扉开头的成语:内外双修,成长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18:14

内外双修,成长之道

康德的思想体系是现代哲学发轫的触机,这是二百多年来世界思想界的共识。十九世纪末,人们在重修康德墓庐时,将这位天才说过的一段话刻在上面:“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他用他讲坛书斋和林荫道构成的生平,实现了其师的理想人生:“人类最崇高的成就就是和平、愉快、内心的宁静和自我的谐和……”

“头上星空灿烂,内心道德法则”——这就是宇宙人生最深沉的命题。前一句指客观世界,后一句指主观世界。探讨这两个世界的奥妙,就是为了达到“和平、愉快、内心的宁静和自我的和谐”。为了短暂的人生能够达到这样高妙的境界,让我们从“内外双修,成长之道”出发,积跬步以望千里。

成长溯源 

(1被誉为“20世纪末最后的智者”的印度哲学大师奥修(1854-1941)说过:“要了解成长,只要观察一下树的成长,在树生成的同时它的根也在不断地深入,这儿有个平衡性,树长得越高,它的根也将越深,你不可能发现一百五十尺高的树只有很少的根,它无法支撑一棵巨大的树;在生命中,成长意味着你内心的深入,你生命的根在那里。”“成长”一般是指生命运动的过程,这里讲的“成长”,主旨是人的主观世界的修养与完善。这一概念与“无为”“非功利”的意思相近,但比起“无为”“非功利”来,更能显示其对生命,对生活的积极意义,也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并在实践中运用。

(2一个人来到世间,面临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内部世界”,你自己的身心,你的精神,你的生命,都属于这个世界。身心以外的东西都包含在“外部世界”里,如家庭,社会,事业,朋友等等。两个世界必然产生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内部世界的发展通向“成长”,外部世界的发展通向“功利”。成长观将我们导向关注自己,关注生命,关注人生,关注人类;功利观导向我们关注环境,关注社会。它们一个是向内使劲,吸收生活养料滋润生命;一个是向外使劲,认识和改造世界借以提高生活质量。由不同的发展方向衍生出不同的追求目标。成长观的目标是静心快乐,健康长寿;功利观的目标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人生的两个不同向度的追求如同神话故事中哪吒踩着的两个风火轮。其中“成长”是主动力轮,它的圣火与生命相伴永不熄灭。一旦主动力轮的圣火熄灭,遨游天地便会一脚踏空。

(3“一阴一阳谓之道”。“成长”与“功利”的关系便是一阴一阳的关系。“成长”是生命中无形的阴柔一面,它教我们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灵魂,不断深入自己的内心,寻求生命的本质,享受造物主的恩惠。“功利”是生命中有形的,可触可见的阳刚一面,它教我们立志,工作,成功,直到立功,立言,立德,使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不断更新换代。“成长”与“功利”是相辅相成,须臾不可分离的。

(4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思想中早已对“成长”与“功利”作过很精辟的论述。孔子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与平衡,他的教育思想的重心便是成长。儒家“三纲”的“明明德,亲人,止于至善”,都是教人“修身”,而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一方面主张积极进取,另一方面又主张“有道则仕,无道则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孔子对生命是很看重的,所以他活到七十多岁,晚年还认为最大的快乐是到沂水河边游玩,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老子的《道德经》的“道”也是偏重个人精神上的超越,是成长。他主张“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功利观。道家养生学是中医理论的基础。《皇帝内经》中阐发的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和适度节欲的观点是成长观的思想精华。

美国思想家罗素在考察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后指出:“如果我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中国和我们西方的主要差别。我会说大体看来,他们的目标是享乐,而我们是权力。我们喜欢的是支配别人的权力,和支配自然的权力。从我认识中国之后,我就把懒惰大体看作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好品质之一。我们虽然可以靠奋发的精神去做成某些事情,但人们可能会提出疑问,从各方面来考虑,我们做成的这些事情究竟是否有价值。”罗素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他这里讲的“懒惰”完全没有讥讽的意思,是指工作之余的看戏,清谈,鉴赏古代艺术品或在优美的环境中散步的清闲。而这正是中国人传统的“成长”方式。

