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幼儿园手工吊饰:“社会心理新闻”:一种有待完善的新闻样式与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18:05:23
  社会心理新闻的产生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催生读者新的新闻需求;而新的新闻需求,则会催生新的新闻报道的方式和理论。由这种新闻史的事实和思路出发,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新闻传播界,完全可以提出一个较新的新闻概念——社会心理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型,社会心理新闻的出现有极其现实的社会土壤,它是由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所遭遇的矛盾所决定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2010美元,预计2020年可达35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DGP1000至3000美元这一阶段,被称为“现代化起步阶段”或“物质现代化”。此阶段全社会主要关注经济发展,它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在此期间发展速度加快,各种环境、社会、生态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缺失,公共物品短缺,社会公平失衡,这些都会造成社会心理压力,形成社会心理问题。如学者所言,高度现代性的物化世界导致各种“亚健康”的精神病理状态。面对流动易变且纷扰繁杂的现代性物化世界,形成稳定健康的精神生活殊为不易。“忙碌的工作、残酷的竞争,看似风光,实际上每天都在压力中痛苦挣扎:指标的压力、裁员的威胁、老板的脸色、同事关系、家人的抱怨、电脑的辐射、睡眠不足等等,都在吞噬着我们心灵的健康”,一位外企白领感慨地说。同时,人们在升学、职业、择偶、居住地和生活方式上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但选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心理冲突。此外,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交通堵塞、住房拥挤、噪音污染等都迫使人们不得不加以应对。

  但另一方面,对于个体形成社会支持的人际网络却在不断变得日益脆弱,城市的钢筋水泥加剧了人际之间的冷漠化;居住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人们的陌生感增强;社会化的交往方式使熟人越来越多,而朋友越来越少;爱情和婚姻的选择度加大,使得情感的港湾变得时时要提防危机的出现。①实际上,置身于物化处境中的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大都处于某种“亚健康状态”,人们之所以经常用诸如郁闷、浮躁、烦、焦虑、畏怯、压抑、失落、疲惫、无奈、无聊、孤独、迷茫、被抛、荒诞、绝望等等词汇来描述当下的精神感受,就是因为这些词汇表征了现时代精神生活的日常情状。

  在心理救助和咨询短缺的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渠道,如心理咨询或阅读心理小说等。根据市场规律,短缺物品需求量大,价值上扬。所以,从受众信息需求的角度看,关涉社会心理问题的新闻报道有着较大的信息发展空间。社会心理新闻就是以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为基础,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来描述、揭示、解释某些社会心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非正式渠道、另一种形态的心理咨询,有着一定的受众群和社会需求。

  社会心理新闻的基本特征

  只要稍加留意就会感觉到:随着受众对“心理问题”的关注,“社会心理新闻”也悄然出现。新闻报道,尤其是报纸中新闻报道的“心理”或“社会心理”的成分在增加。实际上,目前各类报纸中已经出现了带有“社会心理”特征的新闻报道。概而言之,这类新闻具有如下特征:

  一、反映“心理事实”

  为论述“心理新闻”存在的合理性,笔者提出“心理事实”这一概念。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在实际生活中,所谓“事实”一般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物理事实。即在物理意义上自然发生的事实,例如各种自然灾害以及灾难,例如地震、海啸、飞机失事。二是社会事实。即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件,自然灾害加上人类的活动也可以成为社会事实,例如围绕“汶川地震”的人的活动。三是心理事实。即在人的心理、精神层面上存在的大量事实。

  传统新闻定义过多强调了对前两类“事实”的报道,而对第三种“事实”有所忽略。实际上,既然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都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对社会心理状态的报道可以成为“社会心理新闻”或“心理新闻”——从新闻专业角度看,这正是本文所提出的概念之所以能够成立的基本理由。试以《87.5%的人感觉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的报道为例,它所反映的就是一种“社会心理事实”: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5068个受访者中,87.5%的人有类似“熟人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的感觉。记者曾经听到身边不少人抱怨:心情不好的时候,拿出手机,却不知道要打给谁;周末想出去玩,往往找不到伙伴;有时候想出去吃顿饭,都会为人选问题发愁。

