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翻译ppt:闵姓渊源探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02:27:14

闵姓渊源探究8 z8 b' ~+ K# ^5 C6 w' S  B
: v6 w' P' M0 p* u* [
作者:闵松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5bb5ea0100vh8k.html7 G; G# k; f7 _) X4 t
" U7 }8 `- ]% ^- E& N0 T
开篇语:( w+ [7 w% e/ y4 o

      中国人的姓氏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产生,五千多年以来代代相传,源远流长、背景丰富、事迹显著,每一个姓氏家族都有着其光辉灿烂的历史,这是我国历史文化中值得整理、研究的一份珍贵遗产。姓氏寻根从实质上讲就是在寻找自己的文化源泉,认知历史、传承文明,增强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我国闵姓人数较少,有关闵姓的文章也不甚多,所以有关闵姓信息比较零散闭塞。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的闵姓族人和研究中华姓氏专家时常谈论闵姓渊源,观点不一,众说纷纭,为了能有一个客观真实的主流说法,我从有关中国古籍资料和闵姓族人提供的信息中清理出一批翔实的历史资料,写下这篇较为详细完整的有关闵姓来龙去脉的文章,希望能给了解和研究闵姓姓氏来源的人们有所帮助。& O6 ^6 L4 d7 |* {5 q; L' u- n* q
9 [4 B; P+ |) e4 I
一、闵姓源自周朝姬姓,系黄帝后裔:

闵:读音作mǐn(ㄇㄧㄣˇ)6 o7 g* ~3 K7 s# G' f+ S. U
2 j3 F. v, d1 U% K2 \
      上古三皇《则指天皇(伏羲氏)、地皇(炎帝神农氏)、人皇(黄帝轩辕氏)诸三皇》中的黄帝本姓公孙,生长于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之滨,故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陕西省武功县),故号轩辕氏。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子,有二十五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另外,青阳、苍林与姬同姓,其后分为14支部族。
      黄帝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得“姬”姓,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玄嚣生蟜极,蟜极生高辛,高辛生喾。喾为天下王,娶有邰氏女姜原为元妃,生后稷。后稷又名弃。
      上古五帝(则指少昊、颛顼、喾、尧、舜诸五帝)之后,尧禅天下于舜。舜任弃命掌管天下的五谷。弃助大禹平治水土、教民耕种有功封为诸侯,立国于渭水周原(今陕西宝鸡、岐山、扶风、武功一带),史称“上古五大贤臣”之一。2 T3 M" Q, Q/ D# H$ J5 b8 M, W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 Y! p  }0 _% l0 u3 d) [9 {
      周人最早是在陕西武功一带活动的部落,由於常遭邻近游牧部落狄人、戎人的欺负,周人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被侵扰得实在无法,到了公刘当首领的时代,公刘就带领部落群众迁到豳(bīn)地(泾河中游流域的旬邑县西南、彬县一带)居住。公刘在豳,扩大耕地,整治农田,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繁庶兴旺之邦。公刘时期为后来周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_9 ?+ p1 d# |4 Z
      公刘卒,子庆节立。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
      此时到周太王古公亶父当部落首领时,中原已进入殷商朝时期,周人在豳地十余代仍然无法消除狄人、戎人的侵扰,而且豳地的自然环境远不如渭河平原,已不能适应部落的发展,就又拖家带口扶老携幼,整个部落翻山越岭向南回迁,他们爬过梁山,渡过漆水、沮水,在岐山下的周原安顿下来。周原可谓周人居住的祖地,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庄稼生长,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习惯,建立城市和村庄,让族众过定居的生活,并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础上设置了官职,建立了近似国家职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自古公亶父开始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周人、周族的称呼就是因为古公亶父及其部落从此永居周原而来。5 H* B% j5 U1 x, U5 [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领,他发扬光大了周人数代奋斗的事业,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国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后世周文王称其为太王,《诗经·宓宫》中有歌颂他的诗句:“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 u2 |0 v9 {: l# u7 G* x
      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 `) G# E% o& {$ N! v3 S, E) N
      西伯曰周文王(姬昌),国势强盛,有天下三分之二,此时周文王从周原迁都丰京(今咸阳南的沣河以西地域,与西安市的长安区、户县接壤),《诗·大雅·文王有声》记载:周文王“作邑于丰”。
      周文王卒,子姬发即位,曰武王。公元前1046年,姬发(周武王)灭商,建国,国号“周”,王都:镐京(今西安和咸阳交界的沣河以东地域,南与长安区接壤)。
      周武王弟旦(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周公在灭商建国过程中功绩卓越,他摄政制订了新的政治制度,大举实行分封制,这种制度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全国各地,广建封国,立七十一国,以拱卫王室,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当国,周公又平定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事成国平还政成王。周公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5 {+ r; {4 O+ b2 u
      周公也是我国姓氏史上一位始祖人物,周公生8子,由他的子孙后代派生繁衍的姓氏达200多个。
      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等人,以他们继承和发展周族先祖后稷和姬公刘开创的农耕文化及翦灭残暴的商纣政权的功绩,使他们在中华文明史上,享有崇高的威望。三千多年以来,中华土地上的各族政权,无不对他们尊崇备至,他们三人也就成了华夏子孙共同崇拜的偶像。
      周公的封地为“鲁国”(山东曲阜)。周公因在都城关中镐京摄朝辅政,其封地鲁国国君的职位由其长子伯禽袭其爵,嫡传。
      伯禽为鲁公。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费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献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武公卒,子戏立,是为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弑懿公,自立为君。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伯御,立其弟称,是为孝公。二十七年,孝公卒,子弗湟立,是为惠公。四十六年,惠公卒,长庶子息摄当国,行君事,是为隐公。十一年冬杀隐公,子(弟)允为君,是为桓公。十八年春立太子同,是为庄公。