(5然而,到了近代,由于受到西方功利思想的影响,中国人逐渐失却了内心的向度,罗素所称道的注重对个人精神成长的关注已越来越让位于追逐权力,追逐支配别人的功利主义。甚至急功近利到无视人的自然属性一面,忽略人的生命价值的地步。“人定胜天”本来是一个属于成长方面的概念,其本意是“人定齐天”“人定者胜天”。此中之“定”系指身心“定,静,安,虑”,人进入了这个境界方能“天人合一”。但人们却“望文生义”地把“人定胜天”改读为人力一定能够战胜自然。于是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类的穷折腾反复发生,人们离老祖宗开辟出来的宁静澹泊的精神家园愈来愈远。

(6最近,全世界七十五位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著名学者、科学家联名发表了一份新世纪宣言,呼吁人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思想境界上去,用平衡、协调、中庸的理念来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和谐、礼让、仁爱、有序的新世界。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一次新觉醒,代表了人类成长观的最新认识,给我们带来了新世纪的福音。循着智慧大师们指示的方向,系统阐述并深入发掘“成长”的内涵、外延,无疑是一切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们义不容辞的使命,迫不及待的功课。

成长的本质是人类的自爱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爱是人类天生具备的能力。刚刚出生的婴儿就对人脸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两个半月大的孩子就能表达出以兴趣为基本表情的丰富情绪,8到12个月的孩子能表现出对父母的依恋并能对周围的物体运用符号思维进行直觉的、自我中心式的认知;婴儿渴望刺激,渴望与外界交流。所有这些,就是“人之初”最原始的、最基础的、与生俱来的爱。

(7爱是什么?爱是人的本能。爱是人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兴趣和认知,体验;爱是一种愉悦,快乐的情感;爱是不掺杂任何附加条件的分享和交流。爱是“成长”的动力,“成长”的本质内容,“成长”的原点和终点。

(8每一个人都在孩提时代经历过那么一段美好的,天真无邪的自然成长阶段。那时候,你还没有被灌输知识,你在好奇地关注着周围世界,如此全神贯注在某一个时刻上:一只小鸟可以牵着你的视线走到它消失,一片绚丽的云彩会让你兴奋万分,几颗星星可以带你眨眼睛,几只小鸭可以领你小跑步……天真是富有的、充实的、纯洁的、幸福的。天真给你带来了想象、寻觅、发现,接着是惊喜、庆祝。成长带着爱的享受和韵律,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美丽、快乐的生命螺旋向上,再向上……

(9但是,这种天真和单纯必须设法改变,因为天真和单纯在这个不天真、不单纯、充满竟争的世界中只能当傻瓜,只能被利用。于是,我们尽力使每个孩子精明、狡猾、博学多识,力图让他成为“人上人”。我们开始向孩子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尽管大多数知识只是垃圾,只会不自觉地把孩子养成与自己一样的人。我们教孩子“这是我们家的,不是他们家的”;教孩子“向这个学习”,“不要向那个学习”;引导孩子“长大了,当大官、赚大钱”;规定孩子只准这样做,不准那样做。如果孩子听话就夸他“好孩子,乖!”并给予物质、精神奖励。如果孩子不听话呢?我们就对他说:“我要把你扔出去”,“我要把你送给别人”。由于家庭的全部资源都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只能顺着我们。这就是统治手腕的ABC。于是孩子的爱心、玩心、好奇心,开始蒙上功利的阴影,创造性被扼杀,成长被附加了强制性的条件,开始异化。成长中那种简单的,纯洁的自爱被功利化的知识淹没了、腌制了、阉割了,除了极少数懂得成长真谛的父母以外,绝大多数父母都把孩子引向唯功利主义的方向。

(10随着年龄的增大,一个人卷入社会的程度越来越深,外部世界的空间越来越大,内部世界的空间越来越小。教育,舆论,现实生活都在“引诱”着人们“成长”的本真状态跌落、异化、沉沦,混迹或杂然共处于烦忙的外部世界之中,仿佛“一切都在‘最好的安排中’,一切大门都敞开着”。久而久之,人们把这种跌落和沉沦的无根基状态看成了正常的存在状态,正常的自我生存方式,对已经融入外界的内部世界不以为然,甚至为了表现“全身心地”投入“事业”等外部世界的功利目标而有意无意地伤害曾十分珍爱的身心内部世界。人在青年时代的逃离父母控制时期和在中年时代的信念危机时期,一般来讲,并不是向成长的本真状态回归,恰恰相反,是由于“环境丰富化”而更向社会化,更加功利化的方向努力。就这样,人在成长跌落,沉沦状态中越陷越深。在很多时候,人已不是享受着爱,生长着爱的生命,而是一架工作机器,赚钱机器,承载虚荣的容器。这就是弗洛姆在《自我的人》中所指出的:人已经放弃自爱,放弃生产他自己的人格。“我们的道德问题,是人对他自身的冷淡……我们已经使自己处于我们自己之外的目的的手段,我们把我们自己作为商品来体验和处置”。

