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大纲:品《菜根谭》,悟“生死平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19:11

品《菜根谭》,悟“生死平常” 

(117)生命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原文]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洪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贻虚生之羞?

[评注疏引]

人生来到世间,初时象太仓中的一粒米,那么渺小而令人喜爱。接着象耀眼的电光,划破长空。再接下来象悬崖上的一株朽木,生机不再。最终象一滴水消逝在大海的洪波之中。生命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过程。知道这个道理如何不令人悲欣交集?当一个人把生命看实了时,他就会珍惜生命而不虚度此生。当一个人把生命看虚了时,他就会看破尘缘而不贪恋此生。

科学家说,心跳8亿次是动物的生命极限。那么,俯仰之间,一切皆成陈迹,人已不知不觉踏上了死亡之路,与自己已经创造和可能创造的一切相别而去。

生命很容易虚度。美国人算过一笔时间帐。以60年计,一生中看电视、上网需耗时13年;排队1.5年;因交通堵塞浪费时间2.4年;打电话聊天1年;因对方无人接电话空耗0.5年;赌博1.8年;参加竞选、投票、游行3年;找东西1年;看五花八门的广告2年;拆看邮寄广告0.8年;官司3年;家庭争吵1.2年。总计无谓虚度30余年之久。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光阴就是这么容易虚掷。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人有“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的遗训。雷巴柯夫强调说:“时间是一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又是个变数。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然而,不管你如何会利用时间,死亡仍不可避免。人生最大的勇敢,莫过于平静地直面死亡。躯体是灵魂的小屋,梁朽墙圮,不可居矣。生死平常的逻辑大抵如是。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爱尔兰),火炬连带圣火还会永不空歇地传递下去,当火炬还在我们手里握着时,我们应当为这一刻庆祝,为这一刻快乐,为这一刻加油。

按天主教的礼俗,耶稣复活日的前40天为斋戒期,不得享用酒肉和娱乐。于是教徒们在40天斋戒之前便拥有了三天狂欢节。男女老幼,山吃海喝,尽情喷泄。庆祝与快乐是不是虚度光阴呢?绝对不是。谁如果把庆祝看成浪费生命,那他恰恰不懂生命为何物。因为他把生命之根——成长给遗忘了。

(118)看人只看后半截 

[原文]

日即暮而犹烟霞绚烂,风将晚而更橙桔芳馨,故末路晚年,更宜精神百倍。

[评注疏引]

夕阳西下时天上的晚霞更加绚丽灿烂,深秋来临时金黄的橙桔散发出更诱人的芳香。所以一个道德高深的君子到了晚年更应精神百倍,老当益壮,对人类奉献最后的光辉。

英国民谚说:“保持一生壮健的真正方法是延长青春的心。”“精神百倍”就是保持了“青春的心”的表现。

少年不愁老,青山无限好。看草草忘忧,看花花含笑。有梦追蝴蝶,随意扮新潮。我蓄少年心,云我两逍遥。青春律动的心理可以超越生理障碍而伴随生命的始终。

青春的心就是生命之美。只要你有一颗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之心,就可以握有她。如果你心如木石,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你就与她失之交臂。

当你保持了“青春的心”而精神百倍时,你会很在乎生命能量的有效释放与燃烧,很在意生命质量的充分提炼和享用,很留心生命信息的充分利用和转换。

“看人只看后半截。”无论是成人,还是成事,末路晚年都比开局、中局更加重要。柏拉图说过一句话:“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良好的结尾呢?当然等于全部的成功了。

“人到五十五,才是出山虎。”有这样的精神状态的人,还怕“日既暮”吗?

透孔穿窗入此间,斜晖一脉意无边。

夕阳岂至黄昏断?暮隐西山朝复还。

(119)回归真性——我要回家 

[原文]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评注疏引]

当一个人被物欲所困扰之日,就会时时感到自己的一生很悲哀很痛苦;当一个人依恋和回归纯真的本性时,就会发现生命那样可爱那样快乐。明白了物欲能使人悲哀,世俗的情怀就会立刻消除;明白了天性能使人快乐,清纯的境界就会自然到来。

摆脱“那是我的”“那是他的”等种种物欲计较,赶在生命终结之前,平静地回归到原点——人类共有的灵魂家园,再造一个充满了童性,充满了真性,充满了仁爱心、平等心的自我。这是本则格言的精神所在,也是第十章《生死平常》的精髓所在。

一个人经历了一生的风风雨雨、寻寻觅觅、跌跌撞撞,现在到了一局棋的终局了,生命即将消失,他的本能驱使他思考:我究竟干了些什么?我还需要干什么?

