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傲血x叶问水耽美小说:201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题比较分析及2011年备考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57:09
浙江天台育青中学 崔洪斌
摘 要:浙江高考生物试题在考试模式、试题设置、情境提供、与教材的相关度等方面有自身的特色,对中学生物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备受社会的关注。笔者比较分析了2009-2010年浙江生物试题的特点及学生答题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备考建议。
关键词:浙江高考  生物试题  比较分析  备考建议
今年是继2009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题首次实行自行命题后的第二年。浙江高考生物试题在考试模式、试题设置、命题范围、情境提供、与教材的相关度等方面有自身的特色,其对中学生物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备受社会的关注。笔者尝试比较分析2009-2010年浙江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及学生答题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备考建议。
1  浙江省生物学科高考模式和试题设置概况
1.1  考试模式
浙江省高考分三类设置考试科目,生物学的必修和选修(3)四个模块内容作为理科综合的一部分是理科一类(重点本科)和二类(其他本科)考生必考科目;生物学的选修(1)、选修(2)两个模块内容作为“自选模块(18选6)”考试的一部分供文、理科一类考生自主选考;生物学内容不作为三类(高职专科)考生的考试科目。“自选模块”是指在语、数、外、政、历、地、物、化、生9门学科IB选修模块中设18道题,由考生自主选答6题,总分60分。
1.2  试题设置
浙江理综卷生物试题结构与全国理综卷生物试题结构相比,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理综卷总分都为300分,但浙江理综生物试题分值由72分变为80分,题量由原来的7题变为8题(6道选择题+2道非选择题),增加了1道选择题;“自选模块”试卷中生物学设有两个IB选修模块试题,各设1题(非选择题),分值各10分。
2  2009-2010年浙江高考生物试题比较分析
2009-2010年浙江高考生物试题紧扣《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所规定的教学要求,遵循《课程标准》和《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注重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考查,注重生物学能力、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素养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与2009年相比,2010年生物试题既保持稳定又有所创新。综观2年试题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2.1  试题始终突出核心知识,强调知识综合性
尽管浙江理综生物试题只设8道题,但始终注重核心知识的考查,强调一个知识点的多角度、多方位考查或多个知识点、多层面考查。2年理综生物试题的考查内容分布情况见下表1:
表1  2009-2010年浙江理综生物试题题型结构、考查内容分布比较
题型
题号
分值
2009年
2010年
考查内容
备注
考查内容
备注



1
6分
选修3:植物、动物的细胞培养
必修3:免疫与疫苗接种
2
6分
必修1:细胞呼吸  必修3:免疫
选修3: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3
6分
选修3: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必修3: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
坐标图
4
6分
必修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选修3:动物的细胞培养
5
6分
必修1:细胞膜的流动性
流程图
必修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示意图
6
6分
必修3:生态系统营养级关系
柱状图
必修3;植物激素的作用和产生部位
示意图




30
(29)
(Ⅰ)
14分
必修1:细胞分裂的特点
必修3:植物激素调节(赤霉素)
坐标图
必修1: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坐标图
(Ⅱ)
12分
实验设计,验证某两种物质对血的调节作用实验
坐标图
实验设计,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红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
绘表格
31
(30)
18分
必修1:酶的催化本质
必修2:遗传图解书写,中心法则
柱状图
遗传图解
必修1:染色体的主要组成
必修2:遗传规律和遗传图解书写
遗传图解
说明:由于2010年浙江理综卷物理试题减少1道选择题,2010年生物非选择题题号调整为第29、30题。
从表1看出:①试题突出核心知识:2009-2010年浙江生物试题基本延续全国理综生物的考查方式,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来自细胞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免疫、遗传推理、种群和生态系统、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实验探究等核心内容。
②试题强调知识综合性:试题设计既强调模块内知识综合考查,同时又兼顾模块间知识综合考查,不仅检测了考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检查了考生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如2009年第5题是模块内综合;第2、30(Ⅰ)、31题是模块间综合。2010年第6、29(Ⅰ)、30题是模块间综合。尤其是2009年第31题和2010年第30题的立意可谓独特,这两题都先以转基因技术为引题,并巧妙而自然地将遗传推理、遗传图解的书写等知识点与其他模块知识点结合在一起,重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2.2  试题依然立足教材,重视基础,注重人文关怀
