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生钱的途径有哪些:沙湾区推进“两化”互动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2:26:38

沙湾区推进“两化”互动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袁仕伦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51    更新时间:2011-11-22

沙湾区推进“两化”互动的实践与思考

沙湾区人民政府区长  袁仕伦

摘要:

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是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沙湾区加快工业强区步伐,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支撑作用日趋突出。同时,以园区建设和重大项目为载体,切实抓好移民新村和城镇新区建设,加快产业拓城和旧城改造步伐,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山水文化生态城。未来510年,沙湾区将进一步坚持两化互动,高标规划布局、强化工业支撑、加快交通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区域发展新枢纽,拓展城镇发展新空间,增强互动发展新动力、构筑百万城市新组团,实现富民兴区新跨越。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互动发展 实践 思考

正文: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推动“两化”互动,既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辩证关系,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两化”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是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沙湾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强化经营城市意识,全区基本具备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和条件。

一、现状分析

(一)工业化程度较高

2010年,沙湾区工业化率为76.4%,远高于全国40.2%和全省43.2%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市55.7%的平均水平。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89万元,而同期全省为2.04万元,全国为1.58万元。从三次产业结构分析,全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6%、81.2%和12.2%。按照库兹涅茨方法,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20%以下,并且工业的比重高于第三产业时,便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当农业比重降低到10%左右,工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由2010年三次产业的比重看,沙湾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从三次产业劳动力分布来看,依据克拉克定理,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大体为80%、50%和20%以下。2010年,全区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区劳动力总数在50%以下,应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由此可见,沙湾区工业化程度虽不能说是进入了工业化后期经济发达水平阶段,但又先于全省跨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接近于部分发达地区,处于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

(二)城镇化明显滞后

“十一五”期间,沙湾区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但纵向比却呈下降趋势。全区城镇化率2006年为43.7%,2010年为42.3%,不仅未逐年提高,而且五年之间减少了1.4个百分点。这表明沙湾区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水平,这种现状如不切实加以平衡,就会产生通常所说的“工业病”,即: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现象。从沙湾区目前城镇化率低于工业化率30多个百分点看,显现了技术低端的工业结构难以带动城镇化的加快发展,由此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导致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并突出抓好城镇化发展,做到时间上同步推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

二、沙湾区“两化”互动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工业支撑更加有力

2010年,全区工业企业数量达到515户,规模工业企业达73户,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1户、50亿元至100亿元企业1户、10亿元至50亿元企业1户。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221亿元,比“十五”末增长337.6%;实现增加值92.6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52.1%,总量居全市第一位,增幅居全市前茅,份额占全市五分之一以上;冶金建材、能源、机械铸造产业在全市的基础地位得到确立,三大支柱产业总量达216.2亿元,较“十五”增长332.4%。全区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2%,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二)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建成了10平方公里的乐山(沙湾)冶金建材产业园区(不锈钢民生产业园和钒钛钢铁循环经济园),2011年6月,园区被列入省级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省“1525工程”),成为全市5个超100亿元园区之一。2010年,园区共入驻企业51户,实现销售收入164.4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44.6亿元,沙湾工业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有较大提高。同时,按照“打造千亿产业,建设中国西部不锈钢城”战略决策,着力引进不锈钢下游产业项目和企业,推进不锈钢产业成链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2009年以来,成功引进38个产业项目入驻不锈钢民生产业园,构建了“炼钢→热轧→酸洗→冷轧→制品”的完整产业链条,形成了60万吨板坯、200万吨热轧卷材、60万吨退火酸洗、37万吨冷轧、20万吨制品生产能力。

(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沙湾区切实用好有利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探索“循环发展”工业化路子。相继实施了德胜川钢100万吨高强度含钒抗震钢材技改、四方公司1万吨船用柴油机“中间体”、兴德机械1万吨轧辊等技改项目68个,淘汰了沫江4×3MW电力机组等一批落后生产工艺;实施了德胜川钢2×66m2烧结系统脱硫工程、福华纸业废水回用等14个减排项目,限时治理了48户工业企业。目前,钒钛钢铁循环经济园初步形成“铁矿石→钢铁→机械铸造”、“粉煤灰(工业废渣)→水泥”、“余压(余热)→电力”等循环产业链条,具备了200万吨钢、200万吨材、1万吨机械制造生产能力。