于是,他在比较与鉴别中寻觅生命之真,于是,他在不期而遇中会找到同道之人。

儿时的兴趣和寻觅劲儿又往上窜。

他的视线可以跟着一只鸟儿一直飞进树上的新巢,可以跟着一只蚂蚁一直爬进黑糊糊的蚁穴,他可以将一条小胡同走到七弯八扭的尽头,可以将一只猫送到狗面前看两种小动物脸上各有什么表情。

一切有情的、无情的事物都进入了他的思考范围。

求真。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经历了那么长久的人生历程,该拥有真理的领悟了。

一切都会过去,只有真理留着。

真理即使没有人支持,也能立足。

古往今来,凡是智商高一点的优秀人物,都会殊途同归走到同一点上——无条件、无差等地爱整个人类。

晚年的孔子喜读《周易》,乃至“韦编三绝”。他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五十岁学好易经,可以没有大错误了。孔子对《易经》研究的最伟大功绩是理清了乾坤二卦是64卦之首,天地阴阳之道变化一切。他在《系辞传》中一再强调“乾坤其易之蕴耶!”“乾坤其易之门耶!”孔子这个“天地人一体同观”的思想影响极其久远。

晚年的孔子把教授弟子作为主要实践活动,带出了颜回、子贡、子路、曾参等一批道德修养很高的“贤人”、“仁人”。正是孔门弟子弘道不息,才使孔学延绵至今。

纵观孔子一生,54岁之前在鲁国从政,而后带着部分学生周游列国14年,最后5年整理《诗》、《书》、《礼》、《乐》等典籍,写作《易传》和《春秋》。其事业顶峰,正在晚年。格言中所写的“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与孔子一生的大结局正好相符。

现代人不求超凡入圣,但同样追求回归真性之乐。尼克松1973年9月被迫辞去美国总统之后,马上转入思想领域,研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卢梭、托克维尔、穆勒、黑格尔、马克思、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并不断写作,成为一个深怀智慧的人。他对自己晚年的生命这样解释:“生活的目标应该是比生活更重要的东西。如果不投入到比你自身更伟大的事业中,你就看不到生命的意义。那是找到自我的唯一途径。”

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自我,到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便是生命的再造、升华和回归天性了。

(120)把攫得的一切轻轻卸下 

[原文]

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前人云: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见了时无了时。见之卓矣。

[评注疏引]

担子挑在自己肩上,如果心里真想卸下来,自然便可以卸下来;如果一定要找个好歇气的地方,再卸,则象办婚嫁喜事一样,婚礼结束了,后面的事儿还有一大串。和尚道士虽然很超脱,但麻烦的俗事同样不少。前人说过:如今我想停歇就停歇,如果要等完美了再停歇,那是永无完美之日的。天下事就是这样了犹未了,何不不了了之?这真是卓见啊!

人的一生,争担道义,参与事功,承担责任,忙了大半辈子。到了晚景流年,总得有把攫得的一切都有卸下的一天。“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担风月,担到时也要息肩。”(《菜根潭》)把一切都卸下来,职位、权力、财产、名誉、手中的资源……什么都不要。

在人类的长河中,只有两种人是在精神正常状态下可以什么都不要的。

一种是什么都不要,只要天下。不要小的,要最大的,实质上是什么都要。

还有一种人是真的什么都不要,他只要成长。这是那种苦行僧式的修道者或大彻大悟的达士。

然而,到了垂暮之年,自然规律会迫使所有人什么都不要,只要清净快乐,健康长寿。这却是抗拒不了,也超越不了的游戏规则。

爱默生在63岁那年写了一首《结束》的诗:“该老了,该收起帆蓬了;——限界之神让海有了岸,无法通融地向我逼来,说:‘适可而止’!别再抽绽你野心的枝杈和根须。诗心远离:不必再创造了,把你的活动天地限制在寓所范围吧。”

爱默生是那种早早地懂得“该收起帆蓬了”,把一切都轻轻卸下的大智者。他在写这首诗后还活了16年,在这16年里为人类留下许多不朽的成长思想。

卸下了外部世界的一切重负,你就可以轻松自在地在成长大道上信步闲游了。

俄罗斯人说:“最光荣伟大的职务,是在世界上做一个真正的人。”

英国人说长寿有十略:一贯知足,二目远大,三餐有节,四季不懒,五谷皆食,六欲不纵,七分忍让,八方交往,九忌烟酒,十分坦荡卸下了外部世界的重负,把手中的资源交给最能爱惜和使用资源的人,你就可以全面地实施长寿方略了。

“天地景物,如山间之空翠,水上之涟漪,潭中之云影,草际之烟花,月下之花容,风中之柳态,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是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菜根潭》)

人间便是天堂。背着包袱,如牛负重,天堂在你面前如同地狱。卸下包袱,如获重释,地狱又回复为天堂。不了了之,只在方寸一念!

