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富临饭店:传统医学---经络与针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0:53:20
肺经
【良导络实症】
相关部位:鼻,皮肤,大肠
实症抑制点:尺泽(屈肘,在肘窝横纹上,容易触摸到肱二头肌腱,在其桡侧取尺泽穴。)
主要生理症状:气喘,痔,肩膀酸,喉咙异常,肺胀出汗,头痛,肺火,肩背酸痛,小便量少数繁
【良导络虚症】
相关部位:鼻,皮肤,大肠
虚症兴奋点:太渊(腕横纹桡侧端的凹陷处,桡动脉搏动处取之。)
主要生理症状:呼吸困难,喉乾,手足冷或麻,皮肤异常,耳鸣,情绪低落,恶寒,肩背痛
心包经
【良导络实症】
相关部位:心脏,肋间,血管
实症抑制点:大陵(腕横纹线中点,桡侧曲腕肌与掌长肌之间取之。)
主要生理症状:上膊病,心脏病,眼下充血,胸协胀气又苦闷,腋下肿或痛
【良导络虚症】
相关部位:心脏,肋间,血管
虚症兴奋点:中冲(中指指端中央,距指甲1分处。另一说法是,中指桡侧,爪甲下缘角旁1分处。)
主要生理症状:心悸,胸部苦闷,感觉掌心热,言语障碍
心经
【良导络实症】
相关部位:舌,眼,腋窝
实症抑制点:神门(腕关节横纹尺侧,豆状骨与尺骨之间的凹陷处。尺骨手腕屈肌腱桡侧取之。)
主要生理症状:胃胀,便秘,喉乾,心脏病,头痛,手足乏力,上肢冷,手掌发热,语言障碍,胸苦
【良导络虚症】
相关部位:舌,眼,腋窝
虚症兴奋点:少冲(手小指内侧(桡侧),爪甲下缘角旁1分处。)
主要生理症状:心脏下部痛,心跳亢进,上肢冷,眼睛黄,手掌热,下痢,呼吸弱,语言障碍
小肠经
【良导络实症】
相关部位:口,舌,眼,耳
实症抑制点:小海(上臂内上髁与寸头之间的尺神经沟取之。屈肘,肘内侧的两个骨头尖角之间凹陷处的上方少许,可以弹拨到尺神经。)
主要生理症状:下腹胀气,胸苦闷,头痛,便秘,口疮,身热,容易出汗,颈肿难转动
【良导络虚症】
相关部位:口,舌,眼,耳
虚症兴奋点:后溪(半握拳,于第五掌指关节旁,掌纹感情线的尽头处取之。)
主要生理症状:头痛,耳鸣,重听,耳后痛,下痢,身寒,手脚冷
三焦经
【良导络实症】
相关部位:淋巴管,耳,眼,颈,胸,腹
实症抑制点:天井(屈肘取穴,肘头后缘两筋之间凹陷中。)
主要生理症状:下腹硬,小便异常,耳鸣重听,耳后肿痛,面赤,出汗,喉咙肿痛
【良导络虚症】
相关部位:淋巴管,耳,眼,颈,胸,腹
虚症兴奋点:中渚(握拳,确认手背第四、五手指的指掌关节,其前方凹陷处取腋门,其后方凹陷处取中渚。)
主要生理症状:胃部堵塞,呼吸困难,微热,身体虚弱易疲倦
大肠经
【良导络实症】
相关部位:皮肤,口腔,牙,舌,鼻
实症抑制点:二间(食指的桡侧,掌指关节的前下方凹陷处,赤白肉分际处。)
主要生理症状:肩酸,齿痛,痔,头痛,皮肤异常,满腹感,身热,喉乾,喘咳,脸颊肿
【良导络虚症】
相关部位:皮肤,口腔,牙,舌,鼻
虚症兴奋点 :曲池(手肘弯曲置于胸前,在肘窝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侧上髁之间的凹陷处。肘横纹尽头旁约一拇指宽的凹陷中。)
主要生理症状:通便异常,肩膀僵硬,下痢,咽乾,牙痛,耳鸣,气喘,皮肤异常。
脾经
【良导络实症】
相关部位:脾,胰,胃,甲状腺,肋间神经痛
实症抑制点:商丘(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
主要生理症状:腹胀,反胃,小腿关节炎,蓄脓,胸闷不能卧,食伤,下痢,便秘,脚冷,胃异常感
【良导络虚症】
相关部位:脾,胰,胃,甲状腺,肋间神经痛
虚症兴奋点:大都(足大拇趾内侧,第一趾跖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大拇趾弯曲取穴。)
主要生理症状:排便异常,下痢,恶心,腹胀,虚弱疲倦,食慾不振,失眠,健忘,黄疸
肝经
【良导络实症】
相关部位:眼,肌肉,肋间,生殖器,精神
