-24 17:53:25 
回复 
  
  

作者:dorisaiself 回复日期:2009-03-24 18:11:14 
回复 
  对伪君子我向来没兴趣,要做就做真小人!
  不知楼主是哪一类?

作者:颛顼龙裔 回复日期:2009-03-24 19:25:32 
回复 
  说句实在话,一个女人对武则天最好别太向往,这个女人是个超级丧门星,除了自己算是老而不死外,对父家(两个哥哥被杀)、母家(爆了老妈与外孙乱伦的猛料)、夫家(李唐皇室清洗的差不多)、子女孙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死因可疑,致死了孙子、孙女、孙女婿兼侄孙,顺便搭上一个外曾孙)、情夫(哪一个有好下场?)、国家(从唐太宗的天可汗,到唐高宗的灭高句丽,变成被契丹打到河北)。残忍远超吕后,治国之才仅略强于慈禧(其实也是幸运居多)。这种破家败国之流才真正算得上红颜祸水,其崇拜者最终难免江青之类的下场,政治上如此,生活中恐怕也不例外。

作者:宇治桥姬 回复日期:2009-03-24 19:49:21 
回复 
  母亲:杨牡丹,号太真夫人
  ----------
  牡丹之名出于哪本史书,还有太真夫人的封号是哪本史书记载的,楼主能给个出处吗?
  没有找茬的意思,只是觉得楼主既然要史说话,那么就不要用这些三流小说里的情节,平白降低了文章格调,不划算的。

作者:宇治桥姬 回复日期:2009-03-24 20:26:56 
回复 
  主动为丈夫拉皮条,选女人,充分满足李世民在女人问题上多多益善的生理活动。所以在古代人的记叙中长孙皇后简直就是天下所有女人的凯模,巴不得天底下所有做妻子的都象她那样不仅能够在事业上帮助老公,在生活上为老公开大枝散大叶,在性问题方面更要为丈夫大拉皮条,把丈夫当作公共垃圾桶,可以装进任何东西。
  ---------------------
  楼主,你可以不喜欢贤后,但请你不要污蔑她们。
  首先,皇后为皇帝择选后宫这是宫廷制度,谈不上拉皮条。彪悍如独孤后在杨坚成为皇帝后,也不得不给杨先生选60个女子充当后宫。(隋书后妃传有明确记载)。
  其次,长孙后之所以被后世大肆赞美不是因为她没有迫害后宫,而是因为她多次保护大臣。若没有后者,长孙后在后世眼中也不过是个平凡皇后了。
  最后,评价古人请考虑当时的社会环境,古代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妾氏是制度规定,特别是皇帝。前面我已经说过,彪悍如独孤后也必须给皇帝丈夫选后宫。厉害如武则天,也不敢解散后宫。当他皇帝丈夫偷她姐姐偷她外甥女时,她不也不敢明着反对吗?不也只能暗中下手,事后还要装伤心。
  所以拿小妾之事揶揄长孙后没有意义。
  长孙后之所以不妒忌没迫害后宫,是因为后宫中没有一个女人值得她妒忌。
  她独占李世民宠爱,其他后宫与她云泥之别,她用得着妒忌吗?
  就如武则天,她不也只找王皇后,萧淑妃PK吗?李治其他后宫她不也没有迫害吗?——那些人根本微不足道,用不着多此一举吗?
  我知道有人又要拿孩子说事了。是的,李世民是和其他后妃生了一堆孩子,但你们知道不知道,唐玄宗在专宠武惠妃期间,也生了二三十个孩子,所以孩子能代表什么,有性无爱是后宫常事,所谓有多后宫就有多少爱人的说法才叫无知。

作者:宇治桥姬 回复日期:2009-03-24 20:44:29 
回复 
  等皇后死了满一周年,李世民张罗着要另立新皇后,起初他想立宠爱的儿子吴王恪的生母杨氏为皇后,而杨氏却是隋炀帝的女儿,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用沉默来表达他的反对。
  ---------------
  怎么到现在还有人相信这个呢!一万零一夜的解释,李世民从来没有要立这位隋炀帝女为皇后想法。
  麻烦能不能不要把原千代的小说当历史看。
  更加说不上‘皇后死后满一年就张罗着要另立新皇后’我就不明白许多人一喜欢武则天,就一定要把李世民说成薄情寡性呢?
  还有一点,李世民是和巢王妃有过一段不错,但也谈不上霸占这样难听吧!
  巢王妃当时是寡妇,李世民当时是鳏夫,再怎么说也比高阳这种有了丈夫却跑出去偷情光彩一点吧!
  至于那位堂兄弟的姬妾,楼主,麻烦你了解一下情况在发言。
  这位堂兄弟犯了谋反罪,按照大唐法律。她的妻女姬妾都要入宫充当宫女。成为宫女后,侍奉皇帝就是她们职责,怎么能说李世民霸占抢夺呢?

作者:qingtai1100 回复日期:2009-03-24 20:56:23 
回复 
  我也喜欢武则天,她是一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人,她将大女人做到了极致,但她却并不是一个幸福的人。
  作为妻子,在那个时代,她是不贞的,甚至不容于世的,先后侍奉父子两代君王;
  作为母亲,她是不慈的,亲手毒杀自己的儿子;
  作为女儿,她是不孝的;
  作为同胞,她是不恭的。
  或许,任何事都是有得必有失吧,端看你自己觉得值不值得。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在男尊的社会下成长的女子,她开创了历史,她的功绩,她的胸襟,她的手段,她的智慧,甚至她的美貌,她的一切一切都给了后人无数的话题。
  
  

作者:偶盘 回复日期:2009-03-25 11:07:22 
回复 
  每个帖子字数少点,看起来轻松点。只是个人看法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5 22:50:22 
回复 
  请不要笑,我当然是个小人,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君子,这个世界上的伪君子太多,我只是一个真小人而已
  
  
  杨牡丹之名出自唐代帝王陵这本书,太真夫人出自唐两京街坊考
  
  
  你崇拜长孙皇后,也没有什么不好啊,如果你认为你可以象长孙皇后学习,那你肯定天下男人梦中最好的贤妻,一定求者如云吧,你当然觉得光荣吧?长孙当然用不着妒忌,她本来就最受宠,儿女也多,假如她也无子无宠,我就不相信她还有那种到处为丈夫拉皮条的胸襟
  
  觉得很奇怪,任何一个皇帝上台都会杀很多人,比起好几位太祖所杀的人,人家可动辄是前朝皇族全体人员或者几万人集体上法场,包括杀人家十族,那些人用刀杀,任何一个皇朝开国不是杀得千里无人烟,相比之下,武则天简直太仁慈
  
  高阳公主你可以不喜欢她,可是我倒是挺欣赏的,她很有个性,不喜欢的永远都不喜欢!我就不相信,换了个男人,对于他不喜欢的女人会不仅仅去睡她,还会永远忠诚于这个他根本不喜欢的女人,难道仅仅因为他长了个另类器官就有不忠诚的资格!难道女人就得非得忠诚于一段纯粹被当作礼物的婚姻?高阳公主的心里肯定从来没有把姓房的当作丈夫!既然不把他当丈夫,那么凭什么要忠诚于这段无爱的婚姻?男人们能够作得到吗?如果男人们做不到就不要指责女人!
  
  至于情夫有没有好下场,真是有点好笑,情妇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反过来问吧!
  
  
  武则天确实做了很多坏事,可是跟那些男皇帝和世界女皇相比,她也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她没有象东罗马女皇那样挖了亲生儿子的眼睛,再杀了他,也没有象印度女皇那样杀光她所有的兄弟,也没有象阿拉伯女皇那样毒杀她的丈夫,也没有象日本女皇那样养一大堆情夫,情夫之多只能够用长江後浪推前浪来形容。武则天的情人数来数去也就过就五六个人而已,而且都是在丈夫死後才养的,既然没有理由要男皇帝们做鳏夫,也就没有理由要女皇帝做寡妇!至于杀人多,她永远比不上汉武帝和朱元璋,人家可是几万几万地杀,姓刘的杀光了所有为他养儿女的女人,杀了两个亲女儿,一个亲儿子,亲儿媳,一个亲女婿,几个亲孙子孙女孙婿,武则天所杀的人大部分是贵族,除少数事件外对社会下层百姓并无任何影响,贵族遭殃,老百姓只会当笑话看,根本不会有人特别在意,不信你看看现在那些有钱人出了问题,网上叫好的多呢还是报冤的多?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5 23:05:12 
回复 
  还有,我虽然揶揄长孙皇后,但是我承认在当时的条件下,长孙皇后确实做得不错,但是这个贤是相对的,对皇后本人来说,她的内心世界真的可以做到那么超然吗?如果真的爱一个人就不可能不妒忌,这是人类的自然本能,要以修养去克制本能,难怪长孙皇后寿命不长。如果现在还有哪个女人想象长孙皇后学习,那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到时候哭都来不及,可怪不得别人,时代不同了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5 23:08:31 
回复 
  另外,李世民确实不是薄情,至于是不是“寡性”,这个大家心里都明白,用不着我来说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5 23:10:46 
回复 
  武曌做了大唐帝国的正式皇后之后,并没有闲着,仅仅在成为皇后三日之后,武曌就授意许敬宗上奏请废太子李忠,以武后长子李弘为太子。高宗说:“李忠已经向我请辞太子位了。”这时候这位可怜的李忠只有十四岁,可是他已经从养母王皇后被废事件中看到自己未来的惨淡,与其让人拉下马来,不如自觉点主动让位,或许还可保全首领。高宗不免觉得李忠有些可怜,但是立嫡子为嗣又是名正言顺的事情,高宗又有什么理由不准?不过正式废立的诏书直到次年正月(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六日才下,以李忠为梁王,而不满四岁的代王李弘为太子。同时追封武后之父武士彟为司徒,周国公,母亲杨牡丹则封为代国夫人,姐姐武顺为韩国夫人。虽然两个异母兄元庆元爽和堂兄怀运和惟良对武后母女很不好,但高宗一来弄不清武后的家务事,二来想到他们到底是武后的兄长,也都给升了官。
  武后之母杨牡丹想到从前丈夫死后受这哥儿几个的气,趁着家宴的时候忍不住说几句出气的话:“长久以来你们都是小官,这一次靠着皇后的关系才能升官,心里一定很高兴吧?各位对我们母女的旧事我是不想再提了,皇后大度,也不计较,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忘记皇后恩德,认真做事,给家族争口气!”通常大部份人都有死不认错的特性,尤其是原本不怎么高明,没多少才华的人给人捉住小辫子典型的反应就是-----恼羞成怒!那哥儿几个的反应也正是如此,武惟良仿佛代表哥几个做成统一战线似的,说:“我们都是先朝功臣武士彟的子侄辈,靠着先人遗荫入宦。我们对现在的官职已经非常满足,本来没有想要做高官。靠皇后的裙带关系升官更不是我们的本意,不当也无所谓!”杨牡丹气得发抖,本来已经渐渐淡忘的旧恨又被挑起,她马上告诉武后,武后大怒,趁对几个兄长的升迁令还没有正式生效,向高宗借口抑制外戚,将元庆贬为龙州(四川平武)刺史,元爽为濠州(安徽凤阳)刺史,惟良大概得到元庆元爽被贬的消息,与怀运一起赶紧求情,或许怀运的态度特别诚恳,所以惟良仍然留任原职始州长史,怀运还升为淄州刺史。武后这样贬抑亲兄长,朝中传出的消息却是这是为了防止外戚专横跋扈,独断专横----把私仇做成公理,这在历史上可是屡见不鲜的----听到长孙无忌这样的外戚耳中,作何感想?
  武曌对几位与她作对的宰相玩了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侍中韩瑗和中书令来济几次辞官,高宗----或者说是武后都不允许,武后的意思是要撵你走也该有我来撵,你想自个儿走,门都没有!你得给我留下来等我找耍够了再撵!褚遂良的态度最不好,连这个游戏也不做,早在武后正式立后前就已经被贬为潭州(湖南长沙都督),后来又贬为桂州(广西桂林)都督,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可是在你我这等心里无事,到处逍遥的人眼中才能够看出桂林山水之美,在褚遂良这种“伤心人别有怀抱”的人心中,恐怕会将桂林山水看作穷山恶水,心境不同啊!
  
  武曌春风得意,得先腾出手来奖赏功臣了。李义府被任为中书侍郎,成为宰相之一,参预政事。名久上仍然保留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但是让实权悄悄地从他手里溜走,这是非常高明的夺权手段,这肯定是武后的意思,恐怕也是高宗的意思,他也想从长孙无忌手里收回真正的权柄!在这一点上,他们夫妻绝对是同心协力的。
  长孙无忌一派管理天下七年,到底干出了什么,我也不知道,历史书上的记载都是表面现象,怎么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呢?这可是件非常要有技术的活儿,限于才力,只能够聊做一述。
  在这被誉为永徽之治的七年间,发生了两次造反事件,一次是著名的文佳皇帝陈硕贞事件,陈硕贞在历史上记载很少,虽然她是一个女人,但她一起兵不久就自称文佳皇帝,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女人就是陈硕贞---其实这种草头王也算得什么皇帝?自己封个皇帝头衔很容易的---第二次事件是在显庆元年二月,矩州人谢无灵造反事件,两次事件都很快给镇压下去,没有闹出什么大事。显庆元年,长孙无忌虽已经失势,但是他执政时的余波还在,而武后派也没有真正掌握实权,所以我认为这件事也应该是长孙无忌一党执政风格引发的。
  两次激起造反事件,作为执政者,多少还是要付点儿责任吧,何况高宗对你长孙无忌是言听计从的。
  早在永徽二年九月,高宗和长孙无忌有一段精彩的对话,高宗对长孙无忌说:“我听说官府司在处理政务时互相照顾,多不以公理为重。那怎么办啊?”长孙无忌答:“自古以来,这种顾着脸面的事情多的是,那也没有办法啊。法外行事,我也没说肯定是没有的。稍稍收点儿人情费,恐怕皇帝陛下也不能够例外,所以下臣为了照顾亲戚,收点儿好处费,陛下您应该理解啊。”高宗居然没有表示反对。真正的法治是这样吗?法治在我看来就是这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包括我!如果搞成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包括我!那成什么话?只有没有任何一个人例外的法治才是真正的法治,如果有人例外,那还算是什么真正的法治?这样的法治能够算是真正的法治吗?假如说长孙无忌因为政治原因诬陷吴王恪尚不足深责的话(因为我认为政治斗争无所谓手段,只要成功就行,因为政治斗争的真正面目,就是不择手段!),那长孙无忌可以对官吏官官相护,贪污受贿熟视无睹,可以大大咧咧堂而皇之地接受高宗的官贿赂钱贿赂,褚遂良可以毫无顾虑地打击曾经弹劾过他的李干佑韦思谦,这是真正的一心为公的做法吗?拉帮结派,徇私枉法,贪图权位,这是真正的为大唐天下着想吗?他们的治理当真有成效?这我不知道,也许有,也许没有,历史书是后人写的,那个时候的人死绝了,找不到直接证人。
  让长孙无忌继续干下去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说得清,可是我想,大唐帝国走下坡路是肯定的!既然历史给他的机遇他已经错过,那么还是看武后的吧!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6 23:27:10 
回复 
  
  李义府好不容易才熬到这个位置,开始展现出了他那阴损的性格,笑里藏刀,玩起两面手法,朝臣们给他取了个绰号李猫!----叫猫儿有什么不好,难道猫儿不可爱吗?不过在猫咪温柔美丽的外面下,小心它露出牙齿和爪子来教训你!我就不止一地接受我家猫咪血的教训!但是没办法,离了猫我又人生无趣,所以还是只有不离不弃!时刻准备接受下一次血的教训,教训完了自然就是温柔,经过了风雨就是彩虹嘛,流了血的孩子有糖吃。李猫就是那个流了血有糖吃的好孩子。
  他开始收取贿赂,卖官鬻爵,如果给的贿赂不合他意,那个倒霉蛋就算给了钱还是干不成事,甚至还有可能遭到报复!他还逼大理寺丞毕正义把死刑女囚淳于氏放出,纳为妾侍。大理寺卿段宝玄实在忍无可忍,把这事上报高宗,李义府忙逼毕正义自杀,死无对证后,高宗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以查无实据高抬一手,放李义府脱了身。
  可是正直的人总还是有的,虽然明知皇帝(肯定还有皇后)站在李义府一方,但御史王方义仍不顾一切地上奏,揭露李义府纳死囚为妾逼死毕正义真相,李义府义正词严地反驳,可是在证据面前,狡辩是没有用的,被逼承认是无可奈何的,李义府终于发现问题,只好偷偷地溜走,高宗始终没有一句话,到最后这事的处理结果是让大臣们瞠目结舌的:李义府无罪,王义方则因为在圣上面前污辱宰相,不注意言词,贬任莱州司马!
  这个处理结果的背後当然有武后的影子。
  以武后的精明,早就看出李义府的投机份子本色,绝对不是真正忠直可信之人。但是这种人在必要的时候往往是最有效的打手,他会比那些有着坚强儒教信仰的人更能够随机应变,更能够适应环境,现在她需要的就是李义府这样的人,皇后的位置并不稳固,皇帝用一张纸就可以让她从天上坠入地下,她的敌人又还活着,李义府现在还有用处,再说保留李义府还可以起到威慑百官的作用,所以李义府一定要留着!高宗是不是也看到这一点了呢?这么优秀的打手还是不容易找的,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对付着用吧。
  
  显庆元年十一月五日,武后生下她的第三子,也是高宗的第七子李哲,就是后来的中宗李显,不过武后在怀着他和生产他的时候出了点麻烦,武后生育前几个孩子的时候都非常顺利,但是生他时却遇上了难产,高宗请著名的佛教大宗师,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翻译佛经上的玄奘大师为武后母子祈福,当李哲顺利降生后,高宗请玄奘为他取了个小名佛光王,为这孩子顺利成长祝福。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非常难产的孩子却是高宗与武后所有子女当中最笨的一个,简直一无所长,不知道这段难产的经历是不是对他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6 23:29:28 
回复 
  显庆二年二月,应武后的要求,当然高宗也是为了自己身体着想,带着妻“妾”儿子们巡幸洛阳,并正式改洛阳为东都。洛阳的宫殿要比长安宫殿更宽敞更明亮,洛阳的气候也比长安要好,对高宗这种身体的人来说在洛阳生活比长安好多了。
  干么要把“妾”字给框起来呢?这很简单,因为自从高宗正式立了武皇后之后,高宗的妃妾就基本上是挂职的了,也就是充个数,领领干饷的闲杂人士,不但不敢服侍高宗,连在高宗身边站一站都是一副端庄稳重,神圣不可侵犯的模样。因为大家都知道高宗是可惹的,武皇后是不可惹的,这其中的分寸一定不能搞错,没有人会和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在这之前忘了提高宗的身体,高宗的身体很不好,年纪轻轻就是高血压高血脂之类疾病光顾的对象,经常头昏眼花。这可能是遗传,因为他的父母都有这方面的疾病,且都享年不永。相比之下,高宗还是他七个同父同母兄弟姐妹当中寿命最长的一个,这应该感谢武后的照料和主动分担皇帝事务的不世之功,在权力和生命之间,到底还是生命重要些,高宗在珍惜生命这方面是很具有现代意识的。
  武后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也玩够了,她指示李义府和许敬宗弹劾韩瑗来济,分别贬为振州刺史和台州刺史,终生不得回京。对褚遂良和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也没有放过,继续打击,贬褚遂良为爱州刺史---唐时的爱州今天已经不属于中国了,祖宗再争气,后人不争气也没办法---柳奭则是象州刺史,这几个地方除爱州外,振州和象州都在岭南,台州在浙江,别看现在这些地方富得流油,唐时还没有开发出来,是非常荒僻的穷乡僻壤。
  褚遂良再也受不了这个苦了,当年脱幞撞柱的英风豪气终于不知去向,到了爱州后,给高宗上了一份高度表达忠诚的奏文,历数自己功劳:“当年太宗立太子的时候,臣不惧死,全心依附皇上,为皇上奔走,这是皇上亲眼看到的啊……先帝把陛下托付给臣与长孙无忌等四人,驾崩之日,陛下扶在臣怀中哭泣,这些皇上一定还记得吧?……臣虽微薄而责任重大,恳请皇上可怜可怜这蝼蚁之臣吧。”诸如此类的话,言下之意是:求求您皇帝陛下,让我回长安来养老吧!高宗看后很不高兴,认为这简直是在搞强行推销,就算尽忠也得讲对象,我就是不想见你这种忠臣,还是眼不见为净好,要养老哪儿都一样养,又不是不给你饭吃,没人照顾你,你还折腾个什么?从此这封奏文如死沉大海,褚遂良望穿秋水也不见伊人归来,生命之火终于熄灭,显庆三年十一月,褚遂良卒,终年六十三岁。
  韩瑗运气还好,到了振州不久就中了瘴气,在没有受太多的痛苦情况下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终年五十三岁。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6 23:32:05 
回复 
  武后解决了长孙无忌身边的所有枝丫,就该解决无忌这棵大树了,主力打手是许敬宗,这本来该是李义府冲头阵,他才是武后的第一打手,可他运气不佳,没有赶上这场百年盛会,原因是他被赶出了朝廷。
  李义府卖官鬻爵,收受贿赂倒也罢了,因为官场嘛,只要你不侵犯我那神圣不可侵犯的官员权力,打打老百姓,压压基层干部也不要紧,可是你却侵犯到我那神圣不可侵犯的官员权力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与李义府同任中书令(中书令可是两名,这也是皇帝陛下为了防止权力过于集中搞的分权制度,人家资格比李猫要老,论资排辈李猫也应该排第二,可是李猫想排第一,这问题想不出来都不行,就算我只是当个班长或者厕所所长,也不想当个副班长副厕所所长吧,一字之差,关系到面子问题,这问题就大了)的杜正伦对李猫对任何事务都要来插上一手的态度十分不满,到后来完全无法掩饰,唐人的斗争比起宋元明清人的斗争要开放性得多,那是当场就大打出手—-所谓大打出手,也不是挥拳脚斗殴,只是口沫横飞,标点符号直达你的眼上的地步,人家毕竟是高级知识份子,讲究君子动口不动手,可是闹到连皇帝都劝不下来(这种行为与唐人的战斗主义作风十分合拍)那情况就严重了,高宗索性各打一板,两人全贬,李猫是普州刺史(好象,注意好象啊,别来拆我的台---是四川的安岳),离长安不远,杜正伦则是横州刺史,远达岭南,杜正伦一到那边没多久就给气死了,李猫则潜伏下来,以待东山再起。
  
