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八年一毫:nl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21:11:51

NLP 问与答  1 . NLP 是什么 ?  NLP 全名为 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 译为神经语言程式学或身心语法程式学,它是一门高端的心理学,有人评价它:纳米技术是物理学的一次飞跃,而 NLP 则是人类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NLP 正风靡着整个世界,世界五百强企业都在应用的一门课程,世界著名的培训师安东尼罗宾正是从这课程中发展出自己有特色的课程,透过 NLP ,许多人都把他们的生活大大地提升了。  2 . NLP 有什么好处?  NLP 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间就风靡整个世界,与它的神奇效果分不开。人是宇宙一个神奇的产物,人之所以神奇,是因为我们的大脑。 NLP 就是使我们大脑潜能得到开发的一门学问,透过 NLP ,我们可以把自己大脑里负面消极的潜意识或神经链转换成正面积极的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重组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到生活更加美好。  3 . NLP 的发源是怎样的?  NLP 是由美国加州大学的理查班德勒与约翰格林德创立的,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风靡了整个世界,并且出现了一批顶级的大师,如利斯丽金马仑,罗拔弟尔士,大卫哥顿,史提夫机利勤,罗拔麦当奴,达占姆士,香港的李中莹先生对 NLP 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国内出名的老师还在胡榭华老师等。现在整个世界的 NLP 加起来已超过了五千小时的学时。  4 . NLP 与 NAC 有什么不同?  NAC 是著名的安东尼罗宾根据 NLP 发展出来的一套心理程式,利用痛苦与快乐的力量,将人引至临界点,并引发正确的行为出来。这套心理程式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NLP 博大精深,包含了极为广泛的内容,可以非常有效地调整潜意识,重组内心世界。不可以讲谁好谁坏,只能讲那个更适合你。  5 . NLP 的中心学问是什么?  NLP 的中心学问是模仿与灵活。我们通过模仿成功人士的成为模式与思想模式,可以做到与他们一样的效果,并且通过灵活的运用,使到我们在运用各种工具时可以更适应我们自己的情况。  6 . NLP 难学吗?  NLP 并不难学,但如果自己看书来学习的话,通常情况下都是难以凑效的,因为不懂 NLP ,就没法领会 NLP 的精髓,最好是有人指导,或者是上课让老师带着练习,这才能真正快速学会 NLP 。  7 . NLP 与成功学有什么区别?  成功学是台湾著名讲师陈安之老师创立的一门学问,激励了中国很多有志于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提供了一系列成功的方法与技巧,是一种指导性的思想。是方向,而 NLP 在于为我们提供了完善心灵的一系列工具,可以讲 NLP 是一个广义上的成功学。如果一个人只懂陈安之成功学的知识,但内心没有完善起来,则是很难以成功,就算成功了,也难以为继。成功的基础是内心的完善,没有这个基础,做起事情来就会事倍功半。  8 . NLP 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  NLP 包括非常多的内容。就李中莹老师的执行师班为例,就分为四大块:认识自我,内向沟通,外向沟通,理想人生。包含了很多的解决思想障碍的方法,对人生的指导,及有很多的处理潜意识的技巧。内向沟通主要是就自己以往的不好的事情进行处理,外面沟通是对人际交往的一种更先进的沟通方式,如检定语言模式等,理想人生则是对人生未来道路的建设。  9 . NLP 适合那些人学习?  NLP 对所有人都有效,特别适合于以下人士:    追求成功的人士    心理紧张的人士    小时候曾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士    感觉很多内心矛盾的人士   感觉不如意的人士NLP的与众不同之处·它是灵活性的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NLP特点的话,那就是——“灵活”两个字。NLP犹如一股灵活之泉,它主张向“小河流”学习,还记得在第一章与你分享的小河流吗?小河流为了到达生命中的大海,它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状,去越过高山、穿过草地,为了跨越沙漠,甚至愿意蒸发到空气当中,让微风带着它到大海的上空,再化为雨水落下来,到达生命中的目的地。NLP也一样,一切以效果为导向,而不拘泥于各种形式或道理; ·它是全面性的NLP整个体系的训练,是由修身到与人互动。由生理的觉察到心理的苏醒,直至灵性的抬头。不像有些课程只专注在治疗或某个单项的快速成功; ·它是持续性的NLP是改变自己,引领他人的修习训练。只要接受它就可生生不息的成长。不像有些课程,只有短期的激情效果,一阵激情后又陷入迷惘; ·它是自主性的经NLP训练后,学员可挑选其中某些领域继续深入或朝NLP专业发展或与其它专业结合。不像有些课程,没能帮助学员建立自主的独立性,所以上过之后还要再上; ·它是通透性的只要学会几种简单模式与架构,就可以活用于生活中的各种情境。比如呼应与引导的原则,既适用于与客户的互动,也适用于亲子调教,更可用于两性的互动。不像某些技巧,仅适用于少数特定的情境; ·它是开放性的它的结构,既有成长性,也有包容性与附益性。换句话说,它自成一家,但又可与其它领域的专业相结合,不断地与环境配合适应为什么要学 NLP日期:2007年10月28日 来源:不详  【字体:大 中 小】  我要评论(0)         NLP (身心语言程序学) 可以产生快捷而持久的转变及结果; 全因为它处理的是我们思想及行为模式的深层结构。试将我们的负面思想及行为想象为一座建筑物。 当我们找出这建筑物的结构,就能知道它主力墙所在; 拆毁这些主力墙便能将负面的思想 / 行为瓦解。 当我们不再被这些负面思想及行为所牵制时,自然就能够发挥潜能,尽展所长。        NLP 可以应用于任何领域。 例如 : 个人成长、商业、教育、社工、辅导、心理治疗、训练运动员或侦探 ……等。      NLP 可以助你 :      赢取人际关系
     建立多赢局面
     改善销售及协商技巧
     加速学习
     发挥宏效演说技巧
     纾缓 / 处理压力
     克服负面思想
     建立有效而卓越的策略
     创造成功的未来
      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大部份人都专注于增强自已的专业技能 – 硬件 (hard skill),认为它们是助我们攀上成功事业阶梯的唯一工具。 其实我们是生活在群体社会,因此生活技巧这个软件 (soft skill) 是同样重要的。 而 NLP 就是这些软件之源。 要在同侪中脱颖而出,你就必须「软」「硬」兼备 – 它们双剑合壁的威力定教人对你刮目相看! NLP三大基本思考  NLP三大基本思考:  1.我(的生命中)要什么?
  2.我现在(的作为)正在得到什么?
  3.若现在没有正在朝向生命中的目标,我要怎样做,如何修正与改变以得到我所要的?  (NLP基本假设:行不通就改变!)
  改观:NLP 助人过程的运作假设  假设:没有错误,只有结果。 没有失败,只有回馈。  通常案主会带着“问题”来,一个NLP的沟通者能够帮助他来改观转化这个经验。要改观转化一个经验,就是要给这个人对于发生在他生命中的事件一个新的观点。  治疗性的架构 ───→ 进化性的架构
  难题、困扰的架构 ───→ 学习、解决的架构
  问题 ───────→ 结果
  为什么 ───────→ 如何
  限制 ───────→ 可能性
  失败 ───────→ 回馈 新手学习NLP的次第  经常有人向我问起:“我是一个刚接触NLP的人,我该如何学习NLP?”等类似的问题,也就成了这篇文章的缘起。学习NLP,最快的方式当然是上课了,系统的学习为:NLP专业执行师――》NLP高级执行师――》NLP导师(详细可参阅团长的《完整的NLP课程包含哪些内容》)。我们这儿说得主要是自学NLP这一块。下面我们从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三段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一、学习前  学习前首先明白你为什么要学NLP?最后的结果取决于最初的心态。有的人一开始就想做高手,做导师、有的人只想了解一下,增长点知识、有的人见别人学自己也耐不住,有的人……理由五花八门。最初的心态,这一点是至关重要,也几乎少有人像我这样点明的,套句流行的话,这是秘密背后的秘密。说句不太中听的话,如果你学得不好,主要原因就是一开始你就没从心底打算学好。所以学习前的工作一定要做扎实,这就像大楼的根基啊,根基的深度基本上就决定大楼的高度。各位初学者,在你对NLP做了一个粗略的了解后,如果你决定要学它,就应该问自己一下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学NLP?最好书面写出五个以上的理由,请听从你潜意识的声音,不要为了写理由而写理由,哪样是没有效果的。从NLP的角度讲,这些理由就是你学NLP的价值观,越重要的价值观,就越能为你今后的学习提供你越多的动力。动力起足,就学得越好!  二、学习中  先买一本NLP的书,(推荐李中莹的《重塑心灵》)不要图省事看电子版(特别是触觉型的),为了学NLP,如果连一本书的钱都不舍得付出的话,恐怕学NLP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想详细了解可参考:八头母牛的聘礼 )  1、先把书浏览一个大概,搞明白NLP的概念和这本书的架构。  2、深入学习预设前提(有的叫前提假设),多读几遍,出声慢读最好(速读在这儿不合适),最好能背下来,可以从你最喜欢的哪条入手。如果你说你记忆力不好,哪一天背一条总可以吧。当然背下来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在我们接下来的生活中出现困扰时,看看哪条能用上。值得注意的是,预设前提会贯穿于整个NLP的学习过程。应时刻回头复习。  3、接着NLP基本技巧的学习与练习(比如结合与抽离,检定语言模式等)。练习很重要。如果可以,最好组成二人或三人的小组一块练习(这是把课堂的优点借来一点)。学习技巧要扎扎实实的来,不要贪多,不然会欲速则不达。  4、高级技巧与应用专题。高级技巧一般是由基本技巧复合而成。应用专题则是结合所在行业把所学的NLP整合过来,比如:NLP销售心理学、NLP与教育的整合等。这个需要一定的实力。  当你把一本学精之后,再选读NLP的相关著作或网站上的文章,对你所学的知识进行扩充和完善。人生时间有限,不要东一看西一看,还是从一本入手,先精而后博。当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以请教你身边学过NLP的人,或在网上搜一下相关信息,或到相关QQ群找人问问。  三、学习后  学习是输入,当你输入进一些知识后,还要把它们输出出来。本来输入(学)是为输出(用)吗。但在你功力还不足够拿到生活中实用的时候,这时的输出方式主要为复述和小圈子分享。输出是检验你输入质量的最佳工具,不要自以为你学会了,能讲来才是硬道理。当然,由于你还没学好,可能在分享中分误解一些NLP的思想。不要怕,说不定有高人在听,你会获得被指点的机会。同时呢,对一些新人的分享,不可贸然全部接受。还是以书本为主。当你条件好转,能进入课堂,全面检测矫正一遍最好不过了。  有人也曾问起,不上课能不能成为NLP高手?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除非你有极高的天份。要成为NLP高手至少应该上过NLP执行师。因为执行师是NLP的基础,如果你连基础都没有,成为高手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有了基础,能长到多高,要看你自己的了。当然话说回来,你上过课也不代表你就是高手,上课和是不是高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聪明的人,可能看出来了学习前和学习后才是这篇文章的关键和重点。事实上,你只要把握好我所提到学习前和学习后这二点,中间的你可以自由发挥。       作者:高手小雨
       首发:中国NLP学院(www.nlp.cn)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NLP及其释义  一接触到NLP这东西,确实有点兴奋,但是要找出一个能确切表达NLP的概念,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它涵盖的理论、涉及的领域、应用的范围太广太杂,融合了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传统的神经学和人脑控制学等众多学科,而且众多的NLP从业人员、爱好者在实践中还在不断地扩充它的主题和阐释。  NLP之所以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在于它不求形式,只重有效、实用,这对传统的心理学流派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如NLP的一些主要思想:“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意志专注于哪里,哪里就能产生能量”等,处处体现在这门学问的理论体系与体验方法中。NLP的原理与技巧应用在个人重塑、管理培训、教育咨询等方面的有效性如更为持久、易于验证等,比起传统的应用社会科学似乎更能让人尝试并意识到NLP的好处。  正如NLP里一条重要的前提假设:“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一个人不应去操控另一个人”,但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模仿“高人”的行为或习惯,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所以不管你是孜孜不倦的求学者、探寻生命真谛的求索者还是出于新鲜体验的好奇者,都可以加入到NLP学习行列,分享你的体验、分享你的感受、分享你所拥有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让更多的人自立、圆满,何尝不是一个善举?  NLP释义  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的英文缩写。  N----Neuro,指的是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思维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身心。  你说你很自信,或者很自卑,这是N;你说你很困,很累,也是N。(注:这里的N不是NB的N:))  L----Linguistic,指的是语言,是指从感觉信号的输入到构成意思的过程,如日常沟通中的语句、声调、肢体动作等,还包括了我们内心的对话、想象等。  你冲着某人叫了一声:喂,大傻,这是L,是口语语言;你在内心想象着后天就可以去海边吹风了,这是L,是视觉语言;你揍了一个不喜欢的人,这是L,是肢体语言。  P----Programming,指的是程序,是指为产生某种后果而要执行的一套具体指令,如同电脑中的程序,我们思维及行为上的习惯,可以通过更新软件而改变。这一点最兴奋人心的了,更新程序一般都是往更好、更快的目标前进的,不过在更新过程中如果出了差错,就会“走火入魔”:)  通俗地理解:我们是通过语言来影响自己与他人的身心,他人也是通过语言来影响我们的身心,都属于“程序”范畴。每个人都具有许许多多的自己的程序,也就是习惯。比如你吹着口哨起床、洗漱、开车上班,这是一个程序,也可以称是一个过程;你冲着同事叫一声早上好,同事也回你一声早上好,这也是一个程序。记住:拥有不同的“程序”,也就拥有不同的人生。  总之,NLP研究的是我们或他人的语言对身心起作用的程序。
关于学习NLP的态度  关于学习NLP的态度  我发现有些朋友在学习NLP的过程,太执着于对错。对NLP的观念或方法老是用对的,错的,来思考。  事实上,NLP关注的是效果,不是对错。  如果你要一一证明NLP是对的,才开始学,那是不可能的。下面是我对一个朋友的劝告,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启发。  兄弟你可能还懂不清什么是前提假设,所以叫假设而不说是真理,是因为在NLP,关注的是效果,而非对错。你不论管这些假设是否商业化,是否正确。重要的是,它能否给人带来获处。在这一点,如果你带着怀疑的态度学NLP,永远学不会。你只能先信,然后你才能。这就如同你不能用思辨的方法来领悟佛法一样。你不能等待把佛法都证明是正确了才去悟,不可能,只能是先信,然后能悟。  我们被西方的思想影响太深,凡事总要想征服,连思想上也是。而学习一门伟大的学科的第一步恰恰不是征服它,而是臣服它。  臣服不是屈服。臣服意味着溶入。进入。这是一个很美的词。臣服。能臣服于伟大的事物,意味着你有了丰沛的自尊,不需要用对抗来驱散不安感。  如果你不愿先倒空自己的执念,我劝你不要学。因为永远学不会。  放下执念,去信,去悟,然后你能。NLP的特点和优势  NLP神经语言学所探讨的是:不同领域的顶尖人物获得杰出成就的方法,以及如何复制他们的思考与行为模式的方法。  NLP与我们思考时发生的一切,以及我们的思考对我们本身行为及至他人行为的影响都有关。  NLP让我们知道,人类要如何才能够思想得更好,并因此而获得更多的成果。  NLP教我们如何沟通,不论对内或对外,所产生的是可以分辨平庸与卓越的巨大差别。  NLP并非仅仅是一个新的理论名词,它是非常实用而高效的科技。NLP以一种你我都可以运用来得到同样卓越成果的方式,去模仿有杰出表现者的思考和行动的方式。  NLP既是个人成长的卓越艺术和科学的融合。NLP之所以是一种艺术,是因为我们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与从不同的,而且任何的描述--特别是感觉、心态和信念有关的--也必然是个有高度主观性的。NLP更是一门科学,目前还在不断发展和更新,NLP整合了多种可用于辨识成功行为模式的,经过深入研究的方法。  NLP有许多有效的假设前提,譬如:人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其正面的动机存在;地图不是实际的地域;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没有失败,只有因果……  NLP神经语言程序学通过一套完整、深刻、独到的理论,配置科学、实用、快捷的操作方法,协助人类从意识领域和行为习惯上改变自身缺陷和弱点,建立积极自信的人生理念,为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NLP的应用与其它学科的差别,有许多独特之处:  第一,过程快而效果持久。  第二,肯定正面动机而无负面影响。  第三,高效激发潜能。  第四,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发展。  NLP是适应能力非常强的人类智慧科技。如果某一项特殊的技巧不能立刻产生效果的话,NLP能让你改变你的行为模式,能及你对自己所面临的特定情况或问题的思考方式,直到你能够得到你所追求的目标为止。一旦你抓到少数基本原理、原则的窍门之后,你就能够轻易地做出这些改变,并因此对你作为一个人的思考方式,以及你的思考历程对你的行为乃至往后的成就所造成的影响,得到更多的了解。NLP提供给你一整套能够帮助你掌控自己人生、改变自我的心理技巧。  现在,中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学习NLP的热潮之中,他们中的很多人正在用自己成功的奇迹来证明NLP的神奇与伟大,并享受着NLP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惊喜。同时,NLP的精神、观念和技巧,也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被不断地开发、拓展和传播,指引更多的人如何生活得更加富足、成功、品质卓越。
贴切问题的力量   贴切问题的力量  (The power of pertinent questions)  几乎任何陈述都包括一个或多个前提假设。确实,没有这些前提假设,我们就不能与人交流和维系正常的生活。就我们所接受的前提(我们通常是接受的)而言,它们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作用,并且融人到我们的感悟中,或者说我们是如何来呈现实物的。然而,“疑问”看起来似乎比“陈述”更能有效地激活我们内部的感觉。“星期四那天你做过了什么?”一系列我们似乎不能有意识地阻止的“感官搜索”。即使我们不回答问题,或者即使我们试着不去想它(诸如我们在火车上或在街上无疑听到别人问的这些问题),我们其实也是要经历精神的过程(mental process)。它的作用和在开始时所谈到的——陌生且否定的目标成果一样。为了对“不要喝那个!”这样的命令作出反应,我们首先不得不去了解“为什么不要喝?”——这意味着我们只能用惟一的方法,即用感官呈现来了解问题。而感官呈现是指用图画表示(或者考虑到)饮酒的行为。  为了理解问题,我们还得经过同样的过程。因此,问题可以有一种强大的效果,正像对小孩了说“不要尿出来”的命令会描绘出“尿尿”的图片一样,接着就是“尿尿”的行为。所有的这一切说明了:人们普遍存在着对在分类、模式化和探求其意义的渴望。没有什么事情是不需要解决的。没有什么问题是不需答复的,包括像“我要回答它吗?”这样的问题都需要回答的。  这种询问的功效,能够给在上文中所阐述的后设模型增加效能。不论是什么样的反应问题引出,问题本身——像“是谁这样说的?”或“什么?再说得详细点”,都会刺激你的感官搜索,并且潜意识和有效地做出改变。视线的运动和其他线索让提问者能够更有效地了解这些神经反应,而不只是了解别人言语上的反应。  然而,疑问形式在个人的改变中有着更广泛的应用。自问“为什么我总干这种傻事?”的问题会占据大量的暗示孔( suggcstive punch)。它会随机地在你真正经验的相关环境中重复出现(每次你稍微有点犯“傻”的时候),这几乎只会继续加强你自己“愚蠢”的信念。  典型地,疑问可以应用在特定的环境中,诸如涉及到金钱的问题,购买的冲动,以及不管什么能使其自我信仰相互促进发生的方面。然而,曲解的或笼统的解释,会使人的物质的大脑去反映“愚蠢”的问题。当为具体的目的构造问题而违背后设模型语言时,你可以凝聚并且指导问题暗示的力量。  疑问语气分两种形式——授权的方式(empower)和不授权的方式(disempower)。  “我想知道我需要多长时间束掌握……(这门技术、这套技术等等)”就会产生相当强大的、积极的且有益的效果。“很快就能掌握了”(或者至少“一段时间”)的前提假设,会滑过去的有意识和理性思想的缝隙,自发地、暗示性地起作用。过“一段时间”就是意味着事情终将要发生。  疑问语气作为一种策略,它既对个人起作用,又在与他人的沟通中起作用。作为一种自我管理的方法,它胜过正面的肯定,尤其是高度的成就欲望,即那些明显与“积极的思想(positive thinking)”  中“出格  (out of character)”  的目标。谨慎的,有意识的头脑会质疑那些所有的人都很了解却又不太可靠的事实:“没辙——这绝对不会发生的!”在这之前,你说过几次这样的话?而与此同时,微妙的设想“很快就会的”会从认知的过滤器缝中溜过,使人的未来向好的方面转变。  在合适的目标中的疑问,尤其是那些与系统性有关的疑问,会结合在这种暗示的现象中。疑问引出了潜意识的结果、真正的意图和“次要的获得( secondary gain)”——换句话说就是问题识别或发送出了潜意识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需要多长时间来掌握这个?”)安装了潜意识的“意义”,并且随之产生潜意识的行为。每一种行为都含有内心的智能和改变理解和行为系统的自我意识。  卡特西安坐标( Cartesian Coordinates)  卡特西安的坐标设问方法有助于识别对同一问题中的许多观点视角。提问的形式有点像上文中的一些生态系统性的设问和上文的后设模型设问,下图的象限图形表明了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要不是有更多的目的,这些问题本身就足够了。 NLP让你找到人生和事业的方向:您是否也面临如下挑战:    或许您和您的企业在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你发现学习所带来的改变从短期来说是有效果的,可是时间长了,又反弹回以前自己的固定的行为模式中去了,白白浪费了金钱和资源,从而降低了您和您的企业对学习和培训的信心。    您知道需要提升员工的责任与服务意识,可如何才能做到?     您早已知道克服拖延、加强自控力、消除坏习惯很重要,可如何才能做到。    您知道公司内部冲突、人员流失实质上与工资福利等硬件关系不大,而与内部的安全感与信任有关。可如何才能营造这种信任的氛围?    知道只要下定决心,就肯定能成功,可如何才能下定决心!    知道制定目标后要坚持不懈,可如何才能做到!    知道要找到人生的方向、事业的方向很重要,可如何才能找到!    知道负责任、抛弃借口、保持积极心态很重要,可如何才能做到!    您知道生活应该更有意义,工作应该更有意义,可如何才能做到!    您知道事业、情感、家庭应该兼顾,应该保持平衡,可如何才能做到!    …………………………    NLP将让您至少有以下三项收益:    您将惊喜的发现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您将惊喜的发现如何做到治标又治本,获得系统平衡持久的改变;    您可能还会发现一个您寻找了很长时间的事业机会。  学习NLP的理由之一日期:  人际沟通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知道如何与人建立亲和力。通甫你可以往意到那些在各自领域里的成功人士都拥有很强的人际关系。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并不能清楚的告诉你他们是如何跟其它人建立亲和力。对这些人来说他贺的都是很自然且出其不意的。只有小部份的人明白亲和力是怎幺一回事,更少的人懂得如何有效的与人建立亲和力。其实亲和力在NLP的世界里,它能让你学习到建立亲和力的步骤与关键。拥有亲和力能让你有效的与人沟通,得至临“人的尊敬且更能发挥你的影响力。要在日常生活里和工作上得至杰出的表现,亲和力是必备的条件。  NLP技巧非常注重其灵活和适应性的运用。如果某一项特殊的技巧不能产生效果时,NLP能让你改变你的思考与行为模式,直到你能达到你的目标为止。NLP提供给你一套完整改变的科技,帮助你能更轻易的掌控自己的人生。  要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要使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任何机椿如果想要做出改变,就必需从个人开始。NLP是非常棒的个人行为改变科技。公司的高级行政人员和经理要先必需能够掌控自己,然后才能将公司的资  你沟通的素质等于你生命的素质。NLP教导我们如何沟通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同时也增强你的影响力。当你有了良好的沟通技巧及说服能力后,做起事来将得心应手让你左右逢源,别人做不到的事你可以做到,很自然的这将帮助你更快的实践你的梦想。学习和掌握了NLP的原理、原则及窍门后,你就能打开成功之路,迈向卓越的人生。你将发现到你的人际关系开始得到改善,与他人的相处来的更融洽。消除自己内心的障碍后让您信心大增,勇敢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保持身心理最佳状态能让您更专往在你所要达到的成果。记着,充份掌握这份最新信息将让您轻易地在人生的战场上大获金胜!  NLP所带来的效应吸引了来自各阶层不同背景人士的垂青。已开始学习销售人员、行政人员、经理、企业家、律师、教师、讲师、训练师、咨询顾问、治疗师、医生、催眠治疗师、心理学家、运动员、演艺与表演人员、父母…等等。 NLP着眼于个体:  在NLP领域里,人们往往用传统的科学范式来看待NLP的一些观念,总觉得难以理解。NLP追求具体的效果,而不是形成普遍的理论结论。这与传统心理学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应该说,科学的目标是解释心理现象,而NLP要求改变心灵状态。解释性要求就是抽象个别的差异形成普遍的结论,而改变的要求就是从效果上衡量。所以NLP是实践学科,着眼于实践中如何达到最好效果。NLP把每个人的心灵看作是可以重新编程的一套程序。个体之间的差异在于程序的差异。这种程序的差异根本上来自个体从童年到成年不同的家庭、社会环境和亲身经历的差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灵程序。我们从许多人身上概括出的所谓心灵规律只能是抽象的相似性,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差异则非常之大,对一个人起作用的东西,对别人可能作用不大。普遍的规则对于理解个体心灵只能是一种参考。解决个体的心灵问题最重要是通过互动一面搜集独特的信息,一方面通过语言动作进行干预引导。从互动的过程反馈的效果信息随时调整解释性假设和语言操作干预的方式。  个体最重要的体验都是通过每天日常生活差异的信息体现出来。可是当这些信息要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就立即上升为普遍的东西。我们每个人在表达自己的独特经验时,往往使用具有概括的语言,这些语言无法表达独特的个体信息差异,当别人理解时就以为是普遍的规律。语言是使个体经验普遍化的根本原因。我们所指的是独特的经验,我们使用的语言却是普遍的,看不到个体的差异。NLP要解决个体的心灵改变的问题,所以最关注个体的独特信息。
