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ieadeux:中山路:修筑现代马路之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8:24:38

 

    100年前的今天,武昌城响起的枪炮声,送走了帝制的中国,初步迎来了“主权在民”的共和中国,也将一位伟人——孙中山送上首位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他在就职誓词中宣示: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图谋民生幸福……辛亥革命,就这样留下了孙中山的理想印迹。

    在他逝世后,全国各地兴起了纪念孙中山的活动。其中,尤以中山路的命名蔚为壮观。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道路共有326条,其中定名为 “中山路”的就超过了187条。这些从广义和狭义上均可称为“中山路”,在数量上堪称世界之最,在地域分布上遍及中国。

    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全国九大城市晚报(日报)联手,推出“辛亥百年——追寻中山路”采访活动,踏访这些城市的中山路,追寻孙中山先生的足迹,以纪念辛亥百年。

     上海的中山路最初是为阻止租界的非法扩张而建。自第一条中山路的出现至今已有80余年,中山路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发展逐步超出其圈定的中心城区范围、高速前进的历程。上海也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来源地、建立民国的摇篮、武装斗争的阵地、研究革命理论的场所,贯穿了孙中山革命道路的始终。

    起源:从外马路到中山南路

    根据《上海地名志》的记载,上海最早出现的和孙中山之名有关的道路是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改为今名的中山南路,位于今天的黄浦区,始筑于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年),时名外马路,又称大马路,曾名北吉祥弄,是国人修建的现代马路的开端。

    上海以 “中山路”三字命名的道路开筑于1928年,当时修建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租界的越界修路扩张。1945年,其北段和南段分别改名为中山北路和中山西路,从此在上海市区再也没有出现过以 “中山路”三字命名的道路。陆续出现的是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中山南一路、中山南二路等。其中中山东一路即举世闻名的外滩。

    今天上海市区所有的中山路基本上将内环路以内的浦西城区包围起来,仅在东北部的中山北二路和中山东一路之间有所断开。另外,在市区东北部还有1945年以孙中山之字命名的逸仙路;在长宁区有中山公园。在市区以外的松江区以及原南汇区也有中山路。

    变迁:从抗租界到交通动脉

    1927年7月,上海被国民政府确定为特别市。在随后出台的 “大上海计划”中,中山路的建设成为规划构思的核心。

    当时市政府能管辖的只有闸北和南市 (今属黄浦)两个城区,当中隔着由外国人控制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虽然租界范围已经划定,但列强采取 “越界筑路”的手段,变相地扩大势力范围。为对抗租界此行,上海工务局局长沈怡想出了同样以修路来反制的办法。

    1928年3月26日,中山路开工典礼在龙华举行。之后,为了纪念孙中山,越来越多的道路名称里被加上 “中山”二字,逐渐连成一个基本封闭的环形。在中山路以内,包围着的是老上海的光荣与梦想;在中山路以外,浦东新区、虹桥商务区等新兴区域的蓬勃兴旺,更见证着新上海高速发展的步伐。

    解密:从洋人试验到本地实践

    1925年,孙中山逝世,广州国民革命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建设中的道路、公园、学校以 “孙中山”命名。但对于上海而言,中山路的修建,除了纪念孙中山及其领导的民主革命外,还有着更为独特的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瞿骏表示,为对抗租界扩张,上海最早的中山路的修筑,标志着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历程从 “帝国主义试验田”到 “需求本土经验”的转向。以中山路为边界所包含的区域既有所谓“霓虹灯内”的租界区,也有 “霓虹灯外”的上海老城区、杨浦工厂区等。这些地区现在都已经基本拉平了原先主要由殖民所造成的西南与东北、洋房与工厂、富人与穷人之间的深深鸿沟。 “上海的发展蒸蒸日上,在积累寻求“本土经验”和 “本地实践”中不断走出自己的新路和阔路。”他说。

    孙中山曾提出在浦东设新行政区划

    孙中山在上海时,看到租界的林林总总,“近代化先要革命化”的思潮在他心中萌发。同年10月,孙中山经上海赴檀香山,11月于当地创立兴中会。 “可以说,上海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重要来源地和起点站。”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谢俊美评价。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上海积极响应,11月4日光复,成立沪军都督府,与苏浙共建联军,会攻南京。孙中山曾评价,“时响应之最有力而影响于全国最大者,厥为上海”。 12月25日,孙中山自海外抵达上海,在当地和黄兴等同盟会重要成员商议民国临时政府的组织方案。 29日,独立各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自上海赴南京宣誓就职。上海成为民国诞生的摇篮。