(四)城镇基础不断完善

一是依托不锈钢民生产业园建设,全力抓好移民安置小区和配套生活区建设。安置小区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一期4.3万平方米已于近期交付使用;园区内2.9万平方米的“嘉美佳”房地产即将竣工;开通了沙湾城区至不锈钢民生产业园的3路城市公交车。二是以沙湾电站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福禄集镇恢复重建,积极打造总投资3.7亿元、占地600亩、建筑面积达19.8万平方米、可容纳4500人的风情旅游精品小镇。目前,复建工程A区已全面建成,B、C、D区正抓紧建设。三是统筹老城区与城市新区拓展。投资2亿元实施沫若文化广场、滨河路文化长廊等40多个项目;加快郭沫若故居核心文化区建设,投资1.2亿元故居博物馆预计年内建成;投入5.6亿元,新建了总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的阳光城、沫水鑫城等16个生活小区,建成德胜大道等16条贯穿东西南北的城市干道和30多条街道,城区面积由2平方公里拓展到10.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9.1万人。

三、加快“两化”互动发展的对策思考

近年来,沙湾区工业化、城镇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工业化进程看,沙湾工业发展水平和质量还不高,产业发展不平衡,与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成都经济区相比,整体上工业规模不够大、工业企业竞争能力不强;从城镇化进程看,沙湾城区功能布局不尽合理、小城镇缺乏特色,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成渝经济区建设渐次推进、乐山规划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步伐加快,沙湾区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建设四川经济强区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一)抓规划,构筑百万城市新组团。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和文明化,关键是人的社会化、组织化和市民化。加快“两化”互动,必须强化城镇化规划管理。

围绕“沫若故里·生态家园、四川经济强区、中国西部不锈钢城”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定位,按照“三规合一”的总体要求,在认真对接好省、市“两化”互动的各项上位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做好沙湾区的产业发展、交通建设、城市总规、区域内城镇体系、土地利用等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产业培育、区域发展、生态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引导调控作用。突出城镇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和环境特色,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和要素吸引力、资源转化力。首先,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根据沙湾区产业发展实际,重点推进中国西部不锈钢城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不锈钢、钒钛金属、机械装备制造3个产业带。“十二五”期间,力争打造200亿元企业1户、100亿元企业1户、50亿元企业3户、10亿元企业5户、亿元企业50户,全区规模企业达到100户,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县域经济15强。其次,做好城镇发展规划。坚持“产城共生、环境共生、文化共生”型生态城市理念,按照“沿河发展、北进东扩”城市发展方向,形成“一轴两区三园”(一轴,即以大渡河安谷电站库区为主轴;两区,即以郭沫若故居、沫若文化苑、故居周边明清仿古街为中心的老城区和以三河九岛、湿地公园为载体的绿岛新区;三园,即不锈钢民生产业园、钒钛钢铁循环经济园、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城市空间布局。“十二五”末,力争城镇建成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3%;到2030年规划年限内,城镇规模达到2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2%。

(二)抓工业,实现富民兴区新跨越。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循环发展、高端切入、开放合作和加速推进”的工业发展路径,扩增量调结构,提层次增效益,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区。

一是工业发展园区化。坚持以产业链延伸优化提升园区水平,以园区为平台推进产业集群,实现集聚、集约、配套发展。加快园区水、电、气、路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园区融资、招商、信息、服务体系。以不锈钢民生产业园、钒钛钢铁循环经济园、机械装备制造园为载体,继续夯实不锈钢、钒钛钢铁、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产品技术整体水平,加快产业集群步伐,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到2015年,园区建成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9500个,建成中国西部最大的不锈钢基地;到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0个,建成“中国西部不锈钢城”。

二是产业发展链条化。以不锈钢民生产业园和钒钛钢铁循环经济园为载体,依托西南不锈钢公司和德胜川钢公司,做长做宽不锈钢、钒钛钢产业链条,尽快形成100万吨不锈钢钢坯、200万吨热轧板带、200万吨退火酸洗、100万吨冷轧板材、50万吨制品生产能力和300万吨钒钛钢、300万吨钒钛钢材生产能力,力争到2018年不锈钢金属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以机械制造园规划建设为载体,推进机械制造向配套化、成套化、总装化发展,尽快形成20万吨机械制造生产能力。坚持走传统产业产品高端化、新型产业高端化之路,大力研发高品质钒钛钢、不锈钢钛金系列板、核电汽轮机铸件等高端产品,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借力不锈钢产业,向上拓展特种原材料及模具,探索应用于能源及交通设备的特种钢研发,发展大型薄壁压铸模、汽车覆盖件及注塑模具;向下拓展以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为主要方向的自动化组件。