  许敬宗接到了武后对长孙无忌发起总攻的命令,立即认真执行。他先进行了清扫外围工作,显庆三年,把无忌的表弟高履行贬为益州刺史,堂兄长孙祥贬为荆州刺史。剩下的就是最后的堡垒长孙无忌了。
  显庆四年四月,洛阳令李素节上书,称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结党,许敬宗马上意识到机会难得,立即捉住韦季方,逼他招认与长孙无忌结党造反。韦季方也算有骨气,宁肯自杀也不干这勾当,可是落到许敬宗手里,想死都难,不承认更加没关系。韦季方自杀未遂,可以解释成畏罪自杀,至于口供,可以伪造的,这更不是难事了。
  许敬宗做好这一切工作后,一本正经地向高宗长奏长孙无忌谋反,高宗吃惊地说:“不可能,舅父不可能谋反!(你真的这样想,你不是弱智吧,你应该明白长孙无忌早该滚了,只是需要一个借口!)”许敬宗以心中无鬼,啥也不怕的最正直的那种人的口气说:“臣已经调查得非常清楚了。这是无可怀疑的!”沉默半晌后,高宗作出极度痛苦状:“我家不幸,怎么老出这种事?前几年高阳公主要谋反,现在舅父又要谋反。朕实在太惭愧了,真是无颜对天下之人。现在该怎么办?”真的也好,装的也好,高宗最后这句话才是关键。许敬宗再接再厉,继续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希望能够一举达到目的,制长孙无忌于死地。
  高宗无论如何都不同意杀死舅父,但是同意将长孙无忌贬为扬州都督,黔州安置。夺去太尉和赵国公的爵位,为了表示特别优待,仍然给予长孙无忌一品官的伙食待遇。长孙无忌这棵大树一倒,长孙一族也都全部没戏唱了,贬的贬,杀的杀。高宗终于连根拔起了这棵阻碍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毒瘤。
  现在的胜利者是高宗,不是武后,因为武后还没有掌握到真正的国家权力,武后真正掌握全部国家权力是在高宗死后。我实在怀疑,长孙无忌真有那么大的权势?面对高宗武后的凌厉攻势,长孙无忌竟然连半点反击的余地都没有,说他权势遮天,我实在是不信,你信不信呢?
  他的倒台和王皇后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一声不响就完了,全体朝官竟无一人来为他说句话,喊声冤,我不能不说,长孙太尉得罪的人太多了,迟早会出事,当年他明知吴王冤枉还要置吴王于死地的时候,上苍之剑就已经悬在他的头上!报应报应!真的是报应!所以人做事还是要积点阴德才好,不是不报,时候不报。
  高宗和武后打倒了长孙无忌,将高门贵族掌握的权力收到了自己手中,为更多寒门百姓进入官场开辟了通道,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无疑是有益的,从这个角度说,我不同情长孙无忌,在时代潮流面前,他和他所代表的势力已经落伍了。不久之后,七月份,虽然高宗不同意处死长孙无忌,武后仍然派袁公瑜出马,逼无忌自尽于黔州,彻底击败了这个顽敌。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6 23:33:15 
回复 
  武后击败了顽敌,召回李义府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重修《氏族志》。武后一生中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门第不高,总被人拿来说事。
  唐初,流行魏晋南北朝数世纪的高门望族制度已经走向了尾声,那种重视门第的做法,在我们现在看来真是很没道理,父亲厉害,儿子未必就一定行,祖父是英雄,孙子或者是个狗熊,认为祖宗厉害子孙就一定厉害的简直荒唐得可笑,唐太宗当然是一世英雄,可是他的子孙又有哪一个可以与他比肩?他的先祖也没听说哪个特别厉害的,偶然出了一个人物就认定他全族人都行,真不知是脑子里哪根弦短路了。
  大奸臣秦桧的曾孙秦子野舍命抗金,英勇战死,忠义之气,感动千古,难道我们仅仅因为他是秦桧的后裔就非得认为他配不上英雄这个称号?莫名其妙啊!
  可是当时人就是认为这很对,就是这样的,所以他们千方百计要和名门望族搭上关系,事实上那些所谓的高门贵族大都已经衰落,连起码的门面都难以维持,要靠那些求上门来攀附婚姻关系的人蠢人送上一大笔钱来才可以勉强维持,实在给不出钱来的人就远走他乡,冒称名门之后。象我家这样的家族虽然也算得是个世家,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最多是二三流的世家,而且血统不纯(我现在肯定是汉族,可是我家老祖是天水略阳人,可能是氐族人的后裔呀),要是生在那个时代,也肯定叫人看不起。
  太宗时期曾经修过一次《氏族志》,就是按照家谱史籍,把天下的家族分作九品,完成后,太宗气坏了,因为编写者高士廉(长孙无忌的舅舅)和黄门侍郎韦挺非常不识趣,竟然按照过去的老习惯,将出身山东名门的黄门侍郎崔民干的家族列为第一,皇帝本族才列为第三,太宗当然火冒三丈。老高和小韦一见不好,立即见风使舵,重修《氏族志》,列皇帝本家为第一等,外戚列第二等,崔民干列第三等,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而且这个《氏族志》上没有武姓。
  武后让李义府对这个《氏族志》再次进行修订,编成《姓氏录》,当然武后家族成为第一等,其余的则按功编排,就算是一名小兵,只要有功于国,也可以排上这个名籍,贵族们当然不舒服。李义府又借机公报私仇,他曾向那些天下第一等的名门望族为自己儿子求亲,可是他们都不答应,李义府大怒,上奏请求禁止天下高门大族互相通婚,这可是致命一击,以前千方百计要和他们联姻的人士都不愿意和他们联姻了,高门士族无可奈何地衰落下去了。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6 23:34:56 
回复 
  显庆五年十月,高宗的健康状态恶化,他让武后垂帘听政。武后头一次展现了她的为政风格,如同流水般当机立断地处理公务,几乎是一个人说了算,让所有的大臣们都不得不服!所以有人说她是在独裁。
  独裁好不好,我不好断言,可是一个放任不理,什么也不干的政府就好吗?
  一个政府什么事情也不干,对下面的人是好事还是坏事,那得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了。如果一个偷了一个瓜的囚犯给关在监狱里,几十年不判刑,搞成了事实上的无期徒刑,真的太冤枉了,可是如果一个杀人不眨眼,诈骗不择人(包括那些可怜的老大妈小朋友也骗),经济犯罪数额特别巨大,玩忽职守情节特别严重,原本应该执行斩决甚至活剐的人给关入监狱,同样也是几十年不闻不问,他就是赚了大钱了。在外瞎混,不就是想搞口饭吃吗?监狱里虽然没自由,但管饭的人还是有的,饿你不死。偷得浮生尚且半日闲,何况偷得人生几十年哪,好划算的事情,简直就是春从天上来,美不死你!
  假如军队总是领不到饷,让军人如何打仗?人家也是人,也有一大家子要养,也要填饱肚子,所以要饷银这个不过份吧?难道要人家饿着肚子为大义而争斗?这个世界上或许真的有这样的人,可惜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既没那个觉悟,也没那个勇敢的肚子,肚子天天找我闹别扭我怎么办?
  假如一个政府不管事,那么形形色色,各色各样的事情都会冒出来,什么黄色小说,淫秽录相,包括街上的天衣派,异服派,对传统的各种反对派都会出来,世界各国祖国各地让你看得眼睛都花的新鲜货象春雨后的狗尿苔似的突然冒了出来,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你是喜欢呢还是不喜欢呢?你愿意让你的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吗?为何大家要齐声高呼:回归传统?莫非所谓的思想解放就都是好的,没有一点负面产品?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真理!
  如果你今天出门就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够回来,闹不好巷子里突然多了一具无名尸体,而依然没人管,连个收尸的部门都找不到,只好象恒河里的尸体那样,任由天地收去,细菌解决—其实这也没啥不好,说不定几百万年之后有变成化石的希望,这可是个光荣啊,等于老子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你看看,几十亿年来的生物不知有多少,变成化石的万分之一也没有,这个万一居然落到你身上了----美其名曰:回归自然!你咋想呢?
  如果你给诈骗了你一辈子的血汗钱,但无处上告,无人理会,那你怎么办?人总会想办法,假如政府不管,就会多出一大堆管的,比如西西里黑手党那不勒斯黄手党拉斯维加斯白手党之类,青帮紫帮绿帮之类,张头李头赵头之类,到头来老百姓仍然要受人家的的管,或者甚至于要给更多的钱,受更多的管,如果你认为政府不管就没人管的话真是天真得可以!好一群热血大---老爷!
  老百姓没了制约可以自由流动到城市里,推动了经济发展,这或许是好事,可是得有一个前提,就是这群流动百姓在城里得有事情做,得有钱可拿,得有饭吃!何况这群人流动到城里并不是一个人,有的是一家子,甚至有的是一个村的同乡亲戚朋友,如果找不到工作做怎么办?一大堆人如何吃穿?回去当然是最好,但万一人家看欢了城市里的灯红酒绿,看厌了那荒芜贫瘠的乡村不愿意回去怎么办?办法总是有的!于是乎城里的治安问题就出来了,丢个金元宝掉几张马王堆出土文物钞之类是小事一桩,哪一天护城河里多了一具或者几具浮尸也不是什么大怪事!想不出问题也难!这个时候政府当然就应该想尽办法,采用疏堵两手,该遣返的人遣返,该帮找工作的找工作,该打击的就打击,如果什么都不管,不仅仅是治安问题多多,还会造成其它众所周知的问题,闹不好这个政府就必须得进行资产重组甚至于申请破产!在世界历史上城市流民都是制造新XX思想的积极份子,最著名的人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马教主!反正他们什么也没有,所以也就不怕失去所有!拼赢了是历史伟人,绝世英雄!白手起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真理实践者!输了不过护城河里多了具喂鱼的尸体而已,反正那里的尸体也不是一具两具!任何政府放任不理,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墓!
  假如你一夜之间醒来发现自己半辈子的心血都变成废纸一堆,那还要不要人活下去呀?这个时候当真政府依然不管,那老百姓该怎么办?可是如果政府还在,就算不管事,但是还是要运转,至少那个总头儿和他的那一家子包括三姑六婆总还得花钱吧,所以说不收税那肯定是骗人的,只不过那个税怎么收就不知道了,也许今天一千钱,明天行情看涨就是一万钱了,也许还没吃完饭,那个一千就变成了两千,头儿说收一千,既然没人管,我就告诉你要收一万,余下九千就落入了自己的腰包了,反正也不会有人来清理你的各色各样的行为,自己监督自己,恐怕世界上如此崇高如此自觉的人不多,我是个平凡人,肯定也是做不到的。如果没人看见,大事不敢做,顺手牵羊弄个西瓜摘个桃子什么的还是敢的。政府不催有人催,政府少催我要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放任自由的政府我是受不了的,这种宽松还是不要的好。自从生物界诞生以来,都是在一个游戏规则的框框下玩的,完全没有框框是不可能的,要运转就得遵守游戏规则,如果有人一定不遵守,最后结果肯定是破产清盘,没有办法,规律如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我即难以说清楚,也阻止不来。
  不管怎样,有一个政府还是比没有一个政府要好,有一个秩序还是比没有秩序要好,如果这个政府不尽职,那么就换一个吧!管得不太好也不要紧,只要能管,能够维持一种起码的秩序,遵守起码的游戏规则!
  我还是喜欢一个可以运转的政府,至少我知道水管破了要去找谁,天然气不来了要找天然气公司,下月工资要到哪个银行取,取出来的钱能够买多少东西,至少出了事我可以找到一个能够受理这茬的主,至于处理状况怎样我都可以马马虎虎。因为我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依靠的机构,编织我的一份井然有序的幻像而已。
  如此简单的道理,我这个小女人都可以看到,不知道那些大老爷们为什么都看不到,竟然一口咬定不办公,放任自由的政府是最好的。也许不是看不到,是故意视若不见。嗯,我很佩服你们的民族大义,可是生活不是仅靠大义就能够进行下去的,作为一个个体,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很佩服,真的很佩服,可是作为一个民族,还是得勇敢地生存下去,因为一个民族需要复兴之机,所以应该有接受屈辱的勇气!接受屈辱也是一种勇气,而且是难能可贵的勇气!所以世界上很多与我们同样古老甚至更古老的民族不是灭绝就是被别人所同化,可是我们却能够永远保持自己的特性,永远存在并且兴旺下去!所我们这个受尽了无数屈辱的民族才是世界上真正伟大的民族之一,我们懂得能屈能伸,懂得量力而行,不会不顾一切地瞎闯!有所畏才是真正的无所畏!
  好了,闲话少说,再归正传!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6 23:36:54 
回复 
  武后第一次临朝垂帘听政,应该说是很有作为的,她替隋唐两代天子完成了没有他们没有完成的夙愿,走出了彻底灭亡了高句丽的关键一步。
  当时的朝鲜半岛有东北有高句丽,东南有新罗百济两国,高句丽的首都虽然在平壤,但是他更多的土地和人民却是在我国的故地上,这个王朝的建立者也是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对于现在的韩国来说,高句丽其实是征服和奴役他们的王朝,而且高句丽灭亡后,他们的人民也大多迁入了我国东北地区,现在的韩国人有多少是他们的后代?恐怕我们东北人身上的高句丽血统也要远多于半岛居民,真不明白可怜的小韩为何要乱攀祖宗?
  显庆五年三月,百济与高句丽合兵进攻新罗,新罗王上书唐朝求救,高宗与武后当时正在北都太原,武后正忙着衣锦还乡。接到新罗求救信后,高宗命令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担任神丘道大总管率军十万前去平定。唐与新罗联军轻松地攻下了百济都城泗泚,将百济王义慈,王后思古,太子隆等等一网打尽,全部活捉,十一月献俘则天门,高宗不顾病体,亲登则天门,接受献俘,并饶去百济众俘的死罪,留在长安养你到死,这是中国历代的传统,杀你不过捏死一只蚂蚁,没有什么用处,恕你可见我中华的大度。
  但是唐军并没有撤回,因为高宗与武后都想彻底征服高句丽。高宗忙着养病的时候,武后则担任了全力支持军队与高句丽作战的任务,显然武后完成得很好。唐军虽然与新罗军队共同作战,但新罗军队的战斗力不敢恭维,节节败退,基本上是在看唐军的独角戏。
  第二年二月份,改元龙朔。高宗的身体已经渐渐好转,他看到武后每天精神抖擞地处理国家大事,听宰相们赞叹武后的政治手腕,再加上武后过分投入工作,忽略了高宗的一些生理需求,让高宗觉得十分空虚,有失男子汉的尊严,听说唐军久攻不下,四月里的一天,高宗突然提出要亲征高句丽。
  天子怎么能够亲自出马,大臣们都死绝了不成了?再说这个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军队生涯,根本不懂军事,把军队交给他来指挥,将军们如何能够放心?万一天子失利,国家必乱,军国大事怎么能够如此儿戏?武后一面全力劝阻,一面召集众位大臣商量。
  其实高宗只是想摆一下男子汉的威风吧了,真正让他上阵,他也确实不是那块亲临战场的料。他以为军队就这样好管理,纸上谈兵是容易的,实际指挥是困难的,亲临战场是玩命的,上阵前是必须掂量的。所以高宗在面子得到满足后,立即打了退堂鼓。
  但事情总还要解决的,武后在大臣们的建议下,派任雅相为浿江道行军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行军总管,率领萧嗣业及一部份胡兵,分水陆两路进攻。九月份,高句丽的渊盖苏文遣子渊男生带精兵数万守鸭绿江,唐军将领契苾何力趁鸭绿江江面结冰,带领唐军突破鸭绿江防线,大败高句丽军,斩首三万级,渊男生只落得成了独身将军,一人逃命,其余残兵败将全部投降!从此高句丽便只能处于守势,再也无力组织起真正的进攻,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武后好象没有真正出手,但请不要忽略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也不要忽略了君主支持的重要性,这对于战争胜利是非常有益的,或许高宗没看到,大臣们没看到,但是将军们看到了,士兵也看到了,军队按时发饷,论功行赏,且不论出生门第。跟着武后干是没错的!
  高宗或者没有想到,这次武后临朝事件正是将武后后最后推上皇帝宝座的万里长征第一步,因为让武后不仅仅抓了政权,还抓了军权(看清楚啊,是抓了,不是抓住了,一字之差,意义大不相同,武后仅是抓了政权和军权,高宗还在,没有真正抓住),一个人既得政权又得军权,想不上台都难!
  

