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与妻书赏析:宇宙万法真相之健康饮食福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9:19:06

半个月吃一餐

 

    世尊当年在世,我们在经上看到的,他的僧团心清净,日中一食;阿罗汉心更清净了,见思烦恼断尽了,一个星期吃一餐;辟支佛半个月出来托钵一次,半个月吃一餐。

    真正觉悟的人,他不要吃饭,他不要睡觉,他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我们今天还要吃饭、还要睡觉,就是没觉悟。功夫愈高的人,吃得愈少;一天吃好几餐,一餐吃好多,这不行,没功夫。

    可是诸位要记住,你听了这个话,你尽量少吃,表示自己有功夫,到不了半个月、一个月,身体出毛病,那就糟了,这是大错特错!

    没有功夫,你这个体力需要消耗那么多,你就要补充那么多。像汽车一样,有省油的车,有耗油的车,那个有功夫的人,觉悟的人,就好比省油的车;迷惑颠倒的,就好比耗油的车,非加油不可,这是不可以勉强的!

 

业消掉了,病就没有了

 

    我们要学佛,头一条要学佛的知足。知足到什么程度?可以过最简单的生活。佛示现这样的知足,我们在经上看到,他一生的生活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

    树下一宿,戒律里讲得很清楚,这一棵树下不能住两宿,明天呢?明天换一棵树。为什么?众生习气很重,怕你留恋。

    这棵大树很好,荫凉很大,你在这里,明天你还到这里来,后天还到这里来,你就生贪心,不许可,你一定要换个地方。这是什么?教你断贪恋的烦恼,断贪嗔痴。

    贪嗔痴是所有一切病苦的根源,你要没有贪嗔痴,你不会生病。所以身体里面有贪嗔痴病毒,外面受一点点风寒的干扰,你就会生病;或者是受一点刺激,这个刺激是什么?烦恼、怨恨、恼怒,你病就来了。

    如果心地清净,在日常生活当中保持着清净平等心,逆境不生怨恨、不生烦恼,顺境不生贪恋,你永远不会生病。

    这佛法里说得很清楚,现在的医学也证明,我们现在社会上种种这些疾病的来源,都是自己找来的。

    你如果真的觉悟,从心理上改变,断恶修善,忏除业障,病自己就好,不需要用医药。医药是个小的辅助而已,真正病好是靠自己心转变。

    我们身体这个病痛是业报,把染污的心转变成清净的心,业消掉了,病就没有了,什么病都没有了。

 

怎样才能青春永驻?

 

    今天科学给我们证实了,不但我们这个身受心理支配,一切万物都受心理支配。所以你要想得长寿,要想青春永驻,绝对不是药物,不是求神求鬼,不是美容能做得到的,而是你自己心念改变你自己体质。

    现在有人提出吃什么药、用什么方法来改变体质,那都是骗人的,那是治标,不是治本。能改变体质最重要的是心念,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不会受别人欺骗。

    所以对身体滋养滋补,什么最补?清净心最补,世间什么样的补品都比不上清净心。清净心能保证你百病不生、精神饱满、青春永驻、长生不老,你看多好!

    我们这个肉身是受心理的主宰、支配,如果你能观察到这个地方,你就有相当深度了,然后你必定会想到,我们一个善念,身体会健康;一个恶念,身体会有毛病;如果是清净念,这身体可以长命百岁,可以青春永驻。

心善行善

    修福,诸位要知道,寿命是第一福。你有无量的财富,你有崇高的地位,如果没有寿命,短命死了,岂不是一切都落空?

    福报、智慧,一定要长寿,你才真正能享受得到。长寿一定要加一个健康,不附带健康,那个长寿很苦!

    健康长寿的果报,是从哪来的?佛告诉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持不杀生戒,持得很严,今生得这个果报。

    人为什么会短命?经上告诉我们,是过去世杀害众生,凌辱众生,所以今生得短命、残疾的果报。

    佛法承认有命运,但是命运可以转变,所以它不是宿命论。从什么地方转?从心上转。心清净,身就清净,身体就健康,寿命自然就延长。

    寿命长短,是操纵在自己手中!命长的人,如果天天造业,长命就变成短命;寿命短的人,他天天行善,由于善业所感,短命会变成长命。

    心善行善,积功累德,能延年益寿,可见得一切主宰是我们的心,绝不是什么药物进补可以延年益寿,没这个道理!

    心是真正的主宰,身体健康长寿、幸福与否,都是心在作主,这是真理,这是事实,一定要相信,一定要明了。

 

与自然相应,就不容易衰老

 

    佛教我们布施,布施能生大欢喜,我们佛家常讲“法喜充满”,经文里面我们常常念到“常生欢喜心”。欢喜心从哪里来的?从布施来的。

    一个人欢喜布施,一切时、一切处,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他总是生欢喜心,我们必定能联想到,这个人身心一定健康。人为什么会衰老?得不到法喜。中国古老谚语常讲“忧能使人老”,一个人忧虑多,他烦恼多,现在的话讲,他压力很重,自然他就衰老。

    如果一个人心地清净、平等、慈悲,没有忧虑,没有贪嗔痴慢,没有牵挂,没有压力,他的生活与自然相应,就不容易衰老。这个“自然”,佛经里面讲“性德”。凡是与性德相应,必然的现象是不老、不病、不死。佛菩萨处事待人接物用真心,真心离念,所以他不死。

    众生何以有生老病死?现在我们明白了,他有忧患、他有烦恼。我们用最通俗的话来讲,他自私自利,他有名闻利养,他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他常常起贪嗔痴慢,这是生老病死真正的业因,所以他有生老病死。

 

真正的福报,真正的清福

 

    真正学佛的人,无论在家出家,身心清净,他没有欲望,这个欲望是指五欲六尘的享受,他没有烦恼、没有牵挂、没有忧虑,这是真正的福报,真正的清福,这个道理,几个人明白?几个人懂得?

