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词语手册答案:秦可卿的原型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20:56:09

秦可卿的原型是谁?

2011-10-12 16:14 【http://www.zhihuisky.com/infos/zufang/】 来源:网络 编辑:木青  已有 15人浏览[导读]据历史记载,慧贤皇贵妃高佳氏(?1745)满洲镶黄旗,河道总督、洊升大学士高斌女。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命玉牒内改书为高佳氏。初隶包衣,雍正年间,高氏就成了弘历的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刚即位二十一天的乾隆帝就封高氏为贵妃,同时下令将高氏母家...

  
  据历史记载,慧贤皇贵妃高佳氏(?——1745)满洲镶黄旗,河道总督、洊升大学士高斌女。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命玉牒内改书为高佳氏。初隶包衣,雍正年间,高氏就成了弘历的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刚即位二十一天的乾隆帝就封高氏为贵妃,同时下令将高氏母家从包衣佐领下拨归满洲镶黄旗,当时因为是世宗大丧期内,所以册封礼推迟了二十七个月,到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才举行。贵妃高佳氏(乾隆10年乙丑年)于1745年2月1日元旦(正月初一)生病,初四日立春开始重病卧床,正月二十三日晋升为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填仓日)病逝。
  再对照万年历,可知此年1745年12月21日23:41交节——12月22日子时冬至(十一月三十日)。正与《红楼梦》第11回文本陈述的秦可卿逝世当年“十一月三十日冬至”的节令接榫。看起来,历史中的慧贤皇贵妃高氏就是小说的秦可卿的形象原型。
  120回《红楼梦》第10回标题“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描述了御医“张太医”给秦可卿开方看病,以及其和贾珍有“扒灰”的嫌疑等等暗示,我们进一步猜测,作者是在隐语雍正和儿媳高氏有爱昧关系呢。而且《红楼梦》第13回“秦可卿死封龙禁蔚”中写了贾珍亲自找到“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为秦氏请诰封。此回叙述时间,按照笔者考量的《红楼十三月》推算正是1735年。“戴权”似乎讽刺雍正皇帝在位时(雍正13年)“代替”乾隆下诏册封儿媳妇进入贵人地位(金贵人)的事件——“龙禁蔚”即乾隆即位的诏书。这也和120回《红楼梦》第110回“王凤姐力绌失人心”中“力绌”讽刺立储制的荒唐的嘲讽,遥相呼应。作者表现了他一贯的排满思想。
  此外,文本陈述的“金寡妇贪利”(金贵人)告密事件,还暗示对当时历史生活的金贵妃争宠抬满籍的讽刺。它牵涉到乾隆朝时另一位对后妃母家抬旗的还有贵妃金氏,但她从乾隆元年始册嘉嫔至十四年封为贵妃,册文中都只称“金氏”,直到嘉庆四年三月才命“淑嘉皇贵纪一族抬人正黄旗满洲旗分”——再一次表现了作者他一贯的排满指骂的才能和艺术
  可是说“贾珍亲自”、“戴权”等等隐语有无史料所指呢?我现在可以查到历史文献记载。譬如,乾隆朝的嫡后与继后母家都为满洲大族,不存在抬旗问题,但对贵妃母家也实行过抬旗,清朝首次关于抬旗的上谕,即是针对贵妃的:“雍正十三年九月奉旨:贵妃之外戚,著出包衣,入于原隶满洲旗分,钦此。”此时雍正刚逝,乾隆初政,这条上谕所指当然不是“先帝”贵妃。因乾隆不能对其母妃直呼“贵妃”,但当时乾隆自己仅即位数日(雍正暴毙),皇后尚未册立,更无论贵妃。分析他在即位之初便下此上谕,为的是给他的宠妃大学士高斌之女高氏晋封做准备。乾隆二年,共册后妃5人:皇后富察氏、贵妃高氏、纯妃苏氏、娴妃那拉氏、佳嫔金氏。皇后和娴妃母家为满洲大族,高、苏、金三妃母家为汉籍,高氏曾祖“高名选,镶黄旗人,世居辽阳地方,原隶包衣。”要使包衣出身的高氏封号高于满洲大族出身的娴妃,确有必要做点文章,抬旗之举便成为很恰当的措施。