NLP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习NLP可以给我们带来:  1、可以解除以往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神经链,并将它转化为正面积极的状态,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体会,上面有讲,不必重复。  2、可以改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如何,是存在我们的大脑中,所以, NLP有些技巧,就是专门处理大脑中与别人的关系的。当你大脑中改变了对别人的看法和印象时,在现实生活中与别人的关系就会发生改变。  3、可以整合潜意识内部的力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有很多的部分,各自负责不同的功能,有时可能有不同的部分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与行为欲望,这样力量就会分散不集中,就像几匹马拉著一辆车各自往不同的方向拉车,车就会这时去这个方向,那时走那个方向,甚至被拉散了都有可能。 NLP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工具可以整合各个部分的力量集中往一个方向出发,这样我们的人生会比较有效。  4、发掘自己更深层次的智慧。以前,我学习 NLP时就感觉到:天啊,你为什么将人造得如此的神奇。人的大脑实在是太神奇了。为什么这样讲?如何我们不懂得一件事情如何做时,或者没有得到别人的指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NLP,进入一种借力借智慧的状态,可以得到之前想也想不到的办法。比如,我们可能认识到某些有智慧的人物,但他们总不能在我们身边,于是我们可以借助他们的智慧,即使他不在场,我们也可得到,或干脆这个人物是一个虚拟的人,如孙悟空,我们也照样可以做到。这就是潜意识的神奇。更重要的是,NLP不仅是在此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智慧之类的,如果你要深入地借助别人的力量,就更可以得到内在的能量的支持。这是人的神奇所在。  5、使身心一致。人就像一个国家,有最高领导人,有各级别政府和工作人员。比如意识是最高的领导人,可以支配一切,指挥命令这个国家的一切力量,而意识就像其他级别的行政单位,执行不同的功能,有主管健康的,有负责学习的,有负责娱乐的,有主管运动的,休息的,感情的,经济的等等。我们可以将潜意识分为很多很多级别,而分为什么部门,我们可以随情况做技巧时灵活来分就可以了,不须据泥于如何分。比如在抽离法中,我们就将潜意识分为两个部分:负责情绪的部分和负责想办法的部分。两个部分各自执行不同的职责,分工合作,职责分明,而不是这个部门做那个部门的工作。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部分都参与情绪的工作,那就没人做事了,则人生的效果就不好。使用 NLP中的一些技巧,就可以使潜意识中的各个部分负责回各自的工作,互不干扰,并且统一起它们背后一致的力量。统一了各部分,身心就自然一致了,人生的效果就会更好。  6、使人的信念变得更加正面积极。人活在世上,凭什么来处理自己每天所遇到的人或事呢?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信念系统,这套信念系统内有不计其数的信念,我们依靠他在这个生存下去,可以讲,我们生存在这世界上的生活质量如何,几乎全看这套信念系统的质量如何了,它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正面的占多少百分比,负面的又占多少百分比?完全正面积极的信念系统可能帮助他的主人创造出成功快乐的人生。负面消极的信念系统则使他的主人生活在一个自卑失败的人生里。因为内在决定外在, NLP很多的工具都可以提升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可能很多朋友都接触过成功学,为成功学中一些很先进的信念所吸引,但在个人上,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内有大量不计其数的信念神经链,单凭几条信念并不足以让我们过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只有把自己信念系统里大部分或全部的信念转换成正面的神经链,生活才会成功快乐。NLP就为信念系统的大幅提升提供了很多的工具。  7、NLP使身体更健康。身体的疾病,除了有些来源于外因外,有些是来源于自己的潜意识,通常这是意识无法察觉的,也很难相信的事情,只有通过NLP的实践修炼,才能明白原来很多病都是源于潜意识,改变了潜意识,身体健康就会恢复过来。潜意识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很多的原因与意识脱节,潜意识无时不刻不与意识进行沟通,但意识总是不与日俱增或否定潜意识的意思,于是潜意识就会以生病来提醒意识,有些事情必须注意并解决,当我们真的注意到了潜意识的需求并满足时,疾病就会慢慢地消失。在实践中,这样的案例并不少。  8、NLP可以指导我们的人生。NLP有一个免疫系统,叫前提假设。NLP并不注重自己是如何的,并不坚持什么是真理,而去假设事情是这样的,让结果来引导我们下次是否再做同样的假设。前提假设,有很多条,都可以指导我们的人生。比如“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这一条,就引导我们相信自己的独特性,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不能一成不变地依同样的经验去对待另一人,也不能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在别人身上,如此等等。NLP的另二个重要的指导理念:模仿,灵活,也是让我们生活得更成功快乐的指导。我们可以有很多很多种生活的方式,也可以在面对一件事情时有很多的解决方法,有很灵活的处事方式,也不再是“死牛一边颈”(顽固不化)。  另 NLP还有很多很多的好处,如更好的与自己与别人进行沟通,保持与潜意识的联系,让销售更好,可以戒烟,激发行动力,重塑优良性格等等,几乎你所想要的好处都可以通过NLP获得。在此不一一说明了。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学习 NLP,技巧是很重要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发掘潜能,升华自己,也可以帮助到别人,但技巧只是技巧,只是一种工具,是我们人生工具箱中的一种东西而已,不能把它视为我们NLP中最重要的东西。很多NLP大师的修炼,都是集中在信念系统,身份与精神等层次的修炼。我认为,NLP的最高境界是道:无为才能无不为。到了无为的阶段,精神如水一样,可以成为任何的形状,不会局限于某种状态,可为液态,可为空气,也可成冰,可成流水,可成滂沱大雨,也可成涓涓细流,既可成圆,也可成方。心可以悲伤,可以欢乐,可以谦虚,可以狂莽,而我们的精神可以包容一切,这时你已成为你自己。一个字:悟。  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成功学,偏向于激励的太多了,私下认为,如果一味地激励自己,要求自己做得更高更好,但不解决以往一些不好的事情对自己的影响,也就是不解决潜意识里的负面东西,内心就会有挣扎有矛盾,力量就会分散,不能集中于一点上,事情就会做不好.所以众多学习了成功学的朋友,受了两三天的激励,兴奋过不了一个多月,就很快的被现实打回原形。如果把NLP与成功学结合在一起的话,则会对人生产生更积极的意义。 关于学习NLP的意义  总体来说有以下好处 :  第一、学习NLP的目标是为了我们自己的人生更幸福快乐。当我们去察觉生活中的选时,我们不会去强调“什么对的”或者“什么错的”,而是去关注什么是有效果的。因为,当我们去强调对和错时,已失去灵活了,幸福的人生离我们也就起来越远了。比如,很多家长用打孩子来教育孩子。我们不去评价这种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我们只需要问家长:这种做是否是有效果呢 ?在我们的亲子课程也不会去说服哪一位家长。我们只会让你去体会和感受:你原来的方法是否有效果?新的方法是否有效果 ?  第二、卓越源于拥有更多的选择,智慧来自多角度的视野 。就像有位朋友问到关于小偷和抢劫的这个问题 ,当你从自已的角度看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很痛苦;当你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的时候,你也许开始同情对方; 当你站在人类的这个角度来看的时候,你也许就会有更多的不同的感受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在沟通中,NLP那么有效的原因:我们透过多角度的视角来观察事情 。当我们用多角度的视野来看待事情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当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的时候,我们的行为结果就会有所不同,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同 。  第三,NLP是关乎掌控自我思维的工具和方法 。NLP研究的是人类的沟通模式,人类大脑处理数据的程序和方法。因而当我们学习NLP的时候,我们就越来越能掌控自己的思维 。当我们能够掌控自己的思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能够决定我们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能够决定我们的情绪的时候,我们的行为,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也就会由此改变了。  第四、NLP是一个模仿及复制卓越的方法 。比如,当我们学习NLP后,大家就能很容易地把学习数学拿到一百的程序和方法复制到语文的学习中,从而全面的提升 。  第五、NLP是一种加速学习的策略 。其实这一点和上面的道理是相同的,比如,我发现我的朋友很会讨女孩子欢心。于是,我就观察他的策略。当我把他的策略了解后,我就能够快速的学习到他泡女孩子的招了 。在NLP世界中,很多的训练师用这种策略的方法来训练那些从来不会射击的人学习射击,只要一天就能达到神枪手的水平 。  第六、NLP帮助我们建立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提升说服力。 如说感知位置,行为模式等等 。  第七、NLP帮助我们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就是一个人对于自我的内在评价,而这个评价则是与自信,能力等息息相关的 。  关于具体如何提升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在以后的课程中会逐步分享给大家 阳光学问-NLP  NLP是很奇怪的学问的。你看一看,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朝这个方向走,对吗、这个叫做现在,这个叫做过去,这个是未来。对吗?  每一个人的过去,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他的脚跟开始,这是他的过去,无论你问什么问题。每当你问为什么,你问的答案总是关于过去的。这是为什么我明天会有忧虑呢,就是因为过去的什么事。对吗?所以每当问为什么,答案总是在过去。可是人生是朝这个方向走了。  所以现在我在哪里,我希望我明天在什么的高度,这是我的目标。怎么样从这里走到这里。才是重要的。你希望在成功快乐现在不够吧,对吗?所以把自己带到这个为什么、过去都是不一定有用的。所以呢,NLP的态度是,我们是,我想要什么?然后,我如何能够做到,实用主义。这个才是我们该花时间去忙的。而不是停留在过去。  你很辛苦今天晚上睡觉前终于找到昨天为什么不开心?或者昨天为什么没有成就呢?你明天醒过来发现今天没有成就。因为今天老是在想昨天那个事。为什么?对吧。倒不如我们开始想一想明天想去的高度呢。我现在做些什么明天可以更好。过去也就是困境,所有人困境总是在过去。提起未来也就是解决了。  这里面NLP所谓阳光的学问,总把焦点放在你希望明天怎么样。在心理辅导,在座有很多学过心理咨询的,传统的、国内的绝大部会强调这些。倾听是很重要,一个来访者表示你的同理心啊,你的感受我很明白,可是在简快疗法里面呢,我们不太愿意聆听太多。因为他来跟你说的东西总是在过去这里。我们拿到最低程度的资料呢,我们马上带他,,最有效的一句话就是:那希望怎么样?你希望明天会有什么不同。你希望下一次会有什么不同?一句话已经把他从困境的状态带到这里来了。对吗?  在企业管理里面,你老是说他昨天做怎么怎么的不对,上个有、去年怎么怎么不行,你希望一天他留在你的公司,他能够帮你明天,你的企业的目标做更大一份贡献吧,那请你把焦点放在他现在可以怎么做明天他的贡献更大。  跟孩子的关系也是,你过去怎么样的成长过程,孩子他是什么好不好,不重要,现在在哪里,明天可以更好,才重要。对吗? NLP能使我们做到什么?  神经语言程式( 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NLP)研究思维、语言和行为中的规律。这是一种对优秀(excellence)进行编码和复制的方式,它能使你不断达到你和你的公司想要的结果。  商业世界变化非常快,过去它需要具有特殊技能的专家,现在这种需要被代之以学习的需要和标新立异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组织力求建立学习型组织:在这种组织中,个体掌握自己的发展,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潜能。不过,用过去的办法达不到上述目的。如果按过去一贯的方式做,你得到的也就是老样子。未来的关键在个人。有些个体和组织会拥有崭新的、激动人心的、富有创造性和合作性的未来,另一些则会很快落伍。最终造成这种差异的是两者解决思维、冲突、经验等方面问题的能力的差异。  未来成功的关键  从内部变化  现行很多有关未来商业世界的书刊认为公司需要再造,但是,这种再造成功的秘诀不是重新修补整个组织的结构,而是从内部重新规划思维和态度。组织文化是其成员,尤其是上层成员的表现,领导者的模式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其所在组织的模式。无论你的名誉或工作头衔是不是管理者,你自己也是个领导者,因为你影响你所处的环境。另外,通过理解和影响你的内部模式,你会影响到自己的经验。成功源自内部。成功有赖于你在所想、所说、所做的每件事中达到优秀水平的能力。彼得·圣吉( Peter Senge)在他的《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一书中介绍了把握自我的概念,NLP将介绍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优秀具有情景特殊性  通过学习掌握本书中的技术和思维方式,你将获得更多真正想要的东西。另外,你还可以在你选择的任何技能中,学习怎样复制优秀。优秀具有情景特殊性。很多教学模型都失败了,原因是它们假定在一种情景中行得通的东西在另一种情景中也有效。一家公司造就的能够鼓舞人心的领导的东西与另一家公司的可能很不同。NLP使你能够对优秀进行编码并强化它,这样,在自己的特定环境中,你就能建立真正对你有用的东西。  更具体地说,NLP能使你做到以下方面:  (1)提高学习能力,这样你就不仅能应付变化,而且能引起变化,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和工作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为自己设立诱人目标.这样的目标本身就具有动力,使你自己和公司实现愿望的机会最大化。  (3)与周围的人和日常生活、工作中接触的人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4)增加对自己和别人的敏感度,这样,你就能察觉人们行为和态度的微妙变化,以及你的交流方式产生的效果。  (5)提高你的灵活性,这样你就有更多选择,从而对自己生活中的情景更有影响力。  (6)提高让周围人对你产生忠诚、合作愿望和热情的能力。  (7)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感觉,这样,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命运。  (8)提高能力,开发无意识心理,发挥其最高潜能。  造成差别的原因所在  以上技能以及NLP提供的更多其他技能和思想,能使你把经验转换用于各种情景。特别是在商业领域,NLP能让你在以下各个方面发生变化:交流、动机、影响、谈判、领导、动力、自我发展、目标设立、组织发展……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很长。你会发现自己应用NLP的领域,这是NLP带给你的真正快乐。  NLP如何工作  NLP研究超凡才能。它研究意识和无意识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使得人们能为其所为。NLP很少在意人们自己宣称他们是如何做的,因为他们所说的往往与他们实际的所作所为大相径庭。你可能以为询问那些优秀人物是如何成功的,他们就会给你准确答案。这样想就错了!成功的关键部分往往在意识水平上是未知的,这个以前未知的部分,有时候被称作NLP魔法。当然,这不是什么魔法,只是NLP意识到了被传统模型和技术忽视的、真正带来差别的东西。运用NLP的工具就能发现这些未知的东西,就能对智慧进行编码。这就是NLP魔法的秘密。  NLP魔法  有些事情是你在做,但未必明白的。例如,下面的事情你知道吗?  (1)在你保持的和谐关系中(别人开口之前你就知道他想说什么),你所做的有什么不同?  (2)你在某些情景中能控制自己的感觉,而在另一些情景中则失去控制,这是怎么回事?  (3)在那些你感到特别自信的情景中,你怎样产生这种内心的宁静和信心,即使别的事情都和你唱反调,仍保持平和的心态?  简言之,一旦你知道了类似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在思维、感觉和行为中就有了更多选择,就更能驾御自己的命运。哪个阶层或年龄适合学NLP问:这个学问对哪一个阶层,哪一个年龄段比较合适?  答:明白了,我回答了,好。在NLP的领域里面呢,很多NLP导师都面对有这个困难的。就是NLP是什么?对哪一方面有帮助?  第一个问题呢,很多NLP导师都说不清楚。第一个问题呢,有一个很简单、很老实、真实的答案。可是一个人呢总是不愿意接受。那是什么呢?对人生每一方面都有帮助。啊,虽然在路上你碰到一个朋友,啊,NLP对哪一方面有帮助?你对你的朋友说,每一方面都有帮助。哪里有这样的事。他以为帮助我销售,怎么可以帮助我跟孩子的关系呢。比方说啊,怎么可以帮助我睡眠的问题呢。  NLP本身是什么呢?你要明白这一点呢,你就必须看看NLP是什么。NLP是什么呢。已经有很多个回答了。很多个定义了。啊,我是实用主义者,完全从运用的过程产生什么效果这个角度呢,NLP研究我们的身心,我们一般来说身心合一呢,我们可以这样说吧,身体跟脑袋、意识跟潜意识。理性跟感性。对吗?研究我们的身心,你用刚才那三种定义都可以。我们的身与心是怎么样运作的?它身怎么做、心怎么做事的呢?怎么配合?研究这些,当我们知道就等于你了解你那个电脑里面的软件是怎么样产生那个功能、作用的时候呢,我们就可以用的更好。  因为它们,就是脑袋跟身体的其他各个部分的牵引啊,协调呀、配合呀预计的方式是怎么样的?我们就可以,让自己在什么事都能更好啊。比方,身心合一就是,感觉跟理论、跟道理一致的时候呢,我们都是特别有劲头的。NLP是研究这个的。  那假如这样的话呢,小学或者中学的学生用脑袋吗?假如用的话呢,都有用。剩下来的就是,把NLP的学问,编成所谓应用层面的,应用层面一些什么对他有帮助。我在教育学院讲课,华东教育学院,南京的教育部一百多个学生、学校、校长、老师,教那些更轻松、更高效的教与学,你可以看到六个月前,噢、现在是八九个月前,我在南京讲,我网上还有一百多个校长,他们的回复,你就可以知道是什么了呢?的确是有帮助。张国维与李中莹的NLP名词差异: 在高级班的课堂上,有不少同学的执行师是跟李老师学习的,以致一开始听张博士的课在名词上有点晕,故我简略的归纳了一下常用的,以备参考。其实除了名词,内容上也稍有不同,比如:李老师会讲BVR,而张博士只讲BV,没有R。再如,张会讲DDG,ABC法则,米尔顿模式,TOTE,闪变模式等等,在感官类型里张的多一个AD型,而李中莹的无。
 NLP术语  在NLP里面,会触发某种生理状态的刺激,就叫作心锚。心锚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特意设定,例如,按铃以吸引某人的注意;或是更复杂点,当回答问题时,站在某个特定的地方。  引导:  以亲和感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让其他人来跟随。  归类:  将组织或是某些经验划分为更大或是更小的单位,向上归类牵涉移至更大、更抽象层面的层面,向下归类牵涉移至更明确、更具体层面的资讯。侧向归类涉及找出在相同层面咨询上的其他例子。  后设:  从希腊字而来,意味着超过或是较高的。  观想:  观看内在影像的过程。  当下:  在时间线上与此时刻完全结合。  删除:  人类模仿的三个通则之一。在言谈或想法上,抹去经验的某些部分。  扭曲:  人类模仿的三个通则之一。在部分模仿中,所有的关系与其应该代表的关系不同的过程。  环境:  我们行为所发生的外在结构。环境是指我们所认为的“外在”,它不是我们行为的一部分,但有时我们必须对其反应。  经验:  人们对某件事或某个事物的经历和体验所形成的认知。  映现:  契合另一个人的部分行为。如向对方展示一些他所熟悉的行为语言的方法,就像他在镜子里看到自己一样。  抽离(Dissociation):  与现实相脱离,就像在记忆中。例如,从外面看呢自己在照片中的身体,所以你没有真正在那里的感觉。  呼应:  通过契合所沟通对象的行为,以快速建立亲和关系的一种沟通方法--契合或是映现行为。  述词:  显示使用一种表象系统的感官基础字眼。  度测:  通过解读非语言信息,真实了解某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框架:  设定认知某种事物的架构或方法,就像成果框架、复述架构等等。  次感元(Meta programs):  由每个感觉所认知的特别感觉品质。例如,视觉的次感元包括颜色、形状、动作、亮度、深度等,听觉的次感元包括音量、高低、速度,触觉的次感元包括压力、温度、纹理、位置。我们思想的最小单位。  系统的:  与系统有关,注意时空的关系和结果,而不是因果的直接关系。  时间线:  我们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图象、声音和触觉的储存方式。  亲和感(Rapport):  建立或保持两人更多人之间的互信和了解关系的过程,促成另一个人反应的能力。  行为弹性:  改变自己的行为,以便诱出或十取得他人反应的能力。行为弹性可视为对任何刺激的各种反应的开发,而与其相对的习惯性具有局限性,因而抑制了潜力的发展。  丰姿状态:  当一个人觉得丰富时,所感受的总神经和生理经验。  从属等级:  一种内在阶级,每个层面渐次包含心理和影响力,按其重要性(从高至低)这些级别包括:1,身份认同;2,信念和价值观;3,能力;4,行为;5,环境。  内部策略:  是指内部过程和与之相联系的外部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通内部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未来模拟:  内心认知排练未来一些情境的过程,以便确保所希望的行为将自然和自动发生。  世界模型:  每个人以自我的认知和经验建立个人独特的世界观。个人处事原则的总和。  生理词汇:  与一个人的生理有关的行为。  外部觉察:  将所有感觉的输入管道转为外在。  先行系统:  又称先导系统。将信息引导入意识中的偏好方式。  后设模式:  一套获取语言信息,把人们的语言和语言表达的体验反复联系的工具。  后设程式:  一种心理层面的程式,决定我们如何整理、指向和分类经验。后设程式比特定思考策略更来得抽象,并定义我们对特定议题的一般策略,而不是思考程序的细节。  问题空间:  问题空间是由创造或是贡献此一问题的实体或非实体要素所定义。解决方式来自资源和选择系统的“解答空间”。解答空间需要比问题空间来得广,以产生适当的解决方案。  自我认知:  “我们是谁”的感觉。我们的认同感觉组织我们的信念、能力和行为在单一系统中。  设定心锚:  连接内在反应与外在启动的过程,如此一来可以很快速、有时是隐性地再进入此反应。设定心锚过程可以是视觉(就象是特定手势)、听觉(使用特定字眼及音调)以及触觉(摸手臂或是将手放在某任肩膀上)。设定心锚的标准有感受的强度和纯度、感受的高峰时机、心锚复制的正确性。  声音品质:  在沟通和影响上第二重要的方式,研究显示其占沟通影响的38%。  “假如”架构:  假设某事已经发生。以“好象”事情已发生来思考,运用心智突破表面障碍,来激发具有创意的问题解决方法。  偏好系统:  一个人意识思考并组织其经验使用最多的表象系统。  深层结构:  人们用来组织并引导其行为的感官地图(意识和潜意识)。  解读线索:  人在复杂行为显示他正在使用的表象系统。典型的解读线索包括眼球移动、音调和速度、身体姿势和呼吸形态。  米尔顿模式:  后设模式的反向模式,运用人为的模糊语言模式来探索另一个的经验,并进入潜意识的资源。根据米尔顿·爱锐克森所使用的语言而来。  相关性诘问:  询问一个特定陈述或是行为如何能帮助实现既定目标。  感官敏锐度:  学习将我们从世上所获得的感官资讯做更细微和有用的区分的过程。  内在表象系统:  我们创造的信息模式并储存在心智中,它综合图象、声音、触觉、嗅觉和味觉,是我们储存和编码记忆的方法。  认知角色位置(Perceptual positions):  特别认知或是观点。在NLP中有三个基本位置能够接受认知特别经验:第一种位置有关以第一人称观点,通过自己的眼睛来经验某事;第二种位置指他人的观点,设身处地来经验某事;第三种位置指以退回一步,从抽离的观点来认知我们与他人的关系。结构完善情况:必须满足,以便产生有效且符合实际成果的状况组合。  眼球解读线索(Eye accessing cues):  眼球移动至特定方向的动作,显示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思维。  现实地图或现实观:  每个人从其个人认知和经验,建立其独特的表象世界(世界模型)。  联合(Associations):  以最真实的你,去亲眼观察这个世界,去亲耳聆听这个世界,去感受现在、过去和将来的各种情感。  信念(Beliefs):  你所持有的感性观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决策、技巧和行为的基础。  一致性(Congruence):  使你的每个细胞协调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你。  准则(Criteria):  作为决策依据的评价标准。  过滤器(Filters):  我们思维层次,它决定着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哪里,以及相应的见解。这些过滤器决定乐我们对事物的反应方式。  逻辑层次(Logical levels):  个人和组织的层次机构,将影响到我们使自己和他人产生的变化及变化程度。  目标(Outcome):  某个人持续实现的特定目标,以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有利的双赢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与传统的目标设定方式不同的是,它要求运用所有的感觉与感情。  协调(Pacing):  尊重他人的价值观、需求和风格,从而与之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什么是对自己和对他人都很重要的东西。  重组(Reframing):  以对自己有益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并调整到恰当情绪状态的能力。  心理状态(State):  一个人的精神、身体和情感状态。  策略(Strategies):  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思维和行为步骤。  TOTE(测试-操作-测试-退出,即test-operate-test-exit):  循环反馈过程,用于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指导。  预设:  指在特定的情境里,我们对某样东西是真是伪的一种假设。  概括:  从数量十分有限的信息中构架可以普遍应用的规则。  咻模式:  程式化头脑进入新方向的生生不息的NLP次感元过程。在改变行为或十不想要的行为,使其进入全新结构性方法上很有效。隐喻(Metaphor):  表象系统:  在心智上传达信息到五种感官系统的方式,这五种感官系统分别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表面结构:  用来代表或描绘储存在脑中的实际主要表象的语言。  刺激反应:  经验与其之后所谓反应间的关联。埃文·帕罗夫展示自然学习过程,他将铃声与狗所分泌的唾液关联在一起。  重新构架:  改变一个陈述的相关架构,以赋予其新意。  参考架构:  是一个人生活故事中的经验总和,也是从所引导用的其他表象中最完全的表象。例如,深层架构便是表面架构的参考架构。  亲和关系:  信赖、和谐及合作的关系。  结合状态:  就像在记忆中,从你眼中看出来,听到拟所听到的,并感觉好象你是真的在那里一样,这称为结合状态。  假设前提:  基本潜在的假设,但是需要另一个表象之合理。在语言系统里,一个句子必须是真实的,以使其他句子合理。  脱离当下:  在自己时间线的当下之外,如冥思、神游物外。 
