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幽燕:有机物料腐熟剂的工作原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22:01:10

有机物料腐熟剂的工作原理

 


    我们的地球要保持长久发展,必须维持一个“三元”平衡的状态,即生产——消费——还原。这三元平衡了,我们的地球才能真正实现天是蓝的,地是绿的,水是清的。失去了平衡,那我们的世界将变得非常可怕。而能使“三元”保持平衡的唯一办法,即微生物。
    1、 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今天主要是讲生物有机肥,就针对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点些讲解,以利于我们的工作。
    土壤中的大部分微生物是依赖土壤中有机质作能源和营养源的腐生性微生物。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主要有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5类。每克土中大约有4000种左右,在每克表层土中有1亿~10亿细菌。在每公顷的表层土(15公分以内)含有5~7吨活菌体。
    2、 土壤中养分(氮、磷、钾等)的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受微生物活动的影响,微生物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
    3、 养分的吸收是要通过根际微生物来吸收,根际微生物在根的表面,主要是在根表皮细胞间的接合凹槽中,其次是粘液含量较多的根毛尖端和基部,以及侧根生长处。在成熟的根区,微生物可溶蚀到根的表皮层,从而进入皮层组织的内部,其密度随植物离根的距离呈梯度分布。
    4、 畜禽粪便+秸杆的分解。
    A、 畜禽粪便+秸杆,是由含氮的有机物(蛋白质类—氨基酸,非蛋白质类——尿酸,尿素,马尿酸);碳水化合物(多糖类——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双糖类——麦芽糖,蔗糖,乳糖,单糖类——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木糖,甘露糖);脂类(脂肪——甘油,脂肪酸,);磷类物质(磷脂,核酸,植酸);硫物质(半胱氨酸,亮氨酸,维生素B,硫安素,生物素,硫辛酸素)。
    B、 蛋白质的分解
    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多肽,二肽(氨基酸)★(在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我们说微生物的作用,不是微生物有口,有手,有脚在起什么作用,而是微生物在生长及代谢过程中产生特定的酶,每一种微生物产生不同的酶,是酶在起作用。酶就像是催化剂,如人体的胆质分解脂肪一样。这也就是微生物量越多分泌的酶越多,作用越强的道理。)氨基酸在①脱氨基酶的作用下产生氨,羧酸,酮酸。②在脱羧基酶的作用下,产生二氧化碳,胺类物质,在氨氧化酶的作用下变成醛,醛在有氧的条件下生成有机酸。氨基酸在厌氧条件下分解(称为腐败作用)产生强力恶臭,因要形成大量中间产物,如硫醇,酪酸,吲哚,甲醛吲哚,硫化氢和氨氮等。氨基酸在有氧条件下分解(称为腐化作用)甲烷,CO2,氨,水和氢,这就是我们要求不断地翻堆充氧的原因。
    非蛋白质的分解
    非蛋白物质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成氨和CO2,然后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变成硝态氨(无机氮)可供植物直接吸收(链霉素,诺卡氏,青霉素等)。硝化细菌都是典型的好气型自养微生物,能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将CO2合成有机物。
    同时在厌氧的条件下,还有一类细菌对硝态氮进行反硝化作用,即把硝酸盐还原成氮或中间产物亚硝酸盐、氨等过程,其结果会造成粪尿中的氮流失。
    C、 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在不同的微生物酶的作用下,由多糖水解成双糖,水解成单糖,氧化成葡萄糖,葡萄糖在有氧化条件下,生成CO2、水、ATP,大量能量(发热),在厌氧条件下,产生有机酸、醇类、甲烷、CO2、氢(芽胞杆菌、霉菌、放线菌等)。
    D、 脂肪在有氧条件下,在脂肪酶的作用下产生甘油,通过多次分解最后生成CO2、水、能量(ATP、发热)。
    脂肪酸在氧化条件下最后也产生CO2、水、能量。
    脂类(卵磷脂、脑磷脂)通过各种酶的作用,变成甘油、脂肪酸、磷酸、胆碱、胆氨再进入以上循环。
    磷类物质分解
    磷脂
    核酸在核酸酶的作用下,变成核苷酸,水解无机磷(核苷、磷酸)被植物吸收。
    植酸在植酸酶的作用下,变成磷酸、肌醇。
    E、 含硫物质
     含硫物质在好氧的条件下,最后产生硫酸根和某些重金属反应产生盐类,也可被微生物同化,结合进生物量中。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硫化氢(臭鸡蛋味)。
    以上是有机物的分解,同时为了加快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和程度,并可影响其对作物养分的供应,C/N为20时为最佳。因为一般的情况下,家禽粪便的C/N小于20,微生物蛋白质本身的C/N为4-9,因此,当有机物的C/N大于20时,微生物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氮素才能进行分解活动,这样就降低了土壤对作物的供氮能力,必须补施氮素来解决这个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