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口腔医院上班时间:115-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48:14

在困难和挑战中奋力前行——回望十一五

 顽强战胜艰难险阻,努力避免大的起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跌宕起伏的“十一五”,中国写下充满艰辛的答卷。

奋力摆脱危机冲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向新的高度发起冲刺——催人奋起的“十一五”,中国写下蕴含希望的答卷。

着力破解民生难题,加大惠及民生投入,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凸显民生的“十一五”,中国写下温暖人心的答卷。

  在困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十一五”,我们站在新的高度上。

 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中国经济航船始终在平稳较快中奋力前行--回望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我们写下充满艰辛的答卷

  18日,晨曦初露。中国天津港。

  刚刚从欧洲返航的“致远”号中国远洋运输万吨巨轮鸣笛靠岸,塔吊高耸的集装箱货运码头又开始了吞吐和喧嚣,工人们进入新一天的紧张忙碌。

  然而就在一年多前,这个中国第一大人工港还深陷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中,业务萎缩,工人停歇,空箱堆积如山。

  天津港的困局与新生,是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真实图景,也是即将过去的“十一五”中国经济运行的生动写照:从“防过热”到“保增长”,从“稳健”、“从紧”到“适度宽松”,从放慢脚步的冷静到生死时速般的赛跑,过程跌宕起伏,应对惊心动魄。

  中国经济是以一路高歌猛进之势跨入“十一五”的。头两年,承接和延续新世纪以来的上升周期,中国经济“火势”不减,在旺盛投资和繁荣出口的带动下,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增速一度达到13%。但同时,经济增长也面临着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在此情况下,“防过热、防通胀”的宏观调控任务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成为这一局面下的必然选择。

  然而,突变仿佛就在一夜间。2008年,当人们还在为“双防”政策如何发挥效应、中国经济怎样适度降温谋划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突然袭来。当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滑,阴霾笼罩着中国经济。

  形势的困难和复杂远非如此,一连串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更加出乎人们的意料: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严重洪涝灾害……灾难深深刺痛人们的心灵,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运行造成严重冲击。

  形势越是复杂多变、充满挑战,越需要保持清醒头脑。中央反复强调,既要充分认识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充分准备;又要正确估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迎接各种挑战,奋力渡过难关。

  对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切都是空谈。危急和关键时刻,中央迅速对宏观政策作出方向性调整,从紧缩转向扩张,通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启动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保增长的举措迅速拉动中国经济反弹。2009年二季度开始,中国经济稳住阵脚,逐步回升,到全年实现9.1%的增长速度,以一道亮丽的“V”形曲线站在世界经济的潮头。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世界银行报告指出。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为11.1%,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于“十一五”开局之年的水平。专家预计,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应不低于9.5%,五年间的平均增速超过10%。

  “可以看出,虽然内外环境变化的剧烈和复杂程度超乎想像,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始终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指出。

  由于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国不仅迈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也不断前移。规划《纲要》提出的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将超额实现。

  “我们的一条基本经验在于宏观调控政策把握得当,出手果断,其背后是宏观调控能力和艺术的日益成熟,这将为‘十二五’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

  目前,中国经济正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特别是,如何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正日益受到各方的重视,并被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寻求新突破,发起新跨越。面对瓶颈约束凸显和内生动力不足,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技术崛起,中国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持续发力--回望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我们写下蕴含希望的答卷

  历经5年时间,我国首座采用自主品牌技术CPR1000建设的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将于20日上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从而提前实现在“十一五”末并网发电的目标。

  作为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5年间我国明显加快了核电产业发展的速度,目前已核准核电项目机组32台,其中在建25台机组,是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其实,加快发展核电只是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其中一个例子。在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持续发力,努力寻求新突破、发起新跨越,贯穿“十一五”风云变幻的全过程,成为镌刻在“十一五”答卷上的充满希望的一笔。

  在中国经济带着连续三年两位数以上的加速增长进入“十一五”的同时,中国的发展也日益行进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可承受边缘。以“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为例,那一年,中国消耗了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的钢铁和70%左右的油气,却只创造了占世界5%左右的GDP,单位GDP能耗在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