名词
 
  张国维  李中莹
 
 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  身心语言程序学  身心语法程式学
 NLP Practitioner Certification Program  NLP专业执行师  NLP及格执行师
 Presuppositions  预设前提  前提假设
 Meta Model  精确语言-后设模式  检定语言模式
 Types of Generalization  一般化  归纳式
 Complex Equivalence  复合等同  相等式
 Associated  结合  投入
 Perceptual Position  位置感知法  感知位置
 First postion,Second……  第一身,第二身,第……身  第一位置(人称),第二位置(人称)等
 Chunking Language  上归类,下归类  上堆下切
 Neuro-Logical Levels  思想层次  理解层次
 spiritual  最高层为“灵性”层  最高层为“精神”或“系统”层
 Ecology  系统平衡/整体及生态平衡  三赢:我好,你好,大家好
 Circle of excellence  卓越圈  优良状态
 SMART Goals 设立聪明目标  目标确定法
 Limiting Beliefs  限制性信念(无助、无望,无价值)  局限性信念(应该如此,托付心态、没有办法)
 Milton Model  催眠语法-米尔顿模式  提示语言模式/暗示语言(为米的一部分)
 Anchoring  心锚  经验掣
 Sub-Modality  次感元  经验元素
       作者:高手小雨
       首发:中国NLP学院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请保留这段文字,否则必究)NLP穿越人际沟通的迷雾  我们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动机,而且有一个正面的动机。但是,由于人不与人同,而且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各种因素而导致人际沟通出现障碍。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不被人理解和接受的经历,而不被人理解与接受就意味着自己不被人尊重和重视,不被人重视同时意味着自己的价值和努力被忽视。当自己的价值和努力被人忽视的时候,人的第一反应就有可能是郁闷,压抑,愤怒,也就是所谓的“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而事实上,我们的不被人理解和接受最至关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彼此双方没有在各自的目标上达成某种共识和彼此之间的默契,所以才产生认识的分歧。人们如何就彼此之间的某种目标达成共识和默契呢?那就需要沟通。  沟通的重要性一直受人重视,但是人们的沟通质量并不高。沟通的质量不高就意味着共同的默契没有达成,彼此之间的价值就得不到承认,压抑、愤怒、相互猜疑,等等各种负面情绪就立即出来。而这些情绪会通过大脑形成一个行动的指令指示身体表现出种种不利于人际关系的事情出来。  沟通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当我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在和自己沟通,所以我们无法不沟通。何况作为儿女,作为父母,作为下属和上司,作为老板,作为政府官员,作为教练,作为环保主义者,作为反战主义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的人们,能否成功扮演好这些角色,完全取决与沟通的质量,所以,生命的质量在于沟通的质量。  很多人对自己非常自信,尤其是对自己的IQ非常的有信心,认为只要IQ高就可以获得好的沟通效果。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脑,使用好自己的大脑。  但是,研究表明,97%的人的大脑,有相当多的时候就仿佛是一辆处于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而驾驶员位置是空的。下面的两个例子足以证明研究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例子一:  请看下面的一段话:  你不要去想那头红色的大象,你千万不要去想那头红色的大象,你绝对不要去想那头红色的,高高的,毛皮厚厚的,腿粗粗的红色的大象。  你的头脑中有些什么图象出来?有没有一只红色的大象呢?根据测试,97%的人的大脑中都有红色的大象的内心图象出现。可是,我的目标是不要你去想,可是你的头脑中却偏偏出现红色的大象。这说明,在言语的控制之下,你有时候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的。沟通也是如此,常言说得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啊。你在真正掌控你的大脑了吗?  例子二:  大家都有过鼓掌的经验吧。  下面是一个鼓掌的测试。  我们的规则是,我数一的时候,大家就鼓掌一下,数二的时候,大家就鼓掌两下,数三的时候,大家鼓掌几下呢?对了,三下!  可是,实验表明,97%的人在我数第四的时候,人们就情不自禁的鼓掌四下。可是当初在宣布规则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说我数四的时候大家鼓掌四下,可是当我数四的时候,大家为何会情不自禁的就鼓掌四下呢?  这个测试同样证明,我们的大脑的条件反射虽然被我们的经验训练反应非常灵敏,但是上述的测试同样证明人们的大脑很多时候被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是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有大量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大脑是处于无法控制的状态。因为我们的大脑就象一台精密程度非常高的,超乎寻常的超级电脑,它会自动运作,它自然有其自我运作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并不因为我们不了解不知道而不存在。所以,我们只需学习了解大脑自我运作管理的规律,然后依乎天理,顺其自然的按照大脑的运作规律办事就可以了。  大家可能有过使用电脑的经历。当你买回来一台新电脑的时候,你会发现随机带有一本产品说明书,在早期的品牌电脑甚至还带有操作系统的操作手册。可是,我们的大脑虽然也象一台十分精密的超级电脑一样,可是我们的父母和学校、政府并没有给我们配发一本手册,在我们踏上人生旅途之前,给我们一本类似于系统操作手册一样的操作指引,并告诉我们说,来,这是你的大脑操作手册,请你好好爱惜这台超级电脑。的确没有,在当前的教育环境条件下,尤其是很多人还在非常迷恋什么权威的时代更是如此。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权威,只存在观点的不同。不存在任何超人,只有潜力是否尽力发挥的人。潜力被大量的挖掘出来的人,就成为了了不起的人;反之,则不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源于美国加洲大学,由一位叫理查.班德勒(Richard Bandler)计算机天才和一位叫约翰.格林德(John Grinder)的语言天才共同创立,结合了前世界最重要的催眠大师密尔顿.艾瑞克森(Milton Erickson)的催眠治疗模式形成的NLP却堪称人类大脑的操作手册。  这门科学的起源就源于探索沟通的模式,所以,它本身就是因为沟通而诞生的。(P.h D Tad James)  什么是NLP?NLP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N- Neuro(字译为「脑神经」,意译为「身心」)  头脑和身体经由我们的脑神经系统连结在一起  脑神经系统控制我们的感觉器官去维持与世界的联系  L- Linguistic(语法)  运用语言与别人作出相互影响,经由姿势、手势、习惯等无声语言显示我们的思考模式、信念及内心种种状态头脑与身体之间的联系机制所用的语言  P- Programming(程序)  借用计算机科学的字去指出我们的意念、感觉和行为只不过是习惯性的程序,可以经由提升我们「思想」的软件而得以改善  凭改善我们思想和行为的重复程序,我们便能在行动中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NLP三个英文单词连接起来的意思可以翻译为《神经语言程序学》或者《身心语言程式学》意思都是一样的。 
关于NLP假设的介绍上      NLP是与特定的操作原则、规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预先假设。这些原则构成了NLP各种方法和技巧的基础。如果对NLP的预先假设(或“真理”)不作理解和一定程度上的接受,那么大多数NLP中的实践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这些预先假设反映了我们在前面提到的NLP的一系列定义,他们并不构成一张确定的一览表,而且他们倾向于采用不同的措词。同时,NLP的从业者们对这些预先假设的重要性给予不同的评价。  一些假设,例如,我在本文中会阐述的“地图并非版图”,给人的感觉似乎是突然冒出来的。这些假定,也许只有五六个。事实上,它们构成了NLP的准则,是你所学习到的NLP知识的基础。与其他一些你较少碰到的假设相比,它们构成了NLP的规律和原则。  不过,它们并不像勾股定理或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样,是不可违背的。首先,它们没有被提供科学证明。而且,从客观的角度看,你也不能认为它们是对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能把他们比做经济“法则”。因此,尽管这些假定被广泛接受,但它们却在最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特定行为,不过人们并不经常这么做。  假定是建立在其他假定的基础上.没有任何一个假定是单独运用的,只有它们相互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针对某一问题的广泛的适用的理论框架。而且,思想的演化和应用在NLP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接受一个假定的同时,不要忽视已经做过的假定,知识是不断累积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  这样一种持续的学习方法,是NLP的原则之一,尽管它不是惟一的。例如我们学习如何驾驶时,每一次学习一点。当你不得不暂时推迟做出决策,需要接受另—个“真理”假设时点,例如与产生记忆的感觉上的特性相比,记忆既带给我们痛苦,也带给我们欢乐。  数十个其他的假定,作为附加假设,也已经出现好几年了。依靠NLP大量存在的思想流派,一些假定和其他的假定相比,它们的内容更经常得到添加。这些假定反映出思想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在一些情况下,它们阐明或者支持一个已存在的核心,或者作为一个规则的假定。在其他情况下,他们假定了一个新理论、新原则或是新规律的地位,然而你会遇到从不同方面阐述同一种意思的假设。  NLP并没有确定的几条假设,选择什么样的假设,会根据表达这些假设所使用的精确术语而各不相同。在拙着《21天中的NLP》中,我曾经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中引用一个假设,但在这里我将引入一些全书都用得着的假设,因为它们将形成对一本实用手册的完整的介绍。至于将陆续出现在书中其他的一些假设,仅出于某个专题的需要,而这些假设未必是最根本的假设。  文中的假设并不按照重要性来排序,除了“地图并非版图”这个假定,这似乎己经假定了NLP中暗语和口令的地位,同时认定NLP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当你根据常识给这些假设划分重要性,试图回答例如“这个假设如何才能使我获益”问题时,你将会对这一系列假设建立起自己的价值判断。大部分假定似乎能够自我证明,因此你无需做过多的推测。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核心的、富有启发性的假设,我称之为“准则”,尽管这样一个意义明确的类别.但还没正式出现。在本文后面的篇幅中,我描述了一些人称为“NLP模式”是什么样子,这将有助于解释神经语言程序学中(NLP)“神经”部分,也有助于解释—些主要的假设。最后,我将解释“生态系统”以及它在NLP中的重要性。  试着将这些假设运用到你自己身上。特别地,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身上,如工作、家庭、自我发展或者你将在生命中扮演的一个独特角色上面。我们习惯于从语境来推断我们遇到的一种新思想的含义。新的视角和应用意味着新的机会。因此,敞开你的心扉,去发现一些能比想像更让你受益的新事物。  关于NLP假设的介绍  “假设”(Proposition)一词,意味着我们承认一些陈述或一种现象是真实的。正如我们将在本书的后面中见到的,我们自始至终都在假设一些东西,这似乎是一种和人类生活相协调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没有时间来检查我们坐的每张椅子是否有问题,因此即使人生中会有一些缺陷,但假设人生依然是完整的、有意义的。NLP会用到一些基本的假设,这些假设将帮助你有效地学习和改变。  对我来说,“假设”一词用在NLP中,似乎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或是委婉的、“有目的的”)用法。在我们经常遇到的熟悉的场合下,我会用到这个词,就像用在刚才那个关于椅子的例子一样。例加,它被用于后设模型。例如,每天的假设,反映出我们已经假设是“现实”的景象,实际上,我们的理解形成与大脑思维中,以一张个人的地图( Map),一个隐喻(Metaphor),一种模式(Pattern)或者说是现实世界的呈现(Representation)形式。  在专业的、规范的情况下,“假设”一词用在一些重要的原则或“真理”中,没有科学的证明,这些原则需要暂时被认定是正确的,以便基于他们的更进一步的学习才能持续进行下去。当大多数人用到这些词的时候,它们是为原则的目的,甚至是法律的目的服务的。幸好,我们都有对一种信念持保留态度而暂时不作判断,或者改变我们信念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常常对我们有益。你仍然可以保留转变先前“假设”(或原则)的选择,或者根据经验假设一些其他的东西,总之,接受一些暂时性的假设对你无害。  地图并非版图  地图并非版图——NLP中的最重要的假设,源自1933年Alfred Korzybski说的一句话:把“地图”当做你的思维,或者你对世界的看法。精神意义上的地图描绘出我们是如何看待事物;事物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为我们所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事物编码;我们如何记忆以便我们日后能回忆起;或者是一些可能进发出诸如顿悟或灵感的思想。你的精神地图描绘了你所认识的世界,而不是别的东西。  1.感性过滤器  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形成并保持这样一幅地图,它包括数十亿个记录信息的刺激因素,我们称之为“经验”。显然,我们每个人的地图由于我们的教育、家庭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而不同。更具体地说,由于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里解释我们所见、所闻、所感的方式不同,以及我们所赋予它们的意义和重要性不同,导致我们的经验不同。这些瞬间的解释全部转变成我们的信仰、态度和短暂的感觉。NLP谈到的就是感性过滤器,原始的感性数据在转变为我们的“理解”和“经验”之前,首先要通过这层过滤。简单地说,这张地图包括使你认真考虑你要考虑的事情,做你要做的事情的那些因素。它将记载你思考问题和行动的信息。它包括你的现实。  把“版图”当做“真实”的,客观存在的世界。当然,这个世界无外乎是由一些能量所构成的,这些能量产生我们所见到的光、所听到的声音,以及最终转变为新出炉的馅饼的香味和口味的活跃的分子,在科学家看来,只有这样的世界才称得上是“存在”。  2.创造现实  对你我而言,宇宙的版图并不意味现实,尽管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能够驾驭它、测量它。事实上,在你我的地图之外存在着一个沉闷的、无色无味和没有感觉、没有意义、没有目的的世界。你的思维,是与现实最接近的地方。除此之外,对你而言,现实是不存在的,当我们处在看不见的、听不到的外界版图中,我们也就是在创造现实和人生意义,界定一块属于自已的、富有的地图。特别地,不管一个人的教育水平、社会等级以及生活经历如何,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比他的个人地图更能表明现实。  从不容置疑的科学“事实”出发,“地图”和“版图”两个概念分别是和不同的而且相互独立的现实联系在一起。  ●一个意识、经验和个人组成的主观的内在现实世界。  ●一个由客观物质的力量构成的外在世界。  用其他的话说,即地图并非版图。  一些人认为这很难接受,这意味着除了在你自己的世界内,你认定是真实的之外,没有别的东西能够描述什么是真实。这意味着你将不得不接受数亿个其他一样正确的“现实”。这意味着你也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现实。我们都是这样创造出自己的现实的——对于万物之灵的人类,这是一个多么卑微的假设前提。无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词汇,这都是把现实世界贬为主观臆造的事物。然而,我们却总以为,人类的大脑思维具有令人吃惊的复杂的机能、庞大的容量以及富有深远的潜质。  如果认定上述假设是不正确的反倒对你有所帮助的话,那就认为它不正确吧,这不妨碍你仍认为它有用。在任何情况下,你的“真理”只在你的世界内适用。它对你、我还有你的邻居来说,重要性是不同的,而且它与外在世界中的真实的“现实”或真实的“真理”并没有太多的联系。因此,你可以换个方式,对假设暂时不作判断,至少直到你自己能证明它究竟是对还是错。暂时接受这个假设,就像你接受你的椅子不会突然崩塌一样,然后进一步接受下一个假设,你又将学到的其他有用的信息。不管怎样,当你心里描绘世界时,不要从这个“睡梦”中醒来,好好享受这种孩提时探索奥秘的乐趣吧。  交流的意义在于它所引致的结果  关于“地图和版图”的假设,为人们之间的交流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义。为了理解对方,你必须以某种方式进入另一个人的地图中。作为要交流思想的传达者,你必须在你的思想中有一些目标,以此来达到诸如告知、说服、震撼、感动或是质疑的目的。  简单地说,一次成功的交流就是你达到了你的目的。成功的交流与你实际传达的信息并不相关,例如,你说的话。它也不依赖于你所采用的媒介。例如,电话、电子邮件或者身体语言,以及其他你所采用的任何技术。谈到“布丁”,这是一次有效的交流的证据是让对方明白他是一种“吃的东西”。  1.无声交流的力量  在一些情况下,一个人可能表现出什么事也没做,但却清楚地表达出一些东西(我可以从她看我的方式断定……)。例如,沉默经常可以表达出冷谟、厌倦、深思或者仇恨的意思。身体语言或语音的最细微、无意识的变化都可以类似地表达出一些含义,但这却是最雄辩的词语也无法做到的。如果你愿意,交流可以在被交流者的眼中进行,或者用NLP的话说,在他们现实的地图中进行。  这和传统的交流理论相距甚远,传统的理论重点强调以下三个因素:  ●信息。  ●习惯。  ●媒介。  NLP着重于交流的效果,或者说是结果,也包括情感上的效果。然而,根据这个假设来定义交流,上述三个因素就不能包括在内,相反,交流的效果,或者说你预期的回应,却总能归入上述的定义中。这种回应,确定了交流的有效程度,赋予了它意义,并且构成交流成功或失败的基础。 用“假设”的话来说,就是:交流的意义在于交流所引致的结果。  2.测量交流的成功程度  你可以根据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来测量交流的成功水平。一次完美的演讲、一封简洁的电子邮件,或者一次清晰的讲授,可能都会导致无效率的交流。相反,一个无言的凝视,却可能让两个人友好地交流。  NLP从思维到思维(mind-to-mind),或者说心理地图到心理地图(map-to-map)的角度解释了交流本身,在《交流的目标》中,你将学到更多有关交流的技巧。运用NLP中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法”,我们能让根本不相同的个人友好相处,产生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的关系。  你不可能不去交流  与第一个假设相比,尽管第二个假设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内涵,但他们侧重点却不同,而且第二个假设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丁一个有用的尺度。在各种各样的失败中,由于沟通困难所致的失败占相当高的比例,它导致婚姻破裂,孩子被疏远.甚至爆发血腥的战争。而且,自我辩解似乎盛行。每一个政党都在指责其他政党导致谈判破裂,这些交流者坚持:  ●我告诉你如此如此。  ●我很准确地说过。  ●我已经使它非常明了。  ●你明白我的意思(你能体会到我的想法)。  交流对象反驳:  ●你并没那么说。  ●你是说这样这样,而不是那样那样。  ●不管怎样,我知道你心里想的(以及想谈些什么)。  ●我明白你的意思。  当然,交流者和交流对象的角色一直在转变,我们得到同样的失败和同样的自我辩解。  根据这些假设,我们开始明白我们既不能对交流的本质强加过多有意识的想法,同样对我们特别愿意交流的事物也不能强加过多有意识的想法。事实上,在交流中,我们坚持的想法,我们采用的措词、手势以及我们的话语是否完整,等等,并不重要(过程中)。受到怀疑的交流它引起的结果或回应才决定了交往的效果: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在那些并不擅长传达信息的人看来,这似乎很难。这些并不擅长传达信息的人,由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交流中犯的一些错误,因此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激怒被传达者。但他们仍然继续交流,正如结局清楚地表明了一种真实的现实,即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你不可能不去交流。  交流的常识  稍动脑筋,我们知道,这个交流原则告诉我们的无外乎是交流中的常识。假设一个人晚餐后半小时一言不发,这就可能使别人认为:  ●有些不对动。  ●他(她)无视我的存在。  ●他(她)心情不好。  ●他(她)为昨晚的事内疚。  可能的情形还有很多,这主要用在一对一的交流场景中。  现在,交流对象感到他们已经理解所交流的信息。奇怪的是,作为交流对象,大多数人却得出对方不能传达信息的结论:“那是你的问题”,“我的本意并不是让你那么想”,“既然你那么想,对此我无能为力”。这个假设表明了在别人面前,我们的举止势必影响到他们的理解。  这给交流双方带来一种很难解决的负担。然而,正确地理解上述假设,也有助于改变交流双方的态度,修补交流中的裂痕。其实,只需要我们有那么一点点意识,例如“她的感觉如何”,“他将如何解释我的行为”等,就能在交流双方间建立起一种关系:我们能够做到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事实上我们经常希望对方这么做。  当然,结局仍可能是糟糕的,因为我们并不能完全明白对方的心思。但是这个简单的假设却能大大地推进交流的进程,改善交流双方的关系,它为教练、销售员和其他从事以交流为手段和职业的人,提供一个很有用的假设。我们曾经多少次对一个播音员,一个教练或是销售代表,进入他们充当的角色之前,对他们做出评论。比方说,当我们身在大厅时,让秘书做一个安排,或者处理停错车位的事情。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不知不觉地交流,就像我们一样。当你用一种非正式或无意识的交流模式与人交流时,你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她)。  