作者:宇治桥姬 回复日期:2009-03-27 15:04:41 
回复 
  还有,我虽然揶揄长孙皇后,但是我承认在当时的条件下,长孙皇后确实做得不错,但是这个贤是相对的,对皇后本人来说,她的内心世界真的可以做到那么超然吗?如果真的爱一个人就不可能不妒忌,这是人类的自然本能,要以修养去克制本能,难怪长孙皇后寿命不长。如果现在还有哪个女人想象长孙皇后学习,那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到时候哭都来不及,可怪不得别人,时代不同了
  --------------
  我就是不太明白为什么喜欢武则天就一定要揶揄长孙后呢?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伟大与否绝不是靠贬低其他人而形成的。
  
  
  你对长孙后看不上说来说去就是因为她迫害后妃,没有残害后妃。所以你觉得她装假,她压抑。
  如果按这个说法,张丽华,武惠妃,包括武则天在内都叫做压抑,郁闷了。
  因为张丽华和孔贵嫔等等并宠陈后主,几位也没有互咬,反而还兴高采烈给皇帝介绍新人。按你的逻辑张贵妃还不是痛苦死了。
  武惠妃得宠期间,唐玄宗和别得女人二三十个孩子,也没有看到武惠妃迫害一个后宫。
  就是武则天,也没有对李治所有后宫杀绝。她们不还是安稳过完了自己的一生吗?
  我想请问一下,武则天为什么不按照你所谓的人类自然本能,把这些女人全杀完。
  武惠妃为什么不按照自然本能残害残害那些生孩子的后宫(就凭她能弄死太子的本事,杀几个后宫她肯定办得到)。
  答案很简单,正常人绝不会和那些不是对手的人计较。
  所以长孙后要妒忌什么呢?一众后妃没有一个够得上当她对手的。那些后妃的存在不过是衬托她的得宠和幸福罢了。她需要妒忌谁?
  就如一个身价上亿的人,你让他捐点小钱做点善事,一般都不会拒绝。
  这也是就是长孙后为什么会善待后宫的原因,这也是武则天为什么没有把后宫杀绝的原因,更是武惠妃不迫害其他后宫的原因。
  
  弄不懂这个道理,硬要把长孙后歪曲成委屈求全,自我压抑的可怜虫,倒霉鬼这才是误人子弟。
  
  我希望这个社会上更多人像长孙后,而非武则天。
  因为我是一个平凡人,我成不了金字塔的顶尖,所以我希望顶尖人物能多怀一个善心,多怀一点善念,多懂得怜惜我等小民。
  当然,你可能会说,人要靠自己,等人施舍活该被奴役。
  关于这点,我想说,这个社会不是光有能耐就可以的。就是武则天,如果不是遇到高宗,她只能老死感业寺。
  
  

作者:宇治桥姬 回复日期:2009-03-27 15:11:24 
回复 
  请不要笑,我当然是个小人,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君子,这个世界上的伪君子太多,我只是一个真小人而已
  ---------------
  我无法苟同当小人光荣。虽然也从来也不认为自己是君子。
  做一个君子很难,但不应该把所有做好事的人都看成‘伪君子’。
  我觉得虽然我们这些凡人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但至少要对那些有真正君子风的人,心怀一份敬意。
  对那些有权利作威作福,却没有作威作福,反而愿意降福于大众的人,怀一份感激。
  
  个人觉得崇拜武则天就崇拜她一些正面的地方,而非她如此做小人。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7 15:39:35 
回复 
  楼上啊楼上,你何必这样说呢,妒忌是人的自然本能,但这个本能就是要将其他的情敌斩尽杀绝吗?我自认为我虽然不是个什么好人,但却绝对不是个狠人,要我做出杀人的事情来我做不到,我一向都认为真爱是自然而然的,如果你真的爱我用不着我用什么激烈的手段,如果要用激烈的手段,恐怕不但换不回爱情,反而失去得更快,该你的始终都是你的,不该你的你强求也是无用,说不定适得其反
  
  更何况那个时候,男人和女人是绝对的不平等,养一大堆大老婆小老婆是正常的,只养一个老婆反而不正常,对于构不成危害的情敌何必把事情做绝?其实平常我是个连鸡都不敢杀的人,我怕见血
  
  长孙皇后和武则天是两个绝对不同的女人,放在一起不好评论,不过我想说的是长孙皇后是附在男人身上的女人,依男人的眼光看当然长孙皇后更完善,而武则天是独立的,依我的眼光看武则天就是要强,这就是他们最大的不同
  
  话又说回来了,就算是现在,女人又何曾真正的独立过?男人不是高唱要妻子也要情妇吗?哪个女人又敢高唱要丈夫也要情夫?我一直都认为一件事,特别是有关道德,男人做不到就没有资格要求女人,自己做不到就没有资格要求别人,难道道德全是出口产品,就没一个内销的?
  
  阿里安说在《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说:“那些批评亚历山大的人,先看看他做成了多么伟大扔事情,再看看他们自己,只是盯着鄙俗的小事尚且不能够做成。”武则天所做所为,特别是她的私生活总是被人盯着,可是君王的私德跟他的治绩有关系吗?毫无关系吧?
  
  我有一本历代帝王传奇的书,收集的都是关于历代帝王的民间故事,
  其中关于武则天的民间传奇八篇,有五篇都是在称赞武则天关心民间疾苦,不拘一格重用人材的故事,另有三篇有两篇是关于洛阳牡丹的传说,一篇是火烧女皇像,从这八篇民间故事当中也可以看出老百姓对武则天的评价。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7 15:42:31 
回复 
  龙朔元年下半年,武后又怀孕了,高宗抓住机会,对她说:“你辛苦了,好好休息吧,我来处理国家大事!”把政权从武后手里夺了回去。第二年四月,高宗借口要主持国家大典带武后回到长安大明宫,武后多聪明啊,虽然她不喜欢长安,但绝对不会因为些些小事,与高宗闹别扭,在大权在握的夫君面前,武后知道该软的时候不能够硬,而且她知道高宗的身体和性格,相信政权迟早又得落在自己手中,处理朝政,君临天下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乾坤确实比胭脂可爱得多!
  龙朔二年六月一日,武后生下她的第四个儿子,也是高宗的第八子,当时取名旭轮,当年十一月封为殷王,他就是日后的睿宗,唐玄宗的老爸。
  
  龙朔三年,对武后个人来说,实在是有些不顺,她和高宗的裂痕似乎有增大的趋势。
  这年二月,发生了一件不幸事件,高宗的同母幼妹新城长公主突然暴死,年仅三十岁。高宗一怒认定是驸马都尉韦正矩害死了妹子,也不容他分辩,立即将韦正矩处死,并且下令以皇后之礼葬新城公主于昭陵。高宗认为这是武后的错!新城公主原来嫁给长孙无忌的堂弟长孙铨,夫妻感情不错,长孙无忌被杀,长孙铨也被勒令与新城公主离婚,想起当时新城公主苦苦哀求放过她丈夫的情景,高宗就觉得难过。这事平息之后,新城公主的姐姐东阳公主看公主寡居,为公主和韦正矩作媒,武后也不顾新城公主的个人感受,想也没想就同意让公主和韦正矩结婚,听说他们的关系很不好,这次出了如此不幸的事件,都是武后惹出来的,高宗心里很不痛快。他好象忘了,武后处理长孙无忌,令新城公主改嫁两事也是他自己的意思,高宗一生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推卸责任,后来宰相上官仪也是因为他这个毛病白丢了命。
  李义府也给武后惹了麻烦。李义府当时从事官吏遴选工作,倚仗武后给他撑腰,卖官鬻爵,搞得乌烟瘴气,得罪了很多人,高宗听说后召他进宫,对他说:“卿子和婿多有不法事情,我尽力为卿掩饰,卿应该好好约束一下他们!”谁不知道真正搞事的是李义府,高宗对臣子说话,居然还要如此拐弯抹角,客气十分,李义府聪明的话应该马上认错,隆重保证绝不再犯,以观后效之类不难把此事摆平,但李义府的反应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他居然恼羞成怒,勃然变色,须发俱张(够夸张的),反问高宗:“谁告诉陛下的?”高宗看他这个样子也吓了一跳,但是一想自己毕竟是皇帝,居然怕起个臣子来了,好没面子,正色道:“你只要听我的劝就行了,何必非问我是谁告诉我的?”言下之义是:无可奉告!李义府居然连个告辞礼也不行,转身飘然而走!气得高宗说不出话来,常言道:泥菩萨还有三分土性儿,何况高宗毕竟是堂堂大唐帝国的皇帝,李义府欺人太甚!高宗一想要不是当年你赞成我立武后为皇后,今天就不可能为我带来这么多不快,高宗把一肚子气都出到李义府身上,决定绝不放过他!----高宗好象又忘了,当时最热切地想立武后为皇后的人正是他本人哪!
  阴阳先生—当时叫望气者—杜元纪深得李义府信任,正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充分发挥阴阳先生本色(在我看来,这类人一出现都要出大事,不是大喜就是大悲,从无例外),装模作样地用神秘的口气对李义府说:“大人宅第上有不祥之气,需要钱二十万缗才能够驱走!”这个二十万缗是多少钱呢?当时通行的货币,是大家都熟悉的孔方兄,一千钱称为一缗或者一贯,初唐时代,五枚铜钱就可以买一斗米,一千钱可以买到二百斗米,唐代的一斗约等于现在的5.9公斤,就是11.8斤,也就是说当时的一千钱可以买到2360斤米,以现在米价每斤约1.8元左右计算,当时的一千钱按实际购买力算就是相当于现在的4248元钱,以这个基本价格再来算一算,二十万缗就是天文数字,相当于现在的八亿多元人民币!好家伙,李义府当的是中书令,正三品,年俸400石,按他那点儿工资,要得这么多钱,得干上一万年!(或许本人推算不是太准,但是这个数字很大当无可疑!)由此可见这个数字有多么离谱!难道杜元济打的是盗墓的主意,当时的钱可是铜钱,不象现在的纸钞,埋上几千年都不会坏,等李义府前脚把钱埋进土里,后脚他就来取?
  偏偏李义府不知道哪根弦短路了,居然深信不疑。他天天筹划着从哪儿弄这么多钱,当时他的母亲刚刚去世,李义府却和杜元济天天跑到以埋葬贵族王公为主的北邙山上,从这个古坟爬到那个古坟,天知道在干些啥。
  当时长孙无忌的孙子长孙延,从流放地岭南被赦免回到长安,正想谋个官职作,他顾不得与李义府的仇恨,找到李义府,愿意出钱买个官作,李义府要长子右司议郎李津找到长孙延,索取七百缗的贿赂,长孙延立即付款,李义府款到发货,委任长孙延为司津监,从六品。---我是越来越怀疑长孙无忌也是个大贪官了,想一想吧,长孙延给流放到了岭南,他能干啥,哪来这么多钱?高宗可能对他们一族特别优待,发还了家产,不过前提是他的家产足够庞大,所以他居然肯花个相当于两三百万人民币的钱去买个年俸只九十石的小官,要干多少年才能够挽回损失,难道他也准备上任后再捞?如果对长孙无忌一族贪污的估计是错误的话,那就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高宗授意他这么做的,至于钱嘛,肯定是高宗的包里掏出来的。
  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发觉了这件内幕,他大约也看出了高宗已经对李义府不满,知道机会来了,马上向高宗报告(安知不是高宗教他这么干的?否则安有如此凑巧?)李义府还有恃无恐认为武后会来救他,并不在意。可是这次,高宗是不会听武后的话的,武后虽然恩怨分明并且一直在支持李义府,但是李义府确实犯了众怒,尤其是得罪了皇帝,看到皇帝的愤怒,武后知道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为了救这样一个千夫所指的人物引火烧身,那是没有必要的。
  李义府终于被捕下狱,最终流族而死,其子和婿也都被除官流放。这是龙朔三月三月的事。李猫一族消失在朝廷上,但武后始终没有忘记昔日恩情,将来她掌握大权的时候,她对李猫一族还是相当照顾的。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7 15:44:36 
回复 
  武后和高宗的夫妻关系也处得不好,武后太专注于权力,又动用皇后的手段控制了宫廷,高宗差不多就是一夫一妻制了,偏偏这个时候武后又怀了孕,不得不控制那档子事情,高宗独守空房,又没法打到野的,郁闷可想而知。正巧武后的姐姐韩国夫人武顺带着女儿来宫里玩,高宗正寂寞上火,而武顺经过了几年的空房生活也正是难熬透顶的时候,免不得重拾旧好,任那火焰熊熊烧,当然,武后早就控制了宫廷,这个消息立即就传到了武后耳中。
  不久韩国夫人突然死亡,原因不详,所有的史书中都没有提到过她的死因,作为一个第三者,上的又是妹夫的床,无论她是怎么死的,都很难激起别人的同情,她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要远大于正常死亡,不过我却觉得她纯粹自作自受,怨不得任何人,唐朝的风气是很开放的,当真不愿意寡居,完全可以公开另嫁,弄得这样偷偷摸摸不明不白,生不明白死不明白的,也没啥好说的。
  所有当事人对韩国夫人的死都选择了沉默,高宗的心里对武后的怨恨在增加,武后应该本能地感觉到了这一点。
  当年十月,诏太子李弘每五日于光顺门内听取朝政,小事听太子自决,这个时候太子只有十二岁,还不懂事,不能够真正的听政,我想高宗之所以要这么小的孩子参取大政,就是为了钳制武后。
  十二月,绛州上奏麒麟见,高宗和武后都视为吉兆,于是下诏改明年为麟德元年。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十一日,武后生下了她和高宗的最后一个孩子,是女孩儿,就是后来的太平公主。
  
  关于太平公主的名字和生日,具体推断是这样的:有人根据《全唐文•卷二百十七•崔融•代皇太子上食表》中“伏见臣妹太平公主李令月嘉辰,降嫔公族,诗人之作,下嫁于诸侯”这一句,认为她名令月。但是,也有人认为“令月嘉辰”是一个词组,不是太平的名字。我个人认为,令月二字是太平公主的名字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原因有二:1先看这段文字,在太平公主之后加一个名字合符当时表奏风格。根据全唐文和唐大诏令集中的表奏对比,唐人上书皇帝都不会称姓,而是直称臣某或者妾某,大臣公主概不例外,现在我们看到的唐人表奏上都以某字代名,但在当时是不可能性用某字代名的,这是对皇帝的不尊重,所以原始的表奏上那个某字必然是上书者的名字。金城公主上书唐玄宗的时候她就在表文中直称自己的名字奴奴,而且当时也有大臣上书给皇帝说请公主在上表的时候不要用XX公主XX(名字)这种形式,说明公主上表确实要写上公主本人的名字。那么再看这段话就很合符当时的奏表风格,崔融是大臣,不会直呼公主的名字,但他这篇表文却是以太子的口气上的,哥哥呼妹妹名字并没有奇怪的地方。至于那个多出来的李字,则很可能是是妾字之误,因为把李字放在这里和上下文明显是不符合的。2太平公主小哥哥睿宗叫李旦,原名旭轮,正是日的意思,而给太平公主取名月,是极有可能的,武后给她和高宗的前几个孩子取名都有道教和佛教的教义在内,而给小儿子却取名为日,日后她又自造曌字为自己的名字,而曌字却是日月凌空合成的,她自负之大可想而知,给儿子取名日,女儿取名月是极其符合武后当时的心理的。
  再说公主的生日,网上有人据唐人文集记载“景云二年(711年)二月十一日,以公主生日,幸太平公主第”,也就是说太平的生日是二月十一日。是哪一年呢?太平的同母兄李旦生于龙朔二年(662年)六月一日,就算武后坐完月子立即怀孕,也不可能在龙朔三年(663年)二月十一日生下太平,所以太平应生于麟德元年(664年)或稍后,而以麟德元年的可能最大。因为《旧唐书•高宗本纪》记载,麟德元年“三月丁卯(十九日),长女追封安定公主,谥曰思。”既称长女,定有次女。所以,太平的生日是麟德元年(664年)二月十一日。这个推论应该是可信的。
  那位安定思公主就是在永徽时谜一般暴卒的小公主,她对武后来说是长女,对高宗来说则是第三女,但是这里直接以武后的角度来记载这位公主,在那个时代是不正常的,可以推断,武后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权力,甚至可以说是权侔人主了。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7 15:45:56 
回复 
  为了说明太平公主的情况,我跳过了一段历史,但那段历史我认为必须补充上去,因为龙朔三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抗日战争暴发的时间,可惜这段历史的记录很少。我仔细想了一下,这不奇怪,打个比方说,假如我们战胜了米国,肯定是全国轰动,万众唾沫乱飞,躲到坟墓里恐怕都要听到这些传闻。但是假如我们打胜了列支敦士敦,恐怕全国十三亿人民有十二亿九千九百万人以上都会一愣,列支敦士敦是个什么东西?他在哪儿?为什么要打他?真正出手的战士们肯定也不好意思回国大加宣传,因为赢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化外小国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新闻中顶多一条:“猴年马月狗日,某师败某国于某地”,置于报纸最不起眼的小角落或者以字幕打在正式新闻以下就完了。而当时的大唐和日本的差距也确实可以用美利坚和众国和列支敦士敦来比较,难怪我国的史书中不好意思记录。日本的史书中出于面子观点记录也不详,至于小韩,除了编造神话传说外,基本上写不出什么史书来,他的记录更是可以当神话看,就是不能够当历史看,以至于这段辉煌就掩没在历史长河中。
  中国对古代日本向来是不了解的,甚至于是不屑于了解,《旧唐书》居然将日本和倭国分成两国,不知道其实那就是一块料。《新唐书》总算把这两块料合成了一块料,并且初步记叙了日本天皇的世袭,算是稍微了解了一点儿事实。
  百济虽然被唐军扫灭,但是还有一条漏网之鱼,就是百济王子扶馀丰璋,他跑到了日本。百济弟王义慈的堂弟福信看到唐军主力撤退,就召集百济顽民占据周留城(今韩国扶安)反,不知道百济用什么法子说动了倭王齐明天皇,使她拍板决定派兵助百济与大唐为敌。“她”字我可没有用错,因为齐明天皇确实是位女皇,她本是舒明天皇的皇后,后来被立为女天皇,即皇极天皇,在宫廷政变中她让位于孝德天皇。孝德天皇在日本历史上可以说是个划时代的人物,正是他支持倡导了日本历史赫赫有名上全盘唐化的大化改新,让日本历史跳了一个台阶。等孝德天皇一咽气,皇极女天皇重祚,以655年(即永徽六年,武后正式成为皇后的同年)为齐明元年,所以日本历史上叫她齐明天皇。不知道她哪弦根弦短路,居然接受了百济王要求她出兵对抗大唐的要求,甚至亲赴九州岛岛,决定亲征(这婆娘年纪也不小了,早就不是年少冲动少不更事的年纪,怎么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好象搞了几年大化改新就以为自己实力有多强似的,这和明治维新情况差不多,搞了几年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可以现在你的对手是大唐武则天皇后,不是那个小妖妇慈禧,跟则天斗法,你这婆娘还差点道行),不过她幸运地在龙朔元年7月21日病死,她的儿子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8月监国,先令辎重及先遣部队渡海,九月,五千日军护送百济王子扶馀丰璋回国即位,以后两年,日本向百济赠送了大量物资,第二年五月,以舟师170艘前往增援,到龙朔三年三月,日本增兵两万七千人,与百济联合作战。同一个月份,武后和高宗派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刘仁愿,刘仁轨为副,也增兵益将,准备与百济倭国联军作战。
  龙朔三年五月,百济王丰璋和福信发生内讧,丰璋杀死福信,重掌大权,但是实力也受到了损失。孙仁帅和刘仁愿刘仁轨商量之后,认为机会到了,于这年八月率军围攻周留城,与百济与倭人联军战于白村江之海上。朝鲜史书《三国史记》吹牛说:“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济精骑,岸上守船。新罗骁骑,为汉前锋,先破岸阵(为汉前锋是可能的,你不当炮灰谁当炮灰?先破岸阵就不一定了,你能够拖住他们就算不错了)”。唐军让新罗军队拖住百济陆军,自己腾出手来打击倭人水军,据说是唐军“左右夹船绕战”,以灵活多变的战术杀得倭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我突然想起希波战争中著名的撒拉米斯湾海战,好象也是这样打赢的,看来胜利的战争总是相似的,但是还是有一点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唐军赢得更彻底,波斯海军还有逃走的,倭国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因为唐军还用上了火攻,一把火烧毁倭军军船四百余艘,海水都被倭人鲜血染红,“海面皆赤”!百济王丰璋投奔高句丽,残兵败将投降唐朝。倭人剩下的不多人丁逃回日本。这一战的主要指挥官是六十老将刘仁轨,所以他是我们真正的民族英雄!历史上第一位抗日英雄!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这当中还有一位百济降将黑齿常之,唐朝让他担任扫尾工作,从此之后,他竭尽力心做了大唐臣子,后来还因功被封为燕国公,为一代名将!
  这一仗的结果是中日之间和平了八百年,打得日本八百年不敢再起贼心,这才真是高宗与武后的功绩!对日本本土的直接后果是暴发了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壬申之乱”,这就是倭人自己的事情了,与我们无关了。
  

作者:偶盘 回复日期:2009-03-27 15:57:14 
回复 
  楼主应该和坛友互动一下,这样人气会旺些

作者:宇治桥姬 回复日期:2009-03-27 16:05:58 
回复 
  话又说回来了,就算是现在,女人又何曾真正的独立过?男人不是高唱要妻子也要情妇吗?哪个女人又敢高唱要丈夫也要情夫?我一直都认为一件事,特别是有关道德,男人做不到就没有资格要求女人,自己做不到就没有资格要求别人,难道道德全是出口产品,就没一个内销的?
  -----------
  女人的独立好象不体现在包男人上吧!武则天被人诟病的地方也不是道德一处,特别是现在,谁还计较武则天包男宠的事。
  但无论是男人包二奶还是女人包男宠,就不是什么光彩事吧!至少从理论上说,没有赞扬男人这种行为。那种‘不是高唱要妻子也要情妇’男人,在天涯是被骂得狗血淋头,还是被赞得鲜花盛开。
  所以,武则天包男宠,也谈不上多英雄的举动,用不着如此盛赞。女权也不是和男人比荒唐吧?
  就如你说的,道德不是出口商品,不能只对外。同样道理,不光彩的事就是不光彩,不名誉的是就是不名誉。所以男人那些值得批判的事,到了女人这里也不该变成值得赞美的事。
  