  震耳的噪音、升腾的灰尘、污染的河流频频发出警示: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淘汰落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基于对发展瓶颈制约的深深忧虑,基于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期待,“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确定为约束性目标,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10个五年计划中未曾有过。“不摒弃粗放的发展方式,就不可能看到未来的希望。”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帆说。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向高耗能、高污染频频亮起红灯。“十一五”的前四年,累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

  今年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各地除了要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企业,还须在媒体上公告并接受群众监督。“压力巨大,但单位GDP能耗已呈下降趋势,降幅也有所提高。”工信部负责人表示,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指标应能按期完成。

  高耗能、高污染的弊病显而易见,而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标准话语权缺失,则是隐藏于中国经济这一庞大躯体内的致命伤,国际金融危机更把这一伤痛以生死存亡的方式撕裂开来:由于身处国际产业链分工最低端,由于过分依赖出口,“中国制造”在危机袭来时难堪一击,仅广东东莞一地就有数以千计的企业在危机爆发的瞬间即宣告倒闭。

  伤痛刻骨铭心,催人奋起。面对严峻形势,中国经济毅然向自主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活力。截至2009年底,我国依托工业企业建立了127个国家工程中心和63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0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已占到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数的50.7%,在转型升级和核心竞争力上迈出坚定步伐。

  “十一五”期间,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相继取得成功,国产新支线飞机首次翱翔蓝天,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等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高档数控机床、“核高基”等关键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近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再传捷报:我国主导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TD)”有望在下个月被国际电信联盟最终确定为第四代移动通信(4G)国际标准。“这为我国由通信大国向通信强国迈进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说。

  事实上,在抢占战略新兴产业制高点上,中国早已开始行动。无论在金融危机冲击最困难的时刻,还是经济走向复苏的后危机时代,国家都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并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先选择节能环保等七个产业加快推进。中央财政为此已安排专项资金上千亿元。

  在深圳,比亚迪携手戴姆勒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共创新品牌,计划于2013年推出首款新车;

  在上海,今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将力争新增规模1000亿元以上,继续快于全市工业增长;

  在陕西,这个传统的能源大省正将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列入重点发展规划中,两年后将建成五个光伏产业集聚区;

  在天津,在苏州,在各地,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创新实践方兴未艾……

  “这是中国经济在新的起点上亟须回答的时代课题。”清华大学国情中心主任胡鞍钢说,谁能把握这个契机,谁就将抢占未来的制高点,赢得未来竞争主动权。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党和政府最深情的牵挂--回望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我们写下温暖人心的答卷

  民生,因赋予了公平与正义的内涵而更有分量。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的内容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逾越了城乡这道鸿沟,中国将迎来新的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农经学院教授朱信凯说。

  即将过去的五年里,无论是经历经济的“寒暑”,还是直面灾难的冲击,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

  家住吉林省白山市松江河镇的王美志,上半年告别了居住几十年的木板房,乔迁新居。“我的好日子终于开始了!”搬进楼房那天,王美志热泪不止。

  近年来,部分大中城市房价高企,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望房兴叹,议论不断。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启动了保障性安居工程,旨在增加有效供给,稳定社会预期,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居,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今年底,全国将新建保障性住房58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20万户,力度为历年之最。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十一五”期间,民生理念凸显在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由于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转向非农产业,我国粮食产量一度走低,农民增收缓慢。在紧要关头,中央确立统筹城乡发展、“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强力支农惠农。

  统计显示,到2009年,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实现6连增。2007年到2009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均高于规划《纲要》提出的年均5%的增长目标。

  改善民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随着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制约也日显突出,从城市到农村,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还相当普遍。“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但是,这距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距离,需加快跟进。”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保江说。

  越是困难时候,越要高度重视民生。

  国际金融危机在严重冲击经济运行的同时,也使民生问题遭遇挑战,在最严重的时刻,全国有上千万农民工失岗返乡,600多万大学生等待就业。中央把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措施进行缓解。2009年上半年,400多万高校毕业生找到工作,90%以上的农民工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当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低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5%以内的控制目标。

  越是困难时候,越要向民生倾斜。

  在2008年应对危机的4万亿元投资中,民生部分接近7000亿元。这一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央政府的施政蓝图,也是一份份心心相连的“民生清单”。“十一五”期间,集中财力加快办成几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大事、实事,每年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里--

  2006年: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被列为当年财政投向的重点,中央财政以1859.82亿元支出为困难群体撑起“保护伞”;

