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的鱼肉馅的饺子:【世系篇】论不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10:38
时间:2010-3-17 15:28:20   来源:中国庆阳网   作者:李仲立   编辑:周国栋 浏览次数: 816
论不窋(夏孔甲同时期人)
李仲立
周人先祖不窋,在周部族形成和发展中是一位关键性的历史人物,只有弄清楚他的活动和功绩以及在先周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正确地阐明先周历史的发展和先周文化。
一 不窋失官去夏
有关不窋的活动,史籍记载仅寥寥数语。《国语·周语》载祭公谋父曰:“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史记·周本纪》“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这些记载只是说明在夏王朝衰败的时候,不窋不做稷官了,离开了夏王朝的统治中心,到边远的地方去了。到底什么时候去夏。没有明文记载,因此,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史记集解》引韦昭曰:“夏太康失国,废稷之官,不复务农。”此为“太康失国说”。崔述《丰镐考信录》中则主张“《国语》所称夏衰,盖谓孔甲以后,谓在太康之时,误矣。”目前史学界除持有上述两种说法外,还有商王朝初期,不窋去夏说:“成汤灭夏后,商人进占晋南,周人又在不窋率领下北迁避居于晋中、陕北一带黄河两岸地区,生活在工口方、鬼方、土方等戎狄之间。”
我们认为要搞清楚不窋去夏的时间问题,必须将这一历史事件放在夏王朝整个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全面、完整、具体的考察,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
不窋是姬周部族的首领,他代表姬周部族参加了以姒姓为主体的夏王朝的联盟,并在夏王朝担任稷官。姬周族与夏长期以来关系密切,周的后人常常以“有夏”自称,按理推论,太康之时,面对着后羿、寒浞等夷人部族夺取夏王朝政权的严重关头,担任夏王朝政府稷官的不窋不可能叛夏自逃。史籍中未见叛夏的记载。《后汉书·东夷传》:“夷人始叛”,这是可以理解的。有人认为不窋去夏,是因为“作为夏的同盟,周人不愿意屈从于夷人,只有'自窜’。这种说法也只是一种推断,没有史籍记载。太康失国后,夏王朝的政权仍在,与有穷国并存,所谓“因夏民以代夏政”,夏王朝的统治机构依旧,政府官员并未被后羿革除。如果不窋不愿意屈从夷人,仍可在夏王朝担任稷官,支持夏王朝开展的反夺权斗争,也没有'自窜’的必要。周人既未叛夏,是不是太康免去了不窋的稷官呢?也未见史书记载。相传周人的首领担任稷官由来已久,早在舜时弃已被任命为稷官。《史记·五帝本纪》:“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谷”,《史记正义》:“稷,农官也。”而弃任稷官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弃主稷,百谷时茂。”(《五帝本纪》)《史记·夏本纪》又载,禹治水时,后稷帮助禹治水,保证后勤供应,救济灾民。“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史记·周本纪》“弃……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国语·周语》“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不窋的前辈时代都担任稷官,德高望重,在夏部族中有崇高的威信,太康虽然没有多大才能管理国家,不问政事,好游田,也不至于有罢去不窋稷官之举吧!再说,国王外出游猎,史籍中记载的不少。古代社会经济不可能是单一的,多为综合经济,农业生产对于农业部族而言极为重要的,但那时也仅仅是粗耕农业,人们的生活还必须依赖于田猎,捕捉野物,饲养家畜、家禽等,所以田猎在古代社会本身就是一项生产活动(统治者的游田不包括在内)。太康“不恤民事”,但也不至于由于他本人爱好“游田”而愚蠢到需要罢免农官而后快。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太康之时,弃稷不务,不窋去夏是不可能的。
太康之时,是否为不窋之时呢?主张不窋去夏“太康失国论”者认为不窋为弃之子。当处太康之时。关于周人先公世系,可以说在春秋时代很模糊不清。《国语·周语下》:“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八王而康(王)克安之。”《周本纪》所载后稷到不窋仅两代人,而经历了尧、舜、禹至太康,约三四百年之久,怎能使人信服?谯周根据《国语·周语》“世后稷,以服事虞、夏”,的记载解释说:“言世稷官,是失其代数也。若以不窋亲弃之子,至文王千余岁唯十四代,实亦不合事情。”戴东原认为:从有邰始封至不窋应有十余世,汉初以来就这样相传的,“咸知不窋以上代系中隔矣。”崔述也说:“不窋之父,乃弃之裔孙为后稷者,不窋非弃子也。”以不窋为弃子之论而推论不窋在太康之时去夏是站不住脚的。据《史记·刘敬传》载“公刘避桀居豳”和《史记·匈奴列传》“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其后三百有余岁,戎狄攻大王亶父,亶父亡走岐下,……作周,其后百有余岁,周西伯昌伐畎夷氏。后十有余年,武王伐纣而营雒邑”的记载,可知公刘处于夏桀和商初之时,若以此向前推论,不窋去夏亦不在太康之时,这是很明显的。
