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下巴变长:我军牛人李增援!快速对抗射击:每秒命中3个目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3:30:14

我军牛人李增援!快速对抗射击:每秒命中3个目标

2011年12月27日10:23    来源:中国军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字号
推荐阅读更多
  • 海军护航行动三周年 投票有惊喜大奖!
  • 2012!新一代"铁甲杀手"即将上阵…
  • 世界明星战机:歼-20 歼-15上榜…
  • 震撼!解放军官兵零下25度练精兵
  

“快枪手”李增援



  中国军网记者频道(刘平 记者李元珍)暗房内漆黑一团,寂寥无声,透着一丝阴森与诡异。中士李增援凝神屏息,轻挪碎步,黑洞洞的枪口随着他警惕环视的目光快速闪转。突然,右前方、右后方几乎同时闪现两个鬼魅般身影。“呯、呯”……电光石火之间,李增援摆头、转身,枪响靶落,一气呵成。

  在李增援每天的训练中,都要数百遍地重复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这种实战性严格训练,为他在特战大队赢得了“快枪手”的殊荣。

  一次军事观摩表演中,担负快速对抗射击演示任务的李增援,再一次将“快枪手”的称号展示得淋漓尽致:在运动状态下,1分钟时间内,使用92式手枪、95式步枪两种武器,对46个随机出靶目标进行精确射击。其间,还要3次更换弹匣,1次更换武器,跑完100米距离。

  通过专业测算,李增援每秒钟必须击中3个目标才能完成任务。

  “人体最快反应速度只有0.2秒,这是真的吗?”

  录像显示,每0.3秒射出一颗子弹,千真万确!面对事实,任何惊疑与不解,都在给“快枪手”这个称号增加分量。

  在强手如林的特战大队,能够让大家心悦诚服地称为“快枪手”,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铸就忠诚无私的坚定信念



  2003年,从小喜欢军人的李增援,终于如愿以偿穿上警服,被分到北京总队十三支队。新训生活的第一天,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开训动员,大队领导作了一番热情热情洋溢的致辞,而后,一队身着迷彩服、戴皮手套、足蹬军靴的骨干迈着整齐的步伐,气宇轩昂地走至操场中央,为新兵表演军事动作。只见他们一个个身手矫健,静时定如处子,动时疾似风雷,每一个动作都挟裹着巨大的能量,直看得新战友们热血沸腾,眼花缭乱。

  “看见没有,这就是你们努力的方向。”观摩完演示,班长不失时机地给新战士们打气鼓劲:“只要你们好好练,人人都能达到这个标准。”

  那时,李增援暗自立下誓言:一定要成为一名特战队员,练就一身好功夫。在他看来,拥有这样的身手,正是他向往的功夫之道。

  新训期间,李增援各项工作都比较出色,与战友相处也很融洽,但最为出彩的,还是新训大队组织近千名新兵参加实弹射击考核时,他打出47环的成绩,位列第三名,他也因此被新训大队评为优秀士兵。爸妈打电话告诉他,优秀士兵喜报是镇人武部敲锣打鼓送到家中的,左邻右舍啧啧称赞,风光无比。

  三个月的新训生活结束的前一天,排长传达大队通知:特战大队拟在新兵中挑选后备队员,政治思想好、军事技术精的可自愿报名。

  这个机会,李增援当然不肯放过。他立即向副班长汇报思想,要求报名。副班长犹疑了片刻,说:“那里的队员多数都练过武术,或者是有体育专长的,而且训练很苦,你要想好了。”

“没问题,我一定会努力的。”李增援听出副班长语气中的意思:进入特战大队,军事基础好是必备素质,决心大不大也很关键。

  李增援报名了,顺利地通过了体能、障碍、擒敌等基础科目考核,被分到一区队二班,参加更为严酷的八个月强化训练。

  接下来的八个月,无疑是李增援人生中脱胎换骨的炼狱。每天早晚各一个五公里,雷打不动。每周还有两趟10公里越野。每天累计跑步20公里。

  作为家常便饭的基础性训练科目——体能训练,更有独到之处。晚上熄灯前,全班战士成两排排开,做俯卧撑,每人身下铺一张报纸,什么时候报纸被汗水完全打湿,就可以自行喊“报告”,转入下一个训练科目——仰卧起坐,班长把关合格之后,方可上床睡觉。