  

作者:宇治桥姬 回复日期:2009-03-27 16:09:07 
回复 
  楼上啊楼上,你何必这样说呢,妒忌是人的自然本能,但这个本能就是要将其他的情敌斩尽杀绝吗?我自认为我虽然不是个什么好人,但却绝对不是个狠人,要我做出杀人的事情来我做不到,我一向都认为真爱是自然而然的,如果你真的爱我用不着我用什么激烈的手段,如果要用激烈的手段,恐怕不但换不回爱情,反而失去得更快,该你的始终都是你的,不该你的你强求也是无用,说不定适得其反
    
  --------------
  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认为长孙后压抑,长孙后不自然。

作者:宇治桥姬 回复日期:2009-03-27 16:43:17 
回复 
  长孙皇后和武则天是两个绝对不同的女人,放在一起不好评论,不过我想说的是长孙皇后是附在男人身上的女人,依男人的眼光看当然长孙皇后更完善,而武则天是独立的,依我的眼光看武则天就是要强,这就是他们最大的不同
  ---------------
  首先我要说,既然你认为长孙后和武则天‘两个绝对不同的女人,放在一起不好评论’,那又何苦把长孙后提出来与武则天对比评论呢?
  每次看到关于武则天的赞美帖子,总是要把长孙后拿出来当反面教材,硬是把要长孙后歪曲成一个可怜虫加伪君子,来衬托武则天的不凡和伟大。
  ‘长孙皇后是附在男人身上的女人’哈哈!这话实在让我无语!如果是秋瑾的粉丝这样说我就算了,武则天的粉丝说这话就搞笑了。
  武则天是靠什么上位的?诚然,没有李世民的宠爱,长孙后不可能如此流芳百世,但如果没有高宗,武则天还是武则天吗?
  大家都是跟着男人起家的,所以谁都不比谁高贵,这是时代局限。
  但是否是‘附在男人身上的女人’,这要看这个女人在处事时是否有独立的思想和见解。
  长孙后全力支持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在李世民盛怒之下,为魏征说情,为养马人说情。这都说明长孙后是一个有独立思维和人格的人。而不是什么依附男人存在的奴隶。
  这个世界上最难当的就是好人,一个人人都歌颂的贤人更是难上加难。
  没有巨大的抱负,没有强大的内心,没有高超的头脑,手段和见识可能做到吗?
  武则天的一生是另人感慨,因为她一生都在斗,她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实在太辛苦,太危险了,在这样环境下还能胜利的人,值得敬佩,但没什么值得羡慕的。
  而长孙后一生则另人羡慕。一辈子都活在尊荣和宠爱中,丈夫,孩子,大臣,后宫甚至于后世都对她尊宠有加。一个女人生前生后都能名利双收,我不相信有人不羡慕,不想要这样的生活。
  长孙后所谓的痛苦,压抑不过是现代某些人强加给她的,而历史真实迥意。
  
  

作者:中国元2005 回复日期:2009-03-27 19:05:35 
回复 
  富贵思淫欲,武则天和慈禧太后也不例外。
  
  如果楼主到了那地步,估计也差不了好多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8 14:29:39 
回复 
  我认为长孙皇后是附在男人身上的女人这句话并没有说错,因为如果要提长孙皇后我们必定得提唐太宗,可是要提武则天则未必会提唐高宗,就象乾陵大家总会先说这是武则天和他丈夫的陵墓,绝对不会说昭陵是长孙皇后和他丈夫的陵墓,而只会说这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陵墓,就象我们说到珍珠小枝和拉兹雅及伊萨贝拉只会说她们是阿拉伯和印度及西班牙的女皇,如果不是专门研究她们的人却几乎不会有几个人注意到她们老公是谁,这就是区别
  
  
  长孙皇后的一生令人羡慕?我看不见得吧!活着的时候和一大堆女人共侍一夫,就算她再得宠,也肯定有很多时候守空床,想象他老公如何跟别的女人云雨的情景,她心里是何种感受?如果换了你是长孙氏,你想象着你的丈夫和别的女人共赴高阳的样子你是何种感受?现在有几个女人会羡慕她?我想即使她们真的羡慕,也未必是羡慕她的家庭生活,而是羡慕她皇后的头衔,富贵尊荣及好名声,但绝对不是会羡慕她所谓的爱情家庭,你别不承认!所以说某些事情在别人身上或许是高尚的,但落到自己身上就未必了
  长孙皇后幸不幸福各个看法不同,你认为她是幸福的,但我认为她不幸福,除了她自己,也不会有真正明白她是否幸福,没人可以替她作答,就象各人的鞋子一样,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只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只是耶揄了长孙皇后两句就被长孙粉追个不停,反而忽略了我的文章本身,我觉得其实很无聊,如果长孙皇后死而有知,她也一定会觉得我们很无聊,其实我很希望各位给我的文章本身挑问题,而不仅仅是我对某个历史人物的态度挑刺
  
  还有楼上,你别以己度人,这个世界上好色的男女固然很多,不好色的男女也很多,对男女之间那档子事情,我天生就不喜欢,我再富贵也不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中国历代的皇帝好色的虽然多,但是史书上明载不好色的皇帝也为数不少,所以不要一叶障目
  
  女人的独立好象不体现在包男人上吧!武则天被人诟病的地方也不是道德一处,特别是现在,谁还计较武则天包男宠的事。
    但无论是男人包二奶还是女人包男宠,就不是什么光彩事吧!至少从理论上说,没有赞扬男人这种行为。那种‘不是高唱要妻子也要情妇’男人,在天涯是被骂得狗血淋头,还是被赞得鲜花盛开。
    所以,武则天包男宠,也谈不上多英雄的举动,用不着如此盛赞。女权也不是和男人比荒唐吧?
    就如你说的,道德不是出口商品,不能只对外。同样道理,不光彩的事就是不光彩,不名誉的是就是不名誉。所以男人那些值得批判的事,到了女人这里也不该变成值得赞美的事。
  —————————————这位朋友,你说的这些话我完全赞同,难道你见到我在盛赞武则天包男宠的事情了,我只是说这是私德,不值得过分追究而已
  
  而且我确实希望和坛友互动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8 14:32:57 
回复 
  还有,我对武则天是很崇拜的,而且我也同时崇拜鉴湖女侠,她们同样很有个性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8 15:09:50 
回复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武后姐姐韩国夫人武顺死后,她的女儿贺兰氏被封为魏国夫人出入宫廷,严重影响武后和高宗的夫妻关系。
    当时武后是四十一岁,假如韩国夫人武顺尚存,估计年龄应该在四十二三之间,武顺有一子一女,儿子叫贺兰敏之,根据他的墓志铭,贺兰敏之死于咸亨二年(公元671)八月六日,时年二十九,上推他当生于贞观十七年(643年),到麟德元年,贺兰敏之是二十二岁,魏国夫人应该是他的妹妹,因为当时女子一般不会到二十多岁尚不成婚,所以魏国夫人的年龄应该在十五六岁到十七八岁之间,正是青青美貌的鼎盛时期。
    魏国夫人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了宫廷里的流言,她非常相信母亲就是被武后害死的,她要为母亲复仇,可是这位少女无权无势,只能够把希望寄托在高宗身上,她天真的认为只有高宗才能够打倒武后,为母亲复仇!她这个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的,只是她太不了解武后这位了,也太高看了她的姨父皇帝了。
    魏国夫人没有别的武器,除了美貌!换句话说,她只能够用女人包括武后用的老法子,用美丽去征服一个有权力的男人,从而也给自己带来权力,可是这件事向来都是风险系数非常高的,历史上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女人多的是,而偏偏武后是前者,而魏国夫人却是后者。姨妈
    武后虽然拥有绝世美貌,可是毕竟已经四十岁,再怎么风华绝代,狐媚惑主,也比不上外甥女的青春亮丽,再说她与高宗在一起已经生活了十几年,高宗对武后的一切一切都太熟悉了,这几年中,由于武后与高宗在外廷争权,内廷则严格控制高宗的性自由,加上韩国夫人的离奇死亡,高宗对武后的不满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魏国夫人适时出现,以独特的青春风采,故作媚态的姿态很快引起了高宗的注意,高宗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虽说高宗未必能够满足她的要求,但不妨先把她搞到手再说,先收了定金,至于到期付不付全款可以到时再说。虽说高宗先前曾上了她母亲的床,但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秘密的,反正外人也不知道,当年高宗可以上庶母的床,今天也可以先要母亲后要女儿,所以武后的姐姐母女二人先后和武后争夺老公,并且毫无顾忌地先后上了高宗的床!
    武后很快知道了高宗和魏国夫人的事情,她始终弄不明白,为什么她将姐姐母女从被人看不起的寡妇变成了尊贵的贵妇,并且享受到世间罕有的荣华富贵,可是姐姐母女不但不感激她,反而先后伤害她,小时候被异母兄虐待的往事又涌上心头,亲情到底是什么,亲情不是比一张纸都还不如吗?可以说两次被亲人伤害,武后从此将亲情看得很淡,对亲人的背叛做出的反应也非常强烈,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才是全心全意可信的!她冷静了一会,决定控制住自己,在合适的时机反击,绝对不能饶过这对不知廉耻的母女!
    武后这时也犯了一个错误,她让一位道士郭行真,出入宫中,为她设祭,至于原因就不详了,也许真的是武后见了王皇后萧淑妃两位幽魂也未可知。两人一起关在室内,香烟缭绕,一连好几天,这种情况显然是有违国法的厌胜之术,何况道士也是完整的男人,违背了除皇帝之外所有公的都不准出入后宫的传统,这显然激起了后宫上千名不太完整的宦官们的不满。于是一名叫王伏胜的宦官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勇敢地向高宗告发,(这豁出去了,所有后果都无所谓了)。
    可能是魏国夫人的鼓动,也可能是高宗真的要显示一下男人的尊严,于是暴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废后风波,结果雄辩地表明,想靠有权力的男人获取权力是件风险多么大的事情,因为这一次偷鸡不着蚀把米的人是高宗!
  

作者:heqishuaiye 回复日期:2009-03-28 15:30:40 
回复 
  假如武则天是在长孙皇后那个位置,我想她大概也只好做长孙皇后了。倒是吕后,在一堆开国重臣中夺得大权,不能不佩服。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8 16:51:50 
回复 
  楼上说的倒也是,抛开个人私德不提,吕后确实有佐夫定天下之才,而且吕后历史书上没有说她多么漂亮,她更多被人了解的是才具
  
  如果把武则天和长孙皇后换位,她未必做得好长孙皇后这个角色,她多半不会象长孙皇后那样狂热地崇拜唐太宗,甚至要殉夫,或许她可以做邓绥那样的女人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8 16:55:00 
回复 
  高宗密召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商议,提出废后之事。因为他知道要说服其它宰相是不太容易的,只有攻其弱点,而这位上官宰相却不同。
    上官仪,陕西人,少时曾遁入空门,除了子史经籍之外,还通晓佛经。贞观初进士及第,他的文才受时人称道,太宗起草诏书时,经常要上官仪去润笔,高宗即位,上官仪升为秘书少监,当了一阵子废太子忠的咨议,接着又升为西台侍郎,后又加封同东西台三品,成为宰相之一。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早在龙朔二年二月,在武后的建议下,百官的名称改过一次,唐朝原来的官员名称全都更改过了,详情如下:
    门下省 ----东台
    中书省----西台
    尚书省----中台
    侍中----左相。
    中书令-----右相
    左仆射-----左匡政
    右仆射-----右匡政
    左、右丞----左、右肃机
    六部各尚书----太常伯
    侍郎----少常伯等等等等
    
    所以上官仪的官儿同东西台三品就是过去的同中书门下三品。上官仪是初唐著名诗人,特别擅长作诗,他的诗被当时的人称作上官体。是一位学者型---或者说是理想主义人物,他对儒家的那一套具有深信不疑,绝不含糊的信仰,对武后以女子之身不肯呆在后宫相夫教子却要管理朝廷大政,夺了传统上男人们的特权地带深感不满,听到高宗的报怨,于是这位上官诗人宰相回答道:“皇后专恣,海内所不兴(怪了,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来不离开朝廷,你怎么知道海内人士都对她不满,这当然也是想当然的说辞,对武后来说很不公平哪),请废之!”高宗很高兴,他从宰相这儿得到了支持,于是命令上官仪马上起草废后诏书。这是《资治通鉴》上的说法。
    另一种说法则是上官仪完全是被迫的,是在高宗的催促之下写的诏书,这么说来上官仪就完全是冤枉的,武后杀他就更是十恶不赦了。
    很难说哪一种是真的,但我宁可相信前一种,因为儒家的那一套影响太大了,从小受儒家教育的男人会完全觉得自己就是比女人高一等,容不得任何一个真正能干的女人,特别是这女人甚至比他们更能干的情况下,他们不口诛笔伐把这女人说得天下恶劣第一才是真正的怪事。
    可是高宗忽略了一件事,武后在宫中其实是很得人心的,比他得人心得多,上官仪刚一起草诏书,高宗左右就跑到武后那儿去传递了消息,武后急忙赶
    到高宗那儿,诏书的草稿还在高宗那儿,上官仪估计也没来得及离开,史书上说:后遽诣上自诉。诏草犹在上所,上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恐后怨怒,因绐之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在面对妻子的质问之下,高宗马上把上官仪推出去作了挡箭牌!真不知道上官仪听在耳中作何感想?
    武后平息了废后风波之后,当然饶不了这个敢拆她台的上官仪,十二月十三日,上官仪和王伏胜都被处死,籍没家属。那位倒霉的废太子忠自然不能够再留,两天后的十五日,李忠被赐死,年二十二岁。
    上官仪的孙女,当时还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也随母郑氏一起被没入宫廷为奴,十几年后,上官婉儿长成一代才女,成为武后的首席秘书,甚至有人认为她实际上就是我国历史上唯一掌宰相之实的女性。
    武后从这次废后风波中得出了一个真正的教训,皇后的地位其实是多么的脆弱,那张薄薄的纸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皇后从天堂打入地狱,她再也不能够放弃权力了!只有权力才能够真正保障她的安全。从此之后,每到高宗上朝,武后垂廉于后,政事无大小,她都要过问,天下大权,自此尽归武后,奖赏生杀,都由武后说了算,高宗又一次成为拱手天子,中外称之“二圣”。
    当然朝中大臣除武后派外有不少不服气的,但是上官仪的下场他们看得很清楚,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舍生取义的人毕竟是少数,掉别人的脑袋可以,掉自己的脑袋还是要谨慎考虑才行。
  处理完上官仪事件,武后向高宗提出要到东都洛阳居住,她实在对这个埋葬了她太多屈辱的长安没有任何好感,高宗当然也没法反对。于是麟德二年二月,高宗和武后带着百官再一次前赴东都洛阳。也就是在这一月的七日那天,开国功臣程知节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这位程知节就是在隋唐演义小说中的混世魔王程咬金的原型人物,去世后追封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爵卢国公不变。他的儿子中有一名叫程处亮的还娶了太宗的女儿清河公主李敬,这位公主比她的公公还早死一年,早在麟德元年就死了,终年才四十一岁,同样也是陪葬昭陵。
  对高宗来说他又失去了一个元老级重臣,凌烟阁二十四到功臣到现在已经所剩无几,可以依靠的忠臣越来越少了,不免伤心十分,但是对武后来说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她获取权力会因为开国功臣们的减少更少了些阻力。
  三月份,洛阳宫殿的正殿干元殿正式落成,武后以后在一生之中呆在洛阳的时间远远胜过长安,她在洛阳登基,以洛阳为首都,一生文治武功都在洛阳,却在长安被赶下台,长安真是武后的伤心地而洛阳是福地。
  她一生多在洛阳绝对不是因为怕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所谓幽魂,武后的精神力是很强的,就算一时害怕也会很快平静下来,我认为她长期呆在洛阳是政治原因,因为长安唐朝皇室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洛阳,她要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就必须在其它地方另起炉灶,以减小阻力。依照当时中国的实情,洛阳当然是首选,而且洛阳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都要比长安优越得多,事实上关中地区自隋唐之后地狭人稠的矛盾就非常突出,故此隋炀帝要不惜工本地修洛阳,挖大运河,唐朝在建立之后也不止一次地修缮洛阳。而且唐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一个朝代选择长安作首都了。
  

作者:蓝莓的猜想 回复日期:2009-03-28 20:43:53 
回复 
  LZ给你起了一个小名叫追风!!!嘿嘿
  赶紧写啊 我等着看啦 追了好几天了
  好爱你啊 嘿嘿 么一个

作者:蓝莓的猜想 回复日期:2009-03-28 22:44:05 
回复 
  亲爱的小风风 我睡啦 期望明天看到更新(眼带泪花)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9 23:10:28 
回复 
  五月,秘阁郎中李淳风新修订的历法完成,这是由隋朝刘焯的皇极历改进而成,因为颁布在麟德元年,所以叫麟德历。这部历法的定朔方法一直换汤不换药地被后世延用,到元朝时才被更先进的历法取代。
  对于武后来说这是件好事,她认为颁布新历法就意味着新政开始,于是她上奏高宗提出举行泰山封禅。
  