实症抑制点:行间(足大拇趾与第二趾之间,趾跖关节下后方的凹陷处。)
主要生理症状:眩晕,眼病,生殖器病,胸部苦闷,精神不佳,腰痛,失眠,易怒,身体时热时退
【良导络虚症】
相关部位:眼,肌肉,肋间,生殖器,精神
虚症兴奋点:曲泉(屈膝,在膝窝横纹内侧端的尽头取之。)
主要生理症状:胃有膨胀感,立久即晕,性欲减退,小便频繁,视力减退,手脚无力,容易疲倦
肾经
【良导络实症】
相关部位:脑,生殖器,耳,骨,眼,鼻腔
实症抑制点:涌泉(足底中在线,上三分之一凹陷处。)
主要生理症状:生殖器病,口干舌燥,下腹异常,性欲异常,喘咳,足热,恍惚,耳鸣聋,血压异常
【良导络虚症】
相关部位:脑,生殖器,耳,骨,眼,鼻腔
虚症兴奋点:复溜(太溪直上2寸,跟腱前缘取之。太溪穴位于足内踝顶点与足跟腱的中点,后胫骨动脉搏动处。)
主要生理症状:性欲减退,耳鸣聋,健忘,晕眩,精神不振,脚腰冷,手足麻,排便异常,食无味
膀胱经
【良导络实症】
相关部位:脑,耳,眼,鼻,脑下垂体腺
实症抑制点:束骨(小趾外侧基节后凹陷中,于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中取之。)
主要生理症状:后颈酸痛,背痛,腰痛,足神经异常,坐骨神经痛,流泪,眼痛,脑病,头晕,头痛
【良导络虚症】
相关部位:脑,耳,眼,鼻,脑下垂体腺
虚症兴奋点:至阴(小趾外侧,爪甲下缘角旁1分处。)
主要生理症状:后颈酸痛,背痛,腰痛,脚神经异常,坐骨神经痛,脚痛,痔,背部恶寒,小便多
胆经
【良导络实症】
相关部位:眼,头部,肌肉
实症抑制点:阳辅(足外踝直上4寸,腓骨前缘。)
主要生理症状:头痛,头重,食慾不振,呕逆,恶寒,发热出汗,易怒,口苦
【良导络虚症】
相关部位:眼,头部,肌肉
虚症兴奋点:侠溪(小趾与四趾之间,第四趾跖关节外前方。)
主要生理症状:眩晕,眼睛异常,手脚重,步履不稳,眼无神,眼黄,血压异常
胃经
【良导络实症】
相关部位:鼻,口,精神,乳腺,齿,眼皮
实症抑制点:厉兑(足第二趾外侧,爪甲下缘角旁1分处。)
主要生理症状:口唇乾,关节肿痛,乳腺炎,食慾异常大,有热不出汗,打嗝
【良导络虚症】
相关部位:鼻,口,精神,乳腺,齿,眼皮
虚症兴奋点:解溪(足踝关节横纹上,伸拇趾长肌与伸趾长肌两条肌腱之间的凹陷处。翘起脚的大拇趾,其它四趾不动,可以看到一条粗筋(伸拇趾长肌的肌腱)延伸跨过踝关节横纹,在粗筋与横纹交点的外侧凹陷处取之。)
主要生理症状:打呵欠,食慾减退,口唇乾,腹鸣,腹痛,手脚肿,脸部浮肿,多吃而瘦
2011年07月14日
2011-07-14 21:29:02|  分类:医药百科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无极保养灸
作者:金南洙(韩国人)
无极保养灸是我的治疗术的核心,是我根据古代医书中记载的几乎所有的灸术,通过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加以检验后创造出来的。四十多年来对无数患者的治疗效果已经证明其功效。
之前的灸术只局限于由专门的针灸师来做,而无极保养灸人人都可以用,而且适用于所有疾病。
无极保养灸不仅是治疗法,更是保养法。无极保养灸的灸位是在人体内360个经穴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穴位。无极保养灸是以协调的原理创造出来的疗法。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非常重要,经穴和经穴之间的协调也非常重要。无极保养灸结合了从古到今的各种医书里认可的各种协调性经穴。
无极保养灸是治疗慢性病的疗法,也是预防疾病的灸法。长时间施灸的话,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会得到好转。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长寿穴。在日本以长寿而闻名的万平家族中,三代里就有6个人超过了100岁。他们长寿的秘诀就是在足三里穴上施灸。