(121)走遍世界 

[原文]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犹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值清时,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评注疏引]

春天来了,风和景明。万紫千红的鲜花向我们绽开笑脸,可以持续相当一段美好的景色,鸟儿还唱着动听的歌曲,等待我们去欣赏。士君子正逢盛世良时,又无温饱的忧虑,如果不想想如何留下你的立身之言,留下你的行善之事,虽是在世百年,也等于是白活了。

杜甫说:“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陆游说:“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唯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春至时和”是一种“躲尽危机”“幸眼明身健”的象征。

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蜒于大地。上游明净而婉转,那是生命的青年时代;中游狭窄而湍急,那是生命的中年时代;下游宽阔而平静,那是生命的老年时代。现在从湍急中流过来,该奔向更广阔、更壮丽的大海了。

一位年薪百万的教授跟学生闲聊时说:“人生有两大悲剧,第一是死的时候还有很多钱没花完。”学生插话:“那第二大悲剧呢?”教授接着说:“第二大悲剧就是还没死钱就花完了。”

幸值清时,复遇温饱,该花的钱就应当花掉,只是不要花光了。那么,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呢?

走遍中国,走遍世界。

你要“立好言”吗?你就要去朝圣,去看看那些为人类的成长奉献了一生的精神巨子是怎样以一介布衣在艰难竭蹶中找到真理的。

你应当去看看近邻的日本、韩国怎样依靠自立、自强精神从苦难中崛起,怎样将美好的理想、情操植根于普通国民的心中。

你应当去看看欧洲,看看那里的同胞如何严谨地、一丝不苟地对待日常工作、生活,如何爱惜精神财富、爱惜个人品德、爱护生态环境。

你应当去看看美国,看看那里的人们如何兼收并蓄人类的精神遗产,如何将这些遗产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你应当找到更多可供对照的座标系,来比较和观照自己,发现了别人的美好情操,你会自然而然地唤醒自己的美好情操。

通过别人来找到自我,认识自己的失落,这是在世百年,没有枉活一生的幸运所在。

你要“行好事”吗?那你更应走出去,看看贫困山区的人们如何生活,看看井下采煤的矿工如何作业,看看老家的穷亲戚如何为生存寻觅,看看非洲的饥民,看看孤儿院,看看残疾儿童,看看孤寡老人,看看希望有人谈话的病人,看看身陷牢狱之灾的囚徒……

伏尔泰说过:“谁不具有他的时代精神,将会经历他的时代的所有不幸。”什么是时代精神?把活得最舒适的和活得最痛苦的人都看到了,你就能够把握了。

21世纪是和平发展的世纪。怎样和平?大国不开战才能和平。怎样发展?和谐互爱才能发展。怎样实现大国不开战和人类的和谐和互爱?沟通、交流,如何沟通、交流?东半球、西半球的人们多走走亲戚才能沟通交流。坐在家里,道听途说是断不能沟通的。这是政府的事,更是老百姓的事。

(122)怎一个情字了得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作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著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评注疏引]

父母的慈祥,儿女的孝顺,兄姊弟妹的尊敬,这些骨肉至亲之间的人伦关系即使作到了最完美的境界,也都只是合乎天性,应该如此,不当有一丝感谢的想法。如果父母对儿女的仁慈、兄姊对弟妹的爱护有一种施了恩德的心理,如果儿女对父母的孝顺、弟妹对兄姊的尊敬有一种感恩图报的想法,那么父母兄弟之间的关系就转变成了陌生的路人一般,骨肉至亲之情也变为一种市井交易的关系了。

人到暮年,社会责任尽完了,家庭责任还没有尽完,感情责任还没有尽完。

卢梭在《晚年的反省》一文中回顾了自己一生中的逆境、苦难和多次上当受骗而使激情甜蜜的幻觉全部破灭的严酷现实,指出:人到赛场的终点就该考虑如何解脱了,“趁时候还来得及,我要竭尽所能去寻找,以便在有生之年找到一种明确的行为准则。”他说,别人所主宰的理论和煽情,那只是为他人的,我则需要一种为自己的哲学。“我作了一番大概从无先例的最热情、最真诚的探寻之后,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感情这个东西。”“由于我在各方面遇到理解不透的隐秘和解决不了的异议,我便把感情运用于每一个问题,它似乎是最直接的东西。”