  所谓封禅,《辞源》的解释是:帝王祭天地的典礼。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为禅。其实就是一种帝王显示威仪的仪式,对老百姓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通常进行封禅大典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必须是在太平盛世时或者帝王自认为文治武功都超绝一时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封禅,在这一点上,对高宗和武后来说,他们也的确有本钱来进行封禅,麟德二年时,唐朝不仅国威远振,四夷来宾,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富裕的强国,而且年年丰收,一斗米只买五文钱,相当于现在买一斤米只要几分钱,麦和豆甚至不入市场,老百姓的日子确实过得滋润。——但我有一个疑问:会不会丰收不增收,会不会谷贱伤农?
  封禅大典一来一回要花掉的时间要几个月,皇帝和后宫及朝臣们各国使臣依例都要随行,甚至于那些御用歌舞团包括皇家动物园里面的动物都要随行,人数多达数万,沿途由各县供应,虽然例行减免所经县的赋税一年,但也弥补不了损失,简直就是一次经济上的蝗虫之灾。
  决定进行封禅大典后,各国使臣都跑来凑趣,当然也少不了半岛人士,少了他们就无趣了,除高丽人外,百济残余人士和新罗人都屁颠屁颠地跑了来,混入了各国庆贺的使臣中间。
  武后之所以要提出举行封禅大典另有目的,她要向男尊女卑挑战,古来封禅之礼向来是由皇帝独享而没有皇后的份,武后决心成为第一个参加封禅典礼的皇后!十月十五日,武后用上表的形式郑重地提出她要参加封禅大典:“封禅旧仪,祭皇地祗,太后昭配,而令公卿行事,礼有未安,至日,妾请帅内外命妇奠献。”这意思是说,过去的封禅仪式不合情理,完全没有女性参加的份,本来祭祀地祗的时候应该由女性主持也命令公卿行事,地本来就是属于女性的,应该由女性来主持这个仪式,我请求帅领内外命妇主持禅的仪式。所谓的内外命妇就是指公主妃嫔及有封爵的王公大臣的母亲妻子和女儿等女眷。高宗立即下诏准许。
  虽然很难确定武后当时是不是有了称帝的念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在一步一步地向男尊女卑挑战,修正当时国人根深蒂固的女性卑微论,为将来做好铺路工作!
  十月二十八日,车驾从长安出发,向泰山进发。十一月二十日,到达濮阳,十二月九日,到达齐州(山东省济南市),休息了几天用以消除旅途劳累后,十九日,到达泰山之下,开始修建用于举行封禅之礼的祭坛。为来年元旦举行封禅典礼作最后的准备。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9 23:11:40 
回复 
  第二年正月一日,高宗在泰山南祭祀昊天上帝。
  二日,登泰山(象高宗这样的皇帝,肯定不会靠自己的脚去登山,我虽然没有亲自去过泰山,而且泰山也不如我家乡的峨嵋山高大险峻,但是要用任何器具把他抬上去,也会很费力的,要抗拒地球的引力是很困难的。我真的很同情那些把高宗与武后抬上泰山顶上的民工,特别是唐朝是个以胖为美的朝代,想来唐高宗和武后的重量再轻也会有一百三十四斤),举行了封的仪式。然后皇后登坛亚献,举行禅的仪式,用来遮掩的帷幕都用锦绣制成,所有陪伴者都用宫女。皇后亚献毕,由越国太妃燕氏举行终献。
  燕氏是涿郡平昌人,出生名门,曾祖父燕侃,北魏车骑大将军,祖父燕荣,北周上开府仪同三司,父亲叫做燕宝寿,而母亲杨氏,是隋观王阳雄第三女,而武则天的生母杨牡丹则是宰相杨达的女儿,杨达杨雄是同族兄弟,所以从杨氏身上看,燕氏是武后的表姐。燕氏十三岁选入宫中,逐步封到德妃,她为太宗生了江王嚣(早夭)和越王贞两个儿子。太宗死后,她被尊为越国太妃。一直以来,燕氏对武后都很好,武后也非常尊重她,所以把举行封禅礼终献仪式这个崇高荣誉给了她。乾封元年,燕氏正是五十八岁的年龄。(燕氏死于咸亨二年七月,享年六十三岁。)
  三日,高宗在朝觐坛上受百官朝贺,大赦天下,改元乾封。文武百官都加官进爵,制造出皆大欢喜的气氛。照理说大事已毕,可是高宗和武后还是没有离开泰山,泰山风光一向是非常优美的,虽然史书没有记载,我估计他们或许是游山玩水去了。
  正月十九日,高宗和武后带着群臣离开泰山,二十四日,到达曲阜,祭祀孔子,二月二十二日,到达亳州,拜谒老子的庙(唐朝李氏皇族追认老子为李氏的祖先,到底是不是,那是天知地知的事情,到时候又没有DNA检测技术,那些被称做祖先的人又早就进了另一个世界,连葬地都无从查找,要查证据也查不到,最多不过是拿些家谱之类做证,可是这些家谱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上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三月十一日,到达洛阳,休息六天后,十八日,到达合璧宫,四月八日,回到长安。这次历时一百多天的封禅大典终于宣告结束。高宗成了继秦始皇汉武帝之后第三位封禅泰山的皇帝,高宗---当然也包括实际工作者武后---的声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这一年,高丽的渊盖苏文终于伸腿瞪眼,大概是见了韩国人的阎王(我不知道韩国人是不是另外有一个阎王,因为他们是宇宙来客,早在全世界人的祖先还在水里做鱼的时候,他们的祖先就在树上爬了,所以他们应该另外有一套体系,从神到鬼的体系),他的大儿子渊男生代为莫离支。渊男生为了显示实力,决定出巡实际控制区,把国事交给他的两个弟弟男建和男产(初听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难产,一个男人居然取名叫难产?)。有人对这两人说:“你们哥哥怕你俩夺他的位,想找机会除掉你们。”两人还不太相信。于是又有人对渊男生说:“你的两个兄弟想夺你的权,要趁你出外的机会把你赶成丧家之犬。”做哥哥的信了,马上遣亲信到平壤去打探虚实,于是乎结局就顺理成章了,这就成了哥哥要收拾弟弟的证据!这对活宝兄弟马上遣人假王命召兄长回来,渊男生哪敢回去自投罗网?渊男建自立为莫离支,派兵讨伐他哥哥,做兄弟的咄咄逼人,做哥哥的也不能束手待毙,可是渊男生一没兵二没将,想打都打不成器,他一咬牙,派儿子泉献诚以超越马拉松长跑的毅力跑到长安,向唐高宗求救!这个时候武后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军政大权,与其说是向唐高宗求救不如说是向武后求救!武后马上看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没有丝毫犹豫,六月七日,她命令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以渊献诚(唐朝为避唐高祖李渊讳,改渊为泉,既然渊家后代已经做了我大唐臣民,就得遵守大唐规矩,所以以下我也叫他们一家子泉姓了。)为右武卫将军,做唐军的向导,率军讨高丽。
  我真的很奇怪,到底哪个“有人”,“又有人”来挑拨泉家兄弟的关系呢?本着谁受益谁就可能是幕后者的认识,我认为泉家兄弟失势最有好处的当然是高丽王,所以幕后黑手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位利令智昏的高丽王高藏。当然,这也只是照常理猜测,我从来不敢说这就是真相!靠猜测给别人定罪这很过份。我对高丽历史也是一知半解,特别是中国史书记录较少,小韩的史书又只能够当神话看的情况下,因为我实在想不通挖到一具公元前三千年的人骨头,就肯定他是开国之主檀君,小韩做事向来不需要证据,只要说得出就行了,所以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当作是放------“气”了!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29 23:12:34 
回复 
  国事上武后解决了一件大事,家事上武后也解决了她的小情敌,她丈夫的第二个二奶,第一个二奶的女儿魏国夫人,顺带把那几个曾经虐待过他的堂兄弟也解决了,彻彻底底地出了一口气!
  因为忙着封禅和讨伐高丽的事,武后一时间没有去搭理高宗和魏国夫人。和大多数二奶一样,稍微得点势力就想扶正,魏国夫人当然不例外,她几乎是趁着一切机会求高宗正式封她一个封号。这个时候高宗的四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等一百多个专用床上侍女早就被武后取消了,改成了赞德正一品二人,宣仪正二品四人,承闺正四品五人,承旨正五品一人,卫仙正六品六人,供奉正七品八人,侍栉正八品二十人,侍巾正九品三十人。听起来数目倒不少,可是武后在,那些人又有哪个人有冒着杀头的危险杀到皇帝床上去?和性快感比较起来还是命更重要。
  现在除武后之外,高宗只有这么一个事实上的性服务生,但是她仍然是二奶,连小妾都说不上,妾还有个名份,二奶是没有任何名份的,难怪魏国夫人不舒服。高宗也确实有这个意思,他可能若有若无地向武后略略试探过一次,武后明白魏国夫人再也留不得了!正巧他的堂兄弟惟良怀运因为封禅的缘故与诸州刺史同到泰山朝觐,这时留在长安。他们依照当时的规矩向皇帝献食,不知武后用什么方法请魏国夫人吃了那些食物,于是魏国夫人这朵鲜花立即蔫了,也可能真的象刘晓庆版电视剧《武则天》那样,总之,魏国夫人和她母亲一样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而唐高宗连召宰相来进行一次协商,想废后的勇气都没有,史书上连唐高宗是什么态度都没有记载,想来他最多洒了几点泪外没有任何其它反应了。这个懦弱的男人哪,这也给天下的二奶提个醒,想当二奶的不会有几个有好结果,自尊自重才是女人真正的生活之道!想让别人尊重你,你得自己先尊重自己!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人妄图得别人尊重真是幼稚得可笑!
  武后的解释是武惟良和武怀运兄弟本来想毒死她,于是在食物中下了毒,可是却让魏国夫人误吃了那些有毒的食物,她命令杀掉惟良和怀运,改其姓为蝮氏。武怀运的妻子怀亮早卒,他的妻子善氏对武后之母杨牡丹尤其不礼貌,杨牡丹失去心爱的外孙女魏国夫人,把气出到善氏头上,善氏被人用束棘鞭打得肉尽见骨而死。
  但是武后却面临着一件难事,她不想让异母兄弟的儿子继承父亲的爵位,可是母亲杨牡丹的血统中除了自己生的四个皇子外,只有姐姐武顺的儿子贺兰敏之一个男孩,不知是杨牡丹的意思还是武后自己的意思,武后最终选择了贺兰敏之继承父亲的爵位,并正式将他的名字改为武敏之。
  乾封元年,武敏之二十四岁,已经娶妻生子,他除了外貌俊俏,是长安出名的美少年外,还是个颇有文才的人物,成为武士彟的继承人后,他被封为周国公,授予弘文馆学士兼左散骑常侍,正三品。
  纯粹出于血缘关系,武后才挑中了他,不过此人真是绣花枕头,只能说是长得漂亮和有些文才,但为人不懂世故,毫无权谋,又放荡不羁,出入女人堆中(他的老婆杨氏遇上这么一个丈夫,即使他真的是天下第一美男子,也一定活得很累,毕竟幸福不是选美比赛,和美男生活也未必日子也过得美),绯闻满天,其余的还真没看到有什么优点。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30 14:27:13 
回复 
  不知道哪个心理不太正常的说敏之的外婆和他关系暧昧,甚至不允许敏之结婚(当然,也不能完全说他扯谎,因为《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都作如是记,我认为写得最好最客观最可信的《唐会要》偏不记这事,但是想一想乾封元年杨牡丹已经八十七岁,贺兰敏之才二十四岁,年龄相差达六十三岁,一个八十七岁的女人再怎么保养得好也绝对是鸡皮鹤发,各种激素早就不分泌了,哪来这种激情玩那种游戏?贺兰敏之风流放荡,家有娇妻,外有情人,哪有兴趣和精力同一个老太婆玩?外婆对外孙的呵护甚至亲近些的照顾在某些人眼里就成了荒唐的绯闻了?唐书在这种事情的荒谬记载我认为和诬蔑武曌杀女一样可笑,甚至可耻!这不外是为了说明后来武后的所谓淫行打下伏笔的记录,简直耸人听闻!)。随着贺兰敏之墓志铭的出土,那就彻底推翻此种荒唐说法,贺兰敏之曾娶妻,并生嫡子贺兰琬(说不定还有小老婆养的庶子),哪里有什么不允许贺兰敏之结婚之说? 墓志上说贺兰敏之“承家必尽于孝慈;抗节从囗,囗国必囗于忠义。”肯定贺兰敏之为人孝顺,虽然墓志都难免溢美夸大,但是由于是当时人说的,可信度也要胜过几百年之后的史书,毕竟除那三部史书外,我还真没有看到唐人直接说明贺兰敏之烝于荣国夫人(杨牡丹)的史料(也可能是我见闻浅薄,没有看到),贺兰敏之父母早亡,多半是由杨牡丹来抚育,而且杨牡丹早就张罗着给他娶妻了,《全唐文》有一段记录:
  《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三 .进封贺兰琬母杨氏宏农郡夫人制:
  门下:太仆卿员外置同正员贺兰琬母杨氏,家临桃塞,门映莲峰,赋蕡实于周诗,承累叶于台相。言成箴戒,淑慎其仪;德宪图史,闲和其性。正家贻则,徙宅成规,姻亲载隆,宠章犹阙,宜比绛纱之学,用膺青绶之命。可封宏农郡夫人,主者施行。
    这段文字真让我大吃一惊,这位要命的贺兰夫人原来姓杨,但是却又增加了我一个新疑云:贺兰敏之的妻子杨氏是不是杨牡丹的同族人呢?她和杨牡丹有什么关系呢?莫非她的辈份高于贺兰敏之,属于从母甚至从祖母一辈?故此后人曲解,将之说成贺兰敏之与杨牡丹关系暧昧?只是我没有找到更多的资料也就无法继续说明。
    这篇文章的作者苏颋是宰相苏瓌之子,后亦任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当上了宰相,时人以父子宰相称之,苏颋素以文如泉涌着称,则天长安后至开元中,朝廷诏书有不少出自他的手笔。虽然进封贺兰琬母杨氏夫人的记录没有说明具体时间,但是可以大致推测应该在中宗朝,或者就在景云三年前后,这个时候贺兰敏之的儿子贺兰琬已经当上太仆卿员外置同正员,改葬贺兰敏之,连带着封了这位杨氏为太夫人。
     枝枝节节说了贺兰敏之这么多,只是想澄清一些说法而已,真不知道古今史官到底往女皇身上泼了多少污水,要洗去这样污水,还原事情真像实在是太难了。
    乾封二年(公元667年),高宗的病又加重了,他命令太子监国,要想让武后交出手中的实权,这个时候太子李弘已经十六岁了,按说应该具有一定的处理政事的能力了。他是如何表现的呢?太子弘的身体从来就很虚弱,经常生病,但他生性好学,对儒家经典具有宗教信仰般狂热的信任,小时候读《春秋左传》,读到楚王弑父的情节时竟然坚决拒绝读,认为这不是人干得出来的事情,是位仁孝加上一点纯洁主义至上的少年人,当然也少不了这个年龄的少年的某种逆反性格,他对母亲排挤父皇,亲自抓权的行为很看不惯,和母后的小小冲突也时有发生,这当然也是太子身边的老师教育的结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武曌大概没有想到,悔不该给他找这样的老师,武后心里一定这样想吧。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30 14:28:26 
回复 
  唐军进攻高丽,在军事方面是大致顺利的,九月份,李勣攻克新城,留唐朝的县马契苾何力(契苾何力是铁勒人,后附唐朝,尚唐宗室女临洮县主。唐人称帝女为公主,太子之女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但并无郡马县马这种说法,郡马县马是宋朝人对郡主县主丈夫的称呼,这里暂且借用一下。因为是唐朝的女婿,且一直战功卓著,所以唐人对他是绝对信任)驻守新城,接着他又一连攻下十六城。
    高侃的军队就打得不怎么样了,他中了泉男建的袭击,被打败,逃到金山,又打了个败仗,高丽军队得了便宜还卖乖,居然不知见好就收,竟然继续追击,薛仁贵引兵伏击,打得高丽军伏尸五万,大败而逃,唐军趁机攻下南苏、木底、苍巌三城,与泉男生合兵一处。
    另外一路郭待封率领水军开赴平壤,李勣派别将冯师本载着粮草辎重去支援他,没有想到冯师本没有能够在约定时间赶到预定地点,郭待封的军队乏食物,又想给李勣写信催粮,又怕被高丽人得知虚实,于是故作玄虚地写了一首离合诗给李勣,李勣是个武人,哪看得懂,骂道:“军事如此之急,居然还有心情写诗?我定要军法从事!”行军管记通事舍人元万顷向李勣解释了这首诗的意思,李勣于是另行派人给郭待封送去粮草。
    这位万顷也算是个活宝,他写了一篇《檄高丽文》,中间加了一句:“不知守鸭绿之险。”泉男建也幽默,他回书说:“谨受命!”于是命军队守住鸭绿江,唐兵因此不得渡,高宗听说大怒,把元万顷流放到岭南。
    其实高宗流放元万顷,我认为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他一言之失,而是因为元万顷是武后亲自提拔起来的北门学士之一,北门学士直接受命于武后,分宰相之权(也等于是分高宗之权),高宗也不是傻瓜,他也想获取真正的权力,抓住这个漏洞,岂有放过之理?
    发生在废后事件之后,武后对宰相就不再信任,她亲自召集一批文人学士进入禁中,从事著述,又密令参决朝政,他们编了不少书,如《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等,以武后的名义发表,为武后争取政治资本,领衔人物就是刘祎之和元万顷。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30 14:29:30 
回复 
   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后,对唐军士气影响最大的不是高丽军队的搔挠,而是半岛冬天那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冬(这是任何军队都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唐军的成份较为复杂,全国各地及各族士卒都有,许多士兵(特别是南方的士兵)由于长年在外,思乡情切,难奈严冬,就开始逃亡,但是由于受不了饥寒交迫,又不得不回大本营自首,受到开除留用察看的处分后又再次开赴前线,有的人两次三番的逃跑,这个时候再自首和抓回来受到的处分就不是开除留用察看,而是立即斩首示众!家属也要受到牵连。
    太子弘听到这种情况,就上奏谏议说:“臣听说有很多逃卒家属也受到牵连,许多逃卒或者逾期自首者被抓回来都关入牢中准备定罪,实在是太可怜了,应该分情况对待,因为有的人是因病掉队,怕受处分而逃走,有的人是为敌军俘虏,有的人是已经战死而我军不知,有的人是因伤而不能行动等等等等,军令上一律从严,这太过分,应该区别对待。”这听起来是件好事,可是在战场上应该如何实行呢?儒生最大的毛病就是只能提出建议而缺乏实践能力,军队如果搞得象慈善机构,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吗?铁血治军是古今中外所有名将制胜的不二之道!
    拖到第二年,也就是乾封三年(三月改元总章,公元668年)正月开春,武后任命在旦夕右相刘仁轨为辽东道副大总管,继续增兵,不拔高丽誓不罢休!(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刘仁轨因为到六月还没有出发,竟然被以坐征高丽逗留的罪名给流放到了姚州)二月,薛仁贵以三千精兵攻破高丽名城扶馀城,斩首万余人,对高丽军队的士气打击十分严重,扶馀川中四十余城望风请降。泉男建知道大势不好,拼凑出一只五万人的援军去救扶馀城,李勣带领唐军杀死了其中的三万余人,乘胜进攻大行城,高丽再也无力派遣援军了。
    唐军乘胜前进,连战皆捷,七月底,包围了平壤,最后的决战时刻到来了!九月十二日,平壤被唐军攻克,立国七百余年的高丽终于灭亡!高宗与武后完成了隋唐两代两代天子的夙愿!十月份,李勣带领大军凯旋归来,军中奏起破阵乐,沿途百姓夹道欢迎,欢歌颂舞,其中包括十几万请求内附的原高丽国民。
    唐朝将高丽原有之五部,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余户,重新分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百县,在平壤设立福如东海都护府,命薛仁贵率二万士卒驻扎在此,镇抚高丽全境,并封为济右威卫大将军,平阳郡公。十二月,高宗与武后双圣,驾临蓬莱宫含元殿,赦免高丽王藏的罪行,封为司平大常伯员外,养老终生。其余高丽官员,分别派任为各地都督、刺史、县令等官员,正式成为唐朝的官吏。
    为什么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攻不下高丽而高宗武后最终完成了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人得当。《资治通鉴》里有一段精彩记载:侍御史贾言忠从高丽回来,高宗问他高丽是否能够攻下,他回答说:“高丽必平。”高宗问:“你怎么知道?”贾言忠回答:“隋炀帝攻高丽而不克是因为人心离散的缘故,先帝(唐太宗)攻高丽不克是因为师出无名。但是现在高藏为人微弱,权臣用命,盖苏文死了,男建兄弟又自己争斗,男生倾心内附,高丽虚实尽入我们掌握之中,而且现在国家富强(战争拼的是钱,这句话可是没一点儿错处,任何一个国家和中华这样的大国陷入胶着状态都必败无疑,你有这么多钱和精力纠缠下去吗?),将士尽力,高丽又人心离散,所以我们肯定能够打败他们。”高宗又问他:“辽东诸将谁贤?”贾言忠说:“薛仁勇冠三军,庞同善治军严整,高侃勤俭忠果有谋,契苾何力沈毅能断,有统帅之才,而李勣更是夙夜小心,忘身忧国,全力以赴。”高宗深以为然。
    以上可见武后的识人之明,其实一位君主只要做好三件事就可以获得成功,这三件事是:一为政由己出,权力不能放手,权力一放手你就不再是君主,甚至于脑袋都保不住,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制度下,要做好君主这是第一要务;二是明察善断,下不容奸;三是知人善任,只要你会用人,那么这个天下就是稳当的。武后基本上做到了以上三条,所以作为君主她无疑是成功的。
    为什么隋唐两任天子都以攻灭高丽为己任,我认为原因如下:一是他们都认为高丽所统治的区域是中华故地,故地当然是应该收复的。公元前11世纪,殷人箕子率族人东走朝鲜,受周封爵,战国时,附于燕,秦灭燕,设郡县。汉初燕人卫满东渡鸭绿江,自立为王,定都平壤,称朝鲜王。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灭卫氏朝鲜,设乐浪(平壤)、临屯、玄菟、真番(汉城)四郡,后又罢临屯真番,其地并入乐浪玄菟。东汉末年,辽东太守公孙康在乐浪郡南另设带方郡,曹魏复灭公孙氏,直至魏晋,中原王朝仍然控制着辽东半岛和朝鲜北部,实行和内一样的郡县制度。
    公元1世纪初,高丽的创业之主朱蒙从夫余南逃,在朝鲜北部及今吉林东部长白山地区建立了政权,东汉时多次发生战争,晋末丧乱,他们趁中原无力北顾时才鲸吞了我国的乐浪郡,(乱起萧墙,适足以惹外辱)以平壤为都城。十六国南北朝时,多次遣使与中原王朝通好,中原人为逃避战乱,也有不少逃避高丽的,他们的文字文化官制社会风俗均与我中原相同,当时的高丽王也从未将自己视为外人,而将自己视为与南北朝鼎足三分的王朝。
    二是高丽人趁中国南北两朝对恃的时机两头交好,趁机发展自己,称霸一时,而隋朝统一中国,就打破了这种三足的均势,高丽人当然不舒服,每次隋唐要有什么大动作的时候都会受到高丽的搔挠,癣疥之患也让人头痛。这是隋唐天子所不能够忍受的。所以攻灭高丽就成了必然之事。
    攻灭高丽国与其说是高宗的政绩还不如说是武后的政绩,在对付高丽的最艰难时刻里,高宗大部是在养病,太子李弘也不可能真正的与母后争权(反正我没见史书上记载这段时间他们母子有什么对抗性事件),所以武后才是真正的总指挥兼总后勤,经过灭亡高丽事件之后,武后对政权和军权的控制力更牢了,她的威望更进一步的提高,她对自己的信心也更加增强了,她一步一步地向着那个最高目标前进。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30 14:32:40 
回复 
  虽然我们不能够说武曌这时就有当皇帝的想法,因为在当时这种想法实在太惊世骇俗,而且我相信当时无论任何人包括重点培养她成为一代女皇的老公唐高宗也绝对不会想到武曌能够成为女皇。后世之人指责这个指责那个都是些事后诸葛亮,当时难道谁有先见之明啦?如果真的有先见之明,我就不相信宋神宗那个神经兮兮的向皇后会选宋徽宗这败家子来当皇帝。宋人说别人是很有一套的,但是说自己呢就没一套了。
    总章二年,高宗和武后想搞明堂,所谓明堂据说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是大的朝会和祭祀等大典仪式都应该在此举行,自古帝王都把明堂布政视为美事,可是真正能够搞出来的却不多,要是高宗与武后能够把明堂建起来,对于提高他们的威望显然又是一件大好事,可是真正要办的时候,那些儒生们喜欢做嘴上功夫,欠缺实践能力的弊病又出来了,对于明堂的样式吵了好久,各说各的,始终弄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暂且放一放。
    下半年,蜀地遭了旱灾,浙江也发生了海水倒灌的灾害,死伤了不少人,朝廷忙着救济灾民,重建灾区,忙碌极了,这个时候大将李勣竟然一病不起,高宗把他所有在外当官的子侄都召了回来侍疾。高宗和太子赐的药物,李勣只是随便吃了一点,对于子弟们请来的医药,李勣都不服用。他知道自己的病已经不能够好,便对弟弟司卫少卿李弼说:“我今天感觉好些了,把所有的家人叫来,喝酒为乐。”等子侄们都到了,李勣当着他们对李弼说:“我今天与你们决别了。你们不需要伤心,听我约束。我看到房玄龄杜如晦平生勤苦,只能够立门户,一旦出了个不肖之子,家族就会倾覆,我现在把我的子孙们托付给你,如果他们当中有不肖子孙,你可以先把他们杀掉,以免后患。”说完这些话没几天李勣就去世了,终年七十六岁。唐高宗十分悲痛,命令陪葬昭陵,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鞬山,用以表彰他攻破突劂薛延陀之功,发丧之日,亲登未央宫高楼望灵车而哭。李勣晚年只想保住子孙富贵,可是人走茶凉,无论一个人生前多么显赫,他死后他的愿望也如一阵轻烟似的过去了,当年威名赫赫的亚历山大大帝死前想葬于锡瓦绿洲,可是最后却被葬在了亚历山大城,如果亚历山大大帝能够知道一定死不瞑目,而李勣如果能够知道他死后将发生什么他也一定死不瞑目!
    李勣的长子李震早已经去世,由孙子李敬业袭位,这位李敬业后来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31 21:24:02 
回复 
  次年因为旱灾,命令大赦天下,改元咸亨元年。
    不过这年实在不是一个好年景,四月份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朝廷命令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跺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讨吐蕃。同时,高丽酋长剑牟岑反,立高藏的外孙安舜为王,朝廷只好又以左监门大将军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发兵征伐,安舜杀了剑牟岑,然后迈开兔子腿,逃到新罗去了。虽然小小高丽惹不起什么事,但是却使得唐军无法集中精力对付吐蕃。
    至于征伐吐蕃,武后实在是用人失误,她毕竟不了解那些武人的心思,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没有几个武人会对别的武人心服口服,问题出在郭待封与薛仁贵身上,薛仁贵本来筹划好,让郭待封用二万人立两栅在大非岭上,辎重全部放置栅内,自己先率精锐之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其不备,必破吐蕃。哪知道等薛仁贵打了胜仗,准备等候辎重时候,郭待封却带领辎重缓缓而行,中了吐蕃人的埋伏,郭待封悉弃辎重,薛仁贵没了后勤保障也不也擅进,只好退到大非川,吐蕃相论钦陵带领吐蕃的全部精锐,号称四十万,攻击强弩之末的唐军,唐军几乎全军覆没,大唐开国以来还未遭此大败。薛仁贵、郭待封与阿史那道真仅以身免,只好自作主张与吐蕃定了和约,带领少量残兵败将回国,朝廷下令将三人装入囚车运进京师,看在他们过去的功劳份上,免死除名。
    当年唐太宗以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赞唐,并带去了大量汉家文化书籍及先进生产工具和熟练工匠,对吐蕃迅速走向文明时代立下不朽之功,可是我实在不清楚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特别的作用,一个仅仅作为配偶的女人真的能够让两国平安相处吗?不要太夸大了女人的作用,不要说什么英雄难过美人关,在我看来真英雄肯定能过美人关,过不了美人关的人其实根本不是英雄!用资助敌人强大的方法来为自己赢得暂时的和平,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蠢的事情吗?而且公主和赞普的关系真的很好吗?十年夫妻为何无一儿半女呢?(在这一点上,文成公主甚至不如后来的金城公主,在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明确记载吐蕃第三十六代赞普赤松德赞为金城公主所生,赤松德赞也多次有怀念生母金城公主的言行记载,他是公主所生应该可信,但是金城公主的卒年和赤松德赞的生年又是矛盾的,不知道哪个记载错了。可是在面临大事的情况下,他虽然记着自己确实是唐朝的亲外甥,但是该发兵的时候还是要发兵,金城公主既不能阻止丈夫又不能阻止亲子,只能在忧郁中死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连语言都不相通的两个男女说是夫妻就是夫妻了,凑在一起真的幸福?我想起了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娶罗克姗娜为妻的事情,希腊人的典籍和中国典籍盛赞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一样,同样盛赞他们相爱并且生活幸福,但是罗克姗娜家乡阿富汗人却说不是,罗克姗娜根本就不爱亚历山大大帝,不仅在新婚时企图刺杀他,而且在亚历山大大帝还活着的时候就公然找了情人,给这位大帝戴了绿帽子,甚至还有她与情夫合谋杀害亚历山大大帝的传说。我也不知道哪种说法是对的,但是我只知道一件事,如果没有大唐帝国的强大,没有大唐帝国的无敌雄师作为后盾,不要说一个宗室女儿文成公主,(人家夫妻的事情反正我也不知道,辜且就算他们感情很好吧,也许他们真的很好,总之内幕除了他们两人外外人反正也不知道)就算皇帝的亲生女儿真正的公主(如唐肃宗女宁国公主-----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名著史册的和亲真公主)和亲照样失败。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31 21:25:19 
回复 
  历史上,吐蕃的情况和我们中原有所不同,吐蕃的后妃权力其实相当的大,在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凡每记叙一王的事迹时,必先记叙他的王妃是谁,可见在吐蕃王朝中王妃的地位并不低。吐蕃王朝真正最强大的时候正是在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尺玛蕾执政的时候,在吐蕃八贤之中居然还有一位女性益西措甲,这在当时的中原人士看来简直是不可想象。而且吐蕃最後分裂也不能说是因为王妃琳氏,原因多得很。一个国家的兴衰就在一个女子身上?这谁信啊?关键是文成公主没有子女也就失去了对政事的影响能力,她不过是普通一妃。松赞干布死後,其孙芒松芒赞继位,实际上他终生都是受制于禄东赞父子,所以唐高宗与吐蕃的战事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出自这位赞普的本意还真的很难说。後来芒松芒赞于调露元年死後,其子器驽悉弄即位,年仅八岁,当然也只能是个傀儡,不过器驽悉弄是个有作为的君主,有点象是吐蕃的康熙大帝,他除掉了禄东赞家族,逼得他们只能够降唐,收回了整个权柄,他的结局有点悲壮,是战死的,年仅三十四岁。他的儿子赤德祖丹(一译尺带珠丹)即位,年仅七岁,祖母尺玛蕾完全掌握了大权,重新向唐示好,迎娶了金城公主李奴奴,金城公主在吐蕃影响力在我看来其实要比文成公主要强,如果说我曾怀疑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是否恩爱,(因为他们两人是半路出家的,文成公主要用多少时间才学得会吐蕃语?使得夫妻交流不再困难?)但我从不怀疑金城公主和赤德祖丹的感情,不仅是因为金城公主和赤德祖丹是少年结褵,从十三四岁就在一起,有的是时间培养感情,说他俩青梅竹马应该是说得通的,另外还由于他们有一个合法继承者----赤松德赞,被吐蕃历史誉为继松赞干布之後的又一代名君。有个儿子,金城公主就有发言的本钱!----不过说句老实话,《西藏王统记》和《西藏王臣记》两部史书的记载混乱不堪,赤松德赞的生年和金城公主的卒年竟然是矛盾的,既说赤松德赞是八岁即位,那赤松德赞就得生于金城公主死的那一年,又说公主死时他五岁,《西藏王臣记》又说他的生母不是金城公主,但《西藏王统记》却又说他为想念生母金城公主迎娶据说是金城公主传世的穷夫妇之女卜容萨.杰摩尊,而後又让儿子牟尼赞普继承这段婚姻关系,迎娶卜容萨为王妃,又引来了牟尼赞普生母蔡邦萨的妒嫉,(母亲吃儿媳的醋,这是哪门子的事情?难道蔡邦萨心理不正常?)蔡邦萨在害死卜容萨之後怕与卜容萨甚是恩爱的牟屁赞普报复,竟然药死亲生儿子(也有说是政治原因),总之,吐蕃王朝的历史笼罩了太多的神秘色彩,很多都是来自後人的追述,其实不是完全可信。
    而吐蕃王朝後来和唐朝的妥协,金城公主出的一臂之力不应低估,虽然她已经不在人世,可是她毕竟是赤松德赞的生母,使得赤松德赞在与唐朝的和平政治上会有更多的亲近之心,还由于当时唐朝几乎已经没有能力抵挡来自阿拉伯人的入侵,吐蕃要全力抵抗阿拉伯人的入侵和文化渗透----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应该非常感谢吐蕃兄弟,正是他们的成功使得中国没有象波斯一样被搞得不土不洋,既失去了自己的传统又没有真正成为阿拉伯人中的一员,到现在也是个异类----吐蕃人可不能两面作战,无论从文化还是血缘认同上,他们都只能选择与唐朝和好而不是选择阿拉伯人。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3-31 21:27:02 
回复 
  九月十四日,武后之母鲁国夫人夫人杨牡丹去世,在病重之前改称她为荣国夫人冲喜,但也没有能够挽回她的生命,杨氏终年九十二岁。朝廷加赠司徒周忠孝公武士彟为太尉、太原王,赠杨夫人为太原王妃。
    武后当然十分悲痛,母亲是她最亲近的人,也是唯一可以全心全意相信的人。这个时候关中又因为旱灾发生了大饥荒,人心惶惶,有的人就传说是因为皇后参政的缘故,武后上书请求避位,以退为进,她明知高宗是不会答应的,果不其然,高宗立即否决了武后的上书。
    武后更加名正言顺地管理朝政,她命令左相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防备吐蕃。
    咸亨二年,高宗和武后带着朝臣们逃离灾害横行的长安,到达洛阳,留太子李弘监国,并且准备为他选妃,他已经二十岁了,虽然在强烈的儒教信仰下,他对女人很冷淡,但再不选妃在当时人的眼中简直不正常了(就算是在现在,想选择独身也是很困难的事,人言可畏呀),于是高宗和武后开始为他物色太子妃人选。
    