  夜间,同样没有消停的时刻。有时刚刚躺下,刺耳的紧急集合的哨声突然响起来,战友们在黑灯瞎火中匆忙摸索着各自的衣服、腰带和背包,跌跌撞撞地冲到操场上,闷声不响地跑完一个五公里。折腾一个小时,再上床时,连衣服都不想脱,倒头就睡。下一个哨声又不知会在什么时间响起。因此,纵然是在睡梦中,心中也始终是悬着一个问号,时刻保持一份警惕。

  超强度的训练,李增援感到肌肉里像是注射了醋,腿里像是灌了铅,膝关节常常呈浮肿状态,整个身体都要散架了。

  面对严酷的现实,大家的激情之火很快被浇灭,有的队员没能“熬到”训练结束,就提前回到了老部队。

  终于有一天,李增援按捺不住颓废的情绪,找到新兵中队的排长任齐敬,说出了自己的惶惑。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别后悔,如果你主动退出就是逃兵,是孬种,没有人会看得起你。”末了,排长甩给他一句狠话:“就是死,你也要死在那里。想回来,门都没有。”

  排长的话犹如惊雷乍响,深深地刺痛了李增援。

  “当兵就当特种兵,这不正是我当初梦寐以求的夙愿吗,怎能被这点儿苦和累打倒?”此刻,李增援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进退维谷的危险境地,前进后退,就在一念之间,他不停地对自己说,决不能半途而废。

  就这样,怀揣苦楚的李增援,咬紧了牙关,回到了训练场,开始了新的征程。

锤炼攻无不克的过硬技能



  “这小子有培养价值。”在特战大队,与排长王晓健睡上下铺,李增援有着便利条件,可以经常向排长请教射击学理知识。有时,他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异议。在这个学习与被审查的过程中,王排长牙缝中蹦出的几个字,表明他对李增援在射击方面所表现出的天赋的肯定。

  2004年11月,经历近一年的强化训练,在王排长的推荐下,李增援迈进了特战二队的门槛。分队6名手枪射手中,李增援是唯一的义务兵。

  特战队伍,各种专业分得都很精细,仅枪械一项,就有长枪、短枪、国产、进口之分,各种枪械的操作使用又各有严格区分,队员训练的编组和要求也不尽相同。

  担负手枪速射科目的李增援,练枪有股犟劲,2斤重的手枪,别人据枪10分钟休息一次,他偏要20分钟休息一次。因此,他的胳膊比别人粗一圈。李增援更有巧劲。不抽烟的他,兜里始终装着一只打火机,课间休息,他常将火机横向置于虎口与食指之间,快速按压火机。日久天长,虎口长出了厚茧,火机开关扭曲变了形。他说,这样可以练食指的灵活性与虎口的协调性。
  阴暗条件下枪械拆装分辩功夫,是特战队员必备素质。训练中,队员的双眼会被黑布蒙住,面前是被拆散的95式自动步枪、92式手枪、81式步枪零件,以及散落的5.8毫米普通弹、92式手枪弹、7.62毫米步枪弹等。在这些七零八落的部件堆里,把枪组装好,子弹分类好,供弹上膛。揭开眼罩后,还要对100米远的目标进行射击。

  练习射击的人都知道,优秀的射手基本上是靠子弹“喂”出来的,而作为新兴的速射科目,人们也许并不了解,它对人体体能的耗费会有多大。李增援也没有系统的测算过,他只知道,自己每天的训练时间都保持在14个小时,奔跑的距离约30余公里,更换弹匣达2000余次,消耗子弹500余发。常常是一天训练下来,腿胀得迈不开步子;耳朵里嗡嗡作响,一片盲音;胳膊酸得端不住碗,即使拿起了筷子,也像是农夫筛糠,瑟瑟发抖。