    世间人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佛法里叫红福,红尘之福。红福没有不污染的,身心都污染,换句话说,那个福是享了,身心都不健康。清福则不然,清福是身心健康、清净自在,生活幸福美满。

    很多人都希望在晚年享清福,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我看到许多人退休之后,由于无所事事,杂念太多,天天在患得患失、忧心忡忡,两年没见面,再一见面,好像一下子老了二十年。

    晚年享清福,要很有福报才行,所谓“儿孙满堂,孝子贤孙”,可是,现在人很少有这样的福报了。说实在地,人退休下来之后,能够把万缘放下、一心念佛,那才是真正的福报,无上的清福,为什么?精神有寄托,人生的目标转移到极乐世界。

 

心真诚,福德就圆满

 

    我当初学佛,遇到章嘉大师,他教我修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需要钱,我们哪来的钱?老师告诉我:“你布施一分钱,布施一毛钱,尽你自己最大的力量,那个财布施都是圆满的。”

    《了凡四训》里面有个小故事,说有一位年轻的女孩子,家境非常清苦,到庙里面去烧香拜佛,身上仅有两文钱,她统统拿出来供养三宝,住持老和尚亲自给她回向。到以后她发达,作了王妃,又到这个寺庙来,带千金来供养三宝,老和尚只是叫他的徒弟给她回向。

    她非常惊讶,向老和尚请教,老和尚讲:“过去你布施两文钱,出自于真心,那个功德大,我不亲自给你回向,对不起你;现在你带的金钱虽然多,你的心没有以前那样的真诚,布施的钱虽然多,福报很小,我徒弟给你回向,够了。”

    佛在经上讲,亲手去布施,诚诚恳恳,那个福报就大!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怎样布施才圆满?心真诚,心恭敬,福德就圆满。我们很冷静、很仔细地观察那些大富大贵人家,纵然社会慈善福利事业他做了很多,统统做的是小善,修的都是小福,怎么晓得?他没有那种真诚恭敬心。

 

财色名食睡

 

    财色名食睡,佛在经上讲“地狱五条根”,你要是对于五欲过分地贪着,很麻烦!五欲,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不能不要,心里头要淡一点,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就离不开三途。

    “财”,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不能缺少,要用什么态度?对财物决定不起贪心,只求够用就行。我们有多余的,帮助别人,这是修福,修财布施。修财布施得财富果报,这样我们的财永远不会缺乏。累积财富是错误的,一定要懂得散财!

    “色”,这个色是讲男女之色,决定要控制!要懂得养精保元,身体才会健康、才会长寿,才会减少病苦、减少老苦。“名”和财一样,能染污你的自性,所以名也不可以贪着。“食”,我们只求温饱,绝不贪求美食,决不能吃得过量,以免糟蹋了身体。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为什么“睡”也是地狱之因?因为贪睡的人头脑昏沉,不开智慧,迷惑颠倒。迷惑颠倒的人,天天造作罪业,他自己不知道,所以贪睡也是堕地狱的因。地狱有很多种,他不是堕很深的地狱,他是堕一般小地狱。

 

贪图美味

 

    这个世间人,第一个是造杀生的罪业!为什么会造杀业?因为贪欲。世间人为贪图美味,为三寸之舌,不知杀害了多少众生?

    贪吃,这是一切众生的通病!一般人都贪图美味,为了三寸之舌,杀众生,吃山珍海味,不知不觉就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

    诸位要晓得,再好的美味到喉咙就没有了,就为这么一点点舌根的享受,而造无量无边的罪业,实在不值得,这个要觉悟!

    世间人贪图美食,以为那是一种享受;殊不知为了三寸不烂之舌,无形中跟许许多多众生结下冤仇,到果报酬偿的时候,他才知道苦!

    佛在经上举的比喻,“人死为羊,羊死为人”,这一生你吃它,来生它吃你;你今生杀它,它来生杀你,冤仇愈结愈深,生生世世,永远没完没了,这就是愚痴,这就是业障!

    中国人杀业非常之重!中国人是什么众生都吃,什么众生都要杀害,这个当然都有果报!你这一生吃多少众生肉,你将来生生世世必定要偿还,这是我们应当要知道!

    我们这个世间,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受贫穷、多病、残障果报?这跟他们前世和今生所造的杀业太重有关。

    果报是决定不能避免的,所以如果我们要想自在快乐、健康长寿,那就一定要修无畏布施。吃素、放生、印经布施,这些都是善行,果报都非常殊胜,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