   高宗和武后最先挑中的女人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这位杨思俭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隋观德王杨雄之孙,而武曌之母杨牡丹的父亲杨达(字士达)为隋纳言,始安恭侯,他正是杨雄的亲弟弟!换句话说,杨牡丹是杨思俭的堂姑,而武后则是杨思俭的表姐妹!当然太子李弘就是杨思俭女儿的表兄!选杨思俭的女儿为太子妃不仅仅是因为杨思俭的女儿是京城出了名的美女,显然这条关系也是原因之一,说不定这还是杨牡丹的遗愿。杨思俭本人也是个很有文才的人物,早在龙朔元年,他就和上官仪,许敬宗、许圉师等人奉太子弘之命编纂《瑶山玉彩》五百卷,想来他的女儿也应该颇有文才,是个才貌双全的美女。
  但是内定杨思俭女为太子妃还来不及公布天下的时候,武后突然得到一个消息,说武敏之把这位杨氏女给逼奸了,武后简直忍无可忍了。
  在这之前,这位俊俏浪子武敏之就已经数度惹怒了武后。当年魏国夫人死时,高宗见武敏之时哭着说:“我早朝时她还好好的,没有想到回来时她就不在了,真是太仓促了。”武敏之号哭不已,但并不接口,当武后听说过后,只说了一句:“这个孩子在怀疑我了。”(我颇怀疑通鉴此记录不实,司马光这样写就是在给武后坐实罪名,如果不是做贼心虚,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至于说敏之跟他外婆杨牡丹私通更是件恐怖的罪名,六十三岁的年龄差,我的天哪,这样写法到底是为了证明什么?是证明武后的“淫乱”来自遗传吗?还说敏之在杨牡丹死后居丧之时不穿丧服,一点都不悲伤,而且还不忘寻花问柳,甚至奸淫了太平公主的侍女,但我认为这也是属于欲加之罪的罪名,敏之从小由杨氏抚养,就算他再没有人性再蠢也不可能对这位对自己恩宠极厚,时时刻刻保护着他的保护伞人物毫无感情,就算装也会装出个样子来,敏之再笨再放荡不羁也不会这点儿头脑都没有,他不是读了那么多的书吗?都读到狗屁里去了?
  武后也怪,单是逼淫未来太子妃这件事就够武敏之上刑场十次了,还用得着给他加那么多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罪名?如果这事不是当时武后的原话,那么又是后来的某些人在瞎扯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武敏之逼淫未来太子妃的事情是发生在什么时候?通鉴这本书只是来了个总的记录,到案发时才把这些问题一一例举,但并没有明确地给个时间,那位杨氏的下落更是没有半句提起,由于武敏之的妻子也姓杨,我大胆推测,那位杨思俭的女儿是否在没有当成太子妃之后就此嫁给了敏之?如果这一点能够成立,那么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就不可能是在咸亨二年,必定是在杨牡丹未死之前,只有杨牡丹才有这个能量说服武后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情,保住敏之一条命。 当然这个推测还有一个漏洞,也是最大的一个漏洞,就是贺敏之的年龄,敏之初婚的时候按照当时的习惯应该就是在二十岁左右,他比太子弘大九岁,如果太子弘十一岁议婚(这可不是我乱说的,唐朝的皇子们有很多都在八九岁十来岁时就定婚了),那么太子妃的年龄是多大呢?会比十一岁还小还是要比他大一些,如果杨氏女是十五六岁那么她和敏之私通那就顺理成章了,嫁不成太子再嫁敏之亦无不可,如果杨氏女才十一二岁,那这件事就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我自己觉得的,因为太小了)。最关键一点就是史书中没有给出太子弘议婚和武敏之逼淫未来太子妃的具体时间,也没有交待这位太子妃到哪里去了,所以一切都只能够想当然的推想。只希望今后能够发现更多的史料。
  我始终认为,唐书和通鉴中给敏之列的罪名大都是不成立的,这应该是一场权力之争。武后发现敏之和她并不是一条心,甚至处处跟她作对,联想到敏之对母亲和妹妹不明原因的死亡的反应,除掉敏之就是武后迟早必做的行为,武后是不能够容忍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的。或许武后早就想对他动手,但是碍于母亲杨牡丹最疼爱这个外孙,不想太刺激高龄的母亲,现在母亲一死武后没有什么顾虑了,敏之本能地觉察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那些所谓的淫乱之举,那是明知前途茫茫时的绝望反抗,尽管这反抗给人一种十分可笑可怜的感觉,那是垂死前的淫乱。
  六月十一日,废掉敏之的武姓,恢复贺兰氏,并流放到岭南的雷州,敏之走到韶州(今广东省曲江),被人用马缰绞死,时年二十九岁。另外一种说法是他是自杀的,用马缰上吊自缢。但是武顺母子三人的血脉并没有断,贺兰敏之的妻子和儿子都活了下来,其子贺兰琬在武后死后再次入朝为官,东山再起,看样子武后并没有把事情做绝。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4-01 21:50:28 
回复 
  太子李弘对于武后在政治上的行为一直是不满的,但是出于孝道,他不能也不愿意与母后直接冲突,但是有一天,他的正义感被一件事给打破了。他无意中得知,萧淑妃生的两个女儿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他的两位异母姐姐---被幽禁在掖庭中已经十几年了!而且都算是大龄女子了(通鉴上说年逾三十不嫁,新唐书更夸张,竟说是四十不嫁,可是这一年高宗本人才四十四岁,怎能生出个四十岁的女儿?要夸张也不是这样夸张的!根据义阳公主李下玉的丈夫权毅墓志铭和高安长公主[宣城公主后来的封号]碑,权毅死于天授二年691,年四十五,上推他应当生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到咸亨二年671,权毅是二十五岁[虚岁],义阳公主的年龄应该与权毅差不多也在二十五岁左右,李忠是高宗第一个孩子,生于贞观十七年,如果到咸亨二年还活着,李忠也只二十九岁,义阳公主的年龄不可能比李忠还大,至于宣城公主,史书上明确记载她生于贞观二十三年,到咸亨二年她只有二十三岁,在当时确实算得上大龄女子,但并不是什么三十不嫁四十不嫁之类)。李弘对母亲的狠毒的父亲的软弱十分不满,立即上书请求出嫁二位公主。
  武后答应了,立即给两位公主选择了驸马权毅和王勖----两位当值的翊卫。这两位驸马出生都不低,因为唐朝的翊卫基本上是属于亲近天子的近卫部队,规定必须由官员的子弟担任。权毅籍贯天水略阳,其高祖以下历周隋唐三朝皆为都督,他是因为出生良好才被选为翊卫的。而王勖字遂古,出至太原王氏,更是当时出了名的名门望族,祖为平舒公,父为歙州司马,可见这二位驸马的出生和官位都不低,堪配两位公主。娶了二位公主之后,两人都被拜为驸马都尉,权毅被任命为袁州刺史,王勖则是颖州刺史,和其它驸马们相比,这两位驸马的仕途并未被刻意压制,婚姻上也都称得上恩爱和睦。二位公主随夫同行,过了几年清静的好日子。
  其实在挑选驸马上武后并没有特别打压二位公主,但是命令二位公主必须随夫同行,则不免显出她的不满,因为在初唐时,大多数公主都不会随夫下到地方生活的,首都的日子当然比地方上好过些。
  武后当然对太子李弘有所不满,但是情况是不是有史书上所说那么严重,这倒是很难说的一件事情。
  
  第二年(咸亨三年)八月,武后的得力干将许敬宗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许敬宗不象李义府那样公开卖官鬻爵,但是他也是个非常贪财的人物,为了钱他两次将女儿嫁给番邦族长为妻,换来巨额结婚费,为了色欲,他将一位非常卑贱的女子收为填房,赐姓虞氏。可是虞氏早就与他的儿子许昂情根深种,许敬宗是在夺子之爱!跟儿子做了情敌!得知这事后,许敬宗又醋心大发,赶走虞氏,上奏昂不孝,当时不孝是重罪,所以许昂被流放岭南,虽然后来许敬宗又上奏召回许昂,但是由于受到这个打击,许昂不久就病死了。许昂的儿子许彦伯因为受到婢女的谗言,也被许敬宗奏请流放,情形和许昂一样,在被召回之后不久也病死了。当许敬宗死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巴不得他快死,没一人为他流泪。
  唐军灭亡高丽后,当地叛军复起,新罗也在后面支持高丽叛军,咸亨四年,唐军燕山道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李谨行(李谨行虽是唐朝大将,但是他本人是靺鞨人,其父突地稽,武德时降唐,赐姓李氏)大破高丽叛军于瓠芦河,俘虏数千,余众投奔新罗,李谨行的妻子也立下了大功,高丽勾结靺鞨进攻刘氏留守的伐奴城,刘氏亲自披甲登城,带领士兵们守住了城池,高宗及武后都十分赞赏刘氏的行为,封刘氏为燕国夫人。
  