把足三里穴命名为长寿穴是有根据的。人一旦上了年纪,下体的气就流到上体。这就是为什么小孩一时也坐不住,一直都要跑来跑去,。而老人们却总是下肢无力,走路都困难。
在足三里穴上施灸,流向上体的气就会回到下体,使下体重新恢复力量。同时使气不再偏向于上体,在全身循环畅通,最终使身体更加健康。
足三里穴是下拉气的力度很大的穴位,所以如果没有患特殊疾病,一般不会用在孩子身上。
位置:
足三里穴在外膝盖下三寸,用力按足三里穴会感到压痛。

(2)曲池穴
论健康和长寿时总是少不了曲池穴。曲池穴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成人病时不可或缺的穴位。
在高血压患者的曲池穴上施灸,血压就会恢复正常。偶尔有些患者血压没有恢复正常,但因高血压而产生的各种症状也会消失。只要坚持施灸,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也能够得到好转,并且还可以预防中风。除此之外,在曲池穴上施灸会使皮肤变得更加美丽,内脏也会更加坚实。
位置:
曲池穴位于弯胳膊时出现的肘横纹的外侧端上。伸直胳膊时,就在肘横纹外侧端和肱骨外上髁联机中点上。用力按曲池穴会感到酸痛。

(3)中脘穴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中脘位于胃的中央,是身体气血循环经络的出发穴。作为影响全身的经穴,对高血压、胃溃疡、消化不良、肚子痛、呕吐、食欲不振等疾病具有特效。
位置:
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的连接线的中间点上。

(4)气海穴、关元穴(男性)
精是生命的根,也是实现生殖活动和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作为生命的源泉,精为我们维持身体、延续生命。气海穴和关元穴就是精聚集的穴位。
如字面意,气海就是气的海洋。是先天性元气聚集的部位,也是生命的根源。关元穴是形成男性的精的根本,有句古话说七八十的老人也能回春,指的就是关元穴的奇效。在气海穴和关元穴上施灸,会使人充满活力,不知疲劳,而且生殖能力和性能力也会明显得到改善。
位置:
气海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一寸半的位置。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
如果我们把肚脐到曲骨的距离分成五个部分时,从肚脐向下数第三个支点就是关元穴。从肚脐向下的第一个支点和第二个支点的中间就是气海穴。
(5)中极穴、水道穴(女性)
对于女性,我们会用中极穴和水道穴来代替气海穴和关元穴。中极离人体内储存水液的膀胱很近,是膀胱的气聚集的地方,位于女性精的根源---子宫的上方。如字面意,水道是水液的通道,从解剖学角度上看,水道位于卵巢上方,是治疗女性疾病时必不可少的穴位。
位置:
中极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下四寸处。水道穴位于脐下三寸处,距前正中线两寸。
如果把肚脐和曲骨的联机分成五个部分,从肚脐向下数开始第四个就是中极穴。水道穴在肚脐下侧的第三个支点在线,在肚脐和两个乳头中心横向连接线的中央线相交的交点上。与增强男性精力的关元穴在同一在线,位于关元穴的左右两旁。

站长补充:在薰灸肚脐下的穴位之前,最好是先修剪阴毛,以免酿成森林火灾。
(6)肺俞穴
肺俞穴是肺的气汇聚的穴位。人一旦变老,就会经常感到后背发痒,有种凉风吹来的感觉,还会感到胸闷和僵硬,这个部位就是肺俞穴。
很多上年纪的人都曾得过肺病。因为在他们年幼时流行过肺炎,他们年轻时正是结核病最猖獗的时候。现在的年轻人当中也有很多人肺不好,那是因为空气污染所致。因此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只要在肺俞穴上坚持施灸都会有好处。