 

成长是不占有的快乐

 

(11现在,成长已被冷淡了、搁置了、陷落了、沉沦了,但是不是荡然无存了呢?不,决不是。大体看来,成长在这一阶段以以下三种形态存在着,延续着,发展着。

第一种存在形态是“不在”。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灵魂出窍”状态。海德格尔在描述这种状态时感到“惊慌失措”。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思想和田园已不再成为“不用暴力的力量”,人已被“连根拔起”,成长已进入了她的末日。

为什么人被“连根拔起”呢?因为功利带着惯性,挟着狂风,把人的内部世界连根卷进了功名利禄的激流漩涡之中。已经占有的,欲壑难填,永远不能满足。已积千,想累万;既得陇,便望蜀;当了皇帝还想成仙,“身后有余忘缩手”,直到把生命耗尽,献祭给某一项追逐物。而在占有欲强力驱使下累战累败的则象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愈赌愈输,愈输愈赌,直到丧命。“站在河中,死于干渴”,和各种“过劳死”的悲剧不断,原因盖出于此。

(12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写少年维特因为得不到少女绿蒂而开枪自杀,写得很感人,反映了德国反封建的狂飙突进运动的牺牲精神。但用成长观看,维特的死却是不可取的。维特认为:“攫取本是人类最自然的欲望,婴儿不总是伸出小手抓他们喜爱的一切么?”维特要攫取什么呢?攫取爱情,于是在他那里,爱情就是一切,就是生活,就是生命。当他觉得“那么可亲的人儿却不能伸出手去攫取”时,便认为世界一片黑暗,生命已属多余。

用成长观看问题,维特已经为外部世界的一项目标疯狂而忘记了内部世界的存在,他的生命已被“连根拔起”。须知,攫取只是人处理外部世界关系范围的事,与内部世界,与成长没有同一关系。生命不等同于爱情。同样,生命也不等同于名誉,地位或任何一项功利性追逐物。生命是派生人生所历一切的载体。此外,生命还是不派生一切也可以存在的纯粹生命。珍惜生命不需要任何理由,静听心脏有节奏的跳动,就是世上最美的仙乐。生命多么崇高伟大,多么值得珍惜!毁掉生命是最大罪孽。如果少年维特认识到这一点,他不会“连根拔起”。他会平静下来,把自己曾经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轻轻放下,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不能因此被毁弃——那就是生命。

(13英国小说家司各特的《流浪汉威利的故事》,说佃农斯蒂芬借了二十家穷朋友的钱去还了罗伯爵士的年租,没想到要收据,不料罗伯忽然病故,唯一在场的仆人杜格尔也在守灵时被吓死。少东家又向斯蒂芬讨债,斯蒂芬拿不出收据。走投无路,他只好跑到阴曹地府找罗伯的鬼魂要收据。罗伯的鬼魂百般刁难,斯蒂芬理直气壮,寸步不让;最后在挨了一顿臭骂之后终于拿回了收据销帐。真是生为占有生,死为占有死,象罗伯这样“连根拔起”的灵魂,只怕死后也难得超生。

(14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讲的是一座立在高高圆柱上的雕像的快乐王子,他看到穷人受苦,那颗铅做的心也忍不住流泪。他让小燕子取下身上的宝石,金叶子,还有一对蓝宝石的眼睛送给穷人,小燕子忙了一个冬天,劳累至死。但快乐王子没有想到他施舍的人并不领情,穷学生以为得到宝石是被人赏识;卖火柴的小女孩把宝石当成了玻璃。快乐王子觉得自己牺牲了一切却没人同情,没有理解,于是他那颗铅做的心因痛苦而爆裂成了两半。这是一篇浪漫主义的童话,但反映的是真实的现实世界。快乐王子同样是“灵魂出窍”的类型。首先,人应当是真正的快乐王子,因为在一个长长的冬季里做了那么多好事,使痛苦的穷人得到了快乐,他自己在做这些好事过程中应当因施爱而快乐;其次,他因为已经获得施爱的快乐,所以他不必再去关心别人得到施舍,给予,分享,馈赠之后做了什么用途。因为他不是放债,不是做生意,而是施爱。施爱是不求回报,不计结果,没有附加条件的。快乐王子不快乐,是因为他的心灵没有储存成长的意识,没有输入施爱的真正意义。他把别人用金钱聚成的装饰只看作自己的拥有。他因为同情而施爱,想通过付出这些拥有,付出爱而得到功利性的东西,得到同情和美誉。而结果却大失所望,所以他的心碎了。