这也导致了另一个假设的产生,这个假设是从一个与原角度有细微不同的角度来阐明同一道理。我在本文中加入这一假设,因为它为交流本身加入一个重要的、可能有争议的特征。  交流的责任在于发出交流信息的一方  我在上面谈到一个人作为交流者,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渴望与人交流,交流的结果,对交流的渴望、交流的目标和交流后对方的回应都取决于这个人最初的目的。成功、抑或失败,全在这个人。发出交流信息的一方是有目的或理由的,例如:  ●告知信息。  ●改变对方。  ●劝服对方。  ●感动对方。  ●质疑,例如为获取信息。  ●消磨时间。  这通常在你有意识地去设立一个目标时变得有意义。在此情况下,只要你能达到你预先设定的目标,你就能取得交流的成功,否则,交流就会失败。没有目的的交流的责任也在于我们在前面提到的“你不得不交流”这一假定。其实,在我们的生命中,绝大多数时间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片刻之间的目的,尽管我们的每一举动背后都有其内在的目的。因此,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我们可能都在影响着别人的感情和生活,这个假定暗示了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行为负责,就像我们要对轻易忘记自己感情负责一样。  正如我们前面见到的,设定一个相对稳定的交流目的会对对方,即交流对象产生影响,而且那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人。换句话啦,在交流中,你希望在一些方面改变对方。这些改变是和对方的感情、信仰、行为的部分或全部有关。  重要的是,正是这种让对方发生的改变能形成你的交往意图。我们是带着目的做事的,因此,我们必须对我们的目的、目标负责,这包括交流的目的和其他的目的。这在一种有意识的,也许是正式的交流中似乎尤为明显,例如工作评价。甚至在一般性的交谈中,在你的思想中可能也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例如慰问、警告、通知等等,同时也有你希望达到的效果,例如感激、愉悦、同情或是警告。  即使当我们无意识地交流时,在我们的思想中也充满了有意识的目的。在交易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待别人的话语、习惯、行为来达到目的,因此,我们不仅不能不交流,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样,而且我们必须对在交流中我们所做的行为负责,不管这种行为最终是改善还是恶化了交流。关于NLP假设的介绍下    双向过程  这听起来似乎对交流信息发出的一方尤为不公平,但事实上,我们或多或少—直在扮演这么一个角色,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然而,考虑在某一次单个的“交往”中,出于建立一些基本原则考虑,在任一时刻,我们有必要对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作一个区分。实际上,如果和你交谈的人心不在焉,那说明你并没有很好地达到你的目标。你应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把你的目标传递到他们的思想中,让他们做出你希望他们做出的反应,以此来影响他们的感情、信仰和行为。但是如果他们也希望通过交流以此来改变你,例如在对你的一些回应中(那将形成一次新的交流),他们会做出同样的行动。  总的说来,对你希望达到的目标进行控制,对你的行动负责,特别是当这些行动会在交流中影响对方时,这才是有意义的。  人们创造自己的体验  我们通过五种感官来感觉外在的世界。只有你真实经历过,一些东西才会深深铭刻在你的大脑中。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复杂的光学系统来看这个世界,但实际上,我们却是用头脑来看这个世界。视觉的一些方面,例如颜色、移动、空间的位置等,经过一定方式的综合处理后,创造出我们所见到的一幅日落西山的美景或一张熟悉的脸。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与我们的光学系统相比,我们的感觉系统却经常让我们失望。举个明显的例子,对同一起交通事故,不同的目击人的证词千差万别。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看到我们认为看到的东西,我们听到我们认为听到的声音。在头脑中,我们创造出了所体验到的一切,不管是所看见的,所听到的,还是所感触的。  人们的经历不仅仅包括对外部在客观世界的直接感知。我们同样在体验到白日梦想、记忆和许许多多瞬间的想法。我们想像、记忆、经历一个“真实”的生动的内在世界。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经历过那个主观的神秘之地——我们称之为“意识”。我们自己创造经历,或者重新创造存在于意识之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意义的事物。  例如,当我们需要形成一种思想、找到—个解决方案、体验一种情感经历、培养一种洞察力,诸如此类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回想起记忆里的东西,同时综合处理大脑中哪怕是最细微的记录。当然,大部分的这些行动是自动进行的,即我们无需对思考本身进行过多考虑。但是别无他人可以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创造出个人的想法,即用能提供原材料的最少的能源波来创造出人的思想。人们只能从主观上形成自己的经历。因此,这个假设就是:人们创造自己的经历。  这个假定的暗含意义影响了我们的“意识”以及生活的意义。创造和改变经历的能力赋予我们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你能做出这些变化,创造出自己的经历。  没有失败,只有反馈  我们通过经历来学习,但这是一种特定的经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犯错误或者说是偏离预定目标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所谓的成功人士似乎更理解这一方面。他们的成功是基于他们的付出要比别人多的基础上,这意味着他们犯了更多的错误,从这一过程中学会了更多。  每—次当你纠正一个偏差时,你成功的机会就增加一些,我们运用反馈的方法来控制这一过程。达到或偏离目标都能为我们提供信息或知识,你可以从中学到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偏离目标的程度如何。下一次,你就考虑到可以从上一次失败的反馈中学到的经验,离你成功的目标又进了一步。不断地实践,你就会养成达到成功的习惯。  当你在学习—种技能,例如,驾驶或者系鞋带时,上述“设立目标——偏离——纠正——重新设立一改进(对偏离的修正)”这个受控制的程序环是在你无意识的状态下自动发生的。  失败  由此看来,我们并没有失败,或者说事实上我们在犯错误,但我们从我们的每一举动中获得反馈信息。如果你经常这么做,你将会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成功。具体地说,每一次你偏离目标的程度会越来越小,到最后你会一直获得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永远不会失败。但是不管这是真是假,这个假定总能使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很简单,当你在做一件事时,你将学到其中发生了什么,你可以采用不同的措施来达到不同的结果。  在每天都十分紧张的生活中,似乎不像我们上面提到的那样。然而,不管行动的最终结果如何,你总能从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例如,在你采取或未采取某一行动、说或未说某些话时,发生了什么,利用这种新的知识,你能获取很有价值的资源,这种资源可在下一轮行动中得到利用。随后的过程包含不断从失败中总结,不断提高自我。  这个假定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同时与我们习惯性行动中的自我控制或“自我导向”的本质相关,我们将在《取得成功的模型》中更详细地讨论这一问题,这个假定意味着态度和自我信仰的改变。反馈学习的过程明显地发生,但我们从感情上却把它认定为失败,在一些情况下,“我失败了”被说成“我是一个失败者”,这也加重了对个人信念的危害。当这一切发生时,从统计上看,全面失败的条件并不经常出现,但是尽管如此,却说明了人的一种自我实现。在最坏的情况下,失败意味着“我没有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但更严重的是失败让人们觉得以后不要再这么做。  这个假设能帮助你更客观地评判你的行为,因此,尽可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我没有失败。  ●我明白,如果我这么做,就会如此如此。  ●所以我要做些不同的事,我估计这些事将能给出我下一次想要的结果。  一般说来,你要积极地看待你所做出的行为的负面反馈,而不是消极地把它看做挫折,或者更糟糕的是,看做“一次失败”,这样你能从中学会更多。正如一些思想家半个世纪前指出的那样,消极的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变得更糟。改变话语中的一些词,让消极转为积极,其实并不需要多大的努力。  人们拥有能带来变化的所有资源  改变和自我实现的根源在于你自己。大量特殊的经历构成了你的精神世界的整张地图,它们能为你提供无限的资源以迎接生活的挑战。这笔财产会一直存在你的潜意识中,但是当需要时你就能得到它,而且你能跨越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障碍。正如我们已经看到,所谓的失败是由于我们的知识水平、我们为现在和将来提供的资源有限。当然,在你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你需要去学习特别的知识和技能,获取外部的资源。然而,你能够思考、探索,做一切该做的事以获取那一刻在你内部并不具有的资源。这些资源将帮助你取得特定的结果:你的内部资源能培养起你去实现目标的能力。  让你自己吃惊  这些内在的资源能为你提供很有价值的核心资源,利用这些资源,你能够带来变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身上具有的资源。有时,当你面对危机或者特殊的任务时,你会为自己感到吃惊:“我不知道我居然还具有这种能力”,但这通常是偶然发生的。即便经过再深思熟虑,你可能仍不会想到去求助于你自身的资源。假设你能面对危机、挑战或者新情况,同时利用你自身的内部资源,你将能发挥自己的真实潜能。因此,充分意识到你自身的能力能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能提高实现目标的能力。  一旦当时给予人们所需资源,人们就能做出最佳选择  你的精神世界是由你的价值观、信念、情感以及基于这些之上的行动组成的。在这个范围内,我们通常做得很好,我们能运用我们的知识、信念、价值观、战略和其他的心智模式来达到成功。在别人看来,特别是在一个自诩有丰富经验的老者看来,一个人的行为可能是不良、被误导的。然而,他们惟一能做到的是通过有限的,经过过滤的现实情况来做出判断,这几乎与其他人的看法一样。经历并不等于能力和可用的资源,就像知识并不等于智慧一样。一次愿意接受改变并从反馈中学习的经历要好于几十年普通的丝毫不去总结的经历。  如果你用这种观点去判断人们以及他们的行为,你会发现他们的现实中只有蓝图。你可能会发现他们要比第一次见面时获得更多的成就,因为他们的“系统”是充满效率而且是连续的。同样,更好地理解你的思维方式,增加你的选择余地,你就能创造出新的资源,比如再创造出新的选择。  灵活应变选择机会更多,它总比没有选择或有限选择好  “灵活性”意味着你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选择,释放出你潜在的资源。在给定的资源下你总能做出最佳选择。但你也可以通过灵活性,从反馈中学习,以增加所拥有的资源。通过利用这个你常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的系统(上面提到的“受控制的程序环”),你能逐渐控制自己对待变化的态度,同时创造出新的选择。用一句简单的格言来说,就是:有选择总比没有选择好。  在每一行动的后面都有一个积极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任何行动都是有价值的  正如我们前面见到的,即便是表面看被误导或无用的行为,对行为者而言,也是有某种目的的,我们称之为“积极的目的”。当然,我们的大部分行为是根据我们的习惯无意识地发生。确定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或意义都是在自我认识方面一个明智的选择。也许你能通过这种方便、快速、更满意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究竟想得到些什么。我们将在后面更详细地讨论这种积极的目的。现在,试着想像把你的行动和“你”分开。你的行为背后的积极目的是什么呢?这些目的在你今天的生活中是否还在发挥着积极作用,或是这些习惯行为超出了它们有用的期限,而显得更为持久?  我们的交流是同时发生在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上的  早先的一些关于交流的假设合并成这个假设,它和别的假设一样,并不起源于NLP,而是重复了弗洛伊德、荣格和其他一些心理学家的观点。然而,通过NLP,我们能把思考的结构和过程看得更深,因此在意识还是无意识层面上我们都能交流得更好。后面将谈到语言模式,这些语言模式有助于进入人的潜意识,同时了解在人的意识层面什么是人所不愿意交流的。同时,通过想像和沉思你不仅能与你的潜意识相互交流,同时也能带来神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比传统的心理疗法更能有效、持久地影响你的行为。  大脑思维和身体是同一控制系统的部分  上述这句话反映出NLP强调整体的特点,明确地表示出我们隐含在本书中的含义,NLP系统的思想从建立模型起就一直在发展。思想是与情感在共同发展。而且,在许多层次上,身体内的情感就意味着行动,这就像头脑中的自然事件一样,身体和精神的协同作用能实现你的目标。  NLP模型  上述的假设描述了人们如何创造自己的经验,我们是通过五种感观来感觉周围的世界,即看、听、摸、闻、尝。但是只有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用一些方式将它们过滤,才能使这些感觉保存在我们的头脑中。我们尤其会倾向于省略或删去许多有用的信息。对其他的感觉信息,我们可能拒绝接受,或者修改,或变形。而且,尽管考虑到大量的有用数据,但我们仍要进行归纳,或做近似。因此,精神过滤的结果就是我们从主观上去体验一切事物。当你我用各自的感官去体会这个世界时,我们用的是一种个人的、独特的、归纳的、变形的以及不完备的方式。我们常说的“NLP模型”。如果一个模型将事物划分得过于复杂而不能完全理解,那么它从一开始就不能完全代表真实事物更不用说再现了。我们的精确度越高,理解就越复杂。另一方面,模型越简单,它所能代表现实的精确度就越低。如果你能从一个模型中再现或预测现实(就像乘法表,或是E= mc2,或者一个精确制造的火炮模型),这就是一个好模型。如果任何具有合适技能的人都能从模型中得到一致的答案,这个模型就更好。  NLP模型并不很适合上述三种提到的模型,但它却使理解每一次经历的结构变得更容易。当你理解并运用NLP或其他任何模型时,你都可以提出改进。现在,我们用NLP模型来证明第一个假设“地图并非版图”。  在这个假设前,对真实感觉信息进行归纳、删减以及变形,似乎并不理性。事实上,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发生着,因此我们并不需要把它当做理性思考的一部分。无论如何,即使当我们有意识地去思考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时,我们也只会倾向于对我们理解的事物进行理性分析,而这些我们理解的事物是基于我们相信是“真实”的基础上。我们的信念,也包括价值观、态度以及记忆,发展出我们一辈子的经历,以及由于周围的人、环境、事件的娈化而产生的结果。  近似  NLP模型描述了一个很复杂的过滤系统,在数据处理上,我们只能用近似值来代替,而且在每一清醒的时刻,我们会犯很大的认识上的错误。但整个系统运转很快,而且具有明确的优点,有时,粗略的估计就足够了。例如,也许正朝你飞来的砖块对你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毕竟它不是一只灰熊,但安全要比别的什么都好,因此要做最坏的打算,将输入的感觉进行分类,再依此行动。幸运的是,系统运转的速度快得足以对输入因素进行分类,以此处理紧急情况,当然前提是你已经有一个分类的框架。利用这套系统,我们可以感觉到潜在的危险,尽管数据可能是不完全的或者只是一些总体数据。而且,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感觉到。  过时的超级技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步擅长于感觉的推测。它将几十亿年早先的感觉(过滤后的代表物)和他们目前的信念、个性融合在一起。然后,多数情况下,“幸存”已经不能用来判断我们的行为,例如,言辞上的冒犯或批评,导致生气这一种反应。过时的避免发胖的超级技能不再有效,而且我们做出了错误的解释和决定。  NLP模型让我们意识到,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如果缺少有意识的、正确的调整,我们将如何生活。这种意识在最坏的情况下,能提供选择。你可以自由地相信一些事或别的事。你也可以选择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例如别人是如何通过他们独特的过滤系统来看待事物。这样的态度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群体间的协调以及国家间的和平,就像你的神经和你的行为也要协调一样。  解码  还有一个问题尚未解决,就是如何解释别人的精神世界。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真正的交流是在两个人的思维中进行的。但现在你至少知道任务有待处理,通过考虑NLP模型描述的过程,你将会避免出现一些主要的交流失败情况,这些失败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精神上的过滤层能将输入的感觉转变成一种个人可接受或可信的形式。NLP试图破解引起变化的三种因素:归纳、变形以及删除。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所看见的、所听到的、所感觉到的是如何转变成我们的经验、情感、信念、洞察力以及“真理”的。  也许更重要的是,你将学会如何破解自己无意识下形成的感情代码,由此获得无价的自我认识。现在,如果你能够有意识地为你的所见、所闻、所感确认一种有用的意义,你将能对它们进行不同的分类或解释。简单地说,你将学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特别会注意到别人的行动、情感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你将能为你的意识做出积极的反应。对你思想以及随后的行动,你将有更大的控制能力:管理你的生活。  生态系统(ECOLOGY)  “生态系统”这个词经常出现在这本手册中,我认为它很重要,因此我将其列入NLP的原则及假设之中,这个词起源于生物学,通常与作为平衡系统的个人或组织相关,一个生态上的变化应当考虑到系统其他部分和其他相关联的系统。  NLP注重变化,包括行为和思考方式的变化。当我们考虑到生活中的每一部分以及我们与别人、组织和社区进行交往所依赖的系统时,即使是一些小小的变化,也会给我们带来广泛的影响。例如,由于一个人改变“坏”的行为,而使这一改变被看做是“好的”,但结果可能并不像人们想像中那样令人满意。这项行为的后面可能有某种无意识的目的:它能带来快乐(或减少痛苦),但却与这项行为本身无关。  例如,探索隐藏在人们行为背后的目的。特定的行为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行为是为目的服务的。然而,我们可能不会理性地甚至有意识地去选择这样的行为。事实上,我们可能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在一些情况下,一个人或多或少地会否认自己的行为,或者至少是行为的本意。例如,目前,青年的反社会行为,就常常有潜在的目的,例如为了赢得别人的注意和尊敬。这常常可用于解释心理疾病,同时也能解释众所周知的疾病的生理征兆和心理需要之间的联系。我们的行为包含了我们身体——精神系统的所有子系统。因此,行为背后有其特定的目的,当我们在设定目标时,“获取别人的注意”或是任何未说明的意图,都将形成任何均衡系统检验的一部分。  系统性变化  行为或状态任何一方面的改变都将对我们的身体——精神系统的其他部分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更大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复杂的身体——精神系统是由一生的经历和一系列的大脑神经模式组成,这些模式又是由数百万神经元之间通过电化学反应联系在一起,即使我们把这些神经网络置于不同的分隔部分中,即使距它们的起源已有一段时间,它们依然能以一些特定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  这些内部“系统”,包括了我们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提到的它们所充当的不同角色。它们包括所有可以断定其身份的态度、气质、价值观。例如,—个人可以充当父亲、女儿、队员、小丑、替罪羊、护士、不领取报酬的顾问等等角色,他们在不同的背景中,例如家庭、工作、社会或者自我发展,会采取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我们的行为能够体现出我们身上内向、热爱和平、热情、嫉妒、体贴、敏感、合群、诙谐的一面。改变是从整体上发生的,我们需要从整个系统均衡的角度而不是孤立地从某一部分来对它进行管理。  所有的系统追求的似乎都是一个独立的目标。事实上,在社会和家庭系统中,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你不能让所有人都高兴”。然而,当我们做出个人的改变时,通常这种改变只适用于一些方面,我们会忽视这些改变带来的连锁反应。一次改变的结果的间接影响会在日后得以体现,因此一个理性的积极的改变应该能抵制负面效果的出现,有的时候,这些负面影响可能会超过预期从改变中得到的收益。  这仅仅描述了你自己的系统。一个生态系统的检验包括和你交往的人们,你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改变反过来又会影响你(这样一直互动下去)。  生态系统的原则自然可以从个人延伸到组织,例如你工作的单位,或者延伸到你的兴趣爱好以及在社会生活中你必须与之联系的一切,例如俱乐部、家庭、学校、医院,以及其他职业生活,例如联盟、团体等等。特别地,我们应当把均衡检验运用于工作成果。我们经常在工作描述中寻求目标,或者不得不接受公司文化和价值观中规定的绝对的行为,尽管这些行为与我们个人的价值观和希望的结果相冲突。生态系统,就像蝴蝶效应,包括了对你和你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所有的人、所有的物。原则1  创造新的,而不修补旧的  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修补运作不善的系统是一种过时的或者可以忽视的做法。假如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修复某些具有怀旧价值或审美目的的东西上——例如,一辆古董汽车或者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我们修补某种东西仅仅是为了使它更有效率,那么我们就应该质疑这个目的的正确性,特别是花了大量时间修补的东西可能只会带来很小的进步时,我们更有理由质疑它。日本人总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完善行为来完成一件艺术品,但是,他们这样做并非徒劳之举,他们在完善的过程中奉献出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今天,世界的变化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小打小闹的改善已经不足以保证未来的成功。如果某个东西已经不再具有效率,别再费劲去修补,而应该创造新的。卓越的人总是在每一天的经营中创造新的方法。让我们对下列两个例子进行比较。  例子:  有一次,一位工厂的经理请求管理顾问帮助他调整有问题的生产线。经理所说的问题是,该生产线需要安排这样一个人,他必须具有高度容忍力,能够忍受在短周期生产运行操作中产生出来的厌倦感。该生产线是由一队工艺顾问根据最适宜生产力的原则设计的,但是操作工在操作时却出现了问题,因力他们对这个设计感到厌倦,变得越来越心烦意乱。工厂的经理希望招聘不会对这个生产线感到厌倦的人来改善这一窘境。我很乐意告诉大家,那位管理顾问拒绝了这一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提出建议,愿意帮助这家工厂设计一个具有更高生产目标的,但又更人性化的操作程序。  与这一例子的情况相反,在另一家完全不同的公司里,设计人员创造了一种新的、全自动的设备,该设备能够使生产力提高300%,并且对产品质量的改善有意义非凡的突破。新设计的组成部分包括了一套对拥有传统职业技能的工人进行培训的计划,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操作这些新设备。这个培训有助于工人们像一个团队那样工作,集体研究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像一个团队那样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他们拥有发言权。这种为员工提供的个人发展训练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实用的生活技能,无论他们今后决定做什么,这些东西对他们的未来都是有价值的。  在第二个例子中,充分体现出对生产力的重要性的认识,由于劳动力在团队工作中普遍变得更有创造力和竞争力,因此新的工作方法能够为组织创造出附加的利益。而在第一个例子中,由于经理们把他们的时间都投入到对错误报告的细节进行无休止的分析、追究过失责任、推卸责任以保护自己的行为和开展枯燥而没有意义的评估测试上,于是出现了强烈的对立面。  在我的全部管理顾问经历中,我还没有遇到过一位对自己公司的交流能力表示满意的企业领袖。对一些公司而言,对更有效的交流的渴望已经导致信息负荷过重的严重后果,因为他们总是在不停地重复做同样的事情:更不相关的电子邮件,更无生产效率的会议,更多让人没有时间坐下来阅读的报告,更多的讨论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永远是强调极少数人才知道如何开始行动的信息。我曾经为之工作过的一家公司已经实现了改善交流的目的,它是通过创造出新的方法实现这一点的。他们其实早就拥有了电子邮件、会议、报告、讨论会和企业内部的互联网这些东西。所谓新的东西,是他们为每一个团队任命了一个扮演双重角色的交流连接人( CLP)。交流连接人(CLP)的任务是过滤多余的交流,以便让个人能够把时间用在对他们有用的信息上。于是令人着迷的程序被设计出来,程序后面的思想产生出某些全新的东西,而不是试图对原来已经存在且运作不好的东西进行调整。  与应用于团队和组织中一样,  “创造新的”的原则也可以应用于个人的背景。在我们的管理课程中,参加者告诉我们许多实例,在这些实例中,他们为了改善业绩而“殚精竭虑”。