  经过一番郑重的考察后,咸亨四年十月,高宗与武后为太子李弘纳左金吾将军裴居道的女儿为太子妃,她虽然不如杨氏漂亮,但更温柔娴淑,进入东宫后,裴氏以礼服侍太子,把太子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太子弘也渐渐地喜欢信任了这位端庄贤明的女人,两人的关系日益融洽,高宗对太子妃十分满意。
  武后也没有忘记为亡父选择继嗣的大事,可是敏之是母亲血统中除了自己的四个皇子外唯一的男性,他死后要为父亲选择继嗣只能够到异母兄中去找了,经过挑选后,武后选中了次兄元爽的儿子武承嗣,当武后把他从流放地召回时,已经是咸亨五年三月了。
  武承嗣经历了一番痛苦之后,对世事的洞察和为人处事要比花花公子贺兰敏之强多了,他知道自己将来一切都依赖这位姑母,所以他对武后表现得特别恭谨谦虚,武后呢,看到武承嗣外表风度才气都还不错,也是相当满意的,于是让武承嗣当了亡父的继嗣,袭爵周国公,拜尚衣奉御,宗正卿。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4-01 21:52:08 
回复 
  当年八月改元上元元年,追尊唐朝历代先皇先后,改称皇帝为天皇,武后为天后,表面上的理由是为了避先帝先后之称,其实是为了自尊,这点前人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武后做事是有章法的。
  
  十一月,天皇天后回到了东都洛阳,天后提出了十二条政治主张,史称《建言十二事》,后人也把它看成武则天的施政纲领,这十二条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从中看出了武后的政治素质,我来试着把我自己对这这篇纲领的理解分析一下。
  第一条:劝农桑,薄赋徭。这句话就不用多解释了,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国家,历代王朝都将农业视为立国之本,男耕女织,在中国历代正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生活图,当时由于天灾频繁,饥荒四起,建议鼓励农桑,正是出于安定国内,注重民生的角度出发的。
  第二条:给复三辅地。即免除三辅---即京畿附近地区----的徭役。关中地区向来地狭人众,徭役又比较重,稍遇饥荒就会造成重大灾难,往往须得靠太原和江南租米的救济才能够渡过难关,武后和高宗经常因为关中饥这个问题往东都洛阳逐食,因此被民间讥讽为“逐食天子”,其实这也反应出了长安做为帝国首都却不是经济中心的一大缺陷,唐朝之后,长安再也难以作为帝国首都,跟逐渐失去经济优势地位有关。武后后来以洛阳为首都,显然她已经觉察到长安做为首都的不足之处。武后提出这条纲领,显然是出于安定民心,稳定京都附近的形势的目的。
  第三条:息兵戈,以道德化天下。当时唐军几乎是四面出击,周围都不太平,军费的开支已经成了国家的一个重大负担,要想获得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和平的机遇,武后明显看出了这一点,她建议暂时慎重用兵,师毋轻出,这对国家经济来说无疑是有好处的。至于什么以道德化天下,在我看来只是自古以来儒生们的一种政治幻想曲而已,永远不可能真正实现,可以说这句话纯粹官样文章。
  第四条:南北中尚禁浮巧。浮巧是指一些华而不实的工艺奢侈品,这是因为唐朝贵族们的奢华之风渐盛,制作了大量华贵而其实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物品,浪费资源,为了把全国人民的注意力用到农业这一条根本上,所以武后提出这一条纲领。但我认为这是武后完成得最不好的一条纲领,因为她自己都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岂能够指望百姓做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哪里办得好了?
  第五条:省工费力役。意思是各种不必要建设能够少建就少建,节约开支,减轻百姓劳役。
  第六条:广开言路。鼓励臣民议政,对国家大事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条纲领简直是划时代的,因为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除了官场的人外,百姓们不允许私下议论朝政,如果胆敢私议就是大罪,可是武后却鼓励全国臣民大胆地上书说实话,显示了武后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胸襟和敢为天下先的气度,想想清朝时规定除三品官以上甚至连基层官员都不准允参议国事的做法,想想中国历代王朝都对百姓参议朝政采取杀戮流放的做法,就可以想见武后的气度何等不凡!这和以后的铜匦制度把全体百姓都动员起来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功是过自有千古评说。
  第七条:杜谗口。这条实在有些虚幻,谗言到底是什么?有个什么标准?谁来证明这是谗言?如何处分等等等等都没有个具体做法,所以我认为这条实在是有些不着边际。
  第八条:王公以下皆习《老子》。不可否认,《老子》一书中确实有许多至理名言及博大精深之处,但是我认为武后让王公大臣都学习《老子》是出于更深的政治原因,因为唐朝李氏自称是老子的后代(有没有经过DNA或者Y染色体检验?你说你是老子后代就是了,我还说我是黄帝的后代呢!就凭一张嘴或者一张伪造的家谱就可以冒充名人后代?我倒是想起前几年四川有人冒充李世民后代的事情来了,可惜我虽然不是什么专家,却还是一眼看出这份伪造得十分离谱的所谓家谱是假的,唐高祖二十二子,这份伪家谱却说只有四子,什么李俊民什么的,李渊有个叫李俊民的儿子吗?),武后这条建议是为了安抚高宗那种因为权力逐渐去手而受伤的心灵,以满足他虽所剩无几但仍不绝如缕的虚荣心,嗯,老婆还是尊重我的,尊重我家祖宗的!
  第九条:父在为母服缞三条。古代有条规矩,父母死了,你得专心回家悲痛,而且一悲痛就是三年(严格地说来是二十七个月),称为守孝,这守孝的三年需要遵守的礼节有很多,包括在穿着和饮食方面都非常严格,不过如果父亲还在世而母亲先去世,为了保证父亲在家庭中地位的独尊无二,你只需要为母亲服丧一年了。现在武后规定,父亲在,你也得为母亲守孝三年,这当然是在提高母亲的地位,不过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内,你回家守孝,那你的工资就不用发了,国家也就省下了一大半开支,守孝的时间越久,工资当然就越少,对那些基层干部,清廉的官员来说,这实在是种苦差事,因为一守孝,六年的工资就没有了,可是家里的支出说不定还要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守孝制度实在是鼓励官员贪污,不贪的话你怎么应付那六年失业的日子?连失业救济金都没处领。
  第十条: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覆。也就是对那些给予了特权的勋官继续保留特权,这是出于稳定官心的一种行为,显然是这条是令总官员欢欣鼓舞的事件,足以让上下官僚对武后感恩戴德。
  第十一条:京官八品以上者增加俸禄。这一条显然也是在笼络官心,涨工资的事情谁不欢欣啊?官员们又怎能不对主动给大家提高待遇的武后心生感激,和上条一样,也是出于稳定官僚队伍,获取他们支持的措施。
  第十二条:百官任事久,才高位下者皆得进阶。意思是对那些有了些资历的人进行升官,至于是不是真的才高位下,这也是一种缺乏标准的事情,总之,对那些老是难以出头的官员进行安抚。后面这三条显然是武后在对官僚队伍进行整顿,以便从他们身上得到更多的支持者,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十二条建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制度等等方面,可以看到武后对国家大事的真知灼见,显示出了她确实有着出众的政治才能,具有鞭挞天下的雄才,具有一位君王的优秀素质。建言由高宗下令实施,效果其实相当显着。看看后来,武后称帝时几乎没有多少官员百姓反对她的行为,显然武后的许多措施都得到了实际效果。
  

作者:flyingbear07 回复日期:2009-04-02 16:28:08 
回复 
  楼主真有个性。不过感觉褒武似过,人的自然本能显然是需要一些东西来抑制的。伪君子和真小人也不是非此即彼,真君子也不是那种纯粹道德意义上的标杆。虽然楼主自认真小人,但至少在争论上表现出了真君子的风范。不要把真君子抬得太高,他累,慕其为人者也累。

作者:flyingbear07 回复日期:2009-04-02 16:36:35 
回复 
  楼主真有个性。不过感觉褒武似过。人的自然本能显然是需要一些东西来抑制的,除非他不是社会人。伪君子和真小人也不是非此即彼,真君子也不是纯粹道德意义上的标杆。虽然楼主自认真小人,不过至少在争论上表现出了真君子的风范,没必要把真君子抬得太高,他累,慕其为人者也累。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4-02 21:17:10 
回复 
  我觉得我也不是褒武太过,对武后的很多问题我也不喜欢,但是我认为有些事情很明显是史书作者按自己的臆测给她加的罪名,我认为我当然应该为她辩护辩护
  谢谢楼上的评论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4-02 21:29:26 
回复 
  上元二年,吐蕃遣使来请和,且请与吐谷浑复修邻好,高宗一口拒绝,这不难想象得到,吐蕃以大胜之余再来求和,那个态度和条件应该是相当的恶劣,有损大唐帝国的尊严,而且吐欲浑原本是大唐的保护国,什么复修邻好,还不是要大唐承认吐谷浑做了吐蕃的蕃属国,在大唐的眼中,无论吐谷浑和吐蕃,他们的王在名义上都是唐朝的女婿,高宗的姐夫,亲疏也是一样的,对大唐来说,吐谷浑的战略地位远高于吐蕃,高宗又不是清朝的皇帝那样大气,无论什么样的气都可以吞吐自如,他哪里咽得下这口气,当然是一口拒绝。
  高宗还是挺高兴的,因为二月份传来了消息,刘仁轨在半岛大败新罗,把靺鞨人也赶到海上,软获无数,半岛局势暂时稳定了。
  不过国家暂时没有什么事了,高宗的事情又来了,他的病越来越重,虽然他事实上早就是个拱手天子,但表面上坐在朝堂之上的还是他,武后只是坐在一旁而已,可是就算是个配牌的,也还是得装出个样子来,现在他连这个样子也不想装了,他打算把国家大事直接交给武后去办,让她正式摄政!-----有的史料上更记载说,他是想逊位,把皇位让给武后,让她直接当女皇帝!不管高宗是怎么想的,我都认为高宗的这个思想在当时简直惊世骇俗,这就是说,对于武后是不是能当女皇帝,高宗本人并不在乎,或者说是高宗本人是赞成武后当女皇帝的,这简直是太了不起了,唐高宗你真是个难得的好丈夫,太体贴人了,真是个尊重妻子鼓励妻子创业的模范丈夫,有这样的好夫皇,武后怎么能够不好好珍惜啊!武后您真有福气啊!
  可惜就算是皇帝直接想逊位给皇后也不行,阻力太大了,当时的宰相之一同中书门下三品郝处俊就强烈抗议,提出最强的意见表示反对:“自古以来,天子理外,后理内,天之道也(说真的,我一定这个天之道就来气,你怎么知道那是天之道,天告诉了你吗?天讲的是什么语言?汉语还是英语?你当真听得懂天语?还不是人之道,既然是人之道,人怎么改天管得着吗?)从前魏文帝说,就算有幼主也不许皇后临朝(不许皇后临朝,却许了权臣临朝,垮台垮得更快),这是为了阻断社稷祝乱于萌芽之中。这个天下是高祖太宗建立起来的,陛下怎么能够不传给子孙而传给老婆呢?”中书侍郎李义琰也附合郝处俊的意见。(这件事雄辩地说明了一件事,夫妻再亲也是亲不过父子的,夫妻可以离,父子母子永远都离不了,所以血缘绝对要远胜建立在肉的关系上的所谓夫妻之情)
  武后的心里当然是很不高兴的,不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武后的报复是很可怕的,她另有一套自己的班底,那就是北门学士,早在几年前,武后就引著作郎元万顷、左史刘祎之及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楚宾等,命令他们编了不少书,共千余卷,还让他们参决国事,分宰相的权力,这对真实的宰相们来说当然是个威胁,权力有可能丧失的威胁,不管他们承不承认,在下意识中,为了权力也要保住高宗才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当然这是我的看法。
  在他们的反对下,高宗决定传位给太子李弘。李弘惊呆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通过这种办法继承皇位,按照正常情况,他当然是应该在高宗的尸体边即位的,仁孝的太子赶快上书拒绝---就算他不仁孝,所有的太子在这种情况下都应该选择用最快的速度上表拒绝,因为这是政治,不是什么亲情,讲政治的人讲不得亲情。
  在这个节骨眼上,四月二十五,太子弘突然死于合璧宫,时年二十四。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4-03 16:21:03 
回复 
  关于这位太子的死法,史书上照例有两种说法。
  《旧唐书.孝敬皇帝弘传》,只简单的记录为:上元二年,太子从幸合璧宫,寻薨,年二十四。(弘是怎么死的,没有任何记录,只记其死亡事实而已)
  《新唐书.孝敬皇帝弘传》云:上元二年,从幸合璧宫,遇鸩薨,年二十四,天下莫不痛之。(不仅明说是被毒杀,而且还加了句天下莫不痛之这句修饰语,显示弘是多么得人心,不过这个人心到底是全国人民之心呢还是天下儒家官僚之心,恐怕很难说。这也是唯一明确记录李弘是被毒死的史书)
  《资治通鉴.唐纪十八》则记录:己亥,太子薨于合璧宫,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采取间接笔法,不敢给武后坐实罪名。并且又同时附录考异说:《新书本纪》云:“己亥,天后杀(注意,用的是个杀字,《新唐书》的作者为了表示自己多么有学问,专喜欢钻这些字眼,用杀字不用诛字,是为了表示杀人者和被杀者是平等的,杀人者是可能有罪的。如果用了诛字,就表示史官认为这个人是该杀的,这样带有浓厚个人好恶色彩的史官写出来的历史是可信还是不可信真是说不清楚)皇太子。”《新传》云:后将逞志,弘奏请数怫旨,从幸合璧宫,遇鸩薨。”《唐历》云:“弘仁孝英果,深为上所钟爱。自升为太子,敬礼大臣鸿儒之,未尝居有过之地。以请教二公主,失爱于天后,不以寿终。”《实录》、《旧传》皆不言弘遇鸩。按李泌对肃宗云:“高宗有八子,睿宗最幼。天后所生四子,自为行第,故睿宗第四。长曰孝敬皇帝,为太子监国,仁明孝悌。天后方图临朝,乃鸩杀孝敬,立雍王贤为太子。”《新书》盖据此及《唐历》也。按弘之死,其事难明,今但云时人以为天后鸩之,疑以传疑。
  在对武则天历史写得最为客观的《唐会要》作如是记录:孝敬皇帝讳弘。高宗第五子。永永徽四年正月,封代王。显庆元年,册为皇太子。上元二年四月二十五日,薨于合璧宫倚云殿,五月五日,赠谥曰孝敬皇帝。(同样不言李弘遇鸩,在李弘的死因问题上,四本史书很难得的是三比一)
  在对李弘之死的记录中,唯一记录李弘被毒杀的史料是《新唐书》,连对武后批判得十分厉害的《资治通鉴》都不敢相信李弘是被武后鸩杀的,只能够以疑传疑地说是时人以为李弘是被毒死的。而《新唐书》所据的资料又是七八十年后李泌有感而发时的感言,当然让人生疑。
  事实上,我认为《资治通鉴》的记录更可能是事实,不管李弘是怎么死的,时人以为李弘遇鸩是可能的。因为骆宾王的《讨武曌檄》中有一句,“弑君鸩母”,我的理解是,这个弑君指的就是李弘这位小君,推想当时就有李弘被鸩的传言。
  唐高宗随后在追封李弘为孝敬皇帝的诏书中的解释是:“朕方欲禅位太子,而疾遽不起,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可谥为孝敬皇帝。”这就是说,李弘本来有病,听说我要禅位给他,太激动的情况下一病不起,所以死了。李弘的身体一向不好,从小体弱多病,在这一点上深得其父的遗传,但他的性格却又酷肖乃母武则天,太过刚烈,而且他从小生活在高高在上的环境之下,没有受过挫折,刚烈的个性配在孱弱的身体上,身体吃不肖是很自然的,在遽然听到父皇要传位的消息时,太过激动,终于断了弦。
  对于武则天来说,母亲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总是难免有特别的感情,而且太子弘的性格又非常象她自己,虽然他有过数次违逆自己的意思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基本上还是家庭内部矛盾,适不足以影响到政治问题,就算李弘真的当上了皇帝,以他的孝心和他那缺乏经验的作派,难道武后真的制服不了他?又何必当着丈夫的面在这样敏感的时机里杀死李弘?如果武后真的杀了李弘,再软弱的男人和再畏服的百官都会对此一声不吭,平平稳稳地让事情过去了,甚至没有产生一点涟漪,这可能吗?可是事实是李弘之死,朝廷上没有任何波纹,史书上没有记录到任何一件当时任何人的异声异动,除了那个以疑传疑的时人以为天后所鸩的传闻,不过这种传闻怎能当事实来认可?
  无论如何,李弘一死,他与母亲之间的恩恩怨怨也就过去了,他的妻子裴妃没有多久也郁郁而终,死后被谥为哀皇后,与李弘合葬一处。高宗为了表示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大张旗鼓地给李弘修恭陵,一切按照皇帝死后的礼仪办事,结果由于催办太急,激起了修陵工人的不满,人们一哄而散,且向恭陵乱扔东西以发泄愤慨之情,结果恭陵经过一番拖泥带水的麻烦后才终于修好。李弘生前对百姓十分仁慈,死后却闹出这样一场风波,倒也真是件颇有讽刺意味的事。
  太子是国家大事,李弘无子,他一死,太子地位自然也就落到了他的同母弟二十二岁的雍王李德头上。六月五日,册立雍王李德为皇太子,改名李贤,另一场悲剧也就此拉开。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4-03 16:22:15 
回复 
  李贤是高宗和武后最疼爱的儿子,他不仅和长兄一样聪明好学,尤其通晓《诗经》、《尚书》、《礼记》、《论语》等,而且身体非常健康,长于骑射,喜欢狩猎和马球,实在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而且他还和其父高宗一样,少为人父,此时已是三男一女的父亲,他的长子光顺生年不详,次子即日后的邠王守礼(即金城公主的亲爹),是他在十八岁时所纳良娣南阳张氏所生,另有一子名守义,还有一个女儿长信县主。
  太子妃房氏,是清河人左领军大将,扬州都督府长史,镇压陈硕贞称帝事件的房仁裕之孙,父亲是银青光禄大夫,守州刺史房先忠,房氏生于显庆三年(658),比太子小四岁,上元中,她成为雍王妃,李贤被立为太子,她自然也就成了太子妃,这位新太子妃时年十八岁,显然她不是光顺等太子诸子女的生母,看来这位新太子实在是妻妾成群,在好色方面远远胜过其兄,以人品谨厚着称的太子弘。
  太子贤还有一个毛病,据说他与户奴赵道生搞同性恋,自从那位同性恋人入宫之后,太子贤就再也没有子女出生了。
  但是在武后和大臣们的眼中,这位健康而又文武双全的太子,仍然是他们各自的希望,当然两派人的希望不同,对武后来说,她相信以贤那种朝气蓬勃的性格来说,他对武后的掌权不会有太强烈的反抗,对朝中维护传统的官员们来说,他们相信这位新太子会成为他们对抗武后的领头羊。
  对太子李贤自己来说呢?
  李贤怀疑自己是韩国夫人武顺和唐高宗的儿子,不是武则天所生!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这种完全是荒谬经不起半点推敲的想法居然在李贤这么聪明的人心里扎了根,真是件怪事。
  事实上谁把这种流言传给李贤的,有一个人物的嫌疑是很大的,那就是贺兰敏之!贺兰敏之是李贤的表兄,又从小由杨夫人扶养,跟李弘李贤兄弟的接触不会少,贺兰敏之死时,李贤已经十八岁了,这个年龄也是可以由别人施加影响的阶段。贺兰敏之或者在与李贤游玩之时似有心似无心地提了一下,引起了李贤的疑心,而后贺兰敏之成功地让这疑心日益扩大,最终在李贤心里扎了根。或许李贤本人也曾经狐疑过,但他不敢直接去找武后或者高宗问,自己独自想来不免越想越象,越来越信,终于深信不疑了(这就象某些虔诚的宗教信徒一样,整天神兮兮的,只要一点儿风吹草动就认为是神明暗示了)。或许贺兰敏之还把李贤教坏了,教他好色,教他搞同性恋,教他……,说不定这也是武后特别恨贺兰敏之的原因之一。
  贺兰敏之这么干的原因大家应该都知道,而李贤居然信了,就有点儿荒谬了,但是在某些问题上,有的聪明人的死脑筋,反而不如笨人。
  我从来不相信李贤是韩国夫人儿子这种说法,这种说法太不可思议了,在这个问题上,所有史书没有任何二言,都异口同声地说是李贤自己相信流言,李贤绝对是武后的亲生子。武曌生李弘是在永徽三年,生安定公主是在永徽五年初,生李贤是在永徽五年十二月,虽然生产有点频繁,但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当时武后几乎是有专房之宠,韩国夫人哪里偷得出这么多空闲时间去勾引唐高宗,怀胎而又不被任何人注意?十月怀胎不是件可以掩饰的事情。退一万步说,韩国夫人和高宗用了别人想不到的办法让韩国夫人平安生下了孩子,但是武曌自己的那个孩子呢,到哪儿去了,用姐姐的私生子顶替武曌的亲生子,武曌肯干吗?有人说武曌的那个孩子因为早产死了,所以武曌就接受了这个孩子,当时由于王皇后和萧淑妃还在,武曌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唐高宗的恩宠不得不接受了这个孩子,对,这解释得通,但是这以后的时间长达二十多年,按照武曌的性格来说,要除掉这个私生子,她的机会多的是,弄死一个孩子简直太容易不过了,她完全有本事要一个孩子合情合理地夭折!何必把李贤当宝贝般的养大,武后又不是没有亲生儿子,她为了斩草除根,可以除掉姐姐一家,难道就不可以把这个仇人的儿子顺手除掉吗?武后后来对李贤一家最残酷无情,不能够解释成因为李贤不是武后的亲生子,因为作出这种解释的人都是男人,他们根本不了解女人,他们不可能知道一个女人千辛万苦,受尽男人们无法想象的痛苦生下的亲生骨肉竟然将自己看作仇人,那对母亲来说是何等难以忍受的痛苦,恰恰相反,武后最痛恨李贤,对待他和他的后代最残酷我认为正是因为武后是对李贤太过重视,太喜欢他,所以对他的背叛更是不能够忍受,特别是李贤的存在又成为她政治上的障碍之后,无论是出自那不太正常的母子之情,还是政治原因,她都不能够容忍李贤活下去,甚至把这种不认亲母的痛恨发泄在孙子孙女身上,这是武后性格上的特点决定的。这就是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我想,也许不是每个女人,但是绝对有不在少数的女人同意我的说法,有此等儿子,有不如无!你的生命是我所赋予,现在我也要收回它!
  