不窋去夏,司马迁的记载和看法是正确的。他在《周本纪》中明确写道:“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司马迁所言“夏后氏德既衰”专有所指。他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之。”孔甲是一位什么人,从他父亲帝不降将王位传给了孔甲的叔父这一点就可以知其大概 。当时父传子已成为夏王朝王位继承的固定模式,帝不降这样做是冒着一定的风险,会遭到奴隶主贵族的反对的,但他还是将王位传给了他的弟弟扃。孔甲对此心怀不满,企图篡夺王位,并经常搞迷信活动,求神灵帮助。以后帝扃又将其位传给其子胤甲。胤甲去世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王位传给了孔甲。孔甲继位后,认为是神灵所庇,更加迷信,成天祭祀鬼神,不问政事。他无才无德,是一位昏君。他将龙视为“神物”,认为是天赐给他的,将龙的饲养看成是最大的国家大事,花了大量的钱财,派人到各地寻求饲养者。要饲养人给他吃龙肉,逼的饲养人只得逃跑。这样的国王真是荒唐到了极点。更有甚者,他到没有草木的山上去打猎,这纯粹是戏游。《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夏后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山海经·中次三经》:“又东二十里曰和山,其上无草木而多碧瑶……”。和山即东阳萯山。现为首阳山。在孔甲即位的前些年,夏王朝多次发生过严重的旱灾,群众缺粮食,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而孔甲继位后的种种言行更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愤恨,一些王亲贵戚、诸侯、方伯也深为不满,内部矛盾逐渐激化,出现了“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叛夏”的政治危机。
不窋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他见孔甲昏庸无能,荒淫无耻,只知迷信,不问政事,导致夏王朝处于政治腐败、国力衰弱,经常匮乏、人心不稳的态势之中,便主动放弃了所担任的稷官、从夏王朝的政府中潜逃出去,率领周部族离开夏的统治中心地,隐性埋名,去到夏统治的边远地区另辟新径,走自己的路,使周部族发展壮大起来。这就是《国语·周语》中所讲的“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的真实内容。所以不窋去夏不是受到什么外部力量的威胁,也不是夏王朝哪一位国王罢免了他的稷官,而是由于对以孔甲为代表的夏王朝的腐败政治的不满和发展周部族的强烈责任感这两方面的原因,促使不窋愤然出走,故谓之“自窜”。如果这样理解不错的话,不窋去夏的时间和原因可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
二   不窋窜于戎狄之间
不窋去官以后,率领部族“自窜”或者说“奔”于何地?目前史学界也有不同的说法:一曰奔邰(今陕西武功);二曰奔内蒙古东南部;三曰奔甘肃庆阳。笔者在1980年撰写《论先周文化渊源》中就认为不窋自窜于戎狄之间所指之地为甘肃庆阳,至今仍坚持这个看法。其理由:第一,韦昭《国语·周语》注曰:“……不窋失官,去夏而迁于邠,邠西接戎,被接狄也。”古代邠地范围比较广大,且为戎狄杂居之地,庆阳亦为邠地,号为北豳。徐中舒师曾论证豳地包括“从庆阳邠地以东至于山西汾水流域皆属古代长林丰草野猪出没的黄土高原地带。”周人不窋在夏任稷官,孔甲之时,今本《竹书纪年》说“居西河”。“西河”为何地?历史上有多种解释。今从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卷第103页河南洛阳至陕西华阴通称为西河之说。周部族当时居住在汾河流域的中下游,晋南之地。不窋率领周部族不可能再向南窜奔,往南则与夏王朝相距不远,也不能往北到今内蒙古自治区。周部族是以农牧业生产为特征的部族,他必然要选择距夏统治中心较远、又宜于发展农业的地方,使自己既不受到夏王朝的威胁和牵制,又能为周部族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坏境和机遇。陇东庆阳地区属华北黄土高原,古代森林茂密,内有泾河支流数条,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气候比较温和,是农业耕作区,山坡上也可放牧,其自然条件与周人原处地晋南差异不大,窜至陇东庆阳一带当时是比较理想的。正如朱君孝所说:“远古的秦晋高原……是一片宜农宜牧的沃野。……不窋率领族人先奔晋中、晋西北,再渡过黄河,逐步西迁,辗转而达陇东。”第二,地方志书有明确记载。《括地志》:“宁、原、庆三洲,秦北地郡,战国及春秋时为义渠戎国之地,周先公刘、不窋居之。”宁、原、庆三州为戎狄杂居之地,包括今庆阳地区、平凉部分地区、宁夏固原县及陕北部分地区,有比较大的活动地域。在这一片广大地域内,在戎狄势力的空隙中容易形成活动点、面,不窋率领的周人把今庆阳县作为活动的中心地,在环江与东河汇于马莲河之处修筑城池。