三是产品打造品牌化。大力实施“质量兴区、品牌兴企”战略,更加注重品牌企业特别是品牌产品的培育和创建,把西南不锈钢、德胜川钢、四川天宏不锈钢等企业培育成知名企业,把船用柴油机“中间体”、核电汽轮机铸件、不锈钢钛金系列板等产品打造成名牌产品,努力提升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品牌升级。加强开放合作,积极承接省内外、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围绕发展不锈钢、机械制造等高端产品,大力招商选资、招大引强,不断增强沙湾工业持续、长久的发展后劲。

四是企业发展循环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企业内部、产业内部、产业之间的循环发展,实现资源重复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建成“省级产业共生型示范基地”。加强生态园区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把冶金建材产业园区创建成“省级生态产业园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腾出资源和环境空间发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增强沙湾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配套发展市场化。为提高不锈产业关联度和配套服务能力,引进业主开工建设占地600亩、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西部不锈钢金属综合交易市场。该市场分为型材综合交易区、不锈钢制品交易区、电子交易中心、废旧钢材回收及报废车辆分拆区,并规划建设科技创新、不锈钢加工、仓储物流、生活配套、钢材贸易、信息服务“六大功能区”,着力搭建电子商务、电子交易、产业配套服务三大平台。同时,加快园区生产性物流业发展,重点抓好德胜川钢邦德物流、西南不锈钢金诺物流、嘉华集团亿通物流以及玉龙、沫东、汉都等物流企业的培育,并积极引进外部物流企业入驻园区,打造服务沙湾、面向四川的“生产性物流基地”。

(三)抓交通,加快构建区域发展新枢纽。交通决定现代城市时空格局,决定经济要素流转能力。当前,沙湾区的交通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出口通道不畅,苏沙路承载饱和、拥挤不堪,河东片区交通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沙湾区“两化”互动发展的突出障碍。尽快缓解沙湾交通的瓶颈制约,推动交通运输快速协调发展,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支撑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条件,对推进沙湾区融入乐山“双百大城市”建设十分迫切和重要。

一是主动融入成都都市圈交通“大动脉”和乐山交通次枢纽,构建成都一小时和乐山半小时通达的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打造“两纵轴”(指苏沙路、省道103线沙湾段大渡河以西第一条纵线和乐沙城市干道、苏新路大渡河以东第二条纵线)、“三连接”(指峨轸公路、沙踏公路、嘉燕公路)、“四射线”(指福犍公路、沙范公路、安凉公路和车福公路)、“五大桥”(指大渡河一桥、大渡河二桥、大渡河三桥、沙湾电站大桥和铜街子大桥),形成由乐沙城市干道、安谷绿堤、苏沙路和大渡河一、二、三桥为骨架的城市交通体系。

二是进一步抓好沙湾火车站扩容,整合斯堪纳公司专用线、货场,新建一条专用线(修建七道,安置两台龙门吊,并延长牵引线约800米),可使沙湾站货物吞吐量明显提高,满足近五年内货物运输需求。同时,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千方百计抓住规划建设成昆铁路复线的重要机遇,尽最大努力实现在沙湾火车站设置较高等级铁路客运站的工作目标。

(四)抓统筹,拓展城镇发展新空间。更加重视城镇发展动力,以工业为主导、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共进,以城镇与产业联动发展来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按照“产城一体”要求和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原则优化空间布局,以产业的增长促进城镇的扩张。实施“沿河发展、北进东扩、改造旧城、建设新区、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城市发展战略,构建“四桥相连、滨河环线”的城市框架。

二是提升改造老城区。加快实施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切实完善城市功能。围绕郭沫若故居核心文化区建设,强化历史文化区域功能和旅游核心区功能,在建成郭沫若博物馆、沫若文化苑基础上,规划建设文昌巷民俗商业街,对滨河路、沫若大道、德胜大道等进行与沫若文化相匹配的风貌塑造,着力打造以沫若文化为内涵、旅游功能为外延的城市老城区。

三是规划建设绿岛新区。依托大渡河中的沫东坝、官坝、扬子坝等9个岛屿,充分提炼各个岛屿特色,赋予不同功能和文化内涵,凸显生态湿地和旅游文化,做活大渡河“水”文章,重点依托安谷电站建设形成的库区水域及“生态河”,打造总面积达6平方公里、可容纳11万人的“岛岛相连、城在水中、水在城中”,集亲水、生态、观光、生活、服务于一体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