浙江生物试题坚持侧重对材料的理解及与教材知识的结合,在命题范围有自身特色。许多试题背景能在教材中找到,从知识点看都是平时教学重点,只是问的角度进行了重编与设计,较好地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体现了重视基础和回归教材的命题思想。2009年浙江理综生物命题范围为人教版的必修教材和浙科版的选修3教材,试题充分考虑到两套教材的特点,如第1、2、3、4、30(Ⅰ)题。2010年命题范围为浙科版教材,试题更加鲜明地体现了浙科版教材的特色,如第1、3、4、5、29题等试题均源于教材,学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另外,2年试题在设计技术上均比较到位,难易排列合理,没有设置明显障碍,试题表述清楚精练,比较符合考生的认知程度。对于开放性试题,题干都作了适当的提示,避免考生思维过于发散,问题设置合理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相应的能力,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
2.3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实验考查方式不断探索与创新
2.3.1  注重运用图表作为信息载体,提升对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图表类信息题是2年浙江卷的主要题型之一,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2年试题有关图表类信息题,统计结果见下表2:
表2   2009-2010年浙江理综生物图表类信息试题统计
年份及题号
图形类信息题
表格类信息题
分值
比例
(占总分)
识图
绘图
识表
绘表
2009年题号
5,6,30(Ⅰ),31
30(Ⅱ)
34
42.5%
2010年题号
3,5,6,29(Ⅰ)
30
30
29(Ⅱ)
44
55.0%
从表2看出:2年试卷中信息题所占比例很大,且有增加趋势。2009年理综试题中有5处涉及图表;2010年有7处涉及图表。另外,2010年自选模块“生物技术实践”试题出现了果汁制作实验流程图。这些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而且考查了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观察,理解、获取、处理和图文转换能力。综观2年试题,笔者发现考查生态学、植物代谢与调节、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遗传图解书写等知识时都涉及图表信息(见表1)。笔者认为,浙江卷运用图表作为信息载体进行能力考查的地位不仅稳固,而且考查的形式还会表现出多样化、开放化、新颖化等特点。
2.3.2  倡导探究性学习,不断探索与创新实验考查方式
实验是考查学生生物学素养的重要载体,2009-2010年实验试题立足于教材,实验情境在教材中能找到原型,但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突出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与提升,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既没有脱离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又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结果处理与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2年实验试题都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完整的实验步骤(思路),并对实验结果用图表形式表示。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中对照的理解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试题起点低,落点高,情境新,重视过程和方法,能力层次分明。2010年实验试题要求考生分析实验变量间的关系,难度稍微加大,更加关注考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体验,成为2010年生物试题的亮点之一。2010年的自选模块“生物科学与社会”试题不但要求拟订探究性课题名称,而且进一步要求写出检测指标(其实就是因变量),答案的开放性程度加大。
2.4  试题继续紧密联系实际,密切关注生物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2009-2010年生物试题均体现了新课程关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理念,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与科技、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下表3:
表3  2009-2010年浙江理综生物与实际密切相关的试题统计
年份及题号
关注生活的试题
关注生产的试题
关注科技的试题
分值
比例
(占总分)
2009年题号
2
2,4
1,3,5,31
48
60.0%
2010年题号
1
29(Ⅰ) ,30
2,4,6,30
50
62.5%
2年生物试题都涉及到免疫、动植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而且很多试题往往以联系人体健康、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作为知识考查的切入点,这些试题不仅考查考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突出考查考生能否运用生物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考生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构建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比2年试题发现,2010年第6、29(Ⅰ)题都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背景考查知识;2009年第1题和2010年第3题都从人体健康入手,考查免疫知识;2009年第31题和2010年第30题都以转基因技术作为知识考查的切入口。笔者认为,这些试题的出现对今后进一步加强STS教育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5  增设“自选模块”,体现新课改选择性理念,扩大考生选择权