      公元前662年,庄公(名姬同)三十二年卒而季友立斑,斑即位二个月,年号末立,十月己未,庆父使圉人荦杀鲁公子斑於党氏,立庄公幼子姬启,至此鲁国国君职位嫡传到鲁庄公的儿子公子启即位,是为鲁闵公,为鲁国第十七任君主。
      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其叔庆父争位,使卜齮袭杀闵公於武闱。庆父连杀两个国君,又随意诛杀异己,欺压良善,以致鲁国祸患四起,国无宁日,引起国人愤怒,纷纷起来反抗庆父,此时鲁闵公的舅舅齐桓公也筹谋措施对付庆父,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又寡不敌众,仓惶逃到莒国去,后又在莒国自杀而亡。千古名言:“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出自此处。$ E* A! R# @7 k" K( w+ a
      闵公逝,庶兄僖公代立。因闵公年纪尚轻,古有夭折而死于不道者,谥之闵之惯例,谥号鲁闵公。古代闵与悯、愍字义相同,都有怜惜,痛惜,痛心之意,就是“光彩相耀、幽蔼炫乱”的年华。鲁闵公的后世子孙和嫡亲族人就以其谥号“闵”为姓,称为闵氏,并尊鲁闵公为始祖。从此新族姓闵姓氏就世代相传。, B+ f, X; ~' U( o; F$ @
      闵氏炎黄子孙自公元前660年得姓,迄今2670余年历史。
3 O/ t+ `% q5 Y. [# H# {; {  L
二、闵姓的历史迁徙分布:
) c: i/ E1 Z" K2 t8 Z
      闵姓在山东居住较集中,主要聚居在济南、费县、鱼台县、青州市和滕州等地,此处还保留着浓厚的闵姓家族文化,寻根热潮较浓。1 Z$ L* T3 u7 P5 y: a& x/ E4 i
      现在闵姓在陕西境内人数最多,省内分布区域最广,西安、宝鸡、武功、咸阳、渭南、大荔、商洛、安康和汉中等地都有广泛的分布,在当地农村大多是闵族人全村尽此一姓聚集,在渭南尤为众多,有几个村子皆为闵姓,清朝末年期间渭南有个闵家一条街很出名,这个街上清一色全是姓闵的。9 @: h- R+ e. S) n! g7 ^$ r* {
      闵氏源于鲁国国都——今山东济宁曲阜。现有山东费县汪沟镇闵家寨闵子祠一座,其面积约有二十余亩,曾十一次重修,有碑碣百余通、正阳门三间,上悬乾隆皇帝手书“笃圣祠”三个金光大字,今尚有遗址。
      春秋时期,鲁国闵子马为周朝大夫,博古善论,有明见,封地陇西(甘肃临洮)。历秦汉四百余年,为陇西望族。
      战国时期,鲁地先为楚国所灭、后为齐国所据,闵氏子孙散居山东、江苏等地。: H0 b& }6 a  ~' H4 Z
      秦汉之际,因避乱、仕宦、谋生等原因,逐渐迁于今陕西、河北、河南、山西等省。3 m9 e+ N& r  i% |
      东汉中叶,陇西闵氏部分后人迁山西太原,昌盛家族为太原郡大族。
      西汉光武中兴,闵业因功受封为关内侯(关中长安),子孙遂落籍于今陕西西安。- d3 e3 V2 `8 e% q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原地区数百年连续的战争造成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之一,闵氏后人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样避乱进入今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湖北等南方省份。$ h" Y3 w: \" b  `4 c/ C
      唐宋之际,逐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播迁开来。
      北宋年间,闵称道出使高丽。后定居朝鲜骊兴。" v' ~5 P5 H( j$ X
      宋末元初,闵氏有避乱进入今广东、云南和贵州一带。
      明朝初期,山西闵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甘肃、山东、河南、宁夏、北京、天津、陕西等地。
      明朝末年,有沿海之闵姓渡过台湾海峡,播迁于台岛,也有飘洋过海,远徙东南亚及欧美各地。
      清代民国时期,分布区域更广,今东北三省、内蒙、云贵高原等地均有入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闵姓在全国分布较广,江苏省的泰州市、仪征市、苏州市、如皋市、扬州市、扬中县,江西省的南昌市、永修县、九江市、赣县、德安县,浙江省的嘉兴市、桐乡县、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等地,均有闵氏族人分布。可谓神州大地处处生根开花,树大根深枝叶繁盛。
       闵氏是比较典型的汉族姓氏,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九十三位,人口约六十四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04%左右。. J& o' ?; X! s: L
- f& j: y( g- K7 T4 I/ m4 L1 d
三、闵姓的辈分:
: U9 I2 v9 ~& Y1 T
       因闵姓人在全国居住分散,交往甚少,南北方很多地方自古以来自立门庭排辈分。陕西闵姓人数最多,但没有一个统一的行辈序列,各村各家按单脉行辈下传,起始年代行辈也各异。5 {1 i( w1 Y$ }2 b2 f6 q
      在明代以前,山东闵氏后裔和孔氏后裔一样没有固定的行辈,那时人数尚少,各族各家取名很随意。从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订定行辈,但还不严格,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
      到了明代初年,山东闵氏后裔和其他几家儒家圣贤后裔如孔姓、孟姓、曾姓、颜姓等沿用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此后历代又二次报请皇帝增立十字十辈,1919年,又报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从五十六代起排,闵氏族人不得随便取名,严格按照世家字辈起名至今。9 D7 |  v1 e2 g2 D