位置:
肺俞穴位于人体背部,第三胸椎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颈椎下面开始就是脊椎,肺俞穴在第三脊椎和第四脊椎中间凹进去的支点和肩胛骨的棱角联机的中央。换而言之,在脊椎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肺俞穴。
(7)膏肓穴
膏肓穴是同时治理心脏和肺的非常重要的穴位。从前就有句话说:“一旦膏肓穴上生病,就无法治癒了”,由此可见膏肓穴的重要性。古代医书《医学入门》中写道:“在膏肓穴上施灸能治百病,再加上在气海穴和三理穴上施灸,治疗和保养即可同时解决”。
在膏肓穴上施灸,瘦小的人会健壮起来,数十年的老毛病也会在几个月内有所好转。
位置:
膏肓穴位于背部,第四胸椎突下,左右旁开三寸位置,肩胛骨内侧。

(8)百会穴
百会穴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五个经脉汇合,一百多个气聚集的地方。头顶上的百会穴是接收上天的气,均匀阳气的部位。
在百会上施灸对精神病、痫疾、头痛等所有的头部疾病都有效果,还能提高记忆力和集中力,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因此,百会穴是对大人和小孩都非常重要的穴位。
位置:
百会穴位于头顶,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的交点处。

站长补充:灸百会穴容易烧到头发,所以最好是将百会穴附近的头发剪短或剃光。另外,也可以用吹风机的热风来代替艾灸,不过吹风机有二个缺点:严重的噪音与电磁波。
常见症状的治疗穴位
2011-07-14 21:13:21|  分类:医药百科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强壮穴
补气穴
补血穴
安神穴
急救穴
升压穴
降压穴
祛风穴
止痒穴
退烧穴
除寒穴
发汗、止汗穴
止咳平喘穴
化痰穴
止呕、催吐穴
消食穴
止泻、通便穴
利尿、消肿穴
调经穴
止血穴
止痉穴
止痛穴
强壮穴
简介
所谓强壮穴,通俗地说,就是对人体有补养作用的穴位。这些穴位从治病的角度而言,能够治疗一系列慢性虚弱性病证,如虚感冒、神经衰弱、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肺痨久咳、虚喘、贫血、低血压、乳汁不足、内脏下垂等等。从防病的角度而言,可以强身壮体、防病保健、抗衰防老、益寿延年。
强壮穴
关元、中极、气海、脐中、中脘、膻中、百会、大椎、身柱、命门、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膏育、足三里、太溪、涌泉、血海、三阴交。
强身防病、抗衰防老
按摩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涌泉、三阴交。
按摩可每日1~2次,每次每穴5~10分钟。如果用于治疗疾病,则应根据不同穴位,选择点穴拨障法。
回到页首
补气穴
简介
所谓补气,就是补益人体的阳气以及五脏六腑之气(如肺气、心气、脾气、胃气、肾气等)。
补气穴
气海、关元、中脘、膻中、肺俞、心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足三里
肺气不足的人
常常少气懒言、久咳、气喘、出虚汗
气海、关元、膻中、肺俞、足三里
心气不足的人
常感气短、心慌、惊恐,并有失眠
膻中、心俞、足三里
脾胃气虚的人
常有不思饮食、腹胀、腹泄、水肿、肢软无力、遗尿、脱肛、内脏下垂
气海、关元、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
肾气不足的人