  在经历一年的基础训练,两年的应用训练,圆满完成精度射击、战术走位、过窗、

  破门等科目后,李增援和队友们还要经历“4个七”模式训练:7米距离,7秒钟时间,7发子弹,完成7个目标射击任务。

  最初,对于这个目标,大家心里一点都没底,练习中经常脱靶,更让大家气馁。一次,聆听射击专家王保来教授的授课,让小李增援茅塞顿开。他买来一支激光灯,躺在床上,注视屋顶,闭眼,呈握枪手势举灯,按灯,睁眼,检查指向,修正瞄准点。如此循环往复练习两小时。半年下来,李增援感到臂膀有力量了,抬手能定位了,眼中所见,即为手指所向。生活中,只要眼前景物在脑海中定格,他就有抬手瞄准的冲动,有时仅仅是意识上的瞄准而已。

  他思忖,这大概就是“人枪合一”吧,不由得暗自高兴。

  在普通人眼里,枪只是一堆钢铁的机械组合,但在李增援眼里,枪有灵性,是他身体的组成部分。战友们常常苦恼于射击后坐力影响瞄准点,但李增援却喜欢这种感觉。那种火药起爆瞬间产生的强大冲击力,通过他粗壮的胳膊,传递到结实的躯体,被完全吸收,更有逆势突进的力量。

  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首都举行,担负奥运安保战备任务的李增援,被紧急调回大队,担负信息化成果汇报任务。队领导郑重地告诉李增援,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单兵数字化系统。

  尽管此前李增援和队友们对于外军数字化早有耳闻,天天都在电视上、录像上观看学习,但对于一个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并不扎实的战士来说,这一次的挑战与考验将是无与伦比的。

  没有干部参与组织,李增援带领5名队员,就着英语词典,对着信息化装备,认真查找单词释义,研究键盘操作、菜单点击、信息采集与传递等。

  一个月后的演习那天,军委首长莅临大队观摩,在目睹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新成果后,给予了充分肯定。作为担负奥运安保和信息化装备演示双重任务的李增援,荣立了二等功。
当兵8年,李增援熟练掌握了9种轻武器,消耗了10万发子弹。

  2007年9月1日,李增援有幸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合作—2007”中俄联合反恐演习。这是中国武警特战队第一次走出国门,也是李增援第一次参与国际竞技。

  演习时,不知是出于实战需要,还是俄方有意考验中方队员,原定担负“大规模劫持人质中心区域武力攻击任务”的李增援和另外4名队员被临时抽点,担负直升机快速机降任务。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跳下直升机。这是一个不同于直升机垂降训练的新科目,不仅李增援没有练过,同行的队友同样没见过。

  直升机低空盘旋,将犯罪分子逼进特定区域。狂风卷起漫天黄沙枯枝。依据规定,每隔20米必须有一名队员跳下指定区域展开地面搜索。可是,排在李增援前面的两名俄方队员打开舱门,探探头,又缩回机舱。小李疑惑间,时速60公里的直升机已经飞临他的搜索区域。

  容不得思考,李增援猛然推开舱门,强劲的旋风几欲将他掀倒。此时,直升机距离地面足有五米,一旦错过机会,他将失去下跳资格。

  在队友紧张注视的目光中,只见他双脚并拢,怀抱步枪纵身一跃,身体重重地砸向地面。落地瞬间,一个顺势翻滚,风力、重力、惯性等能量被他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轻松化解,随即一个卧式出枪,击发,迎面之敌应声倒下,整套动作干净利索。

  这一幕,被远方观礼台上数十名中外记者和中、俄双方观演领导尽收眼底。

培育战时忘死的顽强作风



  “你们是处突反恐的最后一把‘尖刀’,一旦用上你们,必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因此,要时刻作好战斗准备。”“天天喊忠诚,关键时刻上不去,忠诚等于零。”几乎在每一次军人大会上,各级领导都会这样告诫官兵。