(15泰戈尔说过一段属于成长观的名言:“我们生来都是旅人,假如全能的天帝强迫我们在无尽头的路上跋涉,假如严酷的厄运拧着我们的头发向前拖;作为弱者,我们有什么法子?启程的时刻,我们听不到威胁的雷鸣,只听见黎明的诺言。不顾途中的危险、艰苦,我们怀着爱心前进。虽然有时忍受不了,但有爱从四面八方伸过手来。”他在《脚下的路》一文中又说:“我记得我有一天认为这路归我所有,完完全全归我所有。如今看来我不过是受命在这路上走一遭而已。”

泰戈尔是做了一个不占有任何功利物的假设。我们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般无二,都是受命来世间走一遭的旅人而已,没有什么是你“应当”占有的,你没有“占有的烦恼”。因为没有占有的烦恼,所以你才有不占有的快乐。生命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爱的快乐、自爱的欣慰、自爱的享受、自爱的满足。而由于生命是一个以千万种方式连接着自己的整体,是一整块大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所以你的自爱自然而然要惠及他人,扩展为更强大的,超越了个人小圈子的大仁义、大悲悯、大同情、大关爱,这就是整个人类的自我关怀。因此生命过程本身又包含了互爱,包含了不求回报,不计结果,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给予、分享、付出、布施。经常听人发出“天下之大,无我寸土容身”的喟然长叹。这是成长心被功利心吞噬的表现。即使什么都不占有,你还有一个完整的内部世界存在,这已经是一种最根本的满足了啊!

(16)庄子在《列御寇》中道:“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疏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无独有偶,法国启蒙大师卢梭指出:“一切动物都只有它自己所必需的能力,唯有人的能力有多余的。可是,正因为他有多余的能力,才使他遭遇了种种不幸。这岂不是一件怪事?在各个地方,每个人的双手生产的物资都超过他自己的需要。如果他相当贤明,不计较是不是有多余,他就会觉得他的需要是满足了的。因为他根本不想有太多的东西,由于我们力图增加我们的幸福,才使我们的幸福变成了痛苦。一个人只要能够生活就感到满足的话,他就会生活得很愉快,而且也生活得很善良,因为做坏事对他没有任何好处!”“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在你的能力之内,就不会再痛苦了”。

庄子和卢梭劝善的对象,是已经占有了却仍不满足的人们。“相当贤明”的人是那些具有成长观的人。功利观的快乐是以占有为前提的。在成长观看来,广厦千间,夜眠八尺;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美食盈庖,充其量只能日食一腹;金钱累万,个人消费有限。为更多的占有把性命都搭进去,实在是相当不贤明的。

(17既然“占有”已经让“成长”灵魂出窍,连根拔起,为什么“不在”还是一种成长的存在形态呢?这是因为,这种“不在”是为功利所“蔽”的存在,一旦去‘蔽“,它又会显现出来,恢复灵动鲜活的生机。有位爱财如命的大富豪因心脏病发作被医生抢救,一位医生说:“我想我们失去他了。”这时,那位看起来已经死去的人听到医生的话,发现自己与身体分离,陷入黑暗,经过一个长隧道,看见光,进入光。他完全处在宁静中,感到被爱包围着。突然,他感觉回到了自己的躯壳中了。一位医生惊叫道:“看哪,他的心脏又跳了!”富翁康复之后,这次迈入死亡门槛又转回来的旅行深深影响了他的后半生,他从此乐善好施,成了一位慈善家。这是一个“临终体验”的实例。据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调查,凡是有过临终体验的人绝对不再受贪婪、竞争或物质成功的驱动,并从此变得善解人意,关心他人。这也正是“不在”,也是成长存在的依据之一。