常有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腰膝酸软、遗尿、小便清长、耳鸣、虚喘
关元、气海、肾俞丶命门、足三里
回到页首
补血穴
简介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血液由食物中吸收的精华部分变化而成,所以补血穴大多数同脾、胃、肝这几个消化脏器有关。同时,补气可以生血。许多补气穴也具有补血功能。凡是患有贫血症的病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下述有关穴位升高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以纠正贫血状态。
补血穴
气海、膻中、膈俞、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膏肓、足三里、绝骨、血海、三阴交
食欲低下、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
血海、三阴交、脾俞、胃俞、足三里
气虚血少
气海、膻中、肺俞、脾俞、足三里
造血机能障碍所致贫血
膈俞、心俞、肝俞、脾俞、膏肓、绝骨、足三里
回到页首
安神穴
简介
安神穴即能够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健忘、癔病、梦狂等病症,具有一定镇静作用的穴位。
中医学认为,人的神志不但与脑组织有关,与心也有一定联系。当脑、心的功能活动健全、正常时,人的意识、思维、记忆和睡眠等就处于积极、稳定的状态。反之,脑、心功能活动紊乱、失常,则容易发生上述病症。
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健忘
百会、安眠、心俞、神门、内关、太溪、三阴交
癔病、梦游、癫狂
人中、百会、大椎、内关、神门、后溪、合谷、太冲、丰隆等穴,施以重掐穴位。
狂症、白天发作的癫痫
以上穴位再加用申脉穴
回到页首
急救穴
简介
如果有人由于高烧、中暑、癫痫发作或脑卒中等原因导致神志不清、说胡话、突然倒地、不省人事时,千万不要慌张,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让病人尽快脱离险情,转危为安。
急救穴
人中、素髎、百会、大椎、气海、关元、脐中、内关、少商、中冲、合谷、太冲、隐白、大敦、足三里
闭症
昏迷不醒、满面通红、牙关紧闭、双手紧握、呼吸急促气粗、喉中痰鸣、大小便不通
人中、百会、大椎、内关、少商、中冲、合谷、太冲、隐白、大敦穴
以指尖重掐或皮肤针重叩出血,刺激强一些让其苏醒。
脱症
神志不清、面色苍白、眼口俱开、呼吸微弱、汗出不止、大小便失禁、脉搏难以触及
素髎、百会、大椎、气海、关元、脐中、足三里穴
回到页首
升压穴
简介
血压,即血液对血管壁所产生的压力。当一个人的血压值低于12.0/8.0千帕(90/60毫米汞柱)时,就可认为是“低血压”了。如果血压低于8.0/5.3千帕(60/40毫米汞柱)时,就是医学上常说的“休克”状态。
升压穴
素髎、百会、内关、太渊、足三里、三阴交
尤以素髎的升压作用最为显著
因手术、外伤、分娩等失血过多或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气中毒)后血压下降而休克
可急取素髎穴,血压可很快回升。
平时血压偏低而伴有贫血、头昏眼花、心慌、乏力的人
经常在上述穴位点穴治疗,往往能够收到较为满意的升压效果。
回到页首
降压穴
简介
一个人的正常血压值为13.3~16.0/8.3~10.7千帕(100~120/60~80毫米汞柱),40岁以下的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血压超过18.7/12.0千帕(140/90毫米汞柱)时,即可定为高血压。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收缩压(俗称“高压”)可相对增高,一般规律是年龄每增加10岁,收缩压也相应增加1.33千帕(10毫米汞柱)。
