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蜥蜴by沙野风结子:东宫西宫 蓝领时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30:12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发现上海,发现的目标是什么?是“创造上海”、“制造上海”。而工人文化宫则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本。工人文化宫承载的是一段很有风韵的历史,话剧《于无声处》,当年就是在工人文化宫诞生的。如今它面临着空间再生产的命运。它承载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工人阶级生存的符号。过去没有蓝领白领之分,都是“咱们工人有力量”,工人作家在上海作家群里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是文化生产力之一。如今却过分注重白领的概念而忽略了蓝领。世博会德国馆用“德国制造”和“德国创造”阐释了他们的都市理念。蓝领是城市的创造者之一,他们是一个有创造力,有现代技能的群体,上海制造、上海创造也需要蓝领阶层的注入。时尚不能缺少蓝领,蓝领白领一同创造都市时尚。

    “东宫”和“西宫”其实就是1958年建于杨浦区的沪东工人文化宫和1960年建于普陀区的沪西工人文化宫的简称。至于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则简称“市宫”。市宫所具有的更多是标志性的和象征性的功能,沪东和沪西文化宫的设立却具有更多的“实用”功能。

    首先在杨浦区建立文化宫,是因为杨浦始终是上海最大的工业区。同时,它也是上海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至1949年,杨浦区已有千家企业,十万工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5%,上海的20%左右。其后的30多年里,其每年的工业利税要占上海的六分之一。因此,说杨浦是上海的“脊梁”并不为过。因为,它意味着上海有永久和凤凰自行车、中华烟、上海牌手表、固本肥皂、回力球鞋等与国人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产品。而一旦这些“上海符号”消失不见,上海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必将大打折扣。所以,说“上海制造”实际上是“杨浦制造”也并不为过。

    但是,杨浦这个工业区的文化娱乐设施却与其所创造的财富不成比例。电影院、剧场、跳舞厅、书店、美术馆、公园等,在杨浦都付之阙如。这也是杨浦被看成是“下只角”的一个原因。有时人们之所以会觉得某个地方没有文化,即在于其缺少相应的文化空间。可以说,1958年上海总工会在杨浦这个最大的工业区建立的沪东工人文化宫,是此一时期所产生的杨浦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文化空间。从其建成起,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它都是杨浦最重要的文化中心。而在普陀建立的西宫也同样如此。

    而从新政权创建工人文化宫开始,对这一文化空间的使用就有明确的规定。在市宫开放之时,时任市长的陈毅亲自题词,希望文化宫能建成“工人的学校与乐园”。工人是“有力量”的,杨浦区的工人阶级就是“上海力量”的化身。一方面,他们“盖成了高楼大厦, 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呀变了样!”可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复杂的,在拧螺丝之余得到放松,劳逸结合,不至于在“摩登时代”神经错乱。文化宫既是工人娱乐的场所,也是学习的园地。同时,更重要的是,它还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训练班,如工人学哲学小组,文艺创作组,以及业余剧团等。东宫也因此成了沪东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复旦“东宫”华师大“西宫”

    因为文化宫所具有的“学校”功能,的确也培养了不少文艺人才,如上海曾涌现出不少在全国都有知名度的工人作家、诗人和评论家,他们大都得益于在市宫、东宫和西宫文艺小组的专业“训练”。当然,其辉煌人物主要出自市宫,如上世纪50年代的胡万春、唐克新、费礼文等小说家,还有1978年后的宗福先、贺国甫、贾鸿源等剧作家。因“文革”影响,大学停办,文化宫这些于上世纪70年代初陆续恢复的文艺培训小组就成了培养作家艺术家的另外一所“大学”,上海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前后的一大批文朋诗友中很多人都有在文化宫“受训”的经历。这是段令人骄傲的经历,其“资本”足可与现在就读于某所名牌大学相媲美。有次宴会上,我的一个“东宫”出身的评论家朋友碰到一个年龄相仿的诗人,他本来端着个架子,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装×,一副处之泰然的样子,但当那个诗人无意中说到自己是“西宫”出来的时候,他竟然激动得不能自已,马上立起来与对方连干数杯酒方才落座。那种情景,犹如现在两个从未谋面的上海小文人忽然在外地见面,突然知晓彼此竟然是“东宫”复旦和“西宫”华东师大出来时所造成的“震惊”效果是一样的。

    可很快,随着社会转型,在上世纪80年代有过短暂辉煌的文化宫到了90年代后迅速衰落,活动不多,人流锐减,收入也逐渐降低。为了维持日常的正常运转,文化宫或者出租场地,摇身成为花鸟虫鱼市场,或者邮票交易市场、饭店、KTV包房等,或者依托自身仅有的一点“技术”优势,变身为各种培训中心,至于培训内容则从瑜伽到肚皮舞再到高复班和“小升初”的培训班,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