《括地志》曰:“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唐代的弘化县即今之庆阳县。不窋故城在今庆阳县城内。《元和郡县志》、《寰宇纪·关西道庆州》、《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庆阳府部汇考》都有同样的记载。清代乾隆年间修的《甘肃通志》载,在庆阳县东十里地多花木,称为花坡,相传为“不窋遗园”。清代赵本植编《庆阳府志》卷三:“庆阳乃《禹贡》雍州之地,周之先后稷子不窋所居,号北豳……”卷三十一又载:“不窋,后稷之后,值夏德衰乱,窜居北豳,即今之庆阳也。子鞠陶,孙公刘,俱历世为兹人。”《庆阳府志》还载不窋坟在庆阳县城东山巅。《庆阳府志》卷四十二载明朝李梦阳《秋怀》诗:“庆阳亦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窋坟……”地方志书是记载地方或者某区域内历史文化的书,一般讲是有根据的。不窋窜居庆阳是可信的。第三,“不窋”的名字与庆阳有关。齐思和先生认为:“不窋则殆系真人,其名字怪异,显非华族。周人亦承认其属于戎狄之间,则其原为夷狄可知。”不窋之名也反映了“居于戎狄之间”。还有人说:“不窋一名是对周人早期居于大洞穴时代的纪念。”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诗·大雅·绵》载“陶复陶穴”,就是说周人居住的是窑洞,而不是地面建造的房屋。笔者在《公刘迁豳辨析》一文中曾说过:“不窋的名字可能与住窑洞有密切关系。”《国语·周语》和《史记》记载,周人的首领曾“世为后稷”,除有“弃”名之外,其余首领均未见其名,故有世系缺少之存疑。不窋其人可能当时也未有名,不窋之名是到“戎狄之间”即甘肃庆阳后,人们呼叫的,然后以“不窋”之名载入了史册。《说文解字注》:“丕,大也,从一,不声,丕与不音同,故古多用不为丕。”《说文》:“窋,物在穴中貌,从穴中出。”段玉裁注“从穴出声。”《辞海》说:“'窋’同'窟’,土室。”“窋”是指动物或者人住在窑洞中,又从窑洞中突然走出来的意思。丕窋是指当时住在大窑洞中的人。所以被人们呼叫为不窋。《诗·大雅·绵》说周人迁岐以前是“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周人迁岐后,《史记·周本纪》云:“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这就清楚地说明周人住窑洞,“陶复陶穴”是在今庆阳豳地一带居住的方式。不窋率周人到今甘肃庆阳后,利用当地黄土层厚的特点,在泾河支流的马莲河沿川地带塬上挖窑洞住。“陶复陶穴”,陶,与窑同,古谓之陶,今谓之窑。“复”,《说文》从穴做覆,云:“地室也。”段玉裁注云:“《毛传》云:'陶其土而复之,陶其壌而穴之’;土谓坚者,坚则不崩压,故旁穿之,使其上有覆盖,陶其土,旁穿之也;壌谓柔者,柔则恐崩,故正凿之,陶其壌谓正凿之,直穴之中谓中溜也。”“复”与“穴”不是土坚壌柔的问题,是不窋率周人到庆阳后,根据地形地貌的不同,即在塬上或在川地上,河流两岸的半山腰间,塬边沟壑之地挖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窑洞——地坑庄和窑洞。窑洞修建方便,牢固安全,冬暖夏凉,直到现在的庆阳地区不少群众仍居住在这两种形式的窑洞里。不窋的名字正反映了周人在庆阳豳地居住的特点,也许那时人们称住在大窑洞中的周部族首领为“不窋”。如果这种说法符合实际情况,“不窋”之名也就成为“窜于戎狄之间”当在今甘肃庆阳又一佐证。
三 不窋的历史地位
在研究先周历史中,很少有人论及不窋的作用和地位。事实上,在先周的历史进程中,不窋对周部族的形成和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做出突出的成绩和贡献,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不窋为夏王朝世系农官,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不固守陈规,因时因事而异,着眼于未来,根据夏王朝当时政治形势发展情况而主动放弃稷官。他从当时中国地旷人稀、方国林立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去夏而窜于戎狄之间的策略,到距夏统治区域较远的落后地区去谋求周部族的生存和发展,充分显示出他是一位勇于开拓进取,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有胆识的谋略家。在他的带领下,周部族开始走上了发展自己力量的新的道路上。如果不是他去夏而窜于戎狄之间,周部族发展壮大的时间将会推迟,所以在周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只有他才被称为真正的先祖。《左传·文公二年》:“祀,国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谓礼乎?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这段文字是鲁国的君臣们讨论祭祀先君是否要按先后次序进行时的一种意见。认为要符合“礼”的要求,祭祀先君必须按照先君的次序进行,不能随意提前或推后,举到了夏、商周的几位君王,其中讲到不窋。虽然在这里不是对不窋进行历史评论,然而向人们说明不窋的历史作用和地位。鲁国是周公之子伯禽的封国,是周人的后代,他们承认了不窋是其最早的先祖,从而肯定了不窋对周人的发迹之功。从不窋开始,周人的历史是可信的。