舒张压(俗称“低压”)则始终是以12.0千帕(90毫米汞柱)为标准的。超过上述标准,即应采取一定的降压措施。
降压穴
百会、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涌泉、太溪
一般多用点穴疗法,大椎穴加拔火罐,降压效果更佳。
回到页首
祛风穴
简介
祛风穴,顾名思义是能祛除风邪的穴位。人体有许多穴位都是以“风”来命名的,如风池、风门、风市、翳风等。这些穴位都具有祛风的作用,故而统属于祛风穴。
祛风穴的临症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伤风感冒
体质虚弱的人,每逢气候变化,则易感受风邪,发生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
风池、风门
对没有患病的人施以点穴,还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脑卒中、面瘫
中医学认为,风邪侵犯人体经络,则发生脑卒中(重症)、面瘫(轻症)。
风池、翳风、风市
风湿病
常年感受风邪,可使人产生关节、肌肉麻木、酸疼(疼无定处,呈游走样)
可选用上述祛风穴。
根据祛风穴的含义和临症应用情况,百会、足三里穴也属于祛风穴的范畴。
回到页首
止痒穴
简介
皮肤瘙痒是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的一种病症,可见于许多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另外,黄疸、糖尿病、女子阴道炎、外阴白斑也常常伴有皮肤瘙痒。
止痒穴
曲池、合谷、血海、风市、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膈俞
瘙痒较轻者轻轻叩击或摩擦即可,瘙痒较重者,加重刺激则疗效较好。
对于皮肤病引起的瘙痒来说,刺激上述止痒穴就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措施。而对于其它内科病、妇科病伴发的瘙痒,点穴仅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可以起到暂时的止痒作用。如欲根治,还需进一步从消除黄疸、纠正糖尿、清除白带、杀灭滴虫等方面综合治疗。
回到页首
退烧穴
简介
健康人的口腔温度通常维持在36.5℃~37℃,腋下温度略低0.5℃,肛门温度略高0.5℃。
退烧穴
大椎、曲池、合谷、外关、尺泽、曲泽、鱼际、劳宫、少商、中冲、内庭、委中、大敦、涌泉
发烧属于热症,只适合用点穴针刺疗法,而不能用艾灸和拔罐疗法。
伤风感冒引起的发烧
大椎、曲池、合谷、外关
重力按压,快速点刺出血。
中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引起的高烧
曲池、合谷、尺泽、曲泽、委中、少商、中冲、大敦、内庭
重按刺激
结核病引起的发烧
属于一种虚热,症见久咳、午后低烧、夜间盗汗、手足心发热、咽乾口燥、声音嘶哑
大椎、尺泽、鱼际、劳宫、涌泉
用轻刺激
回到页首
除寒穴
简介
除寒穴是能够消除内脏组织以及肌肉、关节寒凉,具有温暖肢体作用的穴位。
除寒穴
脐中、气海、关元,中脘、命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肺俞、脾俞、胃俞、肾俞
内脏组织感受寒凉之后,会出现腹疼(喜暖喜按)、肠鸣、腹泄、咳痰清稀、小便清长、四肢不温。
肌肉、关节感受寒凉之后,会出现肌肉、关节酸疼,阴雨天加重,夜晚睡觉总感到四肢冰凉,不得安卧。
不论是内脏组织受寒还是肌肉、关节发凉,均可选用上述除寒穴。治疗时加上相应关节部位腧穴,施以点穴疗法,效果最理想。
回到页首