  官兵们深知,同恐怖分子的较量,比拼的是体力耐力,挑战的是意志品质,考验的更是顽强作风。

  然而,和平时期,真正能够轮到特战大队官兵上阵的机会却是少之又少。

  2006年10月份,李增援终于等来一个机会。当时,北京市门头沟地区发生一起恶性袭警案件,犯罪分子行凶后,潜逃至西部山区。李增援受命,带领4名荷枪实弹的队员,在半山腰处蹲守,协助公安机关进行抓捕。

  铸剑千日,舞剑一时。第一次执行实战任务,队员们既兴奋,又紧张。他们通过夜视器材,认真观察周围动态。夜幕深垂的深山老林,不知名的动物拱动着身边的草丛,发出瘮人的鸣叫,队员们身上每一个毛孔都极尽扩张。

  就像昙花一现,兴奋的心情刚要展露新芽,就被掐灭于襁褓之中。蹲守了半夜,直到接到撤勤命令,李增援和队友们也没发现异常动静。仅有的一次实战,就以这样无果而终的方式遗憾地结束了。

  2010年4月的一天,特战大队综合训练场上,全军特种侦察部队战备建设会议代表云集。今天,李增援和队友为代表们演示800米综合障碍科目。
当李增援穿越1.2米高、1米宽的窗孔形火障时,风向突变。吞吐的火舌就像顽皮任性的孩子,排山倒海般调头扑来。炙热的浪潮,让李增援几乎透不过气来。

  此时,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李增援的面罩被引燃。

  灼热与剧痛,让李增援泪如泉涌。汗水、泪水瞬时模糊了他的视线。

  “决不能掉队!” 李增援只有一个念头。

  自从来到特战大队,李增援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参加过多少次演习。正是这多得没数的演习演练,将“训练场就是战场,演习就是打仗”的意识深深地根植于他的灵魂和生命。

  当他撞过终点线的一刹那,队友们才发现他的脸部血肉模糊一片。

  “指挥员,小组长面部被烧伤!” 队友立即用电台紧急呼叫。此时,李增援的面罩已经与血肉粘连在一起,眉毛、眼角和右下侧腮部被烧伤。

  特战队员流淌的永远是义无反顾、英勇忘死的血脉。在李增援看来,面对突发情况,其他队员同样会无一例外地这样选择。

  比起这次演示,此后的一次比武,倒让李增援觉得有些失妥,几乎到了“莽撞”地步。

  那是2010年10月份,在总部的统一组织下,特战大队与兄弟单位展开军事训练考核,处置一起大规模劫持人质事件。特战大队作为红军,负责对一幢四层高的楼房实施强行攻击。

  经初步侦察,攀爬至四楼,只有位于训练楼后侧的雨漏管可以利用。但雨漏管只是用几个铁卡子简单地固定起来,根本无法攀爬。大家及时改变主意,将铁爬梯逐个连接起来,当作攀爬工具。

  当队员攀至二层时,情况发生变化:谈判破裂,恐怖分子威胁要杀害人质。联合指挥部要求特战大队3分钟内做好攻击准备。

  队员们粗略估算,通过铁爬梯攀上楼顶,最快也要17分钟。

  此时,每一秒钟,都关系着一个生命的去留取舍。每一秒钟都是惊心动魄的宝贵时光。

  千钧一发之际,作为小组长的李增援,迅即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果断地命令队员扶住雨漏管,自己则如同一只久居丛林的猿猴,手脚协调并用,迅捷地顺着雨漏管往上蹿。

  并不结实的雨漏管咯吱咯吱直响,有时会弯曲成变形,摇摇欲坠。下方的队员心儿都提到嗓子眼上来了。他们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旦小组长连同雨漏管砸下来,他们就在下方用躯体组成肉垫。

  所幸的是,这一次,“万一”一词并没有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李增援身上发生。

  他成功地攀上了楼顶。

  当李增援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蓝军面前,对方都是一脸惊诧。

  在随后的经验交流会上,蓝军分队长径自走到李增援面前,不无赞赏地说:“为了使训练大楼与普通建筑更加相似,我们才临时安装上那根雨漏管,根本没想过你们敢从那儿爬上去。”

  入伍8年来,李增援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多次被总队、支队评为“优秀班长”和“标兵士官”,2011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十大优秀士官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