成长是生命真性的还原

 

(18在成长跌落、沉沦阶段,成长存在的第二种形态是“拔苗留根”状态。成长被纷繁的功利忙碌遗弃,打入冷宫,但她还在一边深情地注视着你,耐心地痴痴地等待着你回心转意,暗暗地守护着你生命的大门,随时准备填补功利缺位时的空档。而当功利与生命发生剧烈冲突时,她会突然冒出来以截然不同于功利标准的价值标准,使你心安理得,自然而然地度过生命危机。

能够为成长留下空间,留下余地的人多是智商较高,学养较深,攻防有序,进退裕如的人。他们洞明世事,深谙一张一弛谓之道的学问。他们同时把握着功利和成长两种人生价值标准。功利标准是公正、成就,成长标准是自爱、爱人。这样,在他们投身外部世界的事业受挫,不得不停顿、后退时,他们可以迅速依易经中“随”卦的理义,自我调整,随遇而安,将生命重心转向内部世界的修养、历练、完善、升华。而此时,他的价值观取向已不是功利,而是成长,是生命的体验和领悟,是生命真性的“固本还原”。

(19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生命的本真状态就是不依傍任何替代物,不掺杂任何附加条件的自然而然的爱,是兴趣、认知、寻觅、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且是愉悦、快乐、分享和交流。凡是真的,就是善的,美的。人类所有认定为善的,美的事物无不同生命的真性紧密相连。

我们古老祖国的第一部诗集《诗经》开首第一篇就是“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情诗,情景交融的情诗。它歌颂的是什么?是纯朴的爱,是生命之源。还有诸如“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惜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非常优美的诗境,其所以美,就因为它是爱的结晶,是生命真性的流露。

近代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引用古人两句六言诗来概括阳刚美与阴柔美。一句是“骏马秋风冀北”一句是“杏花春雨江南”。他强调:“遇到任何美的事物,都可以拿它们做标准分类”。为什么?因为这两种美的立意,就是男女二性的美感特征,是心灵互慕之处,是生命之美。现在各种各样的选美活动搞得惊天动地,年年创新,人们已普遍认同女性美是人类美的最高表现,在这种美的表现中可以看到美好事物的诞生、生长、开花、结果。追根溯源,女性崇拜产生于“知母而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那时女性被视为人类生命和尊严的守护神。同“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的传说一样,这种女性崇拜同样是爱的崇拜、生命崇拜。

由此可见,当追求功利,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转换为追求关爱,追求生命真性的回归时,曾经具有双重标准的主体不应看作颓废、庸俗、没落、倒退,而应当认同他们是回到了自己暂时离别的精神家园,寻到了生命的根。

(20成长在沉沦后的回归,已经不是“人之初”那样的直觉、感性、水平,而具有很深厚的内涵和很高的理性水平。我们来看两个典型人物。

一个是唐代白居易。白居易在朝廷两度出仕,官至太子少傅;他有兼济天下之志,敢于上书言事,主持正义,却以“越职言事”而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由于“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在被贬后很快获得旷达超脱。他在《与元微之书》一文中写道:“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形骸且健”是说身体好,“方寸甚安”是说心情舒适。什么原因使他身心两健呢?白居易说是“三泰”:一泰是全家团圆;二泰是衣食自足,江州这个地方“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三泰是与庐山为伴,“见山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且自置草堂,苍松翠竹,青萝白石,“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他已将自己融入了和谐的大自然景色之中,得到了过去未曾得到的宁静和享受,写出了《琵琶行》等大量美丽诗篇,还填了《忆江南》词三首。其中一首:“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古人称此词“较宋词自然有身份,不知其故”。“其故”不在别处,就在作者功利、成长双重人格之中。后来,晚年的白居易在被启用后又一次遭贬,他更以隐士佛子自居,自号香山居士,如野鹤闲云,飘逸自在,终老山林,享年74岁,共留诗近三千首。无论是寿命和作品数量,在唐代大家中均属首屈一指。白居易,字乐天。他追求的境界不是“忧”,而是“乐”。他与范仲淹的“进亦忧,退亦忧”不同,是“进亦乐,退亦乐”。他得到了大多数朝廷命官所没有得到过的人生享受和生命体验。正如他自己所言:“少年怪我问如何,何事朝朝醉复歌。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我们常常批评沉迷财色的人是“贪图享受”。其实批评错了,根本不懂什么叫享受 ,一味地自毁生命;白居易才是真懂享受啊!