他们要表达的最主要的意思是,他们一直在善用在他们的思维文化方式中所能想起来的一切可能性,直到枯竭为止。当我们帮助他们突破由文化的规范所导致的限制性时,各种令人兴奋的可能性都开始具体化。创造“新的”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和处理事物。在这里,你的勇气、信念、创造力和灵感将决定你准备采用的差异性的程度。  让我们来思考一下近些年引进的一些新的概念,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数码电视、DVD、英特网、电子商务、MP3音乐格式、多媒体、移动电话、计算机股票交易、GPS导航系统,所有这一切都是创造新的,而不是修补旧的的结果。在这里,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就必须抛弃持续不断地改善的观点和行为——事实上,这种观点和行为应该是每一天的程序——但是它只能用于那些还在运行的,而不是已经停止了的东西上。当然,我们希望改善我们的业绩,但是单独的一项改善战略是不可能创造出未来竞争所需要的思维上的变化。想一想你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有多少比例是用于修补旧的?什么样的工作得到了改善,并创造出新的东西?你对这样的时间分割满意吗?原则2  反馈提供营养,失败耗蚀动力  我们使长期目标概念化的那种方法正在变成一种陈旧的东西。在20世纪的初  叶,制定出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长期目标  是合理的行为。但是在今天,  “长期”正 在变得越来越短。在近十年里,我们经历  了如此多的变化之后,谁有那么大的胆子  敢对未来五年的商业环境做出预测?  这种现象对我们思考成功与失败的方式有一定影响。如果我们建立了一个五年目标又没有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是否就是不合格的?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关注的焦点?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环境的变迁,结果使我们的目标变得不切实际。长期的成功更多地依赖于对变化的灵活性,依赖于为回应环境的变迁而对目标做出修正。如果我们真的希望为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企业持续地建立实际的目标,那么我们就必须用不同的镜片去观察成功与失败,否则我们就可能困在过去的经历中,动弹不得。  首先,失败的概念是——甚至于经常是——不适当的。我们对自己心态的调整必须与变化的世界保持一致。而我们习惯的做法却是,如果你失败了,你就需要采取一些小的步骤来反思你自己或者你的伙伴,认为自己是一个已经被彻底打垮了的人,更简洁地说,你/她/他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必然会降低自尊心,耗蚀你的动力。其实,你根本不需要被告知你已经失败得如此之多,以至于被贴上“总是失败”的标签,难以再实现自我。  在我们这个永远变化的世界里,如果球门不断地发生移动,那么太容易失败了。让我们来继续这个想象,勾画出一场足球比赛的图景。假如在这场比赛中,球门会经常不见了,然后又突然出现在另外一个位置上,球队和队员会怎么样呢?答案是,如果你还想继续比赛,并想取得胜利,那么团队战略和策略就必须持续地进行修正,以便考虑不断移动的标靶的变化因素。这种情景与我们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经营的情况非常相像。  为什么不把“失败”一词从人类努力的背景中消除掉呢?为什么不能在非生物系统的背景中限制对它的使用呢?我的钢笔在没有墨水时,我们用“写不出来”代替它的失败,我的电视在显像管坏了时,我们用“出毛病了”代替它的失败。同样,对人,我们也可以用“反馈”的概念取代“失败”。下面我向你介绍一个被我们称为是TOTE的简单的回路机制。  TOTE  TOTE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它是“测试一操作一测试一退出”四个英文词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 test - operate - test -exit)。它有助于提醒我们,生活中的成功实际上是一个只有四个阶段的非常简单的过程(见下图)。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  知道你希望实现的是什么,  并在你取得成功以后,对将要用来了解你的成功的量度标准做出决定( Test);  ◆在思维和行为中拥有灵活性,以便在没有实现你的目标时能够适时地作出改变(Operate);  ◆ 在你实现目标以前,持续在这一回路上努力( Test);  ◆当你实现自己的愿望时,转向其它的目标( Exit)。 尽管这一过程看上去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但是如果你看到习惯性行为是多么频繁地阻止人们获得更大的成功,你肯定会感到吃惊。你曾经给出过什么样的陈述,对自己在工作中与人交流的风格进行思考?你在与人交往中,从更灵活的行为中获得了多少益处?在你做出决策时,你所采用的方式是什么?如果在这些活动中,你所采用的是与上一次曾经使用过的相同的思维和行为,那么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很可能取得与上次一样的结果。无论你想做出什么样的改进,TOTE都在提醒我们,我们必须通过这四个简单的阶段,我们在阐述本书的过程中,会经常回到对这四个不同的阶段的论述中。  TOTE是一个普遍通用的反馈模式,你使用这一模式的结果的质量如何,取决于你反馈给他人时、从他人那里得到反馈时、从你自己身上得到反馈时的态度和技能,以及你如何把反馈整合到你的行为中。不管我们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是否成功,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试图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已经收集到了堆积如山的反馈信息。如果我们不合时宜地对待这些反馈,我们就不能很好地接受它们,并从中受益。险峰横亘在那里,等待你去攀登。由于反馈能够有助于你实现更大的成功,因此用你的听觉、视觉、触觉和你的心灵感受去善待反馈。  提供反馈  你是否能够想象工作中的某个人,他的业绩不时让你感到不满?如果有这样一个人,那么在他的业绩中,是什么东西让你如此不满?是缺乏关注的焦点吗?是具体工作中的恶劣态度?是不恰当的交流风格?是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你是否愿意帮助他改善他的业绩?你是否向他提供了某些反馈?  在提供反馈时,隐藏于反馈之后的意图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你对上面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是“是”,那么说明你的确对某个人的业绩感到不满,而且,你的不满不可能对那个人产生出积极的结果。当你的情绪处于忿愤不满的状态时,你所给出的反馈可能会被理解为一种贬低对方的行为。如果你在有意识地帮助某个人改善他的业绩时是真挚的,反馈就会被对方欣然接受,因为这时反馈被理解为是用心良苦的、真挚的帮助行为。像不满、挫折、急躁这样一类的情绪很容易被直觉感受到,往往会导致与你的愿望恰好相反的负面影响。  反馈经常被视为只有两种类型——积极的或消极的。这样的思维并非很有帮助。我只能作出这样的猜测,消极反债的意图是为了表现出反馈者的自我。积极的反馈并非总是对双方都有用的。当有人告诉你,你的业绩是“优秀”,这也许可以被视为是反馈,但是这样的反馈有什么用呢?它是一个概括,它没有提供任何可以帮助你改善下一个业绩的有用的信息。所以,反馈必须包含信息。这些信息应该由某种激励和某些关于如何改善业绩的特殊信息共同组成。它们的传播必须以一种真挚的和良好用意的方式进行。  从我们的管理系的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今天,组织内的大量反馈被当做批评。只有出现某种错误时,才会获得反馈。对某项做得很不错的工作予以赞扬、褒奖和鼓励经常被视为是“怀柔”。然而,当我们询问我们的学生,他们是否喜欢更特殊的反馈时,所有的回答都是“是的!”这是在工作背景中文化局限性的一个典型例子。没有哪一个人愿意被人贴上“喜欢怀柔”的标签,但是每一个人都喜欢更多的赞扬、褒奖、鼓励和特殊的反馈。要打破这种文化上的规范需要非凡的勇气。  接受反馈  基本上说,不管反馈是如何被给予的,接收反馈有两种方式:一是产生逆向影响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学习和个人发展的最大阻力之一;二是渐进的方式,它是学习的真实催化过程。  假定一位同事告诉我们,在会议上,我们交流的风格疏远了组织中某个举足轻  重的人。逆向的回答方式可能是防卫性  的,在内心隐含着祈求对我们的交流风格  的有效性予以原谅的意愿——比如说,  “她对这个项目根本就没有兴趣”或者“她总是抵制新的观点”。另一个逆向的回答是采取这样一种态度,“我知道——难道你认为我没有注意到它吗?”在这样的回答中,根本没有学习可言。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学习如何在我们的交流风格中获得更好的效果,我们首先需要改变对反馈的回答,然后才能有所进步。  让我们还是采用前面这个相同的例子,以渐进的方式对它做出回答。渐进的方式所采取的态度是一种感激的心情,虚心接受的心态,好奇的心态。我们感谢这个人能给予我们反馈,没有偏见和成见地接受反馈。除此以外,我们充满好奇地寻求更多的细节,以便帮助我们决定在下一次我们有机会影响那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时,应该采用何种不同的方法。我们开始询问,结果从学习中我们收集到了更有用的信息。  组织了解反馈的重要性,但是这一原则经常会被遗忘,或湮没在量化经营业绩的大量数据中。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我曾经观察到,经理们出于把工作业绩都记录下来的愿望,不停地给员工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制造出种类越来越多的报告。这种做法太不可取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好事情上才是正道,吃力不讨好地去搞没有意义的报告是一种拙劣的管理行为。我有一个理论,你即使删除掉二分之一的报告,也不会对组织的经营造成任何影响。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精力,转而把它们投入到更有创造力的追求中去。从这个尚未得到证明的理论中获取利益的诀窍在于,你必须知道要删除掉的是哪一半。量化你的进步是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应该知道要量化的是什么,以及你为什么要进行量化。只有当包含在你的系统中的信息表明你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变化时,源于你的系统中的反馈才是有用的。  整合反馈  善于接受反馈是持续学习的先决条件,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除非你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变化,否则你只能把反馈停留在你的大脑中,而无法把它们整合进你的行为领域。  我们大多数的和主要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我们在谈话中使用的习惯用语、我们常去的地方、我们全身心投入的仪式、我们回答他人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位置,所有这一切几乎全是习惯性的。我们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使用它们。它们是自动的、机械的、下意识的。每当我们学习什么新的东西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接纳新的习惯,在许多情形中,当新的情况没有扎根以前,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忘记旧的习惯。这一说法的典型例子是飞机驾驶员的训练。在训练中,飞行员在他们已经飞行了许多年的飞机机型上学习如何操作新机型的飞行控制面板。但是即使是对新机型的控制面板进行了非常广泛的实践以后,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一些飞行员依然会回复到旧机型的操作习惯上去,不知不觉地把手移到老位置上去按动紧急警报开关。  整合新行为的关键——无论是身体的、态度的,还是口头的——是准备、计划和重复。你将会在贯穿有关实践中,发现许多有助于整合行为的方法和技能。希望你们能对每一种方法和技能都至少实践三次。原则3  通过灵活性获得影响和控制  在20世纪的最初年代里,控制是独裁主义施加压力的一种手段。老板制定规则,组织里任何一个人如果傻乎乎地触犯天条都会产生可怕的后果。但是时代发生了变化,在控制经营方面,独裁权力已经大幅度地让步于更精细的影响技能。让我们对下面的例子进行思考。  例子1:  一位年轻的经理被告知,如果他希望获得晋升的话,他就必须对自己那种锋芒毕露的交流风格做出某些改变。组织请我去指导他,我很快就发现了他产生好斗行为的原因。他具有强烈要求他人按他的方式去行事的倾向,任何人如果违背他的意志都会使他萌生出巨大的挫折感。他以一种尖刻好斗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挫折感,往往会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位经理在坚持要求别人按他的方式行事时,表现得非常强悍和强硬。无论对他说什么,或者如何讲解他人的意见都无济于事,绝不通融,毫无灵活性可言,因为他坚信他的工作:作为一个经理,就是向人们展示行事的最佳方式。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人们在做什么,以便实施更大的控制。他改善业绩的一个,也是惟一的一个战略,就是牢牢地盯住其他人以及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虽然他的意图是拥有更大的控制,但是他的行为结果却使他的实际控制越来越小,而且还带来更为糟糕的结果,他的改善业绩的期望已经越来越渺茫。  我很高兴地说,通过训练和指导,这位经理现在已经变得更有灵活性了,他已经得到了晋升的提名。  控制的概念对大多数经理来说可能是一个最大的误区。因此他们必须接受培训,鼓励他们授权给他们的员工,允许员工从错误中得到学习。在领导的新纪元里学习控制,要求我们突破人们的“正常情况下”行事的方式。因为在未来几乎没有“正常情况下”可言。对上面案例中的灵活性和鼓励的原则进行思考。  例子2:  一家大型运输公司正在努力满足客户的需要,但是新业务推出后却没有什么利润,反而使事故大量增加。高级经理认为,问题出在公司管理层和员工们都缺乏新的观点上,我被邀请来到该公司。  我被告知,公司为经理们提供了大量可以把握的机会,以便他们提出新的解决办法,但是他们却总是停留在谈论陈旧的行事方式阶段。我询问他们是否曾经学习过基本的创造力工具,他们回答说,我提出的问题似乎与他们眼前面对的问题没有什么太多关系。他们希望我教给他们的经理如何更合理地安排会议结构,停止在谈论时因为习惯的行事方式而浪费时间。我也许有一点被这种说法说服了。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引进了一个情况介绍会。开会的房间非常小,热得令人难以忍受,没有一点自然光,我们无数次被推门而进,要求解决临时危机的人打断——这种会议绝对不是鼓励创造性思维的最佳环境。然而,它对如何管理非结构的、以解决问题为主题的会议,以及管理僵硬的思维方式来说,却是一个绝妙的例证。  在工作情景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量行为上的僵硬性:  ◆僵硬议程的会议,这样的议程对会议出席者的利益和成果毫不关心;  ◆不为参加代表提供任何可以吸收和利用他们的经验的培训课程的机会:  ◆过时却依然不肯摒弃的经营目标;  ◆经营需要所依据的是已经被证实是个体的个人经验、而不是集体的投入;  ◆ 爱管闲事的经理创造出不信任和低动机。  要把类似情况都罗列出来可能会没完没了。灵活性和僵硬性之间的重大差异在于对变化的聚焦上。僵硬的和刻板的人倾向于期待他人或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而具有弹性的人则思考他们自己应该怎样变化以便把变化带给他人或系统。僵硬的人会这样想,“他们所需要做的事情是……”具有弹性的人则会这样想,  “为了影晌他们,我应该如何做出不同的举动呢?”将向你表明这两种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多么大的差异,你可以通过发展行为的灵活性,增强你的影响力,控制你的组织、事业和个人生活。原则4  抵制行为的出现说明缺乏和谐  和谐是工作背景中人际关系的基础,特别是当你希望自己拥有影响力时。我们肯定会拒绝某个与我们不和谐的人对我们施加影响——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我们更愿意拥有某种程度的共同理解,接受一个在他试图对我们施加影响以前,我们对他感到满意的人。当我们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和谐默契时,我们更可能积极地接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经常发现,人们往往会在错误的地点试图施加影响。某个观点如果遇到来自他人观点的抵制,往往会导致什么是最佳观点的激烈争论。有些人可能会发现这种精神争斗的高产性和特征构造,但是它肯定不是组织内完成任务的、最具有创造力和最合理的方法。它还扼杀了大多数人的和谐,使得“购入”成为一个问题。  抵制是对他人的某些观点的一种挑战。这些观点也许仅仅是一个很小的想法——比如说,也许仅仅是移动一下办公室的家具,或者对工厂的设计做出一点微小的改动——它也可能是一个很大的观点——比如说,调整组织结构,收购或主要经营项目的多样化。然而,不管这些观点是大还是小,抵制是一种公开的回答形式,它表明抵制人对接受其他人的思维结果感到非常勉强。  避免抵制行为在第一现场出现的最佳方式是在正确的场合下提出你的观点。下面的场景为我们提供了在错误的场合中提出观点,以及通过在其它场合提出观点以消除抵制的例子。在这些特殊的情况下,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团队开始把他们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有助于使必需的变化形成效益的工作中去的时候,如何把抵制情绪和行为转变成创造性的团队工作,转变成高层次的自尊和主动性。  例子:  在花旗银行活跃着一支规模不大的计算机分析团队。他们的工作职责是为计算机桌面用户提供服务。他们面对的问题是,客户服务率空前的低,并且一直在下降,管理层对这一情况提出指责,并认为,问题主要出在计算机程序分析人员身上。  一位资深经理了解到了这一情况的严重性,要求找出问题所在。他的观点是,在工作实际中观察这支团队,给他们一些反馈,把他们送到客户服务培训班去学习。从第一天起,他就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对着团队成员,留心地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但是,在后来的四个星期里,情况急转直下,变得更加糟糕。于是公司把同样的使命赋予另一个经理。第二个经理的观点是求助于外部的帮助,以便重新调整这支团队现行的工作方式。因此,每一天,在这个经理主持的会议上可以不断地看见新面孔。但是他并没有使情况有所改观,情势继续在恶化。  这两位经理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都忽视了和谐的重要性。他们俩人都先入为主地抱着同样的观点。面对不被理解,这支团队的人决定怠工。他们根本没有准备去和任何人合作,但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似乎没有任何一个人对这个问题有哪怕一点点兴趣。  这时来了第三个经理,她可是一个对人际关系的力量有着大量知识的人。她一开始就先与这支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会面,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她主持召开了非正式的会议,给予他们一个发泄内心不平和不满的机会。她聆听、理解、同情甚至于同意他们所说的大部分内容。她了解到,他们一直受制于一个不胜任的管理状态中。是的,从来就没有一个人主动询问过他们的意见,而事实上他们对工作有许多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第三个经理的介入下,这支团队很快发生了变化。他们的精力从抵制和怠工转移出来,他们决定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提高和改善客户服务上。通过他们的努力,他们取得了令人满意和值得骄傲的成果。他们根本不需要参加培训。整个情况在团队和它的经理的人际关系的力量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位经理再一次真正认识到来自于构建信任、诚挚和理解基础上的影响力的威力。  抵制是在个体、团队或组织中发生变化时,由于不满而采用的方式造成的。如  果你说:“我们将要做出令人兴奋的变化”  却遇到抵制时,这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  的。但是,假如换一种方式,如果你说:  “告诉我这里发生了什么”,然后以一种诚  挚的态度去聆听,理解和同意,那么你就  可以激发人们的活力,使情况有所进展。 接下来,你可以说:  “你希望发生什么 呢?”然后进一步表态说:“这听起来很合  理,我愿意改变我的观点,愿意在这一点  上支持你。”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就对这  些人际关系和这些观点有了影响,你就不 太可能遇到抵制。你所面对的任何抵制实际上是非常容易处理的原则5  意图和行为不同  建立建设性的人际关系要求理解,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所有会发生误解的方式上。如果我们着手培育的是一个可能导致问题的人际关系的认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如果我们在一种可能出现麻烦的人际关系中表达一个专业的见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在我们希望学习如何具有影响力时,这是一个不错的起点。我们可以从观察人们所说和所做的事情之间的差异性上,以及从理解隐藏在他们的行动后面的意图上开始。在许多情况下,问题反而可以防止我们对行为和意图做出曲解。思考下列例子中善意行为的意义。  例子:  一位项目经理由于他爱管闲事的习惯正在变成一个越来越不被接受的人。与其他的项目经理不同,他总是要求工程队做出比正常情况下多得多的报告。收到这些报告以后,他会立刻打电话给报告人,询问一些有关工艺和方法方面的非常琐碎的问题,而根本不考虑项目本身的进展情况如何。人们厌恶地把他的行为称为是“爱管闲事”或者“婆婆妈妈”。由于他琐碎的工作风格,人们开始感到自己得不到信任。  无论你怎样描述这种行为,或者为它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在这种行为的后面掩藏的意图是成功地管理项目。这位项目经理并不愿意被人们指责为“爱管闲事”或者“婆婆妈妈”,但是因为他在激励人和影响人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缺乏自信和拙劣的技能,所以他感到需要非常密切地监视他的工程队,以防他们出错。他很清楚地知道他与该工程队里的人的人际关系是非常脆弱的,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他对人们所写的报告里的东西感到怀疑。而他做出这些行为的目的是企图弥补自己影响技能方面的不足,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当我们面临困惑时,比如不合理的或者矫揉造作的行为,我们本能地会希望用夸大其词、轻薄、威胁、自私的、爱管闲事、不受约束的、严厉的、至关重要的等这样一些字眼给这些行为贴上标签。然而,在所有行为的后面都可能隐含着积极的意图和目的。这种积极的意图和目的甚至存在于那些最具破坏性的行为和情况中。意图和目的经常会受到情绪的驱动——比如说,表达自我或者掩盖不安全、孤独和无能。如果我们根据我们对行为的反应给它们贴上标签,并由此而产生对它们的曲解,我们就会破坏我们与相关人和团队的人际关系,限制我们的影响能力。  意识到意图和行为之间的差异性,使我们认识到自己交流上的三个非常重要方面。  第一,在我们寻求实现自己根深蒂固  的意图时,成功与否将由我们可利用的行  为范围所决定,或者换言之,由我们在实  现我们的愿望时所具有的灵活性的程度所决定。在前面的例子中,那个项目经理没有任何灵活性可言;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同样的行为去试图改变自己的不妙状况,即使这些行为已经完全无效时也照用无误的原因。在他的项目管理中,大多数的事情存在着不可低估的问题。  第二,如果你正在给别人的意图贴标签,那么对这些标签应该予以特别的注意。  你必须认识到,人一般都是善意的,因此,应该与人为善并帮助他们成功。错误的标签将会影响你对他人的行为,而这样的行为可能会伤害你与他们的关系。如果你的行为与你的愿望背道而驰,那么改变它,重新采取不同的行动。  第三,不管你面对多么不合理的行为,最好的方式也许是与之相处,理解它,找到共同点,和谐地行动。你一旦拥有了和谐,你就可以开始发挥你的影响。停止做出判断,至少在你最大限度地获得和谐和影响以前。应该认识到你一旦对某个人形成了一个判断,你在选择对他们发挥影响时,就会受到限制。原则6  人拥有为做出变化而需要的全部东西  用一刻钟对你自己内心的渴望进行思考。你是否曾经希望能够实现什么愿望,但是却一无所获?干百万人希望自己成为富翁,但是他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做出的最大努力是不停地买彩票。  你的视野是否广阔?你的眼界是否较高?你相信自己在生活中能够实现的东西是否有什么限制性因素?你感觉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是什么?  14岁的时候,迈克尔·戴尔,今天戴尔计算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CEO),被问到在未来希望做什么。他回答说:“我将会成为IBM的最大竞争者。”  注意迈克尔·戴尔用的一个字眼“将会”,它好像只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自信、意志的力量,以及责任感,所有这些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上非常罕见,但是迈克尔·戴尔能够把所有这些成功的素质集于一身。既然他能,那么,你也能。  在我们进行其它讨论以前,让我们先谈谈成功也许是必要的问题。神经语言程式通常被认为是一套实现成功的原则和工具。其实成功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东西。我所知道的一个人在实现慈善事业的目标上是非常成功的。她在物质财富上非常贫穷,但是另一方面她又是非常富有的,因为她拥有非常满足和非常有意义的生活。一些人在帮助下层社会的人方面,在对政府委员会以及其他权力机构施加影响方面,非常有效地运用神经语言程式。因此,各种不同类型的“成功”的意义取决于每一个人的精神和心灵对它的感知。  为了实现成功,一个人仅仅需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件是知识技能。让我们假设  你希望成为一个首席执行官,或者组织中  其它什么高级别的管理人员。你可以找到  大量的培训课程、书籍、光碟和其它有关  CEO的学习资料,它们可以为你提供你    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第二件你需要做的事  情是成为首席执行官的机会。这个世界上 有多如牛毛的公司需要首席执行官,因此这对你实现跻身于这一行列的愿望来说,有很大的可能性。你可能会遭遇到文化上的障碍,比如说性别歧视或种族歧视,或者交易场上流行的痼疾“靠山”等因素的制约,但是如果你真的希望成为一位首席执行官,这些事情并不能阻挡你。这就把我们带进了第三件事情中:你必须希望成为一位首席执行官。事实上,仅仅有愿望是远远不够的;愿望永远是一个无法量化的东西。  驱动一个人去获得成功的内在资源不是他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机会,起码不主要是,而是希望、自信、信心和敢冒风险的勇气。如果没有这些资源,你就永远不可能实现你梦寐以求的成功。我们所有的人都拥有这些内在的资源,我们所有的人都拥有利用与我们的希望一样多的信心和勇气的能力,但是一些人在进入这些资源的时候,却困难重重。神经语言程式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开发个人的创造力。将帮助你找到你的内部资源,使你成为一个更有创造力的人。你用自己新的创造能力去做的事情之一是实现你的最大梦想。这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去帮助他人获得进入他们自己的内部资源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开始挖掘自己更大的潜能。思考下列例子。  例子:  许多年以前,我会见了一位年轻的女士,她希望得到一个管理的职位。在会见期间,她表情木然地告诉我,她的前老板解雇了她,她现在一无所有。在交谈中,我还发现她的男朋友经常欺骗她,而她的家庭几乎不能给予她什么支持。她说她希望能找到一份让她维持生活、安心工作的职业。  我雇佣了她,并且很快就注意到她非常缺乏自信心——这可能是由于那个不谙人事、伤害了她的老板和那个毫不关心她的男朋友造成的结果。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我们的团队给了她大量的赞扬和鼓励,我们有意识地逐渐给她增加责任。在第二年里,这位年轻的女士逐渐向我们展示出她活泼的和有魅力的个性,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顾客的欢迎。她在工作中感到非常愉快,承担起完成超过200万英镑培训预算的责任;她有了一位新的英俊的男朋友;整个团队对她充满信任,她的事业前景非常远大。她的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我们团队所做的事情,只是帮助她发现她自己的自信和信心的内部资源。
 