第一类考生中增设“自选模块”考试,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展现自己学业专长的机会,体现了新课改的选择性理念,也扩大了学生和高校的自主选择权;第二、三类不考自选模块,有利于减少大部分学生的负担。浙江省选择浙科版的“生物技术实践”和“生物科学与社会”两个选修模块为教材,并安排作为“自选模块”的考试内容,各设1题(非选择题),各10分,供学生自选,充分体现了浙江生物高考“个性化”的特点。2年“自选模块”生物试题考查内容如下表4:
表4  2009-2010年浙江高考“自选模块”生物试题考查内容统计
题号
分值
2009年
2010年
考查内容
备注
考查内容
备注
17
10分
选修1:果醋制作实验过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选修1:果汁制作与果胶酶的作用,酶的固定化及应用
流程图
18
10分
选修2:设施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及绿色食品的生产
选修2:水体自净,污水净化技术,课题名称拟定和因变量检测指标的描述
2年“自选模块”生物试题的题型都是填空题,两个模块都各填10个空,每空1分,答案有一定的倾向性。试题背景材料主要源于生产、生活、科技实际,先设置问题探究的情境,然后以填充的形式分析,各小题设问基本上是递进关系或并列关系,主要考查研究中所涉及的原理、技能、过程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等知识,检测考生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主要考查实验原理、过程、方法等内容,与必修知识有一定的联系,近2年试题主要考查了果醋、 泡菜、果汁等制作实验,但今后教学中我们还要关注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等知识内容。“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主要考查的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的联系很紧密,近2年试题主要考查了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绿色食品、水体净化等内容,2010年进行了开放性试题的尝试,不仅要求拟订课题名称,还要写相应的检测指标。今后浙江理综生物试题会不会出现这类开放性试题,值得我们关注。
3  2009-2010年浙江高考生物试题学生答题情况比较分析
2010年浙江高考生物试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无偏题、怪题和超纲题。根据师生反映和笔者调查发现:2年生物试题整体难度相当;2009年选择题的1-4题学生答题情况较好,第5、6 题则错误率较高,其中第6题是学生感到最棘手的一道选择题;2010年选择题的第1、2、4题学生答题情况较好,第3、5、6题则错误率较高,其中第6题是学生感到最棘手。学生回答非选择题时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书写潦草,错别字多
2009年第30题(2010年第29题)Ⅰ小题的得分率较低与错别字有很大关系。如2009年的“分裂间期”错写为“分裂问期”,“抑制”错写为“仰制”或“抑止”或“压制”或“抑”中多一竖;如2010年的“饱和点”错写成“包和点”或“饱合点”。另外,很多考生在书写实验步骤(思路)和遗传图解时,字迹潦草,导致阅卷困难而不得分。
3.2  审题不细,大意失分
2009年:如第30题Ⅱ小题的试验设计,明确要求“答题时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但很多考生还是没有判断出“自身前后对照”要求,而设置空白对照,进行分组实验,导致得零分。再如第31题Ⅰ小题明确要求“遗传图解中表现型不作要求”,不少考生还是习惯性思维,写了表现型。
2010年:如第29题Ⅰ小题的题干明确“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但很多考生在回答“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的原因”时,错答成“凌晨温度较低,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较弱,产生的CO2较少”,导致失分。再如30题(3)小题明确要求“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但有一些考生书写遗传图解时用其他字母表示,导致得零分;有些考生没有用文字对遗传图解作简要说明而失分。
3.3  思维混乱,表达不清
2009年:如第30题Ⅱ小题自身前后对照的思维混乱,甲、乙药物添加的顺序颠倒,导致失分。再如第31题,当“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这一新的信息出现时,许多学生感觉就一片茫然。至于“利用将B基因去除的B+B-雄性小鼠和正常小鼠,选育B-B-雄性小鼠”,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更不知如何下手了,答题时,亲子代关系层次表达不清,基因型写错,导致大量失分。
2010年: 如第29题Ⅱ小题的试验设计,明确要求“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不作要求 ”,但不少考生在写实验思路时仍然配制出一系列具体的梯度浓度NaCl溶液进行分组实验,导致列表进行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时概括混乱,表达不清晰。再如30题第4小题,当要求分析“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可能原因时,许多考生思维混乱,无从下手,条理不清。
3.4  基础薄弱,能力缺陷
2009年:如第30题Ⅰ小题将“分裂间期”答成“繁殖期”,“DNA 复制”答成“DNA复制加快”,“蛋白质合成”答成“蛋白质合成加快”等;最后一空得分率低,主要原因是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不足导致关键词“Ca2+的浓度”缺失。再如第31题,要求“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许多考生答案为“基因越多,酶越多,H2S 越多”,不能从现象中分析提炼出本质的结论:基因可通过控制G酶的合成来控制H2S 浓度,