(21另一个例子是苏东坡。王安石罢相后,谏官摘抄苏轼讥讽变法的诗作,以“谤讪朝廷”罪将其下狱,残酷折磨后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实行软禁。行动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端痛苦、苦闷。但是苏东坡却从这里参悟了社会人生,写出了《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这样的千古绝作。在《前赤壁赋》中,他以曹操为例,阐发了对功名、成长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可以共存、相互递补的思想。他写道:“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是讲,即使象曹操这样的宏图伟业,也不过一瞬即逝,犹如常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讲生活的享受,生命的体验同样值得珍重。只要改换一个角度,用另一种价值取向看问题,至少在此刻我辈就与宇宙同在。江风,明月,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何等清幽,美丽,我们的耳目心灵都享受到了,而且这是造物主惠赠的公共资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虽一毫而莫取”——不需要我们花费一分钱,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享受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开心,不快乐?今人会说,不然,现在的旅游资源都管起来了,要花钱去享用了。苏东坡对此也有过论述。他认为快乐不在景物,而在“心安”。苏轼的朋友张氏筑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没有什么特色的亭子,苏子为其作记,取名“快哉亭”,因为这里可以“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焉能不快意满胸?东坡贬琼州时,上元之夜,与几个老朋友在贫穷的海南儋州“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兴致勃勃地观看少数民族习俗和市井屠沽们过节的民风,晚上三更才回来。儿子看他十分快意和满足,不知所乐何事。东坡答曰:人生何往而不乐?就象钓鱼那样不必舍近求远。“韩愈没有钓到大鱼,想到更远的地方去钓,殊不知走到海边也未必能钓到大鱼呢!”

 

成长是承担的有力补给

 

(22成长在内部世界沉沦于外部世界阶段存在的第三种形态是与功利融和、重合、混同、平衡,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成为一种良性互动,以求同时实现功利目标和成长目标。这是一种最佳形态,理想状态。

(23三国时代的曹操就是这样一位功利观和成长观都具备,功利和成长目标同时都实现了的历史性人物。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又在《后出师表》中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先帝每称操为能。”“智计殊绝于人”,也就是说曹操深谋远虑,是乱世之奸雄。所谓“奸”,指代汉自立的政治野心。这在“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汉室江山已经倾颓的时代是顺应潮流,无可指责的。从诸葛亮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曹操在同时代人心目中就是一个“不可与争锋”的人物。

曹操的“智计殊绝胜于人”,从他的代表作《龟虽寿》中可以看到清澄见底。这是一首代表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理念全部思考的哲理诗。意译如下:

人生苦短,韶华易逝。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纵是那腾云驾雾的飞龙,

到头来也与草木成灰无异。

当老马还能吃草和奔跑的时候,

它不会放弃千万里奔驰的快意。

在英雄大器晚成的磨砺之际,

吞吐宇宙的壮志又几曾止息!

谁说生命的长短只是天意,

据我看更在于自己珍惜和养怡。

永远保持心态的平衡,

这才是健康长寿的秘密。

我感到由衷的幸运和欣慰,

因为我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成长超越生死

 

千百年来,人们只注意了这首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认为表现了曹操自强不息,老而弥坚,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却忽略了紧接在这四句话之后的另外四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话一看就明白,是讲曹操另一项追求目标:追求心态平衡,追求健康长寿。前四句话体现的是功利观,讲承担;后四句话体现的是成长观,讲摆脱。在用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又用静养、平衡的心态摆脱功利心的困扰,实现“可得永年”的安乐,“鱼”和“熊掌”兼而得之。这就是曹操。他对生命价值双重标准,双度取向的思考,可以说是与一千八百年后的现代人千古同心!