不窋的历史功绩还表现在他率周部族到今甘肃庆阳后所实施的一些政策方面,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确立了他的历史地位。
《国语·周语》:“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这是我们仅见的对不窋窜戎狄之地后所从事的活动和取得的功绩的记载。文字虽少,但内容具体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做人处事等多方面,对问题讲得很深刻、准确。总之,对不窋进行了正确的评价。
从《国语·周语》的记载中,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第一,不窋到戎狄之间(今甘肃庆阳)后,面临着生存和发展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他日夜辛劳,从未有丝毫懈怠和放松。他把搞好农牧业生产放在首位,不违时序,组织生产活动,使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与此同时,针对部族中出现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及时提出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增强周部族的凝聚力,继承前人未竟的事业,为发展周部族做出贡献。
第二,强调用典章制度进行管理。不窋在加强典章制度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他认真地整理、制定各种典章制度,并以此来教育和引导族众要时时刻刻、谨慎小心地执行典章制度,避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时松时紧、时宽时严的问题。
第三,当时周人在戎狄的包围中,如何处理好与戎狄的关系,也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不窋提出了奉守厚道、忠诚、信用的原则来处理周族内部及周人与戎狄间的关系,从而使族内、族外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由于不窋实施了正确的交往原则,为周部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很快地修建起了“不窋城”,这是周部族有史以来建立的第一座城堡,它标志着以不窋城为中心将周部族紧密地团结起来,增强了向心力。此外,农业、畜牧业生产均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和提高。虽然文献中没有留下数据来说明这一点,但公刘时出现“行者有资,居者有积蓄”(《周本纪》)的情景,不是公刘一代人努力的结果,应包含从不窋以来所取得的社会效果。
综上所述,不窋不仅是周人最早的先祖,而且他在窜于戎狄之间后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周部族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周部族形成、壮大的最主要的奠基人,具有极为突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史学论丛》第8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注:关于夏孔甲
夏孔甲 不降之子。继廑而立。约公元前前1880至前1849年在位。他改变了夏礼中祭祀祖宗的传统,开始着重恭顺天帝。《史记·夏本纪》记述道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不少方国部落开始对夏室产生了不满,但华夏族与东夷族的关系仍然友好。相传使陶唐氏之后刘累养龙,天降雌雄二龙。赐刘累为御龙氏。废豕韦氏(今河南滑县东南),以刘累代之。畎于东阳负山(今河南偃师西北),作《破釜之歌》,是为东音之始。有《磐盂》铭二十六篇。卒,子皋立。
(来源:百度百科)
夏孔甲好龙
约公元前1700~前1660年,夏皇朝不降之子孔甲继位,迷信鬼神,喜欢占卜,与神鬼交流,据说养龙,好吃龙肉,专门叫人在皇宫中养龙供他食用。事由是这样:据说有一天,有4条龙从天而降,孔甲视为天赐神物,欣悦不已,准备用这四条龙来给自己驾车,但他自己不会饲养,听说尧舜时代有豢龙氏擅长饲养龙,就找来他们的后人刘累为自己饲养这四条龙,最初刘累把龙养的很好,孔甲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可过了几年,突然死了一条雌龙,刘累害怕事情被发现,干脆将龙肉煮熟,做成一道菜,派人送给孔甲。不料这龙肉的味道异常鲜美,孔甲不知实情,吃后大加赞赏,并派人向刘累再次索求龙肉,刘累无法拒绝,又不能说出实情,一不做,二不休,又宰了一条龙做菜,孔甲一吃不可收拾,愈发上瘾,不断向刘累索要龙肉。可是,龙是罕见之物,怎么可能要多少有多少呢,很快三条龙都被孔甲吃了,这时刘累也恐惧到了极点,害怕事情败露被灭。
(来源:中国壶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