作者:四季之人 回复日期:2009-04-03 19:40:54 
回复 
  顶

作者:丹浩翔 回复日期:2009-04-03 20:24:31 
回复 
  追过来支持风MM.呵呵!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4-04 13:36:21 
回复 
  武后与太子的矛盾暂时没有发作,她劝高宗封禅中岳嵩山,高宗当然答应了,这种出风头的事情是武后和高宗都喜欢干的事情,可惜命运却给高宗作对,他这一辈子都封不成嵩山。
    我个人对武后一直是相当佩服的,但是对她那种喜欢大搞排场的行为完全无法赞同,封禅行动我一直认为是根本的蝗虫行动,于国于民没有任何好处,唯一的好处就是提升君主的知名度。她的建言十二事,要息兵戈,禁浮巧,省力役,可是她自己所做的几乎每一样都在违反,如果说息兵戈一条尚不足深责(因为这种事情不是自己想不打仗就可以不打的,你不想打别人要打呢),那么其余两条想让别人遵守自己都不遵守,让别人如何遵守?难啊难啊!
    上元三年(公元676年)闰三月,吐蕃又派兵攻击鄯、廓、河、芳等四州(文成公主哪里去了,她不是还没有死吗?她不是在吐蕃威望很高吗?可她为什么不能够阻止吐蕃对唐用兵,一个后宫女子真的能够对政治起什么作用?可怜的女人哪,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你知道了又能怎样?),高宗只好令暂时停止封禅嵩山,命令洛州牧周王显为洮州道行军元帅,工部尚书刘审礼等十二总管,并州大都督幺子相王轮为凉州道行军元帅,将左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等,准备讨伐吐蕃,当然啰,以两位皇子挂个头衔只是为了表示对这场战争的重视,其实武后和高宗肯定舍不得把两位宝贝儿子送到战场上去玩命的,真正要打仗的当然是刘审礼和契苾何力等人。吐蕃看到唐朝阵仗作得大,怕唐军真的来玩命,和唐朝拼人多肯定拼不赢的,就暂时撤了兵,唐军也没敢追出去打。
    七月份,东方的天空出现彗星,按照当时的说法,这是很不祥的兆头,虽然没有人敢说出来,大家都私下认为这是天子不德,原因是……所以那位交了倒霉运的天子高宗应该为妖星出现负责。(佛说: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谁教你是天子呢,就承担承担责任吧!我们一千多年后的十三亿人们都明白你是无辜的,当然武后更无辜,绝对数远远超过你直辖的那些臣民,所以你也不应该太难过啊,只是我这番安慰的话没法子传递给高宗)高宗当然感觉到这种气氛,自然是很不爽的,可是他就算怀疑武后引发了妖星,也没有胆量去找武后出气(不敢也好,不愿也好,高宗这种不把责任推给老婆,勇于自我承担的做法还是值得表彰,看看古来有多少倒霉女子给男人背了黑锅,就觉得高宗这人实在不错),情绪之糟糕可想而知,偏偏有人撞上门来了,当了高宗的出气筒。九月七日那天,大理寺上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了唐太宗昭陵的两棵柏树,按照法律应该被除名免职,高宗火冒三丈,运用君王的特权要求杀了那两人,大臣们几乎都哑口无言,可这只是几乎都哑口无言而已,突然冒出一人,义正词严,不卑不亢,呛得高宗哑口无言,只好收回成命,这个人就是日后武后朝的第一宰相,大名鼎鼎的狄仁杰。
    狄仁杰是太原人,目前仅官拜大理丞,从六品,年薪仅仅九十石,而且没有职分田,年终奖等任何补贴,可是他却跳出来代表全体正义力量,和高宗的不合理命令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狄仁杰说:“这二人罪不当死!”高宗说:“这两个人砍了昭陵的柏树,如果朕不杀了他们就是不孝!”狄仁杰还是那句话,高宗发了火,他好不容易找到了出气筒,岂能放过?他大呼狄仁杰滚蛋!要不……大家都明白的。
    狄仁杰毫不动摇,继续说道:“犯颜直谏是自古以来最困难的事情,如果面对桀纣之类的暴君,确实很难,但如果遇上尧舜这样的君主进谏就不难了(狄仁杰居然也拍马屁)。现在法律规定不是死罪陛下却下命令杀掉,是法律不能够取信于人,天子都不守法,岂不是让天下人都不知所措吗?汉朝的张释之对汉文帝说过,如果有人取了汉高祖长陵的一抔土,问文帝怎么办?现在陛下只为了一棵树就杀了两位将军,后世会怎么说皇上您啊,为了皇上的名声,我不得不犯颜直谏,我是怕陷皇上不道,而我自己也羞见张释之于地下呀(好高明的马屁功,既捧了皇帝也捧了自己,而且完全不着痕迹,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这顶高帽子高宗当然轻轻受落,结果依照法律规定,除名流放了事。
    经过这件事,武曌对狄仁杰刮目相看,从此以后,她就把狄仁杰这个人上了心,她派人初步了解了一下狄仁杰的情况,得知他曾经审理过一万七千多名罪犯,其中竟然无一人诉冤,其断案如神真是自古少人及(看来电视剧也不是纯粹瞎编,至少狄仁杰断案的本领确实是史书明载的),武后对狄仁杰非常欣赏,她知道他为人坦荡,光明磊落,治理国家确实需要这样的正人君子,于是这件事发生没几天,武后升他为侍御史,虽然仍是从六品,但却是个可以登上龙门的踏板,为日后顺利升迁作好了准备。
    十月里,武后突然打击起萧淑妃的儿子郇王素节来,她已经容忍了他很多年,这个时候却不能够容忍了(或许武后是为了做给太子李贤看,杀鸡儆猴),在这之前的乾封中,她把素节从歧州刺史贬为申州刺史,而且用高宗的口气给他下敕令,不许他入朝,隔断他和高宗的那一丝父子亲情,素节好不委屈,写了篇《忠孝论》,却又没法呈给高宗,王府仓曹参军张柬之出于义愤,偷偷地呈进了宫,却给武后看到了,武后正愁找不到把柄,抓住这个辫子借口素节贪赃受贿,把素节贬为鄱阳王,袁州安置,连个刺史也当不成了。(大家可曾注意到袁州这个地方,这可是素节的姐妹义阳公主丈夫权毅所管辖的啊,把素节交给他姐----也可能是妹----夫看管,武后到底安的什么心啊)
    十一月,据说有人看到了凤凰,武后很高兴,于是改元仪凤,上元三年十一月之后就成了仪凤元年。同时,武后也没有忘记对国家的治理,十二月里,她分别任命来恒为河南道大使,薛元超为河北道大使,尚书左丞鄢陵崔知悌、国子业郑祖玄为江南道大使,巡抚天下,视察民情。
    而太子贤此时也颇有表现,他召集了左庶子张大安、洗马刘纳言等文士,完成了对范晔《后汉书》的注释,虽然后人对这注释评价不错,不过我个人却觉得李贤等人的注主要是在音意方面成效不错,但在史料的补充上远不如裴松之所注《三国志》,不过侧重点不同,并无高下之分。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4-04 13:38:03 
回复 
  高宗不顾病体,在仪凤二年的正月亲自参加耕藉田表示重视农业的仪式,这个仪式他已经长久不行了,在这个时刻进行,显然高宗是出于挽回天子声誉而进行的面子工程。
  唐军在半岛上总是受到从前的盟友新罗的骚扰(变得好快啊,可见半岛人士只能利用,利用完了必须迅速除掉,绝对不能相信,否则后果可虑),使得唐朝不能全力对付西边的吐蕃。
  高宗这时又自作聪明地下了一着臭棋,他把过气的高丽末代国王,唐朝的工部尚书高藏重新挑选出来,封他为辽东州都督,朝鲜王,让他回辽东当傀儡王,安抚高丽余众,从前投降唐朝的高丽官员,都与高藏同时遣返回高丽。又以从前的百济王扶馀隆为熊津都督,封带方王,遣返回百济,安抚百济遗民,因为百济几乎荒芜了,暂时留在高丽境内。
  高藏表面上对唐朝规规矩矩,获得了高宗的信赖,可是他一旦离开了唐朝的边界,马上收起哈巴狗的模样,想当狼狗了,他要重当真正的高丽国王!但是时势已经不同了,那些投降唐朝的原高丽官员没有几个愿意和他一起再闹腾,他们在唐朝生活多年,家人都在唐朝(那就是人质啊,高藏可以为了自己的帝王梦不顾家人,他们可不能都这样没人性,何况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数,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目标,把确定的亲人生命投入进去,这个世上有几人肯干?),为了一个过气王跟自己的全家亲人过不去,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蠢的人吗?马上有人把这一消息报告了唐朝的护送团,高宗迅速将他召回,流放邛州而死,终于将此人了解。其余高丽人迁居至河南,甘肃等州,最穷的人则留在安东城边(注意不是城里,而是城边,至于怎么生活,自然自己想办法,中国又不是专业扶贫队,何必管异族的穷人?自家的穷人还救不过来呢),至于那位百济王,更加窝囊,自始自终都不敢回故地。高丽百济自此彻底没戏了。
  四月里,河南河北发生了大旱,朝廷忙着开仓赈灾,于是人们自然而然的把这次旱灾与去年的彗星事件联系起来,原来那次彗星出现是是暗示今年的旱灾啊。幸好没有造成什么特别大的灾难,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国内局势不稳,吐蕃又来寇边,活捉了临河镇将杜孝升,命令他写信招降松州都督武居寂,杜孝升也是个有骨气的,宁死不作卖国贼,吐蕃人对他倒是很敬重,吐蕃撤军时将他放了,杜孝升重新收拾军队准备抗敌,高宗对他的气节很是赞赏,升他为游击将军。
  高宗一心想要解决吐蕃这个心腹之患,这时契苾何力已经病故,唐朝任命刘仁轨为全军统帅,率军伐吐蕃。
  刘仁轨虽然是一代名将,可是他的心胸不够宽,不能够以国家民族大义上看问题,他对李敬玄有私怨,明知道李敬玄不是将帅之才,(李敬玄是亳州谯县人,博览群书,尤善五礼,少时由马周推荐入东宫,招入崇贤馆侍读,服侍当时还是皇太子的高宗,此人非常强记,每年由他选择的士人上万,只要他见过一面,走在街上他马上就能够认出,是个学者型人物,但是从来没有上阵的经验)偏偏向高宗推荐,存心要李敬玄打败仗,还说要防守吐蕃,非李敬玄不可,李敬玄再三推辞,高宗还是任命李敬玄代替刘仁轨为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仍检校鄯州都督,同时又命淮安王李神通的儿子李孝逸事发剑南、山南的兵和李敬玄会合,高宗仍怕兵力不足,再次派人去河南河北招募猛士,且不问门第任何人只要条件达到,都可入伍------看来唐朝因为年年用兵,左右受敌,在兵源问题上已经有捉襟见肘的窘迫了。只是仓促召来的兵战斗力能够达到什么水平还真是难说,又用了一个根本不知兵的将领,这个仗可以说还没打就见了胜负。武后对他不熟悉倒还罢了,高宗认识李敬玄的时间也不算短,怎么还没有看出他并非将帅之才来?为何高宗偏要一个不会打仗的人去统兵打仗,到底是识人无明还是有意为之?如果是前者,高宗这位天子真不是天子之料,如果是后者,把国家大事当儿戏,无论为了什么原因,象这样的天子真是国家之祸,民族的晦气!我这千年之前为国捐躯的将士一哭!
  
  

作者:wangchaosdyt 回复日期:2009-04-05 12:04:20 
回复 
  d

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回复日期:2009-04-05 21:09:05 
回复 
  仪凤三年正月朝会,按理说是应该高宗接受百官和各国使臣的朝拜,可是这一次高宗却没有露面,代替他接受百官使者朝拜的是武后!这是怎么一回事啊?此时距离高宗之死还有五年,他的身体虽然差,却还没有到病入膏肓的地步,何况太子李贤在,并且曾经代替高宗监国,太子处事明审,很有从政能力,朝野称道,为何不让太子代替高宗出面而要由武后代替高宗?我想这应该又是武后对太子的一次施压,让太子李贤明白点,别要妄想和母亲挑战!高宗和太子的心理一定都十分不爽,但是他们却又都没有任何办法阻止武后干这种当时看来很离谱的事儿,可见武后对政权控制得有多紧!
  
  高宗一面准备和吐蕃作战,一面又准备对新罗开刀,这种想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作法只能是现代某个国家的幻想,自古以来任何一个聪明的军事家都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高宗居然想做这样根本就做不通的事情,可见他真的不懂军事------还好,他虽然不懂军事,听人家意见的肚量还是有的,侍中张文瓘不顾病重,让人抬着晋见高宗,劝他:“现在我们全力对付吐蕃尚且感到吃力,何必再去打新罗,何况那小子虽然没有事事顺从我们,但终究也只敢在半岛上装装样子,还不曾上门来挑衅,师出无名,于公于私都不利。”高宗原本就是不坚定的人,自然而然地顺阶下台,收回成命。不久张文瓘就病死了,算是临死前最后尽了一次忠。
    九月十二日,李敬玄率领十八万唐军与吐蕃将领论钦陵战于青海。右卫大将军彭城公刘审礼率前军深入,被吐蕃军队围攻,李敬玄害怕起来,不敢去救,致使刘审礼力战不敌被俘。听到刘审礼被俘的消息后,李敬玄又狼狈不堪地带兵逃到承风岭,挖了长长的泥沟以阻止吐蕃兵将,吐蕃人就将军队驻扎在高地,对唐军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幸好原高丽大将,现在的左领军员外老将军黑齿常之不顾年将半百(时年四十九岁),亲自带领敢死队五百人趁夜偷袭吐蕃营地得手,才为唐军解了围,李敬玄得此喘息之机,赶快收集余众逃回鄯州,虽未大败,锐气已失。监察御史娄师德在西征之时应猛士诏从军,等李敬玄败退时,又是娄师德受命收集散众,军队重振。
    刘审礼要倒霉多了,他的几个儿子向高宗请求到吐蕃去把父亲赎回来,唐高宗同意了,结果等儿子们凑够赎金,派次子易从赶到吐蕃时,刘审礼已经羞愧病卒,易从悲痛号哭(这是声泪俱下且声音大得吓人了,古人分得清清楚楚,据说有声无泪叫号,有泪无声叫泣,声泪皆有叫哭,哭声象号声一样且眼泪如泉涌叫号哭),哭得吐蕃人也动容了,把尸体还给了易从,易从光着脚把父亲尸体背了回来。
    论功行赏,封黑齿常之为左武卫将军,河源军副使。又派娄师德出使吐蕃,吐蕃将领论赞婆到赤岭欢迎他,娄师德又说好话又说大话,哄得论赞婆心神俱醉,数年不再犯边,娄师德回京,进封殿中侍御史,河源军司马,兼知营田事。而那个主帅李敬玄居然什么事也没有,大概高宗自知用人失误,不好意思再惩罚他,否则岂不是自打耳光?
    吐蕃使臣赶到长安,向唐高宗求和亲。和亲嘛,对唐朝来说倒无所谓,唐朝的女人多的是,随便挑一个就是了,原本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可是这次吐蕃指名道姓地要娶太平公主李令月,高宗就犯难了。
    当时太平公主才十四岁,长得别提有多么象母后武则天了,而且聪明活泼,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对唐高宗来说,虽然他有四个女儿,但是义阳宣城早已出嫁,安定公主早已夭折,太平公主几乎就等于是他的独生女了,而对武则天来说原本太平公主就是她的独生女,更是爱得象心肝宝贝一样,怎能舍得将公主嫁到那天边的地方?这不是把鲜花插在牛粪上?可是唐军新败,几乎没有筹码和吐蕃较劲,直接拒绝恐怕不好,武后心生一计,让太平公主出家当道士,借口要为亡外祖母杨牡丹祈福,然后赶快让公主搬进道观,堵住吐蕃的嘴。
    道士和和尚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是道教是中国教,继承的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身体发肤受自父母不可毁伤,所以头发和胡须都不需要剃掉,只需要将头发梳成道髻,或者戴上道冠就可以了。女道士的头上道冠和男道士不同,所以女道士又有“女冠”的别名。太平公主当道士是非常容易的,换上道服,戴上道冠,住进道观既可大功告成。
    太平公主原来的公主府,改名为太平观,同时又迅速地把高祖第十子,咸亨三年去世的宋王元礼的府第,经过一番改建,改成太平女观,让公主暂时住进去。公主天性活泼,当然不喜欢住在神秘兮兮的道观中,于是经常往返于宫观之间。
    这一年,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也长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婉儿的母亲郑氏在怀着她的时候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位神人给她一柄巨秤,对她说:“持此称量天下。”郑氏找人占卜,卜人说:“当生贵子而柄国政。”郑氏当然很高兴,免不得向人吹嘘,可是生下来却是一女,听到郑氏吹嘘的人都嘲笑郑氏,认为卜人的胡扯怎能相信?郑氏当然只能自叹自嘲一番而已。当上官仪父子被处死时,婉儿还在襁褓之中,郑氏抱着她被没入宫中为奴,郑氏庆幸上官家唯一的后代不是男孩,如果是男孩的话,必定要随其余家人一样流放岭南,孩子如此之小,肯定死在路上,即使侥幸成人,这辈子也不会母子相见的机会,幸好是女儿还能够留在身边亲自抚养。
    郑氏是太常少卿郑休远的姐姐,学识教养都很好,自然做了婉儿的启蒙老师(我再一次想到杨牡丹和武曌这对母女,看来高素质的母亲确实会有高素质的子女这句话在大多情况下都是不错的),婉儿聪明好学,郑氏的学问没多久就不够用了,郑氏申请让婉儿去宫中学馆向博士们学习,不久之后就成了博士们最得意的学生,婉儿在书法,算术,诗歌,音乐,礼仪,棋艺,经史等方面均成绩优秀。尤其地诗歌方面更是成绩非凡。
    终于婉儿的名声传到了武后耳朵里,武后亲自召见,一见之下,婉儿便获得了武后的刮目相看,她对婉儿的容貌言谈举止书法诗文极为欣赏,以识人之明着称的武后认定婉儿绝非凡骨,立即命令她离开掖庭,在自己身边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