  其中,45.3%的受访者承认,在自己的众多熟人中,真正称得上朋友的不到5个;另外,有34.3%的人表示,自己的朋友仅有为数不多的6—10个——换句话说,八成受访者认为,算得上朋友的人不到10个。与此同时,30%左右的受访者称自己的熟人数目在51—100个之间,另有26%左右的人认为自己的熟人数目超过100个。

  记者在对北大、人大等几所高校毕业生进行采访时发现,毕业时间越长,朋友就越少,孤独感越强烈。姜琳是人大98届毕业生,她说:“刚毕业那会儿同学还经常聚会,后来就越来越少,现在一年能聚上一次就不错了。”提及大学同学,姜琳有些感伤,她说,以前的好友,现在大多没有联系了,最多是在网上见到时聊几句。

  这一报道以问卷数据为依据,真实地反映出现实中国人的一种“社会心理事实”——渴望友谊而现实中友谊匮乏,并揭示了其存在原因:

  “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忙、压力大,谁也不敢轻易去打扰别人。”姜琳这句话,让很多都市年轻人感同身受。王剑毕业以后,就再没有跟同学联系了,“不是不想,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在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64.8%的人认为,社会的流动性是造成朋友越来越少的原因,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容易“丢失”友谊;还有58.9%的人认为,社会的压力也不可忽视,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人来说,工作忙、压力大,根本无暇沟通和交流。②

  而这种原因,是有现实或事实依据的,确是一种社会现实。2008年4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命小康”进行了调查。在《小康》的调查中,接近80%的人感觉到了压力,或者为工作,或者为生活;有人因为生存压力,也有人因为发展压力。调查结果显示,人们目前承受的最大压力来自工作。其次是家庭生活压力,紧接着是身体健康压力及婚姻情感压力。受访者表示,工资薪酬未如理想、竞争激烈、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是造成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③在此大背景下,确实无暇沟通与交流,久而久之,必然会“感觉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二、积淀性或非即时性

  “社会心理新闻”的时间性或即时性相对不强,这一点与其他新闻形式注重时效性很不一样。无论关于新闻有如何多样的定义,“时效性”、“即时性”、“新鲜性”、“时新性”无疑都是必要的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但是,由于“社会心理新闻”的采写对象是“心理事实”,而“心理事实”往往有一定时间的积淀,是对一个阶段所积累的“心理事实”的提炼与概括,所以“时效性”或“即时性”等不是“心理新闻”的必备要素。换言之,由于“社会心理新闻”的报道对象都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所以具有“非即时性”的特征。试以《同学聚会:当怀旧变成一种资源有时相见不如怀念》为例:

  小C毕业才4年,可她却早已厌倦了每年一次的同学聚会。“每次都是先吃饭,再K歌,有时候甚至玩个通宵。可是热闹过后,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有种莫名的空虚感。”和小C不同,B君是中国最早的大学生之一。毕业20余载,班里同学,有的成了略有成绩的小领导,有的下海经商,腰缠万贯;有的远赴他乡、谋求更好的发展,有的则回到家乡,过着幸福安逸的小日子。1995年,在几个同学的召集下,他们班有了第一次同学会。第一次聚会,大家都很激动,回忆起以前的大学生活、老师和同学,还有那曾经留下足迹的宿舍、食堂、操场……离别之前,大家意犹未尽,于是约定,每两年聚一次。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可是,年年岁岁“话”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参加聚会的人却越来越少,可说的话题也越来越少。翻来覆去地说着当初学校里的那些“破事”,就连比较怀旧的B君,也往往因无话可说而觉得颇为尴尬。