  此年1745年12月22日子时冬至(十一月三十日),《红楼梦》第11回陈述的现实历史的“慧贤皇贵妃高佳氏”的影子——秦可卿逝世。可惜的是,历史对其生年语焉不详,无从查询了;而文本和对其也无法探佚了。要知道,直到1745年12月乾隆10年十一月,《红楼梦》的女一号人物“元春”的现实原型——“纯惠皇贵妃苏佳氏”才册封为贵妃,1760年乾隆25年四月晋升为皇贵妃,十八日立春,十九日薨逝。可见,120回《红楼梦》在安排历史人物和事件,指桑骂槐,又是如何极尽苦心之能事也。
  附注一:慧贤皇贵妃高氏,满洲镶黄旗人,初隶包衣,满州河道总督、大学士高斌女。雍正年间,高氏就成了弘历的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刚即位二十一天的乾隆帝就封高氏为贵妃,同时下令将高氏母家从包衣佐领下拨归满洲镶黄旗,当时因为是世宗大丧期内,所以册封礼推迟了二十七个月,到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才举行。
  高氏是名门淑女,通情达理,尽心尽力侍奉皇帝。有时皇帝因水旱灾情而担心农民种不了地,打不了粮食,心情郁郁不乐,高氏就陪在皇帝身边,婉言劝慰。她还经常用古代名妃的言行来要求自己,二十年如一日。乾隆十年元旦,正是佳节喜庆之日,未想到高氏竟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乾隆帝去看望她时,高氏语重心长地嘱咐乾隆帝要自爱,不要悲伤,当皇帝很不容易,情真意切,使乾隆皇帝很受感动,虽经全力医治,但病势日渐沉重。为了报答这位侍奉自己二十年之久的爱妃,在正月二十三晋封高氏为皇贵妃,可是刚过两天,就在正月二十五填仓日这天,高氏病逝了。第二天乾隆帝就赐谥她为慧贤皇贵妃。为了悼念爱妃,乾隆帝写了多首挽诗。她的金棺暂安在静安庄殡宫,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随孝贤皇后入葬裕陵地宫。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嘉庆皇帝命将玉牒内慧贤皇贵妃母家之姓改为高佳氏。
  附注二:乾隆朝的嫡后与继后母家都为满洲大族,不存在抬旗问题,但对贵妃母家也实行过抬旗,首次关于抬旗的上谕,即是针对贵妃:“雍正十三年九月奉旨:贵妃之外戚,著出包衣,入于原隶满洲旗分,钦此。”此时雍正刚逝,乾隆初政,这条上谕所指非“先帝”贵妃。因乾隆不能对其母妃直呼“贵妃”,但当时乾隆自己仅即位数日,皇后尚未册立,更无论贵妃。分析他在即位之初便下此谕,为的是给他的宠妃大学士高斌之女高氏晋封做准备。乾隆二年,共册后妃5人:皇后富察氏、贵妃高氏、纯妃苏氏、娴妃那拉氏、佳嫔金氏。皇后和娴妃母家为满洲大族,高、苏、金三妃母家为汉籍,高氏曾祖“高名选,镶黄旗人,世居辽阳地方,原隶包衣。”要使包衣出身的高氏封号高于满洲大族出身的娴妃,确有必要做点文章,抬旗之举便成为很恰当的措施。
  乾隆二年,在册封高氏为贵妃的册文中,仍称“尔庶妃高氏,笃生名族”〖34〗,这表明此时高氏家族尚未被抬旗。但是到乾隆十年,已称“皇贵妃高佳氏”了〖35〗。单姓:“高”与复姓“高佳”的差别是汉姓与满姓的差别,也是高氏家族已由镶黄旗包衣抬入上三旗的标志。乾隆朝对后妃母家抬旗还有贵妃金氏,但她从乾隆元年始册嘉嫔至十四年封为贵妃,册文中都只称“金氏”,直到嘉庆四年三月才命“淑嘉皇贵纪一族抬人正黄旗满洲旗分”。足见雍正十三年九月之上谕只是对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所言。另婉嫔陈氏、芳嫔陈氏也都被赐满洲姓为陈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