  2007年:直接惠及民生的“真金白银”达7000多亿元,占中央财政当年总支出的近三成;

  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突破1万亿元,对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民生和灾后重建投入1.1万亿元以上;

  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和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超过1.6万亿元。

  分量愈来愈重,措施愈来愈实。

  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成为“十一五”期间令人难忘的记忆。

  在跌宕起伏的“十一五”,我们书写了精彩的篇章。

  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我们将续写新的辉煌。

 

 

十一五,我们即将走过


    从百年不遇的冰雪中走过,从险象环生的大汛中走过,从席卷全球的危机中走过。我们走过一道道难关,步履从容。
    用武广高铁追风的速度,用鄂西高速穿山的坚韧,用“天河”拥抱蓝天的激越与豪放,我们大步流星,把日月的光辉化为时代的精彩。
    伴着山水间愈见葱茏的绿色,伴着城与乡越走越近的身影,伴着流淌在千家万户的朗朗笑声,我们昂首阔步,在古老的土地上展开现代化的恢弘画卷。
    平凡的五年,历史的瞬间。我们走过十一五,用巍巍荆山、滔滔汉水的豪迈证言,变平凡为不朽,化瞬间为永恒。

    一个中部省份的历史性跨越

    2006,禽流感来势汹汹;
    2007,冰雪连天大地发抖;
    2008,金融风暴越过大洋席卷而来;
    2009,一场甲流送来一场大考;
    2010,连天暴雨冲堤漫堰,两江洪峰夹击荆楚……
    五年,我们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经受了一场又一场的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惕厉奋发,负重前行,交出了一份又一份精彩的答卷。
    2008年,荆楚大地把一份长久的期待变为现实的喜悦。
    这一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1330.38亿元。湖北扬眉吐气,跻身全国“GDP万亿元俱乐部”。
    这是荆楚发展史上的又一座丰碑;这是一个中部省份的历史性转身。
    改革开放30年,我们曾经不间断地认识差距,感受差距。前有标兵,标兵越来越远;后有追兵,追兵越来越近。荆楚儿女,尽管雄心未泯,也深感压力重重。这一转身,我们把沉重的压力转化为赶超的动力。
    2006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2007年,增幅比提高为3.1个百分点;2008年跃升至4.4个百分点;2009年再次提高为4.5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增幅比攀高到4.6个百分点。这个逐年攀升向上的红色箭头向世人昭示,我们承认差距,但有能力缩小差距;我们敢于赶超,也有能力实现赶超。
    质的飞跃,靠的是量的积累。随着这一历史性转身,一批优势产业在楚山汉水间雄奇崛起。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纺织、食品等6个产业先后跨过千亿大关,成为支撑湖北经济大厦的擎天巨柱。
    不管东南西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走过十一五,我们更加深切地懂得,加快发展,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更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只有一个一个地突破发展的瓶颈,一项一项地落实发展的规划,一点一点地累积发展的成果,才有五年间精彩的一跃。

    “两圈一带”舒展战略宏图

    走过十一五,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9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这两个日子之所以值得纪念,因为它标志着武汉城市圈的改革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湖北由此跃上共和国科学发展的最前沿。
    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及周边八市构成的城市圈,向着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集体上路了。
    武汉城市圈领跑,其他地方怎么办?
    发展经济学告诉我们,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
    荆楚大地的决策者,以前瞻的眼光,精心布局。2008年7月、12月先后召开的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九届五次全会上,省委书记罗清泉明确提出,“在继续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同时,加快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
    一个全新的战略浮出水面。
    武汉城市圈以建设“两型社会”为目标,以推动“五个一体化”为路径,成为全省改革发展的龙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引擎,探索一条内生型发展道路;长江经济带既突出流域特点,又融入两圈之中,应和了国家经济主轴的大战略。
    “两圈一带”,从战略的提出,到规划的跟进、项目的落实,不仅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为之一新,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干部群众科学发展的思想境界,成为湖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创新区域发展模式的时代性标志。
    金融危机袭来,国家启动应对机制。我省“两圈一带”万余项目走上前台,争取中央新增投资近150亿元。“两圈一带”,成为应对危机的支撑平台。
    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我省“两圈一带”众多项目与外商对接,十一五实际利用外资已达203.9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两倍。“两圈一带”,成为两个转移的承接平台。
    把地理特征彰显为经济特色,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重点突破和协调共进兼顾,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并举。“两圈一带”,把“北京话”和“湖北话”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事”是科学发展的依据,“求是”是科学发展的抉择。我们走过十一五,把党的思想路线的灵魂,化为一路高歌的坚实脚印。