曹操在功利与成长平衡的运作上的最大特点是“求适”,即掌握一定的度。人们常谓“最适当的就是最好的”,而这个“适”却是知易行难,需要反复试探、揣度、比较、权衡才能获得。曹操的“求适”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把“要我承担”变为“我要承担”,寓自我成长于扬名立业的事业之中。曹操的政治生涯是从讨董卓开始的。当董卓乱朝之际,政治黑暗,民生困苦,战乱纷起,人人自危。曹操看清自己的奋斗方向,遂首倡讨伐董卓,串联各路诸侯,围困长安,结果兵败人散,亡命天涯。他在被追捕过程中,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发出过“宁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叹息。后人将这句话作为曹操人品不好的依据。现在看来,我们不应离开当时曹操随时可能丧命的情境来看这句话。如果连自己命都保不住,还谈什么靖定天下,救民于水火?而恰好这句话说明了曹操投身反董卓,扶朝廷,是自己主动承担,而且敢作敢当,一意孤行,不求理解,不怕人非。他的功利目标和成长目标是重合的,完全融为一体,所以最艰苦的事情在他身上反而成了最大的快乐。

二是承担之中有摆脱,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蓄养了自己。曹操收罗了人才,训练了“青州兵”之后卷土重来讨伐董卓,获得成功,成为朝廷重臣,从此玩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游戏。“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承担之中有摆脱。通过朝廷的合法地位,曹操兼并了中国北方所有争权夺地的军阀,统一了北方。但曹操始终安于以周公自比,不代汉自立。位止于王公而不称帝,这就是摆脱,免除了许多“名分”上的困扰。曹操是十分务实的,他只注重“做了什么”。由于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力量,人才实力和威信,在他死后,没有出现“后患无穷”的结局。其长子曹丕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汉献帝禅让的帝位,操也成为魏武帝。曹操的“摆脱”成了他“承担”的主要依托。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外部世界的攫取是永无止境的,而人生短暂,只能做有限的事情,集中精力把该做的做好,而不妄想一辈子什么都做完,这就是承担中的摆脱之道。也就是名利场中的成长之道。

三是摆脱之中有承担。曹操在繁重的政治,军事运作之际,还缔造了一个影响深远的邺下文人集团。他是倡导者、组织者、领导者。他大胆改革六朝以来的靡丽浮华文风,开创清峻雄健的新文风,成为建安文学的旗手,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改造文章的祖师”(鲁迅语)。仅这一件事,就需要一个大才做一辈子。那曹操不会累倒吗?不会的。搞文学艺术这件事也确实忙碌紧张,但这是一种“阴性”的忙碌紧张,是身心调养,如同罗素所讲的“懒惰”。而治国平天下那种忙碌紧张是“阳性”的。阴性的忙碌紧张可以抵消阳性的忙碌紧张对身心的压力和损坏,是阳性忙碌紧张的有益补充,是呵护生命,是“负熵”,是“大补阴”。曹操搞文学,补充了生命动力,滋润了大脑,缓解了由于人斗人而带来的积累疲劳,在创造生活的同时他又享受了生活。捉笔赋文也同挥刀习武一样,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植语),他从中获得了社会信息,凝聚了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又起到了教化人民,安定社会,扩大政治影响的作用,使舆论阵地成为他实现功利目标的稳固基础,源源不断地为其事业提供精神补给。他还借此将儿子曹丕、曹植都培养成文学家,使自己后继有人。曹操本人也在与文人雅士的交往、唱和中得到“养怡之福”。他活了65岁,在战乱频繁的三国时代算是一位寿星领袖了。

(24曹操是一位领袖型人物,他能做到功利与成长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普通人能不能做到呢?答案是肯定的。我读过一篇文章,讲的就是两个小人物的故事。一个叫汉德·泰莱的神父,家住纽约曼哈顿区。他在给一名黑人歌手做临终忏悔时,听这位流浪一生的歌手说:“仁慈的上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作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我用我的歌声养活了我的6个孩子。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死而无憾。仁慈的神父,现在我只想请您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吧,他们的父亲是会为他们骄傲的。”汉德·泰莱还听另外一位白人富翁说过一次类似的临终遗言。那位富翁说:“我喜欢赛车,我从小研究它们,改进它们,经营它们,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它们。这种爱好与工作难分,闲暇与兴趣结合的生活,让我非常满意,并且从中还赚了大笔的钱。我没有遗憾,没有什么要忏悔的。”神父为这两个人的话所感动,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不会留下悔恨呢?我想也许做到两条就够了。第一条,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二条,想办法从中赚到钱。”