2010年:如第29题Ⅰ题(1)小题,不少考生不能据图分析出“光饱和点”,反映了学生的基础薄弱;(2)小题第一格,很多考生都错误地从温度角度进行分析“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的原因”。再如29题Ⅱ小题许多考生设计表格进行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时,答案烦琐,缺乏概括性,反映了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缺陷。
4  生物教学对策
比较分析2009-2010年浙江生物试题特点和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我们提高生物复习效率颇有启示。以下几点建议尤为重要:
4.1 深入研读指导性文件,把握高考复习方向
《生物课程标准》、《生物考试大纲》、《省教学指导意见(生物)》和《浙江省考试说明》是浙江高考命题的指导性文件。尤其是《浙江省考试说明》是浙江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它明确规定了高考命题的范围和方向,具体到了所有要考查的知识点及掌握程度,同时对能力测试要求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认真研究指导性文件,有助于师生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的效率。这一点是师生口头上讲得最多,却是行动上做得少、最易忽视的方面。
4.2 认真研究生物高考试题,关注高考命题模式
研究高考试题应做好五方面:①整体研究历年试题找出共性;②重点研究近年试题寻找趋势;③对比研究同类试题找出变化;④分类研究不同试题寻找动态差异;⑤参照教材研究试题寻找原型。
目前高考命题的成员多数是大学教师,大学教师的命题模式往往是选取大学生物学、科技发展热点等专业性较强的素材,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研究经验,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从各方面指向中学生物学知识体系,在交叉点上找命题的切入口。这些交叉点就是中学生物教学的知识生长点和能力增长点。中学教师应该多研究大学教师的命题思路。
4.3 重视核心知识的复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零散的知识难以形成能力,只有将知识系统化才能进一步发展形成能力。因此高三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核心知识的复习,以核心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梳理并构建成知识网络,注重各知识间的纵横交叉,通过对比分析、归纳,使之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以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其次,教师要依据新课程的能力要求,坚持“创设课堂教学的思维环境”,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能力训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且能使用规范的生物术语表达,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知识、能力、技能共同提高的过程。
再次,教学中要联系人体健康、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并关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生物科学新进展即注重紧密联系实际,将知识渗透到生产、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应用能力。
4.4 充分挖掘利用教材资源,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教材是核心的课程资源,重组教材资源已成为当今高考命题的生长点,近年的图表和实验试题大多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原型。因此,在教学中充分用足用好教材中的图表:①立体图和平面图的转换;②图形的变式和综合;③图文转换,以培养表达能力。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用图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提高生物成绩的有效途径。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实验,利用教材实验进行适当地加工、拓展与延伸,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4.5 加强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近几年的新课程生物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方面的考查。在高三实验专题复习中,首先要重视教材实验复习,立足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探究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训练和探究,学习科学家们经典实验的研究思路和实验方法。同时,要注重新情境下的实验设计训练。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感悟、总结实验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以培养学生选用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分析处理数据、资料的能力,表达实验及其结果分析的能力。
4.6 注重应试技巧训练,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注重应试技巧训练:①训练学生学会分析有效信息、干扰信息,找出信息与已学知识的结合点;②训练学生学会寻找到解题的思路;③训练学生学会找到关键字词,挖掘隐含条件;④训练学生学会分析图表、曲线、数据所呈现的信息;⑤训练学生学会运用生物术语准确地表达结果。
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不要对学生的训练拔得太高,否则,导致考试中学生出现基本概念理解错误,痛失基本分。例题分析时,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过程,不要让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自编习题时,要精选题目,提高训练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