    把创新写在发展的旗帜上

    2009年12月8日,继北京中关村之后,武汉东湖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也许,这样一块金字招牌,对于湖北发展潜在的战略意义,还有待时日的证明。但在即将过去的十一五,它所彰显的精神内核集中体现着全省人民的发展诉求。
    湖北,突出的优势在科技,崛起的希望在创新。“高举自主创新旗帜,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北,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省长李鸿忠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铿锵话语,张扬着荆楚儿女的不懈追求。
    靠着这种追求,光谷人把光纤棒的拉长技术做到世界第一,把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做到世界第一;全球首台71英寸LCOS激光显示器在光谷问世,全球首发“红光NVD高清视盘机”在光谷上市。
    靠着这种追求,襄樊人抢先布局,率先形成新能源汽车“两纵三横”的产业格局;宜昌人不断刷新磷矿开发技术,创造出一个个全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荆门人独创废旧利用技术,每年从废弃资源中“抠”出经济效益60亿元以上。
    靠着这种追求,湖北人在代表创新能力的国家科技奖中,获奖数目不断攀高:2006年15项,2007年20项,2008年27项,2009年34项。
    靠着这种追求,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省工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今年上半年增长34.8%。
    更为可喜的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全省相继启动科技投融资、产学研结合、创新型企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等五大专项行动,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将成为“湖北创造”的强有力的推手。
    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湖北人从来不甘心于做平庸的追随者,而要做新兴产业的赶超者和领跑者。
    十一五,我们把创新写在发展的旗帜上。

    让人民切实共享发展成果

    走过十一五,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其实是我们身边的细小的变化。2006年春季开学的时候,恩施自治州8个县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不用再交学杂费了。
    两年后,全省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都不用交学杂费了;农村学生连教科书费也免了。
    入学难、看病难、就业难……一个个“难”字,曾让老百姓愁眉紧锁。
    十一五,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尊严。老百姓“难”在哪里,党的关怀就向哪里倾斜,政府的作为就在哪里施展。
    “三农”曾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通过仙洪新农村建设、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7个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88个乡镇新农村试点等多层次示范推动,全省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跨过5000元大关,四年增长62.4%。
    就业乃民生之本。十一五前四年,我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8万人,高于十五时期新增就业总数的40%;全省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培训和面向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基本建立。素质的全面提高,让劳动者体面劳动。
    健康乃大众所求。我省五年来不断加大卫生投入力度,完整建立由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四位一体的基本医保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平民百姓“小病扛、大病拖”的窘况被“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所取代,由疾病生出的愁容被健康爽朗的笑声所取代。
    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让低收入者挺直腰杆;完善扶贫机制,密织救助网络,为特困群众撑起一片蓝天。让老弱贫穷者皆有所依,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十一五,把太平盛世的阳光,洒向荆楚每一寸土地。
    人们用乔迁新居的礼炮鞭花、用遍布城乡的轻歌曼舞、用万家团聚时的举杯祝福、用留连山水间的愉悦欢欣,不断推高荆楚大地的“幸福指数”。
    一个大写的“人”字,矗立在大江两岸。

    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五年迎面走来

    五年,岁月峥嵘;五年,河山巨变。
    走过十一五,我们用激情点燃智慧,用创新实现超越,把危机变成机遇,把机遇化为蓝图,用7000万英雄儿女不灭的雄心和不屈的意志,书写了荆楚发展史上最为绚烂的篇章,也为共和国前进的车轮输送了宝贵的“湖北能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留下了深刻的“湖北烙印”。
    展望十二五,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五年迎面走来。
    “两圈一带”的战略宏图,将重塑楚山汉水的新容貌;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将重构湖北经济的新版图;蓄势待发的新兴产业,将引领结构调整的新潮流;自主创新的发展大旗,将汇聚走向未来的新能量……
    一个全新的十二五,一段赶超的新征程,将铺展荆楚大地又一幅气势恢弘的画卷。
    共和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将巍然挺立在楚山汉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