    1918年—1924年,孙中山居住在上海,潜心研究和总结革命理论,勾画中国未来建设的蓝图。这段时间里,孙中山精心撰写阐述其思想体系的《建国方略》,开篇是《孙文学说》,第二篇是《实业计划》,后又把《民权初步》收为第三篇,这是孙中山给中国留下的第一份发展蓝图。

    在建设国家的战略中,他非常重视上海的地位,首次提出把上海建设成东方大港的设想,其中“在浦东建立新的行政区划”、“在浦东靠近杭州湾之处建立大型港口”的计划,今天都已实现。

    也是在寓居上海时期,孙中山接触了中共和苏联的代表人士,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思想,为之后的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

    长宁路780号中山公园

    国人在此争取合法权利

    上海的中山公园位于长宁区长宁路780号,占地21.3公顷。原是英国兆丰洋行大班、地产商霍格的私家花园。

    1860年—1862年,英租界当局以防备太平天国军的进攻为借口,强行“越界筑路”修了一条极斯非尔路(今万航渡路)。当时,霍格看到有机可乘,就抢先以低价买下了路两旁的大片土地,在路南修建了一座乡间别墅,即兆丰花园。 1879年,霍格把花园北半部靠近苏州河的部分卖给了美国圣公会主办的圣约翰书院,书院以后发展成圣约翰大学,也就是今天毗邻中山公园的华东政法大学。

    1914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将花园南半部改建为租界公园,定名为极斯非尔公园,国人称之为兆丰公园,又称梵皇渡公园。1941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为今名。

    中山公园也和国人争取合法权利的历程有关。公园开放之初,工部局规定只对外国人开放,不准华人入园游览。这种侮辱行径受到中国公众的坚决反对。1915年6月7日早晨,圣约翰大学一位教授翻过园墙进入公园,打开园门放入50多位中国学生进行抗议。但抗议没有奏效。直到1927年,在革命声势的震慑下,租界当局才决定公园从1928年6月1日起允许中国人游览。

    今天的中山公园,是上海原有景观风格保持最为完整的老公园,集中国古典园林风格和欧洲自然式庭院风貌于一体,既有民族形式的牡丹亭,也有英国式的大理石亭和露天音乐厅。这里曾被誉为“远东乡土植物园”,几百种花木集成花坛林带,围成“园中之园”,现有“荷池清月”、“独木傲霜”等十二处景观。中山公园附近已形成繁华的商业圈,是上海的十大商业中心之一。

    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宋庆龄寓居6年

    上海的孙中山故居位于香山路7号,是一幢两层的欧洲乡村式小洋房。1918年6月至1924年11月,孙中山和宋庆龄寓居于此。

    1918年,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来到上海,没有固定居所,处境窘迫。几位加拿大华侨买下当时为莫利爱路29号的这幢洋房相赠,孙氏夫妇才终于有了落脚之处。据后人回忆,孙中山在上海的生活相当简朴,全家每天一日三餐的费用不会超过两块钱,和当时上海普通老百姓的开销相当。

    在这里,孙中山潜心总结革命理论、著书立说,《孙文学说》、《实业计划》等重要著作均诞生于此。他曾在此会见许多客人,其中既有青年学生、普通百姓,还有各国驻华大使和政治家,更有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林伯渠,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魏金斯基、苏俄驻华全权代表越飞。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在此奠定。

    1924年底,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请北上前,在寓所举行记者招待会,重申“北上宣言”,进一步阐明他谋求和平统一全国以及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主张。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住在莫利爱路。次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病逝。

    孙中山去世后,宋庆龄继续在此居住至1937年 “八·一三”事变时。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此寓所移赠给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1961年3月,故居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故居内的陈设大多数是原物原件,根据宋庆龄生前的回忆,按孙中山生活时的原样布置。后来,又将毗邻孙中山故居的一幢洋房改建成孙中山文物馆,于2006年11月正式开馆。故居和文物馆共同组成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为人们纪念、缅怀这位革命先行者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