听清楚了吗?感情,是人生最后的精神支柱,是人生最后的禅悟。

美国“叛逆富翁”乔治·亨廷顿·哈特福特,1911年生于一个巨富之家,上世纪中期是美国最富有的人,到1973年他花光了身家5亿美元,而后吸毒,再而后销声匿迹15年。2004年他的女儿朱丽叶费尽周折在纽约市郊一所房子里找到了93岁的老父亲,医生断定“只能活两周了”,然而在女儿精心照料下,奄奄一息的乔治居然奇迹般地复活了,并且会见记者,他说了两句发人深省的话:“我现在很快乐。我最大的安慰是来自孩子们的亲情。”

生命是花,爱是蜜。

亲情如井泉,近悦远来,带给人们心底最长久的快乐。

作为家庭中的长者,修补过去因物欲而隔断、疏远甚至反目成仇的亲情,乃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亲情就是亲情,不能让它沦为路人,沦为市道。

当然,亲情不只限于血缘关系,如果人与人相交,交到连感谢都感觉见外的程度,那就已是亲情关系了,不是血亲,胜过血亲。

“你可能忘却和你一同笑过的人,决不会忘却和你一同哭过的人。”(黎巴嫩)

珍惜和呵护这种挚爱关系,同样是“我要亲情”的必然。

人啊人!只一个情字了得,怎一个情字了得!

(123)生死平常 

{原文}

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评注疏引]

一场与自己并没有多大关系的富贵梦,费了一生的周折拼了命争到自己手里,到头来撒手西去,虽得犹失。百年光阴没有好好享受人生,辛辛苦苦忙过了,到头来撒手西去,虽得犹失。百年光阴没有好好享受人生,辛辛苦苦忙过了,即使寿命再长一点,终究难免一死。

“富贵的,一世宠荣,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的,一世清苦,到死时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菜根潭》)贪恋也罢,解脱也罢,万境一辙,万物一体,在死神面前人人平等。

于是有了如何面对死亡的生死观课题。

《菜根潭》的作者用一句最简单直白的话作了总结:“生与死同根,贪生不必畏死。”

既要贪生,又不畏死。这是由仁爱心、平等心、清净心中自然而然泌出的真理。

《旧约·传道书》中指出:“死亡之日比出生之日更美好。”

每一个人都是高贵精神的神圣载体,捧着一颗先天就具备的爱心来到这个世界,不管他一生的事功如何显赫,当生命一盏灯油干蜡尽时,形体将化为灰烬,昨日种种都会成为过去,你不可能带半根草去。但是你那与生俱来的爱心却不会带走,它会留在人世间,化为养料,滋润着活人的心根。

花谢了,枝枯了,叶落了,根还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有很多种说法教人们了断生死。不论是叫回到天国,还是叫化生西方极乐世界,抑或叫往生来世,要解决的问题都一样:生死平常,不要对死亡大惊小怪。

不如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观来表述,更加直截了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反正都要死的,死就死吧!好比说“再见”,死了就到另一个世界“再见”;好比说“睡觉”,死了就一觉睡去永远“安息”了。

一个把生死大事都看得很平常的人,还有什么私欲会看得太重要呢?还有什么艰难曲折不作等闲观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哲学家杜威在中国考察后指出:中国人的心理素质是令人钦佩的,“中国不追赶潮流,不局限眼前,苦战奋斗,只求从根底变化。”杜威预言,中国注重不断从内部产生“新的人”,必能发展为真正的现代强国。

著名的《大地》作者赛珍珠指出:中国超过古埃及、罗马、希腊,绵绵数千年而不衰,乃在于其人民的“坚强气概”和“生命力”,这种精神财富的持有,使中国“在所有文明中是具有最健全的基础的。”

中国人是含蓄的,而且颇会装傻,他的强大不在表面,而在心底,你尽可以因他一时落后而瞧不起他,尽可以嘲笑他,但你千万不要以为他真的是傻子,可以征服它。迄今为止,数千年青史,还没有人使他屈服过。当你以为他病入膏肓,以为他会变成一个植物人时,他却会一跃而起,让你目瞪口呆,不可思议。田汉写的《义勇军进行曲》中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那是多少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故事凝成的!

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他的生命融合在民族的生命长河中,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他的死与生有着同等意义——活着,足以令死人快慰;死了,埋进活人的心中。是谓不朽。

这也正是《菜根潭》这部心论向后世子孙传薪的君子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