(25成长经过了自然阶段,沉沦阶段,现在进入了升华阶段了。一个人到了老年,他的社会责任尽完了,他需要重新回到原点了。他有很多事情要做,归根结底是两件事:一是外部世界的功利工程峻工、扫尾、清场、交割;二是内部世界的成长工程修补完善,总结、升华。这两件事情的重心应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如果把重心摆错了,还没有从沉沦中自拔出来,还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那就可能会追逐什么便为什么“死不瞑目”。那不会“死而后已”,而可能会死而后不已。只有追求功利与成长平衡的人才会享受平衡,不会为平衡遗憾。因为平衡状态即是“和”的状态。“和”是社会的正常状态,宇宙的正常状态,生活的正常状态,生命的正常状态。“和”是不朽的。

(26记得有一首散文诗是这样写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没有当好编剧的,试着当导演;没当好导演的,试着当演员;没当好主角的,试着当配角;没当好配角的,试着做堂倌;什么都做砸了的,试着当看官。编、导、演、看合成戏,场内场外都是缘。成长不拘角色,成长超越生死。”所不同的,有这种意识的得到了快乐,没有的只积累了痛苦。无论你是否具有这种意识,结果都是这样。

常听人说一句话,“不要苛求前人”,这句话往往是就死去的人说的。为什么要等到你的“前人”死去才说这句话呢?把“成功”的标准放宽一点,不要苛求还存活在你身边的前辈,不要一天到晚埋怨你的老父亲、老母亲,往他们积了一身的创伤上再撒一把盐,世界才会更宁静、更和谐、更有利于自己和下一代人的成长。

(27人们把成熟人生的顿悟、觉醒称之为“第二生”。获得第二生的人是最幸福的,他又进入童年时曾有过的“天真”状态。他对生命中发现的一切更加敏感,细心地关注它,领悟它,在日常丰富的生活里经一事而悟一理,悟一理而去百非。他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句言语都流露出无限爱意。他越是深入生命,越能领悟到生命中的不朽,他在不断远离死亡。当死神到来时,他反而不敏感了。他会平静地象美国著名卡通片配音演员布兰克辞世时一样,微笑地向他的亲友们告别着说,“诸位,演出到此结束”,而与死神手牵手走向天堂。

(28奥修在《选择麻烦》一文中指出,选择麻烦,自寻烦恼并不困难,“世界是这样大,存在是这样丰富,如果人真的很想找到什么东西,你就会找到的。”同样,把所有的选择都放下,把所有的烦恼都抛掉也很简单,一念之间,你想放下就可以放下,想抛掉就可以抛掉。“只要看看事情的总体你就开始笑,没有什么东西好选择。总体仍然是一样的。最后,到了傍晚,总数是一样的。那样你就不操心早上你是皇帝还是乞丐。你是幸福者,因为到了晚上一切都变成同样的,一切都扯平了。”

这是成长超越生死的方便法门。烦恼不过夜,“一醉解千愁”还不如“一睡息千愁”。天塌下来先睡好一觉,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死亡同睡着了又有多大区别呢?

(29每一个夜晚都应当是属于成长的领地。因为夜晚是阴性的,不要让太多的工作和应酬把生命的领地都侵略了。在睡觉之前,晚饭之后的这段时间我们要把它变为成长的摇篮,好好享受大自然唱给我们的美丽催眠曲。

出去!在金黄、鹦鹉绿、鸦背青、葡萄紫、鱼肚白那么丰富多彩,不可思议的美丽晚霞中,迎着柳情花态,水意山容的笑靥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中。你可以仰面朝天躺在绿茵大地毯上,看日月同辉的壮景,看几万年前的星宿在天幕上时隐时现;你可以趁着山色如娥、和风如酒,柱杖无时夜叩门,将儿时的玩伴叫将出来,遥想当年,追忆童趣,而后商谈开发快乐;你可以信步郊田之外,倚着半墙明月,穿过婆娑树影,沙沙竹林,嗅着一袭清气,听老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可以在万家灯火中邀二三茶友,读着悬壁书画,伴着古今名曲,神侃闲聊、浅吟低唱,让一丝丝茗香沁入心脾;你可以在兰芳菊馨的阳台上凭栏远眺,看远树含烟、道路如织、倦鸟归巢、车流返家,无数昆虫在头上嗡嗡转圈;你更可以就在你的客厅里与奔忙一天的家人互道晚安,沉浸于天伦之乐的融和氛围之中。总之,你现在不是那个一句台词都不能错的社会舞台上的演员或导演了,你是一个生命的拥有者,你是你自己。在你相与的人群中,你是他们的一个朋友,一个亲人。