     下面是山东闵氏后裔的行辈,按已知的56代起查找排序。
依次为:% L5 y, V: Q9 N8 G' q# F
(56代~60代)希、言、公、彦、承、 (61代~65代)  弘(宏)、闻、贞、尚、胤(衍)、
(66代~70代)兴、毓、传、继、广、 (71代~75代)  昭、宪、庆、繁(凡)、祥、
(76代~80代)令、德、维、垂、佑、 (81代~85代)  钦、绍、念、显、扬、
(81代~90代)建、道、敦、安、定、 (91代~95代)  懋、修、肇、彝、常、
(96代~100代)裕、文、焕、景、瑞、 (101代~105代)永、锡、世、绪、昌。4 _& S7 Y8 U! t
现在一般辈分排序在∶庆、繁(简写:凡)、祥、令,这4个辈分上,分别为第73,74,75,76代行辈。
% B+ R+ n4 _) t0 F: P6 ]; I- _
下面是山东以外各地部分闵氏辈派及行辈:

安徽金寨闵氏辈派:
原续世代派, e4 e/ l% T$ l. {
庆万受必崇、孟继思伯子、宗文公学第、师启之育立、世代鸿运远、昌隆骏业开0 ^* d% w; L5 G
云礽绳祖武、福履自皆来、原泽绵汶上、才名著洛中、诒谋诚美善、恢绪贵谦恭' k  x3 X( `$ S" ?1 c1 M$ w
新续世代派. p9 q6 w: Y0 M8 R6 _
光前洙智体、孝友承明通、磊节标炎汉、清操扬惠钟、淳庞绵厚泽、, k3 u5 J/ K8 @  S  j0 j
敦朴裕家雄、蔚起绍衍焕、祥徵奕叶丰、还尧膺帝眷、盛载景高松。0 r7 Y0 P. p1 m4 @9 z
( ~* n: p+ U. B. d
安徽亳州闵氏字辈:
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贤扬。

四川营山闵氏字辈:9 \) U% ]3 {. E+ ]3 n# }2 P$ q4 E
国泰世华长、朝廷永吉昌、天启仁为义、亦猛厚福光。
2 T- W- z9 \0 ^" I: d- C
四川遂宁闵氏字辈:$ l+ z  J0 @8 ^
学道正意诚,微纪宏忠云,泽远含光清,世守先梦吉,少世永怀真+ H  O( ~& y+ ^& M' V- x
, E/ T# C. e1 g+ P& S8 y, x2 Z. i  S
贵州瓮安闵氏字辈:# q* |, R  k) k2 k
伯然荣朝正,应仕良思志,世永大登国,
明德基先裕,有达绍前光,作述咸增耀,家庭庆吉昌。+ v5 _6 K! [  ~, m+ }( n
/ G' ]4 \, Y8 E/ W/ K/ M3 f
贵州闵氏一支字辈:& G. j( v5 S% d3 w; A9 G2 p
文水正大兴世得启元名包华赵师成损发定国能。

重庆垫江闵氏字辈:
朝正应亮、禹勋良师、必志荫德、鸿学绍荣、佐廷耀华、万代忠清、3 E" V( P3 [$ w
真由理定、福自良成、常敦孝友、大振家声。先恩泽显、永远保昌、
太平长安、英明仁贤、高兴技术、杰立发传、能干多才、修齐治全。

云南闵氏字辈:. _9 k" Y* T. U
天一学宏、(铎)孝汝(闿)、怀丕松元,昌光(先)书承。  

河南光山闵氏一支字辈:* X5 e% h8 X9 G/ [- D& J% b* Q
自文志学、仕朝正万、世长永远、
光天德道、大银家帮。国家朝政、6 k$ m4 b( z( B9 R/ D0 N6 h
庭守映辉、忠传继世、义绍文林。, \- Y4 c0 M2 J8 y/ O3 y
7 G9 q( E3 n; G. V& f! h& |
湖北武昌闵氏字辈:
宗文单学、第师启之、育立世代、鸿运远昌、隆俊业开。# T& T- F; K& x4 ?# j2 Q

江西南昌闵氏字辈:& _' g$ D. K( [5 H& B& M% E! T
良美彰庆、誉星罗布、宇中道拳、洙泗体孝、至神明通、
磊节标炎、汉清操正、万钟敦厚、绵得泽纯、朴裕家风。
3 n- X, W5 `6 [
5 A1 K9 K- x: `1 z' @4 l6 o5 u+ F) H
结束语:
      姓氏渊源探究是一件很复杂的工程,它牵涉的面广,历史久远,地域广阔,真实史实与传说,以及神话故事等等诸多的史料常常交织混杂在一起,要去伪存真不是一件易事,本文在这里尽最大努力还其真实面目。在此希望能得到这方面更多的信息,也企望史学家和考古学者有新的论证来充实丰富这方面的内容。

 作者:闵松  
 本主题由 闵长虎 于 5 天前 20:32 提升 闵姓的请加入:“闵氏群”群号56276860

http://minshi.5d6d.com/thread-4-1-1.html闵氏宗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