原则7  如果它对一个人是可能的,那么它对其他人同样是可能的  神经语言程式的模式和技巧源于对成功人士的模仿。临床医学是模仿的第一个学科,这以后我们开始对企业家、商业领袖、销售员、谈判代表、运动员以及公共关系发言人等成功人士进行模仿。今天,你从神经语言程式中发现的大多数东西都来自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早期模仿。  这个原则对组织具有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在未来技能获得成功的关键的组织。我们将阐述为什么人们在完成某些工作时做得很好,而在完成另一些工作时却差强人意的原因。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他不喜欢的工作中时,他绝对不可能始终如一地把这一工作做好。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做出的选择要么是找过一份不同的工作,要么学会尽快去适应这项工作并把它做好。我们可以从这个原则中对许多角色进行观察,诸如顾客服务、销售和领导。但是在这里,我们只对这一原则做一个粗略的介绍。  在“胜任”的核心里,除了知识和经验以外,还有更多的东西。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两个人同样接受了某项职业的培训,但是其中一个人的工作业绩却比另外一个人好得多,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对胜任而言,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为我们提供模仿卓越的业绩方面,仅凭这一点信息,还远远不够。  我的一个好朋友拥有在管理生涯中快速提升的经历,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他从一个低级经理迅速晋升到高级职能经理的位置上。他的成功源于他通过管理团队取得高业绩和为顾客创造利润的能力。他仅仅用了18个月的时间,就把自己的团队从8个人发展到32个人,为公司创造了丰厚的收入,使利润得到大幅度增长。今天,他是管理公司最大部门的领导团队成员之一,同时也是效率最高和最受欢迎的高级经理。  如果你想模仿这种优秀,你需要找出推动这一优秀的价值。你也许想知道使成功成为可能的信念,你也许想学习隐藏于行为之后的、用于形成思维的策略。我们也想了解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注意物质的特征,搜寻存在的区别。当我们模仿了优秀业绩的这些方面时,我们就能够为我们自己,也为他人复制这一切。  关于模仿的论述中,你将学习如何去模仿各种类型的业绩。当组织从其他组织那里模仿业绩时,这一行为被称为“最佳实践”。这在生产制造行业是非常流行的做法。Rank Xerox公司、ICL公司、摩托罗拉公司、Rover公司都曾经成功地运用最佳实践来改善自己的经营。通过神经语言程式,我们可以把最佳实践的原则运用  到个人。改善生产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假  如你能帮助个人实现卓越,在任何领域里  付出努力,你就能够在用得上神经语言程  式的任何地方获得高业绩。  人们限制他们自己的一个普遍的方式  是因为他们形成了一个信条,遇到事情总  是先问什么对他们是可能的,或什么是不  可能的。不管你在什么时间听到“我不  能……”的惯用语,这都说明你碰上了一个限制性信条。无论何时我遇到这一情况,我就知道,在同一组织里,一定有一个人会说“我能……”与“我不能”相反的例子是打破限制性信条的最好武器,他们经常成为优秀角色的榜样。我们在后面还会进行更详细的介绍,以便你能学习成功所要求的这些榜样和技能。但是现在,相信这样一个原则对你来说就足够了,这一原则是:如果它对一个人是可能的,那么它对其他人同样是可能的。原则8  交流的意义存在于回应中  当我们把某个信息传递给某个人时,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我们的想法和感觉转译成语言。紧随其后的步骤是选择传递媒介,选择建立了信任、能够接受这个信息的意中目标。当目标接收到这个信息时,信息就会得到解译并形成回应。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经常会在传递过程的某一环节上中断。如果信息得到顺畅准确的传递,这个信息的真正含义就能够在回应中体现出来。思考下面的场景。  例子:  最近,我与一个大型制造企业的新的管理团队在一起工作。该公司的母公司做出决定,为了保证未来的成功,要对该公司进行重组。许多生产单元要停产,把供应源转向外部的供应商,过去一直作为元器件生产基地的工场闲置了,范围大约有一个村庄那么大。公司把这块场地一块一块地出售,改建成零售市场。  这支管理团队建立了一份新的使命宣言,它阐明企业的核心价值和每一个部门的各种考量标准。这一信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传递给了所有的员工,员工对这一信息的抵制态度非常强烈。大多数的雇员反对做出这种改变,这种大范围的抵制局面使公司要在改变中取得任何进展都困难重重。在聆听管理团队向我介绍情况的过程中,我从他们的语气中听出了明显的挫败感——例如,“我们希望的可不是这样的局面!”“我们在交流沟通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问题在哪里呢?”“他们怎么会这样想呢?”“他们为什么就不能理解呢?”“我们还能怎样传递信息呢?”  新的使命、价值观和考量标准在大多数人那里行不通,他们似乎对维持过去的生活更有兴趣。我认为,问题的出现在于这是一个新的管理团队,他们在改变员工共同工作的方式上急于求成。在一个过去很少经历变化的公司里,这次的变化战略是如此大胆和不同,以至于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它的真正意义,不知道这些改变对他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决定暂时停止传递同样的讯息,管理团队转而开始以更有实际意义的方式进行交流,他们在交流中使用通俗的日常用语,来取代包含在使命和价值观中的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词语。这些做法使团队与员工之间有了真正的共同语言,使大多数人对做出变革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好的理解。发展到这一步,团队才真正开始接收到人们对他们的交流做出的积极回应。  在小范围里,也同样可能发生混淆和误解。在我讲授授权的艺术时,我的许多管理学的学生都说他们曾经有过非常糟糕的经历。经理经常把他们一直在做的任务授权给他人。由于他们对这一任务非常熟悉,使得他们在要求他人也很好地完成任务的信息方面形成一个假想。当工作业绩低于期望值时,他就会认为一定是执行者有什么问题,而不是授权的程序有问题。你关于某一领域的经验取决于你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如果人际关系是开放的、支持性的,员工在回答对某件事做出解释的要求时,就可能产生安全感,但是假如你的人际关系是封闭的、非支持性的,那么他们就肯定不会去冒险说他们不懂,因为那样显得自己像个低能儿。  在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规则:不管你在何时收到一个回应,在某种程度上,你这时的考虑很可能是不客观、不全面或者不合适的,这时你不要去继续发出相同的信息,而应该先接受这些回应,尽量去理解它。原则9  感知是真实的  真实仅仅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因为没有两个头脑是相同的,我们仅仅需要在感知上关心我们自己。思考下列例子中所阐述的情况。例子: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家大型信息技术公司工作。她的工作是管理和掌握顾客对服务的感知,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把特殊的和准确的信息传递给顾客。她对这一领域了解得非常多,特别是在无形产品的服务业务方面,因此她非常清楚地明白一点,那就是,顾客会对你的服务质量形成他们自己的感知。这些感知经常是在先前的供应商或者其他人曾经说过的信息中形成。有时——这是非常可怕的——感知不是从证据或经验中形成,它纯粹是头脑臆想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帮助顾客形成正确的服务感如,持续不断地为他们提供证据和信息,在所有层面上,建立考核每一项服务质量的标准。这是一个艰苦细致的工作过程,但是同时又是一项为提高服务质量提供支持的工作。因为任何一个服务人员都能告诉你,所有的错误感知都是一路货色,它们都难以使顾客满意。  是什么导致顾客形成错误的感知?为了做好我们的工作,我们应该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一些认识,但是我们经常概括、删除和扭曲真实的世界,并在因此而产生的感知基础上做出我们的决策。这种情况与使用交通图导航很相似。交通图很容易过时,它只能给予你非常有限的信息。交通图忽略了天气变化、道路状况、其它有关车辆、事故、行人、路标和旅馆等细节。我们在认识问题时,往往把真实世界看做是交通图,经常忘记外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超出了我们对它的理解或说明。  我们的意见和信念只不过是对世界的概括而已,它们来自于极为有限的证据。在形成信念以前,我们到底需要搜集多少证据,这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我们对形成自己的感知的理解。一些人出于维持友谊的考虑,几乎不愿意去采集证据,而是直接采用朋友的信念和观点,造成以讹传讹的后果。这就是为什么公司里的小组、团队或整个部门容易形成集体的错误感知的原因。团队可能会通过错误的比较,得出其他团队的业绩非常差,而他们自己非常圆满地完成任务的印象,即使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往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会由于遗忘了我们自己经验中的某些细节而扭曲事实。当我们倾听某个人对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论时,我们所听到的仅仅是删节了的图景。如果把详实的图景都一五一十地描述出来,可能过于迂腐冗长,让人难以忍受。例如,我们不妨对工厂的团队领导向她的经理解释一个问题的情况做出这样的想象。  例子:  “麦克按下了按钮,开动了机器,但是机器已经装上了错误的材料。我在所有材料被用完以前及时发现并制止了这个问题,但是它已经造成了我们下一步工作的短暂中断。我们由于损失了这一个星期的时间而使目标更加难以完成。我早就告诫过麦克和约翰。我一直对约翰说,你得对装载材料的工作留心一些,但是我想他们并没有了解这一点。”  在这样一个场景中,经理完全可能接受这位团队领导的解释,把承担问题的责任归咎于麦克和约翰。经理会在脑海里对这一场景以及这一事件的后果构建出这样一幅由团队领导描绘的画面。这一视觉上的表现可能还包括了由个人在类似情况下与这些人交往的经验中产生出来的细节。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我们是如何对意义进行解释的问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这纯粹是臆想。你认为麦克和约翰对发生的问题会做出与团队领导同样的说明吗?我对此充满怀疑。每一个人都可能扭曲事实,就像他们平时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表达时的语言一样。,我们语言的简短性,使我们非常容易愚蠢地对待我们所说的事情。  必须对你形成周围世界的感知有所认识。思考你最近在工作中所做出的决定。在做出每一个决定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证据和臆想的比例是多少?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原则10  对自己的意见负责,并对结果承担负责  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常识性的原则,事实上它的确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你肯定无数次听到人们这样说:  “他们简直要让我发疯。”  “我现在对这件事还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为他采取的控制方式感到悲哀,这样做是令人愤怒的。”  “她这样做的时候我感到很生气。”  “我怀疑他们是否愿意听我说。”  这些陈述背后隐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  让我们假设有一个叫弗兰克的人,他就是做出这些陈述的人。所有这些陈述意味着还有一个人正在控制弗兰克的精神状态。弗兰克放弃了控制他人的努力,这样的结果使他生气、发疯,甚至变得怒不可遏。在最后一个陈述中,弗兰克使用了他的水晶球去预测未来(西方国家的巫师经常通过看水晶球来预测未来——译者注)。他怎么知道在他尝试与其他人进行交谈以前,人们会听取或不听他的意见?也许上一次弗兰克曾经最后一次试图与他们交谈,而他们却没有听他述说,因此出现了这样一个结果:弗兰克不是负责任地寻找与这个小组的人进行交流的更好的方式,而是简单地判断他们无论如何不会听自己做出解释的。我把这种情况称为是创造性的失败。我认为这是思维能力的自暴自弃。  第二个陈述是什么含义呢?你是否也曾经处在这样的情景中,说过这样的话?重复一遍,这句话意味着你的精神选择了它自己的状态,而你对这一状况毫无控制。这里有一个例子,它能够凸显出管理你的精神状态的重要性。  例子:  凯琳——我们团队的一位年轻的培训顾问——被赋予了设计公司质量程序和传授培训的工作,这一工作过去是由麦克担纲的,他是一个总是盯着细节的独断专行的人。麦克说话时语调急促,他会把一大堆问题急风暴雨般向你倾泻,而所有的问题都带有这样那样的细节。你要想立刻回答这些问题非常困难,而你的任何迟疑都会激怒他。有一次麦克给凯琳打电话,我提醒他说话注意一点方式,毕竟凯琳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是麦克似乎并没有听进我的劝告。凯琳在接电话时,明显开始变得胆怯,声音变得越来越微弱。她满脸涨得通红,发出急促的呼吸声。由于紧张,她的整个身体变得僵硬,当电话结束时,凯琳重重地把话筒摔在电话机上。  凯琳要求换一个工作,因为她说她无法再忍受麦克,尽管她对与质量管理团队一起工作感到很愉快。我问她,如果我能帮助她把握好麦克,她是否愿意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她同意了我的意见。我们运用神经语言程式的技巧成功地找到了回应麦克话语的方法,在短短的几个星期里,凯琳控制住了自己的状态,发现了麦克身上引人注目的挑战精神,而不再是他咄咄逼人的压力和威胁。  我们已经从上面的例子里学到了一个回应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以一种特定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事物做出回应,这种回应方式很快就变成了一种难以破除的习惯。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它们每次一听到喂食的铃声,就会做出反应。而凯琳的状态则被麦克的声音所“锚定”。然而,与巴甫洛夫的狗不同的是,我们人类可以改变自己的“锚定”回应。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去做出这种改变。改变这一经验的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是,拿几分钟的时间出来做下列练习。  练习:  对你的生活做一个回顾,特别是在工作中当事情不如意的时候。对那些事情重新做出想象,回忆当时人们所说的话。把当时情景中所发生的事件在你的脑海里过一次电影。当你对这些往事进行回忆时,你的感觉如何?如果你的记忆力足够强,你可能会产生出与当时一样的感觉。  现在,在你解读未来以前,在房间里先转上几圈,做几次深呼吸,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踱步和深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让你安静下来——你必须在完成这些活动以后才能开始下一步的思考。  现在,开始回忆一些让人愉快的经历。同前面一样,在脑海里过一次电影,把它们说出来。这时你的感觉如何?哪一种感觉是你更喜欢的?哪一种感觉给予你更机敏的精神状态?  你已经改变了你的精神状态,看看它多么容易。踱步和深呼吸帮助你走出前一个不愉快的状态。由于精神和身体是一个系统,因此,我们能通过改变我们的心理来改变我们的精神状态。  你将了解到你的行为是如何取决于你的精神状态的。如果你让其他人来操纵你,创造出消极的心态,你就会限制自己的影响力。精神状态的控制是神经语言程式的主要构成部分,你将学到大量的技巧,提高自己的灵活性,开发出最佳的精神状态,增强你的管理技能。模仿的要素日期:
  
   1.什么是模仿的要素  你想要模仿什么?  模仿的方法有许许多多,只要能达到目标,其实用哪种方法并不要紧。但首先你要很清楚:你要模仿什么,为什么要模仿,只有这样今后你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成功。其次,你还要明白如何开始,如何结束。  我们生活的历程就是不断地TOTE的过程。有些东西会触发我们去做一些事情,即想要或需要去达到一个结果。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的触发器包括:  ·电话铃。  ·感到饿。  ·小孩的哭声。  ·被邀请去为好几百人做演讲。  ·计算机屏幕上跳出的一个出错信息。  ·突然想起答应过要为某人做某事。  ·决定呆在家里过一个安静的夜晚。  ·决定写信给一位朋友。  ·听到吵闹声。  ·确立一个工作目标。  ·某位家人请求帮助。  ·感到冷。  ·闹钟响了。  ·发现门外有异样。  ·发现某个同事心情不好。  ·一辆轿车在面前减速。  所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触发器的例子,这些触发器会引发相应的反应。我们要决定的是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对于许多类似的触发器,我们很少意识到自己会采取什么行动——我们只是自然而然地采取自己熟知的会奏效的反应。例如,当你第一次学习驾车时,你可能必须仔细地、有意识地思考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反应。但是当过了一段时间后你掌握了一些规律,有了一些经验,以前那些有意识的选择已经深深嵌入到你的脑海中,于是你就可以依靠潜意识来进行驾驶了。  学习模式  这就是学习模式。我们开始并不明白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东西,可能是因为我们以前不需要这种特殊技能——如果你从未见过自行车,你就不会意识到你还不会骑车。接着,随着某件事情的发生,我们发现自己不具备所需要的技能。这种意识只是学习阶梯中的一小步——我们意识到自己在以一种不喜欢的方式做某件事情。  如果你看到自己在电视上做演讲,并且发现:当你不知如何回答一个问题时会有一脸的难堪,或差不多在每句话里都要说“你知道”,或在思考的时候习惯性地抓脑后勺,那么你就该知道,原来你常常会不经意地做一些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情。你会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临场表现根本不如所希望的那样好。但是通过反复地练习你所希望使用的表达方式,你就能够将它们转变为自己的技能,而这些技能会成为你所做的事情和你本身的一个潜意识的组成部分(请参见下图学习层次模型)。通常我们想要模仿的东西是处于无意识、有能力的层次上,因为我们大多会不自觉地运用某些技能。往往正是运用这些技能不自觉地使得它发挥出色的作用。模仿的目的就是要提炼出这些技能的所有要素,以更好地运用它们来达到我们希望的结果。  出口  TOTE过程有一个出口,即当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了解到我们已经实现目标的时候,就可以退出这个过程了。当然,我们有时也会对此判断失误。例如一个销售员有时会觉察不到客户已经有意购买自己的产品,有时会在该结束谈话时继续对客户喋喋不休。所以TOTE需要有一个出口,因为客户和你自己的感受并不一定是一样的。  关于出口的例子有:  ·我们放下电话。  ·我们对食物感到满意。  ·我们的小孩睡着了。  ·站在观众面前时,我们信心十足。  ·我们能继续操作计算机。  ·我们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们的客户满脸微笑地说“yes”。  ·上床睡觉时我们对这个安静的夜晚很满意。  ·我们对所写的内容很满意。  ·我们辨别出了所听到的吵闹声是怎么回事。  ·我们实现了目标。  ·他们的问题解决了。  ·我们觉得温度适宜。  ·我们起床了。  ·我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得到了让人信服的解释。  ·我们等着轿车开走,然后继续安全地驾车行驶。  当一个TOTE过程结束后,我们又会开始另一个TOTE过程,或者我们也许会同时进行多个TOTE过程,有些是长期涉及到人生目标的TOTE,有些则是短期的只会持续一小段时间的TOTE。  你的选择越多,你就越可能成功  操作指的是我们为到达出口而做的所有事情,我们在退出前一直做着这些事情。结果是,在操作过程中我们的选择越多,到达出口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我们进行的操作始终无法使我们到达出口,那么我们就陷入了死循环。  如果我们做经常做的事情,就会得到经常得到的结果。  因此如果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不起作用的话,那么就应该做些别的事情,这些事情至少可以打破死循环。许多人周而复始地过着没有变化的生活,从来没有找到过可以让他们摆脱这种生活的新事物。  当所有操作都完成时,我们需要进行检查取得的结果是否与我们预期的一致?如果是,就退出——我们已经成功地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到达了想去的目的地。如果不是,我们要么重复进行刚才的操作,要么尝试一下其他方式,看是否能达到我们的目的。你越清楚如何得知自己是否已经实现了目标,你就越容易到达出口,取得成功。  2.了解你想模仿的是什么  精确是模仿的关键。你对于自己要模仿什么和为什么要模仿了解得越精确,你就越可能做到希望的样子,也就越可能得知何时能够达到目的。  因此你如何确定模仿的对象呢?你可以参照以下这些标准来做出抉择:  ·为了促进你的事业发展和个人成功,当前你需要哪些素质或技能?  ·是什么(外部或内部因素)阻碍着你实现目标?  ·在工作或家庭中,是哪些你所具备的素质或技能使你或你生活中重要的人得到了益处?  ·你从别人那里观察到、听到或感觉到的哪些技能是你希望自己也能拥有的?  ·你认为自己如果具备哪些技能,将会感到很兴奋或激动?也就是说,什么技能是令你向往的?什么技能是深深吸引着你的?  以下的每一章都是一种操作,即你可以用来达成愿望的方法,在模仿的每种方法中又有许多更详细的方式。你可以随意运用适合于你的任何方法。一开始这对提高你在相应领域的技能是很有帮助的,接着你就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用到这些方法。每章后面的问题就是用来帮助你学习各种方法的。然而,你必须花些功夫进行练习和实践,这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  下面是一个关于青蛙的故事。这只青蛙一生都住在黑黑的深井里,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有一天另一只从海边过来的青蛙来拜访它。  “你从哪里来?”井里的青蛙问道。  “从大海边来。”来访者答道。  “你说的海有多大?”  “它浩瀚无边。”  “你是说它有这口井的四分之一大?”  “比这更大。”  “那你是说它是这口井的一半大?”  “不,比这还大。”  “那……难道跟这口井一样大?”  “你的这口小井跟它简直没法比!”  “不可能!我一定要亲眼看看。”  它们一起出发了。当井里来的青蛙看到大海时,它惊愕异常,顿时崩溃。  ——藏书《生与死》(Living and Dying)  恩考题——  1.你认为在你的生活中,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技能、行为方式、内心力量、耐心、表达愿望的能力、使命感,还是动力?你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曾经有过这样的素质?你还知道谁具有这样的素质?  2.你如何得知自己是否已经拥有了这种你所盼望的素质?  3.具备这种素质后,会对你和你生活中的其他人产生什么影响?