发汗、止汗穴
简介
人若患了伤风感冒,一般要通过发汗的治疗方法排除病毒和细菌,使疾病好转。有些身体虚弱的人在天气不热的情况下也常常出汗,这叫做“自汗”,结核病患者出汗的特点是多于夜间睡眠之中,这叫做“盗汗”。对于自汗和盗汗,需要通过治疗来止汗。
药物发汗、止汗,所用方药是不相同的,而点穴按摩治疗则都是取用大椎、合谷、复溜、阴郄、后溪、足三里等穴。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点穴治病的道理主要是对机体的一种良性调节作用。机体有了病,当时处于一种不正常状态,点穴治疗的结果,就能把机体调节到正常的状态分。结合“汗症”来讲,即无汗的可以发汗,出汗的就可以止汗了。
发汗穴
止汗穴
大椎、合谷、复溜、阴郄、后溪、足三里
回到页首
止咳平喘穴
简介
咳嗽和哮喘,是极为常见的呼吸道病症。
咳嗽穴
列缺、尺泽、太渊、丰隆,足三里、大椎、身柱、肺俞、膏肓、膻中
风热咳嗽
咳痰色黄、浓稠
上述穴位+合谷
风寒咳嗽
咳痰色白、清稀
上述穴位用点穴之法
哮喘
膻中、天突、大椎、气海、关元、肺俞、肾俞、孔最
热喘
夏天发作
大椎、天突、膻中、肺俞、孔最
用指针、皮肤针或药物敷贴疗法(三伏天治疗,称为“伏灸”)
寒喘
冬天发作
选穴同上
针灸、拔罐并用
虚喘
少气懒言、动则喘甚
气海、关元、膻中、肺俞、肾俞
回到页首
化痰穴
简介
关于“痰”的含义和范围,中医学比现代医学抽象而广泛。中医学认为,痰涎产生于脾胃,贮存于肺中,其形成与水湿过盛、停滞不行有关。
化痰穴
中脘、肺俞、脾俞、胃俞、内关、丰隆、足三里、阴陵泉
可治疗咳嗽痰多的气管炎,痰蒙心窍的神志病(癔症、癫狂等),痰湿阻滞经络所致的肢体疼痛、麻木、瘫痪等。
回到页首
止呕、催吐穴
简介
呕吐,常见于急性胃肠炎、孕妇和晕车、晕船者。轻者,呕吐清水、痰涎:较重者,呕吐食物;更重者,呕吐胆汁(苦水)。凡此,都需要止呕。而当发生食物中毒、乙醇中毒、农药中毒的时候,就需要催吐,以便把胃中毒物尽早呕吐以减轻中毒症状。
点穴止呕和催吐,穴位是相同的。
止呕穴
催吐穴
打膈穴
中脘、建里、天突、内关、足三里、公孙
具体运用时,手法轻重不同。用于止呕,手法要轻;用于催吐,手法要重。
以上穴位用于止呃逆(俗称“打膈”)也有较好的效果。
回到页首
消食穴
简介
消食穴,就是能够帮助消化食物,治疗消化不良的穴位。一个人如脾胃功能不好,或者脾胃功能虽好,但由于暴饮暴食(特别是生冷、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超过了脾胃所能承受、消化的限度丶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症见胃疼、腹胀、肠鸣、腹疼,或呕吐酸臭食物,或泄泻不消化食物。
消食穴
中脘、建里、梁门、天枢、脾俞、胃俞、内关、公孙、足三里
回到页首
止泻、通便穴
简介
针灸对人体的调节作用表现在止泄、通便方面也是比较明显的。许多穴位既能治疗肠鸣、腹泄(发挥止泄作用),又能治疗大便乾结(发挥通便作用)。
止泻、通便双重作用的穴位
中脘、天枢、大横、足三里
通便
上述穴位再加:支沟、丰隆、照海、内庭
针灸、拔罐并用,,脐中还可用敷药疗法。
止泻
上述穴位再加:关元、脾俞、脐中、三阴交、公孙
针灸、拔罐并用,,脐中还可用敷药疗法。
五更泄
每天清晨5点钟左右腹中即隐隐作疼,入厕排出稀便后方见好转。这种腹泄俗称“五更泄”。多见予老年体弱者。
关元、命门、肾俞、三阴交、足三里
回到页首
利尿、消肿穴
简介
利尿即通利小便,适用于小便不畅、点滴而下,甚或闭塞不通、小便全无,排尿时感尿道灼热、刺疼、时而血尿。利尿和消肿是密切相关的,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疗水肿都是采用利尿的方法。
利尿穴
中极、关元、气海、脐中、水分、肺俞、脾俞、肾俞、列缺、三阴交、阴陵泉、委中
宜用泻法
虚证者
无力排尿、面色苍白、少气懒言、形寒肢冷