  同学聚会,明显不具有时间性,而是一种具有很强情绪和精神色彩、积累了一定阶段的“心理事实”,折射出社会万象,人生冷暖。

  燕子2002年毕业于北京某名牌大学,班里38个同学有30个留在北京工作,这为他们不定期举行同学聚会创造了条件。可是,喜欢热闹的燕子近来却不太想去参加,为什么呢?“每次聚完会,我都会郁闷好一段时间。”燕子说,除了婚嫁问题,工作也着实让她心烦。“像我这种一个月只有不到2000元的人,比起那些月薪好几千甚至上万的同学,心里会有很大落差。越来越多的女生穿名牌、谈时尚,而我呢,显得太寒碜了。”本来是想放松心情,没想到反而陡增压力,这是燕子不想再参加同学聚会的原因。事实上,很多人在参加同学聚会时,都和燕子一样悲喜交加:喜的是同学重逢,悲的是自身境况。因为几乎所有的同学聚会,都是有的人吆三喝四、意气风发;有的人相形见绌,只是坐在角落里静静地抽烟或者喝着饮料。④

  实际上,这里已经涉及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平行社会比较”。1954年,美国学者利昂·费斯廷格提出“社会比较”概念,他指出,“比较”是人了解自我、实现个人自尊的重要线索,它是个人自我评价的内驱力,目的在于知晓自己在群体中的准确位置,在缺乏客观标准和客观信息的情况下,他人就成为最好的参照物。而进行比较的个体越相似,比较的驱动力就越强,于是形成“平行比较”。即:一般说来,人们都倾向于将自己与相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这里的相同水平包含:相同年龄、相同环境、相同背景、相同职业、相同群体、相同种族等等。⑤而“同学”这一群体,相似性最强,是最适合作“平行比较”的对象。而“同学聚会”则为这种比较提供了一种契机和平台,构成一种“平行比较”的场所。而“整个同学会将引发你关于职业成功与个人价值的巨大焦虑和陡然担忧”⑥,这正是社会心理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三、具有普遍性与体验性

  一般的新闻报道只针对一个具体事实,对人的影响具有“一次性”;而“社会心理新闻”的报道对象与内容具有普遍性,是多次地、重复地发生的“心理事实”。如上文所例举的《同学聚会:当怀旧变成一种资源》的现象,就是多次、反复、重复发生的“事实”,不仅有很强的心理、情绪色彩,还会在社会中许多人身上发生,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下面这则《春节:唤起全民族的共同情感》就属于这类“心理新闻”:

  在信息化时代的现代生活中,不少人对春节满怀期盼的同时又不无怀疑:短信拜年、旅游购物……这些“简化”手段、“快捷”方式还是中国人的年吗?以至有人大声疾呼要“保卫春节”。“这未免太悲观了”,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春节是一家人团聚的节日,带有强烈的生命情感,凡是有很强烈生命情感和人间情感的东西都不会轻易失去,最好的证明就是每年有上亿人从外地回家过年,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什么东西能使全民族共有这样的情感,那就是节日和传统的力量。”⑦

  接着,这则新闻又分别以“重亲情团圆:春节最核心的内涵并没有变”、“游子怀回归之心,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只要不是人为削减,就不会影响传统继承和发扬”、“春节:要‘保卫’更要发展”为子标题,并在其中分别穿插了具体个案事实,构成了一则很有特色的“心理新闻”。之所以说它是“新闻”,是因为它是以“事实”而不是“分析”或“心理报告”作为载体的。例如:“在广州某媒体工作的小麦早早地就为家人准备了春节礼物,并决定放弃与男朋友出游的机会,留在广州陪伴家人。‘平时工作太忙了,而且经常出差,即使放假也总是把工作带回家做,现在应该趁过年好好陪陪父母。’小麦说。”又如“西安的郑女士今年决定和朋友一起,到安徽南部的古老村落里过春节。繁华而喧嚣的都市令她一年中忙碌得不可开交,在这全家团圆的热闹节日,她却无比渴望悠闲和宁静。”

  上述新闻意在反映中国人的一种普遍的共同情感和心理感受,并且是以“心理事实”的个案方式呈现出来的,其反映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和可重复性。由于其普遍性、重复性的特征,所以这种新闻的效果也就具有了体验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或可称之为“体验式新闻”。在诸多新闻分类和品种中,最接近“体验式新闻”的,就是“心理新闻”了。因为这类新闻,不是主要提供信息,而是以反映“心理事实”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一种体验,而用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姆的话说,“体验是难忘的”。下面这则《奥运大幅提高国人幸福感》就涉及了人的心理体验:

  奥运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进行的另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网友认为北京奥运会改变了自己的生活。47.6%的人因为奥运“心情变好了”,21.2%的人“家人团聚的时间多了”,有调查还发现奥运让近两成人推迟跳槽。奥运会给中国老百姓的家庭带来了欢聚,带来了话题,带来了兴奋。三口之家只有晚饭才聚在一起的状况发生了变化。孩子的暑假作业可以缓缓再做,爸爸的工作可以先放一放,妈妈也从厨房出来了,吃饭就叫外卖好了。三口人坐在同一张沙发上,一起看比赛直播,一起聊奥运金牌。⑧

  而奥运结束,也导致中国人心理上的一些变化,对此,新闻媒体也给予了及时的报道。如《奥运结束上班族遭遇“忧伤”专家为心理调整支招》:

  “哎,多么希望年年举办奥运,一次就办半年啊!”在广州某大型国企上班的阿彬笑言。从昨天开始,他又恢复朝九晚五为工作忙、回到家遥控器被老婆霸占着看韩剧的“苦闷日子”。阿彬恋恋不舍地收起“奥运掌中宝”,告诉记者,奥运闭幕式这个周日是最后一个狐朋狗友齐聚家中喝啤酒、老婆打扫仍无怨无悔的好日子了……小杭是名初一学生,他平时就非常喜欢踢球、骑车,奥运会期间他几乎一场没落,天天在电视机前守候十个小时以上。“爸妈说看奥运比赛总比我打游戏要好。”半个月下来,小杭对运动员们的经历如数家珍,但眼看奥运结束、开学在即,小杭心情一天比一天郁闷。……据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理科李炜主任介绍,观众对奥运比赛投入持续长时间的热情、精力,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已经随之“潜移默化”更改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习惯,而当执著关注的对象行将结束时,难免会感到短暂的空虚和迷茫,但很快这种失落就会被生活中新的变化、新的目标取代。⑨

  如果用“体验经济”的“以货币换感受、换快乐、换体验”、“给顾客留下难忘的愉悦回忆”等特点来衡量,上述“心理新闻”无疑具有这种特征。

  如何看待社会心理新闻

  在新闻实践中,“社会心理新闻”已经出现,但它只是一种感性的、经验的存在,并没有上升为有专业知识指导、有意识的理性新闻行为,亟需理性总结,以便指导实践。为达此目的,就要从新闻专业的学理角度廓清“社会心理新闻”的面貌。从西方新闻理论分类来看,“社会心理新闻”不属于客观报道理论,而属于深度报道理论;从具体写作类别来看,它不是一种纯新闻,而是属于解释性报道,主要从社会心理角度对新闻学的“5个W”进行了延伸;从成果形态来看,它又带有特色新闻、特稿写作的特征。

  目前关于社会心理新闻的写作正处于自发的、无意识的状态,要了解社会心理新闻,首先要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知识点。一般而言,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知识框架为:自我意识,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社会影响、集群行为、群体心理。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对于观察社会心理事实,采写社会心理新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以上面所举《87.5%的人感觉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为例,它以问卷数据为依据,真实地反映出现实中国人的一种“社会心理事实”——渴望友谊而现实中友谊匮乏。而友谊、朋友、亲密关系等,又属于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人际吸引”的研究范围;而在“人际吸引”中,又可以细分成“能力与喜欢”、“外貌与喜欢”、“报酬与喜欢”、“相似、互补与喜欢”、“临近、熟悉与喜欢”等范畴。如果了解这些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再去写此类报道,就会提高报道的质量。

  总之,“社会心理新闻”这一概念及新闻样式的提出,既能为新闻类型研究开辟一个新的领域,也能为一线新闻从业人员提供一种既有操作性价值、又具理性指导意义的新闻写作范式。

  (作者 刘畅 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