模仿的好处和结果:     整体性的模仿方法  我的模仿方式是整体性的。这种模仿的目的是综合自身的所有部分,成为真正的自我。要剥除自己身上的外壳,剥除在现实中的包裹,剥除为求成功而将真我从世界中隐藏起来的面具。之后你会发现,其实真我就在面具之下。我认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功,认识自己真正的欲望并释放自身潜能,否则这些潜能将一直被封锁而不能被开发。  有一次我发言完毕后有位女士上来找我说,她从别人那里模仿的太多,以至于失去了对真实自我的感受。通过整体模仿则能得到相反的结果——自我感受应该是越来越强烈。我的目的是:你越是多多地使用我在本书中阐述过的原则,你离真我也就越近。  每个人都是唯一的,因此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能发挥自身独特的才能,并取得个人成就。  我们可能的模仿对象就在我们身旁。通过模仿别人身上的优点,我们就可以将别人的闪光点整合到自己身上,这样我们就更能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选择。这样我们不但能增加对日常事件的影响力,而且还能增加对自身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我们在许多方面都得到成长,如个人才干、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以及做出双赢决策(对我们所关爱的人以及我们自己都确实有益的决策)的能力。  模仿的好处  一旦你掌握了这些技巧,就可以有许多种运用方式。包括:  1.揭示“真正有用”的技巧。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常胜者和一般人之间的区别现在已经微乎其微。顶尖的运动员、顶尖的高尔夫球手、顶尖的自行车手和顶尖的赛车手之间的区别只能用几分之一秒或百分之几点来测算。同样,在当今商业世界中,存在的优势也是极微小的。这些区别是由无意识时刻的思维控制的,正是这种思维创造了真正奏效的优势。NLP为解释这些思维的无意识时刻提供了方法,如同慢镜头一样可以随意重放。  2.以一种整合的、恰当而真实的方式将这些能力转移到他人和自己身上。  你有权决定自己的学习方法  你有可能像前面提到的那位总经理一样,意识到自己需要新的技能,而且也在他人身上发现了这种技能。因此你越是能够熟练地揭示出这些技能,你越是有可能学会它们。你完全可以照样模仿你喜欢的技巧,或者按一种更加适合自身及所处环境的方式对其加以改动。选择权在你的手上。  3.获取自身内在的技能,并在需要时一如既往地利用这些才能。  有些时候,你可能意识不到自身具备的资源。因为可能当时的运用环境与现在要运用这些资源的环境全然不同。例如,假设你需要一种韧劲来坚持进行一项极难的工作,直至完成为止。那么很有可能你曾经坚持过某种观点。即便它当时不被赞同甚至不合时宜,当时可能有人认为你过于顽固,但是在这种顽固中却恰好体现出了你现在所想要具备的韧劲的一切特征。  4.教导某人在工作及生活中进行更多的有意识选择。  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你意识到自己所做之事及如何做成此事时,就具有了选择。因此我们会发现,我们最需要学习的东西往往在于我们未意识到的领域。我们不了解未知的事物。你曾经观察过摄影机中的自己,并发现自己从未认识到的某些习惯吗?现在你既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些习惯,那么在这些习惯再次发生时你就应该开始注意到它们了。这样就产生了选择。启发式培训的核心就是通过带有一定技巧的模仿引发这种高质量的反馈。大多数我做过的一对一的训练都是模仿方面的。通过模仿客户的行为,我就能将其反馈给他们——既简单又有效。  5.针对个人及工作的独特需要,引发独一无二的技巧。  对于特定的工作环境及个人风格来说,你可能需要特定的技巧。没有什么书本或课程可以完全精确地提供这种技术——只有你自己才能从自身和经验中寻找到。  6.发掘人才。  面试技巧曾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书面资格证明,现在又更多地依赖心理测试。但是这些都假定你想要的人才已经申请了某个职位,而忽略了大多数人都意识不到自身具有的才华这个事实。当今世界,许多成功人士并非通过传统教育途径成才的。更多的情况下,他们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环境,意识到自己具备某种天分,可以在与预想或传统职业路径大不相同的领域中一展身手。各行各业的人才猎头(如果他们眼尖的话)就是那些能够识别成功因素的人。他们知道是什么样的举动、语言或行动导致了差异。  经验丰富的人才猎头能够洞察导致成功的差异。模仿者就是很好的人才猎头。  模仿解答了我们的问题  所以,在一个期望工作方式总是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世界里,模仿可以解答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最近我听到一则消息,说是如今典型的办公室职员所拥有的技能在两年之内就将被完全淘汰。这个预测不仅适用于办公室的职员,还适用于我们每个人。如果我们不能天天学习,不能衍生出新的工作和思维方式,我们就将统统被淘汰。我们需要跟随生活中遇到的新秀,不论做什么都要吸取他们的精华。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所做何事,我们都需要意识到我们也能成为一颗冉冉上升的明星。  模仿的真正结果  庆祝卓越  模仿意味着你对优秀者的承认。你是否经常注意到那些出了岔子又让人感到恼火的事情,或者注意到那些给你带来灵感和喜悦的事情?如果通过改变自己的注意力可以改变情绪状态,那么就有可能通过寻找值得庆祝的理由来改变整个文化。我是在法国赢得世界杯足球赛之后写下这些话的,我百分之百地相信举国欢庆肯定会深刻影响法国的经济发展及其成就感。这种转变首先在我们的头脑和心灵中产生,然后才能作用到整个大的环境中。  我的一位朋友感到自己是多余的。她当时45岁。她很沮丧,因为她多次求职均遭失败。我再次见到她时她已经开始相信对她这种年龄的人来说已经再也没有工作机会了。有一次她来我家时我正在和几位客户进行非正式会谈,于是我们就休息一下准备共进午餐。她加入进来,并和其他人聊了起来。她给人的大致印象是压抑和绝望。谈话中她说道:“我觉得我再也找不到什么工作了。”而她当时并不知道,有位客户此时恰好有一个空缺职位,而她完全具备资格。这是我在事后同客户的谈话中得知的。这位客户告诉我说他当时感到非常矛盾,因为他知道自己有这个空缺,但却不能肯定我朋友带着这种悲观态度是否能够胜任这个职位,因为这个职位所在小组要求一种活跃外向的风格。她根本不是找不到工作,机会就在她的面前,只是她的那种心态使得她和机会擦肩而过罢了。  这件事揭示了我们内心世界的状态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成就,以及我们的信念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经历的。我们要么向机会敞开大门,要么将机会拒之门外。我认为机会总是有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准备好接受这份机会。  所以说模仿也可以影响我们的心态,从而影响到我们获取的机会。时刻注意生活中的闪光点,我们就可以影响自己认识事物的方式,同时也对我们共同生活或每天接触到的人们产生影响。这正是模仿的一个附带好处,也是模仿的一个重要优点。  在第七天的晚上,上帝已经创造了万物,他那威严的手上拿着世界的钥匙,想要把它放在一个人类很难找到的地方。为了不让人类找到它,他想找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  为此,他请教了他所有的顾问。其中一个建议把钥匙放在世界上最深海洋的最深处;而另一个则建议上帝把钥匙放在世界上最高山脉的最高峰,还有的建议把钥匙放在月亮最阴暗的角落里,但是上帝仍然感到不大放心。  上帝想了许久,最后登上天庭,说道:“谢谢诸位的建议,我认为这些建议都非常不错。但是我决定把钥匙放在一个离人类既很近又很远的地方,人类肯定很少想到在这里寻找。”  于是他把钥匙放在了人类的心灵里。  思考题——  1.你凭什么本事才会走到今天?  2.哪方面的因素使你往往不能如愿?能否调整一下这些因素,转败为胜?  3.你都向哪些“新秀”学习过?  (你曾经以他们为师,学到了不少的本领,实现了今日的成就。)  4.你做过谁心目中的“新秀”?你自己当时知道吗?拜你为师的人自己当时意识到了吗?  5.目前你对个人成长是如何进行管理的?是偶尔、经常还是一直在进行管理?你又想怎样管理呢?  6.你最近学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你是怎么学到的
NLP-隐喻—通往无意识心理的钥匙一      在前面儿章.,我们探讨了思维模式(如视觉型、听觉型和感觉型)如何影响你的交流方式以及对听众产生的效果。我们也探讨了在形成与自己和其他人的对话前,交流的意义如何经过一个删除、歪曲或泛化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质量会对你的体验产生影响。你可能也将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例如你可能把生活看做“玫瑰花的温床”,把工作看做“战斗”,把自己的休闲时问看做娱乐的盛宴”。不管是什么样的隐喻,它产生于你的文字和表达中,从而影响你自己和其他人在谈话和情景中的体验。  隐喻贯穿于每个人的生活中,从“入睡前的故事”、圣经里的寓言,到每天说的话,以及你考虑自己、生意、生活的方式。多数广告都是隐喻:好的隐喻会在提升产品方面做得很成功。隐喻的风格可以是吸引入、诱惑人和带有催眠效果的。如果把隐喻开发和叙述得具有建设性,其效果可以具有启发性、给人以力量,这样,隐喻就变成了法宝。如果用的不适当,隐喻也可能具有破坏性、给人带来烦恼。优雅的影响  隐喻可以是单个的词汇、表述或故事。要理解如何构建和讲述一个敞事隐喻,就要知道如何带着优雅和尊敬去发挥影响。米尔顿·埃里克森是约翰·格林德和里查班德勒推崇的值得模仿的出色人物中的一个,他擅长用隐喻。他也擅长把握变化。他用在治疗中引起变化的方法与用在商业中影响变化的方法同样有效。  米尔顿·埃里克森讲述的一个故事解释了他治疗患者的方式。故事是这样的: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一天,一匹不知名的马游荡到我住的农场。没有人知道这匹马从哪儿来,因为它没有任何可供辨别的记号。毫无疑问,不应该留下这匹马,它肯定属于某个人。  我父亲决定送它回家。他骑上马,把它领到路上,相信马有回家的本能。只有在马离开大路去吃草或走到地里时,父亲才干涉一下,在这些情况下,他总是很坚定地把它领回到路上。  这样,这匹马很快回到它主人手里。主人再次看到他的马,感到很惊讶,问父亲:“你怎么知道这匹马是从这儿走的,怎么知道它属于我.?”  父亲回答:“我不知道,但这马知道!我所做的只不过是让它一直在路上。”产生忠诚  这个故事不仅解释了米尔顿·埃里克森对待其患者的方式,也是今天多数NLP的工作方式,NLP只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指导。NLP尊重一个事实,即每个人都有所需的所有资源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给你鼓励和运用这些资源的空问,你就很可能找到与自己的行为方式一致的、与自己匹配的解决办法。所以,这些解决办法更可能让你自己投入,也因此会产生你想要的结果。   一个面临倒闭的公司的主管面临一项不值得羡慕的任务:向一个部门宣布,在今后两年里,他们要裁减一半劳动力.这意味着2000人要成为多余人员.每个人都忧心忡忡,感到紧张。裁员的谣言已经传遍了,雇员不可能愿意听主管要说的话,更别说参与裁员的执行。  主管很关心其雇员,他相信,如果他们通力合作,共同考虑如何重新思考未来,那么,可能会有一个美好前景.他把生意比作一个雪球从山上滚下,不断加速,聚集越来越多的雪和动力,他解释道,雪球有两种可能的路线:一种可能是,雪球在滚下山的时候,越来越大,越来越快,滚到平原,然后融化、消失;另一种可能是雪球一直向山下滚,直到其大小和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没有东西能阻挡它,最后它到达山底肥沃的山谷:,对他来说.肥沃的山谷代表着一个重新获得生机的商情,“我们能影响雪球的路线.,”他说.,最终,他们做到了。  最近,我参与了一家公司的工作,该公司的主管用下面的方式说话:  (1)“在火线上。”  (2)“冲破竞争。”  (3)“达到目标。”  它们把劳动力比作“军队”,该公司的雇员不能“犯规”( stepout of line),有企业家风格的人很少在该公司呆得长。我甚至看到一张幻灯片上写着:“我们要把他们打败在沙滩上。”它们要跟谁打,我觉得奇怪。改变文化  个体和公司用隐喻表达其独特的文化。问题是,这些隐喻是不是一个支持其真正想要的文化和风格的隐喻。问题的线索就在个体的语言和行为中,就像前面提到的公司,其语言强调军事化隐喻,管理人员所说的每件事都贯穿这种隐喻。这毫不奇怪,因为该公司很多年长的管理人员在军队呆过。现在该公司在寻找一种方式,以求培养鼓励自主和合作的新风格的领导,是该改变支配公司文化的隐喻的时候了。  听听同事和朋友使用的语言。你听过下列说法吗:  “我需要对抗他的反应。”  “我们能压倒这些反对意见。”‘  “我们得低头。”  ”走在实现理想的大道上。”  “蒸蒸日匕”  “我们不带乘客。,”  “花园里的所有东西都是玫瑰色的。。”  “他们笑开了花。”  “生意完了。”  一旦你知道了自己、朋友和同事所用的隐喻,就知道了自己和他们的思维方式。理解交流当中和交流背后的隐喻能帮你理解个体的体验。如果你知道某人采用压倒反对意见的方式思维,就可以理解他在同事、员工和顾客那儿经历到的各种抵触。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准备压倒你的反对意见,你的感觉会怎样?NLP-挑战你的说话模式       认识和挑战你和其他人的说话模式,不仅能提高你的交流质量,而且能提高你的能力,以便从生活中选择你真正想要的东西。熟练的交流者可以掌握其语言。你的语言越灵活,对自己的体验就有越多潜在的影响。  抱着与人和谐相处的态度,在合适的时机,向语言中的删除、歪曲和泛化挑战,可以让你以自己的体验把自己和别人重新联系起来。这些挑战是恢复所有权的方式,是给自己和其他人授权以增加个人选择的方式。提问的技能是明确和影Ⅱ向你和其他人关系的手段。思考题  在读下面这段文字前,拿一张纸,写下你的雄心壮志,以及什么东西会妨碍你达到目标来一个大脑倾销——凡是进入你大脑的东西都汜下来。给自己设5分钟的限制,在这段时间里,连续写下进入你脑子的任何事。读完语言模式的例子后,回到你写的东西,划出所有对你自己来说是事实的地方。  1.把你写下来的段落再读一遍。你发现什么模式?用本章里的问题向自己的j漠式挑战。  2.检验你自己的假设,考虑下面的表述,记下你当时的想法。  a. -位在计算机软件公司工作的朋友告诉你,他们来了一位新主管,说新主管对于这项工作来说很年轻。在你的大脑里,他/她/大?  b.一位同事告诉你,他准备换到另一家公司,而且薪水将大大提高。他现在每年挣30 000英镑,想像他的薪水将增加到多少?  c.你的老板告诉你,他有一件紧急的事要你去做。你想像得什么时候完成这项工作?  d.-位朋友告诉你,他刚买了一部昂贵的汽车。你头脑中闪现的是什么价格范围?  e.-位同事告诉你他要度一个长假,想像他的假期有多长?  f.-位朋友邀请你去长跑——你估计有多长?      现在问一位同事、朋友、家庭成员或你的老板同样的问题你们的答案相比怎么样?  3.考虑一件事,这件事你想在将来做,但还没有做。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例如:  (1)擦干净桌子;  (2)给朋友写一封倌;  (3)读一本你买的书;  (4)给一位同事提供一些你承诺过的信息?      或者可以是一个较大的事件,例如:  (1)学一门语言;  (2)度你一直在想的假期;  (3)换个工作;  (4)建立一个家庭。  哪些事是属于“必须”或“应该”做一类的?哪些用“想做”和“能做”这些词形容更合适?  找出一个“必须”和一个“能做”的事件。在大脑中进入“必须做”的境界,例如“我必须清理桌子”,你对自己这么说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现在试一下“能做”:“我能学会法语。”选择你自己的“我能”,对自己不断重复:“我能……我能……”用鼓励的声调说,说的时候仿佛这就是事实。你感觉怎么样?通常,用积极的方式对自己说“我能”产生的是自信和热情的感觉。“我能”是一种给自己许可的方式,提醒自己你实际能做什么。  4.挑战下列句子中的语言模型,你会问什么样的问题?  a.我不能改变自己的为人方式。  b.没人能帮我。  c.我知道他们认为我很紧张。  d.他故意这么做的。  e.因为你迟到,我很生气。  f.要给出建设性反馈只有一种办法。  g.我的员工不听我的指挥。,  h.这种关系不像应该的那样。  i.我很不安,  j.你让我不安。  有一位心理治疗师,他认为人们很多问题的特征都因为其梦里存在“鱼”。,一天,一位患者来到他这里,与其讨论他的问题。  “告诉我,”心理治疗师说,“你昨天晚上做梦了吗?”  “我可能做了。”患者回答。  “告诉我,这梦里有没有一条河?”  “我想没有.”患者回答。  “好,如果没有河的话,有没有水?”  “我猜可能有。”  “地面上有没有一个池子?”  “我不能确定,但可能有。”患者回答。  “这个池子里可能有鱼吗?”  “我不排除池子里有鱼的可能性。”  “啊哈,”心理治疗师说,“我知道了。”
NLP-删除: 删除是指语言中的部分意义被省略。  模糊的主题  这是“他们”的来源。“他们不告诉你这儿发生了什么事。”“在最近的提拔中,他们漏掉了我。”“他们”究竟是谁?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其有价值的问题。一旦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就能回答许多公司的问题。重要的是,“他们”是一种避免责任和所有权的方式。“他们”是一个主体模糊的例子。       这种语言模式意味着说话人对发生在其身边的事情没有影响力。类似别的例子还有:  人们不让你作决策                                  究竟是哪些人  顾客使得生活艰难                                 你指哪些顾客  我不同意                                              不同意什么或不同意谁  这些问题使得说话者重新思考问题的根源,也给出了特定信息,而不是让你去猜测这话指谁。  模糊的行动  “她忽视了我。,”你可能会猜测这是什么意思,而你可能猜错。要问的问题是:“她怎么忽视你了?”你问该问题的目的是发现说话者经历了怎样的行动,使其得出“她忽视了我”的结论。说话者町能在以一种不真实的方式评价行动。在这种情况中,“忽视”是一个模糊的行动。  所以“她怎么忽视你了”或“他/她/他们究竟是怎么做的”,这些问题是对你和其他人解释和评价行动的方式挑战。  评价行动计划似乎引起了模糊的行动:  (l)弗雷德需要提高其时间管理技巧。  (2)简得指望她作为销售执行人的经验。  (3)我们将发展哈里与客户相处的能力。  这种话经常是一种“逃避”,回避思考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怎样带来这些变化。很多建议的改变没有发生,这就不奇怪了。一旦遇到挑战,最常见的“逃避”说法是:“我们会让他/她去参加一个课程学习!”  比较  “我们将建设一个更好的世界。”比什么更好?  绩效目标和工作评估似乎常包含这种比较。  顾客抱怨得少了                                        比什么少  销量增加了                                               比什么或比谁增加了  管理交流更好了                                       比什么更好了  比较词包括更多、更少、更好、更坏、少、好、坏一任何有悖标准的评价。当标准省略时,理解这些意思就很困难。  “那是个很精彩的报告。”  “我的报告是一个灾难。”                         }   和什么相比?  “公司运行良好。”  抽象  抽象是把动作从生活中抽出来。作为一种语言模式,抽象固定了词的主人。你可能对下面这些例子很熟悉:  (1)交流  (2)讨论  (3)关系  (4)行动  (5)授权  (6)抽象  抽象是把动词转变为名词(一件事情、一件抽象的事情),这被称作“名词化”。如果这样做,动词所表达的具体动作就没有了。  例如:  “我们的交流存在问题。”“你想怎样让交流有所不同?”这个问题是一种使说话者开始发展新技能的可能方式。要检验某个词是否抽象,如果你能在词前加上“进行中的或继续存在的”,例如进行中的交流,继续存在的关系,它可能就是抽象的。  向抽象挑战的方式提出问题以便发现谁在做以及如何做。例如,如果有人说:“这是困难的谈话。”你的问题可以是:“谁在跟谁谈话以及怎么困难?”  把意见作为事实  这种情况发生在当说话者表达一种意见时,就好像他们在表达一个真实事件,而删除了这只是一条意见的事实。  (1)这是做这件工作的正确方法。  (2)不连续很不好。  “这是谁的意见”是很关键的问题。这种说法可能让听者觉得很有攻击性。另一种表达同样意思的方式是:  (l)我相信这是做这件工作的正确方法。  (2)乔认为不连续很不好。  把意见当作事实是一种价值判断,这是那些认为自己的“世界地图”就是正确的人的特征。说这些话的人关闭了大门,排除了还有其他意见、其他做事方法的可能。问“根据谁的说法”这样的问题可以提醒他们,这只是他们的个人意见。       他们可能发现说这些话的人是过去的某个人,如他们的家长或老师。“把饭剩在盘子里是不对的。”“说想要没有用(1 wantsdon't get)。”“小孩子应该呆在大人身边,但是不要出声。”(应该能看见孩子,不该听见他们的声音。)根据谁的说法?当然不是出自最后一个例子里的孩子之口!这些说法表达的是信念。
NLP-歪曲:    歪曲是指说话者歪曲自己的体验,原因可能是说话者在自己体验的不同部分建立了错误的连接。谴责者  (l)“你让我生气。”  (2)“这家公司i上我泄气。”  说这些话的人把自己对自身状态和感觉的责任推给了别人。,他们太依赖自己的环境,放弃了选择自己希望的感觉的权利。我们不是说这些话不对,它们确实是真实的,但这样,等于说话者允许别人影响他们。  挑战:  (1)“我怎么可能让你生气?”  (2)“公司怎么让你泄气?”  这个问题促使人去思考究竟发生了什么。一旦他们开始理解这种体验的结构,就开始有了选择。他们可能还是选择生气,但他们一旦开始说“我感到生气”,而不是说“你让我生气”,他们就控制了自己的怒气。他们重新拥有了自己的权利,而不是把自己感觉的权利交给别人。解读人的心理  (1)“我知道你为什么会这样。”  (2)“她只是说,因为他对我生气。”  (3)“我可以说,你很不安。”  这些都是说话者自以为知道别人的想法和感觉的例子,这些都是解释。例如,可能这么说会更准确:“你在顾客说完之前打断他们的话,并且在整个会谈中双臂交叉。”而不是说:“你显然被那个顾客激怒了。”前者是特指的,后者则是价值判断。  “你怎么知道的”使得说话者把对别人行为的解释重新拉回到行为本身,它向说活者的假想挑战,促使他们在观察和反馈中更有针对性。解释       解释是两个句子联系在一起时,两个句子指同一个意思,即“这就是那意思。”  记得很多年前,我在伦敦参加一次工作面试。当我结束面试的时候,如果有人问我对面试的想法,我会说这样的话:“他忽视了我。”他实际做的是,转动椅子,每问我一个问题,就向窗户外面看。我这时的想法是:“他没看我,他对我争取这份工作没兴趣!”我当时不知道,但当我加入该部门以后我发现,这是他集中精神谈话的方式.,在他的意识里,根本没有忽视我。  类似别的例子有:  (1)“你说话声音尖锐——显然对我生气了。…  (2)“我的经理把门重重打开。我知道我一定做错了什么事√’  (3)“你没有笑。你显然没有玩儿高兴。”  向这种模式挑战,可以问:“这怎么说明那个呢?”  (1)“尖锐的声音怎么就意味着我对你生气了呢?”  (2)“你的经理重重把门打开怎么就意味着你做错事了呢?”  (3)“我不笑怎么就说明我没有玩儿高兴呢?”
NLP-泛化当你把特定体验概括到它们的特定情景以外时,就产生了泛化。  有时候这么做很重要。在语言中你需要泛化作为参照,否则,说话时就不得不涉及无穷的细节。但是,泛化有时候会导致误导。全称用语  (1)“我冬天总是感冒。”  (2)“没人会告诉你这儿发生了什么。”  全称用语包括像没人、每个人、从来不、总是、全部、什么都没有这些词。说话者把特定体验泛化到所有情景中。一种应答方式是也运用泛化向他们提问:  (1)“总是吗?”  (2)“没一个人吗?”  另外一种应答方式是向话语背后的细节挑战:  (l)“她从来不听我的。”  (2)“你怎么知道?”  (3)“有没有过一次她确实听你的了?”  这些挑战使得说话者把自己及其体验的现实重新联系起来。障碍和限制  我最近和一位做私人助理的朋友有一场讨论。作为助理,她为一个高级管理人员团队提供行政支持。她参加过我们的一门课程,表现出很高水平的训练和推动别人的能力。我和她讨论运用这些技能的可能性,以帮助管理团队引进他们]曾谈论的改变。  “我不能做到这点。”她马上回答。事实上,她有很多“不能”。在某种程度上,她自己选择了限制自己的潜能。  你能想像吗?当问及一家公司的主管或一个国家的领导对未来的设想时,他们说:“我不能。”如果这样,他们在这个位置上不可能呆很久。  面对“我不能”,你能说什么?一个方案是问:“妨碍你的是什么?”这使得说话者认清和面对想像或妨碍他们的现实。  另一个方案可能是问:“如果你能,那会怎么样?”这是个很有效的问题,它使人越过为自己设立的障碍。但是,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说话人回答的真是自己的想法还是仅口头上说说而已。你若发现他们自发地回答“我就是不能”,这表示他们根本没有真正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你用鼓励他们考虑这种可能性的方式问这个问题:“我知道你不能,但如果你确实用你的技能帮助了管理团队,又会怎样呢?”。那么,那个人为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想像事情会是怎样的。  第1章解释的眼动会给你线索,告诉你某人是否在加工这个问题。如果他们马上不眨眼地回答“我不能”,他们就不太可能加工了这个问题。但是,如果眼睛转向一边或眼睛失神,直视前方,那么他们就是正在加工问题。一旦他们这么做了,他们就跨越了障碍。通过提问发挥影响  我们知道,一旦想像了一种可能性,就打开了通往现实性的大门。当你采用这种问题的时候,你在影响把观念变成结果的可能性。问题很有影响力,因为它们促使听众的大脑去思考发现答案。问题是逃不过的。驱动器  驱动器足对需要的表述。“我得完成这篇文章。”“我必须清理桌子。,…‘我应该去探访朋友。”这些表述都意味着说话者并不真的想做这些事。  对多数人来说,“必须”、“应该”、“应当”和“不得不”都伴随着一种紧张的感觉。“我必须清理桌子”,“我应该去探访朋友”,这些话是典型的“受驱动”行为,这些行为总是被别人“驱动”,甚至可能是过去的某个人,可能是父母或老师。可能他们认为你必须保持桌子整洁。  包括“必须”、“应该”或“应当”这些词的目标失去了它们的威力,因为这些词意味着目标属于别人。你真正的目标包括诸如“真的想做”、“能”这些词。你所运用的词汇表达你的体验。它们引起异乎寻常的感觉,反之,它们影响你的潜力和成功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