关元、气海、脐中、水分、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
宜用补法
回到页首
调经穴
简介
调经即调理月经。凡经期提前或推迟,经色时淡时红或夹有血块,经量时少时多(过少则闭经,过多则崩漏),都属于月经不调。。
调经穴
关元、气海、天枢、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合谷、太冲、血海、三阴交、隐白、大敦
实证者
经色深红夹有血块、心烦、口渴、胸肋乳房胀疼
穴位同上
宜用泻法
虚证者
经色淡红、质地清稀、面色苍白、腰膝疫软
穴位同上
宜用补法
回到页首
止血穴
鼻出血
迎香、素醪、印堂、上星、大椎、风池、风府、膈俞、合谷、少商
用指针点按、皮肤针叩刺或行冷敷法。
牙龈出血(实证者)
牙龈红肿溃烂、口臭、小便黄、大便乾
膈俞、颊车、合谷、内庭、梁丘、足三里
施泻法
牙龈出血(虚证者)
牙根松动、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长
膈俞、颊车、合谷、足三里、太溪、照海、涌泉
施补法
咳血
膏肓、膈俞、肺俞、尺泽、孔最、太渊、鱼际、太溪、足三里
吐血
中脘、内关、足三里、郄门、膈俞、胃俞。
尿血
关元、中极、膈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
便血
(包括痔疮、肛裂出血)
孔最、承山、三阴交、足三里、膈俞、命门、腰阳关
回到页首
止痉穴
简介
止痉穴就是有制止抽搐(包括肌肉跳动、抽动,抖动在内)作用的穴位。
高烧抽搐
人中、大椎、合谷、曲池、太冲
重掐
小儿惊风
人中、承浆、印堂、百会、大椎、肝俞、合谷、太冲
面神经痉挛
(包括眼皮跳动)
四白、风池、合谷、后溪、太冲
重手法
癫痫、癔症发作
人中、百会、大椎、合谷、后溪、太冲
重掐
脑膜炎或破伤风引起的角弓反张
人中、百会、大椎、筋缩(两肝俞联机的中心)、合谷、后溪、太冲、阳陵泉
重掐
小腿抽筋
承山、阳陵泉、昆仑、合谷,后溪、太冲
重掐
回到页首
止痛穴
前额疼
印堂、上星、百会、头维、阳白、攒竹、合谷、内庭
偏头疼
太阳、丝竹空、阳白、头维、风池、外关
后枕疼
风池、百会、攒竹、后溪、昆仑
头顶疼
百会、上星、印堂、攒竹、风池、太冲、涌泉
偏正头疼
头维、阳白、风池、百会、印堂、太阳、外关、合谷
全头疼
百会、风池、印堂、太阳
眼疼
太阳、攒竹、丝竹空、合谷、太冲、光明、内庭
牙痛
上齿:足三里、解溪、颧髎、巨髎、翳风
下齿:合谷、曲池、颊车、下关、翳风
本栏内容出自金南洙的《针通经络,灸调阴阳》
咽喉疼
少商、合谷、内关、列缺、照海
胸疼
(包括冠心病、心绞疼)
膻中、内关、郄门、大陵、身柱、至阳、肺俞、心俞、膈俞、足三里、丘墟
乳疼
膻中、乳根(乳头直下约2寸)、梁丘、太冲、足三里、内关
肋疼
(包括胆结石、胆道蛔虫)
期门(乳头直下3寸许)、日月(乳头直下近5寸)、阿是穴(即肋部疼点)、支沟、外关、阳陵泉、太冲、丘墟、绝骨
胃疼
实痛:压疼、口渴、尿黄、大便乾
中脘、梁门、至阳、内关、公孙、梁丘、足三里、内庭
指针重按、皮肤针重叩
虚疼:喜暖喜按
中脘、梁门、脾俞、胃俞、足三里
腹疼
实疼:压疼、小便黄、大便乾结
中脘、天枢、关元丶足三里、上巨虚(足三里卜3寸)、下巨虚(足三里下6寸)
虚疼:喜暖喜按、大便稀
中脘、天枢、关元、气海、脐中、足三里、三阴交
痛经
实证(经前、经期腹疼,色紫暗有血块),宜指针重按、皮肤针重叩。
虚证(经期、经后腹疼,喜暖喜按、色淡红),宜补法。
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地机、脾俞、肾俞
腰疼
(包括肾结石绞疼)
实证:风湿、扭伤、结石
腰阳关、肾俞、腰眼、委中、殷门、人中、后溪、昆仑
宜用泻法
风湿、扭伤疼
根据风湿、扭伤所发生的不同部位,选择局部穴位。
雪山格日乐201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