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打磨出来的松花石:“六有”老人晚年才幸福:(三)有伙伴——不孤独,才会幸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1:52:05
从生物学来看,人是群居动物。亲属和朋友的交往是情感的依赖。一生走来,亲情不断积累和延伸,朋友不断变化和增加,让生命滋润于情感的雨露,荡漾于友谊的大海。

  晚年,离开工作岗位,会感觉淡出社会主流,会感觉多种边缘化。或是一种不适应,或是一种不稳定,或是一种自我封闭。无名的恐惧悄然袭来,以往的许多东西在远离,谁都会经历这样一场心灵痛苦。

  孤独的心灵会伸出手去寻找,寻找精神的伴侣。夫妻是最可靠的伴侣,风雨多年,相依多年,吵闹多年,牵手多年,老来还要一起走过,情感地倾诉,苦恼地倾诉,脆弱地倾诉,夫妻相互扶持,共同走出孤独。

  也许夫妻不一定和睦,也许老伴已先离去,但社区里、邻里中、公园处,还有许多伙伴在等你,大家一起合唱岁月老歌,一起跳年轻时的舞蹈,一起弹琴,一起写字,一起打太极,一起扭秧歌……没有孤独,没有寂寞,没有空虚,依然丰富多彩,青春常驻。

  如果单身,为什么不再次追求幸福,走出思念的痛苦,摆脱一个人的孤独,天底下还有一伴侣在等你,不一样的热情,不一样的情切,不一样的幸福,大胆伸出你的手,拉住新的伴侣,让天上人间都为你祝福。

  伴侣,是新的生命,包括可爱的动物,像自己的子孙,像自己的朋友,像自己的爱人。为你追逐,为你跳跃,为你欢呼,还会静静依偎,轻轻抚摸,痴痴凝望,说不出的温暖,说不出的快乐,说不出的画图。

  拥抱伴侣,沉浸在自己创造的乐园,一种新的生活,一种更加美丽的生活,与伴侣携手前行,无论是爱人、朋友,或宠物,都让你与日月同步。▲

  (袁  钟)

  老夫妻

  照样有浪漫

  爱情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如果说年轻人花前月下,还是在为爱情寻寻觅觅;中年人四处奔波,还是在为爱情辛勤劳累;那么,爱情只是孕育于青年,发育于中年,真正的成熟却是在老年。唯有老人几经岁月沧桑、集人生之经验才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那爱情的甜蜜。这种甜蜜蕴藏在老人相濡以沫的生活细节里,蕴藏在无限温存颤抖的话语中,蕴藏在行走中的相互扶持,蕴藏在身体不适时的杯水勺羹。“满堂儿女抵不得半床夫妻”,老人爱情虽不再那样华丽,但更显得是那样的朴实、自然,那样的温馨而弥足珍贵。

  美国研究发现,伴侣和婚姻生活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肖世富说,情感状态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夫妻间经常散步、谈心,或闲庭憩坐,往往会勾起夫妻双方热恋时的美好回忆,还能使双方心理年龄年轻化。在室外,双方会更平静、更理性、更宽容地商讨问题,能有效地达成共识,增进互相间的理解。所以,即使没有刻意创造的浪漫条件,老年夫妻也千万莫忽视了花前月下。每天最好安排一定时间,走出家门,到花前去寻觅青春和浪漫,到月下回忆往昔、共话未来。▲

  亲情

  心灵的港湾

  陈红当年一曲《常回家看看》不知换来了多少老人的眼泪,一句“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更是唱出了所有老人的心愿。对于很多老人来说,特别是很多空巢家庭的老人来说,和儿女拉拉家常,一起吃一顿饭如今已成为奢求。

  在媒体上,我们看到,有的老人每天来回坐公共汽车,以此排解寂寞;有的老人住着儿女买的别墅,却说自己在坐牢……袁钟指出,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让空巢老人备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北京、上海、武汉等多个地方对城乡空巢老人的精神状态调查显示:心情黯淡、孤寂、食欲降低、失眠、脾气暴躁、不好与人相处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杀。

  那么,如何才能照顾好老人的生活、抚慰好他们的心灵呢?很多老人渴望与子女交流,但一开口就是“过去、曾经、从前”老三套,儿女们觉得没有意思,说几句就走开了。其实,年纪越大人缘应该越好。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专家卡琳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老人要试着主动与儿女沟通,聊一些当下的时事,多倾听儿女的见地,再适时地给出自己的经验。甚至可以就一些流行词语与儿女做积极的沟通,激起新生代的共鸣。袁钟还建议,老小老小,老人要是能转换角色,不把自己当老年人,而当自己是小孩,积极发泄自己的情绪,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做一个儿女喜爱的老人并不难。▲

  朋友

  自选的亲人

  朋友对老人来说,是最好的一剂补药。袁钟指出,结交朋友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内容,老年人更应该广交朋友,给生活带来乐趣。人们常说:朋友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亲人。的确有的朋友,甚至比亲人还亲。

  记者在重庆就找到了这样一位广交朋友的老人。陈老太今年80岁了,说好9点钟去采访她,可到点儿了却找不到人。一打电话她已经和老伙伴们出门了。于是,记者来到陈老太经常唱歌的公园才找到她。原来,早上一个歌友病了,她临时决定要去探望,于是乎就和记者错过了。

  陈老太退休15年了,10年前老伴突然去世。按她自己说的,缓过劲来后,就觉得自己要过得更好,才对得起死去的老伴。现在中午她负责给邻居残疾的刘老太太做饭。下午去社区打牌、听讲座、聊天……每年,她还组织朋友们出国游。

  “我虽然也空巢,但很健康,从来不寂寞。”陈老太称自己身体好正是得益于这种太合群的性格。每逢哪个老姐妹过生日,大家都要出去搓一顿;听说哪里有老人遇到什么事情想不开,大家都去他家开导他。“十几年来,要是没有这帮朋友,我就太孤单了。”▲

  宠物

  第二个老伴

  思想的解放与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使传统家庭构架土崩瓦解,“空巢”家庭的增多,宠物以“伴儿”的身份走进了这些家庭,养宠物如今已成为老人的时尚。曲文勇说:“宠物在包括‘空巢’老人的中国老人群体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刘老先生老伴去世两年了,小狗欢欢成了他目前生活的寄托。一次老先生心脏病犯了,欢欢的叫声,引来邻居,救了老先生一命。现在,刘老先生逢人就说:“它就是我的二老伴啊。”的确,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亲情的远离,加之无事可做,似乎只有宠物成了他们老有所伴的精神支撑。研究发现,宠物特别是狗提供给主人一种特别的、多层面的依恋,使主人获得安全感、价值感、被关心和被喜欢的感觉,从而缓解压力和生活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美国的调查还发现,拥有宠物的老人寿命更长;心脏病发作时幸存的可能性更大;抚摸宠物可以降低血压;有助于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