NLP-准确问题  当今组织中最时髦的词之一就是授权。授权是利用你自己和别人全部潜力的过程,你面临的挑战是怎样达到这点。NLP,特别是约翰·格林德和理查德·班德勒发展的提问技巧,提供了授权的一种方式。授权始于内部,它始于你对自己的体验负责的能力,这是授权的全部内涵。  和儿子在多塞度假的一天,还有另一个小男孩和我们在一起,他和我儿子亚里克斯决定建一座沙滩城堡。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我听到他们在谈论学校,亚里克斯问他在学校最喜欢做什么。“我不知道,”他回答,“我不太聪明。”他只有6岁,但他的话反映了他做出的或已经习惯的一种选择,这会影响他未来的潜力。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区别了两种水平的语言:  表层结构    这是你对自己或别人说的所有东西。  深层结构    你所说的话的深层意义,包括你没有表达的或意识中不知道的信息。  在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有很多事情会发生。在两种结构的转化过程中,交流的意图可能丧失或变化。NLP-丰富的交流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交流的能力。说什么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怎样蜕。要想有影响力地进行交流,让听众用心和用脑去听,运用语言的能力很重要。  NLP的早期发现之一就是熟练的交流者能够运用语言产生一种信任和理解的气氛。造成差别的原因是说话的人有本能的能力,让自己的语言与其谈话对象的语言相匹配。通过语言建立和谐的方式将在第9章中解释。  对高水平的交流者的研究发现,他们能很自然地运州语言,其语言中对感觉的运用很丰富。例如:  情人建々眼睛像鹰般闪烁;  情奎的芒朵能听到最低的声音;  爱婚感觉比蜗牛的触角更轻柔、更敏感;  爱的味道比美酒更醇美                           《爱的徒劳》,威廉·莎士比亚  当然,  不必是莎士比亚,不必用他那样动人的、丰富的语言去写作和说话船我第一次接触NLP是在9年以前,我参加了一门教人们创造性写作的课程,我希望能够把作品写得有意思、有风格。这门课程由两个人主持,其中一位是作家,另一位是咨询师,他把作家的写作技能进行了编码,目的是让我们能够仿效其写作风格。这就歼始了我对NLP产生兴趣的故事。  商业语言  这里的要点是,你可以对任何伟大的交流者的写作和演说风格进行“编码”。现实中有时候看起来,交流的质量没有受重视,只剩下空洞、冰冷、中立的语言充斥于商业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中。有些人讲话,你愿意注意听,有些人的报告,你则听起来很勉强。通过研究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你会发现丰富的交流的秘密。  研究莎士比亚的诗句,你会发现,其中包含借助眼睛、耳朵和感觉的语言。当然,你可能并不想在项目报告会上像莎士比亚那样交流,但是你可能想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你可能确实想用某种方式演说或写作,以增加听众和读者对你所表达意思的理解。  要做到这点,在演说或写作的方式中,选择运用所有感官的能力很重要。你会发现听众和读者往往带有倾向性。例如:  彼得和乔很少有共识,他们两人都抱怨对方令人失望。作为一个迅速成长的组织的高级管理者,他们两人互相理解彼此的观点很重要。每次当他们在一起要作决策时,彼得都想抓住事情的概貌,然后根据他的内部感觉作决策。他用这种方式取得过很多次成功。另一方面,乔则喜欢详细诙论他的观点。一般情况下,他有一系列想讨论的意见。彼得很快就对这些感到索然无味,因此他通常把会议缩短。他们总不能达成令人满意的结论,结果是彼得把乔调到一个新岗位,减少他们两人的直接接触。  看起来彼得和乔好像在用不同的语言说话,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这样的。彼得主要根据感觉去思考和说话,他根据自己的“内部感觉”作决策。乔的交流方式则是听觉型的,他要“完全说出他的观点”,而且要找出要点讨论。他们在用不同的感官与对方交流,或试图与对方交流。NLP-过滤器: 对体验的过滤器决定着人们如何理解现实。自然界给了我们启示,只有那些学会彼此合作的动物和植物才能生存下去。通过学习判别自己和别人的过滤器,能够架起沟通的桥梁。这些过滤器无所谓对错,还有很多过滤器我这里没有提到。过滤器可以随着时间和情况变化,它们是构成你独特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段落,判断每位作者用了什么过滤器。  1.我是一个充分享受生活的人。我打壁球、写作,还是个全职销售员,刚刚成立的家庭使我的业余时间很忙碌。我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得到很多满足。我为自己设立目标,根据自己的标准我知道自己何时达到目标。我喜欢旅行,尤其是到欧洲旅行。我喜欢出去吃饭。  2.我可能是个难相处的人,或者说是别人这么告诉我的。我一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我喜欢好的讨论,有的讨论可以说是争论。我喜欢完美,如果某些事没有完全合意,我会愤怒。我花很.多时间工作,在工作中谨慎认真。我是个程序员,我所做的工作需要注意细节以及立即发现失误的能力。    3.我是一位好听众。人们带着他们的问题找到我,我经常扮演这种角色,不仅在工作中,和我的朋友在一起时也如此。我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呆在英格兰的同一个地区,我很喜欢那儿的人。我能回忆起过去和朋友在一起的一些很特别的场合。我对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总是拿不定主意。我总是让别人把我推到一个新情景或新工作中,只有对此时的工作很不满意时我才会寻求变化。  我们课程的一位学员讲述了发生在他3岁女儿身上的事情。  “我要告诉你多少遍,你才能把玩具拿开?”他问她  “四遍。”她直截了当的回答他。NLP-确信模式:我在向一位客户解释他该如何重组其管理团队。尽管他接受我说的原则,但似乎并不确信。我们用很多不同的方式讨论了计划。最终,我指出他的游移不定。他回答道:“苏,我就是不明白。”这时,我把方案画在白板上。“现在我能肯定这个方案行得通。”他说。  每个人都有一种特定的方式可以被说服。在这位客户的例子中,主要因素是他需要从视觉上看到那些计划,然后才能确信计划是否行之有效。所以,要使一个人信服,部分做法是通过其接受信息的渠道。  其他人可能要通过以下手段才能使之信服:  (1)听到我要说的;  (2)在实践中检验是否有效;  (3)详细阅读计划。  作决策  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在比较广泛的范围内都是有差别的。有些人需要你告诉他很多遍或给他举很多例子才能使他确信;有些人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确信一时间是这些人的决定因素;有些人作决策只需要了解各种事实的大致情况——他们不需要细节就能确信;而有些人则需要一遍一遍证明细节,他们一次只能对一种情景产生确信。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说服别人,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你就需要知道他们的操作模式。然后你可以在提供信息时,和这些模式相匹配。  要发现更多的过滤器,请参看第1 5章的问卷,鉴别你的过滤器NLP-内部外部:你怎么知道你的工作完成得很好?下面的哪种反应最能反映你的真实情况?  我知道我的工作完成得很好,当:  (1)我看到别人使用我的工作成果;  (2)我内心感觉很好;  (3)我知道我达到了为自己设立的标准;  (4)我们得到了更多订单;  (5)我可以对自己说“做得好”。  外部定向的人把外界信息作为成功的证明。例如,他们依赖别人说的话和做的事,他们也可能依靠外部因素,诸如“更多订单”或“人们使用我的工作成果”。  依赖和独立  内部定向的人用自己内部的感觉、表象和声音作为成功的证明。个人偏好会给工作方式带来很大不同。如果你是外部定向的,你可能比较依赖周围的人,但如果你是内部定向的,你就不受外部的人和事件的影响。  风格独立的人通常都是内部定向的,这是资深管理者的性格模式。他们可以考虑外界发生了什么——他们需要这么做,但是他们不用靠外部情景才感觉满意。如果一位管理者要靠员工告诉他,他工作做得很好,你能想像吗?我们这个时代很多领导人的成功是因为他们具有坚持己见的能力,他们不在乎收到的外部反馈如何。NLP-活动人物物体地点时间 你吃过的最好的一顿饭。  你对这件事的回忆由你运用的过滤器决定。例如,如果你用下面的类别过滤:  活动    回忆体和别人在这次进餐中都做了什么。可能你有一次难忘的谈话,或者服务员把盘子掉到地上  人物    你记得参加会餐的人  物体    你的记忆可能是食物、收到的礼物、餐厅的画、家具的风格地点你记得的是位置——餐厅、城市、国家,也同谳刍朝;的桌子的位置  时间    你记得时间和日期,是一次纪念会或别的特殊情况。你可能记得这是你得到—份新工作的第一天或学期末的一次告别晚宴。NLP-过去现在未来:  你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时间长河的什么地方?有些人生活在过去,他们总想过去发生的事情;有些人则生活在现在,他们的注意力放在现在;有些人在不断作计划,思考未来。你可能经历过下列面向未来的类似问题:  (1)“晚饭吃什么?”  (2)“我们还有多长时间到家?”  (3)“我们假期去哪儿?”  (4)“下一步是什么?”  (5)这个项目完成的时候,我希望达到的目标是……”       你或许认识一些人,他们的注意力在过去:  (1)“你刚才说什么?”  (2)“你看到刚才那人穿什么了吗?”  (3)“你记得我们度假的日期吗?”  (4)“我们的上次会议很重要。”  这里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但确实能说明人们之间是如何交流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邀请我参加一个校友聚会,畅谈旧时光。就像有些人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现在和未来一样,怀旧的想法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吸引人的命题。NLP-朝向离开:  想—个你为自己设立的目标,可以是个人目标,也可以是工作目标,可以是短期目标,也可以是长期目标。注意你如何思考这个目标。你是不是在想像达到目标后是什么样子,也就是说,你想像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或者你是不是注意到妨碍你实现目标的东西和你不想要的东西?例如,假如你想减肥,你是想像自己苗条、健康的样子还是在想要避免吃的食物和要减的体重?你大脑中想的是什么?思考自己想要什么的能力被称作朝向思雏。思考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这种思维称作离开思维。  这种朝向/离开的思维在第8章会进一步解释。在设立目标的人和自己比较,确定这个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某些职业训练人们按特定方式思维。例如在与信息技术和财政金融有关的行业中,我遇到比其他商业领域更多的不匹配思维模式。有些工作依赖人的匹配能力,有些工作则依赖人的不匹配能力。接受训练查找系统故障的软件工程师可能擅长不匹配,擅长查找不合适的地方,就像搞会计审计工作的人善于发现账目的不平衡那样。  重要的是恰当应用这些技能,如果应用得当就很好,否则,就会出问题。下面谈话中的“是的,但是”模式就是不匹配的例子。  “我很满意这个项目结束的方式。”  “是的,但是有一个危险,我们会过分自信。”  “你是对的,让我们客观回顾一下我们取得的成就,这样就能把一些好的经验用到未来的项目中。”  “你说得都很对,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时间了.,”  “在几周时间里安排一次会见怎么样?”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事情变化太快了。”  处理这样的谈话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除非你自己也是一个喜欢争论的不匹配者!NLP-联合抽离: 回想景近和一位同事的谈话,在这次谈话的时候,注意一下你是怎么想的。比如,你在看、听和感觉情景时,是不是好像在自己的身体里,就是说,从自己的眼里看、用自己的耳朵听、亲身经历在那儿的感觉?还是经历情景的时候你就像在自己身体以外,就是说,好像是个旁观者在外部情景中看你自己、听你自己的声音?在自己身体里的体验叫作联合,在自己身体以外的体验叫作抽离.  注意一会儿你的周围。你可能开始注意到你身边看到的东西,光线的质量、颜色、形状、阴影和场景的清晰度。你注意场景的时候,可能开始听到远近的声音。当你觉察到更多声音的时候,把你的意识转向它们。注意声音的来源地、大小或柔和度、声调和速度。你会发现你注意到了能感觉到的东西,注意到了皮肤的纹理和身体上的压力。感觉一下你和地面或椅子接触的部位。允许自己注意体验到的任何气味和味道。这样做的时候,注意你的内部感觉,注意紧张感或内部情绪,注意其准确定位和强度。这种通过所有感官对自己的知觉是一种联合状态。  现在向后退一步,走到你坐的椅子后面,看自己几分钟前坐或站的样子。看着你自己,这样你就看见了自己的全部。注意一下在“那儿“的你怎么和环境相互作用。注意“那儿”的你看起来和听起来怎么样。在这种抽离的状态下,你会和感觉分离。  联合和抽离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NLP技能。要完全体验一种情景中的情绪和感觉,你需要联合。不过,要处理带来创伤的情景的现实或记忆时,要想如愿从那种情绪中远离,你需要抽离。我们有一门课程,负责为消防员提供咨询和支持,希望能够引导他们离开伤痛的记忆,以此作为控制和减少紧张情绪的方法。  处理压力  抽离是把自己从某种情景的情绪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提高你接受反馈的能力。第14章将告诉你建设性地接受反馈的具体步骤。  采用联合和抽离状态技能的目的是采取有效的方法行事,而不是总受情绪影响,或对经验麻木不仁。NLP-世界的过滤器: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即买完一辆车后,突然注意到路上所有和你一个型号的汽车?或者你有没有过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对你自己的一种洞察,后来发现你的很多朋友,他们有同样的或类似的体验,而以前你却不知道?当你问有什么东西而不是没有什么东西时,你是不是把酒杯看作是半满而不是半空?这些都是你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过滤的例子,这样,你就可以让某些信息进入头脑,而把其他信息拒之门外。  不同的过滤器
  下面是一个对话的例子,这段对话突出了理解和解释不同过滤器的必要性。  詹尼特和贝尔有一次谈话,他们都发现对方令人失望。詹尼特喜欢讨论所需的细节,而贝尔更愿意讨论广泛的策略概念。例如,詹尼特会说:“我想让彼得参加下次会议。”贝尔会回答:“我们还没有发现计划的哪个主要部分出了问题。”詹尼特的谈话更注重未来的行动,而贝尔更多地集中在过去。詹尼特注意情景间的相似之处:“这跟我另外一个关于改善办公室布局的意见一样。”贝尔更注重例外,他会如是说:“这不一样”或“我们没有一个完整计划”。詹尼特和贝尔似乎在用不同的语吉谈话。他们对自己的体验有不同的过滤器。他们都发现和对方交谈不容易!  两人在谈话中用同样的过滤器有助于建立和谐关系、,如果你用的过滤器与同伴的不同,像詹尼特和贝尔那样,你就会觉得不和谐和心情沮丧。与同伴采用相同的模式,在这个例子中指同样的语言模式,能增加创设团结和信任气氛的机会。  学习识别你和别人应用的过滤器是第一步。提高运用过滤器的灵活性会给你选择的机会——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自己和别人的反应。我们每天用的过滤器肯定有几百种,通过过滤器,我们把体验翻译成知觉。这部分将简要讲述NLP应用中最有价值的几种过滤器,其中有一些对工作的影响尤其大。  在我们的例子中,如果贝尔要建立和谐关系、理解詹尼特,他可以如下回答:  詹尼特:“我想让彼得参加下次会议。”  贝尔:“好的,彼得会有一些有用的贡献。注意一下,当我们决定哪个计划领域有问题时,也可以决定我们还想让谁参加进来。”  詹尼特:“这跟我另外一个关于改善办公室布局的意见一样。”  贝尔:“你通常有很多主意,詹尼特。我们来讨论一下,把我  有关整体计划的主意也包括进来。”十大负面情绪  01.不痛快:(discomfort)  不痛快的讯息:  不耐、烦躁、不安、操心以及轻微的困窘,这一切都透露出事情有些不对劲。或许你认为事情处理起来有些麻烦,也或许是结果未如你先前的预期。  不痛快的解决办法:  处理这种“不痛快”的情绪很简单:  运用各样技巧来改变你的“心理状态”。  确定自己所想要的。  改变做法。稍微改变先前的做法,看看是否会使你的情绪好些,或者是改变一下先前所订的目标。  02.害怕:(Fear)  当我们觉得可能会受苦,特别是这种情绪很强烈时,就会产生“害怕”。  害怕的讯息:  人之所以会“害怕”,乃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在心理上未准备好。  “害怕”的范围从最轻微的关切到强烈的担心、焦虑、恐惧、它其来有自,所传递的讯息也狠简单。  我们无须对“害怕”屈服,也不须过度悲观地“害怕”,当然更不须装作它不存在。  害怕的解决办法:  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到底“害怕”的是什么,然后作好心理准备,看看有什么办法来处理这一切。  03.难过:(Hurt)  当“害怕”不幸成真,你就有可能会“难过”。  不管是在生活中或工作上,影响我们与他人感情最深的一种情绪就是“难过”了。  人之所以会“难过”,是因为内心认为自己失去了什么。  难过的讯息:  “难过”的产生,是因为自己的期望落了空。  难过的解决办法:  要好好想一想,到底自己是不是真有什么损失,很可能是你的认知出了问题,事实上别人并无心伤害你,也或许别人没想到会对你造成这等伤害。  好好想一想你当时的状况,自问一下:“我真有什么损失吗?还是我太早下定论或下的定论太苛了?”  心平气和地把你心中想说的话跟你那位朋友谈一谈,这可以消除你的“难过”或不解。  04.生气:(Anger)  若是你的“难过”不去处理的话,就常常会扩大成“生气”。  “生气”的范围包括从轻微的不悦到忿怒、冒火、大发脾气不等。  生气的讯息:  一个人会“生气”,多半是因为有人触犯了他的原则,或者他根本是在跟自己“生气”,因为未能坚守原则。  生气的解决办法:  警惕自己是否有所误解别人违反了你的原则或规定,很可能是他的无心之过。  警惕自己,就算别人违反了你的原则或规定,并不表示你所订的规定或所持的原则就“对”的,即使你坚决这么相信也罢。  提问自己这个有启发性的问题:  “就长远来看,他这样做是不是真对我有什么帮助?”  “从这件事上我能学到些什么?我该用什么方法,把所持的原则或规定告诉那人,好让他对我真有帮助,而未来不再触犯?”  05.挫折感:(frustration)  一直无法达成期望的标准或目标,就会导致“挫折感”。  “挫折感”的产生有很多管道,当你觉得周围好像被困住而走不出去,就算怎么努力也得不到所希望的,这时就会造成受挫的情绪。  挫折感的讯息:  当你觉得有“挫折感”时,是个很棒的讯息,表示你相信自己还可以做得比现在更好。  “挫折感”跟“失望”有些不同,“失望”代表著你想得到某些东西但却得不著,可是“挫折感”却有好的意思,它表示解决你问题的办法是有,只不过你现在所采取的不管用,若是想要达成目标,你就得改弦更张。  挫折感的解决办法:  知道“挫折感”是你的朋友,然后多动动脑子,想出一些能使你达成期望的新方法,你要如何弹性使用这些方法呢?  针对当时的情况加入一些新的资源。  例如:找个行家指点一番,请教他们要怎么做才能得到所希望的结果。  要以愉快的探究心情去学习,看看所学到的东西,如何在今天以及未来帮助你,如何减少你在时间上的耗费,并使你得著寻获的快乐。  06.失望:(disappointment)  比“挫折感”更具杀伤力的一种情绪是“失望”。  当你期望得到什么却未能如愿,这时内心就会生出“失望”的情绪。  如果你不好好处理失望这种情绪,它可能带来毁灭性的伤害,因为它会使你的意志一直“消沉”下去,永远地失去所想追求的愿望。  失望的讯息:  我们之所以会“失望”,是因为所期望的目标未能达成、所想要的东西未能得到。  失望的解决办法:  遇有这种情形你就得修改自己的期望,使之合于当时的状况,随即拿出行动以实现这个目标,这是解决“失望”的根本作法。  从让你“失望”的这件事里学习,看看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然后好好检讨出对你有帮助的作法。  重新设定目标,使之让你更有兴趣去追求,并且让你能够很快得著进展。  想一想自己是否“失望”的早了些,经常我们会发现一时的挫折并不代表与成功从此绝缘,正如我常用的一句话:“上帝并非不给你,祂只是在等待最佳的时机。”  如果你所期望的目标不实际,那么就免不了会“失望”。  就好像今天去到田里撒种,却想明天就见到果实一样。  最重要的是不要贸然便以为一切已没指望,应该有耐心一点,在等待期间里,你可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实际想要的是什么,然后试著凝出更有效的实现方法。  面对“失望”最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建立起来对末来抱著积极的心态,而不要管过去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07.懊悔:(Guilt)  当你非常地“失望”之后,很可能这种情绪就会转化为“懊悔”。  人生里我们最想避开的情绪之一就是“懊悔”了,不过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价值。  懊悔的讯息:  “懊悔”的产生,乃是因为违背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原则,要想日后不再有这种情形,我们必须拿出立即的行动。  人们面对“懊悔”的另一个极端现象,就是向它屈服,无助地承受它的挫折与蹂躏。  懊悔的解决办法:  “懊悔”可能是最管用的杠杆,因“懊悔”而改变了自己的行动就如同因痛苦而改变一样的有强大了威力。  承认自己确实触犯了所持的原则。  心里牢记著,日后若再碰到类似情况,依照所持守的原则或规定行事,保证日后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当你能对此保证下定决心,那么先前那个“懊悔”便会一扫而空,甚至于成为你未来追求更高标准的动力。所以你得好好的利用“懊悔”,切不可终日陷于其中,耗损宝贵的精神。  08.不中用:(Inadequacy)  当你因为经常触犯所持守的原则或规定,以致于心理上自责甚深,结果最后就产生了“不中用”感。  任何时候当我们觉得有些该做却做不来,这时就会产生自己“不中用”的感觉。  不中用的讯息:  如果我们动不动便用“中用或不中用”来衡量自己,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事实上,“不中用”还带有另外的讯息。  没有哪个人是样样都精通,当你觉得自己“不中用”时,那就暗示你需要更多、更有用的资讯、了解、策略、工具、技巧或自信。  不中用的解决办法:  简单地问自己:“碰上某种情况而觉得自己“不中用”,这样的想法是不是恰当?我到底是“不中用”呢!还是应该改变这种想法?”有时候是因为你的想法不切实际才会觉得自己“不中用”。  当你觉得自己“不中用”时,要有改进的勇气,提醒自己并非“完美”,也不是“三头六臂”,只要你能时时记取CANI!持续且不断地改进,并且确实去实践,那么很快地便会觉得自己是个中用的人。  找一位可以效法、学习的对象,他必须是你觉得自己“不中用”的那个范畴里的人,好好问他该怎么做,只要有任何一点点的进步,你就会发现自己并非如所想的那么“不中用”,从而你也会发现学习的乐趣。  09.心力交瘁(Overload or Overwhelm)  当你觉得四周好像有数不清的问题,或者要做的事情比我们所想到更多,这时就会兴起“心力交瘁”的情绪。  心力交瘁的讯息:  当你有“心力交瘁”之感时,心里就会觉得痛苦、沮丧和无力,因为这时那些事对你来说已失去了积极的意义。  你之所以会“心力交瘁”,是因为想一下子就处理很多事情,想在一夜之间就来改头换面。在各种情绪中,没有那个比“心力交瘁”更伤害一个人了。  心力交瘁的解决办法:  当你有“心力交瘁”之感时,就得好好检讨一下,到底是什么对你最重要。  你必须立刻决定如何重新控制自己的生活,只要…  下定决心,从你目前正在处理的各种事情中挑出自认为最重要的。  随之把这些自认为对你最重要的事写在纸上,按照它们的重要顺序排列,这可以让你觉得诸事都在掌控之下。  接下来好好审视你纸条上列的第一项,想想该怎么做,随之拿出行动,直到把它做好为止。  一旦你把第一件事情完成后,就会做得更起劲,因为这时你会觉得又重新有了控制能力,自然“心力交瘁”及“沮丧”的现象也会因而消失,在此情形下就能顺畅地运作,源源不断想出更多解决事情的办法。  日后当你想消除这种“心力交瘁”的现象,就是尽量把意焦放在你能控制的事情上,从其中找出对你的积极意义,哪怕你还不了解也罢。  10.孤独感:(Loneliness)  大部份人最害怕的是与人脱节,那个情绪可称之为“孤独感”。  这种情绪乃使人有种与他人疏离、隔绝的感觉,不知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验?我相信每个人在其人生中都必然有过。  孤独感的讯息:  当你有了这种感觉,就是意味著你得多多跟他人接触了,特别是在心灵上与人契合,否则即便是有再多的朋友,仍可能会产生“孤独感”。  孤独感的解决办法:  首先要有这个认知,你的生活不可能独立于人群之外,必须尽可能于大家里面,随即拿出行动去跟人们接触、结交,相信在你周围必然有不少关心你的人。  确认自己需要跟别人有什么样的接触。你需要的是爱情?还是需要的是友情?亦或只是找个朋友随便谈谈,大家笑一笑?  你一定要确定自己真正的需要,如果这些仍不管用,那么第三种方法就是改变你的情绪状态。  觉得孤独也不是件坏事,它提醒你这件事:“我希望能有朋友,好让我能去关心他们,只是现在要决定的是,到底跟他们要建立何种关系,然后赶快拿出行动。”  到此就立即行动,跨出你的脚,伸出你的手,去跟想结交的人接触。  PS:  差不多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上述十种情绪交错的混合体,认识它们、了解它们,善待它们,它们将变成是你的“行动讯号”而不是你的“负面能量”。  你要把自己的心、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意念当成你人生的花园,如果你希望它终年枝叶繁茂、花团锦簇,那么就得撒下爱、温情、感恩之类的种子,可不能撒下失望、生气和害怕的种子。  “我们必须好好管理心中那块花园。”  ….伏尔泰 NLP的心智序列   ◎了解“心智序列”: (mental syntax)  “心智序列”是指一个人“思想组合的方式”。  序列像一串暗码,如同电话号码是由几个阿拉伯数字所组成,如果你想接通,就得按照正确的顺序拨号。同理,唯有按照顺序去触动你的脑子和神经系统,你才能最有效地“达成心愿”。  若“序列”有变,则产生的结果便会有很大的差异。  沟通也是运用相同的道理。有些人难以沟通,就是因为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暗码(心智序列)。当你能破解开这些暗码,你就跨进第二道门,去模仿成功者那些是最好的特质。  ◎ 了解“内心储忆”:  人类的“内心储忆”是我们脑子会经过过滤而保留及时所需要或未来用得著的资料,而有意地忽略掉其余的资料。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件有完全不同的见解或论点。有人强调他所看见的,有人却强调他所听到的,有人则强调他所感受到的。  在NLP里头有一个一直强调的观念,那就是“地图显示的不是确实的疆域”。正确的说,它是根据不同用途而提供类似的疆域架构。这句话用之于人,意思就是人的“内心储忆”不是事物的真象,如此观念才会形成“有效比真实重要”的行为基础论调是最正确的。  NLP是不看个人经验的内容,而注重其组合的方式,亦即注重对所发生之事在内心里的看法。沮丧和快乐有何差别呢?差别就在于你是如何安排“内心储意”。  “内心储意”(我们心中的图像与心话)加上“生理状态”(肌肉张力、神经反应、生化作用),产生“心境”,而“行为”(言行、举止、呼吸)是“心境”的反映。  产生你期望结果的关键在于你正面能量的“内心储意”方式,能否让你处于进取心境,产生所需的力量。  请在你的心田(心灵花园),在“内心储意”和“生理状态”的土壤中,洒下期望的种子(正面能量),细心照顾,常清除荒草(负面能量),你将遍地开满了美丽的花朵。  “行为”(言行、举止、呼吸)是“心境”的反映。记忆的再现。亦即,行为是把储存的做法,再施展出来。如果你曾成功过,那么运用与当时相同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就可再得成功。可惜很少人会懂得“下意识”地引导自己的“心境”。  请你再次记得,你的心境是个神奇的力量,是可控制的,不应容许任何外物来摆布。  □醒思格言:  “凡事都得规规矩矩地按著秩序行。”….圣经  “除非我的意识同意,否则任何事物都无法影响我。”安东尼?罗宾  “思想是行为之母。”…爱默森  “吾人之身犹如花园,吾人之心乃照管之园丁。”…莎士比亚  人生是好是坏,不由命运决定,而是由你的信念来决定。(心境产生信念)  ◎有两种方式能改变我们的“内心储忆”:  其一是“改变储忆的内容” :  例如我们以乐观的心情去看悲观的故事,感受就有不同。  其二是“改变储忆的方式” :  我们在内心里都有些特殊倾向,引导脑子用某种方式回应。若我们能找出这种特殊感觉,便可控制自己的心智,用鼓舞取代束缚的方式,助你储意。  大家都知道情绪会影响行为,其实这个说法倒过来看也对,行为也会影响情绪,只要你装出真有其事而深信它,就连测谎器都会被你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